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小夫郎的家铺的地板,地板上再铺地毯。
外面才铺花砖,至于青砖他没见过,大约跟皇宫里的地砖差不多,再差也与京城大街上的青砖差不多。
山上的树木属于村子,每人每年有砍伐数额。
这里地处山区,最不缺的就是树木,往深处走一走,五十年百年的树木随处可见。
黎源选了两种木材,二十年的松木,五十年的核桃木,松木拿来做桌子柜子和厨房置物架,核桃木拿来做床,衣柜和精巧点的小家具。
黎源约好伐木人,上山选好木材,剩下的事情就是伐木人的,他们会负责运到镇上,送去木匠那里,新鲜的木材不会立马打造,要先泡水做防裂处理,阴干后才是后续加工。
黎源估摸全套家具打下来要等到入冬时。
他打算秋季重建屋子,等屋子重建好,家具也一应俱全,这个冬季应该不会冻到饿到小夫郎。
下山时黎源绕道看了看他的小灵芝,芝体颜色已经由淡黄色转为红褐色,但菌盖和菌柄还是软的,看得出姐妹俩一点不着急。
黎源掩盖好灵芝,转去摘了花椒,采了野葡萄,又看了红薯等作物的长势,该浇水浇水,该施肥施肥,之前他属于出山不空篓,现在进山也不空篓,背着农具和肥料。
回家前绕去石匠家,定了砌院墙的石料。
农家一般用篱笆做围墙,种满藤蔓能起到阻隔视野保护隐私安全的作用,家境好些用石料,再好些用青砖。
村长家就用的青砖。
黎源不会刻意攀比,石料结实牢固还便宜,况且他本就打算种满爬藤,用青砖到有些浪费。
黎源虽然选的石料,但用的花岗岩,这种石料很常见,河里圆滚滚的大石块便是,但他对花岗岩的尺寸有要求。
说着黎源在地面画起来,主墙的花岗岩不能大于多少寸,拐角的不能少于多少寸,垫脚的又应是多少。
石匠第一次见到这么讲究的,他知道黎源赚了点小钱,但人家没有乱花,粗里透着细致,是个会过日子的,不由高看两眼。
谈好价钱,给了定金,黎源投入插秧的队伍。
给村长家帮忙他没要银钱也没要谷物,只要了秧苗,村长媳妇私下跟村长嘀咕,懒骨头不懒后,变圆滑了,谁不知道,村长家的秧苗是好种。
村长乐见后生上劲,不在乎这点秧苗。
秧苗再好,种的过程不勤快,也得不到好收成。
黎源给自家水田插秧时,村长家李婶家老郎中家都派人过来帮忙,加上之前帮过人家的,或多或少出了人,还有一头牛。
四亩水田两天播种完,黎源没雇人,不用给银钱,最近是丰收季,也没人缺粮,他去镇上买了猪脚,每只篮子两只猪脚,一包烤制的花生,一包砂糖,一小壶黄酒,依旧由小夫郎装填,再搭配河边采来的野花。
没人不喜欢黎家的伴手礼,篮子编得精致,花卉搭配得雅致,就连包裹礼物桐油纸上的草结也格外漂亮,不像寻常人家能编出来的式样。
于是就有人托黎源问问小夫郎那式样是怎么打的,姑娘家学去以后嫁人体面,可惜小夫郎是男儿,不是媳妇,无论媳妇还是姑娘都不方便跟他走近。
黎源倒是学了出去教人。
很简单,就这样,那样,再这样。
教来教去自己都不会了,大家哄堂大笑。
常来找小夫郎的孩童们,有两个心灵手巧的孩子学了去,再教给家里的姐姐。
大家见过那手法,一般人可学不会。
插完秧,稻谷晒得差不多,打谷的打谷,舂米的舂米,微微的热风里,稻香阵阵弥漫。
接下来的活路不会那么赶,但也没闲,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管理,农具的维护和保养都是不能耽误的事情。
为此村长特意将村民召集起来,让大家不要懒惰,注意天气,也让家里的婆娘把菜园子管理起来,不要聚集在一起说是非。
黎源站在人群里偷笑,原来无论哪个时代都差不多,正笑得开心,他被村长抓出来,于是几百双眼睛全部笑嘻嘻地望向黎源。
村长不是让他出丑,而是夸奖他痛改前非,浪子回头金不换,同时还不点名批评村子里几个好吃懒做的人。
黎源早就收起笑容,一脸严肃的附和村长的话。
眼神坚定的下一秒就要入党。
可惜正经话没说到几句,一些胆子大的媳妇就笑嘻嘻的明知故问,“源子,你跟小夫郎都是男子,到底怎么生孩子?”
