第100章
他对面坐了个同样年纪的青年,有些紧张地道:“裘双,你说那叶小秀才真像他们说的那样,聪明得不行吗?我、我有点担心,也不知其好不好相处,若是他来了我们军器坊,不让我们再碰里面的东西该怎么办。”
裘双依旧沉默,吃完了餐饭,便自顾自离开了。
留下的青年愣在那,看着他的背影,气得红了眼,还算俊秀脸蛋上一片通红。
“军器坊?”这厢,叶西好奇道:“和军器监有关系吗?”
这些日子从大哥那恶补了不少官制常识,叶西知道军器监就是管着天下军兵器制造的衙门,还是中央级别的,地方上,他倒是没听说有哪个官敢搞什么私人军器制造场所的。
所以一听军器坊,叶西就想是不是军器监在军队中的下属机构。
因为据他所知,不管是驻外禁军还是拱卫京都的禁军,统统都是归枢密院管的,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军器监亦是其附属机构。
没想到宋峤却摇了摇头,“归封州知州管,和景州知州所掌船造所一起,只涉及港口船造所用,军兵器依旧为军器监所掌。”
而军器坊不在知州府衙,却挂靠在了石饶禁军处,宋峤却没细说了。
叶西也没继续问下去,听说只和造船有关,他就比较放心了。
原本还担心若是来叫他搞军器,他还真没什么底,毕竟除了冷兵器,他也就能搞搞火药了,但这种杀伤力太过巨大的东西,叶西不敢轻易弄出来。
这个时代的火药应用还停留在初始阶段,爆破性火药制武器离战争世界还很遥远,而叶西并不想破坏这一切。
但是只是船造技术的话,就不太能考到他了,这些天他每晚上的挑灯夜战可不是白战的,自认还是有了那么点墨水的。
特别内行和技术性的东西他肯定搞不明白,也不费哪个心思,但是可以在原本的技术层面上更进一步但却由于时代掣肘而未被改进的,相对来说可操作性就好了很多,
好比活字印刷术之于雕版印刷术,折迭雨伞之于直杆雨伞。
与此同时,千里之遥的北楚京都城。
一场连绵秋雨笼罩了整个京都城,大街小巷里,一种小巧可折迭的雨伞在城中开始悄然流行了起来,皇城内外,就连官宦权柄之家,亦有郎君娘子在用着这种精致方便的雨伞。
秋雨冰凉入骨,各品官员们依旧要上朝奏事,和往日不会有半点不同。
但有两处却还是不一样了起来。
其一那便是从前只要下雨,总有各位大臣因伞不好携带,要劳烦宫中侍奉的太监收归一处,代为保管,下朝时再带走,今日,却是很少有官员大臣要如此做了。
而其二,便是下朝后,枢密使并某军器监官员被圣上留了下来,其呈上自下收来的一物,言其乃军器之一绝,可堪大用。
第89章
那位军器监官员,正六品判军器监事此话一出,清仪殿中,高位之上的帝王眉毛微挑,俊雅又不失威严的圣颜上透出丝恰到好处的兴趣来:“哦?拿来朕看看。”
旁边的内侍忙将锦盒打开,小心取出里面的对象,双手捧着送上。
又抽出盒底平铺着的一张宣纸,一一打开,捧至皇帝面前:“皇上,您看。”
纸上是用极细的线条简略画出来的使用示意图,一目了然。
宣明帝只看了一眼,便将望远镜拿到手中,放到眼前观望了起来。
大殿敞开,很容易就能透过殿门看向外面。
在宣明帝的视线之中,伫立在皇城最外巍峨高大的金泽殿、从殿中陆续而出的大臣们、他们撑伞走入雨中的动作,一草一木,都纤毫毕现。
那双带着宋氏族人特有的狭长凌厉感的凤眸中,闪过少有的惊艳之色,半晌,宣明帝宋瑾缓缓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
果然,枢密使李呈和判军器监事顾严便见高位之上的帝王龙颜大悦道:“大善!顾爱卿,可知此乃何人所制?”
这……
判军器监事看一眼身旁的枢密使大人,心中不甘,还是拱拱手,惭愧道:“此望远镜为封州石饶禁军处所献,听闻乃一稚龄小郎制出,实情如何,还未可知。”
“原来是阿峤领的石饶禁军处,”宣明帝手扶在帝座之上,漫不经心地摩挲着,饶有兴趣地问道:“怎么,他竟未将实情告知于你等么?”
