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戚旻微微侧着头,额头正好碰着黎源的嘴唇,“不清楚,这些事情我不管的,陈寅看着安排。”
  黎源点头,“以前倒是经常看见他,现在好久不见一次,偷懒了。”
  戚旻呼呼笑了两声,“陈先生也进议事局了,霸道得很,寻常人不敢得罪他。”
  黎源倒是惊奇,“那唐先生呢?”
  戚旻要笑不笑,“他回我父亲那里了。”
  哎呀,搞了半天唐先生才是死对头。
  黎源懊恼又好笑地看着戚旻,“前段时间看见还送了他好多面包,都没收钱,我后悔了。”
  戚旻美目盈盈地看着跟他说悄悄话的黎源,“谁不知道你是拿给林恩的,哥哥最会收买人,祖母天天戴着你送的戒指和手镯呢!”
  小虫有了大名,叫林恩,他亲生父亲姓林,子承父姓,至于感恩谁,不过是一名勤劳善良女子的虔诚之心。
  两人说了会儿话,黎源找来摊贩结账。
  “大哥还剩多少糖水?”
  摊贩今日生意不错,高兴地说,“只剩十来碗的样子。”
  “劳烦大哥全部做出来?”
  摊贩诧异,“小哥要自己吃?这个吃多凉气,我这也不外带的……”
  黎源递过去银钱,“无妨,大哥稍等片刻,会有人来吃。”
  两人便起身不急不缓地离去,弄得摊贩好不奇怪。
  不过他没等太久,不一会儿这条小巷就空无一人。
  十来位也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官差不声不响地坐下来,离得近的递凉水,一碗碗传下去,不声不响地吃起来。
  先前摊贩突然看见这么多司狱所的人,惊得差点腿软。
  一人扶住他,“您不用担心,贵人请的我们。”
  见对方态度和蔼,再一想司狱所的人似乎从不欺民就放下心来,脑袋不由朝着那两位贵人离开的方向望去。
  原来是贵人呀,难怪一身说不出的非凡风采。
  就像月宫里走下来的两位仙人。
  十几名官差三下五除二吃完手里的甜水,他们有种预感,黎先生还会请下去,可不得搞快点,去晚了就是下一批兄弟了。
  这时候不是兄弟,是对手,就拼一个手速。
  这个晚上,执勤的吃了甜水、酱板鸭、糖葫芦、桃酥、金玲炙、巨胜奴、醍醐……
  好吃是好吃。
  就是晚些时候很多人拉肚子耽误了正事。
  逛了大半个时辰,黎源担心戚旻累到,刚从一个巷子里走出来,喧哗的街市尚未感受到,黎源拉着人,走向一个酒楼。
  京城的酒楼也特别多,有的辉煌气派,有的小巧精致,黎源挑的这家正是望月阁。
  进去前,戚旻愣了一下,无他,这家酒楼跟望海楼很像。
  就是各方面设施都小一大圈。
  戚旻曾是望海楼常客,时常一个人坐在上面看热闹。
  看别人……热闹。
  店小二自是认得黎源,立马热情地迎上来,“黎老板还是老地方?”
  黎源来这里谈生意多,但大多在二楼或者三楼。
  “顶楼有包厢吗?”
  店小二目光在戚旻身上扫了一圈,心头一阵火热,这位只怕就是传说中黎老板的小狐仙吧,果然非同凡响!
  单单露在外面的那双眼睛,比番邦女的眼睛还要漂亮。
  “自是有的,现在月亮出来了,西厢房的位置最好。”
  黎源觉得运气极好,不过戚旻一向是他的福气小珍珠,拉着人就往上走,“那我们去那里。”
  两人也不等店小二,嗖嗖往上跑,往来客人只看见翻飞的衣袂,想仔细再看,人已经不见踪影。
  若说夫夫里最是神仙眷侣般的人物,自是明相跟他的山神夫君,不管他人如何认为,在许多人眼里,包括番邦人,那都是令人艳羡的,山神若是不疼惜明相,何来授意这么多神谕般的奇思妙想,但从未有人见过山神,两位如同传说中的仙人,神龙不见尾,也不好妄议。
  但现在京城出了另一对神仙般的眷侣。
  便是喜茶的老板跟他爱人。
  他们可是实打实看得见的活人。
  黎老板能干英俊,疼爱夫郎恨不得敲锣打鼓,喜茶的东西新奇得就像杂艺人的百宝箱,这方面倒与那位不知存在不存在的山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喜茶的东西不能拿来跟政令比,但这个接地气呀!
