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女(重生) 第17节
可谢云韶不是,她一边尽力地在帮他,但一边又不肯完全地信任李皓棠。
这种矛盾的情况让李皓棠也觉得很疑惑,甚至有些怀疑自己多年的御下能力。
他知道自己亲自带人先去誉县有些冒险,但他还是想去试一试。不知道经此一事,谢云韶能否放下心防,开始试着信任他。
最重要的是,他如今有着丈夫的身份,应当负起保护妻子的责任。
交待好陈羡江和其他几位同行的将领,李皓棠亲领精骑,踏着月色,一路疾驰而去。
而谢云韶这里,正在誉县中心的大街上,审问着誉县县令等人。
誉县县令是个身材臃肿的胖子,麻绳捆着他,活像绑着一个大肉粽子,还是包得太满,被勒得挤出肉的那种。
因为太胖,被绑着的胖县令自己跪不下去,被万弘光推推搡搡了几下,才勉强弯了膝盖。
胖县令不屑地了个白眼,什么燕王妃,他根本不带怕的。
只要能先离开誉县,不落在北狄人手里,他有的是办法保住自己。
谢云韶坐于上方,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下首的官员们。
这几人刚朝谢云韶跪下,围观的百姓们就纷纷开始大声控诉,责骂着他主政期间的恶行。
“王妃,我们可是朝廷命官。纵然王妃地位尊贵,也没有审问我的权力吧。”下方一个面色红润的男人开口了,谢云韶记得他是誉县的县丞。
他们早就想好了对策,只要从这里出去,他们第一件事就是奏报朝廷。
谁都知道五殿下和燕王不对付,把燕王妃的把柄往五殿下那里一送,他们的罪名自然有人帮忙开脱,说不定还能得些赏赐。
“如今我暂理燕州政事,算起来也是你们的半个上级,如何审不得你们?”谢云韶看着他们道。
县丞往后缩了缩脖子,不再说话了。
“那王妃就应当知道,身为一县主官,有职责及时清理无主的房产,这也是为朝廷、为燕王殿下增加财政进项啊。”胖县令倒是一副无惧的模样,开口为自己辩解道。
胖县令的态度让谢云韶有些怒了,她一拍惊堂木,厉声道:“但是县衙的账上这些年根本没有见到任何登记,这些都握在了你们私人手里。”
白日里她带人悄悄查问了一天,确认了那位老人所说的并非虚言。
于是谢云韶特意在此公开审问处理此事,希望能拉回一些百姓的信任。
但愿审完后,百姓们能听得警告,及时离开誉县。
“你有何证据这样讲!”胖县令不信谢云韶能在县衙搜到什么,离开誉县的时候,县令夫人早就将那些东西都收拾带走了。
谢云韶让人拿了一份东西给他看。
那是一份租赁的契约。
上面记着,百姓某某,于某年某月某日,租赁某某房产一处。因此物乃无主之产,未见房契,特意作此说明,并且以县令的身份保证其对此处房屋的使用。
而上面签署的,正是胖县令儿子的名字。
胖县令不说话了。
那是很早之前写的了,后来他为了避免麻烦,不管做任何交易,都严禁家人立契约了。
他没想到,这个王妃这么厉害,才来这里不过半日,竟然能迅速地查找出这么一份东西。
谢云韶冷笑着道:“你身为一方父母官,在战乱之时,不体谅民生艰难,反而借机窃取百姓财产,该当何罪!”
“杀了他!”有人带头喊了一声。
人群里也立刻有人开始跟着叫“狗官去死!”
人声喧闹起来,谢云韶的声音被淹没得听不见了。
眼看人群的喧闹几乎要控制不住了,万弘光带人奋力地压制,这才让四周都安静下来。
“我能理解大家的愤怒,只是还须得暂且留他们一命,彻底弄清他们私吞的财产数量,才能还大家一个公道。”
“眼下时局特殊,希望大家能先行避战离开。我以燕王府的名义向大家保证,待战事一了,我立刻知会王爷,着力督办此事,返还大家的财产。”
“而且今后,我燕王府在此处一日,这燕云地区便绝不会再有此类事情发生!”
