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这山坡倒是颇高,只这香叶花生长的地方不算多高,离着路面不过百米罢了,柳欺霜脚下又稳又快,一会儿功夫又抓着一大把花枝下来了。
  两人拿着漂亮的花朵吹着春风回家,一路上尽是笑语,直到临近村口,柳欺霜才又沉默起来,再不多话。
  因为,还远远的他便瞧见了,村口有不少人。
  万家坝进村口向来热闹,这里有个大石头,大石头上常有孩童玩耍,路边还有歇气台,常有干活儿的村人停留,加之这里还有片竹林,常年都有坐在竹林下发呆的老人。
  被牛美玉喊住的时候,柳欺霜还以为她还想要枇杷花,可牛美玉一开口,他有些迷糊了。
  “徐哥儿,不是说好到家里拿药的吗,咋几天了也不见你人影啊,那老人家的病可拖不得,你可不能学你阿娘啊,你阿爷可不容易。”牛美玉背着一背篓草肥正歇息,言语间还故意看向了柳欺霜手里的花,那意思便在会说他有时间去摘野花,都无时间去给他阿爷拿药。
  牛美玉旁边还有好几个拿着农具的妇人,应该都是出门干活儿遇上了,便停了步子唠几句闲话的,这会儿也都有些嫌弃的看着柳欺霜。
  自打知道枇杷叶的事儿之后,柳欺霜没打算去姜家讨说法,但也不准备再让姜家占便宜。
  他平日里话语不多,村人自当他是不善言辞,牛美玉话语里全是对他阿爷的关心,旁边几个妇人见了自是都夸她心善。
  宋赛雪性子直,也知道柳欺霜从不和村人多话,她刚想要帮着柳欺霜说话,却被柳欺霜拦住了,
  “赛雪,你先回去。”柳欺霜轻轻推了人,便站定身子,眼神直直看向了牛美玉。
  “姜家婶子,我前几日进山摘了些枇杷叶子给阿爷熬水喝,阿爷舒服些了,不用麻烦姜土医了。”
  柳欺霜这会儿忆起了万冬阳的话,正想着要怎么把万家扯出来,牛美玉责怪的话语又来了。
  “你这孩子,这药得对症啊,你咋能给你阿爷乱吃呢!”牛美玉话语里满是关心的急切,双手抓紧了双肩的背带,想必心里也急了,她沉了一张脸,继续好心的劝道:“你去家里拿药吧,我阿爹给你配好了。”
  “姜家婶子,没有乱吃的,姜阿爷先头给的枇杷叶子也熬水喝了,同我自己摘的效果一样的。”柳欺霜这会儿算是明白了,牛美玉喊住他,原是为了在村人面前装好人,让人以为他家给了多稀奇的药。
  柳欺霜自是不想配合她,言罢他家只是给了一点枇杷叶之后,一下子想到了如何去说万家的事,便继续说道:“万家也说咳嗽喝点枇杷叶熬水也有用的。”
  柳欺霜话到这里,牛美玉已经顾不上和他说话了,一直在同旁边几个妇人解释,“不只是枇杷叶,好几种药材呢,贵得很贵得很!”
  “姜家婶子,不是我不领你家的好心,实在是要不起了,今年夏日我另有活计,没闲时去挖那难寻的半夏,自是没有药材同你家交换,等我手里有了药材,阿爷再有不适,一定去麻烦姜土医。”
  柳欺霜懒得和人纠缠,话语快,脚下动作也快,话落拔腿就走,根本不管牛美玉青红交加的难看脸色,自然也没有听到那几个妇人尴尬走远之后所言。
  ‘原来不是送的啊’‘竟只是些枇杷叶子’‘还以为他家多好心’‘倒会装好人嘞’等等话语。
  当然,这些话牛美玉也没听到,那些人自是没那么蠢,他们往后还是要去姜家拿药的,自不会当着姜家人面说出这些话来得罪人,但回家之后的牛美玉还是第一时间就冲姜土医发了脾气。
  “阿爹,要说这事儿都得怪你!我就说万家不是好东西,定要坏事,你偏说那万永安懂分寸,不是坏人生计的人,他懂个狗屁啊他,他就是那等祸害人的人!”牛美玉这会儿已经不在乎柳欺霜给的那点儿东西了,甚至照顾孤老弱小的那点儿名声也不在乎了。
  她现在最担心最害怕的是柳欺霜说的那句话,没想到,事情还真给她猜对了,那哥儿久不来家里拿药,果然是从别处得了方子和药,早拿回去给他阿爷喝了。
  她可是知道的,那万家老大也是懂医的,他们万家人就从未到他家里拿过药看过诊,那万老大都好几年没出去跑活儿了,她害怕万家也干起了行医的行当,如此,他们家可就不是独一份,往后说话都硬不起来了。
  因为,村人有了别的选择了。
  牛美玉的话让姜家所有人都黑沉着一张脸担心不已,独姜土医慢悠悠继续整理着药材,仿佛并没有把她的话听进去。
  牛美玉见不得自家公爹那事不关己的样子,又不敢直接骂到人脸上去,她怕老二老三趁机挑拨将家给分了,将他们大房给撵了,毕竟这里可是姓姜的,她公爹依然是家里做主的人。
  心里的火没出发,牛美玉折腾丈夫孩子去了,一个个都被她骂了个狗血淋头,骂到后头她才想起了柳欺霜。
  “哼!老娘不会让他好过的!”
