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强惨恶犬驯养指南 第41节
“收拾东西,我们要出发去宁陵。”姜辞语气带着几分急促。
“现在?”晚娘一惊,手里的帕子都掉了。
“嗯,都督已在府门口等我们。”姜辞边说边利落挽起袖子,自己动手收拾起来,“路上带些够用的就行,大哥新丧,我们不宜铺张,衣裳首饰都从简,有需要的东西,到了宁陵再买。”
“这样也好。”晚娘应着,已转身去打点衣物,“我带两套薄衫,再添些姜汤和药材。”
姜辞抿了抿唇,回身忽然对晚娘道:“你先去收拾,我去一趟婆母那里。”
晚娘一愣:“去见姬夫人
?这几日姬夫人一直闭门不出……”
姜辞点头:“越是这样,越该去一趟。”
她换了双鞋,一路朝东厢走去。一直走到姬夫人卧房门前,姜辞轻叩两下门,道:“婆母,是我,今日本随都督前往宁陵治水……一别不知何时再归,儿媳特来请安。”
屋内静默良久,正当她欲起身离去时,门却“吱呀”一声,从内缓缓打开。
姬夫人立于门后,一身麻衣未解,鬓发略显凌乱,眼底一圈乌青,面色却仍冷静自持。她看见姜辞,眸中微微一动,终开口:“进来吧。”
姜辞随她入内,看着眼前的将门之女姬夫人,以往她最为精神,此刻却因为大哥的去世,十分憔悴,难免心中生出一抹心疼。
姬夫人坐下,眼神落在姜辞身上,淡声道:“今日便随他一同去宁陵?”
“是,”姜辞轻声,“都督来时说得突然,晚娘正收拾东西,我想着出门前,总该来见一面。”
姬夫人沉默片刻,像是在斟酌,良久才缓缓道:“子叙的事……唉。”
姜辞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安慰,只是想到昔日与大哥的相处,她也一阵鼻酸。
姬夫人抬眼看她,语气却意外柔和:“但既然去了宁陵,我恳求你一件事,替我照看好子溯。他性子冷硬,许多事藏在心里不肯说。你若真愿意与他今后有一份姻缘,就别怕他拒人于千里之外……久了,他自会看到你的好。”
姜辞怔住,唇动了动,却终是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两人对坐无语,屋外风声渐起,帘角轻摇。
姬夫人忽又低声道:“回来时,若有什么凉州特产,也替我带一份回来罢,我已多年没去过凉州了。”
姜辞轻应:“好。”
临出门,她回头看了一眼屋中,姬夫人仍坐在旧榻上,背脊挺直如松,仿佛多年将门生涯早已刻进骨血。只是那身影,比往昔看起来要孤单许多。
她垂首福身,转身离去,与晚娘银霜汇合。
银霜则去备干粮水囊,不一会儿,三人便收拾停当。姜辞换了身素净浅青色衣裙,鬓边插着一支白玉簪,头上仍戴着象征居丧的小白花。
马车已备在府前,姬阳策马而立,玄衣冷甲。
他看了眼才姗姗来迟的几人,薄唇微启,语气凉凉:“女人就是麻烦,收拾个东西都能耽误半天。”
姜辞不愿与他争辩,只是翻了个白眼,拉着裙摆上了车。
姬阳看也不看她一眼:“我先行一步。”
说完,轻磴马腹,骏马扬蹄而去。
陆临川翻身上马,紧随其后,见姬阳神色平静,眼角却似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沉思,便笑着打趣:“都督为何这趟治水要带上夫人?”
“她熟悉地形。”姬阳随口敷衍。
“熟悉地形?夫人不是生活在紫川吗?”陆临川侧目望他,挑眉一笑,“她在你面前才刚刚避过一劫,你又得知她思念家乡,这才叫她同行,是吧?”
姬阳没说话,只勒了勒缰绳。
陆临川继续慢悠悠地道:“你骑马疾行,将夫人留在马车里,叫人瞧见,她这都督夫人可没什么体面。她没面子,打的是谁的脸?”
