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强惨恶犬驯养指南 第52节
“至于有人说东阳军无粮可发,是为了故意制造混乱。”
他顿了顿,眸光如炬,一字一句道:
“纯属谣言。”
“我姬阳在此承诺,明日午时,准时发粮。只要我还在宁陵一日,就不会让你们中任何一个人挨饿。”
此话一出,原本躁动的人群像是被骤然浇下一瓢冷水,渐渐安静下来。
那些愤怒、焦躁、惊惧的目光中,终于多出一丝迟疑与安定。
“若查出真凶,我也不会轻饶,在这里的所有人,直到彻底查清之前,全部都不许出去。”姬阳补了一句,语气森冷。
百姓们面面相觑,有人低声附和:“都督既然发话了,那……兴许真是误会。”
“午时要发粮呢……”
“也不能冤枉了救过我们的姜大夫……”
人群的情绪渐渐平息,怒意随风而散。
楼弃立于一旁,他抬眸,目光掠过人头攒动的场间,在一角定住。
发粮?姬阳哪里有粮可发?
苏玉就站在人群边缘,微微皱着眉,朝他看过来。
二人视线交汇。
苏玉轻轻摇头,唇角动了动,传来一个无声的讯息——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楼弃眼底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沉意,却没说什么,只是淡淡收回了视线。
姬阳护着姜辞一路走出疫区,临别前叮嘱道:“你和银霜回去好好洗漱,换身干净衣裳,晚些我会带孟啸来郡守府,让晚娘准备一桌菜,好好招待孟使君。”
姜辞点了点头:“好。”
姬阳交代完毕,刚欲转身离去,忽又顿住脚步,像是想起了什么。他回头,看着她的背影,唤了一声:“姜辞。”
姜辞转身:“嗯?”
姬阳顿了顿,终是低声开口:“凉州的粮草和药材,今日会悉数到达,谢谢你。我……欠你一个人情。”
话落,他不再多言,转身快步离去,背影挺拔而沉稳,消失在转角。
姜辞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忍不住轻轻一笑,低声自语:“谁稀罕你这个人情?我又不是为了你一个人做的,真是……自作多情。”
说罢,她牵起裙摆,与银霜一同回了郡守府。
几日未归,府中人早已翘首以盼。晚娘听闻她回了,一路小跑着迎上来。她一见姜辞,便立马攥住她的手,上下打量,眼眶竟有些泛红:
“姑娘,你瘦了,也憔悴了。”
银霜在旁不忿地插嘴:“可不是嘛,这宁陵的百姓,真真不讲理。小姐好心救他们,他们却两次三番地为难她,一个个盲目跟风,分不清青红皂白,真是……气死人了。”
姜辞柔声劝道:“好了,别说了。他们大多是泥腿子出身,没读过书,也不识字,情绪一激就容易被人煽动,又何必与他们计较些什么呢。”
银霜撇撇嘴,不情愿地哼了一声。
她们走进屋内,姜辞正欲坐下,晚娘接过银霜手中的衣裳,柔声说道:“你这些日子也辛苦了,去歇一歇吧,我来照顾姑娘,叫厨房备热水。”
银霜点点头,嘟囔着离开了。
热水不多时便被端入室中。姜辞褪下外衣,浸入浴桶,温热的水将她整个人都裹了进去。
她靠在桶壁上,闭着眼,脑中却难得安静不下来。
这几日发生的事一桩桩,一件件浮现在眼前:疫区的混乱、百姓的指责、草药中毒、楼弃拔刀相护……
她总觉得哪里不对。
猛地,她想到一人——苏玉。
姜辞睁开眼。初到疫区的时候,她协助诊脉,分阵营,压根没见过这
个苏玉,可后来她却忽然出现在她要去采草药那日,还说是来帮忙。
而且,她还是燕渡的妹妹。
“燕渡……”姜辞低声呢喃着那个名字,眉心微蹙。
他这几次,总是在自己最危急的时候出现:客栈刺杀那夜,他第一个冲上来;疫区动乱,也是他挡在自己面前。
这也太巧了。
她越想越乱,忽然抬手拿起湿帕,轻轻覆在脸上,闭上眼。
“算了,不想了。”她心中叹息。
姜辞洗漱完毕,歇了一个囫囵觉,等晚娘轻声推门进来时,窗外天色已近黄昏。她被叫醒时,尚有些睡意,睁眼茫然地看着窗边金红暮色。
晚娘走到床前,一边揭开被褥,一边笑着说:“今日发粮领药,那些百姓可把都督夸得跟什么似的。可明明是姑娘您去信求来的粮药,好事全叫他一个人收了。”她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忿,轻声嘟囔,“他要真有那份心,就该多体贴姑娘几分才是。”
姜辞低头慢慢坐起,披衣下床,淡淡回道:“晚娘,不必计较这些。他是整个东阳的都督,功劳归他,也无妨。我……其实也不想和他太近。现在这样就挺好,不必日日寒暄应对,各过各的,挺好。”
晚娘听她这般说,神色怔怔,却也不再多言,只默默帮她梳发穿衣。
正梳到一半,晚娘拿起了梳妆台上那朵素白纸绢折的小花,迟疑了一下,轻声问道:“姑娘,今日要见大姑爷,这个……还戴吗?”