  第23章
  “真好看。”万小花头上顶着一个紫色的花环,手里还捏着几枝花枝把弄,显然是还想再做一个花环。
  柳欺霜左手摊开,手心里躺着好几颗万母给的麻糖,他捡了一个稍小的放在嘴里,心道“真好吃”,而后小心收起手里的糖,准备出发了。
  他要去山里砍箭竹。
  柳欺霜起身走了之后,万母瞧着坐在院门口的小身影少了一个,便开口喊人,“小花,回来了,今天学做鞋。”
  “哦。”万小花答得不情不愿,还伸长了脖子往早已经走远的柳欺霜那里看了一眼。
  她也想跟着人上山的,但她今日有事儿,而且她大伯今日也上山了,说好了会给她挖老鹰花回来的。
  柳欺霜要砍的箭竹是一种最粗不过拇指粗,最细同小指尖差不多的小竹子,这种竹子耐旱耐涝还不易腐,战争时候会被做成箭矢,百姓上税的时候还要上交百根箭竹,家中不得使用,但眼下是太平年间,这箭竹也能用于寻常人家了。
  在百姓家中,箭竹多用于房屋隔层和菜地里使用。
  到了二三月,好些豆类要下种,万家坝的村人喜种杆豆,这种豆子插了杆子之后,豆藤便攀附着杆子蜿蜒而上,豆荚结满整根杆子,产量很高,味道也好,家家爱都会种上。
  柳欺霜家里的豆杆子用了好些年了,去年拔杆子的时候已经坏了许多,他娘去年就念叨着要去山里砍箭竹,只秋天事多,这事儿便被搁置。
  如今,马上又要种杆豆她便想了起来,出门之前同柳欺霜交代了这活儿。
  万家坝的村中也有好几林竹林,但都是些篾竹,篾竹生长速度飞快,且竹身又粗又高,连竹笋都没得吃的,只能用来编制各种篾器农具,才被喊作篾竹。
  春日多雨水,山林里虽没了冬日的冷然萧索,却多了泥泞。
  昨晚下了大雨,山中雨水更大,行至后山,柳欺霜脚下的草鞋已经沾满了泥土草屑,双膝以下的裤管也全然打湿。
  他瞧着离着还远的箭竹林,默默叹了口气,还早呢。
  他觉得双腿像是灌了铅,重得很,看着仿佛踩高跷一样的鞋底才停了步子,找了块干净的大石头别下了脚底厚厚的泥,又往旁边草地里磨蹭,让露水将双脚洗了个干净,脚下立时轻了不少,这才继续赶路。
  赶路之时,不知路途会加重心里担忧让身体更加疲累,好在那箭竹林柳欺霜已去过几次,便是路遥心头也有成算,一步步盼望着,总算是赶在未时半的样子到了。
  柳欺霜瞧着眼前如竹海一般的竹林,想到了遥远的战事,听说早年前这里可是光秃秃一片,箭竹都被村人砍光去交税了。
  脑子里想着从未见过的战场,心里庆幸着他长在了太平年间,手上也没有一刻耽搁,已经飞快开始砍竹子,他今日上山晚,不加快速度的话,回去就太晚了。
  箭竹竹身上头有些小枝丫,柳欺霜也没多去管,他先只管砍竹子,心里还记着数,待到心头数目有了五六十的样子才停了手,开始捡了地上的竹子剔除那些小枝丫,一切忙好已是大半个时辰过去,眼下已经申时了。
  柳欺霜抬头瞧着天上一团晃眼的云朵,心头确定了时辰,便再次钻进了竹林里。
  他方才砍竹子的时候瞧见了好些竹笋,箭竹竹笋味好,处理起来还不复杂,去皮过水就能直接炒制或是炖煮,并没有什么涩口或是苦味。
  他掰点儿回去送到万地主家里,看看他家要不要,若是不要他就拿回去吃。
  万家坝是个大村子,村里统共有几百户人家,大小地主也有好几个,但最大的地主姓万,万地主不缺钱又喜食山珍野货,村里人家得了什么山货都会先拿去万家看看,万家要了便不用跑去镇上了。
  春日里,上山寻摸山货的自然不止柳欺霜一人,他在箭竹林的时候便碰上了村里陈家的大姑娘陈大梅,还帮了人一个小忙,下山之时又在一条山溪处,碰见了万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