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第71节
汤婵的行李不多,早就收拾好了,随时都能走。
虽然早有预料,然而临别来时,汤母心中依旧十分不舍。
她像每一个母亲一样,对着孩子止不住地殷切叮嘱,“……女婿是个好的,你在解家也要多多孝顺婆婆,照顾丈夫儿女,不要辜负了女婿对你的心意……路上多多小心,注意安全……”
汤婵笑道:“您放心,我会多写信回来,您有什么事不要怕麻烦,差人去找我便是。”
回京路上一路顺利,汤婵回到了解府,先去给太夫人请了安。
临窗的大炕上,徽姐儿正带着弟弟玩七巧板,太夫人在一旁笑呵呵地看着。
桓哥儿时不时给姐姐捣个乱,但徽姐儿脾气很好,拼好的图形被弄乱了也不生气。
见汤婵来了,徽姐儿牵着弟弟下来给汤婵问了安。
“回来了?”
太夫人转头笑着问候汤婵,“一路可还顺利?”
“托您的福,都还顺利。”汤婵笑道,“我给家里人带了些礼物,回头我叫丫鬟送来。”
太夫人闻言笑意更深,“你有心了。”
大兴县虽是一等一的大县,称得上繁华,但和京城相比,什么东西也算不上好了,但这是汤婵一片心意,太夫人自然不会拒绝。
正说着话,何妈妈打了帘子进屋,手里拿着一封信。
“太夫人,”何妈妈把信递了上来,“是沈家老夫人的信。”
汤婵一怔,这沈家老夫人是谁?
她看向太夫人,却发现太夫人脸上的神情很是复杂,似是不喜,但又有些期待。
不过这抹复杂很快消失不见,太夫人打开信件快速读过,对还在状况之外的汤婵解释道:“是我娘家妹妹来的信。”
“她的丈夫在云贵任官,去年抚夷藩治理有功,皇上特旨进京面圣,本该年前就到的,但路上意外病了一场,一直耽误到现在,再过几天才能到。”
汤婵这才了然,笑道:“您与姨母应该多年未见了罢?我这就让人把客院收拾出来,好接待姨母姨夫。”
“不必了,”太夫人说,“他们应该会住驿馆。”
没想到太夫人竟然会拒绝,汤婵不禁愣了愣,“这……”
太夫人又想了想,“算了,收拾出来也好,以防万一罢。”
她说这话时露出了一点头疼的表情,看得汤婵不禁好奇。
按理说能见到多年未见的亲人,太夫人应该很是期待才是,为什么会是这种反应?
太夫人看出她的疑惑,却没多解释,只和蔼地道:“你今日舟车劳顿,早些回去歇息罢,别的明日再说。”
徽姐儿跟桓哥儿回到了自己的屋子,不一会儿,有正房的丫鬟过来,给他们送来了汤婵带回来的礼物。
跟京城比,大兴县确实没什么新鲜东西,汤婵就挑了些做工精致的玩具,有木质的玩具小车、人马轮转、陀螺等等。
怕徽姐儿跟佳姐儿两个姑娘不喜欢这些,汤婵还另给小姐妹俩各自送了一对桃红碧玺的挂珠步摇和手串,是汤婵逛街时意外淘到的,用料不算珍贵,但样子新奇活泼,很适合这个年纪的小姑娘。
徽姐儿看着步摇,忍不住露出喜爱之色。
她的奶妈妈蒋奶娘道:“姑娘要试一试吗?夫人的一片心意呢。”
徽姐儿迟疑片刻,坐到镜子前面,由着蒋奶娘将步摇插在了发间。
步摇随着徽姐儿的动作轻轻晃动,折射着微光,好看极了。
蒋奶娘夸道:“很适合姑娘呢!”
