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陆长易身子弱,为免让他操心,姜姝一向报喜不报忧,现下话递到了嘴边,她也无需再隐瞒:“今日路过铜雀巷的时候我被刺客拿刀挟持,幸好长兄仗义相助才免于危难,长兄寻我当是为了这事。”
得知姜姝经历了一场祸事,陆长易忙从榻上坐起来,他上下打量着姜姝,急声道:“刺客皆是亡命之徒,做起事情来毫无顾忌,你可伤着了?”
姜姝摇摇头:“程先生箭法好,一箭直中刺客心口,有他相救,我倒是毫发无伤。”
陆长易放下心来,复又倚靠到贵妃榻上,摆摆手放姜姝离开。
姜姝随程用来到迦南院,进入花厅,只见陆长稽正坐在案几前看书,他身穿一袭藏蓝色圆领袍,头发半束着,分明是儒雅的打扮,儒雅中却暗含锋芒。
姜姝打起精神,温声道了一句大伯。
陆长稽放下手中的书,伸手指了指一侧的太师椅,低声道:“坐下说话!”
姜姝依言坐到太师椅上,双手交叠在一起,手指不自觉得摩挲着,她自以为表现得很镇定,陆长稽却将她的害怕和慌乱瞧得一览无余。
他自问没做过对不住她的事情,她却这样畏惧他。
陆长稽心中的不悦更盛,却也不好发作,他低声问姜姝:“你和林侍郎是旧识?”
陆长稽生性冷淡,不是爱管闲事的性子,姜姝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询问她和林允之的关系。
不管他是何目的,她如实回答就是,她不敢在他面前耍小聪明:“今日我到文太太家喝茶,要出门子的时候遇到了林侍郎,得知铜雀巷不太平,便和林侍郎一同行了过去。”
她知道陆长稽的手段,说话时全盘托出,半点不敢隐瞒。
陆长稽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今日见你对林侍郎关心非常,我还当你们原就认得,原来才刚相识。”
姜姝一凛,只当陆长稽爱护陆长易,在替自己的兄弟敲打她,事关身家清誉,她也不敢再隐瞒自己的想法,解释道:“我今日特特提出为林侍郎包扎伤口,是为了撮合他和舍妹。”
姜家门第低,母亲又是个目光短浅的,我唯恐她拿舍妹的亲事做筏子,这才亲自给她寻摸人家。怪我做事不周,引得大伯误会了。”
陆长稽记性好,想起给林允之包扎伤口时,有个清秀的小姑娘一马当先,又是敷药又是缠纱布,十分用心,那姑娘原是姜姝的幼妹,如此,一切便都说得通了。
心中的郁气一挥而散,陆长稽感觉头脑都清明了不少。
他胸有沟壑,甚少与人计较什么,可想到姜姝屡屡让他动怒,她却四平八稳,便有些愤愤不平。
他转了个身,幽潭般的眸子盯住姜姝,开口问道:“你可知今日那刺客是谁派来的?”
姜姝连忙摇头,她最善明哲保身,深谙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的道理。她可不想掺和到陆长稽的党政之中去。
陆长稽却不想放过姜姝,他眯着眼睛,凝着姜姝,低声道:“程用刺杀卢准时失了手,让卢准给逃掉了,卢准咽不下这口气,便派人来杀我。
一山不容二虎,我和卢准政1见向左,不可能握手言和。朝堂谋划,不似内宅斗争那般积粘,动辄便是生死,我与卢准之间只能活一个。”
他絮絮地说着生死攸关的大事,仿若在话家常。
这样的机密,岂是姜姝该听的,姜姝恨不得变成聋子,她急于撇清自己,含糊道:“我是妇道人家,日日居在内宅,不懂官场上的事,便是听到了也会左耳进右耳出,决不会放到心里去。”
她倒是个清醒的,可惜,既进了信阳侯府,进了他的迦南院,又哪里能全身而退。
陆长稽道:“弟妹是陆家人,即便想独善其身,也摆脱不掉陆某的印记。”
姜姝早就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却到底觉得不甘,感觉自己像一只蚕,被蚕丝牢牢缚住了。
看着姜姝诚惶诚恐、心有不甘的模样,陆长稽畅快极了。
他不再多言,对姜姝道:“我政敌颇多,不知有多少人想要通过挟持信阳侯府的家眷威胁于我,你以后出门的时候务必多带些护卫,免得再遭受今日这般的祸事。”
姜姝怔怔地应了一声是,提步离开迦南院。
