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误我 第57节
眉眼间那抹怯弱褪得干净,此刻反而透着一股端严。
卫怜摸了摸脸,想抹去这份紧张,转身拿起昨夜翻了一半的医术,爬上了挨着暖炉的小榻。
心口原本跳得飞快,然而炉火烧得太旺,眼皮便渐渐发沉,不知不觉地,她攥着书页的手渐渐松开。
……
再睁开眼时,卫怜几乎是被卫琢从榻上捞起来的。
窗外雪声簌簌,犹如细小的珠玉敲打屋檐。冬日昼短夜长,殿内火炉仍暖暖地燃着,一片静谧。
她散着发髻,松散的长发如水一般,从他指缝间流泻而下。
卫琢凝视着她,神色专注而带着讶然的欢喜。炉火落入他澄澈的眼眸,仿佛星子坠入湖心,波光流转。
然而下一瞬,他眉间掠过一抹无可奈何。
“小妹还是如此马虎……头发都要挨着炉子烤焦了。”
第56章 始共春风容易别3
卫怜呆了呆,这才后知后觉地闻到一股糊味儿,慌忙伸手去拍。
卫琢掌心一空,手中乌黑浓密的长发就那样从指间滑走,他没能握住。
一阵懊恼过后,卫怜的目光落到他脸上。好些日子不见,卫琢的眼睛亮得吓人,她却像被烫到似的迅速移开眼。
“小妹。”他看了眼桌上翻
开的医书,犹豫了一下,尽力把嗓音放得低柔:“宫中的藏书年代久远,有些记载未必适用于当下,涉及到汤药……还是要按御医的嘱咐来,以免伤了身子。”
卫怜心头一沉,避子药果然是瞒不过他,先前不过是他暂时忍着才没说。
她别过脸去,卫琢此刻越像个温柔体贴的兄长,就越会让她想起那时失控如野兽的他。
“我知道了。”再开口时,她声音都有些发颤。
卫琢方才来得急,来不及更衣,此刻一蹲下身,玄色的袍裾便沉沉铺落在地。他端详着卫怜的神情,缓声道:“从菱州开始,我就一直在服用避子药。回了长安……也没有停过。”
卫怜错愕地抬眼,脸颊发烫:“可我们明明……”
被她瞪大眼睛看着,卫琢自认脸皮厚,竟也有一丝难为情了。他就像条狗,时时刻刻都能闻见她身上的味道,也时时刻刻都准备着。
“为什么?”卫怜觉得不可思议,她从没听过男子服药的。
卫琢闻言皱了皱眉,“小妹忘了罗昭仪?”妇人生产如同去鬼门关走一遭,好好一个人,进宫不到三年便难产而死。去世前肚子高高耸起,双眼圆睁。
“我不会让你受那样的苦。”那时让卫怜痛过一回,已经足够他后悔的了。
卫怜被他这句话震住,下意识就问:“你……你是皇帝,怎能没有子嗣?”
“从宗室过继一个合适的幼子便是。”卫琢显然早就考虑过:“或者从民间选一个孩子送进宫,由我们亲自抚养。”
他自己何尝是什么皇室血脉,可那又如何,放眼天下,谁敢说他一句不配为天子。血缘是最不要紧的东西,他根本不在乎。
卫怜心头一颤,震惊地说不出话。她一次又一次地被提醒,卫琢种种所作所为,究竟能有多么惊世骇俗。
卫琢想要握住她的手,却又迟疑着。若他生有尾巴,此时恐怕也会情不自禁地向她摇……
卫怜甩开脑子里乱糟糟的念头,低声问道:“上元节我能出宫吗?我想去找贺姐姐玩。”
贺令仪还在宫里时,她连饭都能多吃些,时不时也会出去走动,这些卫琢都清楚。
“当然可以。”他笑起来时眼尾微微上挑,又伸手轻扯了扯卫怜的衣袖:“我能一块去吗?”