谢云韶苦口婆心,信誓旦旦地保证,这才勉强让百姓信任。
得了谢云韶的承诺,围聚的百姓开始渐渐散开,各自回去收拾细软,准备离开。
万弘光带着人把胖县令等人押了回去。
谢云韶一时坐在那里没有动。
忙碌了一天一宿,谢云韶觉得头晕脑胀,眼睛也有些发涩。
刚才人群里叫喊着让她杀人,谢云韶下意识地想象了一下那个砍头场景。
如果真的要在这里斩誉县主事,能当监斩官的,怕是只有她了。
可别说杀人,就是监斩她也有些害怕,甚至只是略一想想可能出现的血腥场景,她都有些反胃。
谢云韶压下想象带来的不适,心中一阵自嘲,她怯懦胆小怕是刻在骨子里的,改不过来的。
那些所谓的勇敢无畏,在她这里恐怕都只能存在想象里。
抬手揉了揉干涩的眼睛,谢云韶起身回了县衙后院。
誉县的档案资料恐怕一时难以全部带走,她需要先找个地方藏起来,以保证不会被北狄人损毁。
谢云韶四处查看了一番以后,觉得还是把档案暂埋地下的好。
县衙附近,有百姓听说了消息便主动来帮忙,谢云韶过去一看,竟然是昨天谢云韶在街上遇到的那位老伯。老人带着几个青壮年,和县衙的衙役一起,很快帮谢云韶把档案封存在了县衙后院的地窖里。
最让谢云韶感到惊讶的是,他们居然很仔细地在表面上做了伪装,不细看根本看不出这里曾经被动过土。
因为之前常遭北狄劫掠,这里的百姓都备有农具,以便掩埋一些逃难时不便带走的器物。甚至他们在如何伪装掩藏方面也有了一些心得。
谢云韶之前还奇怪过,为何在这个以打猎经商为主的地方,民众们会家家备有农具。
这样的原因让谢云韶听了有些不太好过。
不过他们却没有在意这些,还笑着跟谢云韶道谢,说感谢她为誉县百姓主持了公道。
老伯他们刚离开,万弘光就一阵风似的,疾跑回了县衙。气喘吁吁地过来向谢云韶报告了一个坏消息。
“王妃,城外来报,北狄大军将至。”
万弘光焦急不已,眼下的情况,即使谢云韶现在离开,也很难说一定能躲开北狄人了。
谢云韶丢下手边的事情,匆匆随之地登上北面的城楼,远远的望去,延山上已经能看出大队人马行进的迹象。
是北狄的先行骑兵!
第十九章 匣中剑
谢云韶的手按在城墙的护栏上,护栏上的石砖是之前加固时才砌砖上的,石砖表面还很粗糙,凹凸不平的凿痕也印在了谢云韶的手心。
来誉县的路上,谢云韶也不是没想过遇到北狄袭击的可能。
但是她没料到北狄骑兵会来得这么快。
城中滞留的百姓今日才刚开始撤离,根本还未走远,而且誉县更多的人尚都在城中。
“从蔚州到这里需要多久?”谢云韶问身后的万弘光。
“这个……属下也不是十分清楚。但消息应该是三天前就能送到的。”
万弘光也是在京中长大的,后来一直在东宫当值,这也是他第一次离开京城。燕云地区的情况他也不是很了解。
去送消息的人是按他们来时的原路,返回蔚州大营的,但李皓棠是否也会从这条路线过来,万弘光就不知道了。
谢云韶收回手,掌心一片密密麻麻的红点,是被城砖硌上去的印子,有点麻酥酥的疼。
谢云韶回身下楼,边走边问:“眼下城里还有多少守兵?”
“誉县原本驻军有八千,但被王爷调走了三千去蔚州。眼下加上我们押运粮草的士兵,城中不到六千的兵力。”万弘光刚来誉县的时候,就去了解过这些,谢云韶问起来,他倒是答得很快。
谢云韶想了想,道:“你去找誉县守备军的校官,让他立刻来县衙见我。”
万弘光领命,正欲离开,又听谢云韶说:“等等,你再找个人去传令,先封锁北面的城门,从现在开始,不许任何人从北门出去。”
“王妃,还是你先出城吧。”万弘光迟疑了一下,没有听命行动,罕见地开口反驳了谢云韶。
谢云韶不以为忤,只淡淡道:“出城就能躲开吗?”
