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广和楼中,三层戏台上熏风卷过茜纱幔,忽听得云板轻叩,丝竹声如涟漪荡开。
台上人唱着一首《长恨曲》。
只见那扮作仙君的戏中人徐步登台,着一袭月白广袖鲛绡衫,衣摆以金线暗绣白鹤纹,腰间松垮系着碧玉髓带,行动时袍袖翻飞如鹤唳九天。
他面上傅了珍珠粉,眉间一点朱砂晕染,乌发半披半束在鎏金狻猊冠中,眼尾斜扫黛青,清冷中透出了三分冶艳。
手中麈尾[3]银丝拂过台下席间,引得几位簪花郎君掷去袖抓他的衣袂,琅然声没入笙箫。
台上戏中人眉目含情,回眸时眼神中满是哀怨:“可恨薄情郎呐,不知君心似我心,似水的深情付诸东流啊——”
他启唇唱罢一句,忽将麈尾[3]抛向伴舞的胡姬,反手抽出腰间软剑。
寒光乍起时,广袖如雪浪裂层层翻飞,露了出腕上缠绕的银铃。足尖踏着皮鼓舞剑,他反手挽着剑花。
戏中人的剑花挽得密不透风,婉若游龙。剑光与烛光交相辉映,好似日落后荒原尽头乍破的天光。
倏尔乐声转柔,十二幅缃色缭绫从梁间垂落。戏中人反手将剑插回云母屏风,信手扯过一匹缭绫缠在臂间,以翩若惊鸿之姿,逐绫而舞。
他蓦然仰面折腰,花瓣般的碎金箔从天而落,好似漫天的金色雨。
金粉散发着摄人心魂的香气,勾的在场的文人雅士各个敞开薄衫,恨不得立刻冲上戏台,亵渎了那位戏中仙人!
仙人坠落于凡尘,虽是美景,却实在算不上是美谈。
可在座的文人雅士却根本顾不得这些,他的眼中只有戏子的腰肢和笑颜,哪还管此景到底是喜还是悲情啊!
戏中仙人的如柳枝一般的身姿在金箔雨中渐渐显露之时,满场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玉如意敲击珊瑚案的清音。
这是大徵贵族示爱的风雅旧俗。台下宾客侧卧在鹿皮软垫上,依靠着珊瑚案,把玉如意扔到一边,轻轻地摇着羽扇。
灯光骤然亮起。
紧接着满座哗然:“好!好一出‘仙人堕尘寰’!妙哉啊,妙哉啊!”
“不愧是满春楼的花魁,只是远远地看上一眼,就让人‘浮想翩翩’啊!”
“再来一舞,走近些,让诸位好好地瞧瞧这仙人之姿!”
戏中“仙人”在乐声最激烈之时悄然退场,留十二位舞伴在台上翩翩起舞。
漏鼓三更,戏台绒毯已积了层琼花瓣般的碎金箔。
看台上的凌王意犹未尽,抚掌道:“戏中郎君这‘仙人堕尘寰’的把戏,倒比玄学的‘三玄之义’更摄人心魄。本王甚是喜欢,赏!”
董典倒了酒,连忙躬身凑上前道:“能让殿下您觉得这出戏唱的好,是诸位美人的福气呐。”
广和楼是干越董氏的家产,当家人是董明锐的表弟董典。他是个正儿八经的生意人,马屁拍的那叫一个响,最会哄的上京城内的皇权贵胄称心如意。
这一出《长恨曲》,便是他亲自去满春楼请来的花魁镇场子,又从大蛮买了十二位姿色倾国倾城的胡姬伴舞。
这出戏,整个上京城除了他,再无人能把戏角凑齐,把戏台子搭的如此奢华。毕竟也没人愿意砸更多的金子花在哄人乐呵上。
但是,只要这个人是凌王,那别说是金子,就算是砸人命,那都是相当值的!