姜辞接过白花,指尖捻着它柔软的边缘,目光一瞬凝滞。她沉默片刻,鼻尖忽然一酸,嘴角也垂了下去。
“他明明……那么好一个人,”她喃喃低语,脑海中浮现出姬栩芝兰玉树的身影,“老天为何偏要他……”
“姑娘!”晚娘忙打断她的话,语气急促,“这话不能乱说。大公子确实是个顶好的人,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他若有灵,见姑娘如此守念,来世定会享尽福报。”
姜辞点了点头,强自按下情绪,将那朵白花亲自插回发间,对着铜镜理了理鬓角。
“我想……给大哥守丧。”
晚娘一怔,心中一酸,只轻轻应了一声“是”。
不久,姜辞与晚娘一道来到郡守府中东厢那间客座厅时,厅中灯火已明,饭菜也已摆好。孟啸与姬阳皆已入座,正低声交谈。
一见姜辞进来,孟啸便笑着起身招呼:“阿辞,来了便好,我还和都督说你许是歇着起不来呢。”
姬阳也起身站了片刻,目光扫过她发间那朵白花,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却未言语。
姜辞换了干净衣裳,虽洗去尘埃,气色却仍有疲惫之色。她盈盈福了一礼,声音温和而有些低哑:“姐夫,都督,让你们久等了。”
她在姬阳旁边坐下,一如既往地恭敬有度、分寸妥帖。
孟啸早已察觉姜辞与姬阳之间,并无寻常夫妻间的亲近,此刻饭局已过半,他笑着举杯,故意试探般说道:“都督,阿辞在信中说,她与夫君琴瑟和鸣,可见都督将我们阿辞照顾得极好。”
话音落下,姬阳握着筷子的手微顿,神色微不可察地僵了一下。他抬眸看了姜辞一眼,只见她低垂着头,指尖紧紧扣着杯沿,并未回应。
姬阳眼神微闪,仿佛被这“夫君”二字戳中了心事。
他干咳一声,道:“姐夫说笑了,夫妻本就应当如此。”说罢,垂眸低头,声音含着一丝不自觉的心虚。
孟啸见状,心中已有几分了然,却也不再点破。他本就知道这是场和亲之事,如今看来虽疏淡,却也无大难为,便算是阿潋交代得心安。
他微笑着将杯中酒饮尽,姬阳见状,主动替他满上,道:“再添一杯,谢姐夫远道而来解我燃眉之急。”
姜辞忽然抬头,目光平静中带着几分认真,轻声说道:“姐夫,你和姐姐成婚,竟未给汀洲送信。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若早些知晓,定当备上一份薄礼。如今想来,倒觉愧疚。”
说罢,她举起酒杯,语气温婉真挚:“这一杯,算是迟来的贺喜酒,敬你们白首成约。”
姬阳正低头咬着一块牛肉,姜辞在桌下轻轻踢了他一脚,他抬头一愣,旋即明白,连忙放下筷子,举杯附和道:“祝姐姐和姐夫,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三人举杯共饮,气氛渐渐融洽。
孟啸放下酒杯,笑意更深:“借你们吉言。说起来,我家阿潋,在我临行前诊出喜脉。”他语气中按捺不住的欣喜,紧接着补上一句,“这句‘早生贵子’,我原封不动地送还给你们夫妇二人。”
话音一落,姜辞微愣,忍不住抬眼看了姬阳一眼。
恰巧姬阳也抬眸望向她,二人视线在半空中撞上,脑海中竟同时浮现出那一夜的荒唐记忆,入酒的迷药、唇齿交缠、肌肤相亲。
空气仿佛凝住了半瞬,桌下的脚不约而同地收了回去。
姬阳的耳根一点点泛红,而姜辞也飞快地移开了视线,低头喝茶掩饰,唇角却微微抿紧。
孟啸夹了一块菜,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们,心中暗道:也许这段和亲,也未必没有回转的余地。
就在这时,姜辞忽然捂住胸口,眉头一蹙,轻轻干呕了一声,身子微微前倾,连带着桌边的瓷杯也颤了一下。
两个大男人的目光相撞在一起,又齐刷刷看向姜辞。
第42章
“阿辞?”孟啸最先反应过来,语气中满是关切。
姬阳也猛地转头看她,神色凝住,眸光一瞬紧张,“你怎么了?”
