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强惨恶犬驯养指南 第102节
姬阳的伤好了些,终于能下床走动。
玉娘抱了几件干净衣裳进屋,递给他,道:“这是我弟弟冬子的衣服,你试试吧。我瞧着你俩身形差不多。”
姬阳接过,低头看了看那一叠洗得发白的布料,愣了一下,却也没多问。他缓缓换上衣裳,动作还有些生疏。
换好后,他走出屋门,院子外头,玉娘和她那口子许九哥正围着灶台忙活。
玉娘一回头,见他站在门口,不禁笑了:“哎哟,他穿冬子的衣裳还真合身。”
“可说呢!”许九哥打量了他两眼,咧嘴道,“这衣裳搁你身上比我家那小子穿着精神多了。”
姬阳低头看了看自己,一时没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玉娘从锅里掏出一只刚洗净的鸡,说:“你既然能下地了,今儿我杀只鸡,咱们好好庆一庆。”
她一边拔鸡毛,一边跟他说:“你也别急,慢慢养着,这身子骨好歹是捡回来的。等你记起家在何处,我们送你回去,你家人啊,怕是也盼你盼得眼睛都红了。”
姬阳倚着门柱站着,眼神在柴垛与屋檐之间游移着,沉默半晌,忽然道:“……我常常做梦。”
玉娘一愣,停下手中的活儿,问道:“梦见什么了?”
他望着天边浓云下微露的光,声音低哑:“梦里,有个女子提着灯,在雨里走来,一直走到我跟前。”
“她说了什么?”玉娘追问。
姬阳却摇了摇头:“我听不清……也看不见她的脸。”
玉娘听了,只觉心头微微一沉,嘴上却笑着打趣:“那是你媳妇儿吧,隔着梦都惦记你呢。”
许九哥在一旁凑趣,故意压低声音说道:“你说,他这人拾回来时,手里还攥着一个绣着老虎头的护符,一看就是姑娘家绣的,八成是他媳妇儿给的。”
“人家都有媳妇了,我们就别瞎操心了。”玉娘说道。
“我还寻思着,”他转头看玉娘,“咱三妹不是还没出阁?他模样俊俏,要是能留下来,咱家还能多添把力气,要不让他入赘?”
话音刚落,玉娘白了他一眼,抡起拳头捶了他一下:“你是不是没心没肺?人家现在失忆呢,你说这些,是不是趁火打劫?丢不丢人!”
许九哥捂着胳膊叫唤:“不是我胡说嘛,我也是心疼我妹……”
玉娘没理他,转头又对姬阳说:“你别听他瞎说,我们不是那种人。你慢慢养着就是,哪天你想起家在哪儿了,咱就一块送你回去。”
姬阳听着他们斗嘴,唇角微不可察地动了动,却没笑。
他只是低头,看着自己洗得发白的布鞋,指尖仍能感到那护符藏在腰间衣内,那只小小的老虎头,线脚早已模糊不清,却仍带着隐隐余温。
他总觉得,那灯下的女子就在梦的尽头,一步一步朝他走来。
可他偏偏,总也看不清她的模样。
这一日,天刚亮,天气也稍微暖和了些。
玉娘裹了件厚衣裳,一边往背篓里塞干粮,一边朝屋里喊道:“小兄弟,起来了没?今天赶集,得早些去!”
姬阳应了一声,从屋里出来,肩上搭着斧头。
许九哥早已在门口等着,见他出来,扛起背篓笑道:“今日柴多,咱早点出发,占个好位置卖得快。”
三人便结伴往山林里去。
山道湿滑,姬阳一手扶着树干,一手执斧,跟着他们穿过密林,寻了片松林开始砍柴。他力气大,干起活来毫不含糊,没一会儿就砍下一整堆。
玉娘蹲在一旁歇息,看他额角薄汗微出,却一句怨言没有,心里不由得泛起怜惜:“你说你这身板,搁城里头,指定是练过的。”
许九哥点头:“不光是力气大,你看他砍柴的架势,稳当又利索,刀口干净,我就说他是上过兵营的。”
姬阳闻言,微微一怔,手中的斧头顿了顿。
“兵营?”他轻声重复了一遍,脑子里倏地闪过一阵模糊的画面:号角声、战马嘶鸣、寒风卷过披风的猎响声。他好像站在城头,身后是万军……
但那画面转瞬即逝,怎么想都抓不住了。
“……可能吧。”他低声说道,继续劈柴。
待到柴捆好,三人挑着担子下山,赶往镇上集市。
集市临河而建,这时天色微亮,街上已有许多早起的村民在摆摊叫卖。玉娘挑了个靠近桥口的空位,许九哥和姬阳将柴整整齐齐地码好。
有人走过,看他们柴干火旺,又被削得齐整,很快就有人上前询价。
“这个多少钱?”
