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第92节
她理直气壮抬起头:“全都捂起来是庄重了,我也要热死了。”
解瑨无奈。
汤婵瞅着解瑨,他倒是捂得严实,忍不住问道:“你不热?”
解瑨接过秋月递来的凉茶喝了一口,闻言瞥了她一眼,“心静自然凉。”
“嘁。”汤婵自顾自继续吃东西了。
解瑨不理会她的阴阳怪气,“今日广府进的贡品送到了京城,是一种叫杧果的当地特产,皇上赏了一筐下来,我带回来了,你要不要尝尝?”
杧果,也就是后世的芒果,这时候在北方还是个新奇的玩意儿。
汤婵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等芒果送上来一瞧,汤婵只能说不愧是贡品,这些挑出来的应该都是最好的,每个个头都很大,还很均匀。它们估计是在颜色青绿时被采摘下来,送来的路上熟透,如今颜色鲜黄,散发着浓郁的果香。
汤婵把一筐芒果分成三份,自己留了一份,吩咐秋月道:“剩下的给太夫人和大房送去。”
说完她又想起什么,叮嘱道:“告诉她们要吃的话先切一小块尝尝,身体没什么不适再吃。”
有些人对芒果过敏,还是要以防万一。
秋月应下后就去了。
解瑨让人把芒果切成块,拿牙签慢条斯理地叉着吃。
相比之下,汤婵就豪迈多了,确保自个儿不过敏后,她用刀把芒果切成两半,用刀横竖划下数道后略一翻折,在解瑨稍显复杂的眼光中,百无禁忌地直接上手啃。
芒果果肉肥厚,口感顺滑,又甜又多汁。汤婵脑子里已经浮现出了无数种吃法,吃到一半,她抬起头问双巧,“去问问厨房,乳酪还有没有
夏天炎热,牛奶羊奶不易保存,会被制成乳酪,也就是酸奶。汤婵很爱吃这个,厨房就经常备着。
双巧帮她跑腿,很快就拿回来一些用冰镇着的乳酪。
汤婵把另一半的芒果切成粒,倒进乳酪里一拌,酸酸甜甜,味道特别好。
她把做法说给厨房,“回头做一点儿给徽音佳音她们送去。”
一碗乳酪下肚,汤婵心满意足,懒懒瘫回到榻上。
剩下的芒果估计放不了太久,回头可以榨芒果汁喝,还可以做芒果冰酪……
正天马行空地想着,突然见大房来人,面色焦急地禀报,“二夫人,大少奶奶发动了!”
汤婵大惊,什么想法立刻全都被抛到脑后。
“不是还有段时间吗,怎么就突然要生了?”
她赶紧站起了身,还好她们早早就找好了稳婆,“快去将稳婆请来!”
汤婵说着,换了件外衣就往大房走。
解瑨正想跟着去看看,叫汤婵给拦了,“您一个大男人去干嘛?又不是孩子爹,那边用不上您。再说这才刚发动,离孩子落地还久着呢,您先去忙吧。”
解瑨:“……”
又不是孩子爹……解瑨扶额,默默停下脚步,目送汤婵匆匆离去。
等汤婵赶到大房的院子,于氏已经被搀扶进了产房。
她捂着肚子,又是担忧又是害怕,看见汤婵,立刻就带着哭腔道:“小婶婶,我这才八个多月……怎么办,孩子不会有事吧?”
没有经
验的汤婵心里也慌,但她面上很是镇定,“想来是孩子等不及见娘亲了,你别急,平平安安把他生下来就是。”
于氏还是很紧张,汤婵让她做深呼吸,“不要慌,你慌了,孩子又能指望谁?”