此生孩子非彼生孩子。
直差直白问他们两个如何行房。
黎源哪里知道两个男的如何行房,读大学时室友会在电脑上看成人片,他瞄了几眼,兴趣不大,加之学业和兼职,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做那些无谓的了解。
他对两性知识的了解可能就比课本上多一点。
黎源面不改色,“你们怎么生,我们就怎么生。”
顿时引来众人哈哈大笑。
有人更粗鄙,“你的小夫郎又没小*。”
是呀,男的没有。
黎源呆呆想,那到底怎么弄呢?
村长见众人越说越没边,笑着轰走大家。
晚上坐在院子里,小夫郎在烤瓜子。
孩童里有两个十三岁的,一个叫大牛,一个叫春狗,最听小夫郎的话,这些瓜子就是他们送来的,连着花盘送来几十个,一大堆堆在院子角落,小夫郎将瓜子掰下来晒干,研究着如何烤制。
黎源倒了两杯人参酒,招来小夫君,“珍珠,试试这个人参酒,经常喝点对身体有好处。”
小夫郎转过来喝了一口,算不得好喝,但也不难喝,家里最大那笔银钱是卖人参所得,黎源没有瞒他,但得知黎源将其中一只用来泡酒,小夫郎还是有些惊讶。
人参在他们家只是寻常东西,家里库房甚至放着几十盒千年人参,但小夫郎也知百年人参很难得。
之前人参酒未泡好时,黎源提过这酒让他喝,他只当玩笑,没想到是真的。
小夫郎小口喝着人参酒,心里暖暖的。
待来窑炉传来葵花的香味,两人拿出瓜子就着人参酒不知不觉喝完整整一杯。
洗澡时,黎源觉得有些晕乎乎,但神智还算清晰,行动能力也正常,正是微醺状态。
等他走进卧室,小夫郎正坐在床上擦头发。
纱帘尚未固定,被夜风吹得轻轻飘浮。
偏头垂眸擦头的小夫郎恬静美好得不像真人。
黎源坐在床边看着小夫郎发呆。
小夫郎突然红着脸望过来,“你看什么?”
黎源倒也直白,“有没有人夸过你很好看?”
小夫郎微微蹙眉,他是男生女相,偶遇不识他身份的人看呆住,他是很厌恶的,好在身份高贵,一旦那些人知晓他的身份,再没有亵渎的胆量。
黎源在小夫郎身旁躺下,眼睛一直看着小夫郎。
今夜月色明亮,把小夫郎的侧影映出一轮珍珠般的光泽,黎源觉得珍珠这个名字再适合不过,不仅不女气,倒格外衬出小夫郎气质中贵不可言的矜持。
见小夫郎不说话,黎源咂摸出小夫郎不高兴。
他又坐起来,抚摸着小夫郎散开的发丝,“跟你的名字一样,很好听很好看,我很喜欢!”
小夫郎愣愣地侧过头,“黎哥哥很喜欢?”
黎源的手抚摸上小夫郎白皙洁净的脸庞,乡下生活朴素,也不知什么缘故,小夫郎被他越养越好,也许天生丽质。
特别那张红润的嘴唇,像花朵似的红润饱满。
黎源仿佛闻到花朵香甜的气息,他渴望尝一尝花朵清甜的味道。
“黎哥哥……唔……”
黎源尝到花朵的味道,甜的,软的,还有薄荷的清凉。
小夫郎从脚尖红到头顶,最终只能软绵绵扶着黎源精壮的肩头,无力地倒在床上。
那吻是浅的,淡的,像月光抚摸身躯。
又在下一秒变得炙热,像滚入喉头的人参酒,带着野性和热辣。
小夫郎浅浅回应,深深沦陷。
第17章 小真猪
两人关系似乎又发生变化。
黎源每日天不亮出门先要把小夫郎吻醒。
两人就着天幕微弱的星光,在昏暗沉默的天色里拥吻,吻到彼此气喘吁吁,黎源再给他脸颊落下大大的早安吻,才起床离开。
迷迷糊糊的小夫郎会再次入睡。
再醒过来会脸红的不知如何是好!
父母之间也是如此,如此孟浪吗?
姐姐跟姐夫也如此吗?
还是全天下的有情人都如此?
