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满足了。
  “当然享福了,关键是郑大勇的那份儿心。”
  陈青怡还是不习惯叫姐夫,总是直呼其名,“好多结婚十几年,都还在家伺候老人和孩子呢。
  你不看别人,你就看我妈。
  有男人跟没有似得。
  自己要是脾气软,再摊上家里人不好相处,那可要了命了。”
  陈胜楠猛点头,深以为然,“比如我妈那样的妯娌!!”
  陈青怡:“……!!”真是太孝了。
  她轻咳一声,继续说道:“还有那一大家子住一起,不分家的。
  为了谁多吃一口饭,谁洗脸多用一瓢水都能吵起来。
  难着呢!
  特别是有些地方讲究父母在,不分家,谁要是先提分家,那简直不亚于地震。
  会被人到处说不孝,戳脊梁骨。
  特别是还有的村有族老那种。
  什么三叔公,七大爷的,都能颤巍着胡子,指手画脚。
  想想都窒息。”
  她虽没亲眼见过,但她听冯婶儿,张大娘他们讲过,硬生生塞了满嘴的瓜。
  关键张大娘她们还保熟。
  这个家属院就有好几个奇葩婆家。
  她听得时候三观都被震碎了,感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胜楠姐,我跟你讲两件真事儿……就是家属区发生的。”
  有瓜不能太小气,要学会分享。
  陈胜楠眼睛瞪得溜圆,心里撒开了花,“快说说!”
  陈青怡很满足,没人能逃过吃瓜的乐趣,压低声音说道:
  “听说隔壁团有个连掌媳妇长得可好看了。
  没随军之前,家里的大伯哥就起了不要脸的坏心思。
  先是偷看洗澡,后来又摸摸搜搜,还被嫂子发现了,嫂子也不是个善茬。
  当时忍下没往外嚷嚷,就是天天找茬。
  等那小媳妇怀了孕。
  她就跳出来说孩子不是他们家的,说弟媳妇搞破鞋,还说她看见好几次。
  信誓旦旦说孩子是隔壁老王的。
  就连那个大伯哥也不知出于什么目的,还是被媳妇威胁了,也那么说。
  公婆,什么族老,差点没把人逼着喝药。
  好在那个当兵的男人相信自家媳妇,紧赶慢赶回了家。
  小媳妇娘家不干了。
  这事儿要是坐实,娘家其他闺女不用做人了。
  后来知道咋回事,当着全村人直接嚷嚷了出来,闹了好大的没脸。
  兄弟直接反目成仇,差点没把那个大哥打死。
  自从搬到家属区,再没回过老家,也很少联系。
  再有一个,男人出去执行任务,出了事儿暂时联系不上。
  婆家就以为人死了,说不能让这个儿子断了后,就直接把这个媳妇塞到了小叔子炕上,和小叔子借了种。
  过了半个月,男人回来了,小媳妇半个月后发现自己怀上了!!
  怀上一个月了,妥妥的绿帽子。
  男人气的直接回部队,申请离婚,然后就上了战场。
  心里憋屈,打仗走神儿,瘸了一条腿,也退伍了。
  就是不知道那孩子生没生下来,还会不会离婚……”
  陈青怡叹息一声,吃瓜吃不到结局,总是差点意思,怪难受的。
  陈胜楠也有同感,感叹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里都不能免俗,什么事儿都有。
  “哎,大勇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达到随军条件。”
  等她住进来,一定要八卦个够。
  第407章 你是谁?“咦,小怡,你看大树下咋围了那么多人?是不是有啥热闹看?”
  陈胜楠兴致勃勃的对着低头剥糖纸的陈青怡说。
  “热闹?”陈青怡瞬间抬起头,“快,快,快,咱俩看热闹去。
  我怎么隐约听到了嚎哭声。”
  她俩激动到不行,拎着东西一溜烟儿跑到了吃瓜中心。
  看热闹的人还挺多,里三层外三层,还真有些挤不进去,好在陈青怡有熟人。
  陈青怡个头高,比别人高一个头。
  张大娘眼尖,看见她来,就给拽进了里边,陈胜楠也搭了个顺风车。
  “怎么回事?”
  陈青怡询问一旁俩眼珠子亮的和探照灯一样的张大娘。
  “嗐!”张大娘旁边的冯婶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满脸通红:
  “怎么回事?老婆婆来了呗,嫌生不出儿子来。”
  “这媳妇挺惨的。”张大娘龇牙咧嘴。
  “这家人姓马,家里生了一水儿的闺女,足足有五个!
