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演戏给瞎子看。
“不行。”照山白伸手把桓秋宁抓过来,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腕,“站在我身边,什么也不要做,什么也不要说,我来护你。”
“我来护你!”
这句话听的人心里暖暖的。桓秋宁踮起脚尖,往照山白的耳后吹了吹,温热的气息覆上了照山白的耳尖,他轻声说:“好。”
“杜将军,你应当知道我来琅苏是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照山白拿出一块雕刻着“圣”字的令牌,挂在了腰间的玉带上,“传陛下口谕。”
此话一出,陆金菱与杜长空立马跪地叩首,不敢言。
照山白挑眉,冷笑一声,继续道:“朕深知琅苏饱受郢荣逆贼侵犯之苦,特令殇雁将军挂帅出征,支援琅苏,特令照丞为军师,与殇雁将军一同前往。见此令牌如同见朕,如有违令不尊者,格杀勿论。”
见到照山白如此雷厉风行,颇具气魄,他轻轻地抚掌,心房里生出了花,他心道:“帅极了。再帅也是我的夫!”
杜长空再叩首道:“臣接旨。”
郢荣水军已经在清江一驻扎月余,琅苏迟迟没有等到上京的消息,不敢轻举妄动。如今杜长空听见这番话,稍稍松了一口气。
但是他不知道照山白口中的殇雁将军是何人,心中仍然存疑。
照山白收了令牌,严肃道:“如今殇雁将军的大军已经驻扎在了泸州,我来琅苏便是想与杜将军一同商讨征伐郢荣之计。我需要知道琅苏水军的兵力,也要知道杜家军的策略,这样才能与殇雁将军里应外合,共同抗敌。”
“而他,”照山白回头说,“他是我请来的谋士,谁也不能动他!”
那一刻,桓秋宁的心非但没有沉下去,反而跳的更加肆无忌惮。
他是一个浑身充满秘密的人,而如今他面对坦诚相待的照山白,看着照山白坚定地把自己护在身后,让自己与他同在,他痛心疾首地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继续骗他了。
回到雅苑之时,天将明未明,窗外有一层灰蒙蒙的雾气。
床榻依旧是乱的,薄衾缩成一团,枕头旁还放着照山白昨夜用过的白玉发簪,
回到雅苑之后,桓秋宁用凉水洗了洗脸,他坐在木桌旁,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照山白拿来了一个食盒,里边装着刚做出来的点心,有梨花酥,有枣泥山药糕,有桂花糖藕……大多是甜食。
曾经在忍冬祠,照山白那一句“不喜甜食”让桓秋宁记得清清楚楚。
他眼巴巴地看着糕点,问:“怎么都是甜食?你不是不喜欢吃甜的东西么?”
照山白把盛糕点的小碟端出来,放在桓秋宁的面前,温声道:“我见你好像有心事,所以想让你吃点甜的。你说过,吃了甜食,心情会变好。尝尝看,合不合胃口?”
桓秋宁咬了一口梨花酥,鼓着腮嚼了嚼,眯眼一笑:“好吃!我喜欢!”
照山白伸手抿去了他嘴角的酥皮,笑着问:“只喜欢梨花酥吗?”
桓秋宁看了一眼食盒,指了指枣泥糕点,言道:“还喜欢枣泥山药糕!”
“那……还有别的吗?”照山白握住他的手指,让他不得不指向自己,继续问:“你还喜欢什么?”
“我呀。我还喜欢……”桓秋宁反扣住照山白的手,摁在木桌上。
他突然起身,隔着桌子上的甜食,在照山白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然后装作如无其事地拿起一个桂花糖藕,咬了一口说:“我还喜欢桂花糖藕!”
照山白抬手摸了摸自己的眉心,他一点也不生气,反而温柔地笑了笑。
他笑着问:“开心了吗?”
顿了顿,桓秋宁觉得脸颊一热,心思彻底藏不住了。他蛮不讲理地问道:“照山白,你学坏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老实交代,你跟谁学了这么多撩人的话?你不对劲!”
照山白笑道:“无师自通。”
“鬼才信。”桓秋宁刨根问底,继续问道:“你说不说?”
“你当真要听?”他的眼角带着笑意,一本正经道:“从前有一个人把他的毕生所学都用在了我的身上,潜移默化,我自然就会了。”
他抬眸,拿起一块糕点,挑眉问道:“我还学会了点别的,你要不要试试?”
“别,不行。”桓秋宁扫了一眼床榻,又想起了昨夜的疼。他捏着自己的肩骨,求饶道:“下次我再与你好好探讨一番,今日就放过我这一回吧……好不好?”