孩子可以赐予母亲无穷的力量,于氏跟着汤婵的节奏深呼吸,终于渐渐冷静了下来。
汤婵指挥着下人烧热水,准备生产用的各种东西,又让厨房煮鸡蛋、煲鸡汤,对于氏道:“趁着这个机会,赶快吃点东西,有力气才能把孩子平安生下来。”
于氏赶紧点头。
午觉刚起的太夫人得知消息也到了,见汤婵把一切安排得都好,便暂时放下心来,等在一旁。
厨房送了饭进来,于氏尽力往下咽。
但还没吃几口,于氏紧紧握着勺子,面色逐渐发白,闭着眼睛不时呻吟起来,“好疼……”
宫缩开始了。
实在难受,于氏再也吃不下去,最后只好多喝了一点鸡汤。
又过了一会儿,稳婆终于到了。
稳婆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打扮很是干练。她用烈酒洗净双手,伸手一探,心中就有了数,“还要一会儿,不急。”
专业人士来了,汤婵跟太夫人就挪到了厢房等候。
下人进进出出,端出带着血色的水,再送新的热水进去。产房不时传来让人揪心的呻吟痛呼声,最后这个声音慢慢弱了下去,汤婵心里一紧,不过随即她想到,应该是稳婆让于氏保存体力。
太阳落下,夜幕升起,然而依旧还没有好消息。快到半夜,太夫人有些撑不住了,汤婵就让她先去休息。
然而就在这时,稳婆从产房出来了。
她面色沉肃,“太夫人,二夫人,情况不是太好,孩子卡在产道出不来,大少奶奶没了力气,大人和孩子怕是只能保住一个。”
汤婵心里一沉,太夫人也是脑袋一晕。
保大就是用诸如剪刀、铁钩这些锐利的工具,将孩子分解成小块取出,保小的话,或是不顾母体生拉硬拽,或是直接剖腹取子。
无论哪个选择,都很是残忍,但情势迫人,必须要做出取舍。
太夫人没有思考就做了决定,“保大人!”
稳婆点头应下,转身进了产房。
结果不过片刻,里头就传来了于氏嘶哑的哭喊声。
“我不同意!”
于氏得知自己的孩子要遭受何种对待,已经力竭的身体剧烈地挣扎起来,根本不配合稳婆的动作。
汤婵和太夫人听着传出来的动静,不禁对视一眼,俱是担忧。
不知里头发生了什么,很快,稳婆让于氏使力的声音再度传来,后面跟着于氏惨烈的叫喊。
汤婵简直听得心惊肉跳,对生育这件事的心里阴影不由再度上了一个台阶。
过了不知多久,突然一声细弱的婴儿啼哭传入汤婵的耳畔。
汤婵一愣,唯恐自己听错,赶紧看向太夫人以求确认。
太夫人显然也听到了,总算不再那么紧绷,对着汤婵点了点头。
生下来了……
汤婵这才如释重负般长长舒了一口气。
片刻后,稳婆出来,沉稳的脸上有些疲色,但带着笑意。
“恭贺府上弄璋之喜。”
她这才跟太夫人解释刚刚发生了什么。
原来刚刚于氏得知孩子就要保不住,绝境之中再次爆发了力量,稳婆当机立断,使了一个稍微冒险的法子——当时胎儿是肩膀卡在产道,她将胎儿的锁骨折断,减小了体积,再按压于氏的肚子,二人配合使力,总算是成功让孩子生了下来。
“小少爷的伤势,您不必太过担心,过些日子,骨头便能自己愈合,不会留下后遗症。只是小少爷是早产,身子孱弱,还要好好将养。”稳婆道,“当时情况紧急,我自作主张,还请太夫人勿要怪罪。”
太夫人道:“您这是哪里话,今日能母子平安,还要多亏了您。”
她将给稳婆的红封直接翻了三番,稳婆也未曾推拒,稳稳当当收了。
稳婆拿得并不亏心,今日若是换了一个稍微经验欠缺的稳婆,不说一尸两命,也必然是母子只能活一个的下场。
几人说着话,产房里已经收拾好了,太夫人跟汤婵进去看望于氏跟刚出生的小婴儿。
结果刚进门,却见伺候的下人们围在于氏身边,表情都是慌慌张张。
太夫人一惊,“这是怎么了?”
只听于氏的陪嫁戴妈妈惊慌回话道:“太夫人,大少奶奶娩出胎盘后就一直在出血,到现在还未止住!”
第78章
本来以为于氏已经顺利闯过了鬼门关,谁想到临了竟然再起波折。
“一直在出血?”