“这一捆六文,若多买些可以便宜。”
姬阳少言寡语,只在一旁装柴、称重,吆喝全靠玉娘。但他那一身身板挺拔、眉眼清俊,倒是引来不少姑娘偷偷回头。
许九哥笑着跟玉娘咬耳朵:“你瞧瞧,人都快看呆了,这要是我们三妹在场,还不得主动提亲?”
玉娘狠狠掐了他一把:“就你多嘴,闭上。”
集市渐热闹,柴卖得也差不多,玉娘给每人买了个热腾腾的糖饼,一边咬一边说:“下回咱再砍多点。”
姬阳接过糖饼,站在河边,静静望着水面发呆。河水倒映着熙攘人群,他却忽然怔了怔,仿佛在这人声鼎沸中听到了一个声音——
“姬阳。”
第83章
刚刚那一声唤得太轻太真,他猛然回头,却只看见街上来来往往的陌生人影。
“怎么了?”玉娘走近问。
他摇摇头,低声说:“没什么。”
只是那一声,仿佛穿透了所有迷雾,让他心口蓦地一紧。
那是谁?为什么他一听到,心就像被什么拽住了似的。
他捏着手中的糖饼,站在河边,看着这座陌生的集市,忽然觉得它似曾相识。
姬阳问道:“这是哪里?”
玉娘回道:“这儿啊,是北庭淮郡,咱们这地方穷,离大城都远着呢。小兄弟你放心,我们这儿偏得很,没人管你是谁,也没人上门查你。”
姬阳微怔,唇瓣轻动,喃喃念出两个字:“凉州。”
声音很轻,几乎只是本能地脱口而出。可那一瞬,心口却像是被人狠狠攫了一把,隐隐作痛,
玉娘脸色一变,忙伸手按住他的肩膀,低声“嘘”了一声:“你可别乱说。我们这地方再小,也归北庭管。凉州的事,可别提。”
姬阳一怔,眼神困惑,却还是点了点头。
玉娘看他神情茫然,心中不忍,又放轻了语气道:“你也别怕。”
姬阳垂眸,没有说话,只是摸了摸腰间的虎头护符,眼神暗暗发沉。
二月水暖,天气晴好。
紫川城外的官道两侧,新草生芽,山脚下的土地尚未完全解冻,却已能看见零星野花破土探出头来。
楼弃就要走了。
姜辞披着浅灰斗篷,静静站在官道旁,目送着他整理缰绳、理好马鞍。
楼弃翻身上马前,忽然叫住了她:“姜辞。”
姜辞转过身。
他站在马前,风吹乱鬓发,神情却前所未有的认真。
“我有个问题,想了许久,一直不敢问你。”
姜辞一怔,没说话,只是静静看着他。
楼弃目光微动,轻声道:“如果……我是说如果,姬阳真的回不来了,我说——我想娶你,你……会不会考虑?”
这句话一出口,空气像是顿了一瞬。
“我成过亲。”
“我不介意。”
“我生过孩子。”
“我会待他视如己出。”
“我不与人共享夫君。”
“我还是童子,日后也不会纳妾,等我当了王,只有你一个王后。”楼弃就这么看着她,“我知道你在与我说笑,但我没与你说笑。”
远山沉默,风穿过林梢,拂起她耳侧几缕碎发。
姜辞微抿了唇,眸色很淡,也很静:“我会一直等他回来。”
“无论多久。”
楼弃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看着她,眼中掠过一丝藏得极深的失落。
但终究没再多问一句,随后挂上以往那副痞里痞气的笑。
他翻身上马,收紧缰绳,临走前望了她最后一眼,却还是没忍住,轻声道:“那我会等你。”
“无论多久。”
说罢,他策马离去,身影很快隐没在薄雾尽头。但他举起一只手,在空中挥了挥,没有回头。
姜辞看着那道背影,直到他彻底走远。
身侧,晚娘低声叹了口气:“倘若都督真的……姑娘,我是说倘若,倘若他真的回不来了,奴瞧着燕王也是个不错的……”
姜辞侧目看她,淡淡一笑:“连你也这么说?”
