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董明锐站在石桌前,指着桓秋宁道,“你恨你的父亲害了桓氏上百号人,恨他不曾疼过你爱过你,可你根本不知道,他临死的时候,嘴里念的是你的名字。他放弃了桓氏上百人的命,唯独希望你能活下去。”
  沉默许久后,董明锐平静地说了一句:”你是他给世间留下的唯一的遗物。“
  “我算什么东西,值得他抛弃一切去留住我的命!”桓秋宁觉得这些话不痛不痒,因为他的心早已冰冷,他咬牙道,“我活下来了,却也是如他所说千疮百孔,痛不欲生地活着!”
  “不一样。”董明锐走到桓秋宁身边,语重心长道:“活下去,一切就有转圜的余地。桓珩,你是桓江城的儿子,他的遗愿,必须得由你来完成。”
  “这座百鸟园我十二年前就建好了,我只养鸟,没种过一棵花树。”董明锐把帝王绿的戒指摘了下来,放在了桓秋宁的掌心里,沉声道:“因为我在等你。你的父亲为你埋下了种子,而他想要的百花齐放,只有你才能种出来。”
  董明锐抬起手,轻轻地抚摸着灰雀,“戴着这枚戒指,百鸟园里的所有鸟,都会听你的话。你想种什么花,他们便会给你衔来什么样的种子。想听百鸟朝凤么,你戴上它试试。”
  桓秋宁把指戒放在灰雀旁边,“如果我说,我不愿意呢?”
  “你没得选!”突然,董明锐掐住灰雀的脖子,猛然用力,灰雀登时断了气。
  “你干什么?!”桓秋宁抓住董明锐的手,当他握住灰雀的时候,灰雀已经死透了。董明锐再次把指戒递给了他。
  董明锐钳住桓秋宁的肩膀,让他不得不端坐在石凳上,“孩子,你已经入局了。灰雀的命在我的手里,我可以让它死,也可以让它多活两天。看到了吗,你不听话,它马上就咽气了。”
  桓秋宁咬牙骂道:“老头,你真是个王八蛋!”
  “你父亲以前也这么骂过我,他骂的比你还脏。”董明锐勾嘴一笑,眼镜上方那两根又黑又粗的眉毛翘了翘,“桓珩,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反么?因为我觉得殷氏不配。殷玉没有帝王相,他不配做天子,所以我要另择一位明主,想必,你也是这么想的罢。”
  桓秋宁自嘲道:“老头,你那么有本事,你怎么不跟殷禅一样,自立称帝?你自己当皇帝去呗。你绑了我有什么用,我又没什么本事,我只会玩阴的,我就是个替人卖命的狗腿子。”
  董明锐抓着凉透了的灰雀,反问道:“等殷禅这只鸟死了,你该替谁卖命呢?又或者说,你觉得下一只灰雀是谁呢。”
  “难不成,我也是你手中的灰雀?”桓秋宁耸了耸肩,摊手道:“我可没有殷禅那样的的本事,你找错人了,白费功夫。”
  “你就当我这个老头子瞎了眼,看上了你这么快拙玉。”董明锐挑眉一笑,气氛终于缓和了下来,他再命人斟茶,这次不是苦茶了,是细茶。
  桓秋宁小咂一口,含在口中品了一会,问:“这是什么茶?味挺不错的。”
  “此茶名为‘风吹荷’。”董明锐指了指一旁的荷花池,歪头笑道:“你进门的时候是不是路过了一个湖,里边是不是躺着几片荷叶?”
  桓秋宁点头道:“确实如此,怎么了?那些荷叶有问题么?”
  董明锐弹了弹茶杯,“这茶就是用那几片荷叶煮的,怎么样,品出荷叶的香味了么?”
  “你还真是有雅致。”桓秋宁看向周围开得正盛的烟粉色荷花,“这边就有荷叶,你非要大老远地跑那边去摘。”
  “那能一样么!”董明锐激动道,“那可是‘沧海遗珠’!”
  “沧海遗珠。”桓秋宁转着茶杯,心道:“这个老狐狸饶半天弯子,原来是在这等着我呢。可惜,我不愿做那笼中的金丝雀,也不愿做养在野外的灰雀,更不愿意做什么‘沧海遗珠’,我要做桓秋宁,只是桓秋宁,而不是谁的傀儡。”
  “你没听说过一句话么,‘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更何况是宝珠。既然你明知这天底下藏着一颗惊世骇俗的夜明珠,又何必非要把我这颗沙砾赶鸭子上架呢。”桓秋宁微微一笑,“我志不在庙堂之高,亦不在权倾朝野,我想要的是一花一叶,煮酒煎茶,聊慰此生。”
  “可我听说,你要去萧慎,与那萧慎的拓剌王谈条件。”董明锐不依不饶地追问,“你若是无心于庙堂,又为何要冒死去那吃人的地方,做卖命却不讨好的事。”
  桓秋宁乐呵一笑,潇洒地甩了甩袖,道:“说来你可能不信,我去萧慎跟那群野狼周旋,是为了讨杯酒吃!若是能喝上弘吉克部的奶酒,吃上手撕羊肉,那我这辈子也算没白活。”
  董明锐摇头笑道:“罢了罢了,随你去罢。你记得留半条命,能滚回来就成,你要是死了,我可真就没脸去地底下见你爹喽!”