听了戴妈妈的话,稳婆面色一变,赶紧上前查看,一边仔细询问着情况。
“对,”戴妈妈焦心地看着稳婆动作,连忙补充,“因着流得并不多,故而一开始我们都没有在意,但到现在还没能停下……”
于氏在看了一眼婴儿之后,就精疲力竭地昏睡过去。稳婆查验过后,转身要了些包括药材在内的各种东西,给于氏试了一个止血的土方。
可惜两刻钟过去,情况并没有好转,稳婆的脸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她对太夫人道:“老身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贵府怕是需要请个大夫过来看看。”
也是瞧着解家人不像泥古不化之辈,稳婆才敢提出这样的建议。换了一个看重男女之别的长辈,为了女儿家的贞洁,是绝不会让男大夫来看病的。
人命关天,太夫人没有半点犹豫,“何妈妈,拿了我的帖子,去请尹大夫来。”
尹大夫家学渊源,太医院里最善妇科的圣手,就是尹大夫的父亲尹老太医。只是尹老太医有规矩,他从不出急诊,一是怕耽误了宫里的差事,宫里若有急召,他必须得第一时间赶到;二来,尹老太医名声在外,但年事已高,不可能应下每一个上门的紧急请求,与其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出诊,却被认为是故意为之而得罪贵人,他索性就决定一律不接。
尹大夫子承父业,倒没有这样的规矩,何妈妈应下,派了个腿脚利索的婆子去请人。
如今还是宵禁,但大夫救命的时候,一般都可以通融,很快,尹大夫匆匆赶了过来。
他是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形容沉稳,并不多话,甫一进门,查看过于氏情况后便开始施针。
情况反反复复,折腾到天亮,于氏的血总算被止住了。
众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尹大夫却不甚乐观。
他甚至提前把丑话说在前头,“大少奶奶身子亏损得有些多了,且看之后如何吧。”
汤婵的心又悬了起来,太夫人闻言,得了曾孙的喜意也淡去不少。
同尹大夫道谢过后,太夫人跟尹大夫商议好了再次上门问诊的时间。
解瑨无奈。
汤婵瞅着解瑨,他倒是捂得严实,忍不住问道:“你不热?”
解瑨接过秋月递来的凉茶喝了一口,闻言瞥了她一眼,“心静自然凉。”
“嘁。”汤婵自顾自继续吃东西了。
解瑨不理会她的阴阳怪气,“今日广府进的贡品送到了京城,是一种叫杧果的当地特产,皇上赏了一筐下来,我带回来了,你要不要尝尝?”
杧果,也就是后世的芒果,这时候在北方还是个新奇的玩意儿。
汤婵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等芒果送上来一瞧,汤婵只能说不愧是贡品,这些挑出来的应该都是最好的,每个个头都很大,还很均匀。它们估计是在颜色青绿时被采摘下来,送来的路上熟透,如今颜色鲜黄,散发着浓郁的果香。
汤婵把一筐芒果分成三份,自己留了一份,吩咐秋月道:“剩下的给太夫人和大房送去。”
说完她又想起什么,叮嘱道:“告诉她们要吃的话先切一小块尝尝,身体没什么不适再吃。”
有些人对芒果过敏,还是要以防万一。
秋月应下后就去了。
解瑨让人把芒果切成块,拿牙签慢条斯理地叉着吃。
相比之下,汤婵就豪迈多了,确保自个儿不过敏后,她用刀把芒果切成两半,用刀横竖划下数道后略一翻折,在解瑨稍显复杂的眼光中,百无禁忌地直接上手啃。
芒果果肉肥厚,口感顺滑,又甜又多汁。汤婵脑子里已经浮现出了无数种吃法,吃到一半,她抬起头问双巧,“去问问厨房,乳酪还有没有
夏天炎热,牛奶羊奶不易保存,会被制成乳酪,也就是酸奶。汤婵很爱吃这个,厨房就经常备着。
双巧帮她跑腿,很快就拿回来一些用冰镇着的乳酪。
汤婵把另一半的芒果切成粒,倒进乳酪里一拌,酸酸甜甜,味道特别好。
她把做法说给厨房,“回头做一点儿给徽音佳音她们送去。”
一碗乳酪下肚,汤婵心满意足,懒懒瘫回到榻上。
剩下的芒果估计放不了太久,回头可以榨芒果汁喝,还可以做芒果冰酪……
正天马行空地想着,突然见大房来人,面色焦急地禀报,“二夫人,大少奶奶发动了!”