话音刚落,姬阳的马忽然慢了下来。
陆临川看见他勒马于城外官道,停在那里,目光直直望着身后官道深处。
许久,马车终于驶来。
姬阳才再度催马,策至车侧,与马车并行。
姜辞坐在马车内,闭着眼,车外马蹄声远近错落。晚娘与银霜坐在对侧,靠在一块儿小声说着话,又怕扰了姜辞的清净,说不了几句便也倦了,轻轻倚着车壁打起盹来。
车内一时寂静,姜辞却没能睡着。
她微微睁眼,指尖拨了拨窗帘的缝隙,将车帘轻轻掀起一角。
外头日头尚未正盛,阳光被高高垂枝遮住几分,洒下斑驳光影。
她一眼便看见并行在马车旁的姬阳。
他骑着马,面容冷肃,神色凝重,周身仿佛罩着一层压抑的沉意。眉眼间皆是阴翳,像有什么东西始终压在那里,化不开,散不去。
姜辞顺着视线往后看,便见马车之后,整齐肃然地跟着几十名东阳兵士,护卫有序。
忽然,姬阳低声开口:“怪我自己。”
姜辞一怔,转头看他,他却望着前方,没有看她:“倘若那日,我没有叫竹娘带着阿梵去拜师,竹娘就在府中……这一切,说不定都不会发生。”
姜辞沉默一瞬,随即温声道:“可就算那日竹娘在,她也终有一日不在。一个人铁了心要害你,她总能想出法子来。沈如安要的,不只是机会,若无时机,她也会亲手造一个出来。”
姬阳不语,只是薄唇紧抿,神色不改。
姜辞看着他被风吹乱的发丝,还有紧绷的下颌线,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她知道,这话再多说,也不过是安慰。他与姬栩是自幼一块长大的兄弟,大哥之死,终归是他心中无法抹去的痛。
正想着,姬阳再次开口,语气平淡中带着一丝遥远的回忆:
“我十岁那年,沈如安被父亲从外头接进府中,与我和大哥一道生活。起初,她确实乖巧懂事,总爱缠着我大哥,话也不多。可有一次,我不愿把自己心爱的一枚剑穗送她,她便趁着夜里闯我房间,扮鬼吓我。”
他说到这儿,轻笑一声,笑意却不达眼底:“自那之后,我便不太喜欢她这个人。可她总是围着大哥转,对大哥是真心好的。既然我大哥不在意,我也就没说什么。后来她再回东阳,我也没想太多。她写信说来看望大哥,我便允了……我应该拒绝的。”
姜辞轻声道:“但那不是你的错。”
姬阳没再应声,只是垂下眼眸,神情沉沉,像是将旧年旧事,一寸寸从他心头刮过。
姜辞望着他,忽觉这男子的背影,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显得沉重又孤单。
这一刻,她没有再说什么。因为她知道,许多事,旁人无法化解,也无法弥补。唯有他自己,才能将痛意抚平。
姜辞将帘子放下,车内重归昏暗。她靠在软垫上,闭目歇息。
而马侧的姬阳,却忽然神思一动。
他脑海中不知怎地,竟浮现出那夜她在院中中了迷药后,神志恍惚,柔若无骨地攀缠在自己身上,软语轻唤的模样。
那一刻,她身子贴得极近,唇角轻启,气息温热,眉眼含情,却又带着一丝天真无觉的诱惑。
心口一热,胸腔仿佛有什么莫名情绪被撩拨了一下。
姬阳倏地皱眉,深吸一口气,勒紧缰绳,猛地一夹马腹。
马蹄翻飞,他便扬鞭向前,试图驱散心头的杂念。
“美人误国……陆临川诚不欺我。”他低声咬字,目光沉沉,“还是离她远些为好。”
车中,姜辞听见蹄声远去,微睁开眼,问道:“丰都到宁陵,路途不近,咱们坐马车怕是比他们晚上一日。晚娘,等下歇脚时,你去问问沿路可有什么驿站。”
晚娘应道:“我记下了。”
姜辞轻轻颔首,闭上眼眸,继续静坐养神。
日头渐高,前方不远便有一处溪流蜿蜒而过,溪畔杨柳依依,水声潺潺,风景清雅。
姬阳与一队东阳军早已先至,此刻正立于溪边歇脚,陆临川站在他一侧,两人似在低声说着什么。
不多时,姜辞这边的马车才缓缓赶至,车轮辘辘,在林荫间发出轻响。
车一停稳,晚娘与银霜便搀扶姜辞下车。她穿着素净衣裳,鬓边仍簪着小白花,一下车,抬眸望向前方青山碧水,顿觉胸中一畅,不禁抬手伸了个懒腰。
“这儿风景真好,”姜辞低声道,“歇息一会再走罢。”
银霜应声笑道:“小姐,我去溪边打些水来。”说罢提了水壶,快步朝溪边走去。
晚娘则将地上一块平整石头垫上软毯,姜辞坐下,斜倚着树荫,半阖着眼,静享片刻清凉。
溪水清澈,银霜拣了上游的一处石阶站定,弯腰灌水,不料脚下一滑,“呀”地一声,整个人扑通一声跌进水中,激起大片水花。
声音不小,引得一旁的姬阳和陆临川纷纷望来。
姬阳皱眉,双手叉腰,望着那还在水里扑腾的人,低声道:“一个个都笨手笨脚,跟她主子一个模样。”
陆临川闻言失笑,却未多言,
转瞬已三步并作两步走向溪边,连鞋袜都顾不得脱,直接下水,一把将银霜从水中捞起。
银霜浑身湿透,脸颊泛红,紧紧抓着陆临川的衣袖。抬头那一瞬,正对上他逆光而立的身影。
他眉目如画,眼中光色清朗,唇角扬起一抹轻笑,如春风拂面:“你可有伤着?”