凌王不语,他品着口中的佳酿,回味着刚才那一出好戏。
痴情人遇薄情郎,纵使他是仙姿绰约的谪仙,也还是情坠尘世,动了凡心啊。
殷玉含着美酒,单手顶额,转脸向窗外望去。
窗外画舫飘来旌梁的江南水调,混着酒香漫过遍地狼藉的纨素扇、撕破的鲛帕。
席间服用了香云散的名士们早散了衣襟,适才击案长啸,废了他们不少力气,此时已经力竭。
有人醉醺醺将酒盏抛上戏台,琥珀光正淋在舞姬的锁骨上,映得锁骨间悬的翡翠辟邪佩碧色欲滴。
凌王瞧见周围自诩风雅名士的公子们各个陷在了酒色与温柔乡里,他冷淡一笑,接过董典手中的美酒,抬手扔在了戏台子上。
凌王挑眉问道:“刚才那位‘仙人’呢?”
董典上前陪笑道:“许是在台下候着呢,刚才那一首《长乐曲》,定是给美人累坏了。”
凌王意会一笑,他摩挲着手中缠绕的鲛帕,“美人得宠着。无妨,本王等得起。”
戏台之后,那位众人翘首以盼的美人,正在喂一只红眼乌鸦。
此人,正是桓秋宁。
他见惯了台下人轻浮的嘴脸,正如见惯了一个个青面獠牙的面具,他平静地抹去了眉间的朱砂,对镜自赏。
在这座奢靡繁华的上京城内,无论他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只要他的这张皮在,便自然而然成了全场的焦点。
更何况如今他可是令无数权贵急得牙痒痒的花魁!
从惊叹到厌倦再到唾弃,从头到尾,他们只不过是想看一个高高在上惊世骇俗的人,跌落到尘埃里,成了他们能踩踏的烂泥,这样他们骨子里的腐髓就能得到安抚。
把只可远观却不可得的玉石踩在脚底下,这种感觉谁能不喜欢啊?太痛快了,爽到他们以为自己就是那纯白无暇的白玉,高贵无比呢!
十三扮做广和楼的杂役,在一旁侍奉着,“公子,人已经来了。”
他仔细地瞧了瞧身上蜀锦料子的衣裳,羡慕地地摸了摸,赞叹道:“真光滑,好料子摸起来就是不一样。没想到我十三英明一世,穿过最好的衣服居然是广和楼端茶倒水的杂役穿的。”
桓秋宁收拾完脸上的妆,换了一身青色的对襟长衫,散帻露发,腰间束丝绦,衣摆上绣着灵芝与闲鹤。
他从屏风后走出,穿着高齿木屐,走动时衣袂飘飘,似谪仙却又有几分妖媚。
桓秋宁拿起一把玉骨扇,问道:“事情都安排好了吗?”
十三上下打量着桓秋宁这身衣裳,像一只开了屏的绿毛孔雀,他捂嘴偷笑,被桓秋宁抓了个正着。
桓秋宁平静地盯着他,问道:“你笑什么?”
“没什么。”十三一边憋笑,一边给自己开脱,“真没笑!喔,对,太热了,我热哈哈哈哈哈哈……”
笑的好假。
桓秋宁作出一副“我信你个鬼”的表情,依旧平静道:“怎么,那香云散也喂到你嘴里去了?你跟前面那些人一样,活够了,准备两腿一蹬见神仙去?好走不送。”
十三透过屏风,朝宴席上望去,那些世家贵族穿着轻薄的纱縠单衣[4],袒胸露臂,散漫地卧在鹿皮软褥上。
他们脸颊通红,一个个的喝的云里雾里,好像下一刻就要梦到太上老君来给他们送仙丹了!
“呸呸。十一哥,你骂的真脏。”十三鄙夷地看了他们一眼,他不敢说桓秋宁这身衣服像开了屏的绿毛孔雀,只能昧着良心点评道:“好看,你这身衣服料子上乘,绣花也是一精美。主要还是人美!”