汤婵大惊,什么想法立刻全都被抛到脑后。
“不是还有段时间吗,怎么就突然要生了?”
她赶紧站起了身,还好她们早早就找好了稳婆,“快去将稳婆请来!”
汤婵说着,换了件外衣就往大房走。
解瑨正想跟着去看看,叫汤婵给拦了,“您一个大男人去干嘛?又不是孩子爹,那边用不上您。再说这才刚发动,离孩子落地还久着呢,您先去忙吧。”
解瑨:“……”
又不是孩子爹……解瑨扶额,默默停下脚步,目送汤婵匆匆离去。
等汤婵赶到大房的院子,于氏已经被搀扶进了产房。
她捂着肚子,又是担忧又是害怕,看见汤婵,立刻就带着哭腔道:“小婶婶,我这才八个多月……怎么办,孩子不会有事吧?”
没有经
验的汤婵心里也慌,但她面上很是镇定,“想来是孩子等不及见娘亲了,你别急,平平安安把他生下来就是。”
于氏还是很紧张,汤婵让她做深呼吸,“不要慌,你慌了,孩子又能指望谁?”
孩子可以赐予母亲无穷的力量,于氏跟着汤婵的节奏深呼吸,终于渐渐冷静了下来。
汤婵指挥着下人烧热水,准备生产用的各种东西,又让厨房煮鸡蛋、煲鸡汤,对于氏道:“趁着这个机会,赶快吃点东西,有力气才能把孩子平安生下来。”
于氏赶紧点头。
午觉刚起的太夫人得知消息也到了,见汤婵把一切安排得都好,便暂时放下心来,等在一旁。
厨房送了饭进来,于氏尽力往下咽。
但还没吃几口,于氏紧紧握着勺子,面色逐渐发白,闭着眼睛不时呻吟起来,“好疼……”
宫缩开始了。
实在难受,于氏再也吃不下去,最后只好多喝了一点鸡汤。
又过了一会儿,稳婆终于到了。
稳婆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打扮很是干练。她用烈酒洗净双手,伸手一探,心中就有了数,“还要一会儿,不急。”
专业人士来了,汤婵跟太夫人就挪到了厢房等候。
下人进进出出,端出带着血色的水,再送新的热水进去。产房不时传来让人揪心的呻吟痛呼声,最后这个声音慢慢弱了下去,汤婵心里一紧,不过随即她想到,应该是稳婆让于氏保存体力。
太阳落下,夜幕升起,然而依旧还没有好消息。快到半夜,太夫人有些撑不住了,汤婵就让她先去休息。
然而就在这时,稳婆从产房出来了。
她面色沉肃,“太夫人,二夫人,情况不是太好,孩子卡在产道出不来,大少奶奶没了力气,大人和孩子怕是只能保住一个。”
汤婵心里一沉,太夫人也是脑袋一晕。
保大就是用诸如剪刀、铁钩这些锐利的工具,将孩子分解成小块取出,保小的话,或是不顾母体生拉硬拽,或是直接剖腹取子。
无论哪个选择,都很是残忍,但情势迫人,必须要做出取舍。
太夫人没有思考就做了决定,“保大人!”
稳婆点头应下,转身进了产房。
结果不过片刻,里头就传来了于氏嘶哑的哭喊声。
“我不同意!”