一旁的内侍早已低下了头,噤若寒蝉。
当今圣上素以温和谦恭为名,然登基至今,但凡其所决心要改之策,便没有不成功的,即使有所阻拦者,最终要么被帝王的一片诚心“劝服”,要么就是合情合理的消失。
宣明此时露出这般的神色,熟悉他的内侍便知皇上已动了真气。
不过区区一六品判军器监事,若不是有枢密使上书力荐,哪里有资格面见皇上。
那判军器监事还道皇上有此一问,已是对傅王不悦,当即回道:“禀皇上,傅王自是秉公办事,无有纰漏,只是若有奸臣贼子欺上瞒下,便是蛊惑了傅王也未可知。”
帝王眸色一寸寸冰冷下去,似笑非笑道:“这么说,顾爱卿即是以为,傅王作为一国王爷,出身皇家,师从龙章阁大学士,便是连识人辨非的能力都没有么?”
说到最后,已是厉声喝问。
“来人!把这个离间朕与傅王的谗佞小人给朕拖下去!仗责五十!革职查办!”
判军器监事扑通一声跪下,此前对帝王之心的种种揣测早已抛之脑后,额头大滴的冷汗落下来,声嘶力竭道:“皇上饶命!臣绝无离间之心!臣冤枉!枢——”
很快,便有人上前,将那判军器监事的嘴堵了,拖了下去。
枢密使李呈将这一幕尽收眼底,诚惶诚恐地跪地行礼:“皇上息怒!臣治下不严,有负皇恩,罪该万死!请皇上降罪!”
宣明帝摆摆手:“行了,污了朕的地儿,晦气!”
李呈爬起来,满脸羞惭:“臣该死!此事因臣而起,实难心安,还请皇上许臣戴罪立功。”
宣明帝闻言冷笑一声,今日这出戏可算是唱到头了。
声音却不变道:“爱卿有何想法?”
“傅王谨慧明断,所言必然句句属实,如此那位制出如此军器的小郎君,必然亦天赋绝伦,实乃神童降世,如今军器监群龙无首,皇上不若特除此人……想来其亦愿竭心效力,扬我北楚军器之威。”
宣明帝“嗯”了声,思索片刻道:“爱卿所言极是,只这小匠才到底年幼,恐难当你院下判监一职,那便先放至工部打磨一番再论。”
“这……是。”
午时,宣明帝挥退左右,来到皇后寝宫,两人如民间百姓一般,在一张小桌上对坐用饭。
皇后衣着简雅,不时为宣明帝布菜,偶尔看他一眼,几经如此后,道:“皇上今日似是心绪不佳?”
看了皇后一眼,在其面前,已过而立的帝王眼中竟露出一丝孩子气的厌烦来:“李呈那狗东西,莫以为朕当真对其私下所为一无所知?等宋峤那小子回来……朕早晚要将这些叛臣贼子除之后快!”
听闻这些叫人骇然的言语,皇后井不十分艳美的面上井未露出什么惊讶之色来,只摇摇头,淡道:“这些话臣妾可听不得,皇上快别说了。”
明宣帝斜了皇后一眼,偏继续道:“左镇威那厮,一样是个狗胆包天的,若不是……呵,朕还不知,朕的好皇弟还当真给朕弄出了个男弟媳来!”
那般小的年纪,可见还是个童养的!
李呈一心想从他这入手,谋夺傅王手中的兵权,如今有这么一个大好的突破口,也难怪心切起来。
皇后却是露出个无奈的神色来,温声道:“皇上又去叫阿彦‘探望’傅王去了?他两个本就不对付,若傅王知了这事,怕是又要同您……。”
若是当真关怀心切,如何就不能说了?偏偏要如此作为,一国之君……
“你看他敢不敢?”明宣帝起身净手,颇随意地半靠在榻上,冷哼道:“那小郎君既已在朕手中,朕还怕治不了他一个宋峤?”
“皇上可是要擢官与其?”皇后讶异,默然半晌道:“还是应告知傅王一声。”
“放心,”明宣帝没好气道:“朕又不是他仇人。”
“朕可没说要那小童养媳何时任职……好叫李呈那厮跳脚一番罢了。”
皇后好笑又无言地摇了摇头,也不再劝了。
以皇上这脾气,怕是要越劝越邪性的。
几日后,石绕军营,叶西以总兵马统帅幕僚的身份进入了军器坊。
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政令,各禁军处大小官员的任命自然包含其中,宋峤虽有特权,可直书皇上,除叶西为官,但一来他不想叶西将来的仕途之路为人诟病,二来,自然是想要避开皇城禁内中的某人。
那位的性格……一言难尽,宋峤还真不敢肯定,若是知晓他这边之事,对方能做出什么来。
裘双依旧沉默,吃完了餐饭,便自顾自离开了。
留下的青年愣在那,看着他的背影,气得红了眼,还算俊秀脸蛋上一片通红。
“军器坊?”这厢,叶西好奇道:“和军器监有关系吗?”
