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第47节
  很快,饭食备好,许茹娘挑了一些最好的,让人给差役们送去。
  许家人虽然眼馋,但都没有阻止,他们也都知道,这一路上给差役的好处不能少。
  年纪还小的宝哥儿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想要伸手,却被许茹娘劝了回去。
  孔氏看着心疼,让许茹娘再单独给宝哥儿弄一点。许茹娘看着小侄儿变尖了的下巴,将自己碗里的挑给了宝哥儿。
  几人正吃着饭,忽然听到一阵马蹄声从远方疾驰而来,随即停在不远处,向他们这一行人歇息的空地而来。
  许茹娘转头看去,来人有两个,看打扮应该是传信的官差,也是正好挑中这处地方歇息用饭的。
  两个官差下马之后,走到押送的差役面前打了个招呼,两伙人互相问好,凑在一起吃饭聊天。
  因着距离很远,许茹娘听不见他们在聊什么,便不再注意。
  但没过一会儿,她竟觉得那边似乎有视线向她投来。
  许茹娘抬起头,果然见到那些官差说话间时不时看向这边,像是在讨论什么有关她的事情。
  她皱了皱眉,心下突然涌出不安。
  不过那些人很快就收回了视线,许茹娘见状又镇定下来,不再多想。
  “啪——”
  差役们休整完毕,又甩起鞭子,粗声催促道:“都快起来,要走了!今天还有十里地,动作都快点!”
  犯人们立时露出痛苦之色,但他们不敢不动作,没吃完饭的赶紧狼吞虎咽,吃完的也赶紧起来。
  差役的鞭子可不会同他们客气。
  许家人也不例外,他们脸上闪过阴郁,但到底不敢耽搁,互相搀扶着起身了。
  却见领头的差役溜达到许家人面前,后头跟着手拿脚镣的两个下属。
  流放的犯人都该戴镣铐,重犯更是要戴枷,但枷锁重达十几斤,镣铐戴久了,也会磨得手腕脚腕出血,故而许茹娘重金贿赂差役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请差役通融,允许许家人不戴枷锁与镣铐,这也是流放路上的常见操作了。
  可如今差役的架势,是要给许家人重新上镣?
  许茹娘一愣,连忙上前周旋,“差爷,家父家母年老体弱,您多体谅……”
  领头的差役看了许茹娘一眼,眼神有些似笑非笑。
  他之前以为许家背后有解大人,才对许家百般宽容,可谁想到,眼前这位许夫人早就跟解大人和离了,若不是今日偶然遇见那两位从京里出发,前往辽东传信的兄弟,他们还被蒙在鼓里呐!
  许家真是玩得好一手狐假虎威,不过考虑到许家送上的银子,差役倒还不至于完全翻脸。
  “许夫人,”差役嘴边噙着笑,“小人刚刚得到个消息,听说解大人已经定亲了,您知不知道?”
  他这是告诉许茹娘,他们已经知道许家没有靠山了。若是许家人还想维持以前的待遇……那就用更多银子开路吧!
  流放是刑罚,对他们这些差役来说也是苦差,能多捞一些,他们自然不会错过。
  可许茹娘第一反应却没顾上差役的贪婪,而是呆怔问道:“他定亲了?”
  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许茹娘怅然若失,心脏似是被人捅了一刀,随后密密麻麻地泛起酸疼来。
  自从选择和离,许茹娘不是没有想过解瑨再娶的可能,可随这个可能而来的隐隐心痛,让她每次都会逃避般地不多想。
  直到现在,这件事情真的发生了,许茹娘发现自己远没有准备好。
  “茹娘!”
  直到听到母亲的呼喊,许茹娘才回过神来。
  她看着面前的差役,也明白了对方所求,不禁露出一个苦笑。
  差役得到了让他满意的好处,这才露出一个笑,转身走了。
  孔氏看着差役小人得志的模样,狠狠啐了一口,许正儒脸色也不好看。
  运气真够差的,怎么偏生就遇见京城来的人,将和离的事情捅穿了!
  若是茹娘争点气,能把丈夫拴住,没有和离这回事该多好?
  二人看着魂不守舍的许茹娘,“走罢!”
