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行人浩浩荡荡进了铜雀街,听闻世子亲自上门,姜文焕忙携了杨氏到门口相迎。
信阳侯府的马车长六米,宽四米,其上坠着珠玉,行走间声音泠泠,华贵精美。
来给杨氏祝寿的都是和姜家门第相仿的人家,他们哪里见识过这样气派的马车,不由啧啧称赞,感叹姜姝嫁得煊赫,给街坊邻居长脸。
在众人的赞叹声中,姜姝扶着陆长易下了马车,她身穿一袭大红色缂丝褙子,头戴攒珠金丝头面,肤白貌美,风华照人,便连姜宅那半新不旧的大门,都因着她多了几分光彩。
康夫人首先出声赞叹:“怪不得姝姐儿能高嫁,瞧瞧姝姐儿这模样,怕是天上的神妃仙子都比不得。”
于家太太也连声附合:“我长了近三十年,头一次见到如姝姐儿这般貌美的娘子,今个儿真真长了见识了。”
众人一面说话,一面簇拥着姜姝进了大门,姜姝是晚辈,合该坐在尾席,但因着陆长易身份尊贵,杨氏不得不把他们夫妇安排到了主席上。
陆长稽炙手可热,在座之人没法子和陆长稽交好,便牟足了劲儿讨好陆长易,敬酒的敬酒,倒茶的倒茶,杨氏这边反倒成了陪衬。
杨氏气咻咻盯着姜姝,暗怪她喧宾夺主,抢了她这个寿星的风头。可惜,正值杨氏的好日子,她若发作起来丢的便是她自己的面子,她暗暗忍耐着,擎等着宴会结束,才黑着脸进了内间。
杨氏掀开帘子,一眼就瞧见了气势汹汹的姜然,姜然低声道:“母亲,您瞧瞧姜姝那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她不就是嫁了个信阳侯府世子吗,竟张狂的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
“您就是太好性儿,好端端的寿宴,竟让自己的庶女抢了风头,我若是您,可没脸再管家了。”
“呦,你这是怪我没本事,连个庶女都挟制不住吗?”杨氏正在气头上,也不再惯着姜然,母女两针尖对麦芒的掐了起来。
见杨氏心情不悦,姜然不敢再阴阳怪气,软了声调道:“母亲,姜姝不过嫁了个病殃殃的世子,就张狂的不可一世,女儿若是能嫁给陆长稽,定能比她风光百倍。”
“待女儿成了事,您就是首辅的岳母,咱们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看看谁还敢冷落您?”
姜然的话不无道理,可她已然失掉了高攀陆长稽的机会,杨氏又能有什么办法,杨氏道:“母亲知道你嫁给陆长稽,会给家里带来诸多益处,可陆长稽那样的人物,没有人引荐,又启是我们能高攀得上的?”
姜然眨眨眼睛:“母亲真是越活越糊涂了,陆首辅是世子的亲兄长,若是世子肯牵线搭桥,女儿未必不能得到陆首辅的青眼。”
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想到陆长易那副冷漠高傲的样子,杨氏又打了怵,当初陆长易识破了她想让姜然代替姜姝嫁人的诡计,狠狠惩治了她一番,现下一想到陆长易,她就惴惴不安。
姜然道:“女儿知道母亲支使不动世子,但世子待姜姝似眼珠子一般,只要姜姝开口相求,世子定会应允。”
杨氏拍手称是,当即就把姜姝唤到了屋内,她也不绕圈子,直接道:“你妹妹性情高洁,容貌姣好,品貌皆为上乘。与你大伯甚是相配。”
“你若真心为家里着想,就该让姑爷给你二妹妹和陆首辅牵线搭桥,如此,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姜姝险些笑出声来,她万万没想到杨氏会如此不要脸,且不说两家的门第差距,单说人品,二人就悬殊若天地。
陆长稽举世超伦、如圭如璋,姜然呢,打小就跋扈无礼,惯会仗势欺人,甚至连她的姐夫都肖想,这样两个人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相配。
既然杨氏把话挑到了明面上,姜姝也不会惯着她,直接道:“世子身体羸弱,平素里连门都不会出,莫说是我,即便侯夫人都不敢劳动他。
母亲可千万不要为难我了,我孤身一人嫁到侯府,肚子也不争气,半点依仗也没有,若是惹恼了世子,以后的日子可该怎么过呀?”
