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第101节
庞盈撇了撇嘴,虽然她话是这么说了,但实际上并不是很在意,“可这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只说咱们周围,就有不知多少表亲结成的夫妻,更别说全天下了,这些人的孩子不都是好好的么?”
汤婵没有反驳,只顺着她的话点头,将剥好的花生递了一点过去,“你说的是,许是我多想也说不定。”
庞盈伸手接过,边摇头边道:“若只是我,倒也罢了,新嫂嫂一进门,就也被二姐姐得罪了去!”
“二嫂嫂前几个月嫁进来,人家出身国公府,又是皇后娘娘的亲妹妹,吃穿用度比咱们府上要讲究不少。结果二姐姐口无遮拦,跟下人说什么‘一个庶女,竟能这般奢靡’,还不慎被旁人听去,传到二嫂嫂耳朵里去了……”
她露出一脸不忍卒视的表情,“真是……我听了都替二姐姐尴尬!”
汤婵也不禁沉默起来。
嗯,看来小老乡跟她年少无知时一样,吃了不少嫡庶神教的洗脑包呢……
“那你二嫂嫂怎么说?”
“这般没谱的话,二嫂嫂自然不高兴啦!”庞盈说,“她毕竟刚嫁进来,不好不给婆家面子,不跟二姐姐一般见识就是了。”
汤婵眨了眨眼,看来郑宝珠跟庞逸处得很不错,不然依那小祖宗的脾气,可不会不计较。
庞盈憋了一肚子话,如今可算是都倒了出去,她喝了口茶润润喉咙,再次摇头感慨道:“二姐姐如今嫁出去,家里是消停了,可若二姐姐依旧是这个性子,以后丰王府怕是有的热闹瞧喽!”
汤婵也正在喝茶,闻言差点呛着。
她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最后无奈道:“你这张嘴……也是有够促狭的!”
庞盈嘟囔,“那也没有二姐姐能得罪人就是了……”
两人说了这一会儿话,正屋传来了动静,“新娘子妆成,可以去观礼了!”
汤婵跟庞盈听了,一同回到正屋不提。
……
很快到了吉时,迎亲的队伍到了。
汤婵还是第一次见到丰王世子,他十七八岁的年纪,还是少年身量,白皙俊秀,文质彬彬之外带着矜贵之气,此时在拦亲的队伍为难之下颇有些狼狈,却不损风姿。
满足了好奇心,汤婵收回视线回到席上,正好瞧见二夫人、大少奶奶钱氏和庞盈,被招呼着坐下一起说话。
汤婵入座,扫了一眼四周,发现庞雅不在,“大表妹今日不来吗?”
钱氏答道:“三皇子妃病重,大姑奶奶身为侧妃,要为三皇子妃侍疾,不方便过来。”
汤婵还真没听说这个消息,不由眉头一动。
“说起来,大姑奶奶当年是不是跟宋家有过婚约?”钱氏有些遗憾地开口,“这事怎么就没成呢?”
见汤婵不明所以,钱氏解释道:“前几日会试放榜,宋家少爷高中会元,大家都说他有三甲之相呢!”
会元?
汤婵有点惊讶,原来当初那位宋羲和这样出息?
那当初庞雅想方设法都要摆脱这桩亲事……
想到刚刚钱氏说如今三皇子妃病重,汤婵心里啧了一声。
“啊!”庞盈听了却瞪大了眼,很是扼腕道,“那当初大姐姐若是嫁了他,以后便是正经的诰命夫人……”
比起现在伺候正妃的侧室,可不是要强得多了!
钱氏
也很是可惜,“许是命里差了些福分罢……”
“话可不能这样说,”二夫人总算开了口,她扔掉瓜子皮,拿起绣帕按了按嘴角,意味深长地对女儿跟儿媳妇道,“世事难料,若是她当初嫁了宋家,日后未必会一帆风水,如今嫁了三皇子,也未必不会有大造化。”
汤婵一直没有说话,听到这里抬了抬眉。
大造化吗?
解府。
桓哥儿打着瞌睡被带到太夫人面前请安,一见到祖母,小家伙就精神起来了。
“祖母!”
太夫人脸上的笑还没来得及绽开,就见小孙子眼泪汪汪地跟她告状,“她不给饭吃,坏!”
