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料峭春寒,春庭水仍断。云遮月,楼空荡,何人借灯夜游去?
孤影穿林中。不比苏公,平生尝尽酸楚滋味,却茫然。
自幼习得世间事,哀乎舛乎,天公不眷千万户,悲苦离别,怎么一个‘劫’字能了?
独守陋室,不闻音讯,唯有枯蝶千只。守得月光,却守不得孤坟。寂寥空空。
独坐月下,叹往昔,烈酒乱绪,人痴醉。几时方能长相守?
长吟几许,忽骤雨,雨打青衫,人憔悴。一时空庭落雨花。”
第132章 菩萨蛮(一)
四月初五,艳阳高照,城北春庭河畔,三军会谈。
三方将领站在各自主子的身后,一身戎装,刀光剑光冷冷逼人。路过的飞鸟大气不敢喘一下,便掉头飞走了。
除了桓秋宁无人怀念当日春日宴曲水流觞之盛景,因为在场的人中,只有桓秋宁参与了那场宴会,至于其他的人,非死即伤,活着的也早已离开了上京。
故地重游只似刻舟求剑,过客匆匆,过去的人寻不见了,但总会有新的人来。
去匆匆,来也匆匆,都是人间过客罢了。
谢柏宴神态悠然地坐在主位,蒙苛和郑卿远却是神色凝重的注视着坐在谢柏宴身旁的桓秋宁,生怕自己掉入这个妖孽设下的圈套中。
虽然算不上是老友,却是故人重逢。桓秋宁打量着郑卿远,见到他略显疲态的面容以及鬓角的白发,知道这些年他也是历经了不少风霜。
郑卿远与桓秋宁面面相觑,眼神中满是愤怒与不满。这些年,他顶着殷玉给他的乱臣贼子的身份,受人诟病,郑家军也因此饱受谩骂,只能躲在天州,日复一日的挨着。
可真正的该遭受这一切的人却在郢荣混的风生水起,甚至和谢柏宴一起杀回了上京城!郑卿远心中不服,满腔怒火,自然不会给桓秋宁好脸色。
可谢柏宴提到他的时候,他还是得压着火气,好言好语地给谢柏宴回话,因为郑雨灵还在谢柏宴的手里。
至于蒙苛,便更要看谢柏宴的脸色了。萧慎军自裕昌关一路杀到上京城,虽然战无不胜,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折损了多员大将不说,后方补给的军粮在临边郡时被郑卿远带兵拦截,他们如尽已经陷入缺衣少食,弹尽粮绝的地步了。
虽然黑鹰军的战力大不如从前,但是,对上京来说仍然是很大的威胁。
谢柏宴深知这一点,因此,此番三军会谈,他想要的便是“制衡”二字。不仅要牵制住萧慎,而且要牵制住郑虞两氏,顺便,还要威慑住远在庸中郡的小皇帝。
桓秋宁便是深谙制衡之术之人。
他很清楚自己此刻手中掌握着的是什么,他大可以叫人立刻把郑卿远杀了或者是生擒了,让郑氏自此群龙无首,自乱阵脚,从而替谢柏宴除了郑氏这个心头大患,让虞氏自此孤立无援。
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因为他知道,大徵的北疆需要强大的军队,而郑虞两氏便是大徵最稳固的城墙,城墙倒了,萧慎势必会再次杀过来。
郑虞两氏手中有强大的军队,可以护国,如果谢柏宴称帝后昏庸无能,他们也可以为天下择一位新的明君。
最终,桓秋宁以郑雨灵威胁郑卿远退兵,表面上是让郑雨灵留在京中作人质,实际上是给了郑卿远一条生路。
至于萧慎,桓秋宁的态度就相当决绝了。如果蒙苛不想与郢荣军正面交战,就必须要付出代价。
黑鹰军想要全身而退,就必须撤出驻扎在临边郡的部队,退到裕昌关和东平关之外。除此之外,桓秋宁割下了夏景的一根手指头,送给了谢柏宴当礼物,并且以此警示蒙苛,如果黑鹰军胆敢再犯大徵边境,下次要留下的,可就不止一根手指头这么简单了。
对于他们而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仇家。
“你知道我的身世,应当清楚我并不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桓秋宁打量着跪在地上,痛到抽搐的夏景,“一根手指头而已,我已经很大度了。我大哥可是把命留在你们萧慎了。”
蒙苛闭着眼,不敢去看夏景,咬牙道:“桓桁!那日在冰河北岸,我们并没有对你们赶尽杀绝!”