回到欣春苑方玉就进屋禀告,姜姝得知陆凛举行宴会的日子定了下来,就在三日后。
赵氏现在不准姜姝和她料理庶务,姜姝连请帖都寻摸不到。
姜姝起身到宴西堂跟赵氏讨请帖,赵氏清高,她不喜欢姜姝,却也不刻意为难姜姝,连姜姝想请谁都懒得问,让周嬷嬷给她取了三张请帖。
姜姝回到姜家,杨氏看到请帖喜不自胜,对姜姝愈发热络,眼角的褶子直挤成两朵菊花。
“我原就说你争气,果不其然,论起照
拂家里,你要是认第二,绝没有人敢当第一。
你今儿个中午就在家里用膳,咱们家的伙食虽跟侯府没法子比,好歹也是精心准备的,你且尝一尝,要是哪里不合口味,只管说出来,母亲保管让厨房改进。”
这便是杨氏,眼皮活络,做事毫无底线,用到你的时候,你千好万好,不好也是好,若是不中用了,她能一脚将你踢到高丽国去。
姜姝心里鄙夷杨氏,面上的笑容却十分和气:“母亲折煞女儿了,女儿是从家里长大的,又哪里会吃不惯家里的吃食,以后我回来的时候,母亲只管让厨房做家常的吃食,万不可为了迁就我破费。”
二人又客气了一番,姜姝才拿起筷子用饭,用完饭,她让珠儿把提前准备好的绫罗珠玉搬到了花厅。
那些料子品种繁多,颜色也十分娇嫩,有翠色的杭绸,水红的蜀锦,团花的薄绢,都是不可多见的珍品。
料子中间还放着几盒香料,当中以琼脂香最为馥郁,甜丝丝的,能沁到人心里去。
姜姝特地让方玉打听过,开阳伯府时常到香粉铺子购置琼脂香,开阳伯清心寡欲,只有一妻一妾,他的房中用不了那么多香料,定是郑世子喜欢琼脂香,是以他房中那些莺莺燕燕纷纷购置,用来讨好。
姜姝抿起嘴唇笑了笑,姜然想嫁进高门,她就好好帮一帮她,至于嫁进去以后的光景,她可就管不着了。
姜姝一出门,杨氏就把姜然唤到了屋内,她把请帖摆到姜然跟前,含笑说道:“姜姝那贱人倒也不是毫无用处,这不,亲自把侯府的请帖给我们送回来了。”
姜然拿起请帖看了一眼,而后被案几上五颜六色的布匹香料吸引了注意力。
她走上前把布料翻腾了一遍,最终被琼脂的香气吸引了注意力,开口问道:“这些东西都是姜姝送来的吗?”
杨氏点了点头。
姜姝时常往姜宅送料子,姜然也没有多想,她把那些琼脂香料拿到手中,懒洋洋出了花厅,又回寝屋歪着去了。
自坏了名声以后,姜然的性子便变的阴晴不定起来,便是待杨氏,也半分恭敬之意都没有。
杨氏瞧着姜然的背影,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到底是她的骨肉,即便跋扈一些,她也得包容着,待姜然找到好人家嫁了,一切便都会变好。
夜幕降临,明月洒清辉,百灵鸟栖在树枝上,脆生生的鸣叫,景色独好,姜姝却心烦意乱,毫无睡意。
她站在床头看着陆长易熟睡的面容,再没有半分悸动。
想去梢间就寝,又怕被人说嘴,便让珠儿往寝屋置了一张小榻,她刚躺上去,便听珠儿小声道:“小姐,您是和姑爷吵架了吗?”
有些话是不能宣之于口的,姜姝摇摇头,道没有。
珠儿从来都不是随波逐流的人,她有自己的主见,沉默了半晌,压低声音对姜姝道:“小榻有些硬,睡着不舒服,您若实在不想和姑爷同塌而眠,我就把姑爷抱到小榻上,您到拔步床上就寝罢”
珠儿鲁莽,姜姝却不能不顾及后果,她有些苦笑不得,不过心里却涌过一股暖流。
她冲珠儿笑了笑,打了个呵欠,做出犯困的表情。珠儿知道她乏了,识相地退了出去。
姜姝躺到小榻上,透过窗子数天上的星星,数着数着就睡着了。
陆长易睡眠浅,院外的鸟鸣把他从梦中惊醒,他下意识去摸姜姝,身旁空空,连姜姝的影子都没有,唯余一把沁凉。
原先倒也不觉得有什么,陆长易自成亲以后便习惯了和姜姝同塌而眠,即便二人各盖各的锦被,但午夜梦回之际,身旁传来的暖意却是实打实存在的。
姜姝就像天上明晃晃的太阳,和陆长易是截然不同的存在,她明媚坚韧,不知带给了他多少活力和希望。
现下没摸到人,陆长易胸腔里溢出一股巨大的空虚,他睁开眼睛扫视四方,只见姜姝正仰在小榻上酣睡。
她睡得香甜,他却如鲠在喉,哪有夫妻成亲半载有余,只同过一次房的?她定是嫌弃他不能成事,连与他同床共枕都忍受不得了。
得知姜姝经历了一场祸事,陆长易忙从榻上坐起来,他上下打量着姜姝,急声道:“刺客皆是亡命之徒,做起事情来毫无顾忌,你可伤着了?”
