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第88节
送走小吴,徐荷叶看向父母:“爸妈,你们想不想去工厂看一看?”
“去,当然要去。”从知道徐荷叶办厂开始,董桃花就想来看一看。不过她平时工作忙,老徐带毕业班,寒假要给学生们补课也走不开。
现在能来,是因为徐辉带的毕业班高考结束了,填好了志愿,他才能脱身来扈城看望女儿。而她,过两天还得回去。不像老徐,有暑假,可以陪女儿多待一阵子。
徐荷叶很快带着父母来到了工厂。
董桃花看着车间门头上五个大字,“重荷服装厂。”
“重荷,荷是你的名字,这个重是什么意思?”
重啊,重生的意思。
“重啊,重要的意思。”徐荷叶这样说道。
“重要的荷叶?”董桃花点了点女儿,“小丫头,不害臊。”
徐荷叶笑了笑:“妈,爸,快进去看看。”
董桃花和徐辉走进车间,第一感觉就是吵,几十台机器同时运行的声音真的不低,很吵闹。
但——他们都能看出车间职工脸上的喜意。
工作很辛苦,但辛苦不过没工作。
他们现在就希望工厂能好好办下去,每天都有活儿做,按时发工资,这就很好了。
徐荷叶看到了黄旺成,她对董桃花和徐辉道:“爸妈,你们随便看看,我有点事要和小姨他们商量。”
除了租赁新厂房外,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工厂接下来的运营方向。
一家工厂不能依附在老板的记忆上发展。如果有机遇,她可以提点。但这座工厂必须有自己存活下去的能力。
不管是自己设计,开发新品,引领潮流;还是给人做代加工,赚取低端的手工费,都是能支撑厂子活下去的门路。
“行,你有事就去做。爸爸妈妈就在车间随便转一转。”
徐荷叶叫上董杏花、黄旺成还有董福运和吕俊,五个股东聚在一起,徐荷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家。
“这两条路子,各有利弊。”
“代加工,风险更小,但能挣的钱也有限。自己开发新品,做出了爆款,就成倍成倍地挣钱,宝压错了,就有可能赔个底朝天。”
“就好比咱们这次的制服,如果我估计错误,《公关小姐》这部剧没火,又或者火了,但是没有掀起全民穿制服的热潮。
咱们压下所有资金买的面料,做的衣服,都会变成一仓库的废品,变不了现。工厂收不到钱,交不起租金,发不出员工工资,就会有破产倒闭的风险。”
董福运点了点头:“所以咱们之后开发新品,一定要做风险评估。”这是他报夜校后,老师上课讲的第一个知识点——风险评估。
“我们必须得考虑项目失败后,账面上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工厂的运转,能不能再开发一个新项目,以图翻本。”
董杏花接过话头:“或许咱们可以两条线同步进行,一条线追求稳定收益,一条线追求高收益。”
黄旺成摇头:“但这样一来,人手也会分散。咱们未必有那么多精力和人手,同时开展两条线。
给别人做代加工肯定有时限要求,如果当时咱们自己的产品也开了花,需要扩大产量,咱们怎么协调这个冲突?”
“而且代加工也是有风险的,一般都是预付三成订金,交货后付尾款,但话是这么说,也不是所有单位都能及时付上尾款。
很多服装厂都是先给纺织厂预付三成订金拿面料,回头做了衣服卖给商场,等从商场拿了货款,再给面料厂尾款。
一环扣一环,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整个环节都会问题。不然最近就不会有那么多工厂因为三角债的问题走到破产的地步。”
黄旺成学设计,他自然是倾向于自己设计新品,而不是做代加工。
“但自己开发新品也有风险。”董福运道,“我们怎么知道设计出的款式就能受到顾客的青睐?”
这句话一下子难倒了在场的所有人。
黄旺成看向徐荷叶:“荷叶,你有没有想法?”