  许茹娘没有听出父母语气里隐含的恨铁不成钢,她点了点头,幽魂一般地回到马车,
  她看向阴沉沉的天空,心里似乎空了一大块。
  自己好像真的永远失去了什么……
  第41章
  随着天气愈来愈冷,汤婵嫁衣上的刺绣凤鸟逐渐成型,展翅欲飞,嫁妆单子添添改改,也总算定了下来。
  老夫人院里,老夫人、侯夫人与汤母正做着最后的确定。
  除了普通嫁妆都该有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家具,以及金玉首饰、绫罗绸缎、书画古董这些浮物,还有前门大街上的三间铺面,西城两套三进宅院,两套五进宅院,京城东郊一座温泉庄子,分别位于顺义、通州、房山的三个田庄,加起来约莫一千三百亩地,另外还有老夫人和庞侯爷各给的五千两压箱银子。
  不算压箱银,其他的零零总总加在一起,价值也奔着两万两去了。
  而今二十两银子便足够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嚼用,可见这是多大的一批财富。
  一旁的汤婵简直压不住嘴角。
  嘿嘿嘿嘿,这就是一夜暴富的快乐吗?
  “上次你问起的事,我也帮你寻好了。”老夫人的话唤回了汤婵的注意力,“你来瞧瞧。”
  汤婵回过神来,闻言一喜。她之前问过老夫人,能不能给她寻点帮手,看来老夫人是大方地帮着办了。
  老夫人看了任妈妈一眼,任妈妈接了示意,很快领了两个丫鬟上来。
  “你现在身边两个丫鬟,确实不太够用,”老夫人笑着对汤婵道,“这是另补给你的两个陪嫁丫鬟,都识得字、会管账,你瞧瞧,合不合你的心意。”
  汤婵朝两个丫鬟看过去。
  二人跪在地上给汤婵磕了个头,随即下巴抬起,供汤婵打量。
  然后汤婵的眼睛就亮了。
  这俩姑娘也太好看了吧!
  跪在地上的两人穿着一式的青色小袄,长相都很是出众,比起春桃也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
  二人一个偏艳丽,一个偏冷清,但都神情恭敬,举止稳重,并不轻浮。
  汤婵心中雪亮,显然这两个丫鬟能分忧的地方不止在识字管家,还在别的地方,老夫人选了这两个人,是在替汤婵预备未来的通房。
  老夫人这样做不是故意恶心人,而是必要的准备。
  这个年代,什么都能受委屈,但男人那根玩意儿不行。大户人家的主母基本都会选出模样性情上佳的丫鬟,作为自己的陪嫁带到夫家,当自己不能或者不想伺候丈夫的时候,就会抬举身边的陪嫁丫鬟。
  从人情上讲,主母与陪嫁丫鬟会比外人亲近,抬举外人,自然不如身边人放心;从世故上说,主母与陪嫁丫鬟的利益大多一致,而陪嫁丫鬟的身契握在主母手上,更不怕丫鬟翻天。
  从接受嫁人那一刻起,汤婵就做好了心理准
  备,自然不会排斥这两个姑娘。
  马上就要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新环境,自然帮手越多越好,两个漂亮姑娘凑在自己身边也养眼不是?
  “老祖宗挑的必然都是好的,”汤婵笑着对老夫人道谢,“劳您为我费心了。”
  “客气什么,我之前不都说了,你只管把侯府当成娘家便是。”老夫人笑眯眯地看着汤婵,十二分的和蔼慈祥,看得出来,她是真的十分满意能再与解家结亲。
  接下来汤婵又见了三户陪房人家。丫鬟再能干,也不好时时在外行走,打理庄子、收租这些外头的活计,就需要交由陪房做了。
  汤婵自然还是道谢。
  末了,老夫人将两个丫鬟和陪房的身契递给汤婵,又提点叮嘱了汤婵许多话,包括但不限于“好生孝敬婆母,照料儿女”、“为解家绵延后嗣”、“子嗣乃傍身之本,还是要尽快生下儿子”等等训诫。
  再是没营养的老生常谈,老夫人也是汤婵的大金主,她表情认真地听着,发挥糊弄学的精神,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头一个劲儿点,话一句没记。
  等老夫人交代完,汤婵才怀揣着天降横财的美滋滋,跟汤母带着两个新丫鬟回了湛露院。
  没想到她的财运竟还没走完,回到院里,汤母把她叫了过去,塞给她一个小木盒子。
  汤婵打开一看,竟然又是一小沓银票,估摸着能有个三千两。
  “您不是已经给我不少东西了吗?”她有些惊讶,颇有些哭笑不得,“再给我这些,您这是要把所有家底都陪嫁给我不成?”