徽姐儿看了一会儿,轻轻抿了抿唇。
她很喜欢这个步摇,可这是那个人送过来的东西……
忽然一阵哭声传来,徽姐儿连忙回神,快速走到隔壁桓哥儿休息的暖阁。
“桓哥儿怎么了?”她问照顾桓哥儿的余妈妈道。
“刚睡醒,尿了不舒服。”
余妈妈手脚麻利地给桓哥儿换了尿布,果然,换完之后桓哥儿就不哭了,拽住徽姐儿的衣角要跟姐姐玩。
徽姐儿坐到炕边,拿起拨浪鼓哄弟弟,桓哥儿玩了一会儿,突然伸手朝徽姐儿发间抓去。
徽姐儿吓了一跳,连忙一躲,随即反应过来,是她步摇晃动的挂珠吸引了桓哥儿的注意力。
余妈妈这才发现徽姐儿带着步摇,“这是……”
徽姐儿握着拨浪鼓的手紧了紧,小声道:“是母亲送来的。”
余妈妈脸上露出警惕,心下什么“收买人心”、“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之类的想法走了个遍。
但屋里伺候着的人不少,余妈妈就没说什么。
桓哥儿还在锲而不舍地往步摇上抓,余妈妈见桓哥儿这样活泼,心里喜爱,随口对徽姐儿道:“难得小少爷这么喜欢,姑娘取下来给小少爷玩一会儿罢。”
徽姐儿一怔,一旁的蒋奶娘皱了皱眉想说什么,却见徽姐儿抿了抿唇,小心把步摇取下来给桓哥儿了。
蒋奶娘只好把话咽了下去。
这时外头突然来了人,是宛姨娘身边的丫鬟吟书。
等余妈妈看清来人是谁,神情就闪过一抹隐藏的不喜与鄙夷。
“余妈妈,”吟书说道,“之前大姑娘的春装尺寸有些不合适,现已改好了,大姑娘要不要试试?”
余妈妈语气冷淡道:“嗯,你放下罢。”
另一边,汤婵回了自己院子,倒没觉得很累,看了看时辰还不算晚,便对秋月道:“去问问宛姨娘有没有时间,有空的话请她来我这里一趟。”
她不在的这几天,府中事务是宛姨娘带着紫苏跟紫竹处理的,汤婵还是需要过问一下,做到心里有数。
秋月依言去了。
汤婵等人过来的时候,顺便把留守的紫苏叫到跟前,“我不在的时候,院里有没有发生什么事?”
紫苏答说:“一切都好。”
她还不知道那天晚上紫竹跟进净房,试图伺候解瑨的事,解瑨没宣扬,紫竹自然也不会四处说起。
汤婵点了点头,“那府里头呢?”
“都是些常规事务,大多是按照府中成例办的,”紫苏回道,“宛姨娘处事老道,对着奴婢们也没有藏私,奴婢跟着学了不少东西呢。”
汤婵摸了摸下巴,“你瞧着宛姨娘态度怎么样?说来当初她是我强拉来的壮丁,也不知道宛姨娘有没有觉得勉强。”
“夫人多虑了,”紫苏笑道,“奴婢瞧着宛姨娘是真心高兴,伺候宛姨娘的吟书都悄悄跟奴婢说,宛姨娘私下里干劲十足,情绪都比往日好了不少。”
再说这样掌权的好事,哪个姨娘会不喜欢?年关之后,府中事务少了不少,再加上她们处理起来逐渐娴熟,佳姐儿的生母段姨娘再摸不到什么活干,都很是失望呢。
“那就好。”汤婵放下了心,给紫苏画饼打鸡血,“那你就多跟宛姨娘学一学,早日做到独当一面,若是之后哪天宛姨娘不做也不怕了。”
紫苏高兴应下,“奴婢晓得。”
汤婵正想让她下去,忽然又想起什么,“对了,之前让你打听的事情怎么样了?”
意识到汤婵说的是什么,紫苏一下就臊红了脸,不过这倒没影响她答话,她小声说道:“奴婢送了信过去,但与奴婢的相熟的人都已经不在了,管事的妈妈可能怕惹麻烦,说不做这个生意,奴婢正在想别的办法。”
汤婵闻言有点失望,但没露出来,安慰道:“没事。”
紫苏有些不好意思,“是奴婢无能。”
“这又不怪你,”汤婵笑道,“而且我跟你提过这件事之后,回头再想,发现叫你去做可能也不太合适。没关系,等我再寻摸寻摸别的门道就是。”
正在这时,宛姨娘到了,汤婵便停下话头,让宛姨娘进来。
宛姨娘也知道汤婵叫她来的目的,短暂寒暄过后,便条理清楚地禀报了这几天的事务,如何处理,以及涉及的账务等等。
汤婵一一对过,发现没什么问题,便笑着对宛姨娘道:“辛苦姨娘了。”
“哪里,都是奴婢分内之事,”宛姨娘恭谨道,“还要感谢夫人信任才是。”
二人正说着话,忽然听秋月来禀,“夫人,余妈妈求见。”
汤婵一愣,心中稀奇。
她来作甚?
