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第76节
“好不容易那群瘟神走了,事情慢慢平息,让你回来住,大家还怎么看我们家?”
苏晚说着,看向戴母:“妈,你不能光顾着女儿,就不考虑孙女吧?我们家越越那么好的姑娘,就因为你女儿,好不容易定的亲事,现在人家男方说要再考虑一下。”
“我和老二又请媒人吃饭,又请男方亲友说和,好不容易男方态度才缓和,你现在还要把这个害人精留在家里?”
说完,她又看向大嫂吴佳:“大嫂,军军媳妇可是在娘家住了一个星期了。”
“亲家一家都很疼爱这个闺女,要是觉得我们一家都是戴盈这样拎不清的……她和军军才刚结婚,还没孩子呢。”
吴佳闻言一惊,再也不敢冷眼旁观,马上加入苏晚的行列,开始劝说戴盈:“小姑子你还是回家吧。你不心疼我们这些做嫂子的,总得疼疼你侄子侄女吧?要是把他们的家闹完了,对你这个姑姑有什么好处?”
吴佳只有一个儿子,没有女儿,而且这个儿子已经结婚,戴盈做的事情对她家的影响没有老二家大。
所以她虽然生气戴盈做的事情让他们丢脸,但没有老二媳妇这样恨得咬牙切齿。
苏晚回来后,吴佳就没有开口说话。戴母毕竟还在,她发泄发泄不满可以,要是做得太过分,难保回头戴母不会因为心疼闺女给她脸色看。
但现在不一样,她儿媳妇嫁进来还不到半年,小夫妻俩都没有孩子呢!
没有孩子拖累,儿媳妇年龄也不大,若是离婚再嫁,凭借她家里的条件,一样能挑一个好小伙儿。
那她儿子可惨了。
两个儿媳妇统一战线,戴母也没法子了,只能对戴盈道:“盈盈,你先回去吧。等过段时间,过段时间这风头过了,你再回家来看我。”
这段时间老大老二对戴盈这个妹妹也很不满,尤其是老二。
他和老二媳妇只有越越一个女儿,找女婿时就三挑四选,好不容易挑到一个家境、人品、男娃子都不错的人家,真要把越越的婚事闹掰了,老二和戴盈这个妹妹真要成仇。
戴盈没想到连母亲都不站在自己这边。
她忍不住对着戴母吼道:“妈,大嫂二嫂就算了,怎么连你也这样?”
“你不是说过了,我是你生了两个儿子后好不容易生下的女儿,你最喜欢我,最疼我的吗?我不过是想回来住几天,你都不同意。你就是这样喜欢我,疼我的吗?”
“行行,你不愿意我留下来,我现在就走,以后我再也不回来了。”戴盈说着,一把拉开门,摔门而去。
屋门碰的一声合上。
戴母被气得脑袋发晕,身子打晃,眼瞅着就要晕倒。
吴佳和苏晚见状,连忙接住戴母,扶着她坐到一旁的沙发上。
“妈,你没事吧?”吴佳给戴母倒了杯温水,也有点担忧地问道。
戴母年纪不小,要是被气个好歹,以戴盈那自私的性子,肯定跑得远远的,到时候还是要她们这两个儿媳妇伺候。
戴母喝了水,缓了缓,马上喘着气道:“老大媳妇,老二媳妇,快去看看你们妹妹走远没。”
“她这样跑出去,万一出事了怎么办?”
吴佳和苏晚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神里的冷意。
吴佳扶着戴母的手慢慢收了回来,而戴母没有发现,依然喋喋不休地说着,让两个儿媳妇去把女儿找回来。
仔细观察了下戴母的脸色,确定她没什么事后,苏晚瘪了瘪嘴:“妈,您就别操心了。戴盈又不是什么十来岁出头的小姑娘。四十几岁的人,儿子都二十多,马上要讨老婆了。她能出什么事?”
“这会儿估计已经上公交,回她家了。”
戴母嘴巴动了动,什么话也说不出。她打量着两个儿媳妇,见她们眼神发冷,心里有些无奈。这两儿媳妇是真恨上戴盈了。
她心里发凉,又不免有些埋怨戴盈。
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闹那些幺蛾子。小叔子小姑子挣了钱你眼红什么?将来他们日子过好了,看到大哥大嫂日子艰难,难不成真能不帮衬一把?