姜姝越说越悲戚,皱着眉头,嘴角微弯,瞧起来犹如梨花带雨、楚楚可怜。
林氏每每委屈的时候,就会做这种姿态,姜文焕见了总要护一护。杨氏看到姜姝这种形态,没来由的就觉得烦躁,一掌拍到案几上,把上面的杯盏震得四分五裂。
里间动静太大,惊扰了外间的贵客,若是旁的男子,为着避嫌,断不会闯入内间。
陆长易却从来不会被世俗所桎梏,他倏得站起身,撩开门帘就进了屋,姜文焕见他脸色不好,也匆匆跟了进去。
屋内,杨氏脸色铁青,身旁还有碎裂的瓷片,再看看姜姝,神色楚楚,一瞧就是受了大委屈。
陆长易坐到临窗的大炕上,双目睇着杨氏,骂道:“老虔婆,你是个什么东西,竟也敢让姝儿受委屈。你若再敢言行无状,小心我剥了你的皮。”
杨氏以前就领教过陆长易的厉害,只没想到他会如此肆无忌惮。
天底下哪里有小辈责骂长辈的道理,按杨氏的性子,当直接骂回去才是,但想到信阳侯府的势力,她又不敢造次,于是把目光投向姜文焕,祈盼姜文焕能给她做主。
姜文焕也被陆长易打了个措手不及,官场的人都讲究体面,即便心里恨得牙痒痒,也从没有人破口大骂过。
按理他该护着自己的发妻,可看到陆长易横眉怒目的样子,他唯恐自己也被殃及到,默不作声退到了外间。
唯一的依仗也去了外间,杨氏半点指望都没有了,她也不敢和陆长易对骂,忽得瘫坐到交椅上嚎啕大哭起来。
杨氏膘肥体壮,哭声也比旁人响亮,陆长易被她震得脑仁疼,揉了揉太阳穴,唤来长顺打道回府。
待人走了,杨氏才敢发泄心中的怒火,将屋内的案几踢倒尤不解气,复又追到外间,阴阳怪气地指责姜文焕:“旁人家的主君是家里的顶梁柱,咱们家可好,遇到了难事,主君比兔子溜得都快。以后还叫什么主君呀,直接叫兔爷算了。”
姜文焕做了失格的事,心里发虚,他也不反驳杨氏,只坐在那里,任杨氏责骂。
杨氏骂得口干舌燥,见姜文焕始终都没有反应,也就懒得骂了,一扭身回到寝屋,命丫鬟把房门反锁,打定主意不让姜文焕上她的榻。
万籁俱寂,姜然在榻上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一想到姜姝被众人簇拥的风光样子,心里就像被针扎了一样。
她分明比姜姝出身好,才华高,凭什么要被姜姝压一头,姜然越想越生气,倏得站起身,冲进正屋,抬手敲响了杨氏的屋门。
杨氏只当姜文焕来向她低头认错,生气之余心里又冒出了一些别样的情绪。
她清了清嗓子,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柔媚一些:“我当你早已到林氏那里就寝了,怎么又来我这儿了?”
“你既不护着我,以后也不用进我的屋子,咱俩各睡各的,也好过同床异梦,遇到难处只肯自保。”
“母亲,您在说什么?”杨氏擎等着姜文焕来安慰她,没想到倏然听到了姜然的声音。
杨氏一慌,忙把褪到肩头的小衣归拢好,下床打开屋门。
她的脸微微有些红,硬着嗓子对姜然道:“大半夜的,你不好好睡觉,来我这里做什么?”
