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店铺扩大,窑炉增加,黎源开始接受预定,总算解决部分问题。
  但很快就无济于事,第一个预定单来自一所高中,叫云鹿高中,一百份大杯黑咖,一百份红豆面包,一百份三明治,连续供应三十天。
  都不换的吗?
  为此黎源还专门跑了趟云鹿高中。
  去了后发现云鹿高中居然把另外两家学院吸收,现在是个两百多人的中等高中,组织这场预定的居然是当时那位胖学子。
  胖学子叫茅思聪,京城往西一座大城富商的儿子,靠着肝喜茶在第一次考核里勉强保住高中生学籍。
  这孩子看着有些木讷,一算起账就灵活了,说这三百份要用他的储值卡,预定信息里提过此事,茅思聪也补足剩余银两,他担心黎源不同意才找来,顿时有些脸红,但该说的还是说,“黎先生没说不能续费,我我,我也不算贪小便宜。”
  黎源自然不是为了这点银钱来。
  一模一样的吃三十天,你们不腻吗?
  听明来意,茅思聪松口气的同时连忙摇头:不腻不腻,完全吃不腻!
  一旁学子开玩笑,“思聪现在可是云鹿大红人,大家都跟他攀关系好用他的储值卡。”
  每天三百份可不是小数目,黎源不动声色将人拉到一旁,茅思聪到不隐瞒,其中确实有吃白食的,但茅思聪不是谁都请,他请官家或者商贾家的,再请些有学识人品不错的,前面也请过不少人,但最近已经开始收回回报。
  黎源自愧不如,顺口问了他是不是继续走科考,没想到茅思聪一脸痛苦,原来他家里让他死活考出一个名堂,但他自己对此兴趣不大。
  黎源决定十天给他们换一次口味,都是高材生,可不得好生照顾,茅思聪听得直咽口水。
  走的时候黎源提到皇家大学有商贸科,他要是对做生意有兴趣,可考虑走科学教育。
  茅思聪脸上一阵纠结,学了好多年的科考,突然走另一条道,多少有些遗憾,黎源只是建议,并不规劝,人生的道路还是要自己决定。
  店面依旧满座,现在天气还比较寒冷,不怕冷的番邦人就去院子里坐着晒太阳,怕冷的大朝人就坐室内。
  有了第一份订单,就有第二份订单。
  不到三天,接下十份订单,黎源立马叫停,再这样下去,他们不用开什么喜茶店,直接改名为食品加工厂,这个念头一起,就止不住。
  但是现在不行,冷静冷静!
  十份订单里夹着一些熟人单,别以为黎源认不出来,比如司狱所的,情报司的。
  黎源问了宋文彩,对方把预定单塞过来,还没同意接不接,黎源便把司狱所和情报司的抽出来,“这两家给退了。”
  宋文彩接过来一看,好家伙,一个麝香猫每天五百杯,一个蒜蓉法棍,每天六百根。
  但是很来钱呀!
  黎源头也不抬,“麝香猫不接受外卖,法棍,我们店里什么时候出过法棍?”
  宋文彩想说装修店铺时。
  对呀,装修店铺时给工人们做过,那些工人还掉出过司狱所黄牌,黎源一副处变不惊的样子,宋文彩一脸怀疑地看着黎源。
  但是没等他想明白,店铺又忙起来。
  .
  今日议事局的诸位大人很不习惯。
  谈及明相,第一印象就是山神夫郎和三十三日不眠夜,加之终年披散着头发,及地黑金银纹袍,五官又妖邪,要说他身上没点邪祟是无人相信的。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消除。
  虽然议事局各位大人在日复一日加班里将其私下吐槽为“卷神”,但戚旻在他们眼里一直犹如一座冰峰,无人撼动,无人敢接近。
  但是今天,虽然黑金银纹袍还披在身上,但里面穿了件银朱色的内袍,一直披散的头发也束起来,用一顶看着材质很普通的卷纹菱花红木冠束起来,再插了材质同样不咋贵的红玛瑙发簪。
  整个人看起来年轻很多。
  啊,不是,明相本来就很年轻。
  但今天看着特别年轻,依稀能见当年“陌上公子颜如玉”的明公子,只是那时候的明公子是清冷的,犹如京城上空的明月。
  今日却莫名令人想到春水旁的几点赛桃花。
  嗳,明相剪头发了?
  多好的头发呀,怎么给剪了呢,还剪了老大一截,谁干的!!!
  谁买的红玛瑙,好多杂质!