“可你攻打上京之时,下令屠城,杀害城中百姓,下令活捉照山白,伤我爱人,还要乱刀砍死姐姐,这一笔笔账,你要我跟你一笔一笔的清算么!”桓秋宁道,“你以为我若是想要你们死,你与他今日能活着走出这里吗。”
蒙苛冷笑一声,道:“桓桁啊,你可真是个狠心的人,难怪你会家破人亡,众叛亲离,都是你的报应!”
“是了,我的报应已经应验了。”桓秋宁挑眉笑道,“而你的报应,还在后头呢。”
蒙苛睨了桓秋宁一眼,没再说话。
“尊王,我们走罢。”夏景撕下一块布,缠在手指上,“今日仇、今日怨,来日再报。”
蒙苛的黑鹰军从上京撤兵后,郑卿远也准备离开。三人骑马一路追到了春亭湖,桓秋宁率先追上郑卿远,大喊道:“郑卿远,站住!有人要见你!你要是就这么走了,日后别后悔!”
郑卿远旋即勒马,回身望去,三人骑马站在他的身后,皆是熟悉的面孔。
“哥!”郑雨灵翻身下马,跑过去,扑到了郑卿远的怀里,眼泪止不住的流,“哥,雨灵终于见到你了。”
“真的是你,雨灵,你还活着,你真的还活着!”郑卿远抱着雨灵,不可置信地摸了摸她的脸,“哥听到他们说你还活着的时候,根本不信。可是哥告诉自己,信了他们的鬼话又如何,这样哥就能有个念想了。”
“雨灵,哥对不起你,哥把你弄丢了。”郑卿远愧疚无比,心疼道,“哥错信了杜长空那小子,害的你嫁到了那么远的地方,当初,哥就应该带你走的。”
郑雨灵抱着郑卿远的胳膊,在心中积压许久的情绪终于爆发,大哭道:“哥,长空死了,他已经死了,我亲眼看着他死的。他没有错,他是爱我的,他一直一直都是爱我的啊......”
“总有一天,哥要亲手杀了谢柏宴,替你给杜长空报仇!”郑卿远愤愤道,“雨灵,跟哥走罢,离开这里,去天州,哥带你去找母亲。”
“不行。”郑雨灵擦干眼泪,离开郑卿远,后退两步。
郑卿远伸手抓了个空,茫然地望着郑雨灵,问道:“雨灵,这是为何?”
“我不能走。”郑雨灵低着头,道,“如果我走了,谢柏宴一定会对郑氏发难,一定会带兵攻下常边郡。只有我留在上京做人质,哥哥才能回到天州,郑家军的将士们才能回去。所以,我不能走。哥哥,雨灵今日在此见到你,甚是开心,已经心满意足了。替我告诉母亲,雨灵不孝,从小到大从未在母亲面前尽孝过,日后若是有机会,雨灵一定好好地补偿你们。”
郑卿远道:“雨灵,你以为我现在要就带你走,谢柏宴能拦得住么!”
郑雨灵抬起头,逐字逐句道:“哥哥,你当然可以立刻带我走,可是然后呢,郑家军与郢荣军今夜便开战?因为我一个人,害的两军交战,死伤无数,值得吗?如果因为一人而死成千上万人,我宁可现在就死在这里!”