姜然的心思都在姜姝身上,她并没有细品杨氏的话,直接说道:“母亲,姜姝和世子欺人太甚,难道我们就这样任他们欺辱吗?”
“不若母亲把姜姝叫回家来,好生教训她一顿,也好好撒一撒心里的郁气。”
杨氏在姜家一向说一不二,从未受过委屈,活着近四十载,还是头一次被人指着鼻子骂,心里也十分气愤。
她原本想恭维着姜姝,让姜姝给姜然谋一个好亲事,没想到姜姝圆滑的很,口头说的好听,行动上却不肯出力,接二连三的出幺蛾子。姜姝既不肯为姜家打算,就休怪她心狠手辣。
杨氏把姜然拉到茶榻上,开口说道:“你教训她一顿能有什么用,不过出口气罢了,对她却半点伤害都没有。
不若好好筹谋一番,到时候一击
毙命,让她在信阳侯府再也抬不起头来。看她还怎么在咱们家耀武扬威。”
姜然只是想出口气,没想到杨氏竟要断了姜姝的后路,她瞪大眼睛盯着杨氏:“您当初不是说要借着姜姝的关系为父亲谋门路吗,若真让姜姝抬不起头来,她以后可怎么为咱们家助力?”
杨氏只道姜然太过于天真,她挑了挑眉,阴阳怪气道:“我以前当姜姝那丫头是个老实的,我算是看明白了,别瞧她面上温吞,骨子里可是有主意的很。
现在她就敢忤逆我,等在信阳侯府站稳了脚跟,必得闹翻天。与其将来制不住她,倒不如现在就把她的前路掐断了,让她再逃不出我们的手掌心。”
细细琢磨,姜然觉得杨氏的话十分有道理,但姜姝十日里有九日都陪在陆长易身边,她们又如何能把手伸到信阳侯府去,姜然愣愣地问杨氏:“诚然母亲的话是对的,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姜姝又岂会任我们摆布”
信阳侯府的马车长六米,宽四米,其上坠着珠玉,行走间声音泠泠,华贵精美。
来给杨氏祝寿的都是和姜家门第相仿的人家,他们哪里见识过这样气派的马车,不由啧啧称赞,感叹姜姝嫁得煊赫,给街坊邻居长脸。
在众人的赞叹声中,姜姝扶着陆长易下了马车,她身穿一袭大红色缂丝褙子,头戴攒珠金丝头面,肤白貌美,风华照人,便连姜宅那半新不旧的大门,都因着她多了几分光彩。
康夫人首先出声赞叹:“怪不得姝姐儿能高嫁,瞧瞧姝姐儿这模样,怕是天上的神妃仙子都比不得。”
于家太太也连声附合:“我长了近三十年,头一次见到如姝姐儿这般貌美的娘子,今个儿真真长了见识了。”
众人一面说话,一面簇拥着姜姝进了大门,姜姝是晚辈,合该坐在尾席,但因着陆长易身份尊贵,杨氏不得不把他们夫妇安排到了主席上。
陆长稽炙手可热,在座之人没法子和陆长稽交好,便牟足了劲儿讨好陆长易,敬酒的敬酒,倒茶的倒茶,杨氏这边反倒成了陪衬。
杨氏气咻咻盯着姜姝,暗怪她喧宾夺主,抢了她这个寿星的风头。可惜,正值杨氏的好日子,她若发作起来丢的便是她自己的面子,她暗暗忍耐着,擎等着宴会结束,才黑着脸进了内间。
杨氏掀开帘子,一眼就瞧见了气势汹汹的姜然,姜然低声道:“母亲,您瞧瞧姜姝那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她不就是嫁了个信阳侯府世子吗,竟张狂的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
“您就是太好性儿,好端端的寿宴,竟让自己的庶女抢了风头,我若是您,可没脸再管家了。”
“呦,你这是怪我没本事,连个庶女都挟制不住吗?”杨氏正在气头上,也不再惯着姜然,母女两针尖对麦芒的掐了起来。
见杨氏心情不悦,姜然不敢再阴阳怪气,软了声调道:“母亲,姜姝不过嫁了个病殃殃的世子,就张狂的不可一世,女儿若是能嫁给陆长稽,定能比她风光百倍。”
“待女儿成了事,您就是首辅的岳母,咱们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看看谁还敢冷落您?”