现在好了,一封举报信,彻底把人家得罪死了。
连带着还让娘家人丢脸。
夫家,夫家得罪死了,娘家,娘家都得罪很了,这死丫头以后怎么过日子哦。
第111章 发钱
戴盈跑出戴家后并没有急着离开, 而是等在家属楼下,等戴母或者两个嫂子来找她。
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只要她生气跑出家门, 戴父戴母以及两个哥哥都会出来找她, 把她哄回去。
然而这次戴盈失策了。
她在家属楼下等了许久, 也没等到戴母以及两个嫂子出门,没多久,家里厨房甚至冒出了灰黑色的烟气,那是做饭时, 蜂窝煤不均匀燃烧散发出的烟雾。
冬日的风很冷,但戴盈却觉得没有她心冷。
妈明知道她生气了, 不仅没来哄她, 还去做饭了。
戴盈盯着娘家厨房的位置看了许久,没多久, 陆续有邻居出门。戴盈下意识把裹在脖子上的围巾罩在了脑袋上, 遮住半张脸。但即便如此, 还是有人认出了她。
其中一位老大娘盯着戴盈看了许久,恍然大悟:“哎哟, 是戴盈吧?”
“戴盈你回来了?回来了怎么不进屋,在这儿站着做什么,不冷吗?对了,前几天有一群年轻小伙子, 拿着横幅,拿着大喇叭, 跑到咱们家属院闹了一通。
非说你——哎哎,戴盈你怎么走了?那小伙子说得到底是不是真的?你真举报夫家小叔子小姑子了?”
戴盈下意识走得更快了。
跑出戴家所在的家属院,又走了很长一段路, 直到附近一个人都没有后,她才停下奔跑的步伐。
被两个嫂子驱逐的愤怒散去,现在只剩下失落和恐慌。
很明显,两个嫂子不想她回娘家。戴母或许愿意收留她,但她年纪大了,已经压不住尚在壮年的儿媳妇。
所以戴家是不可能给她住了。
但回董家?
戴盈摇了摇头。
她不要就这么回去。
上午刚放的狠话,下午就灰溜溜地回去,以后她在老董家还有什么颜面?戴盈自小就过得好。在娘家时,父母疼爱,两个哥哥也呵护这个小妹妹。
等到结婚了,董宏富对她也是百依百顺。因为她是长子媳妇,自己又有工作,老董这个公公对她也很尊重。
等她生下董康泰后,她在董家地位彻底稳固,就连王素梅这个继婆婆都不敢随便招惹她。也就是这两年,她下岗了,失去了经济来源,大家才敢这么对待她。
戴盈想到这里,咬着牙发狠地想,她不回去,不能这样灰溜溜地回去。
天空突然飘起了雪花,90年的第一场雪落了下来。小孩子都高兴地跑到了室外,跳着闹着,看着这从天而降的雪花。
戴盈看着落雪,缩着脖子找了家小餐馆,点了碗汤面。她慢慢吃,吃了半个小时,吃到面汤上漂浮的荤油都快凝固了,戴盈才不得不放下筷子,离开餐馆。
她又去了商场,一直待到傍晚,从商场出来,她找了家旅馆,却在问完房价后从旅馆走了出来。
她出门前就带了五十块钱,旅馆里最普通的房间住一晚上都要十五块,她带的这点钱最多能住三天,还不包括饭钱。
住三天花的房钱,省着点,够他们一家三口过一个月了。
戴盈灰溜溜地回到了家。
没人问她去了哪儿,也没人冷嘲热讽,戴盈松了口气,又觉得失落。她仿佛变成了一个透明人,这个家有没有她这个人一点都不重要。
徐荷叶不知道戴盈这些多愁善感,或者说戴盈的这些遭遇,都在她的意料之中,所以她不关注。
和父母商量好年前再回去,徐荷叶就把所有精力都放到了工厂上。
现在来厂里定假领子的零售商增加到了三十多人,像大姐那样搞二道批发的也有六个人,每天出的货都以万计。
除了老教堂,江城服装厂那边的生产线也是加足了马力,晚上甚至开始加班。
为了激励人心,19号北方小年这天,徐荷叶特意去银行取了钱,准备给所有工人都结一次工资。
老教堂这边的工人工作时间长,做的活儿多,结的钱也多,少的有两百六七十,多的有四百。服装厂这边因为上班时间短,才六七天,但因为大家都是熟手,也结了百来块。
算下来和他们从前的工资水平差不多,甚至还隐隐有多。
“一般服装厂都是每个月月初发上个月的工资,咱们这儿也是如此。但考虑到马上要过年了,先给大家发一波,大家手里有点钱,过年也过得充裕些。”
以防万一,徐荷叶还是先把规矩说了下,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大家的兴奋。