卫琢像是下意识学她说话似的,嗓音软得醉人,神色却一本正经。
卫怜有意不去看他的眼睛,闷声闷气点头。
——
一直到上元节之前,卫怜又去了几回禅房,每次都写写画画些什么。有些纸张写完就撕了,有些又会封好存入表桶。
除此之外,她又亲手给狸狸扎了个毛茸茸的窝,还织了件小衣服。狸狸显然不领情,卫怜也不恼,好脾气地收了起来。
卫琢从宫人口中听闻这些事,心中怎么都欢喜,毕竟她郁郁寡欢了许久,如今愿意打起精神,便再好不过,更何况还主动让桃露给自己送东西。
朝事冗杂,到了上元节当日,卫琢处理完政务去接卫怜,已然是午后了。出门前,她又抱了抱狸狸,还亲了亲它的脑袋,都快出寝殿了,还忍不住回头去望。
“怎么了?”卫琢问道。
“没什么……只是忽然想起衔雪了。”卫怜小声道:“它跟着王姐姐,想必被照顾得很好。”
卫琢凝视着她的脸:“可要我派人把猫接回宫?”
卫怜摇了摇头。
两人再次同乘一辆车,卫琢竟有种做梦的感觉,他甚至又能牵她的手了。卫怜身子一僵,还是由他握着,目光投向车窗外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街景。
“许久不曾听你提起卫瑛,小妹可想见她?”
骤然听他提起这个名字,卫怜心头下意识揪紧,疑心卫琢是否察觉到什么,强忍着紧张道:“我很想二姐姐,只是姜国离得太远,若能传些信笺便好了。”
卫琢笑了笑:“那回去后你就写,我派人出海给你送去。”
其实只要卫怜愿意留下,再让卫瑛回来也没什么。终归他们并无血缘,他会认真向卫瑛解释此事。
马车停在城南一处宅邸前,卫琢穿着便服,却也提前告知了韩叙,他已带着贺令仪在门外等候。
卫怜被卫琢扶着下了车,瞧见故人便面露欢喜。二人挽着胳膊,亲昵地叽叽咕咕说话,倒将两个男人晾在一边,他们目光相接,都觉得看对方不大顺眼。
韩叙索性提起一桩政事,卫琢见卫怜像只放飞的小雀,笑得眉眼弯弯,也就由着她们去了,随韩叙另去书房议事。
此处并非韩府,而是贺令仪独居的宅院。韩府规矩森严,若让族老知晓韩叙与她的关系,他怕是要在祠堂领受家法,卫琢自然也不会带卫怜去韩府玩。
卫怜跟着贺令仪在宅中转悠两圈,想着今日是上元节,又采了些梅花亲自包汤圆。
直到入了夜,书房灯火仍亮着。卫怜只煮了她们二人的份,贺令仪便吩咐侍女另为书房准备了晚膳,省得打扰他们议事。
豆沙馅揉多了些,连卫怜这样嗜甜的人都觉得腻味,半碗便吃不下了。刚放下碗,卫琢和韩叙便推门走了进来。
灯火融融可亲,室内浮着汤圆的甜香,映得卫琢面色也柔和了几分,姿态温雅地在桌边坐下。
两个女孩儿谈兴正浓,顿时哑了声。卫怜知道贺令仪会不自在,便小声对卫琢道:“我们让侍女备了晚膳,在饭厅那边呢。”
言下之意,是请他们离开了。
韩叙听得明白,正要起身,卫琢却伸手去牵卫怜,微笑道:“小妹也来,再吃点。”
“我自己煮了汤圆,已经吃饱了。”她绝不愿在人前与他亲近,连忙指了指那半碗汤圆。谁知卫琢看了一眼,自然而然接过她手边的碗,就着她用过的勺子,直接舀起一个吃了。
卫怜与贺令仪都看呆了,韩叙更觉得难以直视:“请陛下……移步饭厅。”
“那是我吃剩的……”卫怜又羞又恼,急得直拍他的手。小时候看卫琢吃她剩的东西,还不觉有什么,可他如今都是皇帝了,怎能在臣子面前如此,成何体统!
更况且他明明就不爱甜食!