姜姝摇摇头:“程先生箭法好,一箭直中刺客心口,有他相救,我倒是毫发无伤。”
陆长易放下心来,复又倚靠到贵妃榻上,摆摆手放姜姝离开。
姜姝随程用来到迦南院,进入花厅,只见陆长稽正坐在案几前看书,他身穿一袭藏蓝色圆领袍,头发半束着,分明是儒雅的打扮,儒雅中却暗含锋芒。
姜姝打起精神,温声道了一句大伯。
陆长稽放下手中的书,伸手指了指一侧的太师椅,低声道:“坐下说话!”
姜姝依言坐到太师椅上,双手交叠在一起,手指不自觉得摩挲着,她自以为表现得很镇定,陆长稽却将她的害怕和慌乱瞧得一览无余。
他自问没做过对不住她的事情,她却这样畏惧他。
陆长稽心中的不悦更盛,却也不好发作,他低声问姜姝:“你和林侍郎是旧识?”
陆长稽生性冷淡,不是爱管闲事的性子,姜姝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询问她和林允之的关系。
不管他是何目的,她如实回答就是,她不敢在他面前耍小聪明:“今日我到文太太家喝茶,要出门子的时候遇到了林侍郎,得知铜雀巷不太平,便和林侍郎一同行了过去。”
她知道陆长稽的手段,说话时全盘托出,半点不敢隐瞒。
陆长稽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今日见你对林侍郎关心非常,我还当你们原就认得,原来才刚相识。”
姜姝一凛,只当陆长稽爱护陆长易,在替自己的兄弟敲打她,事关身家清誉,她也不敢再隐瞒自己的想法,解释道:“我今日特特提出为林侍郎包扎伤口,是为了撮合他和舍妹。”
姜家门第低,母亲又是个目光短浅的,我唯恐她拿舍妹的亲事做筏子,这才亲自给她寻摸人家。怪我做事不周,引得大伯误会了。”
陆长稽记性好,想起给林允之包扎伤口时,有个清秀的小姑娘一马当先,又是敷药又是缠纱布,十分用心,那姑娘原是姜姝的幼妹,如此,一切便都说得通了。
心中的郁气一挥而散,陆长稽感觉头脑都清明了不少。
他胸有沟壑,甚少与人计较什么,可想到姜姝屡屡让他动怒,她却四平八稳,便有些愤愤不平。
他转了个身,幽潭般的眸子盯住姜姝,开口问道:“你可知今日那刺客是谁派来的?”
姜姝连忙摇头,她最善明哲保身,深谙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的道理。她可不想掺和到陆长稽的党政之中去。
陆长稽却不想放过姜姝,他眯着眼睛,凝着姜姝,低声道:“程用刺杀卢准时失了手,让卢准给逃掉了,卢准咽不下这口气,便派人来杀我。
一山不容二虎,我和卢准政1见向左,不可能握手言和。朝堂谋划,不似内宅斗争那般积粘,动辄便是生死,我与卢准之间只能活一个。”
他絮絮地说着生死攸关的大事,仿若在话家常。
这样的机密,岂是姜姝该听的,姜姝恨不得变成聋子,她急于撇清自己,含糊道:“我是妇道人家,日日居在内宅,不懂官场上的事,便是听到了也会左耳进右耳出,决不会放到心里去。”
她倒是个清醒的,可惜,既进了信阳侯府,进了他的迦南院,又哪里能全身而退。
陆长稽道:“弟妹是陆家人,即便想独善其身,也摆脱不掉陆某的印记。”
姜姝早就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却到底觉得不甘,感觉自己像一只蚕,被蚕丝牢牢缚住了。
看着姜姝诚惶诚恐、心有不甘的模样,陆长稽畅快极了。
他不再多言,对姜姝道:“我政敌颇多,不知有多少人想要通过挟持信阳侯府的家眷威胁于我,你以后出门的时候务必多带些护卫,免得再遭受今日这般的祸事。”
姜姝怔怔地应了一声是,提步离开迦南院。
回到欣春苑方玉就进屋禀告,姜姝得知陆凛举行宴会的日子定了下来,就在三日后。
赵氏现在不准姜姝和她料理庶务,姜姝连请帖都寻摸不到。
姜姝起身到宴西堂跟赵氏讨请帖,赵氏清高,她不喜欢姜姝,却也不刻意为难姜姝,连姜姝想请谁都懒得问,让周嬷嬷给她取了三张请帖。