“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
“对,咱们必须找到顾客的喜好。要了解顾客的喜好,知道不同群体,喜欢什么样的衣服,甚至什么季节喜欢什么衣服。
然后在颜色、面料、款式、设计上下功夫,设计改良,针对顾客群体,做出我们自己的款。”
“这样一来,才能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第127章 调查问卷
徐荷叶说完, 目光慢慢从四人脸上划过。
笃定、迟疑、兴奋、犹豫、挣扎、坚定……
董福运看了黄旺成一眼,然后看向吕俊,最后把目光投向二姐董杏花, 董杏花对着他点了点头。
董福运深吸一口气, 看向徐荷叶:“荷叶, 我们想好了,自己设计,自己卖。”虽然风险大,但收益同样丰厚。
徐荷叶并不意外。
她知道大家纠结过后还是会选择自己设计, 而不是给别人做代加工。
自主设计才能挣到钱,给人家做代加工, 吃的便是人家剩下来的残羹冷炙, 拿一点辛苦费。
别的不说,就说他们自己。
这次做的制服, 有一部分分给了江城服装厂代加工, 和付出去的加工费比, 他们挣的显然多得多。
“那行,既然都决定自主设计, 那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把接下来的工作定一定。”
董福运点了点头:“荷叶你说。”
徐荷叶沉思一会儿道:“既然是自主设计,那么必须有款。
咱们需要成立一个设计部,这个部门由黄叔你负责。目前人手有限, 设计部只有你一个人,以后根据发展情况加人。
对了, 前期的市场调研也有你来负责,我需要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出一份调查问卷给我。”
黄旺成挠了挠后脑勺:“荷叶,这什么调查问卷怎么做?”
徐荷叶:“就是围绕买衣服设计一些问题, 并且给出选择答案,让顾客选择。”
“问题越详细越好,面料有那么多种,他们更喜欢的确良还是棉麻,关于颜色,喜欢浅色鲜艳还是深色低调,又或者是款式,简约大方,还是个性独特……总之,问题越详细越好。”
“最重要的是价格问题,比如冬天的棉袄,大家最多能接受什么价位的棉衣。是二十以内,二十到五十,还是五十到一百,又或者是一百到两百。”
“如果顾客普遍只能接受一百块的棉袄,那咱们设计衣服时就必须根据顾客的购买意愿控制成本。一百元的零售价,批发价格压一半,也就是说咱们对外批发价是五十。
“售价五十,要想挣钱,棉袄的成本就必须控制在二十左右,最高不能超过三十。你在设计时,除了款式好看,衣服保暖外,成本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了,在做这份调查问卷时,还需要框定年龄范围。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和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对于价格敏锐度是完全不同的。”
“年轻人或许愿意花大价钱买一件轻便好看的冬衣,但老年人没准只愿意花上十几二十块买一件花色过时,厚重笨拙的工厂残次品。”
“还有性别影响,男人女人,想法绝对不同。城市居民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又是不一样的想法。”
“这些都需要在你的调查问卷里体现出来,做的问卷多了,咱们可以根据不同人群建模,了解他们的消费喜好和消费观念,最后决定要做哪一个顾客群的生意,然后在这个领域深耕。”
吕俊点了点头:“你这么说我就明白。明天我会把调查问卷给你。”
“行。”徐荷叶接着看向董杏花,“小姨你负责生产和采购,设计部做出新款后,由你负责将需要的面辅料买回来,安排师傅们做大货。”
董杏花点了点头,这事和她之前做的事情差不多。
徐荷叶又看向董福运和吕俊:“至于吕叔和小舅舅,你们依然负责跑顾客。和之前一样,你们需要在新款设计出来后,联系顾客把衣服推销出去。”
“嗯。”董福运应了一声。跑顾客,没问题。
“那大家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徐荷叶站起身,四人紧张又兴奋地摇了摇头:“没问题。”
他们难以形容内心的感觉,只觉得从这一刻起,仿佛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只是现在的他们还不知道而已。
“既然没问题了,那我们一起吃个饭吧。”徐荷叶道,“小姨,我爸妈过来了。”
“大姐姐夫来了?”董杏花激动道,“他们现在在哪儿?”