  我的娘啊,五个!腿一撇,一个闺女,一个带把的都没有!!
  哎呦,你是没见娘几个刚来随军的时候,面黄肌瘦的。
  好像风一吹就能倒,那小腿儿经细儿经细儿的,还没我胳膊粗。
  听说之前在老家连口饱饭都不让儿媳妇和孙女吃,碗里的米粒数都能数过来。
  还往死里的让干活!
  啧啧……”张大娘压低声音,“那婆婆可刁了,跟那过去的地主婆似得。”
  “听说还想把孩子扔后山喂狼,要不就想送人。
  还是马营掌看不过眼儿,回家把孩子接来了,再晚一点时间,怕是能把人饿死。
  啧啧,心黑着呢……”
  陈青怡看向捂着脸痛哭,和吊着眼梢,叉腰破口大骂的老太太。
  拳头都硬了,又不是家里有皇位要继承。
  至于嘛?
  这骂的也太难听了,生殖器官都疯狂输出。
  至于马什么营掌,她看也不是个好的,真心疼老婆孩子。
  咋不早点接来?还能放任老娘这么闹?
  怕不是怕老婆孩子真饿死,再让人告到部队,丢了职位。
  陈胜楠也直皱眉,她没遇见过骂人这么脏的,和她一比,她妈真是绝世好婆婆。
  “那这老太太怎么找来了?”
  张大娘看她眼生,上下打量一眼,陈青怡赶紧说道:
  “这是我堂姐,叫陈胜楠。”
  “这闺女……体格真不错,屁股大,能生儿子。”
  就是和小怡长得一点儿像的地方没有,倒是不丑,看着也挺精神。
  看眼神也挺正,就是不知道咋也来了。
  心里好奇,可眼下也不是聊这个的时候,回道:
  “这老太太之前就来过,几乎两年来一次,这不见儿媳妇快四十岁还没生下个带把的。
  跳着脚让儿子把媳妇休了,非要再给儿子娶一个寡妇。
  上次来人都相看好了。
  那小媳妇就是个包子脾气,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
  后来还是其他嫂子看不过去,找了团掌家的嫂子做主。
  又和马营掌谈了话,那小老太太才被送回老家。
  那也没过上消停日子,老家总来信要钱。
  这回又来,我听那话音儿,是想让他们过继个男孩子。
  那,就旁边那个直流鼻涕那个。
  听说是大儿子家的小儿子,今年都五岁了。”
  陈胜楠瞪大眼:“过继?那过继有啥用,不还不是自己的种?
  以后再不孝顺怎么办?
  这么大,也记事儿了,以后再出息也是孝顺人家亲妈,亲爸。
  狗肉啥时候也贴不到羊身上。
  闺女咋了,闺女一样养老,那我香梅婶儿不就跟着小怡。”
  天天吃香的喝辣的,穿戴样样都好,小怡事事细心,什么都能想到前头。
  这才来几天,当地特色就吃了不少。
  下班儿天没黑,还带着香梅婶儿在外边溜达,香梅婶儿开心的嘴就没合拢过。
  小子也没这么细心的。
  村里多少养了五六个儿子的,还不是像老黄牛一样。
  从早干到晚,什么好的也舍不得吃,给儿子攒,给孙子攒,一辈子都不一定出过村。
  反正她觉得闺女好,是贴心的小棉袄,以后她就必须生出来闺女。
  张大娘和冯婶也知道陈青怡孝顺,可要说闺女比儿子好的话。
  她们还真说不出口。
  在她们心里,自然还是儿子重要,不仅能延续香火,还能养老送终。
  闺女行,女婿却不一定是好样的。
  在女婿家养老,就觉着不仗义,气矮上一截儿,腰板儿都挺不起来。
  陈青怡语气淡淡的:“这闺女也好,儿子也好。
  都得是孝顺的,不孝顺儿子也白搭,这儿子能耐,没一个儿媳妇敢不孝顺。
  瞧瞧咱们马营掌就怪孝顺的。
  要不亲妈也不敢三天两头的来军区闹,老大都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
  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
  偏偏有的人一口一个赔钱货,一口一个断了根,也不知道是不是对老大有意见!”
  这几句话,陈青怡说的颇为大声,这大旗被她扯的呼呼响。
  也不是她想多管闲事,谁让刚才老虔婆边骂,还边剜了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