于氏得知自己的孩子要遭受何种对待,已经力竭的身体剧烈地挣扎起来,根本不配合稳婆的动作。
汤婵和太夫人听着传出来的动静,不禁对视一眼,俱是担忧。
不知里头发生了什么,很快,稳婆让于氏使力的声音再度传来,后面跟着于氏惨烈的叫喊。
汤婵简直听得心惊肉跳,对生育这件事的心里阴影不由再度上了一个台阶。
过了不知多久,突然一声细弱的婴儿啼哭传入汤婵的耳畔。
汤婵一愣,唯恐自己听错,赶紧看向太夫人以求确认。
太夫人显然也听到了,总算不再那么紧绷,对着汤婵点了点头。
生下来了……
汤婵这才如释重负般长长舒了一口气。
片刻后,稳婆出来,沉稳的脸上有些疲色,但带着笑意。
“恭贺府上弄璋之喜。”
她这才跟太夫人解释刚刚发生了什么。
原来刚刚于氏得知孩子就要保不住,绝境之中再次爆发了力量,稳婆当机立断,使了一个稍微冒险的法子——当时胎儿是肩膀卡在产道,她将胎儿的锁骨折断,减小了体积,再按压于氏的肚子,二人配合使力,总算是成功让孩子生了下来。
“小少爷的伤势,您不必太过担心,过些日子,骨头便能自己愈合,不会留下后遗症。只是小少爷是早产,身子孱弱,还要好好将养。”稳婆道,“当时情况紧急,我自作主张,还请太夫人勿要怪罪。”
太夫人道:“您这是哪里话,今日能母子平安,还要多亏了您。”
她将给稳婆的红封直接翻了三番,稳婆也未曾推拒,稳稳当当收了。
稳婆拿得并不亏心,今日若是换了一个稍微经验欠缺的稳婆,不说一尸两命,也必然是母子只能活一个的下场。
几人说着话,产房里已经收拾好了,太夫人跟汤婵进去看望于氏跟刚出生的小婴儿。
结果刚进门,却见伺候的下人们围在于氏身边,表情都是慌慌张张。
太夫人一惊,“这是怎么了?”
只听于氏的陪嫁戴妈妈惊慌回话道:“太夫人,大少奶奶娩出胎盘后就一直在出血,到现在还未止住!”
第78章
本来以为于氏已经顺利闯过了鬼门关,谁想到临了竟然再起波折。
“一直在出血?”
听了戴妈妈的话,稳婆面色一变,赶紧上前查看,一边仔细询问着情况。
“对,”戴妈妈焦心地看着稳婆动作,连忙补充,“因着流得并不多,故而一开始我们都没有在意,但到现在还没能停下……”
于氏在看了一眼婴儿之后,就精疲力竭地昏睡过去。稳婆查验过后,转身要了些包括药材在内的各种东西,给于氏试了一个止血的土方。
可惜两刻钟过去,情况并没有好转,稳婆的脸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她对太夫人道:“老身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贵府怕是需要请个大夫过来看看。”
也是瞧着解家人不像泥古不化之辈,稳婆才敢提出这样的建议。换了一个看重男女之别的长辈,为了女儿家的贞洁,是绝不会让男大夫来看病的。
人命关天,太夫人没有半点犹豫,“何妈妈,拿了我的帖子,去请尹大夫来。”
尹大夫家学渊源,太医院里最善妇科的圣手,就是尹大夫的父亲尹老太医。只是尹老太医有规矩,他从不出急诊,一是怕耽误了宫里的差事,宫里若有急召,他必须得第一时间赶到;二来,尹老太医名声在外,但年事已高,不可能应下每一个上门的紧急请求,与其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出诊,却被认为是故意为之而得罪贵人,他索性就决定一律不接。
尹大夫子承父业,倒没有这样的规矩,何妈妈应下,派了个腿脚利索的婆子去请人。
如今还是宵禁,但大夫救命的时候,一般都可以通融,很快,尹大夫匆匆赶了过来。
他是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形容沉稳,并不多话,甫一进门,查看过于氏情况后便开始施针。
情况反反复复,折腾到天亮,于氏的血总算被止住了。
众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尹大夫却不甚乐观。
他甚至提前把丑话说在前头,“大少奶奶身子亏损得有些多了,且看之后如何吧。”
汤婵的心又悬了起来,太夫人闻言,得了曾孙的喜意也淡去不少。
同尹大夫道谢过后,太夫人跟尹大夫商议好了再次上门问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