“对,刚到的。他们现在就在厂里。”
“姨父有空吗?咱们接上表弟表妹,叫上姨父一起吃顿饭啊。”
董杏花道:“有空,当然有空。大姐姐夫来了,你姨父就是没空,也能挤出点时间吃个晚饭。”从知道自己接受丈夫是听了大姐的意见后,庞立就对大姐十分尊重。
吕俊和黄旺成对视一眼,对徐荷叶道:“荷叶,我们就不去了,你们一家好好吃饭。”
徐荷叶想了想,也没有勉强:“也行,回头咱们再一起吃饭。”
第128章 吃饭风波
徐荷叶选的是一家百年老店, 做的都是扈城本帮菜,地地道道的扈城口味。父母离家二十多年,她想他们应该也想尝尝这最原汁原味的扈城菜。
一行人刚进酒店门, 就能闻到那股本帮菜特有的甜腻味道。
徐辉深吸一口气:“就是这个味道。”
董杏花反倒不是那么惦记, 去年四月份陪徐荷叶在食堂吃饭她就发现了, 现在的她长了一个赣省胃,相比较扈城的甜口菜,她更喜欢在炒菜里放两颗当地土辣椒,炒出来的菜鲜辣下饭。
不过许久没吃了, 回来尝一尝也还不错。
没有包厢,一家人就在大堂里找了个有隔断的位置, 也还算私密。落座后, 服务员很快送来了碗碟筷勺以及一壶茶汤红亮的红茶。
“顾客,这是酒楼送的茶水, 是产自徽省的祁门红茶。茶汤红亮, 口感醇厚, 里头加了冰块,夏日喝特别清凉爽口, 诸位可以尝尝。”
“好的,谢谢。”听到熟悉的声音,徐荷叶下意识抬起头朝着声音的方向看去,竟然看到穿着酒店统一工作服, 端着托盘的戴盈。
戴盈上完茶,按照酒店培训要求的那般, 和顾客解说完赠送的茶水后就准备回到后厨。她来这家店做的时间还不久,才一个多月,主要负责上菜。
察觉到徐荷叶的视线, 她下意识看过去,竟然发现她服务的客人是徐荷叶!
戴盈环顾一周,才发现这一桌都是熟人。
刚刚埋头放餐具,竟然没认出他们!戴盈心一惊,手下一松,托盘落了下去,哐当一声砸在地上。
这声音很大,很快惊动了桌上其他人以及领班。
“去,当然要去。”从知道徐荷叶办厂开始,董桃花就想来看一看。不过她平时工作忙,老徐带毕业班,寒假要给学生们补课也走不开。
现在能来,是因为徐辉带的毕业班高考结束了,填好了志愿,他才能脱身来扈城看望女儿。而她,过两天还得回去。不像老徐,有暑假,可以陪女儿多待一阵子。
徐荷叶很快带着父母来到了工厂。
董桃花看着车间门头上五个大字,“重荷服装厂。”
“重荷,荷是你的名字,这个重是什么意思?”
重啊,重生的意思。
“重啊,重要的意思。”徐荷叶这样说道。
“重要的荷叶?”董桃花点了点女儿,“小丫头,不害臊。”
徐荷叶笑了笑:“妈,爸,快进去看看。”
董桃花和徐辉走进车间,第一感觉就是吵,几十台机器同时运行的声音真的不低,很吵闹。
但——他们都能看出车间职工脸上的喜意。
工作很辛苦,但辛苦不过没工作。
他们现在就希望工厂能好好办下去,每天都有活儿做,按时发工资,这就很好了。
徐荷叶看到了黄旺成,她对董桃花和徐辉道:“爸妈,你们随便看看,我有点事要和小姨他们商量。”
除了租赁新厂房外,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工厂接下来的运营方向。
一家工厂不能依附在老板的记忆上发展。如果有机遇,她可以提点。但这座工厂必须有自己存活下去的能力。
不管是自己设计,开发新品,引领潮流;还是给人做代加工,赚取低端的手工费,都是能支撑厂子活下去的门路。
“行,你有事就去做。爸爸妈妈就在车间随便转一转。”
徐荷叶叫上董杏花、黄旺成还有董福运和吕俊,五个股东聚在一起,徐荷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家。
“这两条路子,各有利弊。”
“代加工,风险更小,但能挣的钱也有限。自己开发新品,做出了爆款,就成倍成倍地挣钱,宝压错了,就有可能赔个底朝天。”
“就好比咱们这次的制服,如果我估计错误,《公关小姐》这部剧没火,又或者火了,但是没有掀起全民穿制服的热潮。
咱们压下所有资金买的面料,做的衣服,都会变成一仓库的废品,变不了现。工厂收不到钱,交不起租金,发不出员工工资,就会有破产倒闭的风险。”
董福运点了点头:“所以咱们之后开发新品,一定要做风险评估。”这是他报夜校后,老师上课讲的第一个知识点——风险评估。
“我们必须得考虑项目失败后,账面上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工厂的运转,能不能再开发一个新项目,以图翻本。”
董杏花接过话头:“或许咱们可以两条线同步进行,一条线追求稳定收益,一条线追求高收益。”
黄旺成摇头:“但这样一来,人手也会分散。咱们未必有那么多精力和人手,同时开展两条线。
给别人做代加工肯定有时限要求,如果当时咱们自己的产品也开了花,需要扩大产量,咱们怎么协调这个冲突?”