姜然的话不无道理,可她已然失掉了高攀陆长稽的机会,杨氏又能有什么办法,杨氏道:“母亲知道你嫁给陆长稽,会给家里带来诸多益处,可陆长稽那样的人物,没有人引荐,又启是我们能高攀得上的?”
姜然眨眨眼睛:“母亲真是越活越糊涂了,陆首辅是世子的亲兄长,若是世子肯牵线搭桥,女儿未必不能得到陆首辅的青眼。”
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想到陆长易那副冷漠高傲的样子,杨氏又打了怵,当初陆长易识破了她想让姜然代替姜姝嫁人的诡计,狠狠惩治了她一番,现下一想到陆长易,她就惴惴不安。
姜然道:“女儿知道母亲支使不动世子,但世子待姜姝似眼珠子一般,只要姜姝开口相求,世子定会应允。”
杨氏拍手称是,当即就把姜姝唤到了屋内,她也不绕圈子,直接道:“你妹妹性情高洁,容貌姣好,品貌皆为上乘。与你大伯甚是相配。”
“你若真心为家里着想,就该让姑爷给你二妹妹和陆首辅牵线搭桥,如此,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姜姝险些笑出声来,她万万没想到杨氏会如此不要脸,且不说两家的门第差距,单说人品,二人就悬殊若天地。
陆长稽举世超伦、如圭如璋,姜然呢,打小就跋扈无礼,惯会仗势欺人,甚至连她的姐夫都肖想,这样两个人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相配。
既然杨氏把话挑到了明面上,姜姝也不会惯着她,直接道:“世子身体羸弱,平素里连门都不会出,莫说是我,即便侯夫人都不敢劳动他。
母亲可千万不要为难我了,我孤身一人嫁到侯府,肚子也不争气,半点依仗也没有,若是惹恼了世子,以后的日子可该怎么过呀?”
姜姝越说越悲戚,皱着眉头,嘴角微弯,瞧起来犹如梨花带雨、楚楚可怜。
林氏每每委屈的时候,就会做这种姿态,姜文焕见了总要护一护。杨氏看到姜姝这种形态,没来由的就觉得烦躁,一掌拍到案几上,把上面的杯盏震得四分五裂。
里间动静太大,惊扰了外间的贵客,若是旁的男子,为着避嫌,断不会闯入内间。
陆长易却从来不会被世俗所桎梏,他倏得站起身,撩开门帘就进了屋,姜文焕见他脸色不好,也匆匆跟了进去。
屋内,杨氏脸色铁青,身旁还有碎裂的瓷片,再看看姜姝,神色楚楚,一瞧就是受了大委屈。
陆长易坐到临窗的大炕上,双目睇着杨氏,骂道:“老虔婆,你是个什么东西,竟也敢让姝儿受委屈。你若再敢言行无状,小心我剥了你的皮。”
杨氏以前就领教过陆长易的厉害,只没想到他会如此肆无忌惮。
天底下哪里有小辈责骂长辈的道理,按杨氏的性子,当直接骂回去才是,但想到信阳侯府的势力,她又不敢造次,于是把目光投向姜文焕,祈盼姜文焕能给她做主。
姜文焕也被陆长易打了个措手不及,官场的人都讲究体面,即便心里恨得牙痒痒,也从没有人破口大骂过。
按理他该护着自己的发妻,可看到陆长易横眉怒目的样子,他唯恐自己也被殃及到,默不作声退到了外间。
唯一的依仗也去了外间,杨氏半点指望都没有了,她也不敢和陆长易对骂,忽得瘫坐到交椅上嚎啕大哭起来。
杨氏膘肥体壮,哭声也比旁人响亮,陆长易被她震得脑仁疼,揉了揉太阳穴,唤来长顺打道回府。