“在下与这十余位亲卫必全力护王妃周全。”万弘光他们是李皓棠亲自挑选的亲卫,身手自是不凡。
“如果我离开了,这城中百姓该怎么办呢?他们走不了了啊。”
谢云韶无奈地笑了一笑,没有答应,只对他道:“你先去把守军的校官叫来吧。”
万弘光咬牙领命而去,心中却暗自犹豫。
眼下这种局面,最好是能带谢云韶出城,他有把握带谢云韶安全回燕州。
可是谢云韶是他的直接长官,谢云韶不想走,按他多年来听命服从的习惯,他也不想去违背谢云韶的意愿。
万弘光走得很快,手上的刀鞘撞上了他腰间的令牌,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
低头看着令牌上面亲卫的字样,万弘光终于下定了决心。
说到底,李皓棠才是他正真的上司总领。
而且他们离开蔚州的时候,李皓棠也反复叮嘱过,要他们保护好谢云韶。
想到这里,万弘光下定了决心。他召集来其他同来的亲卫,安排了一番,打算强带谢云韶出城。
誉县情况危急,但谢云韶还保有一丝希望,他们坚持一下,守住城门,或许能等来李皓棠的援军。
可看到眼前这个清瘦文弱的少年时,谢云韶的心直接沉了下去。
谢云韶转头想问找人来的万弘光,却发现他把人带进来后就出去了。
眼前的少年看上去不过十六七岁,穿着一副明显是大改小的盔甲。面色却是一副与年龄不太相称的凝重,看来他已经知道了北狄将至的消息。
“在下翟烽望,见过王妃。”翟烽望单膝跪下,抱拳行了个军礼道。
“你是誉县的守卫军校官?”谢云韶差点要找不到自己的声音了。
“是。”翟烽望用力抿了抿唇,沉声道。
边城守官,一般多是由有经验的老将担任,以便应对各种突发的军情。
这种矛盾的情况让李皓棠也觉得很疑惑,甚至有些怀疑自己多年的御下能力。
他知道自己亲自带人先去誉县有些冒险,但他还是想去试一试。不知道经此一事,谢云韶能否放下心防,开始试着信任他。
最重要的是,他如今有着丈夫的身份,应当负起保护妻子的责任。
交待好陈羡江和其他几位同行的将领,李皓棠亲领精骑,踏着月色,一路疾驰而去。
而谢云韶这里,正在誉县中心的大街上,审问着誉县县令等人。
誉县县令是个身材臃肿的胖子,麻绳捆着他,活像绑着一个大肉粽子,还是包得太满,被勒得挤出肉的那种。
因为太胖,被绑着的胖县令自己跪不下去,被万弘光推推搡搡了几下,才勉强弯了膝盖。
胖县令不屑地了个白眼,什么燕王妃,他根本不带怕的。
只要能先离开誉县,不落在北狄人手里,他有的是办法保住自己。
谢云韶坐于上方,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下首的官员们。
这几人刚朝谢云韶跪下,围观的百姓们就纷纷开始大声控诉,责骂着他主政期间的恶行。
“王妃,我们可是朝廷命官。纵然王妃地位尊贵,也没有审问我的权力吧。”下方一个面色红润的男人开口了,谢云韶记得他是誉县的县丞。
他们早就想好了对策,只要从这里出去,他们第一件事就是奏报朝廷。
谁都知道五殿下和燕王不对付,把燕王妃的把柄往五殿下那里一送,他们的罪名自然有人帮忙开脱,说不定还能得些赏赐。
“如今我暂理燕州政事,算起来也是你们的半个上级,如何审不得你们?”谢云韶看着他们道。
县丞往后缩了缩脖子,不再说话了。
“那王妃就应当知道,身为一县主官,有职责及时清理无主的房产,这也是为朝廷、为燕王殿下增加财政进项啊。”胖县令倒是一副无惧的模样,开口为自己辩解道。
胖县令的态度让谢云韶有些怒了,她一拍惊堂木,厉声道:“但是县衙的账上这些年根本没有见到任何登记,这些都握在了你们私人手里。”
