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天地恸哭,万民哀吊。
桓秋宁站在坎舛宫外,看着力夫们[1]抬着殷禅的王棺冒着大雨走向帝陵,心中大恸。
桓秋宁抬头望天,有感而发,喃喃道:“人在生死面前是多么渺小,即使是天横贵胄,死后也是被人抬着,走向那冰冷的墓穴,什么也带不走。”
“是了。”谢柏宴撑着一把油纸伞,走到桓秋宁身后,偏伞替他挡着雨,淡淡道,“你相信人有前世今生,转世轮回吗?”
桓秋宁道:“我不信。但我希望殷禅能有来生。”
他转身看向谢柏宴,再道:“活菩萨,时至今日,我好像明白世人为什么会信神信佛了。神佛有眼无珠,高高在上,见死不救,可他们却是很多人活下去的希望。”
谢柏宴淡然道:“世人信神或者信佛,无非是想给自己找一个心安理得的理由,向善的理由,活下去的理由,放下执念的理由。或者,是为了在他们心中徘徊不去的念想。很多人看不透生死,所以才渴望在轮回中重逢。”
“也许冥冥之中,一切真的有定数。”桓秋宁甩了甩衣袖上的雨水,“你离开上京城那一日,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还会再回去么?”
谢柏宴摇头一笑,坦诚道:“没有。我真的以为自己会死在北疆,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要比蛰伏在江南,卧薪尝胆,步步为营痛快的多,不是么?”
“是了。”桓秋宁戏谑道,“不过,我以为隐忍才是你的天赋。”
“要论蛰伏的本事,我与桓公子相比,还是逊色了不少。”谢柏宴挑眉一笑,眼神中饱含着试探的意味。他转过身,面向桓秋宁,问道:“这些日子王都里发生的事情我都已经知道了,我想知道,你为什么选我?”
桓秋宁笑道:“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谢柏宴道:“都可以。”
“于公于私,我都只能选你。”桓秋宁看向北方的群山,眼神中多了几分心疼,“你假死之后,有一个人因为你的死痛苦了很久。如果他知道你还活着,一定会很开心的。我想看他开心,所以一定会保你活下去。你猜,这是真话还是假话。”
“真话。”谢柏宴想起那个人,笑眼弯弯,笑道:“凡是有关于哥哥的事,你从未说过假话。不过,我始终想不明白,哥哥那样温柔的人,为何会心悦与你。”
秋雨萧瑟,万物枯悲,可桓秋宁听到这番话,如沐春风,心情大好。他忍着笑,摊了摊手,像个小孩似的傲娇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他就是喜欢我呢。”
谢柏宴倒不似桓秋宁那般愉悦,突然提到:“在琅苏的时候,我见过哥哥了。”
桓秋宁登时变了神色,叉着腰,气道:“什么时候,在哪里!说了什么!我怎么不知道!”
“恩……我想想。”谢柏宴捏了捏耳垂,想了一会,“在客栈,哥哥受伤的时候,我守了他两个时辰。他醒过一次,问我,他是不是要死了。我告诉他,你不会死,佛祖偏爱善良的人,他会保佑你的。”
桓秋宁调侃道:“你们佛门不是一个说法,叫做佛祖面前,众生平等么?”
谢柏宴道:“没错。我说那句话是因为我有私心,我希望佛祖能偏爱哥哥一点,因为他很善良。善良的人应该得到神佛的偏爱和宽恕。”
桓秋宁弹了弹衣袖上的雨水,撇这嘴,阴阳怪气地“赞叹”道:“好呀,你们可真是兄弟情深啊。”
“说正事。”谢柏宴敛起笑容,后退一步,躲雨,“如今琅苏已经归于郢荣,我生擒了杜长空,也把郑雨灵带到了王都,你要不要去见见他们。我想,你有法子说服杜长空,真长地归顺于郢荣。”
桓秋宁抚掌笑道:“好一出擒贼先擒王!不对,你不止是想要驻守在琅苏的杜家军归顺于你,而是想让杜氏背上叛变的罪名,想让殷玉猜忌杜氏,从而搅乱大徵的朝政罢。”
谢柏宴笑道:“不错。知我者,南山也。”
依照殷禅的遗愿,他把殷禅留下的遗诏递给了谢柏宴。谢柏宴看到遗诏,愣了片刻,随后接过来,握在手里,笑道:“我已经收到一份了。有再多的遗诏也没用,想要坐上那个位置,靠的得是过硬的手段不是么?”