心软的人最容易被拿捏,桓秋宁喂了他一块梨花酥,他就点了头。
又陪着照山白闹了一会,桓秋宁垂下眼,他知道自己不能再逃避问题了。
有些话,他必须要跟照山白说清楚,他认为这是他对照山白应该有的尊重。
“桓氏、铜鸟堂、南山,你想先知道哪一个?”桓秋宁敞开心扉,决定倾盘托出,他愿意告诉照山白,也心甘情愿地接受照山白知道一切后的选择。
他害怕失去照山白,但他更害怕照山白会恨他。
照山白非但没有紧张,反而云淡风轻地问:“不吃了?”
“不吃了。”桓秋宁说,“我要对你坦诚相待,照山白,无论你想知道什么,我都愿意告诉你。过去,身份,立场,我对你隐瞒的一切,只要你问,我就会告诉你。”
照山白的指尖点了点木桌,他沉声道:“我不在乎。”
桓秋宁激动道:“可是我要说!照山白,给我一个向你坦白的机会好吗?”
“我想问的,在那一夜就已经问了。”照山白不疾不徐,真挚地说:“我只想问这些年你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受委屈,仅此而已。我在乎的是你这个人,无关于你的过去,你的身份,我只在乎我眼前的这个你。”
“我有一个喜欢的人,他对我很好。”照山白一边回忆,一边温柔地说,“他会在我发烧的时候为我煮粥,会在我跪在宣政殿前,无助地替父亲求情的时候拉我一把。他会背着我跑,会偷偷地给我留诗。他还会狠心地躲起来,一躲就是五年,让我找不到他。”
“好在,如今我终于找到他了。此时此刻,他就在我的身边。”
听罢,桓秋宁心头一热,喃喃道:“可是……可是……”
“阿珩,你听我说。”照山白握住他的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手背。
“我不在乎你的过去,也不在乎你的身份,我尊重你的立场,同样尊重你的选择。如果你去郢州是因为荣王在你危难之时救了你的命,你要偿还他的恩情,我会送你走。”
“只要你能得偿所愿,我愿意忍受离别,也愿意一直等你。”
照山白活的很通透,他一直看的很明白。桓秋宁心里想说的话,不需要说出口,他就能听见。
他总是能透过桓秋宁的眼睛,看到他无法言表的内心。
有些话变成了眼泪,桓秋宁不知该如何说出口,他心道:“可是,如此狼狈不堪的我,怎么配得上这么好的你。”
“阿珩,我喜欢你。”照山白捧起桓秋宁的脸,鼻尖对着鼻尖,轻轻地蹭了蹭,“我好喜欢你。”
照山白温声道:“从前我总是在想这些话该如何对你说,如何措辞,如何表达。”
“嗯。”桓秋宁凝视着他的眼睛,轻声问:“那你想好了吗?”
指腹蹭了蹭桓秋宁温热的脸颊,照山白温柔一笑:“阿珩,我爱你。”
他深深地吻了下去。
“我爱你。”
仅此一句,胜过千言万语。
第79章 观音泪(一)
那夜郑雨灵大闹将军府后,陆金菱把她锁在了屋子里,也没留丫鬟在她身边伺候,仅仅让人按时给她送吃食。
郑雨灵非但没吵没闹,而且把食盒里的东西全吃完了。
她心平气和地坐在窗前,面无变情地看着院子里的花慢慢凋谢,偶尔会做做女工,读一会儿《烈女传》。
杜长空一日要过来看她三两次,后来郢荣水军突袭江东渡口,军事繁忙,杜长空三两日才得空过来看她一次。他每一次来看她,都会给她带一些从集市上买的小玩意儿。有一次,杜长空送了她一个精美的风筝。
风筝上有一股浓烈的酒香。
杜长空以前从不饮酒,如今身上却沾染上了酒气。
人果然是会变的。
郑雨灵从来没有碰过杜长空送来的东西,那些东西整齐地堆放在梳妆台旁的檀木柜上,慢慢地落满了灰。
是夜,大雨。屋顶上突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瓦片顷刻间被击碎,碎片顺着雨水砸在了门前。
郑雨灵从睡梦中醒来,她随手拿了一件厚衣服披在身上,走到了窗前。她还未站定,一人便从窗户后面翻了进来,紧接着飘进来了一股浓烈的血腥味。
来人轻捷地走到她的身边,用袖口捂住了她的嘴,威胁道:“别出声。”
如今的郑雨灵哪还是那个需要别人庇护的小姑娘,她遇变不惊,佯装害怕,悄悄地伸手摸出梳妆台上的金钗,反手刺向身后之人。
“不行。”照山白伸手把桓秋宁抓过来,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腕,“站在我身边,什么也不要做,什么也不要说,我来护你。”
“我来护你!”
