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强惨恶犬驯养指南 第43节
一道纤影自暗中掠出,银霜身形如燕,眨眼间已绕至其中一名黑衣人身后。她伸手一扭,只听“咔哒”一声脆响,那人颈骨应声而断,软倒在地。
其余二人震怒,挥刀扑向她,银霜袖中短匕出鞘,转瞬便划破空气,直取要害。匕首所至,喉间鲜血喷涌,二人竟毫无还手之力,踉跄数步后轰然倒地。
屋内顿时重归死寂。
陆临川跌坐在地,目光震惊地看着眼前那具冷静干练的身影,心头泛起层层惊涛骇浪。
第33章
此刻的银霜,与往日那个天真羞涩、战战兢兢的小婢子判若两人。她眉目冷肃,杀意未消,立于血泊之中,如霜如刃。
银霜回身,将手伸向他。
陆临川仍怔怔地看着她,未作动作。
她蹙眉催促,声音清冷:“还不快起来。”
陆临川这才回神,急忙起身,拍去身上的尘土,仍不敢置信地问道:“你会功夫?”
银霜收起匕首,语气淡然:“此事还望陆司马保密,我家小姐并不知情。老爷命我随侍左右,护她周全。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出手。”
陆临川郑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敬意。
这时,屋外打斗之声仍未止息,银霜倚靠在门边,望向远处,又回头安抚晚娘道:“小姐应当无恙,都督与那名少侠身手不凡,这些人不是他们的对手。咱们暂且在此避一避。”
说罢,她拉着晚娘再次躲入柜中,将门轻轻掩上。
而陆临川独自一人站在原地,望着血泊中那三具尸体,不禁轻轻勾唇,喃喃自语:“这世道,还真是人不可貌相。”
外面的局势仍未平息。姜辞藏身的柜台后忽被一股大力揪住,那人拎住她的衣领将她甩出,重重摔在地上。
她来不及起身,便见寒光直逼面门。
生死关头,那名戴斗笠的男子如鬼魅一般窜出,长刀一横,替她挡下致命一击,反手便是一刀刺入来人腰腹,力道极重,一刀封喉。
姜辞愣在原地,喘息未定。
这时姬阳也收了最后一名敌人,回身望来,只见她倒在地上,而那名陌生男子一膝跪地,单手撑地,将她牢牢护在身下。
那一幕刺入姬阳眼中,他眉头一拧,大步上前,一把将男子拽开。
“起来。”
那人虽负伤,却仍沉稳站起,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没作声。
姜辞一惊,看见斗笠男子肩头血迹斑斑,急忙道:“姬阳,你轻点,他受伤了。”
姬阳收剑入鞘,目光一沉。那戴着斗笠的男子正欲伸手去扶姜辞,却被姬阳一掌拍开。姬阳上前一步,将姜辞扶起,语气清冷:“我的夫人,就不劳阁下费心了。”
姜辞稳住身形,朝那人轻轻一礼,道:“多谢相救。”
姬阳低头看向她,语气略缓:“你可有受伤?”
姜辞摇了摇头,手却悄然握住他的衣袖,神色微急:“晚娘和银霜呢?”
姬阳环顾四周,沉声道:“你留在此处,我去寻她们。”
天将破晓,一小队东阳军快马而至,队伍整肃,气势森然。
客栈大厅内,姬阳负手而立,目光扫过一地尸体,冷声吩咐:“看这几人的装束,应是近日在百
姓口中流传的流贼,八成是劫财杀人。”
陆临川站在他一侧,闻言道:“主公,还好这伙人数量不多,若是他们人再多些,昨夜东阳军皆歇在二里之外,恐怕……”
“无妨。”姬阳打断他,“事已平息,命人清理现场,片刻后启程,留几人处理后事。”
正说话间,姜辞领着晚娘和银霜从楼上缓步而下。姬阳抬眸望去,只见她一身素衣,神色平静,虽略显疲惫,却已恢复往日从容。
这时,那名戴斗笠的男子也从一侧厢房走出。他缓缓摘下斗笠,走到众人面前,拱手一礼,声音清朗:“在下燕渡,从凉州来,昨夜蒙诸位相助,多谢。”
姬阳与姜辞齐齐望向他。
那人五官俊朗,目如寒星,唇角含笑,气度闲逸。姜辞盯着他的眼,忽觉有些熟悉,略一迟疑,便抬手挡住他的下半张脸,再次凝视那双黑曜石般的眼睛——她想起了,那日丰都城内的医馆,偷舆图的人,是他!