郑卿远咬唇半晌,无奈道:“雨灵,你让哥怎么办才好啊......”
“哥,你走罢。”郑雨灵道,“我会好好地留在上京,去做一些我从前没来得及做的事情。如今,我已经不是那个处处要哥哥袒护的小姑娘了,我嫁过人,上过战场,当过将军,见过也体会过世间无数苦楚,我已经长大了。”
郑卿远道:“我只愿你一辈子做要哥哥保护的小姑娘,永远不长大。”
郑雨灵终于笑了,淡然道:“哥哥,不可能的,人终究是要长大的。”
说完,她转头看了一眼身后之人,对郑卿远道:“哥哥,除了我,还有一个人想跟你好好地道别。”
其实,郑卿远早就看见照山白了,只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他望着照山白,竟然不知该如何开口。
远远地,郑卿远望了照山白一眼,随后踏镫上马,只道了一句:“保重。”
照山白微微颔首,点头道:“卿远,保重。”
“山高水长,有缘再见。”照山白望着郑卿远远去的背影,无声地念了一句。
三军会谈结束的第三日,蒙苛与郑卿远皆已撤兵。是夜,谢柏宴向远在庸中郡的小皇帝殷盛宣战。
一山不容二虎,谢柏宴与殷盛之间没有和谈的可能,毕竟,这天底下只能有一个皇帝。而谢柏宴出兵庸中郡的目的只有一个,逼迫太后交出小皇帝。
出兵的前一日,谢柏宴独自一人走进了皇宫,不日他便会成为这座皇宫真正的主人,大徵的新帝,而此时此刻,他走在萧索的御道上,只觉得一切熟悉又陌生。
他不喜欢这里。
可是,自他从穿过朱雀门,走进皇宫的那一刻起,他的后半生便埋在这里了。
不知不觉中,谢柏宴走到了九华宫——先王殷玉所住的寝殿。院子里种着大片的荼蘼花,角落里放着大小不一奇形怪状的罐子,每一个罐子里,都住着殷玉从前养着的毒蛇。
孤影穿林中。不比苏公,平生尝尽酸楚滋味,却茫然。
自幼习得世间事,哀乎舛乎,天公不眷千万户,悲苦离别,怎么一个‘劫’字能了?
独守陋室,不闻音讯,唯有枯蝶千只。守得月光,却守不得孤坟。寂寥空空。
独坐月下,叹往昔,烈酒乱绪,人痴醉。几时方能长相守?
长吟几许,忽骤雨,雨打青衫,人憔悴。一时空庭落雨花。”
第132章 菩萨蛮(一)
四月初五,艳阳高照,城北春庭河畔,三军会谈。
三方将领站在各自主子的身后,一身戎装,刀光剑光冷冷逼人。路过的飞鸟大气不敢喘一下,便掉头飞走了。
除了桓秋宁无人怀念当日春日宴曲水流觞之盛景,因为在场的人中,只有桓秋宁参与了那场宴会,至于其他的人,非死即伤,活着的也早已离开了上京。
故地重游只似刻舟求剑,过客匆匆,过去的人寻不见了,但总会有新的人来。
去匆匆,来也匆匆,都是人间过客罢了。
谢柏宴神态悠然地坐在主位,蒙苛和郑卿远却是神色凝重的注视着坐在谢柏宴身旁的桓秋宁,生怕自己掉入这个妖孽设下的圈套中。
虽然算不上是老友,却是故人重逢。桓秋宁打量着郑卿远,见到他略显疲态的面容以及鬓角的白发,知道这些年他也是历经了不少风霜。
郑卿远与桓秋宁面面相觑,眼神中满是愤怒与不满。这些年,他顶着殷玉给他的乱臣贼子的身份,受人诟病,郑家军也因此饱受谩骂,只能躲在天州,日复一日的挨着。
可真正的该遭受这一切的人却在郢荣混的风生水起,甚至和谢柏宴一起杀回了上京城!郑卿远心中不服,满腔怒火,自然不会给桓秋宁好脸色。
