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照山白背对着桓秋宁,肩膀颤抖着,哑声问道:“阿珩,为什么。为什么每一次,你都最先抛弃了我。为什么,你从来不肯给我一次机会。”
桓秋宁咬着嘴唇,心道:“山白,因为我没得选。如果无论我怎么选都会伤害到你的话,我宁可离开你,永远地从你身边消失。我愿颠沛流离,不得好死,唯愿你能安好,再也不会痛苦。”
“没有为什么。”桓秋宁心中万般挣扎,最后说出口的却是这五个字。他再一次伤害了照山白。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生离”比“死别”更痛苦。
这一次,桓秋宁向后走,照山白也没有回头。
走之前,他留下了一句话:“我会在上京等你。你说过的,不会再毁约了。我信你。”
第106章 旧事(三)
不远处的小山坡上,蒙岢收鞭勒马,向冰河望去。
在祭天大典上,蒙岢杀死了蒙尔哈部与利戈部中试图夺取王位的亲王,铲除了蒙彡一派的贵族,与彧妤联手,名正言顺地成为了萧慎的新王。
夏景站在马侧,亦看向远处,道:“尊王,他们就要渡河了。再不动手,怕是没机会了。”
蒙岢沉思片刻,沉声道:“放人。”
夏景本欲再劝,见蒙岢心意已决,只好摆手,让潜伏在四周的死士退下。
刺眼的阳光逼得人睁不开眼,蒙岢眯着眼,看向万里无云的天空,又问了句:“那夜,你答应了他什么。他想要什么?”
“回尊王的话,”夏景示礼,犹豫几秒,低头道,“他想要我手底下的鹰奴。”
蒙岢点点头,平静道:“给他。”
掌心扣在心口,夏景跪在地上,道:“可是,黑鹰军离不开鹰奴!一旦让他得到那些鹰奴,就相当于断了黑鹰军的半条命脉。尊王,请您三思!”
“阿景,你变了,连说话的语气都变了。”蒙岢眺望远方,沉声道:“本王手底下的黑鹰军,是本王亲自带出来的,黑鹰军能打胜仗,不全依靠鹰奴。况且,你手底下的鹰奴大多是汉人,趁此机会,放他们走罢。”
“尊王……”夏景知道此事已成定局,只好吹响骨哨。霎时间,几百号鹰奴如狼群一般从草原的四方扑来,几百只雄鹰随之而来,盘旋于高空。
闻声,桓秋宁回头看。有一只战鹰从高空俯冲而下,在桓秋宁的头顶上盘旋两圈,随后落在了他的肩膀上。
桓秋宁认得它,它便是桓秋宁在去銮城的路上认领的那只骄傲的“讨厌鬼”。
他摸摸“讨厌鬼”的脑袋,问道:“你是特地来给我送行的?别吧,我怕你咬我。”
鹰傲娇地昂起头,不耐烦地叫了两声。耍完小脾气,它朝桓秋宁的怀里扔了一个骨哨,正是夏景统领鹰奴用的狼王骨哨。
桓秋宁抬头向小山坡上望去,十二年前,站在那个位置居高临下地审视着他的人是蒙谚,如今却成了蒙岢。那时,他只有一个念想,便是活下去。
在草原中逃命之时,他说过一句话:“路在脚下,没有对错之分。”
是啊,路在脚下,要走什么样的路,全看个人的选择。
世间之事,最先评判的不是别人,是自己。
想到此处,桓秋宁回过头,向后看,照山白坐在木舟上,神情不舍地望着他,不舍中夹杂了几分失落。见桓秋宁回头看他,照山白转过身,背对着桓秋宁,如一株伤心的兰花草,耷拉下了叶子。
“山白,对不起。”桓秋宁紧紧地攥着骨哨,闭上眼睛,心道,“早晚有一天,我会走上一条路,一条能找到你,与你相守的路。再等等我,等等我……”
他决绝地回头,带着一众鹰奴,走到了岸边。
上船后,桓秋宁发现,这几艘船并不是郢荣水军的战船,而是董氏的私家船。桓秋宁心想,有些事,该找董明锐好好地清算清算了。
安置好李傀后,桓秋宁走进船舱,对屏风后的人道了句:“叫你的主子出来罢,我已经上了贼船,也该打开天窗说亮话了罢。”
站在屏风后的人无动于衷,非但没有答话,反倒是抚着掌,低声笑了起来。
“你想见哪位主子?”那人挤着嗓子,拖着长枪,“整艘船上都是你的老熟人,你看不出来么?”