  刚刚理出的嫁妆里,除了几个庄子都是侯府给的,但其他东西汤母也都出了力,家具用品以及浮财先不说,其中一间铺子、两处宅院都是汤母的手笔。
  汤父生前为官时日不长,虽不是绝对的两袖清风,但也没有贪腐敛财,汤母出身侯府庶房,嫁妆自然没有嫡枝的丰厚,故而汤家并不算是大富之家。京城的产业价格很高,汤婵嫁妆里的铺子宅院更是都在最好的位置,汤母这番置办下来,已然花费不菲,再加上这三千两,怕是不剩什么了。
  汤婵把盒子推了回去,“我只是嫁个人,总不能把整个汤家都掏空,您也得留点银钱傍身才是。”
  “我就你这么一个女儿,不给你又能留给谁?”汤母笑着摇了摇头,没有接,“再说老祖宗那样大方,我这个做娘亲的也不好落后啊。”
  汤婵还是犹豫,汤母笑道:“我要那么多家当作甚,真有什么事,我再找你开口便是了,难道你还会冷眼旁观不成?”
  话说到这个份上,汤婵就没再拒绝对方这番好意,将银子收了下来。
  “夫人,姑娘,”伍妈妈这时候进来,手上还拎着个食盒,“二姑娘亲手做了糕点,特意送了两份过来,夫人和姑娘要不要尝尝?”
  汤婵闻言,眉心不由一跳。汤母看了看汤婵,又看了看食盒,“妍姐儿又弄出新奇东西了?”
  伍妈妈笑道:“倒不是新的,前些日子侯夫人生辰,二姑娘不是琢磨出了一样叫‘蛋糕’的东西,只是尺寸太小,主子们都没分到多少,二姑娘今日得了空,便又做了一些。”
  侯府的人现在都知道,自从二姑娘意外受伤痊愈后,就好鼓捣一些新鲜玩意。侯夫人生辰的时候,二姑娘便亲手做了一样形状浑圆、外层雪白内里嫩黄的糕点,送给侯夫人庆生,还在上头插了几根细蜡烛叫侯夫人吹灭许愿,也不知道是从哪生出来的奇思妙想。
  汤母又看了汤婵一眼,对伍妈妈道:“拿出来吧,我们尝尝。”
  食盒打开,里头是两块方形的小糕点。
  汤母将碟子拿出来,用小勺取了一块,入口松软香甜,与那日尝到的蛋糕一般无二,看来只是形状尺寸不同,这是专门给单人用的。
  “这蛋糕不费牙,味道也好,听说老夫人很是喜欢,世子也觉得不错——他最近正好准备开个茶楼,好像还跟二姑娘商量,让二姑娘用方子掺股,一起挣银子呢。”伍妈妈跟二人说着她听到的消息。
  汤母听着,不知想到什么,吃蛋糕的动作慢了下来,忍不住看向汤婵。
  汤婵听着二人说话,眼睛不住地盯着那块熟悉的小蛋糕,等反应过来的时候,熟悉的味道已经从味蕾传到大脑了。
  ……口感有些粗糙,但这也正常,毕竟这个年代磨出的面粉不如现代精细,这些做蛋糕的面粉,怕也是用人力一点一点慢慢筛出来的。
  除此之外,庞妍的手艺真的很不错,也不知道烘焙做饭是庞妍穿越前的爱好,还是另有什么金手指。
  这样一看,有个老乡也挺好,起码偶尔可以饱饱口福啊!
  吃着吃着,汤婵就感觉到一旁汤母频频落在她身上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