  “放心吧,死不了。”桓秋宁吊儿郎当道,“我早就跟阎王爷打过照面了,他老人家嫌我这条命太凶太煞,怕我给他那阎王殿闹的不安生,就给我赶回来了。”
  “得了,甭贫嘴了。”董明锐道,“听说你要让我给你准备八抬大轿,给你风风光光地送过去。今儿你要是给我送只好鸟,我可以考虑考虑,但是你今儿弄了个死鸟糊弄我,那八抬大轿你想都别想了,没门。”
  “老头,这鸟儿不是你自个掐死的么!”桓秋宁无理取闹道,“不行,我不管,没八抬大轿也成,你得给我几片金叶子,让我有钱花,我可不想当个饿死鬼!”
  董明锐斩钉截铁道:“没门!”
  “嚯。”桓秋宁脱口而出,“你信不信,我把你这一屋子鸟全给你烧了,我还让你逮不着我!欸嘿,我气不死你,我不姓桓!”
  “慢着!千万别动我的心肝宝贝们!”董明锐急眼了,“给你,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哎哟,我的小祖宗哪,你可千万别冲动呀。吓死人了!”
  “好,这可是你说的!”桓秋宁踩在石凳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董明锐,“我不要八抬大轿,也不要金叶子,我要这只灰雀好好地活到我回来,你能保证么。”
  “能,肯定能!他就算是死了,我也能请神医给他救回来!我保着他的命,你安心地去萧慎喝奶酒去罢。”董明锐朝桓秋宁伸了三根指头,“不过,我只能保证他活三个月,三个月之内你必须得回来。”
  “三个月。”桓秋宁思索道,“再过三个月,也快入秋了。”
  “没问题。老头,如果三个月之期到的时候我没回来,你也就不用等了。”桓秋宁跳下石凳,走到董明锐的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刚才你说我不懂你的痛,其实我明白。”
  董明锐一头雾水地问:“你明白什么?”
  “我爱上了一个人——男人。”桓秋宁看向上京城的方向,沉声道:“他是一个特别好的人,我用了很多年才看清楚我对他的心意,才明白原来那就是爱。如今我与他相隔万里,可我却觉得他一直在我的身边,每时每刻都在。”
  “所以,我尊重你对我父亲的感情。”桓秋宁看向董明锐,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声道:“老头,你的人生还长,早日放下吧。”
  留下这句话后,桓秋宁握住那只灰雀,低着头走进了大雨中。
  望着桓秋宁远去的背影,董明锐汗如雨下,他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子,悲悯地望着天,心如死灰地道:“完了!老桓家真要断子绝孙了!”
  第91章 鹰奴(一)
  雨一连着下了数日,驿道的土路上爬满了深浅不一的水洼,像害了疫病的病患的千疮百孔的皮肤。
  这场雨下的太久了,城外的百姓没熬来晴天,反倒熬出了一身病。
  突如其来的疫病打了王都一个措手不及,桓秋宁在六疾馆[1]里忙活了半月,他等馆里的百姓退了烧,才收拾行李,出发去萧慎。
  走之前,桓秋宁去了一趟驿亭,查看郢荣各州郡送来的公文与信件。他把来信翻了个遍,却没找到一封有关照山白的书信,于是垂头丧气地站在驿亭外,抬头望天。
  到郢荣的这段时间,桓秋宁每日都要去一趟驿亭,他怕自己错过任何关于照山白的消息,日日盼望着能收到一封照山白寄来的书信。
  然而他很清楚,上京的书信是不可能寄到郢荣来的,更何况照山白根本不知道他到底在哪儿。
  从驿亭离开之后,桓秋宁回到王都,脱下身上的罗衫,穿上窄袖短襦和缚裤,头戴风帽,腰系蹀躞带[2],踩了一双高筒皮靴,还给自己扎了俩小辫子。
  换上这身利索的行头后,桓秋宁找殷禅要了一匹快马,比使持节[3]先一步去了与东平关毗邻的荆城。
  郢州往北,一路上途径千山万水,江南的水榭楼阁渐渐消失于身后,眼前的景色变成了巍然矗立的土城墙,以及散落于戈壁荒野中的烽燧与关隘。
  他仿佛穿过了半幅巨大的古画,告别了那抹层层晕染的江南绿,映入眼帘的豪气又苍凉的赭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