第61章
汤婵进解府这么久,余妈妈还从未主动找上过门。
这可是稀客,汤婵笑着让行礼的余妈妈起身,又叫秋月搬来一个小杌子,对余妈妈道:“坐下说话罢!”
余妈妈却只是福了福身,口称“不敢”,没有坐下。
汤婵也不勉强,客气笑道:“可是徽姐儿桓哥儿的院里有什么事?”
余妈妈瞥了宛姨娘一眼,正主居然也在,这倒是正好。
她直言问汤婵道:“敢问夫人,您如何能叫宛姨娘帮忙理事?”
汤婵感觉到余妈妈话里有话,表情未变,心下却是皱了皱眉。
“余妈妈这话是什么意思?”
“夫人进门不久,怕是不清楚宛姨娘的来历。”余妈妈挺直了腰板说道,“府上的少爷姑娘何等尊贵,宛姨娘那般出身,可不配过问少爷姑娘院子里的事。”
其他人不知晓宛姨娘的根底,她还能不知道吗?
当年一听说有宛姨娘这个外室存在,余妈妈就如临大敌,建议许茹娘趁着解瑨不在,带一众婆子丫鬟找上了门。
一见到真人,余妈妈就是脸色一变。
虽然
宛姨娘极力掩饰,身上那股子特殊的气质几乎不见,但眼光毒辣的余妈妈还是一眼就能看出宛姨娘的根底不干净。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狎妓都是稀松平常之事,互相赠妾、收用瘦马之类的更是屡见不鲜,余妈妈根本没怀疑过宛姨娘不是外室的可能性,当即就在许茹娘耳边低语。
“夫人一定要把此女接回府里!”余妈妈严肃道,“一来,不能让二爷沾上私养外室的不良名声,二来,这等狐媚之人,还是眼皮子底下看着才最让人放心。”
许茹娘来不及整理心情,混乱之中依着余妈妈的话,将宛姨娘带回了府里。
没想到解瑨知道以后,却说一切都是误会。
虽然早有预料,然而临别来时,汤母心中依旧十分不舍。
她像每一个母亲一样,对着孩子止不住地殷切叮嘱,“……女婿是个好的,你在解家也要多多孝顺婆婆,照顾丈夫儿女,不要辜负了女婿对你的心意……路上多多小心,注意安全……”
汤婵笑道:“您放心,我会多写信回来,您有什么事不要怕麻烦,差人去找我便是。”
回京路上一路顺利,汤婵回到了解府,先去给太夫人请了安。
临窗的大炕上,徽姐儿正带着弟弟玩七巧板,太夫人在一旁笑呵呵地看着。
桓哥儿时不时给姐姐捣个乱,但徽姐儿脾气很好,拼好的图形被弄乱了也不生气。
见汤婵来了,徽姐儿牵着弟弟下来给汤婵问了安。
“回来了?”
太夫人转头笑着问候汤婵,“一路可还顺利?”
“托您的福,都还顺利。”汤婵笑道,“我给家里人带了些礼物,回头我叫丫鬟送来。”
太夫人闻言笑意更深,“你有心了。”
大兴县虽是一等一的大县,称得上繁华,但和京城相比,什么东西也算不上好了,但这是汤婵一片心意,太夫人自然不会拒绝。
正说着话,何妈妈打了帘子进屋,手里拿着一封信。
“太夫人,”何妈妈把信递了上来,“是沈家老夫人的信。”
汤婵一怔,这沈家老夫人是谁?
她看向太夫人,却发现太夫人脸上的神情很是复杂,似是不喜,但又有些期待。
不过这抹复杂很快消失不见,太夫人打开信件快速读过,对还在状况之外的汤婵解释道:“是我娘家妹妹来的信。”
“她的丈夫在云贵任官,去年抚夷藩治理有功,皇上特旨进京面圣,本该年前就到的,但路上意外病了一场,一直耽误到现在,再过几天才能到。”
汤婵这才了然,笑道:“您与姨母应该多年未见了罢?我这就让人把客院收拾出来,好接待姨母姨夫。”
“不必了,”太夫人说,“他们应该会住驿馆。”
没想到太夫人竟然会拒绝,汤婵不禁愣了愣,“这……”
太夫人又想了想,“算了,收拾出来也好,以防万一罢。”
她说这话时露出了一点头疼的表情,看得汤婵不禁好奇。
按理说能见到多年未见的亲人,太夫人应该很是期待才是,为什么会是这种反应?