姜辞摆了摆手,强忍着不适,声音低低的:“没事,可能是刚刚酒喝得急了。”
但她脸色微白,唇边失了血色。她低垂着眼,不敢看二人,只觉胸口翻腾,胃中微微泛酸。
姬阳已然放下杯盏,神情一凛:“你面色不好,还说没事?”
孟啸则微微一愣,眸中划过一丝异样的神色。
这一刻,饭桌上的空气忽然安静下来,仿佛有什么尚未言明的东西,在三人之间悄然游走。
姬阳看着姜辞的模样,心中莫名一紧:难道是那晚?
一想到此,他不禁攥紧了手边的酒杯。
姜辞则迅速坐直身子,勉强笑了一下,道:“真的没事,可能是这几日操劳,加上刚刚醒来就饮酒,胃不太舒服。”
她说得平静,语气也一如既往的从容。
姬阳将她手中的酒杯拿走,说道:“既然身体不舒服,就别饮酒了,让晚娘注意一下你的饮食,早点回去歇着,姐夫有我在这里陪着。”
姬阳送走孟啸,踏进郡守府的院落时,暮色已深,天边最后一抹霞光也沉入了山影之间。他刚一抬头,便看见姜辞站在院中的石阶旁,身影纤细,正背风而立。
他走过去,在她身后停下。
姜辞似是听见了动静,转过头来,语气平静地开口:“谢谢都督今日在姐夫面前,配合我演了这一出戏。”
姬阳微怔了一下,没有立刻答话。他垂眸看着她眼底淡淡的疲意与礼貌疏离,过了片刻,才缓缓说道:
他顿了顿,眸光如炬,一字一句道:
“纯属谣言。”
“我姬阳在此承诺,明日午时,准时发粮。只要我还在宁陵一日,就不会让你们中任何一个人挨饿。”
此话一出,原本躁动的人群像是被骤然浇下一瓢冷水,渐渐安静下来。
那些愤怒、焦躁、惊惧的目光中,终于多出一丝迟疑与安定。
“若查出真凶,我也不会轻饶,在这里的所有人,直到彻底查清之前,全部都不许出去。”姬阳补了一句,语气森冷。
百姓们面面相觑,有人低声附和:“都督既然发话了,那……兴许真是误会。”
“午时要发粮呢……”
“也不能冤枉了救过我们的姜大夫……”
人群的情绪渐渐平息,怒意随风而散。
楼弃立于一旁,他抬眸,目光掠过人头攒动的场间,在一角定住。
发粮?姬阳哪里有粮可发?
苏玉就站在人群边缘,微微皱着眉,朝他看过来。
二人视线交汇。
苏玉轻轻摇头,唇角动了动,传来一个无声的讯息——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楼弃眼底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沉意,却没说什么,只是淡淡收回了视线。
姬阳护着姜辞一路走出疫区,临别前叮嘱道:“你和银霜回去好好洗漱,换身干净衣裳,晚些我会带孟啸来郡守府,让晚娘准备一桌菜,好好招待孟使君。”
姜辞点了点头:“好。”
姬阳交代完毕,刚欲转身离去,忽又顿住脚步,像是想起了什么。他回头,看着她的背影,唤了一声:“姜辞。”
姜辞转身:“嗯?”