“而且代加工也是有风险的,一般都是预付三成订金,交货后付尾款,但话是这么说,也不是所有单位都能及时付上尾款。
很多服装厂都是先给纺织厂预付三成订金拿面料,回头做了衣服卖给商场,等从商场拿了货款,再给面料厂尾款。
一环扣一环,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整个环节都会问题。不然最近就不会有那么多工厂因为三角债的问题走到破产的地步。”
黄旺成学设计,他自然是倾向于自己设计新品,而不是做代加工。
“但自己开发新品也有风险。”董福运道,“我们怎么知道设计出的款式就能受到顾客的青睐?”
这句话一下子难倒了在场的所有人。
黄旺成看向徐荷叶:“荷叶,你有没有想法?”
“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
“对,咱们必须找到顾客的喜好。要了解顾客的喜好,知道不同群体,喜欢什么样的衣服,甚至什么季节喜欢什么衣服。
然后在颜色、面料、款式、设计上下功夫,设计改良,针对顾客群体,做出我们自己的款。”
“这样一来,才能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第127章 调查问卷
徐荷叶说完, 目光慢慢从四人脸上划过。
笃定、迟疑、兴奋、犹豫、挣扎、坚定……
董福运看了黄旺成一眼,然后看向吕俊,最后把目光投向二姐董杏花, 董杏花对着他点了点头。
董福运深吸一口气, 看向徐荷叶:“荷叶, 我们想好了,自己设计,自己卖。”虽然风险大,但收益同样丰厚。
徐荷叶并不意外。
她知道大家纠结过后还是会选择自己设计, 而不是给别人做代加工。
自主设计才能挣到钱,给人家做代加工, 吃的便是人家剩下来的残羹冷炙, 拿一点辛苦费。
别的不说,就说他们自己。
这次做的制服, 有一部分分给了江城服装厂代加工, 和付出去的加工费比, 他们挣的显然多得多。
“那行,既然都决定自主设计, 那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把接下来的工作定一定。”
董福运点了点头:“荷叶你说。”
徐荷叶沉思一会儿道:“既然是自主设计,那么必须有款。
咱们需要成立一个设计部,这个部门由黄叔你负责。目前人手有限, 设计部只有你一个人,以后根据发展情况加人。
对了, 前期的市场调研也有你来负责,我需要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出一份调查问卷给我。”
黄旺成挠了挠后脑勺:“荷叶,这什么调查问卷怎么做?”