“少油嘴滑舌。”桓秋宁打量着后台地皮影,“诱饵已经准备好了,就等鱼上钩了。”
十三心里苦,骂又不敢骂,夸了也不行,这日子混的真是灰头灰脸的。
他委屈巴巴地转头,见广和楼外的画舫上来了一位公子,正被舞娘们围得水泄不通,只露出了一截白色的衣角。
十三定睛一看。仔细看清楚后,他笑得呲牙咧嘴,学着戏腔唱道:“瞧瞧吧,你的有情人儿来了。”
“……。”桓秋宁微微侧头,向游廊望去。
***
广和楼西侧的游廊忽起了一阵骚动。
湘妃竹帘被撞的斜飞,跌进来个雪白襕衫的锦衣公子,襟前绣着银竹纹,耳边的流苏与鸦发交缠在了一起,银铃声清脆。
走在照山白身前引路的人早已被人群冲散,他不知该怎么面对眼前这些突然出现的人舞姬,睫毛颤如雨打白荷,走也不是,停也不是。
照山白跌撞着摸到戏台侧的乌木楹柱,他刚拿出袖中的手帕,便被身前的舞姬抢了去,舞姬频频笑着看他,一声声“公子,公子”的唤着。
照山白深吸了一口气,静定不语。周围的笑声,戏谑声,以及一些乱七八糟的声音全都入了他的耳朵,他终是忍无可忍,抬起手,捂住双耳。
一阵耳鸣。
礼教要求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要对女孩子温柔地讲话,不能再人前失仪。可是,此刻他真的很希望能有一个人出现,拉他一把,不然他真的要疯掉了!
“丞公子,好久不见啊!”来了一只开了屏的绿毛孔雀。
桓秋宁轻步走来,松垮披着晨羲未晞的天水碧纱袍,指尖还勾着半截断在剑舞中的银铃链。
他摇着玉骨扇拨开人群,径直走向照山白,“一别数日,想我了没?”
周围喧闹声嘈杂,照山白依旧捂着双耳,不听不语。
桓秋宁见他这幅样子,闷声一笑,牵着他的衣袖,调戏道:“这位公子,你好不经撩啊。把耳朵捂住了,心就不跳了吗?”
台上人唱着一首《长恨曲》。
只见那扮作仙君的戏中人徐步登台,着一袭月白广袖鲛绡衫,衣摆以金线暗绣白鹤纹,腰间松垮系着碧玉髓带,行动时袍袖翻飞如鹤唳九天。
他面上傅了珍珠粉,眉间一点朱砂晕染,乌发半披半束在鎏金狻猊冠中,眼尾斜扫黛青,清冷中透出了三分冶艳。
手中麈尾[3]银丝拂过台下席间,引得几位簪花郎君掷去袖抓他的衣袂,琅然声没入笙箫。
台上戏中人眉目含情,回眸时眼神中满是哀怨:“可恨薄情郎呐,不知君心似我心,似水的深情付诸东流啊——”
他启唇唱罢一句,忽将麈尾[3]抛向伴舞的胡姬,反手抽出腰间软剑。
寒光乍起时,广袖如雪浪裂层层翻飞,露了出腕上缠绕的银铃。足尖踏着皮鼓舞剑,他反手挽着剑花。
戏中人的剑花挽得密不透风,婉若游龙。剑光与烛光交相辉映,好似日落后荒原尽头乍破的天光。
倏尔乐声转柔,十二幅缃色缭绫从梁间垂落。戏中人反手将剑插回云母屏风,信手扯过一匹缭绫缠在臂间,以翩若惊鸿之姿,逐绫而舞。
他蓦然仰面折腰,花瓣般的碎金箔从天而落,好似漫天的金色雨。
金粉散发着摄人心魂的香气,勾的在场的文人雅士各个敞开薄衫,恨不得立刻冲上戏台,亵渎了那位戏中仙人!
仙人坠落于凡尘,虽是美景,却实在算不上是美谈。
可在座的文人雅士却根本顾不得这些,他的眼中只有戏子的腰肢和笑颜,哪还管此景到底是喜还是悲情啊!