话应刚落,十几位穿着黑色束身衣的刺客翻进船舱,同一时间摘下面罩。桓秋宁的视线从他们的脸上一扫而过,这些面孔大多他看着眼熟,却叫不出名字。不过有一点桓秋宁可以确定,他们都是铜鸟堂的人。
他竟然自投罗网,上了铜鸟堂的贼船。
藏在屏风后的人踱着步子,缓步走了出来。那张狰狞的面孔显露于桓秋宁的面前,桓秋宁不屑道:“你可真是只不要脸的死老鼠,搅和的处处不得安宁之后,没人能逃的比你快。怎么,萧慎待不下去了,又开始给铜鸟堂当狗了?”
“啧啧,话可不能说的这么难听。我可是快好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逯无虚阴森地笑着,指着桓秋宁,再道,“更何况,若论晦气,你才是那个祸国恶种。”
“彼此彼此罢。”桓秋宁冷哼一声,不屑道。他环顾四周,问,“说罢,你又布了什么局,又在替谁卖命,又想使什么幺蛾子?既然是一条船上的蚂蚱了,你说出来,我避着点,省的坏了你的好事,不是么?”
“十一。”逯无虚打量着桓秋宁,“堂主说,你的代号是十一。你区区一个二阶铜鸟,不配知道我想做什么。”
桓秋宁抱着胳膊,靠在窗边,歪头看着河面,淡淡道:“铜鸟堂的规矩,谁要是有本事杀了一阶铜鸟,谁就能取而代之。呵,逯无虚,你觉得我要是想杀你的话,你能活过半炷香的时间么?”
逯无虚淡定道:“你没这个本事。此番你舍弃照山白,上了我的贼船,不只是为了那个死人罢。你想知道点什么呢,干越王氏是怎么灭族的?李玑是怎么进的铜鸟堂?如今王都的局势?还是说,你想查一个人。我劝你不要往火坑里跳,毕竟,你活着,对我还有点用。”
冰河的水很浑浊,桓秋宁想起在清江上,他与谢柏宴说过的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若是依了这句俗语,那冰河之中,一定藏着条大鱼。
他回过神,冷冷地瞥了逯无虚一眼,揶揄道:“可真是应了那句‘明人不说暗话’。你是怕我猜不到,在这点我呢。既然你不杀我,我也懒得摸刀,咱们还是别在这费口舌了,多留点力气,到了干越多活两天罢。”
“是了,我这条可值钱了。”逯无虚跟桓秋宁大眼瞪小眼,就这么瞪了一路,谁也没想动手。
到了干越之后,桓秋宁第一时间打探了王都的消息。
殷禅的身体每况愈下,如今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他这条命够硬,竟然撑下来了。
谢柏宴在琅苏打了胜仗,生擒了杜长空,如今琅苏已经成了郢荣的领土。想必,他也担心董明锐会对他赶尽杀绝,于是留在琅苏整顿水军,这样一来,朝中政局完全由董明锐掌控,他趁殷禅病危,一手遮天。
大概了解王都的情况之后,桓秋宁没有立刻返回郢州,而是去了一个地方——干越王氏的旧宅。
***
废弃的老宅坐落于裕达岭与东平山之间的山谷中,正逢夏末,谷中的鸣蝉疲倦地鸣叫着,偶有几只小兽从山道中经过,一点也不畏惧生人,反倒是好奇地歪着头看人。
越往山谷的身处走,周深的山风越清凉。
桓秋宁孤身一人走在杂草丛生的山道中,他清楚地记得自己从未来过这里,心中却生出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仿佛他曾经在这条山道上,遭受过痛苦的折磨。
行走半个时辰,终于见到了干越老宅的庐山真面目。
荒废的老宅前空无一人,只有堆积成小丘的落叶,以及一些鸟兽的粪便。
桓秋宁顺手捡起靠在铜门上的扫帚,铜破了糊在铜门上的蜘蛛网,迈过门槛,走进了老宅。
一股呛鼻的毒药味冲入桓秋宁的鼻腔,那一刻,他便知道自己猜对了。这种气味他再熟悉不过,在铜鸟堂的那五年,他日日闻着这种气味,起初觉得恶心,到后来便习以为常了。
时隔十二年,他终于找到了铜鸟堂的老巢。传闻中“得铜鸟堂着得天下”,“天下第一次刺客组织”,竟然就藏在干越王氏的老宅中,从来没有外人踏足过这里。