“是了,我就知道我没看错人。”桓秋宁望了望天,眉目舒展,“雨快停了。宫里的事情我就不插手了,告诉我杜长空和郑雨灵在哪儿,我去会会老友。”
***
谢柏宴把郑雨灵囚禁在一间客栈内,周围全是守卫。
桓秋宁拿着谢柏宴的令牌,大摇大摆地进了客栈。他站在门前,轻轻地叩了三下门。
屋里传来了摔东西的声音,应该是茶碗碎了。
“你们要是杀了杜长空,我就死给你们看!”郑雨灵喊哑了嗓子,闹起脾气来,依旧像个小姑娘。
桓秋宁清了清嗓子,屈指敲下门,贴着门,问了句:“蜜枣糕吃不吃?”
又是“哐当”一声,又碎了一个茶碗。郑雨灵吼道:“滚!”
桓秋宁后退一步,拎着食盒,笑道:“哟,还学会骂人了呢!”
三秒后,门开了,飞出来一个缺了个口的茶碗,直冲桓秋宁的脑门飞去。幸亏桓秋宁有一身好功夫,躲得快,不然脑门上绝对要鼓出来一个大肿包!
郑雨灵浑身又脏又乱,像一只从泥潭里打过滚的小野猫,她蹲在地上,捂着脸,哭喊道:“怎么又是你啊!为什么我每次倒霉的时候,你都能来看我笑话啊!死了算啦,我不活啦!”
桓秋宁被她吵的一阵耳鸣,捏着太阳穴,摇头叹气。他看着又哭又闹的郑雨灵,离开将军府之后,她又变回了上京城中骄横不讲理的小公举,而非琅苏将军府中怨天哀地的怨妇。
“好啦,别蹲在地上了,小心被碎瓷片扎着。”桓秋宁把食盒放在食案上,“好几天没吃东西了罢?酸的甜的我都带来了,喜欢吃什么自己拿。另外,杜长空暂时不会死,只要他肯带着琅苏的杜家军归降。”
“拿走!我不吃你给的东西。”郑雨灵揉了揉眼睛,站起来,吼道:“如果你今日投我所好,给我送吃的,是为了让我替你劝长空归降,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罢!”
“有点骨气啊。”桓秋宁坐在桌案旁,给自己倒了杯茶,没喝,就看着,“不过,你想多了。我不需要你去替我劝杜长空,只要你活着,你的命在我们的手里,杜长空归降不是早晚的事么?被人刺穿软肋的滋味可不好受,你猜,杜长空能忍多久?”
郑雨灵骂道:“你们卑鄙无耻!”
“我都把话说明白了,这也能算卑鄙?”桓秋宁弹了弹茶杯,又问道:“你不想回家吗?回到上京城。只有我们能带你回去。当然,如果杜长空愿意归降的话,他也可以活着回去,杜家军的将士们也可以。郢荣的百姓也是大徵的百姓,杜将军的将士们也不忍心对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赶尽杀绝罢。”
郑雨灵冷笑一声,寒声道:“我已经没有家了。你们杀了杜长空,我就没有亲人了。这世道就是一个恃强凌弱的世道,成王败寇,如果琅苏一战败的是谢柏宴,被生擒的人是你们,你们会背叛郢荣,归降吗!”
桓秋宁单手脱腮,慢条斯理道:“没有那种可能,我们已经赢了。成王败寇这个词你用的不错,你们想活命,就得听话。你可以让杜长空陪你一块死,殉情也许会是一段佳话,但是活下去,才会有转机,不是么?”
“我好言相劝,听不听由你。”桓秋宁拍拍手,门外的人送来了一个风筝,放到了郑雨灵眼前的桌案上。他看着风筝,平静道:“握着风筝线的人,往往看不清天上的风筝。”
“这是杜长空亲手为你做的风筝,我给你带来了。能握在你手里的机会不多,这一次,好好看看吧。”
桓秋宁离开后,郑雨灵背着光,走到桌案前,拿起了风筝。
郑雨灵记得这个风筝,从前杜长空带兵打仗,没时间回府看她的时候,总会让人给她送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儿哄她高兴,那时她正在气头上,根本没在意这些东西。
风筝上有字,竟是杜长空写给她的绝笔。
“纸鸢飞上天,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它离阳光那么近,那么耀眼,那么明媚。雨灵,我初见你的时候,你就像纸鸢一样,明媚又自由。”
“对不起。”
“我知道你不喜欢听我说这句话,可我忍不住,因为我亏欠你的实在是太多了。”
“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你,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喜欢你了,我自幼跟随哥哥在外征战,每次回到上京,最想见到的人就是你。我嘴上没有说,可是心里总是想着你,念着你。我喜欢你缠着我,喜欢看你对我笑,喜欢你每次见我穿的漂亮的衣裳。他们都说我是个榆木脑袋,不开窍,其实,我是第一个知道你喜欢我的人。你的眼睛特别漂亮,笑起来像月牙一样。你笑起来的时候,你的眼睛已经把你的心事都告诉我了。”
桓秋宁站在坎舛宫外,看着力夫们[1]抬着殷禅的王棺冒着大雨走向帝陵,心中大恸。
桓秋宁抬头望天,有感而发,喃喃道:“人在生死面前是多么渺小,即使是天横贵胄,死后也是被人抬着,走向那冰冷的墓穴,什么也带不走。”
“是了。”谢柏宴撑着一把油纸伞,走到桓秋宁身后,偏伞替他挡着雨,淡淡道,“你相信人有前世今生,转世轮回吗?”