“你在做什么?”姬阳皱眉问道。
姜辞微怔,忙低下手,随口应道:“手有些痛,看看是不是伤着了。”
姬阳面色一沉,走近一步,语气中多了几分关切:“你受伤了?”
姜辞连忙摇头:“没事。”
姬阳目光一收,又转头盯住燕渡,沉声问道:“不知这位少侠,既是凉州人,为何会在此地现身?”
燕渡唇角微扬,懒洋洋地回道:“我虽出身凉州,却更喜行走四方,游历山川,谈不上什么目的,不过是江湖游侠一名。昨夜与大人并肩一战,配合得当,何必如此敌意相向?”
姬阳没有再理会,只挥手道:“整队,启程。”
燕渡却不急着走,忽然开口,唤住了他:“这位大人,敢问你们此行要往何处去?”
前方的姬阳闻声回头,目光冷冽,语气也如刀锋:“无可奉告。”
言罢,他收回视线,翻身上马,衣袍猎猎,带着众人策马而去。
楼弃立于原地,望着那一行人的背影,目光最后停在那抹青衫素影之上,唇角轻轻翘起,低声道:“姬阳,好久不见啊。”
……
行出十余里后,林道渐阔,马蹄声与车轮声交织一片。
姬阳一手执缰,忽然偏头问道:“你方才有没有觉得,那名唤作燕渡的江湖人,身法有些眼熟?”
陆临川略一思忖,摇了摇头:“不知主公所指何种熟悉?”
姬阳沉声道:“昨夜并肩御敌时,那人出招、翻身、落步的气劲……让我想起一个人——楼弃。但我素未见过楼弃真容,战场上每次交手,他都戴着青铜面具。”
陆临川挑了挑眉,道:“瀚北离此地隔着一整座青州,楼弃身为一方霸主,岂会舍本逐末,亲自只身南下?怕是多心了。”
姬阳凝视前方,眉头轻蹙,声音低沉:“但愿如此。只是……我与楼弃交手多年,那种逼人的气势,实在太像了。”
……
马车之中,车帘微曳,风声徐徐。
姜辞靠在软垫上,指尖缓缓抚过肩头昨夜被掌风震中的地方,那里尚有微微的酸痛感。她眉眼不动,却因那一下跌落,心中似也泛起不明的涟漪。
晚娘察觉她神情不妥,轻声问道:“姑娘,可是哪里不适?”
姜辞缓缓摇头,语气淡然:“一点小伤,无妨。等到了宁陵再说。”
银霜掀开帘子向外望了眼,只见前方两骑并行,正是姬阳与陆临川并肩而行。她望着那挺拔的背影,忽然想到昨夜那人不顾危险,将她从地上一把拉起的模样,心中一暖,不禁勾起嘴角。
姜辞将她的神色尽收眼底,含笑打趣道:“银霜,你怎地忽然笑得这般欢喜?”
银霜一怔,连忙收敛笑意,装作无辜道:“小姐,我们是不是快到宁陵了?”
姜辞也未再调笑,只道:“是。早晨出发前,听他们说最快一日即可抵达。只是怕中途再生事端,他们不打算在途中停驿休息了。”
银霜轻轻点头,垂下眼帘,却仍掩不住眼角的一丝笑意。
抵达宁陵时,已经是两日后,天色已近午。
一行人踏入城中,只见街巷泥泞,房屋倾圮,污水横流,百姓或席地而坐、或抱瓦残砖,神情惶惶。远处偶有孩童啼哭声传来,夹杂着家禽的惊叫,更添几分萧索。
东阳军按姬阳吩咐,于城西空地安营扎寨,宁陵郡守已在城门口恭候多时,姬阳与姜辞由宁陵郡守亲自引领,入驻郡守府中一处偏僻别院。
郡守年近五旬,身着布袍,面色苍黄,拱手一礼后,开口禀道:“都督,前几日连夜暴雨,引发山洪,冲塌了北城外三十余户民居,南城水渠崩坏,村民为求生计四散逃离,已有哄抢之乱端苗头,臣担心有瘟疫之势,届时恐难压制。”
姜辞静静立在一侧,听得眉头微皱,望向庭外那残阳沉沉,心中却是一片凉意。
姬阳神情不变,冷声吩咐:“立刻让人逐街清点受灾户数、死伤人数,以及仍可出力的青壮年数量。水利损毁部分,待我亲自勘察。”
郡守连连应下。
姬阳眉头未展,冷声问:“城内粮仓可支几日?”