这句话听的人心里暖暖的。桓秋宁踮起脚尖,往照山白的耳后吹了吹,温热的气息覆上了照山白的耳尖,他轻声说:“好。”
“杜将军,你应当知道我来琅苏是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照山白拿出一块雕刻着“圣”字的令牌,挂在了腰间的玉带上,“传陛下口谕。”
此话一出,陆金菱与杜长空立马跪地叩首,不敢言。
照山白挑眉,冷笑一声,继续道:“朕深知琅苏饱受郢荣逆贼侵犯之苦,特令殇雁将军挂帅出征,支援琅苏,特令照丞为军师,与殇雁将军一同前往。见此令牌如同见朕,如有违令不尊者,格杀勿论。”
见到照山白如此雷厉风行,颇具气魄,他轻轻地抚掌,心房里生出了花,他心道:“帅极了。再帅也是我的夫!”
杜长空再叩首道:“臣接旨。”
郢荣水军已经在清江一驻扎月余,琅苏迟迟没有等到上京的消息,不敢轻举妄动。如今杜长空听见这番话,稍稍松了一口气。
但是他不知道照山白口中的殇雁将军是何人,心中仍然存疑。
照山白收了令牌,严肃道:“如今殇雁将军的大军已经驻扎在了泸州,我来琅苏便是想与杜将军一同商讨征伐郢荣之计。我需要知道琅苏水军的兵力,也要知道杜家军的策略,这样才能与殇雁将军里应外合,共同抗敌。”
“而他,”照山白回头说,“他是我请来的谋士,谁也不能动他!”
那一刻,桓秋宁的心非但没有沉下去,反而跳的更加肆无忌惮。
他是一个浑身充满秘密的人,而如今他面对坦诚相待的照山白,看着照山白坚定地把自己护在身后,让自己与他同在,他痛心疾首地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继续骗他了。
回到雅苑之时,天将明未明,窗外有一层灰蒙蒙的雾气。
床榻依旧是乱的,薄衾缩成一团,枕头旁还放着照山白昨夜用过的白玉发簪,
回到雅苑之后,桓秋宁用凉水洗了洗脸,他坐在木桌旁,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照山白拿来了一个食盒,里边装着刚做出来的点心,有梨花酥,有枣泥山药糕,有桂花糖藕……大多是甜食。
曾经在忍冬祠,照山白那一句“不喜甜食”让桓秋宁记得清清楚楚。
他眼巴巴地看着糕点,问:“怎么都是甜食?你不是不喜欢吃甜的东西么?”
照山白把盛糕点的小碟端出来,放在桓秋宁的面前,温声道:“我见你好像有心事,所以想让你吃点甜的。你说过,吃了甜食,心情会变好。尝尝看,合不合胃口?”
桓秋宁咬了一口梨花酥,鼓着腮嚼了嚼,眯眼一笑:“好吃!我喜欢!”
照山白伸手抿去了他嘴角的酥皮,笑着问:“只喜欢梨花酥吗?”
桓秋宁看了一眼食盒,指了指枣泥糕点,言道:“还喜欢枣泥山药糕!”
“那……还有别的吗?”照山白握住他的手指,让他不得不指向自己,继续问:“你还喜欢什么?”
“我呀。我还喜欢……”桓秋宁反扣住照山白的手,摁在木桌上。
他突然起身,隔着桌子上的甜食,在照山白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然后装作如无其事地拿起一个桂花糖藕,咬了一口说:“我还喜欢桂花糖藕!”
照山白抬手摸了摸自己的眉心,他一点也不生气,反而温柔地笑了笑。
他笑着问:“开心了吗?”
顿了顿,桓秋宁觉得脸颊一热,心思彻底藏不住了。他蛮不讲理地问道:“照山白,你学坏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老实交代,你跟谁学了这么多撩人的话?你不对劲!”
照山白笑道:“无师自通。”
“鬼才信。”桓秋宁刨根问底,继续问道:“你说不说?”
“你当真要听?”他的眼角带着笑意,一本正经道:“从前有一个人把他的毕生所学都用在了我的身上,潜移默化,我自然就会了。”
他抬眸,拿起一块糕点,挑眉问道:“我还学会了点别的,你要不要试试?”
“别,不行。”桓秋宁扫了一眼床榻,又想起了昨夜的疼。他捏着自己的肩骨,求饶道:“下次我再与你好好探讨一番,今日就放过我这一回吧……好不好?”