姜姝回到姜家,杨氏看到请帖喜不自胜,对姜姝愈发热络,眼角的褶子直挤成两朵菊花。
“我原就说你争气,果不其然,论起照
拂家里,你要是认第二,绝没有人敢当第一。
你今儿个中午就在家里用膳,咱们家的伙食虽跟侯府没法子比,好歹也是精心准备的,你且尝一尝,要是哪里不合口味,只管说出来,母亲保管让厨房改进。”
这便是杨氏,眼皮活络,做事毫无底线,用到你的时候,你千好万好,不好也是好,若是不中用了,她能一脚将你踢到高丽国去。
姜姝心里鄙夷杨氏,面上的笑容却十分和气:“母亲折煞女儿了,女儿是从家里长大的,又哪里会吃不惯家里的吃食,以后我回来的时候,母亲只管让厨房做家常的吃食,万不可为了迁就我破费。”
二人又客气了一番,姜姝才拿起筷子用饭,用完饭,她让珠儿把提前准备好的绫罗珠玉搬到了花厅。
那些料子品种繁多,颜色也十分娇嫩,有翠色的杭绸,水红的蜀锦,团花的薄绢,都是不可多见的珍品。
料子中间还放着几盒香料,当中以琼脂香最为馥郁,甜丝丝的,能沁到人心里去。
姜姝特地让方玉打听过,开阳伯府时常到香粉铺子购置琼脂香,开阳伯清心寡欲,只有一妻一妾,他的房中用不了那么多香料,定是郑世子喜欢琼脂香,是以他房中那些莺莺燕燕纷纷购置,用来讨好。
姜姝抿起嘴唇笑了笑,姜然想嫁进高门,她就好好帮一帮她,至于嫁进去以后的光景,她可就管不着了。
姜姝一出门,杨氏就把姜然唤到了屋内,她把请帖摆到姜然跟前,含笑说道:“姜姝那贱人倒也不是毫无用处,这不,亲自把侯府的请帖给我们送回来了。”
姜然拿起请帖看了一眼,而后被案几上五颜六色的布匹香料吸引了注意力。
她走上前把布料翻腾了一遍,最终被琼脂的香气吸引了注意力,开口问道:“这些东西都是姜姝送来的吗?”
杨氏点了点头。
姜姝时常往姜宅送料子,姜然也没有多想,她把那些琼脂香料拿到手中,懒洋洋出了花厅,又回寝屋歪着去了。
自坏了名声以后,姜然的性子便变的阴晴不定起来,便是待杨氏,也半分恭敬之意都没有。
杨氏瞧着姜然的背影,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到底是她的骨肉,即便跋扈一些,她也得包容着,待姜然找到好人家嫁了,一切便都会变好。
夜幕降临,明月洒清辉,百灵鸟栖在树枝上,脆生生的鸣叫,景色独好,姜姝却心烦意乱,毫无睡意。
她站在床头看着陆长易熟睡的面容,再没有半分悸动。
想去梢间就寝,又怕被人说嘴,便让珠儿往寝屋置了一张小榻,她刚躺上去,便听珠儿小声道:“小姐,您是和姑爷吵架了吗?”
有些话是不能宣之于口的,姜姝摇摇头,道没有。
珠儿从来都不是随波逐流的人,她有自己的主见,沉默了半晌,压低声音对姜姝道:“小榻有些硬,睡着不舒服,您若实在不想和姑爷同塌而眠,我就把姑爷抱到小榻上,您到拔步床上就寝罢”
珠儿鲁莽,姜姝却不能不顾及后果,她有些苦笑不得,不过心里却涌过一股暖流。
她冲珠儿笑了笑,打了个呵欠,做出犯困的表情。珠儿知道她乏了,识相地退了出去。
姜姝躺到小榻上,透过窗子数天上的星星,数着数着就睡着了。
陆长易睡眠浅,院外的鸟鸣把他从梦中惊醒,他下意识去摸姜姝,身旁空空,连姜姝的影子都没有,唯余一把沁凉。
原先倒也不觉得有什么,陆长易自成亲以后便习惯了和姜姝同塌而眠,即便二人各盖各的锦被,但午夜梦回之际,身旁传来的暖意却是实打实存在的。
姜姝就像天上明晃晃的太阳,和陆长易是截然不同的存在,她明媚坚韧,不知带给了他多少活力和希望。
现下没摸到人,陆长易胸腔里溢出一股巨大的空虚,他睁开眼睛扫视四方,只见姜姝正仰在小榻上酣睡。
她睡得香甜,他却如鲠在喉,哪有夫妻成亲半载有余,只同过一次房的?她定是嫌弃他不能成事,连与他同床共枕都忍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