  他的爱人也是有人见过的,据说缥缈美好得仿佛月间纱。
  现在不少人成为这‘两对’的拥趸者,若是碰巧一起提及,多少要争个输赢的。
  等月华铺陈进来,桌上已经摆好小食,都是时下流行的吃食,不过戚旻刚才已经吃了不少小食,黎源只挑了一碗苏酪给他,还加一句,“再长十斤就不管你。”
  戚旻除掉面纱笑着望过来,“酒也能喝?”
  戚旻是有些贪酒的,那两年睡不着便常喝酒,肠胃弱跟此也有关系,黎源笑着摇头,“想都不要想。”
  戚旻尝了一口苏酪就放下勺子,“哥哥,什么时候我能喝喜茶?”
  咖啡最伤胃,黎源哪怕做成京城唯一的大咖啡商,戚旻也是没喝过,戚旻以为黎源又要拒绝,黎源已经寻了个走廊边的好位置坐下,将腿翘在美人靠旁边的凳子上,“夏季饮品有拿铁,到时候让你尝尝。”
  黎源叫了唱曲的艺人,一位妇人,一位白胡子老头。
  上手持三弦,下手持琵琶。
  两人隔着屏风坐下。
  戚旻有些意外,弹评用的方言,哥哥居然喜欢?
  黎源招招手,戚旻在黎源身旁的位置倚过来。
  “听不懂,但是爱听,你给我讲讲词里什么意思。”
  两人便这般半靠着,依偎着,看着明月照耀大地。
  万家灯火,千盏渔星。
  街市繁华,人流如织。
  当真是山海瀛瀛,人海营营。
  风过耳畔,戚旻的声音低低的,软软地送到黎源心中。
  看着黎源眼中映着的灯火,笑盈盈看着他,嘴里轻轻哼着弹评的模样,戚旻突然有种感觉,他们还有无数个这样的日日夜夜。
  久困心境的思锁就在黎源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的日常里又松开些……
  .
  京城确实繁华,已过九点,没有半分消散的痕迹。
  据说宵禁时间又往后推迟,黎源不晚睡,倒不清楚推到几点,戚旻说过京城已经开始扩建,想来宵禁迟早会取消。
  两人听完曲往回走。
  回去走了大道,这里接近中轴线,视野开阔不说,沿河两岸都是酒楼食肆,宾客吃酒猜拳的声音,歌姬伴着丝竹音寥寥,一副歌舞升平的样子。
  小贩尤其多,卖吃食的卖日用货物的,边走边吆喝,若是遇到有客人购买,小贩就将担子寻个人少的地方放下,先将挂在胆子头的小板凳摆好,请客人坐下,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吃食用碗装好,再递给客人,客人吃得也不急,与其说吃东西,不如说是出来游玩。
  旁人的对话断断续续传到两人的耳边。
  “听说你家夫人又怀上了,真是恭喜贺喜!”
  那人很是开心,“早两年就想要,但那时候不太平……如今日子好起来,自然抓紧时间。”
  对方又说,“我见现在官家发的商船越来越多,身旁许多人都开始参与,你家有人在海事局可有什么消息?”
  那人仰头大笑,满脸得意,“兄台是不是太迟钝了点,做海运要趁早,大朝的东西在外面紧俏得很,你找到稀奇的东西去官家的船只租个船舱,只等运过去多少能赚些钱的,不过官家已经不接寻常货物,但世家也是有的,再不济那些商行的船只也有空位。”
  对方赶紧问道,“已经这般紧俏了?”
  那人点头,“还不是明相的政策好,不然我们寻常百姓能赚到这海运的福利,赶紧上船吧,不然以后想上都没位置。”
  两只交握的手越来越紧,一只抓着另一只。
  黎源回过神,更多的闲谈飘入耳朵,大多都是生活琐碎,考没考到好的编制,家中孩子有没有上学类。
  从古至今,百姓的喜乐哀愁不过如此。
  平凡又真实。
  黎源知晓戚旻紧张什么,只当没听见。
  转头望着戚旻,“大家都在夸议事局呢!”
  “哥哥!”
  看着戚旻眼底的紧张和不安,黎源微微叹口气。
  他找卖花姑娘买了几枝白玉堂,别在戚旻的领口。
  “走吧,带你去个地方,明日睡个懒觉。”
  第109章 逃跑
  黎源带着戚旻再次拐进巷道里。
  天色已晚,巷道里没有路灯,九经九纬的大道都有避风灯。
  偶尔能遇见住户在门口悬挂红灯笼。
  好在月华如银,照着两人的身影分开又聚拢。
  白玉堂的幽香飘了一路。
  随着海运繁华,到京城讨营生的人口越来越多,原本一些开阔空旷的地方也开始修建房屋,有连着坊墙的,也有家道中落把原先大的宅院分割成小宅子再租出去的,乱到不乱,就是有些拥挤,但不像海市那般逼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