白日里她带人悄悄查问了一天,确认了那位老人所说的并非虚言。
于是谢云韶特意在此公开审问处理此事,希望能拉回一些百姓的信任。
但愿审完后,百姓们能听得警告,及时离开誉县。
“你有何证据这样讲!”胖县令不信谢云韶能在县衙搜到什么,离开誉县的时候,县令夫人早就将那些东西都收拾带走了。
谢云韶让人拿了一份东西给他看。
那是一份租赁的契约。
上面记着,百姓某某,于某年某月某日,租赁某某房产一处。因此物乃无主之产,未见房契,特意作此说明,并且以县令的身份保证其对此处房屋的使用。
而上面签署的,正是胖县令儿子的名字。
胖县令不说话了。
那是很早之前写的了,后来他为了避免麻烦,不管做任何交易,都严禁家人立契约了。
他没想到,这个王妃这么厉害,才来这里不过半日,竟然能迅速地查找出这么一份东西。
谢云韶冷笑着道:“你身为一方父母官,在战乱之时,不体谅民生艰难,反而借机窃取百姓财产,该当何罪!”
“杀了他!”有人带头喊了一声。
人群里也立刻有人开始跟着叫“狗官去死!”
人声喧闹起来,谢云韶的声音被淹没得听不见了。
眼看人群的喧闹几乎要控制不住了,万弘光带人奋力地压制,这才让四周都安静下来。
“我能理解大家的愤怒,只是还须得暂且留他们一命,彻底弄清他们私吞的财产数量,才能还大家一个公道。”
“眼下时局特殊,希望大家能先行避战离开。我以燕王府的名义向大家保证,待战事一了,我立刻知会王爷,着力督办此事,返还大家的财产。”
“而且今后,我燕王府在此处一日,这燕云地区便绝不会再有此类事情发生!”
谢云韶苦口婆心,信誓旦旦地保证,这才勉强让百姓信任。
得了谢云韶的承诺,围聚的百姓开始渐渐散开,各自回去收拾细软,准备离开。
万弘光带着人把胖县令等人押了回去。
谢云韶一时坐在那里没有动。
忙碌了一天一宿,谢云韶觉得头晕脑胀,眼睛也有些发涩。
刚才人群里叫喊着让她杀人,谢云韶下意识地想象了一下那个砍头场景。
如果真的要在这里斩誉县主事,能当监斩官的,怕是只有她了。
可别说杀人,就是监斩她也有些害怕,甚至只是略一想想可能出现的血腥场景,她都有些反胃。
谢云韶压下想象带来的不适,心中一阵自嘲,她怯懦胆小怕是刻在骨子里的,改不过来的。
那些所谓的勇敢无畏,在她这里恐怕都只能存在想象里。
抬手揉了揉干涩的眼睛,谢云韶起身回了县衙后院。
誉县的档案资料恐怕一时难以全部带走,她需要先找个地方藏起来,以保证不会被北狄人损毁。
谢云韶四处查看了一番以后,觉得还是把档案暂埋地下的好。
县衙附近,有百姓听说了消息便主动来帮忙,谢云韶过去一看,竟然是昨天谢云韶在街上遇到的那位老伯。老人带着几个青壮年,和县衙的衙役一起,很快帮谢云韶把档案封存在了县衙后院的地窖里。
最让谢云韶感到惊讶的是,他们居然很仔细地在表面上做了伪装,不细看根本看不出这里曾经被动过土。
因为之前常遭北狄劫掠,这里的百姓都备有农具,以便掩埋一些逃难时不便带走的器物。甚至他们在如何伪装掩藏方面也有了一些心得。
谢云韶之前还奇怪过,为何在这个以打猎经商为主的地方,民众们会家家备有农具。
这样的原因让谢云韶听了有些不太好过。
不过他们却没有在意这些,还笑着跟谢云韶道谢,说感谢她为誉县百姓主持了公道。
老伯他们刚离开,万弘光就一阵风似的,疾跑回了县衙。气喘吁吁地过来向谢云韶报告了一个坏消息。
“王妃,城外来报,北狄大军将至。”
万弘光焦急不已,眼下的情况,即使谢云韶现在离开,也很难说一定能躲开北狄人了。
谢云韶丢下手边的事情,匆匆随之地登上北面的城楼,远远的望去,延山上已经能看出大队人马行进的迹象。
是北狄的先行骑兵!