戏中仙人的如柳枝一般的身姿在金箔雨中渐渐显露之时,满场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玉如意敲击珊瑚案的清音。
这是大徵贵族示爱的风雅旧俗。台下宾客侧卧在鹿皮软垫上,依靠着珊瑚案,把玉如意扔到一边,轻轻地摇着羽扇。
灯光骤然亮起。
紧接着满座哗然:“好!好一出‘仙人堕尘寰’!妙哉啊,妙哉啊!”
“不愧是满春楼的花魁,只是远远地看上一眼,就让人‘浮想翩翩’啊!”
“再来一舞,走近些,让诸位好好地瞧瞧这仙人之姿!”
戏中“仙人”在乐声最激烈之时悄然退场,留十二位舞伴在台上翩翩起舞。
漏鼓三更,戏台绒毯已积了层琼花瓣般的碎金箔。
看台上的凌王意犹未尽,抚掌道:“戏中郎君这‘仙人堕尘寰’的把戏,倒比玄学的‘三玄之义’更摄人心魄。本王甚是喜欢,赏!”
董典倒了酒,连忙躬身凑上前道:“能让殿下您觉得这出戏唱的好,是诸位美人的福气呐。”
广和楼是干越董氏的家产,当家人是董明锐的表弟董典。他是个正儿八经的生意人,马屁拍的那叫一个响,最会哄的上京城内的皇权贵胄称心如意。
这一出《长恨曲》,便是他亲自去满春楼请来的花魁镇场子,又从大蛮买了十二位姿色倾国倾城的胡姬伴舞。
这出戏,整个上京城除了他,再无人能把戏角凑齐,把戏台子搭的如此奢华。毕竟也没人愿意砸更多的金子花在哄人乐呵上。
但是,只要这个人是凌王,那别说是金子,就算是砸人命,那都是相当值的!
凌王不语,他品着口中的佳酿,回味着刚才那一出好戏。
痴情人遇薄情郎,纵使他是仙姿绰约的谪仙,也还是情坠尘世,动了凡心啊。
殷玉含着美酒,单手顶额,转脸向窗外望去。
窗外画舫飘来旌梁的江南水调,混着酒香漫过遍地狼藉的纨素扇、撕破的鲛帕。
席间服用了香云散的名士们早散了衣襟,适才击案长啸,废了他们不少力气,此时已经力竭。
有人醉醺醺将酒盏抛上戏台,琥珀光正淋在舞姬的锁骨上,映得锁骨间悬的翡翠辟邪佩碧色欲滴。
凌王瞧见周围自诩风雅名士的公子们各个陷在了酒色与温柔乡里,他冷淡一笑,接过董典手中的美酒,抬手扔在了戏台子上。
凌王挑眉问道:“刚才那位‘仙人’呢?”
董典上前陪笑道:“许是在台下候着呢,刚才那一首《长乐曲》,定是给美人累坏了。”
凌王意会一笑,他摩挲着手中缠绕的鲛帕,“美人得宠着。无妨,本王等得起。”
戏台之后,那位众人翘首以盼的美人,正在喂一只红眼乌鸦。
此人,正是桓秋宁。
他见惯了台下人轻浮的嘴脸,正如见惯了一个个青面獠牙的面具,他平静地抹去了眉间的朱砂,对镜自赏。
在这座奢靡繁华的上京城内,无论他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只要他的这张皮在,便自然而然成了全场的焦点。
更何况如今他可是令无数权贵急得牙痒痒的花魁!
从惊叹到厌倦再到唾弃,从头到尾,他们只不过是想看一个高高在上惊世骇俗的人,跌落到尘埃里,成了他们能踩踏的烂泥,这样他们骨子里的腐髓就能得到安抚。
把只可远观却不可得的玉石踩在脚底下,这种感觉谁能不喜欢啊?太痛快了,爽到他们以为自己就是那纯白无暇的白玉,高贵无比呢!