银霜呆了一瞬,才连忙摇头:“没、没有……”
陆临川看着她狼狈模样,也不多说,伸手将她扶上岸。
岸边,姬阳瞥了一眼,冷哼一声,转身不再理会。
银霜坐在岸边抖着水,垂下头不去看陆临川。陆临川见状,似笑非笑地望她一眼,便自顾拧着衣摆走远。
西岭方向,天光渐沉,暮色如潮。
山道尽头,一间孤悬的客栈隐于林间,檐角下的铃铛被风吹得微微作响。
姬阳命令东阳军在附近歇整,他与陆临川先一步入内。姜辞与晚娘、银霜随后而至,穿过庭前的石径时,风起,吹得她鬓边青丝轻扬。
树影婆娑,斜斜落在院角。
其间,一名身着墨衣劲装的男子倚在树下,神色懒散,指尖慢悠悠转着一枝草茎。忽而抬眸,正见姜辞回首的一瞬,月色清凉,映得她眉目如画,肌若冬雪。
他怔了怔,随即低笑一声,唇角扬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
“可算来了。”
第32章
客栈依山而建,院内松影斜斜,檐角风铃轻晃。姬阳与陆临川一前一后踏入院门,掌柜闻声迎出,拱手笑道:“两位官爷,是歇脚还是打尖?”
姬阳淡淡道:“住店,五人,四间房。”
“现在?”晚娘一惊,手里的帕子都掉了。
“嗯,都督已在府门口等我们。”姜辞边说边利落挽起袖子,自己动手收拾起来,“路上带些够用的就行,大哥新丧,我们不宜铺张,衣裳首饰都从简,有需要的东西,到了宁陵再买。”
“这样也好。”晚娘应着,已转身去打点衣物,“我带两套薄衫,再添些姜汤和药材。”
姜辞抿了抿唇,回身忽然对晚娘道:“你先去收拾,我去一趟婆母那里。”
晚娘一愣:“去见姬夫人
?这几日姬夫人一直闭门不出……”
姜辞点头:“越是这样,越该去一趟。”
她换了双鞋,一路朝东厢走去。一直走到姬夫人卧房门前,姜辞轻叩两下门,道:“婆母,是我,今日本随都督前往宁陵治水……一别不知何时再归,儿媳特来请安。”
屋内静默良久,正当她欲起身离去时,门却“吱呀”一声,从内缓缓打开。
姬夫人立于门后,一身麻衣未解,鬓发略显凌乱,眼底一圈乌青,面色却仍冷静自持。她看见姜辞,眸中微微一动,终开口:“进来吧。”
姜辞随她入内,看着眼前的将门之女姬夫人,以往她最为精神,此刻却因为大哥的去世,十分憔悴,难免心中生出一抹心疼。
姬夫人坐下,眼神落在姜辞身上,淡声道:“今日便随他一同去宁陵?”
