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李翁见状,高兴不已,但也谨慎的没透露太多。
他心里虽然有很大把握从叶西那里弄到白沙糖,甚至可能会替叶西出面售卖,但现在什么都还没定下来,他不敢擅作主张,以免惹得对方不快。
而他越是这般含糊其辞,众人就越发好奇起来,有跟李翁熟悉的顾客便悄悄跟他打听。
“我们也不要你说出到哪里买到的这白沙糖,知道你家要靠这个在节前赚一笔的,你只跟我们说一句,你这里能不能弄到那糖来?贵一点也没事嘛!”
李翁看了眼旁边的夏梨,终于松口,说如果有机会,一定弄来一些给他们留着。
众人这才放过了他,满意离去。
有些大户人家的仆人小厮探听到了这小道消息,立马就赶回去速速报给了主人家。
普通人家爱买一样的点心凑热闹,可他们这种人家却爱图个新鲜。
能做出样与众不同的吃食来,宴饮时在亲友面前长长脸,甚至是传出去成为城中万户人家追逐的风尚,那可是相当有面子的一件事。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李翁那有卖新式的冰糖葫芦,有可能会售卖其用料白沙糖的消息就传遍了小半个边城。
夏梨眼见冰糖葫芦卖了个精光,不仅给叶四郎做的白沙糖争取到了一位销售商,还拉到了许多潜在客户,也很高兴。
对于人们误解冰糖葫芦是老翁卖的这事,他一点都不介意,老翁愧疚得想要送他赔礼,当然被他果断拒绝了。
于是双方彼此都很满意,因为冰糖葫芦卖得快,卖完时间还早,老翁便心急地提出要拜访他家主人家,夏梨这时也已经猜到了叶四郎的打算,想了想,便帮人收拾了摊子,把人带到了住处。
见他们这么快就将糖葫芦卖完,叶西小小的意外了一下,不过也在意料之中。
毕竟眼前这位老翁在一个地方卖糖葫芦卖了许多年,客观上是有不少老顾客的。
他唯一有点担心的是夏梨定的三倍于普通糖葫芦的价格,不过现在看来这也不是什么问题了。
李翁能找来,诉求已经很明显,叶西也没有再吊人胃口,很快就和对方谈好了合作相关问题,定下了作为供销商给出的白沙糖批发单价。
在和李翁的交谈中,叶西得知对方制糖用的甘蔗并不是自产的,而是向当地种植甘蔗的老农购买得到。
因为封州是连通四方的商业城市,糖类在其中算是比较重要的商品物资,不愁卖不出去,于是当地人普遍种植甘蔗,很多富贵人家还拥有自己的甘蔗园。
当然,普遍种植并不等于大面积种植,百姓眼里最重要的还是粮食,只是会留出一两亩地来种点甘蔗卖钱,改善一下生活而已。
叶西并不想费事和人打交道,想了想,就问熟悉进货渠道的李翁能不能代为进购甘蔗。
如果可以,也请对方帮忙留意一下,看能不能从那些种甘蔗的庄户里找出几个懂榨汁熬糖的来,事后他一定答谢。
李翁自然是满口答应。
他自问能从叶西这里买到白沙糖,还是以零售价八折的价格,是沾了对方想要在重九之前把白沙糖的名声打出去的光,但是这件事老翁就已经心满意足,代购和帮忙招工,他就是白干也乐意。
更不要说叶西还把进购甘蔗的价格定得比市场价低了一成,给了他从中周旋的余地。
双方谈妥后,叶西叫来夏木匠,让其带了老翁去找公证人签了协议,一式三份各自保存,老翁便高兴地离开了。
旁边院子约莫一直在关注这边,等这边事情一结束,便有人趁夜悄然翻过院墙来,将一封信送到了叶西手上,而后又是迅速翻走了。
叶西眼力不错,正好又闲来无事,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悄悄鼓捣吃的,正将这位大哥的一系列动作看在了眼里,不由嘴角抽了抽。
看信封上的字迹,果然是宋峤给他的。
叶西心跳快了一拍,宋峤这么快来信,是不是他大哥那件事有进展了?