卫琢却若无其事,三两下便将汤圆吃完了,用帕子拭了拭唇角,优雅如一只白鹤:“小妹亲手包的,扔掉岂不可惜了。”
贺令仪简直再坐不住,甚至与韩叙交换眼色,在想他们是不是该走?韩叙却微不可察地对她摇了摇头。
卫琢不以为意,他们便也要当作寻常。即便有人觉得不妥,那个人也只能是卫怜。
果不其然,卫怜已站起身,脸憋得通红,使劲想把卫琢往饭厅拉。
卫琢衣袖被她扯得满是褶皱,也半点不恼,反而摸了摸她的头发,才从容起身。
贺令仪仍在震惊之中。她从前就知道卫琢待卫怜不同寻常,然而此刻亲眼看下来,实在……实在是……让她这个旁观者都坐立不安。
韩叙倒早知道了,深吸一口气,安抚地轻拍了下贺令仪的背,忽然想起一事,淡声道:“城中有匠人以冰为材,雕琢出了盘龙。公主难得出来,或许会有兴趣。”
卫怜对他虽无好感,听他这么说,也不好不搭理。她目露好奇,与贺令仪对视了一眼。
“那我去跟皇兄说一声。”
——
暮色四合,长街上已缀满了花灯。即使天气寒冷,人潮仍是挤挤挨挨的,孩童举着鱼龙灯跑过,夜风都裹着热闹的甜香。
城中福安门前,果真立着一座近两丈高的冰雕龙。龙脊特意打磨得光滑,孩童裹着厚棉袄,顺着龙脊“呼”地滑下,落到龙尾处的软垫上,半点也不疼。
卫怜从未见过能滑的龙,一时看得呆住,好一会儿都
舍不得走。
不只是孩童,也有三三两两的女郎在玩。贺令仪跃跃欲试,拉着卫怜就要去排队:“我们也去。”
卫琢见人实在太多,正想唤季匀过来,设法将路人驱散,袖子就被卫怜轻扯了一下。她眼含期翼:“我和贺姐姐去排队。”
卫琢话语一顿,只好吩咐她小心,自己在旁仔细盯着。
等到卫怜走上木梯,心也跟着悬起来,攥着衣角,在平台屈膝坐下,有些紧张地看着下方。
贺令仪早已滑过,此刻站在底下,一脸笑意地朝她招手。卫怜身后还有人等着,她脚尖试着一蹬,身子就顺着光滑的龙脊溜了下去,耳边风声呼呼,一颗心扑通扑通狂跳。
瞬息之间,她便滑到了龙尾。卫琢正等在那里,如同接孩子般,稳稳地将她抱了个满怀,含笑摸了一下她的脸:“胆子变大了。”
随风而下的感觉极好,卫怜笑盈盈的,连带着对他态度也软和了,由着卫琢把她拉起来,细心替她整理好斗篷。
四人随后去看花灯,趁卫怜去转糖画,卫琢微微侧过脸,瞥了韩叙一眼。
韩叙抬手揉了揉眉心,拦下贺令仪,引她往另外一条路走。贺令仪自然不愿,一脸莫名其妙,隔着攒动的人头喊了卫怜两声。卫怜没听见,却引得卫琢回过头来,黑沉沉的眼睛里一片平静,看得她心中发虚。
“她们人呢?”卫怜举着刚做好的糖画,疑惑地左右张望。
“许是人太多,一时走散了。”卫琢神色如常牵起她的手,微微一笑:“不必担心,我让季匀去找了。你不是还想去看灯轮吗?”