劳作一天回家后,黎源不像以往先吃饭,而是先去溪边洗个快澡,然后带着一身凉气卷着小夫郎回卧室。
两人有时候刚进卧室就吻到一起,慢慢挪到床边,然后一起坐下放慢速度,细细品味一天的思念。
有时候直接将小夫郎扑倒在床上,这时候的吻就会很激烈,激烈到小夫郎喘不过气。
外面才铺花砖,至于青砖他没见过,大约跟皇宫里的地砖差不多,再差也与京城大街上的青砖差不多。
山上的树木属于村子,每人每年有砍伐数额。
这里地处山区,最不缺的就是树木,往深处走一走,五十年百年的树木随处可见。
黎源选了两种木材,二十年的松木,五十年的核桃木,松木拿来做桌子柜子和厨房置物架,核桃木拿来做床,衣柜和精巧点的小家具。
黎源约好伐木人,上山选好木材,剩下的事情就是伐木人的,他们会负责运到镇上,送去木匠那里,新鲜的木材不会立马打造,要先泡水做防裂处理,阴干后才是后续加工。
黎源估摸全套家具打下来要等到入冬时。
他打算秋季重建屋子,等屋子重建好,家具也一应俱全,这个冬季应该不会冻到饿到小夫郎。
下山时黎源绕道看了看他的小灵芝,芝体颜色已经由淡黄色转为红褐色,但菌盖和菌柄还是软的,看得出姐妹俩一点不着急。
黎源掩盖好灵芝,转去摘了花椒,采了野葡萄,又看了红薯等作物的长势,该浇水浇水,该施肥施肥,之前他属于出山不空篓,现在进山也不空篓,背着农具和肥料。
回家前绕去石匠家,定了砌院墙的石料。
农家一般用篱笆做围墙,种满藤蔓能起到阻隔视野保护隐私安全的作用,家境好些用石料,再好些用青砖。
村长家就用的青砖。
黎源不会刻意攀比,石料结实牢固还便宜,况且他本就打算种满爬藤,用青砖到有些浪费。
黎源虽然选的石料,但用的花岗岩,这种石料很常见,河里圆滚滚的大石块便是,但他对花岗岩的尺寸有要求。
说着黎源在地面画起来,主墙的花岗岩不能大于多少寸,拐角的不能少于多少寸,垫脚的又应是多少。
石匠第一次见到这么讲究的,他知道黎源赚了点小钱,但人家没有乱花,粗里透着细致,是个会过日子的,不由高看两眼。
谈好价钱,给了定金,黎源投入插秧的队伍。
给村长家帮忙他没要银钱也没要谷物,只要了秧苗,村长媳妇私下跟村长嘀咕,懒骨头不懒后,变圆滑了,谁不知道,村长家的秧苗是好种。
村长乐见后生上劲,不在乎这点秧苗。
秧苗再好,种的过程不勤快,也得不到好收成。
黎源给自家水田插秧时,村长家李婶家老郎中家都派人过来帮忙,加上之前帮过人家的,或多或少出了人,还有一头牛。
四亩水田两天播种完,黎源没雇人,不用给银钱,最近是丰收季,也没人缺粮,他去镇上买了猪脚,每只篮子两只猪脚,一包烤制的花生,一包砂糖,一小壶黄酒,依旧由小夫郎装填,再搭配河边采来的野花。
没人不喜欢黎家的伴手礼,篮子编得精致,花卉搭配得雅致,就连包裹礼物桐油纸上的草结也格外漂亮,不像寻常人家能编出来的式样。
于是就有人托黎源问问小夫郎那式样是怎么打的,姑娘家学去以后嫁人体面,可惜小夫郎是男儿,不是媳妇,无论媳妇还是姑娘都不方便跟他走近。
黎源倒是学了出去教人。
很简单,就这样,那样,再这样。
教来教去自己都不会了,大家哄堂大笑。
常来找小夫郎的孩童们,有两个心灵手巧的孩子学了去,再教给家里的姐姐。
大家见过那手法,一般人可学不会。
插完秧,稻谷晒得差不多,打谷的打谷,舂米的舂米,微微的热风里,稻香阵阵弥漫。
接下来的活路不会那么赶,但也没闲,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管理,农具的维护和保养都是不能耽误的事情。
为此村长特意将村民召集起来,让大家不要懒惰,注意天气,也让家里的婆娘把菜园子管理起来,不要聚集在一起说是非。
黎源站在人群里偷笑,原来无论哪个时代都差不多,正笑得开心,他被村长抓出来,于是几百双眼睛全部笑嘻嘻地望向黎源。
村长不是让他出丑,而是夸奖他痛改前非,浪子回头金不换,同时还不点名批评村子里几个好吃懒做的人。
黎源早就收起笑容,一脸严肃的附和村长的话。
眼神坚定的下一秒就要入党。
可惜正经话没说到几句,一些胆子大的媳妇就笑嘻嘻的明知故问,“源子,你跟小夫郎都是男子,到底怎么生孩子?”