第十九章 匣中剑
谢云韶的手按在城墙的护栏上,护栏上的石砖是之前加固时才砌砖上的,石砖表面还很粗糙,凹凸不平的凿痕也印在了谢云韶的手心。
来誉县的路上,谢云韶也不是没想过遇到北狄袭击的可能。
但是她没料到北狄骑兵会来得这么快。
城中滞留的百姓今日才刚开始撤离,根本还未走远,而且誉县更多的人尚都在城中。
“从蔚州到这里需要多久?”谢云韶问身后的万弘光。
“这个……属下也不是十分清楚。但消息应该是三天前就能送到的。”
万弘光也是在京中长大的,后来一直在东宫当值,这也是他第一次离开京城。燕云地区的情况他也不是很了解。
去送消息的人是按他们来时的原路,返回蔚州大营的,但李皓棠是否也会从这条路线过来,万弘光就不知道了。
谢云韶收回手,掌心一片密密麻麻的红点,是被城砖硌上去的印子,有点麻酥酥的疼。
谢云韶回身下楼,边走边问:“眼下城里还有多少守兵?”
“誉县原本驻军有八千,但被王爷调走了三千去蔚州。眼下加上我们押运粮草的士兵,城中不到六千的兵力。”万弘光刚来誉县的时候,就去了解过这些,谢云韶问起来,他倒是答得很快。
谢云韶想了想,道:“你去找誉县守备军的校官,让他立刻来县衙见我。”
万弘光领命,正欲离开,又听谢云韶说:“等等,你再找个人去传令,先封锁北面的城门,从现在开始,不许任何人从北门出去。”
“王妃,还是你先出城吧。”万弘光迟疑了一下,没有听命行动,罕见地开口反驳了谢云韶。
谢云韶不以为忤,只淡淡道:“出城就能躲开吗?”
“在下与这十余位亲卫必全力护王妃周全。”万弘光他们是李皓棠亲自挑选的亲卫,身手自是不凡。
“如果我离开了,这城中百姓该怎么办呢?他们走不了了啊。”
谢云韶无奈地笑了一笑,没有答应,只对他道:“你先去把守军的校官叫来吧。”
万弘光咬牙领命而去,心中却暗自犹豫。
眼下这种局面,最好是能带谢云韶出城,他有把握带谢云韶安全回燕州。
可是谢云韶是他的直接长官,谢云韶不想走,按他多年来听命服从的习惯,他也不想去违背谢云韶的意愿。
万弘光走得很快,手上的刀鞘撞上了他腰间的令牌,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
低头看着令牌上面亲卫的字样,万弘光终于下定了决心。
说到底,李皓棠才是他正真的上司总领。
而且他们离开蔚州的时候,李皓棠也反复叮嘱过,要他们保护好谢云韶。
想到这里,万弘光下定了决心。他召集来其他同来的亲卫,安排了一番,打算强带谢云韶出城。
誉县情况危急,但谢云韶还保有一丝希望,他们坚持一下,守住城门,或许能等来李皓棠的援军。
可看到眼前这个清瘦文弱的少年时,谢云韶的心直接沉了下去。
谢云韶转头想问找人来的万弘光,却发现他把人带进来后就出去了。
眼前的少年看上去不过十六七岁,穿着一副明显是大改小的盔甲。面色却是一副与年龄不太相称的凝重,看来他已经知道了北狄将至的消息。
“在下翟烽望,见过王妃。”翟烽望单膝跪下,抱拳行了个军礼道。
“你是誉县的守卫军校官?”谢云韶差点要找不到自己的声音了。
“是。”翟烽望用力抿了抿唇,沉声道。
边城守官,一般多是由有经验的老将担任,以便应对各种突发的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