晚娘赶紧摆手:“哎哟姑娘,我瞧我净说胡话,都督命大福厚,肯定会回来的。”
姜辞没有再说话。
她抬头望天,天色晴好,春阳浅淡,却无半点暖意渗入骨中。
她声音不高,却清晰坚定:“若他真的回不来,我也不会另嫁他人。”
“我会替他守着东阳,守着他的家人,就像他义无反顾替我出征那样。”
晚娘怔怔望着她,许久,轻轻点了点头。
玉娘抱了几件干净衣裳进屋,递给他,道:“这是我弟弟冬子的衣服,你试试吧。我瞧着你俩身形差不多。”
姬阳接过,低头看了看那一叠洗得发白的布料,愣了一下,却也没多问。他缓缓换上衣裳,动作还有些生疏。
换好后,他走出屋门,院子外头,玉娘和她那口子许九哥正围着灶台忙活。
玉娘一回头,见他站在门口,不禁笑了:“哎哟,他穿冬子的衣裳还真合身。”
“可说呢!”许九哥打量了他两眼,咧嘴道,“这衣裳搁你身上比我家那小子穿着精神多了。”
姬阳低头看了看自己,一时没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玉娘从锅里掏出一只刚洗净的鸡,说:“你既然能下地了,今儿我杀只鸡,咱们好好庆一庆。”
她一边拔鸡毛,一边跟他说:“你也别急,慢慢养着,这身子骨好歹是捡回来的。等你记起家在何处,我们送你回去,你家人啊,怕是也盼你盼得眼睛都红了。”
姬阳倚着门柱站着,眼神在柴垛与屋檐之间游移着,沉默半晌,忽然道:“……我常常做梦。”
玉娘一愣,停下手中的活儿,问道:“梦见什么了?”
他望着天边浓云下微露的光,声音低哑:“梦里,有个女子提着灯,在雨里走来,一直走到我跟前。”
“她说了什么?”玉娘追问。
姬阳却摇了摇头:“我听不清……也看不见她的脸。”
玉娘听了,只觉心头微微一沉,嘴上却笑着打趣:“那是你媳妇儿吧,隔着梦都惦记你呢。”
许九哥在一旁凑趣,故意压低声音说道:“你说,他这人拾回来时,手里还攥着一个绣着老虎头的护符,一看就是姑娘家绣的,八成是他媳妇儿给的。”
“人家都有媳妇了,我们就别瞎操心了。”玉娘说道。
“我还寻思着,”他转头看玉娘,“咱三妹不是还没出阁?他模样俊俏,要是能留下来,咱家还能多添把力气,要不让他入赘?”
话音刚落,玉娘白了他一眼,抡起拳头捶了他一下:“你是不是没心没肺?人家现在失忆呢,你说这些,是不是趁火打劫?丢不丢人!”
许九哥捂着胳膊叫唤:“不是我胡说嘛,我也是心疼我妹……”
玉娘没理他,转头又对姬阳说:“你别听他瞎说,我们不是那种人。你慢慢养着就是,哪天你想起家在哪儿了,咱就一块送你回去。”
姬阳听着他们斗嘴,唇角微不可察地动了动,却没笑。
他只是低头,看着自己洗得发白的布鞋,指尖仍能感到那护符藏在腰间衣内,那只小小的老虎头,线脚早已模糊不清,却仍带着隐隐余温。
他总觉得,那灯下的女子就在梦的尽头,一步一步朝他走来。
可他偏偏,总也看不清她的模样。
这一日,天刚亮,天气也稍微暖和了些。
玉娘裹了件厚衣裳,一边往背篓里塞干粮,一边朝屋里喊道:“小兄弟,起来了没?今天赶集,得早些去!”
姬阳应了一声,从屋里出来,肩上搭着斧头。
许九哥早已在门口等着,见他出来,扛起背篓笑道:“今日柴多,咱早点出发,占个好位置卖得快。”
三人便结伴往山林里去。
山道湿滑,姬阳一手扶着树干,一手执斧,跟着他们穿过密林,寻了片松林开始砍柴。他力气大,干起活来毫不含糊,没一会儿就砍下一整堆。
玉娘蹲在一旁歇息,看他额角薄汗微出,却一句怨言没有,心里不由得泛起怜惜:“你说你这身板,搁城里头,指定是练过的。”
许九哥点头:“不光是力气大,你看他砍柴的架势,稳当又利索,刀口干净,我就说他是上过兵营的。”
姬阳闻言,微微一怔,手中的斧头顿了顿。
“兵营?”他轻声重复了一遍,脑子里倏地闪过一阵模糊的画面:号角声、战马嘶鸣、寒风卷过披风的猎响声。他好像站在城头,身后是万军……
但那画面转瞬即逝,怎么想都抓不住了。
“……可能吧。”他低声说道,继续劈柴。
待到柴捆好,三人挑着担子下山,赶往镇上集市。
集市临河而建,这时天色微亮,街上已有许多早起的村民在摆摊叫卖。玉娘挑了个靠近桥口的空位,许九哥和姬阳将柴整整齐齐地码好。
有人走过,看他们柴干火旺,又被削得齐整,很快就有人上前询价。
“这个多少钱?”