可谢柏宴提到他的时候,他还是得压着火气,好言好语地给谢柏宴回话,因为郑雨灵还在谢柏宴的手里。
至于蒙苛,便更要看谢柏宴的脸色了。萧慎军自裕昌关一路杀到上京城,虽然战无不胜,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折损了多员大将不说,后方补给的军粮在临边郡时被郑卿远带兵拦截,他们如尽已经陷入缺衣少食,弹尽粮绝的地步了。
虽然黑鹰军的战力大不如从前,但是,对上京来说仍然是很大的威胁。
谢柏宴深知这一点,因此,此番三军会谈,他想要的便是“制衡”二字。不仅要牵制住萧慎,而且要牵制住郑虞两氏,顺便,还要威慑住远在庸中郡的小皇帝。
桓秋宁便是深谙制衡之术之人。
他很清楚自己此刻手中掌握着的是什么,他大可以叫人立刻把郑卿远杀了或者是生擒了,让郑氏自此群龙无首,自乱阵脚,从而替谢柏宴除了郑氏这个心头大患,让虞氏自此孤立无援。
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因为他知道,大徵的北疆需要强大的军队,而郑虞两氏便是大徵最稳固的城墙,城墙倒了,萧慎势必会再次杀过来。
郑虞两氏手中有强大的军队,可以护国,如果谢柏宴称帝后昏庸无能,他们也可以为天下择一位新的明君。
最终,桓秋宁以郑雨灵威胁郑卿远退兵,表面上是让郑雨灵留在京中作人质,实际上是给了郑卿远一条生路。
至于萧慎,桓秋宁的态度就相当决绝了。如果蒙苛不想与郢荣军正面交战,就必须要付出代价。
黑鹰军想要全身而退,就必须撤出驻扎在临边郡的部队,退到裕昌关和东平关之外。除此之外,桓秋宁割下了夏景的一根手指头,送给了谢柏宴当礼物,并且以此警示蒙苛,如果黑鹰军胆敢再犯大徵边境,下次要留下的,可就不止一根手指头这么简单了。
对于他们而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仇家。
“你知道我的身世,应当清楚我并不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桓秋宁打量着跪在地上,痛到抽搐的夏景,“一根手指头而已,我已经很大度了。我大哥可是把命留在你们萧慎了。”
蒙苛闭着眼,不敢去看夏景,咬牙道:“桓桁!那日在冰河北岸,我们并没有对你们赶尽杀绝!”
“可你攻打上京之时,下令屠城,杀害城中百姓,下令活捉照山白,伤我爱人,还要乱刀砍死姐姐,这一笔笔账,你要我跟你一笔一笔的清算么!”桓秋宁道,“你以为我若是想要你们死,你与他今日能活着走出这里吗。”
蒙苛冷笑一声,道:“桓桁啊,你可真是个狠心的人,难怪你会家破人亡,众叛亲离,都是你的报应!”
“是了,我的报应已经应验了。”桓秋宁挑眉笑道,“而你的报应,还在后头呢。”
蒙苛睨了桓秋宁一眼,没再说话。
“尊王,我们走罢。”夏景撕下一块布,缠在手指上,“今日仇、今日怨,来日再报。”
蒙苛的黑鹰军从上京撤兵后,郑卿远也准备离开。三人骑马一路追到了春亭湖,桓秋宁率先追上郑卿远,大喊道:“郑卿远,站住!有人要见你!你要是就这么走了,日后别后悔!”