太夫人看出她的疑惑,却没多解释,只和蔼地道:“你今日舟车劳顿,早些回去歇息罢,别的明日再说。”
徽姐儿跟桓哥儿回到了自己的屋子,不一会儿,有正房的丫鬟过来,给他们送来了汤婵带回来的礼物。
跟京城比,大兴县确实没什么新鲜东西,汤婵就挑了些做工精致的玩具,有木质的玩具小车、人马轮转、陀螺等等。
怕徽姐儿跟佳姐儿两个姑娘不喜欢这些,汤婵还另给小姐妹俩各自送了一对桃红碧玺的挂珠步摇和手串,是汤婵逛街时意外淘到的,用料不算珍贵,但样子新奇活泼,很适合这个年纪的小姑娘。
徽姐儿看着步摇,忍不住露出喜爱之色。
她的奶妈妈蒋奶娘道:“姑娘要试一试吗?夫人的一片心意呢。”
徽姐儿迟疑片刻,坐到镜子前面,由着蒋奶娘将步摇插在了发间。
步摇随着徽姐儿的动作轻轻晃动,折射着微光,好看极了。
蒋奶娘夸道:“很适合姑娘呢!”
徽姐儿看了一会儿,轻轻抿了抿唇。
她很喜欢这个步摇,可这是那个人送过来的东西……
忽然一阵哭声传来,徽姐儿连忙回神,快速走到隔壁桓哥儿休息的暖阁。
“桓哥儿怎么了?”她问照顾桓哥儿的余妈妈道。
“刚睡醒,尿了不舒服。”
余妈妈手脚麻利地给桓哥儿换了尿布,果然,换完之后桓哥儿就不哭了,拽住徽姐儿的衣角要跟姐姐玩。
徽姐儿坐到炕边,拿起拨浪鼓哄弟弟,桓哥儿玩了一会儿,突然伸手朝徽姐儿发间抓去。
徽姐儿吓了一跳,连忙一躲,随即反应过来,是她步摇晃动的挂珠吸引了桓哥儿的注意力。
余妈妈这才发现徽姐儿带着步摇,“这是……”
徽姐儿握着拨浪鼓的手紧了紧,小声道:“是母亲送来的。”
余妈妈脸上露出警惕,心下什么“收买人心”、“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之类的想法走了个遍。
但屋里伺候着的人不少,余妈妈就没说什么。
桓哥儿还在锲而不舍地往步摇上抓,余妈妈见桓哥儿这样活泼,心里喜爱,随口对徽姐儿道:“难得小少爷这么喜欢,姑娘取下来给小少爷玩一会儿罢。”
徽姐儿一怔,一旁的蒋奶娘皱了皱眉想说什么,却见徽姐儿抿了抿唇,小心把步摇取下来给桓哥儿了。
蒋奶娘只好把话咽了下去。
这时外头突然来了人,是宛姨娘身边的丫鬟吟书。
等余妈妈看清来人是谁,神情就闪过一抹隐藏的不喜与鄙夷。
“余妈妈,”吟书说道,“之前大姑娘的春装尺寸有些不合适,现已改好了,大姑娘要不要试试?”
余妈妈语气冷淡道:“嗯,你放下罢。”
另一边,汤婵回了自己院子,倒没觉得很累,看了看时辰还不算晚,便对秋月道:“去问问宛姨娘有没有时间,有空的话请她来我这里一趟。”
她不在的这几天,府中事务是宛姨娘带着紫苏跟紫竹处理的,汤婵还是需要过问一下,做到心里有数。
秋月依言去了。
汤婵等人过来的时候,顺便把留守的紫苏叫到跟前,“我不在的时候,院里有没有发生什么事?”
紫苏答说:“一切都好。”
她还不知道那天晚上紫竹跟进净房,试图伺候解瑨的事,解瑨没宣扬,紫竹自然也不会四处说起。
汤婵点了点头,“那府里头呢?”