待人走了,杨氏才敢发泄心中的怒火,将屋内的案几踢倒尤不解气,复又追到外间,阴阳怪气地指责姜文焕:“旁人家的主君是家里的顶梁柱,咱们家可好,遇到了难事,主君比兔子溜得都快。以后还叫什么主君呀,直接叫兔爷算了。”
姜文焕做了失格的事,心里发虚,他也不反驳杨氏,只坐在那里,任杨氏责骂。
杨氏骂得口干舌燥,见姜文焕始终都没有反应,也就懒得骂了,一扭身回到寝屋,命丫鬟把房门反锁,打定主意不让姜文焕上她的榻。
万籁俱寂,姜然在榻上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一想到姜姝被众人簇拥的风光样子,心里就像被针扎了一样。
她分明比姜姝出身好,才华高,凭什么要被姜姝压一头,姜然越想越生气,倏得站起身,冲进正屋,抬手敲响了杨氏的屋门。
杨氏只当姜文焕来向她低头认错,生气之余心里又冒出了一些别样的情绪。
她清了清嗓子,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柔媚一些:“我当你早已到林氏那里就寝了,怎么又来我这儿了?”
“你既不护着我,以后也不用进我的屋子,咱俩各睡各的,也好过同床异梦,遇到难处只肯自保。”
“母亲,您在说什么?”杨氏擎等着姜文焕来安慰她,没想到倏然听到了姜然的声音。
杨氏一慌,忙把褪到肩头的小衣归拢好,下床打开屋门。
她的脸微微有些红,硬着嗓子对姜然道:“大半夜的,你不好好睡觉,来我这里做什么?”
姜然的心思都在姜姝身上,她并没有细品杨氏的话,直接说道:“母亲,姜姝和世子欺人太甚,难道我们就这样任他们欺辱吗?”
“不若母亲把姜姝叫回家来,好生教训她一顿,也好好撒一撒心里的郁气。”
杨氏在姜家一向说一不二,从未受过委屈,活着近四十载,还是头一次被人指着鼻子骂,心里也十分气愤。
她原本想恭维着姜姝,让姜姝给姜然谋一个好亲事,没想到姜姝圆滑的很,口头说的好听,行动上却不肯出力,接二连三的出幺蛾子。姜姝既不肯为姜家打算,就休怪她心狠手辣。
杨氏把姜然拉到茶榻上,开口说道:“你教训她一顿能有什么用,不过出口气罢了,对她却半点伤害都没有。
不若好好筹谋一番,到时候一击
毙命,让她在信阳侯府再也抬不起头来。看她还怎么在咱们家耀武扬威。”
姜然只是想出口气,没想到杨氏竟要断了姜姝的后路,她瞪大眼睛盯着杨氏:“您当初不是说要借着姜姝的关系为父亲谋门路吗,若真让姜姝抬不起头来,她以后可怎么为咱们家助力?”
杨氏只道姜然太过于天真,她挑了挑眉,阴阳怪气道:“我以前当姜姝那丫头是个老实的,我算是看明白了,别瞧她面上温吞,骨子里可是有主意的很。
现在她就敢忤逆我,等在信阳侯府站稳了脚跟,必得闹翻天。与其将来制不住她,倒不如现在就把她的前路掐断了,让她再逃不出我们的手掌心。”
细细琢磨,姜然觉得杨氏的话十分有道理,但姜姝十日里有九日都陪在陆长易身边,她们又如何能把手伸到信阳侯府去,姜然愣愣地问杨氏:“诚然母亲的话是对的,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姜姝又岂会任我们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