桓秋宁道:“我不信。但我希望殷禅能有来生。”
他转身看向谢柏宴,再道:“活菩萨,时至今日,我好像明白世人为什么会信神信佛了。神佛有眼无珠,高高在上,见死不救,可他们却是很多人活下去的希望。”
谢柏宴淡然道:“世人信神或者信佛,无非是想给自己找一个心安理得的理由,向善的理由,活下去的理由,放下执念的理由。或者,是为了在他们心中徘徊不去的念想。很多人看不透生死,所以才渴望在轮回中重逢。”
“也许冥冥之中,一切真的有定数。”桓秋宁甩了甩衣袖上的雨水,“你离开上京城那一日,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还会再回去么?”
谢柏宴摇头一笑,坦诚道:“没有。我真的以为自己会死在北疆,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要比蛰伏在江南,卧薪尝胆,步步为营痛快的多,不是么?”
“是了。”桓秋宁戏谑道,“不过,我以为隐忍才是你的天赋。”
“要论蛰伏的本事,我与桓公子相比,还是逊色了不少。”谢柏宴挑眉一笑,眼神中饱含着试探的意味。他转过身,面向桓秋宁,问道:“这些日子王都里发生的事情我都已经知道了,我想知道,你为什么选我?”
桓秋宁笑道:“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谢柏宴道:“都可以。”
“于公于私,我都只能选你。”桓秋宁看向北方的群山,眼神中多了几分心疼,“你假死之后,有一个人因为你的死痛苦了很久。如果他知道你还活着,一定会很开心的。我想看他开心,所以一定会保你活下去。你猜,这是真话还是假话。”
“真话。”谢柏宴想起那个人,笑眼弯弯,笑道:“凡是有关于哥哥的事,你从未说过假话。不过,我始终想不明白,哥哥那样温柔的人,为何会心悦与你。”
秋雨萧瑟,万物枯悲,可桓秋宁听到这番话,如沐春风,心情大好。他忍着笑,摊了摊手,像个小孩似的傲娇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他就是喜欢我呢。”
谢柏宴倒不似桓秋宁那般愉悦,突然提到:“在琅苏的时候,我见过哥哥了。”
桓秋宁登时变了神色,叉着腰,气道:“什么时候,在哪里!说了什么!我怎么不知道!”
“恩……我想想。”谢柏宴捏了捏耳垂,想了一会,“在客栈,哥哥受伤的时候,我守了他两个时辰。他醒过一次,问我,他是不是要死了。我告诉他,你不会死,佛祖偏爱善良的人,他会保佑你的。”
桓秋宁调侃道:“你们佛门不是一个说法,叫做佛祖面前,众生平等么?”
谢柏宴道:“没错。我说那句话是因为我有私心,我希望佛祖能偏爱哥哥一点,因为他很善良。善良的人应该得到神佛的偏爱和宽恕。”
桓秋宁弹了弹衣袖上的雨水,撇这嘴,阴阳怪气地“赞叹”道:“好呀,你们可真是兄弟情深啊。”
“说正事。”谢柏宴敛起笑容,后退一步,躲雨,“如今琅苏已经归于郢荣,我生擒了杜长空,也把郑雨灵带到了王都,你要不要去见见他们。我想,你有法子说服杜长空,真长地归顺于郢荣。”
桓秋宁抚掌笑道:“好一出擒贼先擒王!不对,你不止是想要驻守在琅苏的杜家军归顺于你,而是想让杜氏背上叛变的罪名,想让殷玉猜忌杜氏,从而搅乱大徵的朝政罢。”
谢柏宴笑道:“不错。知我者,南山也。”
依照殷禅的遗愿,他把殷禅留下的遗诏递给了谢柏宴。谢柏宴看到遗诏,愣了片刻,随后接过来,握在手里,笑道:“我已经收到一份了。有再多的遗诏也没用,想要坐上那个位置,靠的得是过硬的手段不是么?”