郡守露出一丝尴尬:“回都督,前期赈济所用,官仓粮已不足五成,民间存粮亦所剩无几。再无新粮入城,至多只能撑六日。”
他顿了顿,补充道:“此外,通往南方的粮道亦因桥梁塌方受阻,若不及早疏通,恐有断粮之忧。”
姬阳神色微凝,未言一语。
一旁的姜辞静立廊下,听得分明,衣袖轻握,目光也随着郡守的字句微微一紧。
郡守又拱手一礼,低声道:“属下惭愧,筹备不周,请都督责罚。”
姬阳抬手止住:“现下非追责之时。”
“本督给你三日,第一,将伤者逐一登记,确认安置之所;第二,统计仍能出力的青壮,并由本军协助统一调配;第三,即刻派人至西岭补桥通路,粮道一刻不可断。”
郡守连连躬身:“诺!”
陆临川则被安排在另一处相邻的小院,几名随行文吏也各自安顿。别院幽静,虽远离主堂,却尚且整洁,倒也称得上安稳。
姬阳目光扫过庭院,朝姜辞道:“你睡主屋。”
语气平淡至极,说罢便转身欲走。
哪知身后忽然一声闷哼响起。
“唔……”
他脚步一顿,回头便见姜辞眉头紧皱,手覆着肩头,银霜则满脸愧色地低下头:“都督恕罪,是我方才不小心拍到了小姐肩上,她……之前被流贼所伤,伤在后肩,至今还肿着。”
姜辞低垂着眼,轻轻扯了扯银霜的袖子,似想阻止她多言。
姬阳盯着她看了一瞬,终是什么都没说,只转身快步出了院子。
银霜望着他背影冷哼一声:“哼,都督真是冷心冷面的,小姐都伤成这样了,他连句关心都吝得说。”
姜辞只是微微一笑,似早已习惯,不以为意。
她吩咐道:“去外头看看药材铺还开着没有,我想要白芷、苏木、冰片,还有些接骨草。”
银霜应了一声,匆匆离去。
晚娘则将屋内床榻铺好,拂尘拭案,轻声劝道:“姑娘快歇歇罢,舟车劳顿了一路,身子要紧。”
姜辞点点头,进屋换衣。
此时的姬阳,已回到了东阳军营帐。
其余二人震怒,挥刀扑向她,银霜袖中短匕出鞘,转瞬便划破空气,直取要害。匕首所至,喉间鲜血喷涌,二人竟毫无还手之力,踉跄数步后轰然倒地。
屋内顿时重归死寂。
陆临川跌坐在地,目光震惊地看着眼前那具冷静干练的身影,心头泛起层层惊涛骇浪。
第33章
此刻的银霜,与往日那个天真羞涩、战战兢兢的小婢子判若两人。她眉目冷肃,杀意未消,立于血泊之中,如霜如刃。
银霜回身,将手伸向他。
陆临川仍怔怔地看着她,未作动作。
她蹙眉催促,声音清冷:“还不快起来。”
陆临川这才回神,急忙起身,拍去身上的尘土,仍不敢置信地问道:“你会功夫?”
银霜收起匕首,语气淡然:“此事还望陆司马保密,我家小姐并不知情。老爷命我随侍左右,护她周全。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出手。”
陆临川郑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敬意。
这时,屋外打斗之声仍未止息,银霜倚靠在门边,望向远处,又回头安抚晚娘道:“小姐应当无恙,都督与那名少侠身手不凡,这些人不是他们的对手。咱们暂且在此避一避。”
说罢,她拉着晚娘再次躲入柜中,将门轻轻掩上。
而陆临川独自一人站在原地,望着血泊中那三具尸体,不禁轻轻勾唇,喃喃自语:“这世道,还真是人不可貌相。”
外面的局势仍未平息。姜辞藏身的柜台后忽被一股大力揪住,那人拎住她的衣领将她甩出,重重摔在地上。
她来不及起身,便见寒光直逼面门。
生死关头,那名戴斗笠的男子如鬼魅一般窜出,长刀一横,替她挡下致命一击,反手便是一刀刺入来人腰腹,力道极重,一刀封喉。
姜辞愣在原地,喘息未定。
这时姬阳也收了最后一名敌人,回身望来,只见她倒在地上,而那名陌生男子一膝跪地,单手撑地,将她牢牢护在身下。
那一幕刺入姬阳眼中,他眉头一拧,大步上前,一把将男子拽开。
“起来。”
那人虽负伤,却仍沉稳站起,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没作声。
姜辞一惊,看见斗笠男子肩头血迹斑斑,急忙道:“姬阳,你轻点,他受伤了。”
姬阳收剑入鞘,目光一沉。那戴着斗笠的男子正欲伸手去扶姜辞,却被姬阳一掌拍开。姬阳上前一步,将姜辞扶起,语气清冷:“我的夫人,就不劳阁下费心了。”
姜辞稳住身形,朝那人轻轻一礼,道:“多谢相救。”
姬阳低头看向她,语气略缓:“你可有受伤?”