他赶忙打开,一字一字看过去,前面是一些日常问候,说了他发热的事,叫他注意身体,同时为自己不能探病感到歉疚云云,又说边城的骏马比别处易得些,他那里备了几匹好马,来日叫他去挑一匹等等一些小事。
叶西惯知道古代人写个什么都讲究含而不露、春秋笔法,可这前面凑字数的话也太多了点吧。
匆匆看到下面,终于有他大哥的消息了。
【叶副校尉身体已无大恙,然军中前事未了,需暂留军中,不得与外联络】
【峤代为书信,问四郎安】
叶西撇撇嘴,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不过总算知道他家大哥安好,他也能去信跟阿姊他们报平安了。
之前宋峤走得太快,他只叫人帮他捎了口信,都没顾上写封信给他大哥。
这次刚好借给宋峤回信,好好跟他家大哥唠唠家常。
思及兄长重伤刚愈,叶西便琢磨着做些养胃好消化的小吃,托对面大哥捎带回去。
第75章
考虑到石绕在封州城外,军队沿关外线驻扎,包裹之类可能不方便捎带,叶西想过要不就抄几张吃食方子给大哥,想吃便可以随时做来吃。
但等他把几张方子细细看过,才发现里面的配料在这个时代都比较难得,有的还破费功夫。
好比说皮蛋瘦肉粥,里面要用到的皮蛋也就是松花蛋这时候根本没有,而鸭蛋红茶之类都还好,关键的烧碱却不容易得到,众所周知肥皂制作中必不可少的一剂配方便是烧碱,但这时肥皂还没有问世,时人普遍用一种叫做皂角的物品进行日常洗涤。
皂角则是由天然作物皂荚碾压塑形而成,成分和肥皂不说八竿子打不着,只能说毫无关系。
也有清贫人家用草木灰水或是豆腐浆水来洗衣洁身的,草木灰水中的碱经过提纯后倒是可以用,但由此得到的也不是烧碱,而是纯碱,从纯碱到烧碱,还需要用石灰水进一步加工。
而就算得到烧碱后,从生鸭蛋到腌制成功的松花蛋,期间至少要经过一旬的时间……如此繁琐,他这到底是送吃食还是送麻烦去了。
思及此,叶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寄送包裹。
也就是多做一些,多送些给旁边院子的各位大哥就是了。
第二天一大早,叶西就出门买了鸭蛋和茶饼,又从当地专门烧制石灰岩的石灰窑处弄来了石灰粉,将家中现成的草木灰筛选出来,两者兑水反应,他反复试验两者比例,又不断滤去其中沉淀和杂志,终于得到了含量差强人意的烧碱。
这一番折腾,把院中的人都吵了起来。
昨日众人见白沙糖有了销路,俱都高兴不已,激动之下一刻都不肯歇息,偷偷在后院忙到很晚才去睡,因而今日起得便晚了些。
一起来,见叶四郎又是用草木灰又是筛石灰粉的,也没哪个再像之前一样大惊小怪了,纷纷凑上来问:“四郎这是又要做甚吃食?”
叶西卖了个关子,让夏家娘子把院里的灶火生起来,坐上一口装了清水的铁釜,加入清水,开始熬煮茶叶。
这难不倒夏家娘子,平日里他们吃茶也是这么个煮法,夏家娘子很快就上手了。
叶西这边则开始将烧碱和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又叫夏梨去厨房搬了口腌咸菜的陶翁出来,把洗干净的鸭蛋放进去。
等茶叶水煮好,便将其倒入碱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搅拌均匀后倒入陶翁中,以水密封,开始腌制。
当然其实他也可以直接将草木灰和生石灰混合和成泥状抹到蛋上面腌制,但担心烧碱的生成反应不充分,便用了麻烦的法子,将其提纯了出来。
见叶西将其余东西收起来,似乎是完事了,夏梨终于忍不住问,“这是茶水泡蛋?腌蛋?做出来是带茶味的咸鸭蛋?”
“是松花蛋。”
“松花蛋?为甚叫——”
叶西伸手叫停,敷衍道:“等腌好了你就知道了,下面我们做奶酪包。”
奶酪包当然是叶西随便起的名字,其实是一款西式甜点泡芙的代称,不是叶西非想要拿西式甜点充数,实在是华国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后世许多点心小吃大多脱离不了古时美食的影响,他做出来还不如人家的好吃呢,毕竟是祖辈相传的手艺。
所以就只能标新立异了。
奶酪包原材料比较简单,只要有面粉和牛乳就可以,奶油和黄油也是牛乳的再加工产品,没什么技术难度,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耐保存,制作过程也需要一定的低温固化,所以在青曲的时候他们家的奶油蛋糕都是现做,黄油更是没做过。
现在天气变冷,倒是条件刚好。
将牛奶打发,提炼出奶油,再进一步加热使之分层为黄油和奶酪,这时候满院的奶香味便再也遮不住了,隔着院墙,街上路过的行人纷纷吸鼻,忍不住咂嘴道:“这是牛乳?那东西不是腥的么?怎的这般香?”