“都是些常规事务,大多是按照府中成例办的,”紫苏回道,“宛姨娘处事老道,对着奴婢们也没有藏私,奴婢跟着学了不少东西呢。”
汤婵摸了摸下巴,“你瞧着宛姨娘态度怎么样?说来当初她是我强拉来的壮丁,也不知道宛姨娘有没有觉得勉强。”
“夫人多虑了,”紫苏笑道,“奴婢瞧着宛姨娘是真心高兴,伺候宛姨娘的吟书都悄悄跟奴婢说,宛姨娘私下里干劲十足,情绪都比往日好了不少。”
再说这样掌权的好事,哪个姨娘会不喜欢?年关之后,府中事务少了不少,再加上她们处理起来逐渐娴熟,佳姐儿的生母段姨娘再摸不到什么活干,都很是失望呢。
“那就好。”汤婵放下了心,给紫苏画饼打鸡血,“那你就多跟宛姨娘学一学,早日做到独当一面,若是之后哪天宛姨娘不做也不怕了。”
紫苏高兴应下,“奴婢晓得。”
汤婵正想让她下去,忽然又想起什么,“对了,之前让你打听的事情怎么样了?”
意识到汤婵说的是什么,紫苏一下就臊红了脸,不过这倒没影响她答话,她小声说道:“奴婢送了信过去,但与奴婢的相熟的人都已经不在了,管事的妈妈可能怕惹麻烦,说不做这个生意,奴婢正在想别的办法。”
汤婵闻言有点失望,但没露出来,安慰道:“没事。”
紫苏有些不好意思,“是奴婢无能。”
“这又不怪你,”汤婵笑道,“而且我跟你提过这件事之后,回头再想,发现叫你去做可能也不太合适。没关系,等我再寻摸寻摸别的门道就是。”
正在这时,宛姨娘到了,汤婵便停下话头,让宛姨娘进来。
宛姨娘也知道汤婵叫她来的目的,短暂寒暄过后,便条理清楚地禀报了这几天的事务,如何处理,以及涉及的账务等等。
汤婵一一对过,发现没什么问题,便笑着对宛姨娘道:“辛苦姨娘了。”
“哪里,都是奴婢分内之事,”宛姨娘恭谨道,“还要感谢夫人信任才是。”
二人正说着话,忽然听秋月来禀,“夫人,余妈妈求见。”
汤婵一愣,心中稀奇。
她来作甚?
第61章
汤婵进解府这么久,余妈妈还从未主动找上过门。
这可是稀客,汤婵笑着让行礼的余妈妈起身,又叫秋月搬来一个小杌子,对余妈妈道:“坐下说话罢!”
余妈妈却只是福了福身,口称“不敢”,没有坐下。
汤婵也不勉强,客气笑道:“可是徽姐儿桓哥儿的院里有什么事?”
余妈妈瞥了宛姨娘一眼,正主居然也在,这倒是正好。
她直言问汤婵道:“敢问夫人,您如何能叫宛姨娘帮忙理事?”
汤婵感觉到余妈妈话里有话,表情未变,心下却是皱了皱眉。
“余妈妈这话是什么意思?”
“夫人进门不久,怕是不清楚宛姨娘的来历。”余妈妈挺直了腰板说道,“府上的少爷姑娘何等尊贵,宛姨娘那般出身,可不配过问少爷姑娘院子里的事。”
其他人不知晓宛姨娘的根底,她还能不知道吗?
当年一听说有宛姨娘这个外室存在,余妈妈就如临大敌,建议许茹娘趁着解瑨不在,带一众婆子丫鬟找上了门。
一见到真人,余妈妈就是脸色一变。
虽然
宛姨娘极力掩饰,身上那股子特殊的气质几乎不见,但眼光毒辣的余妈妈还是一眼就能看出宛姨娘的根底不干净。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狎妓都是稀松平常之事,互相赠妾、收用瘦马之类的更是屡见不鲜,余妈妈根本没怀疑过宛姨娘不是外室的可能性,当即就在许茹娘耳边低语。
“夫人一定要把此女接回府里!”余妈妈严肃道,“一来,不能让二爷沾上私养外室的不良名声,二来,这等狐媚之人,还是眼皮子底下看着才最让人放心。”
许茹娘来不及整理心情,混乱之中依着余妈妈的话,将宛姨娘带回了府里。
没想到解瑨知道以后,却说一切都是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