这些日子从大哥那恶补了不少官制常识,叶西知道军器监就是管着天下军兵器制造的衙门,还是中央级别的,地方上,他倒是没听说有哪个官敢搞什么私人军器制造场所的。
所以一听军器坊,叶西就想是不是军器监在军队中的下属机构。
因为据他所知,不管是驻外禁军还是拱卫京都的禁军,统统都是归枢密院管的,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军器监亦是其附属机构。
没想到宋峤却摇了摇头,“归封州知州管,和景州知州所掌船造所一起,只涉及港口船造所用,军兵器依旧为军器监所掌。”
而军器坊不在知州府衙,却挂靠在了石饶禁军处,宋峤却没细说了。
叶西也没继续问下去,听说只和造船有关,他就比较放心了。
原本还担心若是来叫他搞军器,他还真没什么底,毕竟除了冷兵器,他也就能搞搞火药了,但这种杀伤力太过巨大的东西,叶西不敢轻易弄出来。
这个时代的火药应用还停留在初始阶段,爆破性火药制武器离战争世界还很遥远,而叶西并不想破坏这一切。
但是只是船造技术的话,就不太能考到他了,这些天他每晚上的挑灯夜战可不是白战的,自认还是有了那么点墨水的。
特别内行和技术性的东西他肯定搞不明白,也不费哪个心思,但是可以在原本的技术层面上更进一步但却由于时代掣肘而未被改进的,相对来说可操作性就好了很多,
好比活字印刷术之于雕版印刷术,折迭雨伞之于直杆雨伞。
与此同时,千里之遥的北楚京都城。
一场连绵秋雨笼罩了整个京都城,大街小巷里,一种小巧可折迭的雨伞在城中开始悄然流行了起来,皇城内外,就连官宦权柄之家,亦有郎君娘子在用着这种精致方便的雨伞。
秋雨冰凉入骨,各品官员们依旧要上朝奏事,和往日不会有半点不同。
但有两处却还是不一样了起来。
其一那便是从前只要下雨,总有各位大臣因伞不好携带,要劳烦宫中侍奉的太监收归一处,代为保管,下朝时再带走,今日,却是很少有官员大臣要如此做了。
而其二,便是下朝后,枢密使并某军器监官员被圣上留了下来,其呈上自下收来的一物,言其乃军器之一绝,可堪大用。
第89章
那位军器监官员,正六品判军器监事此话一出,清仪殿中,高位之上的帝王眉毛微挑,俊雅又不失威严的圣颜上透出丝恰到好处的兴趣来:“哦?拿来朕看看。”
旁边的内侍忙将锦盒打开,小心取出里面的对象,双手捧着送上。
又抽出盒底平铺着的一张宣纸,一一打开,捧至皇帝面前:“皇上,您看。”
纸上是用极细的线条简略画出来的使用示意图,一目了然。
宣明帝只看了一眼,便将望远镜拿到手中,放到眼前观望了起来。
大殿敞开,很容易就能透过殿门看向外面。
在宣明帝的视线之中,伫立在皇城最外巍峨高大的金泽殿、从殿中陆续而出的大臣们、他们撑伞走入雨中的动作,一草一木,都纤毫毕现。
那双带着宋氏族人特有的狭长凌厉感的凤眸中,闪过少有的惊艳之色,半晌,宣明帝宋瑾缓缓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
果然,枢密使李呈和判军器监事顾严便见高位之上的帝王龙颜大悦道:“大善!顾爱卿,可知此乃何人所制?”
这……
判军器监事看一眼身旁的枢密使大人,心中不甘,还是拱拱手,惭愧道:“此望远镜为封州石饶禁军处所献,听闻乃一稚龄小郎制出,实情如何,还未可知。”
“原来是阿峤领的石饶禁军处,”宣明帝手扶在帝座之上,漫不经心地摩挲着,饶有兴趣地问道:“怎么,他竟未将实情告知于你等么?”