“这一捆六文,若多买些可以便宜。”
姬阳少言寡语,只在一旁装柴、称重,吆喝全靠玉娘。但他那一身身板挺拔、眉眼清俊,倒是引来不少姑娘偷偷回头。
许九哥笑着跟玉娘咬耳朵:“你瞧瞧,人都快看呆了,这要是我们三妹在场,还不得主动提亲?”
玉娘狠狠掐了他一把:“就你多嘴,闭上。”
集市渐热闹,柴卖得也差不多,玉娘给每人买了个热腾腾的糖饼,一边咬一边说:“下回咱再砍多点。”
姬阳接过糖饼,站在河边,静静望着水面发呆。河水倒映着熙攘人群,他却忽然怔了怔,仿佛在这人声鼎沸中听到了一个声音——
“姬阳。”
第83章
刚刚那一声唤得太轻太真,他猛然回头,却只看见街上来来往往的陌生人影。
“怎么了?”玉娘走近问。
他摇摇头,低声说:“没什么。”
只是那一声,仿佛穿透了所有迷雾,让他心口蓦地一紧。
那是谁?为什么他一听到,心就像被什么拽住了似的。
他捏着手中的糖饼,站在河边,看着这座陌生的集市,忽然觉得它似曾相识。
姬阳问道:“这是哪里?”
玉娘回道:“这儿啊,是北庭淮郡,咱们这地方穷,离大城都远着呢。小兄弟你放心,我们这儿偏得很,没人管你是谁,也没人上门查你。”
姬阳微怔,唇瓣轻动,喃喃念出两个字:“凉州。”
声音很轻,几乎只是本能地脱口而出。可那一瞬,心口却像是被人狠狠攫了一把,隐隐作痛,
玉娘脸色一变,忙伸手按住他的肩膀,低声“嘘”了一声:“你可别乱说。我们这地方再小,也归北庭管。凉州的事,可别提。”
姬阳一怔,眼神困惑,却还是点了点头。
玉娘看他神情茫然,心中不忍,又放轻了语气道:“你也别怕。”
姬阳垂眸,没有说话,只是摸了摸腰间的虎头护符,眼神暗暗发沉。
二月水暖,天气晴好。
紫川城外的官道两侧,新草生芽,山脚下的土地尚未完全解冻,却已能看见零星野花破土探出头来。
楼弃就要走了。
姜辞披着浅灰斗篷,静静站在官道旁,目送着他整理缰绳、理好马鞍。
楼弃翻身上马前,忽然叫住了她:“姜辞。”
姜辞转过身。
他站在马前,风吹乱鬓发,神情却前所未有的认真。
“我有个问题,想了许久,一直不敢问你。”
姜辞一怔,没说话,只是静静看着他。
楼弃目光微动,轻声道:“如果……我是说如果,姬阳真的回不来了,我说——我想娶你,你……会不会考虑?”
这句话一出口,空气像是顿了一瞬。
“我成过亲。”
“我不介意。”
“我生过孩子。”
“我会待他视如己出。”
“我不与人共享夫君。”
“我还是童子,日后也不会纳妾,等我当了王,只有你一个王后。”楼弃就这么看着她,“我知道你在与我说笑,但我没与你说笑。”
远山沉默,风穿过林梢,拂起她耳侧几缕碎发。
姜辞微抿了唇,眸色很淡,也很静:“我会一直等他回来。”
“无论多久。”
楼弃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看着她,眼中掠过一丝藏得极深的失落。
但终究没再多问一句,随后挂上以往那副痞里痞气的笑。
他翻身上马,收紧缰绳,临走前望了她最后一眼,却还是没忍住,轻声道:“那我会等你。”
“无论多久。”
说罢,他策马离去,身影很快隐没在薄雾尽头。但他举起一只手,在空中挥了挥,没有回头。
姜辞看着那道背影,直到他彻底走远。
身侧,晚娘低声叹了口气:“倘若都督真的……姑娘,我是说倘若,倘若他真的回不来了,奴瞧着燕王也是个不错的……”
姜辞侧目看她,淡淡一笑:“连你也这么说?”
晚娘赶紧摆手:“哎哟姑娘,我瞧我净说胡话,都督命大福厚,肯定会回来的。”
姜辞没有再说话。
她抬头望天,天色晴好,春阳浅淡,却无半点暖意渗入骨中。
她声音不高,却清晰坚定:“若他真的回不来,我也不会另嫁他人。”
“我会替他守着东阳,守着他的家人,就像他义无反顾替我出征那样。”
晚娘怔怔望着她,许久,轻轻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