很快,徐荷叶就发现服装厂员工们的精气神不一样了。之前让大家加班,大家还有些不情愿,总是推脱。现在他们却会主动提出要不要加班。
徐荷叶之前还以为这群人是在国营工厂吃大锅饭懒散惯了,但现在她明白了。
这些厂职工们之所以不愿意加班,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认可她,没有认可他们的重荷加工厂。
他们来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多的选择,私心里,他们不认为她这个小厂能顺利办下去,能挣到钱。他们怕自己累死累活,辛辛苦苦加班,最后却拿不到工资。
徐荷叶这钱一发,就像一剂定心针,让大家瞬间安心。工厂能挣钱,且不会克扣大家工资。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他们做的每一件假领子都会变成工钱,发到他们的口袋。心态一变,职工们对待工作的态度自然变了。
第112章 压价
一月二十五, 除夕前一天,徐荷叶坐火车回到了老家,在家过了年, 又很快回到了扈城。董桃花很不舍, 但还是忍痛放徐荷叶回城。
临行前那一天, 董杏花给她炸了很多丸子。
红薯丸子、萝卜丝丸子、肉丸、鱼丸、豆腐丸、山药丸子,都是用赣省当地的物产做的,整整两大包,徐荷叶带着母亲满满的爱, 出火车站时,差点被行李压弯了腰。
董福运来接她, 说起了老董家。
一家子四个工人, 下岗了三个,老董家这个年过得特别冷清。
徐荷叶没有说话, 董福运接着转移了话题。
“工人们都希望初五就能来上班。”
“这么早?”这个时候法定节假日少, 过年只有除夕一天、正月初一到初三三天, 总共四天。但民营工厂一般开工会晚一点,延迟到初八, 再晚的甚至会到元宵节后才开工。
董福运点了点头:“大家都想早点上班多挣点钱。”
“那就开工吧。”徐荷叶自然愿意,早一天开工,也能早一点把年前欠的货发出去。
初五准时开工,大家都铆足了劲儿干活, 就希望多挣点钱。
工厂里堆积的货品一天比一天多,到了初十那天, 徐荷叶让董杏花给那些零售商打电话,提醒他们可以来拿货。
董杏花打了一圈电话,神色却有些难看。
苏晚说着,看向戴母:“妈,你不能光顾着女儿,就不考虑孙女吧?我们家越越那么好的姑娘,就因为你女儿,好不容易定的亲事,现在人家男方说要再考虑一下。”
“我和老二又请媒人吃饭,又请男方亲友说和,好不容易男方态度才缓和,你现在还要把这个害人精留在家里?”
说完,她又看向大嫂吴佳:“大嫂,军军媳妇可是在娘家住了一个星期了。”
“亲家一家都很疼爱这个闺女,要是觉得我们一家都是戴盈这样拎不清的……她和军军才刚结婚,还没孩子呢。”
吴佳闻言一惊,再也不敢冷眼旁观,马上加入苏晚的行列,开始劝说戴盈:“小姑子你还是回家吧。你不心疼我们这些做嫂子的,总得疼疼你侄子侄女吧?要是把他们的家闹完了,对你这个姑姑有什么好处?”
吴佳只有一个儿子,没有女儿,而且这个儿子已经结婚,戴盈做的事情对她家的影响没有老二家大。
所以她虽然生气戴盈做的事情让他们丢脸,但没有老二媳妇这样恨得咬牙切齿。
苏晚回来后,吴佳就没有开口说话。戴母毕竟还在,她发泄发泄不满可以,要是做得太过分,难保回头戴母不会因为心疼闺女给她脸色看。
但现在不一样,她儿媳妇嫁进来还不到半年,小夫妻俩都没有孩子呢!
没有孩子拖累,儿媳妇年龄也不大,若是离婚再嫁,凭借她家里的条件,一样能挑一个好小伙儿。
那她儿子可惨了。
两个儿媳妇统一战线,戴母也没法子了,只能对戴盈道:“盈盈,你先回去吧。等过段时间,过段时间这风头过了,你再回家来看我。”
这段时间老大老二对戴盈这个妹妹也很不满,尤其是老二。
他和老二媳妇只有越越一个女儿,找女婿时就三挑四选,好不容易挑到一个家境、人品、男娃子都不错的人家,真要把越越的婚事闹掰了,老二和戴盈这个妹妹真要成仇。
戴盈没想到连母亲都不站在自己这边。
她忍不住对着戴母吼道:“妈,大嫂二嫂就算了,怎么连你也这样?”