“是,”姜辞轻声,“都督来时说得突然,晚娘正收拾东西,我想着出门前,总该来见一面。”
姬夫人沉默片刻,像是在斟酌,良久才缓缓道:“子叙的事……唉。”
姜辞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安慰,只是想到昔日与大哥的相处,她也一阵鼻酸。
姬夫人抬眼看她,语气却意外柔和:“但既然去了宁陵,我恳求你一件事,替我照看好子溯。他性子冷硬,许多事藏在心里不肯说。你若真愿意与他今后有一份姻缘,就别怕他拒人于千里之外……久了,他自会看到你的好。”
姜辞怔住,唇动了动,却终是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两人对坐无语,屋外风声渐起,帘角轻摇。
姬夫人忽又低声道:“回来时,若有什么凉州特产,也替我带一份回来罢,我已多年没去过凉州了。”
姜辞轻应:“好。”
临出门,她回头看了一眼屋中,姬夫人仍坐在旧榻上,背脊挺直如松,仿佛多年将门生涯早已刻进骨血。只是那身影,比往昔看起来要孤单许多。
她垂首福身,转身离去,与晚娘银霜汇合。
银霜则去备干粮水囊,不一会儿,三人便收拾停当。姜辞换了身素净浅青色衣裙,鬓边插着一支白玉簪,头上仍戴着象征居丧的小白花。
马车已备在府前,姬阳策马而立,玄衣冷甲。
他看了眼才姗姗来迟的几人,薄唇微启,语气凉凉:“女人就是麻烦,收拾个东西都能耽误半天。”
姜辞不愿与他争辩,只是翻了个白眼,拉着裙摆上了车。
姬阳看也不看她一眼:“我先行一步。”
说完,轻磴马腹,骏马扬蹄而去。
陆临川翻身上马,紧随其后,见姬阳神色平静,眼角却似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沉思,便笑着打趣:“都督为何这趟治水要带上夫人?”
“她熟悉地形。”姬阳随口敷衍。
“熟悉地形?夫人不是生活在紫川吗?”陆临川侧目望他,挑眉一笑,“她在你面前才刚刚避过一劫,你又得知她思念家乡,这才叫她同行,是吧?”
姬阳没说话,只勒了勒缰绳。
陆临川继续慢悠悠地道:“你骑马疾行,将夫人留在马车里,叫人瞧见,她这都督夫人可没什么体面。她没面子,打的是谁的脸?”
话音刚落,姬阳的马忽然慢了下来。
陆临川看见他勒马于城外官道,停在那里,目光直直望着身后官道深处。
许久,马车终于驶来。
姬阳才再度催马,策至车侧,与马车并行。
姜辞坐在马车内,闭着眼,车外马蹄声远近错落。晚娘与银霜坐在对侧,靠在一块儿小声说着话,又怕扰了姜辞的清净,说不了几句便也倦了,轻轻倚着车壁打起盹来。
车内一时寂静,姜辞却没能睡着。
她微微睁眼,指尖拨了拨窗帘的缝隙,将车帘轻轻掀起一角。
外头日头尚未正盛,阳光被高高垂枝遮住几分,洒下斑驳光影。
她一眼便看见并行在马车旁的姬阳。
他骑着马,面容冷肃,神色凝重,周身仿佛罩着一层压抑的沉意。眉眼间皆是阴翳,像有什么东西始终压在那里,化不开,散不去。
姜辞顺着视线往后看,便见马车之后,整齐肃然地跟着几十名东阳兵士,护卫有序。
忽然,姬阳低声开口:“怪我自己。”
姜辞一怔,转头看他,他却望着前方,没有看她:“倘若那日,我没有叫竹娘带着阿梵去拜师,竹娘就在府中……这一切,说不定都不会发生。”
姜辞沉默一瞬,随即温声道:“可就算那日竹娘在,她也终有一日不在。一个人铁了心要害你,她总能想出法子来。沈如安要的,不只是机会,若无时机,她也会亲手造一个出来。”
姬阳不语,只是薄唇紧抿,神色不改。
姜辞看着他被风吹乱的发丝,还有紧绷的下颌线,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她知道,这话再多说,也不过是安慰。他与姬栩是自幼一块长大的兄弟,大哥之死,终归是他心中无法抹去的痛。
正想着,姬阳再次开口,语气平淡中带着一丝遥远的回忆:
“我十岁那年,沈如安被父亲从外头接进府中,与我和大哥一道生活。起初,她确实乖巧懂事,总爱缠着我大哥,话也不多。可有一次,我不愿把自己心爱的一枚剑穗送她,她便趁着夜里闯我房间,扮鬼吓我。”