姜辞摇了摇头,手却悄然握住他的衣袖,神色微急:“晚娘和银霜呢?”
姬阳环顾四周,沉声道:“你留在此处,我去寻她们。”
天将破晓,一小队东阳军快马而至,队伍整肃,气势森然。
客栈大厅内,姬阳负手而立,目光扫过一地尸体,冷声吩咐:“看这几人的装束,应是近日在百
姓口中流传的流贼,八成是劫财杀人。”
陆临川站在他一侧,闻言道:“主公,还好这伙人数量不多,若是他们人再多些,昨夜东阳军皆歇在二里之外,恐怕……”
“无妨。”姬阳打断他,“事已平息,命人清理现场,片刻后启程,留几人处理后事。”
正说话间,姜辞领着晚娘和银霜从楼上缓步而下。姬阳抬眸望去,只见她一身素衣,神色平静,虽略显疲惫,却已恢复往日从容。
这时,那名戴斗笠的男子也从一侧厢房走出。他缓缓摘下斗笠,走到众人面前,拱手一礼,声音清朗:“在下燕渡,从凉州来,昨夜蒙诸位相助,多谢。”
姬阳与姜辞齐齐望向他。
那人五官俊朗,目如寒星,唇角含笑,气度闲逸。姜辞盯着他的眼,忽觉有些熟悉,略一迟疑,便抬手挡住他的下半张脸,再次凝视那双黑曜石般的眼睛——她想起了,那日丰都城内的医馆,偷舆图的人,是他!
“你在做什么?”姬阳皱眉问道。
姜辞微怔,忙低下手,随口应道:“手有些痛,看看是不是伤着了。”
姬阳面色一沉,走近一步,语气中多了几分关切:“你受伤了?”
姜辞连忙摇头:“没事。”
姬阳目光一收,又转头盯住燕渡,沉声问道:“不知这位少侠,既是凉州人,为何会在此地现身?”
燕渡唇角微扬,懒洋洋地回道:“我虽出身凉州,却更喜行走四方,游历山川,谈不上什么目的,不过是江湖游侠一名。昨夜与大人并肩一战,配合得当,何必如此敌意相向?”
姬阳没有再理会,只挥手道:“整队,启程。”
燕渡却不急着走,忽然开口,唤住了他:“这位大人,敢问你们此行要往何处去?”
前方的姬阳闻声回头,目光冷冽,语气也如刀锋:“无可奉告。”
言罢,他收回视线,翻身上马,衣袍猎猎,带着众人策马而去。
楼弃立于原地,望着那一行人的背影,目光最后停在那抹青衫素影之上,唇角轻轻翘起,低声道:“姬阳,好久不见啊。”
……
行出十余里后,林道渐阔,马蹄声与车轮声交织一片。
姬阳一手执缰,忽然偏头问道:“你方才有没有觉得,那名唤作燕渡的江湖人,身法有些眼熟?”
陆临川略一思忖,摇了摇头:“不知主公所指何种熟悉?”
姬阳沉声道:“昨夜并肩御敌时,那人出招、翻身、落步的气劲……让我想起一个人——楼弃。但我素未见过楼弃真容,战场上每次交手,他都戴着青铜面具。”
陆临川挑了挑眉,道:“瀚北离此地隔着一整座青州,楼弃身为一方霸主,岂会舍本逐末,亲自只身南下?怕是多心了。”
姬阳凝视前方,眉头轻蹙,声音低沉:“但愿如此。只是……我与楼弃交手多年,那种逼人的气势,实在太像了。”
……
马车之中,车帘微曳,风声徐徐。
姜辞靠在软垫上,指尖缓缓抚过肩头昨夜被掌风震中的地方,那里尚有微微的酸痛感。她眉眼不动,却因那一下跌落,心中似也泛起不明的涟漪。
晚娘察觉她神情不妥,轻声问道:“姑娘,可是哪里不适?”