“你不是说过了,我是你生了两个儿子后好不容易生下的女儿,你最喜欢我,最疼我的吗?我不过是想回来住几天,你都不同意。你就是这样喜欢我,疼我的吗?”
“行行,你不愿意我留下来,我现在就走,以后我再也不回来了。”戴盈说着,一把拉开门,摔门而去。
屋门碰的一声合上。
戴母被气得脑袋发晕,身子打晃,眼瞅着就要晕倒。
吴佳和苏晚见状,连忙接住戴母,扶着她坐到一旁的沙发上。
“妈,你没事吧?”吴佳给戴母倒了杯温水,也有点担忧地问道。
戴母年纪不小,要是被气个好歹,以戴盈那自私的性子,肯定跑得远远的,到时候还是要她们这两个儿媳妇伺候。
戴母喝了水,缓了缓,马上喘着气道:“老大媳妇,老二媳妇,快去看看你们妹妹走远没。”
“她这样跑出去,万一出事了怎么办?”
吴佳和苏晚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神里的冷意。
吴佳扶着戴母的手慢慢收了回来,而戴母没有发现,依然喋喋不休地说着,让两个儿媳妇去把女儿找回来。
仔细观察了下戴母的脸色,确定她没什么事后,苏晚瘪了瘪嘴:“妈,您就别操心了。戴盈又不是什么十来岁出头的小姑娘。四十几岁的人,儿子都二十多,马上要讨老婆了。她能出什么事?”
“这会儿估计已经上公交,回她家了。”
戴母嘴巴动了动,什么话也说不出。她打量着两个儿媳妇,见她们眼神发冷,心里有些无奈。这两儿媳妇是真恨上戴盈了。
她心里发凉,又不免有些埋怨戴盈。
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闹那些幺蛾子。小叔子小姑子挣了钱你眼红什么?将来他们日子过好了,看到大哥大嫂日子艰难,难不成真能不帮衬一把?
现在好了,一封举报信,彻底把人家得罪死了。
连带着还让娘家人丢脸。
夫家,夫家得罪死了,娘家,娘家都得罪很了,这死丫头以后怎么过日子哦。
第111章 发钱
戴盈跑出戴家后并没有急着离开, 而是等在家属楼下,等戴母或者两个嫂子来找她。
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只要她生气跑出家门, 戴父戴母以及两个哥哥都会出来找她, 把她哄回去。
然而这次戴盈失策了。
她在家属楼下等了许久, 也没等到戴母以及两个嫂子出门,没多久,家里厨房甚至冒出了灰黑色的烟气,那是做饭时, 蜂窝煤不均匀燃烧散发出的烟雾。
冬日的风很冷,但戴盈却觉得没有她心冷。
妈明知道她生气了, 不仅没来哄她, 还去做饭了。
戴盈盯着娘家厨房的位置看了许久,没多久, 陆续有邻居出门。戴盈下意识把裹在脖子上的围巾罩在了脑袋上, 遮住半张脸。但即便如此, 还是有人认出了她。
其中一位老大娘盯着戴盈看了许久,恍然大悟:“哎哟, 是戴盈吧?”
“戴盈你回来了?回来了怎么不进屋,在这儿站着做什么,不冷吗?对了,前几天有一群年轻小伙子, 拿着横幅,拿着大喇叭, 跑到咱们家属院闹了一通。
非说你——哎哎,戴盈你怎么走了?那小伙子说得到底是不是真的?你真举报夫家小叔子小姑子了?”
戴盈下意识走得更快了。
跑出戴家所在的家属院,又走了很长一段路, 直到附近一个人都没有后,她才停下奔跑的步伐。
被两个嫂子驱逐的愤怒散去,现在只剩下失落和恐慌。
很明显,两个嫂子不想她回娘家。戴母或许愿意收留她,但她年纪大了,已经压不住尚在壮年的儿媳妇。
所以戴家是不可能给她住了。
但回董家?