老宅之中,机关密布,可能是因为鲜有人至的缘故,这些机关已经有些年头了,桓秋宁抓住的短钺甚至已经生了锈。
他查探了许久,却没有找到铜鸟堂的入口,当他有些疲惫,准备靠在老树上歇歇脚的时候,屋檐上传来了两声乌鸦叫。
红眼乌鸦,有人在监视他。
桓秋宁饶有兴致地冲乌鸦吹起了口哨,然而乌鸦并没有搭理他,反倒是歪着头瞪他,一贯的目中无人,嚣张跋扈。
他本想跺跺脚,逗逗乌鸦,却没想到,他一跺脚,竟然掉进了机关里。
桓秋宁咬着嘴唇,心道:“山白,因为我没得选。如果无论我怎么选都会伤害到你的话,我宁可离开你,永远地从你身边消失。我愿颠沛流离,不得好死,唯愿你能安好,再也不会痛苦。”
“没有为什么。”桓秋宁心中万般挣扎,最后说出口的却是这五个字。他再一次伤害了照山白。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生离”比“死别”更痛苦。
这一次,桓秋宁向后走,照山白也没有回头。
走之前,他留下了一句话:“我会在上京等你。你说过的,不会再毁约了。我信你。”
第106章 旧事(三)
不远处的小山坡上,蒙岢收鞭勒马,向冰河望去。
在祭天大典上,蒙岢杀死了蒙尔哈部与利戈部中试图夺取王位的亲王,铲除了蒙彡一派的贵族,与彧妤联手,名正言顺地成为了萧慎的新王。
夏景站在马侧,亦看向远处,道:“尊王,他们就要渡河了。再不动手,怕是没机会了。”
蒙岢沉思片刻,沉声道:“放人。”
夏景本欲再劝,见蒙岢心意已决,只好摆手,让潜伏在四周的死士退下。
刺眼的阳光逼得人睁不开眼,蒙岢眯着眼,看向万里无云的天空,又问了句:“那夜,你答应了他什么。他想要什么?”
“回尊王的话,”夏景示礼,犹豫几秒,低头道,“他想要我手底下的鹰奴。”
蒙岢点点头,平静道:“给他。”
掌心扣在心口,夏景跪在地上,道:“可是,黑鹰军离不开鹰奴!一旦让他得到那些鹰奴,就相当于断了黑鹰军的半条命脉。尊王,请您三思!”
“阿景,你变了,连说话的语气都变了。”蒙岢眺望远方,沉声道:“本王手底下的黑鹰军,是本王亲自带出来的,黑鹰军能打胜仗,不全依靠鹰奴。况且,你手底下的鹰奴大多是汉人,趁此机会,放他们走罢。”
“尊王……”夏景知道此事已成定局,只好吹响骨哨。霎时间,几百号鹰奴如狼群一般从草原的四方扑来,几百只雄鹰随之而来,盘旋于高空。
闻声,桓秋宁回头看。有一只战鹰从高空俯冲而下,在桓秋宁的头顶上盘旋两圈,随后落在了他的肩膀上。
桓秋宁认得它,它便是桓秋宁在去銮城的路上认领的那只骄傲的“讨厌鬼”。
他摸摸“讨厌鬼”的脑袋,问道:“你是特地来给我送行的?别吧,我怕你咬我。”
鹰傲娇地昂起头,不耐烦地叫了两声。耍完小脾气,它朝桓秋宁的怀里扔了一个骨哨,正是夏景统领鹰奴用的狼王骨哨。
桓秋宁抬头向小山坡上望去,十二年前,站在那个位置居高临下地审视着他的人是蒙谚,如今却成了蒙岢。那时,他只有一个念想,便是活下去。
在草原中逃命之时,他说过一句话:“路在脚下,没有对错之分。”
是啊,路在脚下,要走什么样的路,全看个人的选择。
世间之事,最先评判的不是别人,是自己。
想到此处,桓秋宁回过头,向后看,照山白坐在木舟上,神情不舍地望着他,不舍中夹杂了几分失落。见桓秋宁回头看他,照山白转过身,背对着桓秋宁,如一株伤心的兰花草,耷拉下了叶子。
“山白,对不起。”桓秋宁紧紧地攥着骨哨,闭上眼睛,心道,“早晚有一天,我会走上一条路,一条能找到你,与你相守的路。再等等我,等等我……”
他决绝地回头,带着一众鹰奴,走到了岸边。
上船后,桓秋宁发现,这几艘船并不是郢荣水军的战船,而是董氏的私家船。桓秋宁心想,有些事,该找董明锐好好地清算清算了。
安置好李傀后,桓秋宁走进船舱,对屏风后的人道了句:“叫你的主子出来罢,我已经上了贼船,也该打开天窗说亮话了罢。”
站在屏风后的人无动于衷,非但没有答话,反倒是抚着掌,低声笑了起来。
“你想见哪位主子?”那人挤着嗓子,拖着长枪,“整艘船上都是你的老熟人,你看不出来么?”