从昨天开始,桓哥儿的小脑袋瓜里就只有这一件事,一见到太夫人,就急不可耐地找人做主了。
虽然这话前言不搭后语,太夫人还是很快理解了桓哥儿的意思。
她不由一怔,眼带询问地看向姜妈妈。
姜妈妈就赶紧将汤婵吓唬桓哥儿、罚他不吃饭的事一一说了。
自然,姜妈妈说全了前因后果,桓哥儿任性在先、汤婵暗里准备吃食,并不是真的不管这些事都没落下。
太夫人先是皱眉,全部听完之后,便又是心疼又是好笑。
真是……
跟姜妈妈一样,想了半天,太夫人也没想出来该怎么评价。
要说赞同汤婵这种做法,她还是有些犹豫,但要说特别不满,似乎倒也没有……
想了一会儿,太夫人决定看看再说。
她没注意自己压不下来的嘴角,看向委屈得不得了的桓哥儿,哄道:“咱们也自己吃,不叫她。”
桓哥儿一听这话就高兴了,“嗯!”
太夫人带着桓哥儿用早膳,亲自给他夹了一点韭菜到碗里,“多吃点菜。”
姜妈妈把装着韭菜的勺子递到桓哥儿跟前,桓哥儿脑袋一扭躲开,指着咸鸭蛋说:“要黄!”
在疼爱他的祖母这里,桓哥儿自然放得很开,不自觉挑挑拣拣。
绿叶菜哪有咸蛋黄好吃?
哄这个年纪的小孩子吃饭一直都是老大难,太夫人早已习惯,她刚想开口讲道理,却突然灵机一动。
她叹气道:“桓哥儿,你不听话,我就只能把你送到你母亲那儿了。”
桓哥儿:……
姜妈妈:……
太夫人,您怎么也……
面对姜妈妈一言难尽的表情,太夫人咳了一声,神情不变,眼看着桓哥儿小脸一僵,要哭不哭,最后扁起嘴巴,委屈巴巴地吃起韭菜。
还真就这样听话了!
太夫人心中诧异,简直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桓哥儿性子她最是知道,养他这样久,哪里见过他这么乖巧的模样?
原来还能这样么……
太夫人若有所思。
骗子!
祖母是个大骗子!
他已经很听话了,祖母怎么还把他送给坏女人!
春深日暖,花园里,桓哥儿愤怒地板着小脸,瞪着悠闲靠在躺椅上的汤婵。
汤婵懒洋洋地摇着团扇,“还差一个来回,你去摘朵花给我,今日的运动完了,这些就都归你了。”
顺着她的手指,桓哥儿的视线落在了一小箱子玩具上。
刀、剑、长枪……木头制成的十八般兵器,做工精细,个头很小,正适合两三岁孩子玩。
桓哥儿咽了咽口水,又瞪了汤婵一眼,化悲愤为动力,迈起小短腿走向不远处的花圃。
汤婵唇角勾了起来。
一旁的秋月无奈地看着自家主子,也不知道夫人怎么就这么想要一朵威逼利诱来的花?
桓哥儿好不容易走到花圃,他还是个矮墩墩,踮脚也摘不到,便指挥着护在他身边的姜妈妈帮忙。
拿到花后,他立刻雄赳赳气昂昂地冲到汤婵面前伸出手,“拿!”
“谢谢桓哥儿。”汤婵笑着接过,她说到做到,把箱子递给跟在一旁的姜妈妈,“太沉了,你拿不动,叫姜妈妈替你收着。”
姜妈妈是自己人,不会昧他的东西,桓哥儿放心了。
汤婵让人给他倒水,桓哥儿坐到她旁边的躺椅上,晃着小短腿,咕嘟咕嘟把喂给他的水喝完了。
“姐姐呢?”桓哥儿想到什么问什么。
汤婵给他擦了擦脑门上的一点儿汗,“两个姐姐都上学去了。”
“上学?”桓哥儿疑惑。
“嗯,”汤婵给他擦完汗,顺手就把他捞过来搓了搓小胖脸蛋,“就是读书。”
她跟撸小狗似的,好一会儿也没放手,桓哥儿到后来被她搓出了火气,恼火地用脑壳撞了一下她的胸口作为抗议。
“我也上学!”
汤婵随口敷衍,“好,等你长大一点就去。”
桓哥儿不干,“现在去!”
汤婵把解瑨拉出来当挡箭牌,“那等我问问你爹。”
桓哥儿就问:“爹呢?”
汤婵告诉他,“你爹出门给你挣奶粉钱了。”
上次解瑨莫名其妙发火,汤婵没去哄他,自己该干嘛干嘛。
解瑨也没解释什么,整日早出晚归,汤婵看出他好像有点想暂时避开的意思,耸了耸肩,配合地给他留出了空间。
后来解瑨领了皇命,到外头办差去了,这次去的地方比较远,至今已经一个多月,还没回来。
桓哥儿没听懂汤婵什么意思,但知道出门就是不在家,不由扁了扁嘴。
“夫人。”正在这时,外头有人来报,“庆祥侯世子夫人来了。”
……
汤婵没有反驳,只顺着她的话点头,将剥好的花生递了一点过去,“你说的是,许是我多想也说不定。”
庞盈伸手接过,边摇头边道:“若只是我,倒也罢了,新嫂嫂一进门,就也被二姐姐得罪了去!”