戴盈摇了摇头。
她不要就这么回去。
上午刚放的狠话,下午就灰溜溜地回去,以后她在老董家还有什么颜面?戴盈自小就过得好。在娘家时,父母疼爱,两个哥哥也呵护这个小妹妹。
等到结婚了,董宏富对她也是百依百顺。因为她是长子媳妇,自己又有工作,老董这个公公对她也很尊重。
等她生下董康泰后,她在董家地位彻底稳固,就连王素梅这个继婆婆都不敢随便招惹她。也就是这两年,她下岗了,失去了经济来源,大家才敢这么对待她。
戴盈想到这里,咬着牙发狠地想,她不回去,不能这样灰溜溜地回去。
天空突然飘起了雪花,90年的第一场雪落了下来。小孩子都高兴地跑到了室外,跳着闹着,看着这从天而降的雪花。
戴盈看着落雪,缩着脖子找了家小餐馆,点了碗汤面。她慢慢吃,吃了半个小时,吃到面汤上漂浮的荤油都快凝固了,戴盈才不得不放下筷子,离开餐馆。
她又去了商场,一直待到傍晚,从商场出来,她找了家旅馆,却在问完房价后从旅馆走了出来。
她出门前就带了五十块钱,旅馆里最普通的房间住一晚上都要十五块,她带的这点钱最多能住三天,还不包括饭钱。
住三天花的房钱,省着点,够他们一家三口过一个月了。
戴盈灰溜溜地回到了家。
没人问她去了哪儿,也没人冷嘲热讽,戴盈松了口气,又觉得失落。她仿佛变成了一个透明人,这个家有没有她这个人一点都不重要。
徐荷叶不知道戴盈这些多愁善感,或者说戴盈的这些遭遇,都在她的意料之中,所以她不关注。
和父母商量好年前再回去,徐荷叶就把所有精力都放到了工厂上。
现在来厂里定假领子的零售商增加到了三十多人,像大姐那样搞二道批发的也有六个人,每天出的货都以万计。
除了老教堂,江城服装厂那边的生产线也是加足了马力,晚上甚至开始加班。
为了激励人心,19号北方小年这天,徐荷叶特意去银行取了钱,准备给所有工人都结一次工资。
老教堂这边的工人工作时间长,做的活儿多,结的钱也多,少的有两百六七十,多的有四百。服装厂这边因为上班时间短,才六七天,但因为大家都是熟手,也结了百来块。
算下来和他们从前的工资水平差不多,甚至还隐隐有多。
“一般服装厂都是每个月月初发上个月的工资,咱们这儿也是如此。但考虑到马上要过年了,先给大家发一波,大家手里有点钱,过年也过得充裕些。”
以防万一,徐荷叶还是先把规矩说了下,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大家的兴奋。
很快,徐荷叶就发现服装厂员工们的精气神不一样了。之前让大家加班,大家还有些不情愿,总是推脱。现在他们却会主动提出要不要加班。
徐荷叶之前还以为这群人是在国营工厂吃大锅饭懒散惯了,但现在她明白了。
这些厂职工们之所以不愿意加班,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认可她,没有认可他们的重荷加工厂。
他们来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多的选择,私心里,他们不认为她这个小厂能顺利办下去,能挣到钱。他们怕自己累死累活,辛辛苦苦加班,最后却拿不到工资。
徐荷叶这钱一发,就像一剂定心针,让大家瞬间安心。工厂能挣钱,且不会克扣大家工资。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他们做的每一件假领子都会变成工钱,发到他们的口袋。心态一变,职工们对待工作的态度自然变了。
第112章 压价
一月二十五, 除夕前一天,徐荷叶坐火车回到了老家,在家过了年, 又很快回到了扈城。董桃花很不舍, 但还是忍痛放徐荷叶回城。
临行前那一天, 董杏花给她炸了很多丸子。
红薯丸子、萝卜丝丸子、肉丸、鱼丸、豆腐丸、山药丸子,都是用赣省当地的物产做的,整整两大包,徐荷叶带着母亲满满的爱, 出火车站时,差点被行李压弯了腰。
董福运来接她, 说起了老董家。
一家子四个工人, 下岗了三个,老董家这个年过得特别冷清。
徐荷叶没有说话, 董福运接着转移了话题。
“工人们都希望初五就能来上班。”
“这么早?”这个时候法定节假日少, 过年只有除夕一天、正月初一到初三三天, 总共四天。但民营工厂一般开工会晚一点,延迟到初八, 再晚的甚至会到元宵节后才开工。
董福运点了点头:“大家都想早点上班多挣点钱。”
“那就开工吧。”徐荷叶自然愿意,早一天开工,也能早一点把年前欠的货发出去。
初五准时开工,大家都铆足了劲儿干活, 就希望多挣点钱。
工厂里堆积的货品一天比一天多,到了初十那天, 徐荷叶让董杏花给那些零售商打电话,提醒他们可以来拿货。
董杏花打了一圈电话,神色却有些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