四周全是人,卫怜踮着脚又望了半天,只得任由卫琢牵着她,往那座灯火辉煌的灯轮走去。
第57章 始共春风容易别4
卫怜这还是头一回转糖画呢,摊主画了只蜻蜓。她拿在手上,既想多瞧瞧,又怕落了灰尘,只好一边走一边抿着吃。
灯轮流光溢彩,走起来却远得很,卫怜腿脚渐渐发酸。牵着她的卫琢立刻察觉了,带她拐进人少的小道,在她面前弯下了腰。
隔着一道墙,外面的欢声笑语隐约飘来。她的心被暖融融的烟火气浸着,像一片坚硬的冰湖,悄然渗入了微光。
卫怜没吭声,默默伏上他的背。
卫怜摸了摸脸,想抹去这份紧张,转身拿起昨夜翻了一半的医术,爬上了挨着暖炉的小榻。
心口原本跳得飞快,然而炉火烧得太旺,眼皮便渐渐发沉,不知不觉地,她攥着书页的手渐渐松开。
……
再睁开眼时,卫怜几乎是被卫琢从榻上捞起来的。
窗外雪声簌簌,犹如细小的珠玉敲打屋檐。冬日昼短夜长,殿内火炉仍暖暖地燃着,一片静谧。
她散着发髻,松散的长发如水一般,从他指缝间流泻而下。
卫琢凝视着她,神色专注而带着讶然的欢喜。炉火落入他澄澈的眼眸,仿佛星子坠入湖心,波光流转。
然而下一瞬,他眉间掠过一抹无可奈何。
“小妹还是如此马虎……头发都要挨着炉子烤焦了。”
第56章 始共春风容易别3
卫怜呆了呆,这才后知后觉地闻到一股糊味儿,慌忙伸手去拍。
卫琢掌心一空,手中乌黑浓密的长发就那样从指间滑走,他没能握住。
一阵懊恼过后,卫怜的目光落到他脸上。好些日子不见,卫琢的眼睛亮得吓人,她却像被烫到似的迅速移开眼。
“小妹。”他看了眼桌上翻
开的医书,犹豫了一下,尽力把嗓音放得低柔:“宫中的藏书年代久远,有些记载未必适用于当下,涉及到汤药……还是要按御医的嘱咐来,以免伤了身子。”
卫怜心头一沉,避子药果然是瞒不过他,先前不过是他暂时忍着才没说。
她别过脸去,卫琢此刻越像个温柔体贴的兄长,就越会让她想起那时失控如野兽的他。
“我知道了。”再开口时,她声音都有些发颤。
卫琢方才来得急,来不及更衣,此刻一蹲下身,玄色的袍裾便沉沉铺落在地。他端详着卫怜的神情,缓声道:“从菱州开始,我就一直在服用避子药。回了长安……也没有停过。”
卫怜错愕地抬眼,脸颊发烫:“可我们明明……”
被她瞪大眼睛看着,卫琢自认脸皮厚,竟也有一丝难为情了。他就像条狗,时时刻刻都能闻见她身上的味道,也时时刻刻都准备着。
“为什么?”卫怜觉得不可思议,她从没听过男子服药的。
卫琢闻言皱了皱眉,“小妹忘了罗昭仪?”妇人生产如同去鬼门关走一遭,好好一个人,进宫不到三年便难产而死。去世前肚子高高耸起,双眼圆睁。
“我不会让你受那样的苦。”那时让卫怜痛过一回,已经足够他后悔的了。
卫怜被他这句话震住,下意识就问:“你……你是皇帝,怎能没有子嗣?”
“从宗室过继一个合适的幼子便是。”卫琢显然早就考虑过:“或者从民间选一个孩子送进宫,由我们亲自抚养。”
他自己何尝是什么皇室血脉,可那又如何,放眼天下,谁敢说他一句不配为天子。血缘是最不要紧的东西,他根本不在乎。
卫怜心头一颤,震惊地说不出话。她一次又一次地被提醒,卫琢种种所作所为,究竟能有多么惊世骇俗。
卫琢想要握住她的手,却又迟疑着。若他生有尾巴,此时恐怕也会情不自禁地向她摇……
卫怜甩开脑子里乱糟糟的念头,低声问道:“上元节我能出宫吗?我想去找贺姐姐玩。”
贺令仪还在宫里时,她连饭都能多吃些,时不时也会出去走动,这些卫琢都清楚。
“当然可以。”他笑起来时眼尾微微上挑,又伸手轻扯了扯卫怜的衣袖:“我能一块去吗?”