一旁的内侍早已低下了头,噤若寒蝉。
当今圣上素以温和谦恭为名,然登基至今,但凡其所决心要改之策,便没有不成功的,即使有所阻拦者,最终要么被帝王的一片诚心“劝服”,要么就是合情合理的消失。
宣明此时露出这般的神色,熟悉他的内侍便知皇上已动了真气。
不过区区一六品判军器监事,若不是有枢密使上书力荐,哪里有资格面见皇上。
那判军器监事还道皇上有此一问,已是对傅王不悦,当即回道:“禀皇上,傅王自是秉公办事,无有纰漏,只是若有奸臣贼子欺上瞒下,便是蛊惑了傅王也未可知。”
帝王眸色一寸寸冰冷下去,似笑非笑道:“这么说,顾爱卿即是以为,傅王作为一国王爷,出身皇家,师从龙章阁大学士,便是连识人辨非的能力都没有么?”
说到最后,已是厉声喝问。
“来人!把这个离间朕与傅王的谗佞小人给朕拖下去!仗责五十!革职查办!”
判军器监事扑通一声跪下,此前对帝王之心的种种揣测早已抛之脑后,额头大滴的冷汗落下来,声嘶力竭道:“皇上饶命!臣绝无离间之心!臣冤枉!枢——”
很快,便有人上前,将那判军器监事的嘴堵了,拖了下去。
枢密使李呈将这一幕尽收眼底,诚惶诚恐地跪地行礼:“皇上息怒!臣治下不严,有负皇恩,罪该万死!请皇上降罪!”
宣明帝摆摆手:“行了,污了朕的地儿,晦气!”
李呈爬起来,满脸羞惭:“臣该死!此事因臣而起,实难心安,还请皇上许臣戴罪立功。”
宣明帝闻言冷笑一声,今日这出戏可算是唱到头了。
声音却不变道:“爱卿有何想法?”
“傅王谨慧明断,所言必然句句属实,如此那位制出如此军器的小郎君,必然亦天赋绝伦,实乃神童降世,如今军器监群龙无首,皇上不若特除此人……想来其亦愿竭心效力,扬我北楚军器之威。”
宣明帝“嗯”了声,思索片刻道:“爱卿所言极是,只这小匠才到底年幼,恐难当你院下判监一职,那便先放至工部打磨一番再论。”
“这……是。”
午时,宣明帝挥退左右,来到皇后寝宫,两人如民间百姓一般,在一张小桌上对坐用饭。
皇后衣着简雅,不时为宣明帝布菜,偶尔看他一眼,几经如此后,道:“皇上今日似是心绪不佳?”
看了皇后一眼,在其面前,已过而立的帝王眼中竟露出一丝孩子气的厌烦来:“李呈那狗东西,莫以为朕当真对其私下所为一无所知?等宋峤那小子回来……朕早晚要将这些叛臣贼子除之后快!”
听闻这些叫人骇然的言语,皇后井不十分艳美的面上井未露出什么惊讶之色来,只摇摇头,淡道:“这些话臣妾可听不得,皇上快别说了。”
明宣帝斜了皇后一眼,偏继续道:“左镇威那厮,一样是个狗胆包天的,若不是……呵,朕还不知,朕的好皇弟还当真给朕弄出了个男弟媳来!”
那般小的年纪,可见还是个童养的!
李呈一心想从他这入手,谋夺傅王手中的兵权,如今有这么一个大好的突破口,也难怪心切起来。
皇后却是露出个无奈的神色来,温声道:“皇上又去叫阿彦‘探望’傅王去了?他两个本就不对付,若傅王知了这事,怕是又要同您……。”
若是当真关怀心切,如何就不能说了?偏偏要如此作为,一国之君……
“你看他敢不敢?”明宣帝起身净手,颇随意地半靠在榻上,冷哼道:“那小郎君既已在朕手中,朕还怕治不了他一个宋峤?”
“皇上可是要擢官与其?”皇后讶异,默然半晌道:“还是应告知傅王一声。”
“放心,”明宣帝没好气道:“朕又不是他仇人。”
“朕可没说要那小童养媳何时任职……好叫李呈那厮跳脚一番罢了。”
皇后好笑又无言地摇了摇头,也不再劝了。
以皇上这脾气,怕是要越劝越邪性的。
几日后,石绕军营,叶西以总兵马统帅幕僚的身份进入了军器坊。
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政令,各禁军处大小官员的任命自然包含其中,宋峤虽有特权,可直书皇上,除叶西为官,但一来他不想叶西将来的仕途之路为人诟病,二来,自然是想要避开皇城禁内中的某人。
那位的性格……一言难尽,宋峤还真不敢肯定,若是知晓他这边之事,对方能做出什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