姬阳顿了顿,终是低声开口:“凉州的粮草和药材,今日会悉数到达,谢谢你。我……欠你一个人情。”
话落,他不再多言,转身快步离去,背影挺拔而沉稳,消失在转角。
姜辞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忍不住轻轻一笑,低声自语:“谁稀罕你这个人情?我又不是为了你一个人做的,真是……自作多情。”
说罢,她牵起裙摆,与银霜一同回了郡守府。
几日未归,府中人早已翘首以盼。晚娘听闻她回了,一路小跑着迎上来。她一见姜辞,便立马攥住她的手,上下打量,眼眶竟有些泛红:
“姑娘,你瘦了,也憔悴了。”
银霜在旁不忿地插嘴:“可不是嘛,这宁陵的百姓,真真不讲理。小姐好心救他们,他们却两次三番地为难她,一个个盲目跟风,分不清青红皂白,真是……气死人了。”
姜辞柔声劝道:“好了,别说了。他们大多是泥腿子出身,没读过书,也不识字,情绪一激就容易被人煽动,又何必与他们计较些什么呢。”
银霜撇撇嘴,不情愿地哼了一声。
她们走进屋内,姜辞正欲坐下,晚娘接过银霜手中的衣裳,柔声说道:“你这些日子也辛苦了,去歇一歇吧,我来照顾姑娘,叫厨房备热水。”
银霜点点头,嘟囔着离开了。
热水不多时便被端入室中。姜辞褪下外衣,浸入浴桶,温热的水将她整个人都裹了进去。
她靠在桶壁上,闭着眼,脑中却难得安静不下来。
这几日发生的事一桩桩,一件件浮现在眼前:疫区的混乱、百姓的指责、草药中毒、楼弃拔刀相护……
她总觉得哪里不对。
猛地,她想到一人——苏玉。
姜辞睁开眼。初到疫区的时候,她协助诊脉,分阵营,压根没见过这
个苏玉,可后来她却忽然出现在她要去采草药那日,还说是来帮忙。
而且,她还是燕渡的妹妹。
“燕渡……”姜辞低声呢喃着那个名字,眉心微蹙。
他这几次,总是在自己最危急的时候出现:客栈刺杀那夜,他第一个冲上来;疫区动乱,也是他挡在自己面前。
这也太巧了。
她越想越乱,忽然抬手拿起湿帕,轻轻覆在脸上,闭上眼。
“算了,不想了。”她心中叹息。
姜辞洗漱完毕,歇了一个囫囵觉,等晚娘轻声推门进来时,窗外天色已近黄昏。她被叫醒时,尚有些睡意,睁眼茫然地看着窗边金红暮色。
晚娘走到床前,一边揭开被褥,一边笑着说:“今日发粮领药,那些百姓可把都督夸得跟什么似的。可明明是姑娘您去信求来的粮药,好事全叫他一个人收了。”她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忿,轻声嘟囔,“他要真有那份心,就该多体贴姑娘几分才是。”
姜辞低头慢慢坐起,披衣下床,淡淡回道:“晚娘,不必计较这些。他是整个东阳的都督,功劳归他,也无妨。我……其实也不想和他太近。现在这样就挺好,不必日日寒暄应对,各过各的,挺好。”
晚娘听她这般说,神色怔怔,却也不再多言,只默默帮她梳发穿衣。
正梳到一半,晚娘拿起了梳妆台上那朵素白纸绢折的小花,迟疑了一下,轻声问道:“姑娘,今日要见大姑爷,这个……还戴吗?”
姜辞接过白花,指尖捻着它柔软的边缘,目光一瞬凝滞。她沉默片刻,鼻尖忽然一酸,嘴角也垂了下去。
“他明明……那么好一个人,”她喃喃低语,脑海中浮现出姬栩芝兰玉树的身影,“老天为何偏要他……”
“姑娘!”晚娘忙打断她的话,语气急促,“这话不能乱说。大公子确实是个顶好的人,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他若有灵,见姑娘如此守念,来世定会享尽福报。”
姜辞点了点头,强自按下情绪,将那朵白花亲自插回发间,对着铜镜理了理鬓角。
“我想……给大哥守丧。”
晚娘一怔,心中一酸,只轻轻应了一声“是”。
不久,姜辞与晚娘一道来到郡守府中东厢那间客座厅时,厅中灯火已明,饭菜也已摆好。孟啸与姬阳皆已入座,正低声交谈。
一见姜辞进来,孟啸便笑着起身招呼:“阿辞,来了便好,我还和都督说你许是歇着起不来呢。”
姬阳也起身站了片刻,目光扫过她发间那朵白花,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却未言语。