卫琢像是下意识学她说话似的,嗓音软得醉人,神色却一本正经。
卫怜有意不去看他的眼睛,闷声闷气点头。
——
一直到上元节之前,卫怜又去了几回禅房,每次都写写画画些什么。有些纸张写完就撕了,有些又会封好存入表桶。
除此之外,她又亲手给狸狸扎了个毛茸茸的窝,还织了件小衣服。狸狸显然不领情,卫怜也不恼,好脾气地收了起来。
卫琢从宫人口中听闻这些事,心中怎么都欢喜,毕竟她郁郁寡欢了许久,如今愿意打起精神,便再好不过,更何况还主动让桃露给自己送东西。
朝事冗杂,到了上元节当日,卫琢处理完政务去接卫怜,已然是午后了。出门前,她又抱了抱狸狸,还亲了亲它的脑袋,都快出寝殿了,还忍不住回头去望。
“怎么了?”卫琢问道。
“没什么……只是忽然想起衔雪了。”卫怜小声道:“它跟着王姐姐,想必被照顾得很好。”
卫琢凝视着她的脸:“可要我派人把猫接回宫?”
卫怜摇了摇头。
两人再次同乘一辆车,卫琢竟有种做梦的感觉,他甚至又能牵她的手了。卫怜身子一僵,还是由他握着,目光投向车窗外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街景。
“许久不曾听你提起卫瑛,小妹可想见她?”
骤然听他提起这个名字,卫怜心头下意识揪紧,疑心卫琢是否察觉到什么,强忍着紧张道:“我很想二姐姐,只是姜国离得太远,若能传些信笺便好了。”
卫琢笑了笑:“那回去后你就写,我派人出海给你送去。”
其实只要卫怜愿意留下,再让卫瑛回来也没什么。终归他们并无血缘,他会认真向卫瑛解释此事。
马车停在城南一处宅邸前,卫琢穿着便服,却也提前告知了韩叙,他已带着贺令仪在门外等候。
卫怜被卫琢扶着下了车,瞧见故人便面露欢喜。二人挽着胳膊,亲昵地叽叽咕咕说话,倒将两个男人晾在一边,他们目光相接,都觉得看对方不大顺眼。
韩叙索性提起一桩政事,卫琢见卫怜像只放飞的小雀,笑得眉眼弯弯,也就由着她们去了,随韩叙另去书房议事。
此处并非韩府,而是贺令仪独居的宅院。韩府规矩森严,若让族老知晓韩叙与她的关系,他怕是要在祠堂领受家法,卫琢自然也不会带卫怜去韩府玩。
卫怜跟着贺令仪在宅中转悠两圈,想着今日是上元节,又采了些梅花亲自包汤圆。
直到入了夜,书房灯火仍亮着。卫怜只煮了她们二人的份,贺令仪便吩咐侍女另为书房准备了晚膳,省得打扰他们议事。
豆沙馅揉多了些,连卫怜这样嗜甜的人都觉得腻味,半碗便吃不下了。刚放下碗,卫琢和韩叙便推门走了进来。
灯火融融可亲,室内浮着汤圆的甜香,映得卫琢面色也柔和了几分,姿态温雅地在桌边坐下。
两个女孩儿谈兴正浓,顿时哑了声。卫怜知道贺令仪会不自在,便小声对卫琢道:“我们让侍女备了晚膳,在饭厅那边呢。”
言下之意,是请他们离开了。
韩叙听得明白,正要起身,卫琢却伸手去牵卫怜,微笑道:“小妹也来,再吃点。”
“我自己煮了汤圆,已经吃饱了。”她绝不愿在人前与他亲近,连忙指了指那半碗汤圆。谁知卫琢看了一眼,自然而然接过她手边的碗,就着她用过的勺子,直接舀起一个吃了。
卫怜与贺令仪都看呆了,韩叙更觉得难以直视:“请陛下……移步饭厅。”
“那是我吃剩的……”卫怜又羞又恼,急得直拍他的手。小时候看卫琢吃她剩的东西,还不觉有什么,可他如今都是皇帝了,怎能在臣子面前如此,成何体统!
更况且他明明就不爱甜食!