他心里虽然有很大把握从叶西那里弄到白沙糖,甚至可能会替叶西出面售卖,但现在什么都还没定下来,他不敢擅作主张,以免惹得对方不快。
而他越是这般含糊其辞,众人就越发好奇起来,有跟李翁熟悉的顾客便悄悄跟他打听。
“我们也不要你说出到哪里买到的这白沙糖,知道你家要靠这个在节前赚一笔的,你只跟我们说一句,你这里能不能弄到那糖来?贵一点也没事嘛!”
李翁看了眼旁边的夏梨,终于松口,说如果有机会,一定弄来一些给他们留着。
众人这才放过了他,满意离去。
有些大户人家的仆人小厮探听到了这小道消息,立马就赶回去速速报给了主人家。
普通人家爱买一样的点心凑热闹,可他们这种人家却爱图个新鲜。
能做出样与众不同的吃食来,宴饮时在亲友面前长长脸,甚至是传出去成为城中万户人家追逐的风尚,那可是相当有面子的一件事。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李翁那有卖新式的冰糖葫芦,有可能会售卖其用料白沙糖的消息就传遍了小半个边城。
夏梨眼见冰糖葫芦卖了个精光,不仅给叶四郎做的白沙糖争取到了一位销售商,还拉到了许多潜在客户,也很高兴。
对于人们误解冰糖葫芦是老翁卖的这事,他一点都不介意,老翁愧疚得想要送他赔礼,当然被他果断拒绝了。
于是双方彼此都很满意,因为冰糖葫芦卖得快,卖完时间还早,老翁便心急地提出要拜访他家主人家,夏梨这时也已经猜到了叶四郎的打算,想了想,便帮人收拾了摊子,把人带到了住处。
见他们这么快就将糖葫芦卖完,叶西小小的意外了一下,不过也在意料之中。
毕竟眼前这位老翁在一个地方卖糖葫芦卖了许多年,客观上是有不少老顾客的。
他唯一有点担心的是夏梨定的三倍于普通糖葫芦的价格,不过现在看来这也不是什么问题了。
李翁能找来,诉求已经很明显,叶西也没有再吊人胃口,很快就和对方谈好了合作相关问题,定下了作为供销商给出的白沙糖批发单价。
在和李翁的交谈中,叶西得知对方制糖用的甘蔗并不是自产的,而是向当地种植甘蔗的老农购买得到。
因为封州是连通四方的商业城市,糖类在其中算是比较重要的商品物资,不愁卖不出去,于是当地人普遍种植甘蔗,很多富贵人家还拥有自己的甘蔗园。
当然,普遍种植并不等于大面积种植,百姓眼里最重要的还是粮食,只是会留出一两亩地来种点甘蔗卖钱,改善一下生活而已。
叶西并不想费事和人打交道,想了想,就问熟悉进货渠道的李翁能不能代为进购甘蔗。
如果可以,也请对方帮忙留意一下,看能不能从那些种甘蔗的庄户里找出几个懂榨汁熬糖的来,事后他一定答谢。
李翁自然是满口答应。
他自问能从叶西这里买到白沙糖,还是以零售价八折的价格,是沾了对方想要在重九之前把白沙糖的名声打出去的光,但是这件事老翁就已经心满意足,代购和帮忙招工,他就是白干也乐意。
更不要说叶西还把进购甘蔗的价格定得比市场价低了一成,给了他从中周旋的余地。
双方谈妥后,叶西叫来夏木匠,让其带了老翁去找公证人签了协议,一式三份各自保存,老翁便高兴地离开了。
旁边院子约莫一直在关注这边,等这边事情一结束,便有人趁夜悄然翻过院墙来,将一封信送到了叶西手上,而后又是迅速翻走了。
叶西眼力不错,正好又闲来无事,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悄悄鼓捣吃的,正将这位大哥的一系列动作看在了眼里,不由嘴角抽了抽。
看信封上的字迹,果然是宋峤给他的。
叶西心跳快了一拍,宋峤这么快来信,是不是他大哥那件事有进展了?