心软的人最容易被拿捏,桓秋宁喂了他一块梨花酥,他就点了头。
又陪着照山白闹了一会,桓秋宁垂下眼,他知道自己不能再逃避问题了。
有些话,他必须要跟照山白说清楚,他认为这是他对照山白应该有的尊重。
“桓氏、铜鸟堂、南山,你想先知道哪一个?”桓秋宁敞开心扉,决定倾盘托出,他愿意告诉照山白,也心甘情愿地接受照山白知道一切后的选择。
他害怕失去照山白,但他更害怕照山白会恨他。
照山白非但没有紧张,反而云淡风轻地问:“不吃了?”
“不吃了。”桓秋宁说,“我要对你坦诚相待,照山白,无论你想知道什么,我都愿意告诉你。过去,身份,立场,我对你隐瞒的一切,只要你问,我就会告诉你。”
照山白的指尖点了点木桌,他沉声道:“我不在乎。”
桓秋宁激动道:“可是我要说!照山白,给我一个向你坦白的机会好吗?”
“我想问的,在那一夜就已经问了。”照山白不疾不徐,真挚地说:“我只想问这些年你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受委屈,仅此而已。我在乎的是你这个人,无关于你的过去,你的身份,我只在乎我眼前的这个你。”
“我有一个喜欢的人,他对我很好。”照山白一边回忆,一边温柔地说,“他会在我发烧的时候为我煮粥,会在我跪在宣政殿前,无助地替父亲求情的时候拉我一把。他会背着我跑,会偷偷地给我留诗。他还会狠心地躲起来,一躲就是五年,让我找不到他。”
“好在,如今我终于找到他了。此时此刻,他就在我的身边。”
听罢,桓秋宁心头一热,喃喃道:“可是……可是……”
“阿珩,你听我说。”照山白握住他的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手背。
“我不在乎你的过去,也不在乎你的身份,我尊重你的立场,同样尊重你的选择。如果你去郢州是因为荣王在你危难之时救了你的命,你要偿还他的恩情,我会送你走。”
“只要你能得偿所愿,我愿意忍受离别,也愿意一直等你。”
照山白活的很通透,他一直看的很明白。桓秋宁心里想说的话,不需要说出口,他就能听见。
他总是能透过桓秋宁的眼睛,看到他无法言表的内心。
有些话变成了眼泪,桓秋宁不知该如何说出口,他心道:“可是,如此狼狈不堪的我,怎么配得上这么好的你。”
“阿珩,我喜欢你。”照山白捧起桓秋宁的脸,鼻尖对着鼻尖,轻轻地蹭了蹭,“我好喜欢你。”
照山白温声道:“从前我总是在想这些话该如何对你说,如何措辞,如何表达。”
“嗯。”桓秋宁凝视着他的眼睛,轻声问:“那你想好了吗?”
指腹蹭了蹭桓秋宁温热的脸颊,照山白温柔一笑:“阿珩,我爱你。”
他深深地吻了下去。
“我爱你。”
仅此一句,胜过千言万语。
第79章 观音泪(一)
那夜郑雨灵大闹将军府后,陆金菱把她锁在了屋子里,也没留丫鬟在她身边伺候,仅仅让人按时给她送吃食。
郑雨灵非但没吵没闹,而且把食盒里的东西全吃完了。
她心平气和地坐在窗前,面无变情地看着院子里的花慢慢凋谢,偶尔会做做女工,读一会儿《烈女传》。
杜长空一日要过来看她三两次,后来郢荣水军突袭江东渡口,军事繁忙,杜长空三两日才得空过来看她一次。他每一次来看她,都会给她带一些从集市上买的小玩意儿。有一次,杜长空送了她一个精美的风筝。
风筝上有一股浓烈的酒香。
杜长空以前从不饮酒,如今身上却沾染上了酒气。
人果然是会变的。
郑雨灵从来没有碰过杜长空送来的东西,那些东西整齐地堆放在梳妆台旁的檀木柜上,慢慢地落满了灰。
是夜,大雨。屋顶上突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瓦片顷刻间被击碎,碎片顺着雨水砸在了门前。
郑雨灵从睡梦中醒来,她随手拿了一件厚衣服披在身上,走到了窗前。她还未站定,一人便从窗户后面翻了进来,紧接着飘进来了一股浓烈的血腥味。
来人轻捷地走到她的身边,用袖口捂住了她的嘴,威胁道:“别出声。”
如今的郑雨灵哪还是那个需要别人庇护的小姑娘,她遇变不惊,佯装害怕,悄悄地伸手摸出梳妆台上的金钗,反手刺向身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