此生孩子非彼生孩子。
直差直白问他们两个如何行房。
黎源哪里知道两个男的如何行房,读大学时室友会在电脑上看成人片,他瞄了几眼,兴趣不大,加之学业和兼职,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做那些无谓的了解。
他对两性知识的了解可能就比课本上多一点。
黎源面不改色,“你们怎么生,我们就怎么生。”
顿时引来众人哈哈大笑。
有人更粗鄙,“你的小夫郎又没小*。”
是呀,男的没有。
黎源呆呆想,那到底怎么弄呢?
村长见众人越说越没边,笑着轰走大家。
晚上坐在院子里,小夫郎在烤瓜子。
孩童里有两个十三岁的,一个叫大牛,一个叫春狗,最听小夫郎的话,这些瓜子就是他们送来的,连着花盘送来几十个,一大堆堆在院子角落,小夫郎将瓜子掰下来晒干,研究着如何烤制。
黎源倒了两杯人参酒,招来小夫君,“珍珠,试试这个人参酒,经常喝点对身体有好处。”
小夫郎转过来喝了一口,算不得好喝,但也不难喝,家里最大那笔银钱是卖人参所得,黎源没有瞒他,但得知黎源将其中一只用来泡酒,小夫郎还是有些惊讶。
人参在他们家只是寻常东西,家里库房甚至放着几十盒千年人参,但小夫郎也知百年人参很难得。
之前人参酒未泡好时,黎源提过这酒让他喝,他只当玩笑,没想到是真的。
小夫郎小口喝着人参酒,心里暖暖的。
待来窑炉传来葵花的香味,两人拿出瓜子就着人参酒不知不觉喝完整整一杯。
洗澡时,黎源觉得有些晕乎乎,但神智还算清晰,行动能力也正常,正是微醺状态。
等他走进卧室,小夫郎正坐在床上擦头发。
纱帘尚未固定,被夜风吹得轻轻飘浮。
偏头垂眸擦头的小夫郎恬静美好得不像真人。
黎源坐在床边看着小夫郎发呆。
小夫郎突然红着脸望过来,“你看什么?”
黎源倒也直白,“有没有人夸过你很好看?”
小夫郎微微蹙眉,他是男生女相,偶遇不识他身份的人看呆住,他是很厌恶的,好在身份高贵,一旦那些人知晓他的身份,再没有亵渎的胆量。
黎源在小夫郎身旁躺下,眼睛一直看着小夫郎。
今夜月色明亮,把小夫郎的侧影映出一轮珍珠般的光泽,黎源觉得珍珠这个名字再适合不过,不仅不女气,倒格外衬出小夫郎气质中贵不可言的矜持。
见小夫郎不说话,黎源咂摸出小夫郎不高兴。
他又坐起来,抚摸着小夫郎散开的发丝,“跟你的名字一样,很好听很好看,我很喜欢!”
小夫郎愣愣地侧过头,“黎哥哥很喜欢?”
黎源的手抚摸上小夫郎白皙洁净的脸庞,乡下生活朴素,也不知什么缘故,小夫郎被他越养越好,也许天生丽质。
特别那张红润的嘴唇,像花朵似的红润饱满。
黎源仿佛闻到花朵香甜的气息,他渴望尝一尝花朵清甜的味道。
“黎哥哥……唔……”
黎源尝到花朵的味道,甜的,软的,还有薄荷的清凉。
小夫郎从脚尖红到头顶,最终只能软绵绵扶着黎源精壮的肩头,无力地倒在床上。
那吻是浅的,淡的,像月光抚摸身躯。
又在下一秒变得炙热,像滚入喉头的人参酒,带着野性和热辣。
小夫郎浅浅回应,深深沦陷。
第17章 小真猪
两人关系似乎又发生变化。
黎源每日天不亮出门先要把小夫郎吻醒。
两人就着天幕微弱的星光,在昏暗沉默的天色里拥吻,吻到彼此气喘吁吁,黎源再给他脸颊落下大大的早安吻,才起床离开。
迷迷糊糊的小夫郎会再次入睡。
再醒过来会脸红的不知如何是好!
父母之间也是如此,如此孟浪吗?
姐姐跟姐夫也如此吗?
还是全天下的有情人都如此?
劳作一天回家后,黎源不像以往先吃饭,而是先去溪边洗个快澡,然后带着一身凉气卷着小夫郎回卧室。
两人有时候刚进卧室就吻到一起,慢慢挪到床边,然后一起坐下放慢速度,细细品味一天的思念。
有时候直接将小夫郎扑倒在床上,这时候的吻就会很激烈,激烈到小夫郎喘不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