他赶忙打开,一字一字看过去,前面是一些日常问候,说了他发热的事,叫他注意身体,同时为自己不能探病感到歉疚云云,又说边城的骏马比别处易得些,他那里备了几匹好马,来日叫他去挑一匹等等一些小事。
叶西惯知道古代人写个什么都讲究含而不露、春秋笔法,可这前面凑字数的话也太多了点吧。
匆匆看到下面,终于有他大哥的消息了。
【叶副校尉身体已无大恙,然军中前事未了,需暂留军中,不得与外联络】
【峤代为书信,问四郎安】
叶西撇撇嘴,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不过总算知道他家大哥安好,他也能去信跟阿姊他们报平安了。
之前宋峤走得太快,他只叫人帮他捎了口信,都没顾上写封信给他大哥。
这次刚好借给宋峤回信,好好跟他家大哥唠唠家常。
思及兄长重伤刚愈,叶西便琢磨着做些养胃好消化的小吃,托对面大哥捎带回去。
第75章
考虑到石绕在封州城外,军队沿关外线驻扎,包裹之类可能不方便捎带,叶西想过要不就抄几张吃食方子给大哥,想吃便可以随时做来吃。
但等他把几张方子细细看过,才发现里面的配料在这个时代都比较难得,有的还破费功夫。
好比说皮蛋瘦肉粥,里面要用到的皮蛋也就是松花蛋这时候根本没有,而鸭蛋红茶之类都还好,关键的烧碱却不容易得到,众所周知肥皂制作中必不可少的一剂配方便是烧碱,但这时肥皂还没有问世,时人普遍用一种叫做皂角的物品进行日常洗涤。
皂角则是由天然作物皂荚碾压塑形而成,成分和肥皂不说八竿子打不着,只能说毫无关系。
也有清贫人家用草木灰水或是豆腐浆水来洗衣洁身的,草木灰水中的碱经过提纯后倒是可以用,但由此得到的也不是烧碱,而是纯碱,从纯碱到烧碱,还需要用石灰水进一步加工。
而就算得到烧碱后,从生鸭蛋到腌制成功的松花蛋,期间至少要经过一旬的时间……如此繁琐,他这到底是送吃食还是送麻烦去了。
思及此,叶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寄送包裹。
也就是多做一些,多送些给旁边院子的各位大哥就是了。
第二天一大早,叶西就出门买了鸭蛋和茶饼,又从当地专门烧制石灰岩的石灰窑处弄来了石灰粉,将家中现成的草木灰筛选出来,两者兑水反应,他反复试验两者比例,又不断滤去其中沉淀和杂志,终于得到了含量差强人意的烧碱。
这一番折腾,把院中的人都吵了起来。
昨日众人见白沙糖有了销路,俱都高兴不已,激动之下一刻都不肯歇息,偷偷在后院忙到很晚才去睡,因而今日起得便晚了些。
一起来,见叶四郎又是用草木灰又是筛石灰粉的,也没哪个再像之前一样大惊小怪了,纷纷凑上来问:“四郎这是又要做甚吃食?”
叶西卖了个关子,让夏家娘子把院里的灶火生起来,坐上一口装了清水的铁釜,加入清水,开始熬煮茶叶。
这难不倒夏家娘子,平日里他们吃茶也是这么个煮法,夏家娘子很快就上手了。
叶西这边则开始将烧碱和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又叫夏梨去厨房搬了口腌咸菜的陶翁出来,把洗干净的鸭蛋放进去。
等茶叶水煮好,便将其倒入碱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搅拌均匀后倒入陶翁中,以水密封,开始腌制。
当然其实他也可以直接将草木灰和生石灰混合和成泥状抹到蛋上面腌制,但担心烧碱的生成反应不充分,便用了麻烦的法子,将其提纯了出来。
见叶西将其余东西收起来,似乎是完事了,夏梨终于忍不住问,“这是茶水泡蛋?腌蛋?做出来是带茶味的咸鸭蛋?”
“是松花蛋。”
“松花蛋?为甚叫——”
叶西伸手叫停,敷衍道:“等腌好了你就知道了,下面我们做奶酪包。”
奶酪包当然是叶西随便起的名字,其实是一款西式甜点泡芙的代称,不是叶西非想要拿西式甜点充数,实在是华国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后世许多点心小吃大多脱离不了古时美食的影响,他做出来还不如人家的好吃呢,毕竟是祖辈相传的手艺。
所以就只能标新立异了。
奶酪包原材料比较简单,只要有面粉和牛乳就可以,奶油和黄油也是牛乳的再加工产品,没什么技术难度,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耐保存,制作过程也需要一定的低温固化,所以在青曲的时候他们家的奶油蛋糕都是现做,黄油更是没做过。
现在天气变冷,倒是条件刚好。
将牛奶打发,提炼出奶油,再进一步加热使之分层为黄油和奶酪,这时候满院的奶香味便再也遮不住了,隔着院墙,街上路过的行人纷纷吸鼻,忍不住咂嘴道:“这是牛乳?那东西不是腥的么?怎的这般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