“二嫂嫂前几个月嫁进来,人家出身国公府,又是皇后娘娘的亲妹妹,吃穿用度比咱们府上要讲究不少。结果二姐姐口无遮拦,跟下人说什么‘一个庶女,竟能这般奢靡’,还不慎被旁人听去,传到二嫂嫂耳朵里去了……”
她露出一脸不忍卒视的表情,“真是……我听了都替二姐姐尴尬!”
汤婵也不禁沉默起来。
嗯,看来小老乡跟她年少无知时一样,吃了不少嫡庶神教的洗脑包呢……
“那你二嫂嫂怎么说?”
“这般没谱的话,二嫂嫂自然不高兴啦!”庞盈说,“她毕竟刚嫁进来,不好不给婆家面子,不跟二姐姐一般见识就是了。”
汤婵眨了眨眼,看来郑宝珠跟庞逸处得很不错,不然依那小祖宗的脾气,可不会不计较。
庞盈憋了一肚子话,如今可算是都倒了出去,她喝了口茶润润喉咙,再次摇头感慨道:“二姐姐如今嫁出去,家里是消停了,可若二姐姐依旧是这个性子,以后丰王府怕是有的热闹瞧喽!”
汤婵也正在喝茶,闻言差点呛着。
她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最后无奈道:“你这张嘴……也是有够促狭的!”
庞盈嘟囔,“那也没有二姐姐能得罪人就是了……”
两人说了这一会儿话,正屋传来了动静,“新娘子妆成,可以去观礼了!”
汤婵跟庞盈听了,一同回到正屋不提。
……
很快到了吉时,迎亲的队伍到了。
汤婵还是第一次见到丰王世子,他十七八岁的年纪,还是少年身量,白皙俊秀,文质彬彬之外带着矜贵之气,此时在拦亲的队伍为难之下颇有些狼狈,却不损风姿。
满足了好奇心,汤婵收回视线回到席上,正好瞧见二夫人、大少奶奶钱氏和庞盈,被招呼着坐下一起说话。
汤婵入座,扫了一眼四周,发现庞雅不在,“大表妹今日不来吗?”
钱氏答道:“三皇子妃病重,大姑奶奶身为侧妃,要为三皇子妃侍疾,不方便过来。”
汤婵还真没听说这个消息,不由眉头一动。
“说起来,大姑奶奶当年是不是跟宋家有过婚约?”钱氏有些遗憾地开口,“这事怎么就没成呢?”
见汤婵不明所以,钱氏解释道:“前几日会试放榜,宋家少爷高中会元,大家都说他有三甲之相呢!”
会元?
汤婵有点惊讶,原来当初那位宋羲和这样出息?
那当初庞雅想方设法都要摆脱这桩亲事……
想到刚刚钱氏说如今三皇子妃病重,汤婵心里啧了一声。
“啊!”庞盈听了却瞪大了眼,很是扼腕道,“那当初大姐姐若是嫁了他,以后便是正经的诰命夫人……”
比起现在伺候正妃的侧室,可不是要强得多了!
钱氏
也很是可惜,“许是命里差了些福分罢……”
“话可不能这样说,”二夫人总算开了口,她扔掉瓜子皮,拿起绣帕按了按嘴角,意味深长地对女儿跟儿媳妇道,“世事难料,若是她当初嫁了宋家,日后未必会一帆风水,如今嫁了三皇子,也未必不会有大造化。”
汤婵一直没有说话,听到这里抬了抬眉。
大造化吗?
解府。
桓哥儿打着瞌睡被带到太夫人面前请安,一见到祖母,小家伙就精神起来了。
“祖母!”
太夫人脸上的笑还没来得及绽开,就见小孙子眼泪汪汪地跟她告状,“她不给饭吃,坏!”