郑卿远旋即勒马,回身望去,三人骑马站在他的身后,皆是熟悉的面孔。
“哥!”郑雨灵翻身下马,跑过去,扑到了郑卿远的怀里,眼泪止不住的流,“哥,雨灵终于见到你了。”
“真的是你,雨灵,你还活着,你真的还活着!”郑卿远抱着雨灵,不可置信地摸了摸她的脸,“哥听到他们说你还活着的时候,根本不信。可是哥告诉自己,信了他们的鬼话又如何,这样哥就能有个念想了。”
“雨灵,哥对不起你,哥把你弄丢了。”郑卿远愧疚无比,心疼道,“哥错信了杜长空那小子,害的你嫁到了那么远的地方,当初,哥就应该带你走的。”
郑雨灵抱着郑卿远的胳膊,在心中积压许久的情绪终于爆发,大哭道:“哥,长空死了,他已经死了,我亲眼看着他死的。他没有错,他是爱我的,他一直一直都是爱我的啊......”
“总有一天,哥要亲手杀了谢柏宴,替你给杜长空报仇!”郑卿远愤愤道,“雨灵,跟哥走罢,离开这里,去天州,哥带你去找母亲。”
“不行。”郑雨灵擦干眼泪,离开郑卿远,后退两步。
郑卿远伸手抓了个空,茫然地望着郑雨灵,问道:“雨灵,这是为何?”
“我不能走。”郑雨灵低着头,道,“如果我走了,谢柏宴一定会对郑氏发难,一定会带兵攻下常边郡。只有我留在上京做人质,哥哥才能回到天州,郑家军的将士们才能回去。所以,我不能走。哥哥,雨灵今日在此见到你,甚是开心,已经心满意足了。替我告诉母亲,雨灵不孝,从小到大从未在母亲面前尽孝过,日后若是有机会,雨灵一定好好地补偿你们。”
郑卿远道:“雨灵,你以为我现在要就带你走,谢柏宴能拦得住么!”
郑雨灵抬起头,逐字逐句道:“哥哥,你当然可以立刻带我走,可是然后呢,郑家军与郢荣军今夜便开战?因为我一个人,害的两军交战,死伤无数,值得吗?如果因为一人而死成千上万人,我宁可现在就死在这里!”
郑卿远咬唇半晌,无奈道:“雨灵,你让哥怎么办才好啊......”
“哥,你走罢。”郑雨灵道,“我会好好地留在上京,去做一些我从前没来得及做的事情。如今,我已经不是那个处处要哥哥袒护的小姑娘了,我嫁过人,上过战场,当过将军,见过也体会过世间无数苦楚,我已经长大了。”
郑卿远道:“我只愿你一辈子做要哥哥保护的小姑娘,永远不长大。”
郑雨灵终于笑了,淡然道:“哥哥,不可能的,人终究是要长大的。”
说完,她转头看了一眼身后之人,对郑卿远道:“哥哥,除了我,还有一个人想跟你好好地道别。”
其实,郑卿远早就看见照山白了,只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他望着照山白,竟然不知该如何开口。
远远地,郑卿远望了照山白一眼,随后踏镫上马,只道了一句:“保重。”
照山白微微颔首,点头道:“卿远,保重。”
“山高水长,有缘再见。”照山白望着郑卿远远去的背影,无声地念了一句。
三军会谈结束的第三日,蒙苛与郑卿远皆已撤兵。是夜,谢柏宴向远在庸中郡的小皇帝殷盛宣战。
一山不容二虎,谢柏宴与殷盛之间没有和谈的可能,毕竟,这天底下只能有一个皇帝。而谢柏宴出兵庸中郡的目的只有一个,逼迫太后交出小皇帝。
出兵的前一日,谢柏宴独自一人走进了皇宫,不日他便会成为这座皇宫真正的主人,大徵的新帝,而此时此刻,他走在萧索的御道上,只觉得一切熟悉又陌生。
他不喜欢这里。
可是,自他从穿过朱雀门,走进皇宫的那一刻起,他的后半生便埋在这里了。
不知不觉中,谢柏宴走到了九华宫——先王殷玉所住的寝殿。院子里种着大片的荼蘼花,角落里放着大小不一奇形怪状的罐子,每一个罐子里,都住着殷玉从前养着的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