  这布料颜色好看是好看,却不怎么名贵,配不上明相,配不上!
  小林子公公今日没睁眼吗?
  明相也就胡乱穿了来。
  也算不得胡乱,还是好看的。
  更美!
  “何事?”戚旻的声音不大,眼神也算不得凌厉,其实他不怎么发怒,除去三十三日不眠夜杀得天翻地覆,后面处置官员都罗列了罪证,且没有一个被冤枉。
  但他眉眼冷冽,轻轻一抬,淡淡一扫。
  于繁重加班而忘记明相也算得上位杀神的诸位大人,终于感受到料峭的春风,眼观鼻,鼻观心的忙碌起来。
  事情堆积如山。
  哪有心情关心明相是不是命里犯桃花。
  就不知他那身宽体胖的夫君能不能从山里走出来!
  第105章 兄弟
  喜茶在一周后走上正轨。
  花三带着刁鹤和两名男员工负责制作面包,丁香和一名女员工负责收银下单。
  严先生和胖婶是全能性机动人员,哪里需要哪里搬,若是遇到订单,严先生负责核对,胖婶负责制作三明治。
  宋文彩负责迎宾接待等工作,这项工作还是他主动争取的,毕竟写报告的素材就来自这里。
  董社长得五大三粗,一身肌肉硬邦邦,除去搬运重物,主要负责维护秩序和纠纷,若有客人因为小事发生摩擦,基本上他走过去一站,客人就乖巧安静了,遇到傍晚空闲时间,有些番邦人还要找他掰手腕。
  剩下的四名员工负责清洗陶罐和打扫店铺。
  至于黎源。
  他刚跟纸行、瓷器行、粮油店谈了接下来的供应合同,喜茶的销量像个无底洞,别人不清楚,他们这些提供消耗品的最清楚,如果不是眼前这名年轻人刻意控制,还不知能卖多少。
  几番交往下来,他们知晓这个年轻人远不止这点本事,加之人家还有背景,不赶紧结交干嘛?
  谈完合同,黎源要了杯咖啡在角落里寻了个位置想事情,这种时候大家都不会去打扰他,也是接触久了大家才发现,黎源这个人看着平易近人,好说话的样子,其实很有距离感。
  他的距离感体现在很多地方,例如店铺里一旦进入正轨,他就不再干涉,三天开一次会,提出他观察到的问题,如果没有改善,开会上再提,若是硬件问题,可以稍后处理,若是人为原因,他会提点几句,还是不改,那就换人。
  他宁愿少卖单子,也不容许队伍里混进老鼠屎,况且他开的薪酬高休假足,暂时没有人有异议,你不干,多的是人来干。
  宋文彩端着手冲过来,他也喝习惯了,每天一杯别提多提神。
  “想什么这般认真?”
  黎源问道,“现在每日流水如何?”
  春节开市近一个月,把喜茶形容成一个聚宝盆也不为过,每日排队的客流量都是看得见的。
  宋文彩脸上顿时露出容光焕发的笑容,他压低声音告诉黎源,这个月店铺销售加订单,扣除成本后,净利润竟然接近四千两。
  即便是黎源也微微挑眉,一个店铺能做到这个数,后世只有超级网红店才能做到。
  不过他们的喜茶跟现象级网红店又有什么区别?
  宋文彩高兴地手都在抖,他占四成股份,一个月能分到一千多两,一品巨官一年收入都没他薪水高,他想飘。
  黎源一盆冷水泼下来,“豆源告急了!”
  啊?
  宋文彩张着嘴,没有豆子他们店就开不下去了,“我我,我现在找人去找豆子?”
  黎源摇摇头,他需要豆子的事情早不是什么秘密,陆陆续续一直有人送给他看货,但存在两个问题,供应量和豆子品质问题。
  “宋兄在南方认识人不?最好会种植的。”
  宋文彩脑袋转了转,瞠目结舌地看着黎源,“你不会想自己种豆子吧,可是这豆子长出来得多少年?还有在南为橘,在北为枳的道理你是知道的吧,你怎肯定番邦的豆子来到我大朝还是这个味道。”
  黎源不急不缓,“不需要最近几年,如果有认识的人可以把这个问题纳入计划。”
  宋文彩很紧张,他清楚一旦断货,对喜茶的口碑打击有多大,“那怎么办?”
  黎源真看不出着急,“等一等!”
  他要说另一件事,“接下来三个月我不打算分成。”
  这个宋文彩无所谓,他不缺钱花。
  黎源找了花三过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他打算建一个面包加工厂,再就是开第一家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