卫琢却若无其事,三两下便将汤圆吃完了,用帕子拭了拭唇角,优雅如一只白鹤:“小妹亲手包的,扔掉岂不可惜了。”
贺令仪简直再坐不住,甚至与韩叙交换眼色,在想他们是不是该走?韩叙却微不可察地对她摇了摇头。
卫琢不以为意,他们便也要当作寻常。即便有人觉得不妥,那个人也只能是卫怜。
果不其然,卫怜已站起身,脸憋得通红,使劲想把卫琢往饭厅拉。
卫琢衣袖被她扯得满是褶皱,也半点不恼,反而摸了摸她的头发,才从容起身。
贺令仪仍在震惊之中。她从前就知道卫琢待卫怜不同寻常,然而此刻亲眼看下来,实在……实在是……让她这个旁观者都坐立不安。
韩叙倒早知道了,深吸一口气,安抚地轻拍了下贺令仪的背,忽然想起一事,淡声道:“城中有匠人以冰为材,雕琢出了盘龙。公主难得出来,或许会有兴趣。”
卫怜对他虽无好感,听他这么说,也不好不搭理。她目露好奇,与贺令仪对视了一眼。
“那我去跟皇兄说一声。”
——
暮色四合,长街上已缀满了花灯。即使天气寒冷,人潮仍是挤挤挨挨的,孩童举着鱼龙灯跑过,夜风都裹着热闹的甜香。
城中福安门前,果真立着一座近两丈高的冰雕龙。龙脊特意打磨得光滑,孩童裹着厚棉袄,顺着龙脊“呼”地滑下,落到龙尾处的软垫上,半点也不疼。
卫怜从未见过能滑的龙,一时看得呆住,好一会儿都
舍不得走。
不只是孩童,也有三三两两的女郎在玩。贺令仪跃跃欲试,拉着卫怜就要去排队:“我们也去。”
卫琢见人实在太多,正想唤季匀过来,设法将路人驱散,袖子就被卫怜轻扯了一下。她眼含期翼:“我和贺姐姐去排队。”
卫琢话语一顿,只好吩咐她小心,自己在旁仔细盯着。
等到卫怜走上木梯,心也跟着悬起来,攥着衣角,在平台屈膝坐下,有些紧张地看着下方。
贺令仪早已滑过,此刻站在底下,一脸笑意地朝她招手。卫怜身后还有人等着,她脚尖试着一蹬,身子就顺着光滑的龙脊溜了下去,耳边风声呼呼,一颗心扑通扑通狂跳。
瞬息之间,她便滑到了龙尾。卫琢正等在那里,如同接孩子般,稳稳地将她抱了个满怀,含笑摸了一下她的脸:“胆子变大了。”
随风而下的感觉极好,卫怜笑盈盈的,连带着对他态度也软和了,由着卫琢把她拉起来,细心替她整理好斗篷。
四人随后去看花灯,趁卫怜去转糖画,卫琢微微侧过脸,瞥了韩叙一眼。
韩叙抬手揉了揉眉心,拦下贺令仪,引她往另外一条路走。贺令仪自然不愿,一脸莫名其妙,隔着攒动的人头喊了卫怜两声。卫怜没听见,却引得卫琢回过头来,黑沉沉的眼睛里一片平静,看得她心中发虚。
“她们人呢?”卫怜举着刚做好的糖画,疑惑地左右张望。
“许是人太多,一时走散了。”卫琢神色如常牵起她的手,微微一笑:“不必担心,我让季匀去找了。你不是还想去看灯轮吗?”
四周全是人,卫怜踮着脚又望了半天,只得任由卫琢牵着她,往那座灯火辉煌的灯轮走去。
第57章 始共春风容易别4
卫怜这还是头一回转糖画呢,摊主画了只蜻蜓。她拿在手上,既想多瞧瞧,又怕落了灰尘,只好一边走一边抿着吃。
灯轮流光溢彩,走起来却远得很,卫怜腿脚渐渐发酸。牵着她的卫琢立刻察觉了,带她拐进人少的小道,在她面前弯下了腰。
隔着一道墙,外面的欢声笑语隐约飘来。她的心被暖融融的烟火气浸着,像一片坚硬的冰湖,悄然渗入了微光。
卫怜没吭声,默默伏上他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