他说到这儿,轻笑一声,笑意却不达眼底:“自那之后,我便不太喜欢她这个人。可她总是围着大哥转,对大哥是真心好的。既然我大哥不在意,我也就没说什么。后来她再回东阳,我也没想太多。她写信说来看望大哥,我便允了……我应该拒绝的。”
姜辞轻声道:“但那不是你的错。”
姬阳没再应声,只是垂下眼眸,神情沉沉,像是将旧年旧事,一寸寸从他心头刮过。
姜辞望着他,忽觉这男子的背影,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显得沉重又孤单。
这一刻,她没有再说什么。因为她知道,许多事,旁人无法化解,也无法弥补。唯有他自己,才能将痛意抚平。
姜辞将帘子放下,车内重归昏暗。她靠在软垫上,闭目歇息。
而马侧的姬阳,却忽然神思一动。
他脑海中不知怎地,竟浮现出那夜她在院中中了迷药后,神志恍惚,柔若无骨地攀缠在自己身上,软语轻唤的模样。
那一刻,她身子贴得极近,唇角轻启,气息温热,眉眼含情,却又带着一丝天真无觉的诱惑。
心口一热,胸腔仿佛有什么莫名情绪被撩拨了一下。
姬阳倏地皱眉,深吸一口气,勒紧缰绳,猛地一夹马腹。
马蹄翻飞,他便扬鞭向前,试图驱散心头的杂念。
“美人误国……陆临川诚不欺我。”他低声咬字,目光沉沉,“还是离她远些为好。”
车中,姜辞听见蹄声远去,微睁开眼,问道:“丰都到宁陵,路途不近,咱们坐马车怕是比他们晚上一日。晚娘,等下歇脚时,你去问问沿路可有什么驿站。”
晚娘应道:“我记下了。”
姜辞轻轻颔首,闭上眼眸,继续静坐养神。
日头渐高,前方不远便有一处溪流蜿蜒而过,溪畔杨柳依依,水声潺潺,风景清雅。
姬阳与一队东阳军早已先至,此刻正立于溪边歇脚,陆临川站在他一侧,两人似在低声说着什么。
不多时,姜辞这边的马车才缓缓赶至,车轮辘辘,在林荫间发出轻响。
车一停稳,晚娘与银霜便搀扶姜辞下车。她穿着素净衣裳,鬓边仍簪着小白花,一下车,抬眸望向前方青山碧水,顿觉胸中一畅,不禁抬手伸了个懒腰。
“这儿风景真好,”姜辞低声道,“歇息一会再走罢。”
银霜应声笑道:“小姐,我去溪边打些水来。”说罢提了水壶,快步朝溪边走去。
晚娘则将地上一块平整石头垫上软毯,姜辞坐下,斜倚着树荫,半阖着眼,静享片刻清凉。
溪水清澈,银霜拣了上游的一处石阶站定,弯腰灌水,不料脚下一滑,“呀”地一声,整个人扑通一声跌进水中,激起大片水花。
声音不小,引得一旁的姬阳和陆临川纷纷望来。
姬阳皱眉,双手叉腰,望着那还在水里扑腾的人,低声道:“一个个都笨手笨脚,跟她主子一个模样。”
陆临川闻言失笑,却未多言,
转瞬已三步并作两步走向溪边,连鞋袜都顾不得脱,直接下水,一把将银霜从水中捞起。
银霜浑身湿透,脸颊泛红,紧紧抓着陆临川的衣袖。抬头那一瞬,正对上他逆光而立的身影。
他眉目如画,眼中光色清朗,唇角扬起一抹轻笑,如春风拂面:“你可有伤着?”
银霜呆了一瞬,才连忙摇头:“没、没有……”
陆临川看着她狼狈模样,也不多说,伸手将她扶上岸。
岸边,姬阳瞥了一眼,冷哼一声,转身不再理会。
银霜坐在岸边抖着水,垂下头不去看陆临川。陆临川见状,似笑非笑地望她一眼,便自顾拧着衣摆走远。
西岭方向,天光渐沉,暮色如潮。
山道尽头,一间孤悬的客栈隐于林间,檐角下的铃铛被风吹得微微作响。
姬阳命令东阳军在附近歇整,他与陆临川先一步入内。姜辞与晚娘、银霜随后而至,穿过庭前的石径时,风起,吹得她鬓边青丝轻扬。
树影婆娑,斜斜落在院角。
其间,一名身着墨衣劲装的男子倚在树下,神色懒散,指尖慢悠悠转着一枝草茎。忽而抬眸,正见姜辞回首的一瞬,月色清凉,映得她眉目如画,肌若冬雪。
他怔了怔,随即低笑一声,唇角扬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
“可算来了。”
第32章
客栈依山而建,院内松影斜斜,檐角风铃轻晃。姬阳与陆临川一前一后踏入院门,掌柜闻声迎出,拱手笑道:“两位官爷,是歇脚还是打尖?”
姬阳淡淡道:“住店,五人,四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