从昨天开始,桓哥儿的小脑袋瓜里就只有这一件事,一见到太夫人,就急不可耐地找人做主了。
虽然这话前言不搭后语,太夫人还是很快理解了桓哥儿的意思。
她不由一怔,眼带询问地看向姜妈妈。
姜妈妈就赶紧将汤婵吓唬桓哥儿、罚他不吃饭的事一一说了。
自然,姜妈妈说全了前因后果,桓哥儿任性在先、汤婵暗里准备吃食,并不是真的不管这些事都没落下。
太夫人先是皱眉,全部听完之后,便又是心疼又是好笑。
真是……
跟姜妈妈一样,想了半天,太夫人也没想出来该怎么评价。
要说赞同汤婵这种做法,她还是有些犹豫,但要说特别不满,似乎倒也没有……
想了一会儿,太夫人决定看看再说。
她没注意自己压不下来的嘴角,看向委屈得不得了的桓哥儿,哄道:“咱们也自己吃,不叫她。”
桓哥儿一听这话就高兴了,“嗯!”
太夫人带着桓哥儿用早膳,亲自给他夹了一点韭菜到碗里,“多吃点菜。”
姜妈妈把装着韭菜的勺子递到桓哥儿跟前,桓哥儿脑袋一扭躲开,指着咸鸭蛋说:“要黄!”
在疼爱他的祖母这里,桓哥儿自然放得很开,不自觉挑挑拣拣。
绿叶菜哪有咸蛋黄好吃?
哄这个年纪的小孩子吃饭一直都是老大难,太夫人早已习惯,她刚想开口讲道理,却突然灵机一动。
她叹气道:“桓哥儿,你不听话,我就只能把你送到你母亲那儿了。”
桓哥儿:……
姜妈妈:……
太夫人,您怎么也……
面对姜妈妈一言难尽的表情,太夫人咳了一声,神情不变,眼看着桓哥儿小脸一僵,要哭不哭,最后扁起嘴巴,委屈巴巴地吃起韭菜。
还真就这样听话了!
太夫人心中诧异,简直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桓哥儿性子她最是知道,养他这样久,哪里见过他这么乖巧的模样?
原来还能这样么……
太夫人若有所思。
骗子!
祖母是个大骗子!
他已经很听话了,祖母怎么还把他送给坏女人!
春深日暖,花园里,桓哥儿愤怒地板着小脸,瞪着悠闲靠在躺椅上的汤婵。
汤婵懒洋洋地摇着团扇,“还差一个来回,你去摘朵花给我,今日的运动完了,这些就都归你了。”
顺着她的手指,桓哥儿的视线落在了一小箱子玩具上。
刀、剑、长枪……木头制成的十八般兵器,做工精细,个头很小,正适合两三岁孩子玩。
桓哥儿咽了咽口水,又瞪了汤婵一眼,化悲愤为动力,迈起小短腿走向不远处的花圃。
汤婵唇角勾了起来。
一旁的秋月无奈地看着自家主子,也不知道夫人怎么就这么想要一朵威逼利诱来的花?
桓哥儿好不容易走到花圃,他还是个矮墩墩,踮脚也摘不到,便指挥着护在他身边的姜妈妈帮忙。
拿到花后,他立刻雄赳赳气昂昂地冲到汤婵面前伸出手,“拿!”
“谢谢桓哥儿。”汤婵笑着接过,她说到做到,把箱子递给跟在一旁的姜妈妈,“太沉了,你拿不动,叫姜妈妈替你收着。”
姜妈妈是自己人,不会昧他的东西,桓哥儿放心了。
汤婵让人给他倒水,桓哥儿坐到她旁边的躺椅上,晃着小短腿,咕嘟咕嘟把喂给他的水喝完了。
“姐姐呢?”桓哥儿想到什么问什么。
汤婵给他擦了擦脑门上的一点儿汗,“两个姐姐都上学去了。”
“上学?”桓哥儿疑惑。
“嗯,”汤婵给他擦完汗,顺手就把他捞过来搓了搓小胖脸蛋,“就是读书。”
她跟撸小狗似的,好一会儿也没放手,桓哥儿到后来被她搓出了火气,恼火地用脑壳撞了一下她的胸口作为抗议。
“我也上学!”
汤婵随口敷衍,“好,等你长大一点就去。”
桓哥儿不干,“现在去!”
汤婵把解瑨拉出来当挡箭牌,“那等我问问你爹。”
桓哥儿就问:“爹呢?”
汤婵告诉他,“你爹出门给你挣奶粉钱了。”
上次解瑨莫名其妙发火,汤婵没去哄他,自己该干嘛干嘛。
解瑨也没解释什么,整日早出晚归,汤婵看出他好像有点想暂时避开的意思,耸了耸肩,配合地给他留出了空间。
后来解瑨领了皇命,到外头办差去了,这次去的地方比较远,至今已经一个多月,还没回来。
桓哥儿没听懂汤婵什么意思,但知道出门就是不在家,不由扁了扁嘴。
“夫人。”正在这时,外头有人来报,“庆祥侯世子夫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