徐荷叶:“就是围绕买衣服设计一些问题, 并且给出选择答案,让顾客选择。”
“问题越详细越好,面料有那么多种,他们更喜欢的确良还是棉麻,关于颜色,喜欢浅色鲜艳还是深色低调,又或者是款式,简约大方,还是个性独特……总之,问题越详细越好。”
“最重要的是价格问题,比如冬天的棉袄,大家最多能接受什么价位的棉衣。是二十以内,二十到五十,还是五十到一百,又或者是一百到两百。”
“如果顾客普遍只能接受一百块的棉袄,那咱们设计衣服时就必须根据顾客的购买意愿控制成本。一百元的零售价,批发价格压一半,也就是说咱们对外批发价是五十。
“售价五十,要想挣钱,棉袄的成本就必须控制在二十左右,最高不能超过三十。你在设计时,除了款式好看,衣服保暖外,成本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了,在做这份调查问卷时,还需要框定年龄范围。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和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对于价格敏锐度是完全不同的。”
“年轻人或许愿意花大价钱买一件轻便好看的冬衣,但老年人没准只愿意花上十几二十块买一件花色过时,厚重笨拙的工厂残次品。”
“还有性别影响,男人女人,想法绝对不同。城市居民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又是不一样的想法。”
“这些都需要在你的调查问卷里体现出来,做的问卷多了,咱们可以根据不同人群建模,了解他们的消费喜好和消费观念,最后决定要做哪一个顾客群的生意,然后在这个领域深耕。”
吕俊点了点头:“你这么说我就明白。明天我会把调查问卷给你。”
“行。”徐荷叶接着看向董杏花,“小姨你负责生产和采购,设计部做出新款后,由你负责将需要的面辅料买回来,安排师傅们做大货。”
董杏花点了点头,这事和她之前做的事情差不多。
徐荷叶又看向董福运和吕俊:“至于吕叔和小舅舅,你们依然负责跑顾客。和之前一样,你们需要在新款设计出来后,联系顾客把衣服推销出去。”
“嗯。”董福运应了一声。跑顾客,没问题。
“那大家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徐荷叶站起身,四人紧张又兴奋地摇了摇头:“没问题。”
他们难以形容内心的感觉,只觉得从这一刻起,仿佛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只是现在的他们还不知道而已。
“既然没问题了,那我们一起吃个饭吧。”徐荷叶道,“小姨,我爸妈过来了。”
“大姐姐夫来了?”董杏花激动道,“他们现在在哪儿?”
“对,刚到的。他们现在就在厂里。”
“姨父有空吗?咱们接上表弟表妹,叫上姨父一起吃顿饭啊。”
董杏花道:“有空,当然有空。大姐姐夫来了,你姨父就是没空,也能挤出点时间吃个晚饭。”从知道自己接受丈夫是听了大姐的意见后,庞立就对大姐十分尊重。
吕俊和黄旺成对视一眼,对徐荷叶道:“荷叶,我们就不去了,你们一家好好吃饭。”
徐荷叶想了想,也没有勉强:“也行,回头咱们再一起吃饭。”
第128章 吃饭风波
徐荷叶选的是一家百年老店, 做的都是扈城本帮菜,地地道道的扈城口味。父母离家二十多年,她想他们应该也想尝尝这最原汁原味的扈城菜。
一行人刚进酒店门, 就能闻到那股本帮菜特有的甜腻味道。
徐辉深吸一口气:“就是这个味道。”
董杏花反倒不是那么惦记, 去年四月份陪徐荷叶在食堂吃饭她就发现了, 现在的她长了一个赣省胃,相比较扈城的甜口菜,她更喜欢在炒菜里放两颗当地土辣椒,炒出来的菜鲜辣下饭。
不过许久没吃了, 回来尝一尝也还不错。
没有包厢,一家人就在大堂里找了个有隔断的位置, 也还算私密。落座后, 服务员很快送来了碗碟筷勺以及一壶茶汤红亮的红茶。
“顾客,这是酒楼送的茶水, 是产自徽省的祁门红茶。茶汤红亮, 口感醇厚, 里头加了冰块,夏日喝特别清凉爽口, 诸位可以尝尝。”
“好的,谢谢。”听到熟悉的声音,徐荷叶下意识抬起头朝着声音的方向看去,竟然看到穿着酒店统一工作服, 端着托盘的戴盈。
戴盈上完茶,按照酒店培训要求的那般, 和顾客解说完赠送的茶水后就准备回到后厨。她来这家店做的时间还不久,才一个多月,主要负责上菜。
察觉到徐荷叶的视线, 她下意识看过去,竟然发现她服务的客人是徐荷叶!
戴盈环顾一周,才发现这一桌都是熟人。
刚刚埋头放餐具,竟然没认出他们!戴盈心一惊,手下一松,托盘落了下去,哐当一声砸在地上。
这声音很大,很快惊动了桌上其他人以及领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