姜辞缓缓摇头,语气淡然:“一点小伤,无妨。等到了宁陵再说。”
银霜掀开帘子向外望了眼,只见前方两骑并行,正是姬阳与陆临川并肩而行。她望着那挺拔的背影,忽然想到昨夜那人不顾危险,将她从地上一把拉起的模样,心中一暖,不禁勾起嘴角。
姜辞将她的神色尽收眼底,含笑打趣道:“银霜,你怎地忽然笑得这般欢喜?”
银霜一怔,连忙收敛笑意,装作无辜道:“小姐,我们是不是快到宁陵了?”
姜辞也未再调笑,只道:“是。早晨出发前,听他们说最快一日即可抵达。只是怕中途再生事端,他们不打算在途中停驿休息了。”
银霜轻轻点头,垂下眼帘,却仍掩不住眼角的一丝笑意。
抵达宁陵时,已经是两日后,天色已近午。
一行人踏入城中,只见街巷泥泞,房屋倾圮,污水横流,百姓或席地而坐、或抱瓦残砖,神情惶惶。远处偶有孩童啼哭声传来,夹杂着家禽的惊叫,更添几分萧索。
东阳军按姬阳吩咐,于城西空地安营扎寨,宁陵郡守已在城门口恭候多时,姬阳与姜辞由宁陵郡守亲自引领,入驻郡守府中一处偏僻别院。
郡守年近五旬,身着布袍,面色苍黄,拱手一礼后,开口禀道:“都督,前几日连夜暴雨,引发山洪,冲塌了北城外三十余户民居,南城水渠崩坏,村民为求生计四散逃离,已有哄抢之乱端苗头,臣担心有瘟疫之势,届时恐难压制。”
姜辞静静立在一侧,听得眉头微皱,望向庭外那残阳沉沉,心中却是一片凉意。
姬阳神情不变,冷声吩咐:“立刻让人逐街清点受灾户数、死伤人数,以及仍可出力的青壮年数量。水利损毁部分,待我亲自勘察。”
郡守连连应下。
姬阳眉头未展,冷声问:“城内粮仓可支几日?”
郡守露出一丝尴尬:“回都督,前期赈济所用,官仓粮已不足五成,民间存粮亦所剩无几。再无新粮入城,至多只能撑六日。”
他顿了顿,补充道:“此外,通往南方的粮道亦因桥梁塌方受阻,若不及早疏通,恐有断粮之忧。”
姬阳神色微凝,未言一语。
一旁的姜辞静立廊下,听得分明,衣袖轻握,目光也随着郡守的字句微微一紧。
郡守又拱手一礼,低声道:“属下惭愧,筹备不周,请都督责罚。”
姬阳抬手止住:“现下非追责之时。”
“本督给你三日,第一,将伤者逐一登记,确认安置之所;第二,统计仍能出力的青壮,并由本军协助统一调配;第三,即刻派人至西岭补桥通路,粮道一刻不可断。”
郡守连连躬身:“诺!”
陆临川则被安排在另一处相邻的小院,几名随行文吏也各自安顿。别院幽静,虽远离主堂,却尚且整洁,倒也称得上安稳。
姬阳目光扫过庭院,朝姜辞道:“你睡主屋。”
语气平淡至极,说罢便转身欲走。
哪知身后忽然一声闷哼响起。
“唔……”
他脚步一顿,回头便见姜辞眉头紧皱,手覆着肩头,银霜则满脸愧色地低下头:“都督恕罪,是我方才不小心拍到了小姐肩上,她……之前被流贼所伤,伤在后肩,至今还肿着。”
姜辞低垂着眼,轻轻扯了扯银霜的袖子,似想阻止她多言。
姬阳盯着她看了一瞬,终是什么都没说,只转身快步出了院子。
银霜望着他背影冷哼一声:“哼,都督真是冷心冷面的,小姐都伤成这样了,他连句关心都吝得说。”
姜辞只是微微一笑,似早已习惯,不以为意。
她吩咐道:“去外头看看药材铺还开着没有,我想要白芷、苏木、冰片,还有些接骨草。”
银霜应了一声,匆匆离去。
晚娘则将屋内床榻铺好,拂尘拭案,轻声劝道:“姑娘快歇歇罢,舟车劳顿了一路,身子要紧。”
姜辞点点头,进屋换衣。
此时的姬阳,已回到了东阳军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