姜辞换了干净衣裳,虽洗去尘埃,气色却仍有疲惫之色。她盈盈福了一礼,声音温和而有些低哑:“姐夫,都督,让你们久等了。”
她在姬阳旁边坐下,一如既往地恭敬有度、分寸妥帖。
孟啸早已察觉姜辞与姬阳之间,并无寻常夫妻间的亲近,此刻饭局已过半,他笑着举杯,故意试探般说道:“都督,阿辞在信中说,她与夫君琴瑟和鸣,可见都督将我们阿辞照顾得极好。”
话音落下,姬阳握着筷子的手微顿,神色微不可察地僵了一下。他抬眸看了姜辞一眼,只见她低垂着头,指尖紧紧扣着杯沿,并未回应。
姬阳眼神微闪,仿佛被这“夫君”二字戳中了心事。
他干咳一声,道:“姐夫说笑了,夫妻本就应当如此。”说罢,垂眸低头,声音含着一丝不自觉的心虚。
孟啸见状,心中已有几分了然,却也不再点破。他本就知道这是场和亲之事,如今看来虽疏淡,却也无大难为,便算是阿潋交代得心安。
他微笑着将杯中酒饮尽,姬阳见状,主动替他满上,道:“再添一杯,谢姐夫远道而来解我燃眉之急。”
姜辞忽然抬头,目光平静中带着几分认真,轻声说道:“姐夫,你和姐姐成婚,竟未给汀洲送信。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若早些知晓,定当备上一份薄礼。如今想来,倒觉愧疚。”
说罢,她举起酒杯,语气温婉真挚:“这一杯,算是迟来的贺喜酒,敬你们白首成约。”
姬阳正低头咬着一块牛肉,姜辞在桌下轻轻踢了他一脚,他抬头一愣,旋即明白,连忙放下筷子,举杯附和道:“祝姐姐和姐夫,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三人举杯共饮,气氛渐渐融洽。
孟啸放下酒杯,笑意更深:“借你们吉言。说起来,我家阿潋,在我临行前诊出喜脉。”他语气中按捺不住的欣喜,紧接着补上一句,“这句‘早生贵子’,我原封不动地送还给你们夫妇二人。”
话音一落,姜辞微愣,忍不住抬眼看了姬阳一眼。
恰巧姬阳也抬眸望向她,二人视线在半空中撞上,脑海中竟同时浮现出那一夜的荒唐记忆,入酒的迷药、唇齿交缠、肌肤相亲。
空气仿佛凝住了半瞬,桌下的脚不约而同地收了回去。
姬阳的耳根一点点泛红,而姜辞也飞快地移开了视线,低头喝茶掩饰,唇角却微微抿紧。
孟啸夹了一块菜,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们,心中暗道:也许这段和亲,也未必没有回转的余地。
就在这时,姜辞忽然捂住胸口,眉头一蹙,轻轻干呕了一声,身子微微前倾,连带着桌边的瓷杯也颤了一下。
两个大男人的目光相撞在一起,又齐刷刷看向姜辞。
第42章
“阿辞?”孟啸最先反应过来,语气中满是关切。
姬阳也猛地转头看她,神色凝住,眸光一瞬紧张,“你怎么了?”
姜辞摆了摆手,强忍着不适,声音低低的:“没事,可能是刚刚酒喝得急了。”
但她脸色微白,唇边失了血色。她低垂着眼,不敢看二人,只觉胸口翻腾,胃中微微泛酸。
姬阳已然放下杯盏,神情一凛:“你面色不好,还说没事?”
孟啸则微微一愣,眸中划过一丝异样的神色。
这一刻,饭桌上的空气忽然安静下来,仿佛有什么尚未言明的东西,在三人之间悄然游走。
姬阳看着姜辞的模样,心中莫名一紧:难道是那晚?
一想到此,他不禁攥紧了手边的酒杯。
姜辞则迅速坐直身子,勉强笑了一下,道:“真的没事,可能是这几日操劳,加上刚刚醒来就饮酒,胃不太舒服。”
她说得平静,语气也一如既往的从容。
姬阳将她手中的酒杯拿走,说道:“既然身体不舒服,就别饮酒了,让晚娘注意一下你的饮食,早点回去歇着,姐夫有我在这里陪着。”
姬阳送走孟啸,踏进郡守府的院落时,暮色已深,天边最后一抹霞光也沉入了山影之间。他刚一抬头,便看见姜辞站在院中的石阶旁,身影纤细,正背风而立。
他走过去,在她身后停下。
姜辞似是听见了动静,转过头来,语气平静地开口:“谢谢都督今日在姐夫面前,配合我演了这一出戏。”
姬阳微怔了一下,没有立刻答话。他垂眸看着她眼底淡淡的疲意与礼貌疏离,过了片刻,才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