十三扮做广和楼的杂役,在一旁侍奉着,“公子,人已经来了。”
他仔细地瞧了瞧身上蜀锦料子的衣裳,羡慕地地摸了摸,赞叹道:“真光滑,好料子摸起来就是不一样。没想到我十三英明一世,穿过最好的衣服居然是广和楼端茶倒水的杂役穿的。”
桓秋宁收拾完脸上的妆,换了一身青色的对襟长衫,散帻露发,腰间束丝绦,衣摆上绣着灵芝与闲鹤。
他从屏风后走出,穿着高齿木屐,走动时衣袂飘飘,似谪仙却又有几分妖媚。
桓秋宁拿起一把玉骨扇,问道:“事情都安排好了吗?”
十三上下打量着桓秋宁这身衣裳,像一只开了屏的绿毛孔雀,他捂嘴偷笑,被桓秋宁抓了个正着。
桓秋宁平静地盯着他,问道:“你笑什么?”
“没什么。”十三一边憋笑,一边给自己开脱,“真没笑!喔,对,太热了,我热哈哈哈哈哈哈……”
笑的好假。
桓秋宁作出一副“我信你个鬼”的表情,依旧平静道:“怎么,那香云散也喂到你嘴里去了?你跟前面那些人一样,活够了,准备两腿一蹬见神仙去?好走不送。”
十三透过屏风,朝宴席上望去,那些世家贵族穿着轻薄的纱縠单衣[4],袒胸露臂,散漫地卧在鹿皮软褥上。
他们脸颊通红,一个个的喝的云里雾里,好像下一刻就要梦到太上老君来给他们送仙丹了!
“呸呸。十一哥,你骂的真脏。”十三鄙夷地看了他们一眼,他不敢说桓秋宁这身衣服像开了屏的绿毛孔雀,只能昧着良心点评道:“好看,你这身衣服料子上乘,绣花也是一精美。主要还是人美!”
“少油嘴滑舌。”桓秋宁打量着后台地皮影,“诱饵已经准备好了,就等鱼上钩了。”
十三心里苦,骂又不敢骂,夸了也不行,这日子混的真是灰头灰脸的。
他委屈巴巴地转头,见广和楼外的画舫上来了一位公子,正被舞娘们围得水泄不通,只露出了一截白色的衣角。
十三定睛一看。仔细看清楚后,他笑得呲牙咧嘴,学着戏腔唱道:“瞧瞧吧,你的有情人儿来了。”
“……。”桓秋宁微微侧头,向游廊望去。
***
广和楼西侧的游廊忽起了一阵骚动。
湘妃竹帘被撞的斜飞,跌进来个雪白襕衫的锦衣公子,襟前绣着银竹纹,耳边的流苏与鸦发交缠在了一起,银铃声清脆。
走在照山白身前引路的人早已被人群冲散,他不知该怎么面对眼前这些突然出现的人舞姬,睫毛颤如雨打白荷,走也不是,停也不是。
照山白跌撞着摸到戏台侧的乌木楹柱,他刚拿出袖中的手帕,便被身前的舞姬抢了去,舞姬频频笑着看他,一声声“公子,公子”的唤着。
照山白深吸了一口气,静定不语。周围的笑声,戏谑声,以及一些乱七八糟的声音全都入了他的耳朵,他终是忍无可忍,抬起手,捂住双耳。
一阵耳鸣。
礼教要求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要对女孩子温柔地讲话,不能再人前失仪。可是,此刻他真的很希望能有一个人出现,拉他一把,不然他真的要疯掉了!
“丞公子,好久不见啊!”来了一只开了屏的绿毛孔雀。
桓秋宁轻步走来,松垮披着晨羲未晞的天水碧纱袍,指尖还勾着半截断在剑舞中的银铃链。
他摇着玉骨扇拨开人群,径直走向照山白,“一别数日,想我了没?”
周围喧闹声嘈杂,照山白依旧捂着双耳,不听不语。
桓秋宁见他这幅样子,闷声一笑,牵着他的衣袖,调戏道:“这位公子,你好不经撩啊。把耳朵捂住了,心就不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