“是了,我就知道我没看错人。”桓秋宁望了望天,眉目舒展,“雨快停了。宫里的事情我就不插手了,告诉我杜长空和郑雨灵在哪儿,我去会会老友。”
***
谢柏宴把郑雨灵囚禁在一间客栈内,周围全是守卫。
桓秋宁拿着谢柏宴的令牌,大摇大摆地进了客栈。他站在门前,轻轻地叩了三下门。
屋里传来了摔东西的声音,应该是茶碗碎了。
“你们要是杀了杜长空,我就死给你们看!”郑雨灵喊哑了嗓子,闹起脾气来,依旧像个小姑娘。
桓秋宁清了清嗓子,屈指敲下门,贴着门,问了句:“蜜枣糕吃不吃?”
又是“哐当”一声,又碎了一个茶碗。郑雨灵吼道:“滚!”
桓秋宁后退一步,拎着食盒,笑道:“哟,还学会骂人了呢!”
三秒后,门开了,飞出来一个缺了个口的茶碗,直冲桓秋宁的脑门飞去。幸亏桓秋宁有一身好功夫,躲得快,不然脑门上绝对要鼓出来一个大肿包!
郑雨灵浑身又脏又乱,像一只从泥潭里打过滚的小野猫,她蹲在地上,捂着脸,哭喊道:“怎么又是你啊!为什么我每次倒霉的时候,你都能来看我笑话啊!死了算啦,我不活啦!”
桓秋宁被她吵的一阵耳鸣,捏着太阳穴,摇头叹气。他看着又哭又闹的郑雨灵,离开将军府之后,她又变回了上京城中骄横不讲理的小公举,而非琅苏将军府中怨天哀地的怨妇。
“好啦,别蹲在地上了,小心被碎瓷片扎着。”桓秋宁把食盒放在食案上,“好几天没吃东西了罢?酸的甜的我都带来了,喜欢吃什么自己拿。另外,杜长空暂时不会死,只要他肯带着琅苏的杜家军归降。”
“拿走!我不吃你给的东西。”郑雨灵揉了揉眼睛,站起来,吼道:“如果你今日投我所好,给我送吃的,是为了让我替你劝长空归降,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罢!”
“有点骨气啊。”桓秋宁坐在桌案旁,给自己倒了杯茶,没喝,就看着,“不过,你想多了。我不需要你去替我劝杜长空,只要你活着,你的命在我们的手里,杜长空归降不是早晚的事么?被人刺穿软肋的滋味可不好受,你猜,杜长空能忍多久?”
郑雨灵骂道:“你们卑鄙无耻!”
“我都把话说明白了,这也能算卑鄙?”桓秋宁弹了弹茶杯,又问道:“你不想回家吗?回到上京城。只有我们能带你回去。当然,如果杜长空愿意归降的话,他也可以活着回去,杜家军的将士们也可以。郢荣的百姓也是大徵的百姓,杜将军的将士们也不忍心对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赶尽杀绝罢。”
郑雨灵冷笑一声,寒声道:“我已经没有家了。你们杀了杜长空,我就没有亲人了。这世道就是一个恃强凌弱的世道,成王败寇,如果琅苏一战败的是谢柏宴,被生擒的人是你们,你们会背叛郢荣,归降吗!”
桓秋宁单手脱腮,慢条斯理道:“没有那种可能,我们已经赢了。成王败寇这个词你用的不错,你们想活命,就得听话。你可以让杜长空陪你一块死,殉情也许会是一段佳话,但是活下去,才会有转机,不是么?”
“我好言相劝,听不听由你。”桓秋宁拍拍手,门外的人送来了一个风筝,放到了郑雨灵眼前的桌案上。他看着风筝,平静道:“握着风筝线的人,往往看不清天上的风筝。”
“这是杜长空亲手为你做的风筝,我给你带来了。能握在你手里的机会不多,这一次,好好看看吧。”
桓秋宁离开后,郑雨灵背着光,走到桌案前,拿起了风筝。
郑雨灵记得这个风筝,从前杜长空带兵打仗,没时间回府看她的时候,总会让人给她送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儿哄她高兴,那时她正在气头上,根本没在意这些东西。
风筝上有字,竟是杜长空写给她的绝笔。
“纸鸢飞上天,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它离阳光那么近,那么耀眼,那么明媚。雨灵,我初见你的时候,你就像纸鸢一样,明媚又自由。”
“对不起。”
“我知道你不喜欢听我说这句话,可我忍不住,因为我亏欠你的实在是太多了。”
“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你,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喜欢你了,我自幼跟随哥哥在外征战,每次回到上京,最想见到的人就是你。我嘴上没有说,可是心里总是想着你,念着你。我喜欢你缠着我,喜欢看你对我笑,喜欢你每次见我穿的漂亮的衣裳。他们都说我是个榆木脑袋,不开窍,其实,我是第一个知道你喜欢我的人。你的眼睛特别漂亮,笑起来像月牙一样。你笑起来的时候,你的眼睛已经把你的心事都告诉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