话应刚落,十几位穿着黑色束身衣的刺客翻进船舱,同一时间摘下面罩。桓秋宁的视线从他们的脸上一扫而过,这些面孔大多他看着眼熟,却叫不出名字。不过有一点桓秋宁可以确定,他们都是铜鸟堂的人。
他竟然自投罗网,上了铜鸟堂的贼船。
藏在屏风后的人踱着步子,缓步走了出来。那张狰狞的面孔显露于桓秋宁的面前,桓秋宁不屑道:“你可真是只不要脸的死老鼠,搅和的处处不得安宁之后,没人能逃的比你快。怎么,萧慎待不下去了,又开始给铜鸟堂当狗了?”
“啧啧,话可不能说的这么难听。我可是快好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逯无虚阴森地笑着,指着桓秋宁,再道,“更何况,若论晦气,你才是那个祸国恶种。”
“彼此彼此罢。”桓秋宁冷哼一声,不屑道。他环顾四周,问,“说罢,你又布了什么局,又在替谁卖命,又想使什么幺蛾子?既然是一条船上的蚂蚱了,你说出来,我避着点,省的坏了你的好事,不是么?”
“十一。”逯无虚打量着桓秋宁,“堂主说,你的代号是十一。你区区一个二阶铜鸟,不配知道我想做什么。”
桓秋宁抱着胳膊,靠在窗边,歪头看着河面,淡淡道:“铜鸟堂的规矩,谁要是有本事杀了一阶铜鸟,谁就能取而代之。呵,逯无虚,你觉得我要是想杀你的话,你能活过半炷香的时间么?”
逯无虚淡定道:“你没这个本事。此番你舍弃照山白,上了我的贼船,不只是为了那个死人罢。你想知道点什么呢,干越王氏是怎么灭族的?李玑是怎么进的铜鸟堂?如今王都的局势?还是说,你想查一个人。我劝你不要往火坑里跳,毕竟,你活着,对我还有点用。”
冰河的水很浑浊,桓秋宁想起在清江上,他与谢柏宴说过的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若是依了这句俗语,那冰河之中,一定藏着条大鱼。
他回过神,冷冷地瞥了逯无虚一眼,揶揄道:“可真是应了那句‘明人不说暗话’。你是怕我猜不到,在这点我呢。既然你不杀我,我也懒得摸刀,咱们还是别在这费口舌了,多留点力气,到了干越多活两天罢。”
“是了,我这条可值钱了。”逯无虚跟桓秋宁大眼瞪小眼,就这么瞪了一路,谁也没想动手。
到了干越之后,桓秋宁第一时间打探了王都的消息。
殷禅的身体每况愈下,如今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他这条命够硬,竟然撑下来了。
谢柏宴在琅苏打了胜仗,生擒了杜长空,如今琅苏已经成了郢荣的领土。想必,他也担心董明锐会对他赶尽杀绝,于是留在琅苏整顿水军,这样一来,朝中政局完全由董明锐掌控,他趁殷禅病危,一手遮天。
大概了解王都的情况之后,桓秋宁没有立刻返回郢州,而是去了一个地方——干越王氏的旧宅。
***
废弃的老宅坐落于裕达岭与东平山之间的山谷中,正逢夏末,谷中的鸣蝉疲倦地鸣叫着,偶有几只小兽从山道中经过,一点也不畏惧生人,反倒是好奇地歪着头看人。
越往山谷的身处走,周深的山风越清凉。
桓秋宁孤身一人走在杂草丛生的山道中,他清楚地记得自己从未来过这里,心中却生出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仿佛他曾经在这条山道上,遭受过痛苦的折磨。
行走半个时辰,终于见到了干越老宅的庐山真面目。
荒废的老宅前空无一人,只有堆积成小丘的落叶,以及一些鸟兽的粪便。
桓秋宁顺手捡起靠在铜门上的扫帚,铜破了糊在铜门上的蜘蛛网,迈过门槛,走进了老宅。
一股呛鼻的毒药味冲入桓秋宁的鼻腔,那一刻,他便知道自己猜对了。这种气味他再熟悉不过,在铜鸟堂的那五年,他日日闻着这种气味,起初觉得恶心,到后来便习以为常了。
时隔十二年,他终于找到了铜鸟堂的老巢。传闻中“得铜鸟堂着得天下”,“天下第一次刺客组织”,竟然就藏在干越王氏的老宅中,从来没有外人踏足过这里。
老宅之中,机关密布,可能是因为鲜有人至的缘故,这些机关已经有些年头了,桓秋宁抓住的短钺甚至已经生了锈。
他查探了许久,却没有找到铜鸟堂的入口,当他有些疲惫,准备靠在老树上歇歇脚的时候,屋檐上传来了两声乌鸦叫。
红眼乌鸦,有人在监视他。
桓秋宁饶有兴致地冲乌鸦吹起了口哨,然而乌鸦并没有搭理他,反倒是歪着头瞪他,一贯的目中无人,嚣张跋扈。
他本想跺跺脚,逗逗乌鸦,却没想到,他一跺脚,竟然掉进了机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