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但是裴石并没有让他痛快,挟着他硬生生跨出殿门,直朝迎面扑来的活尸而去。
  正殿大门轰然闭合,门外的惨叫声逐渐被活尸的嘶吼声和械斗声吞没。
  殿内众人惊魂未定。
  “诸位不用担心,正殿门户结实,方才我们被活尸围困时,它们也没办法冲破殿门。”
  沅凌此时说话稚嫩,又重新落座御座,身影在烛火下被拉得修长,竟显几分帝王之姿。
  少年侧目,看向沉默的黛玉,轻声唤:“林姐姐,怎么了?”
  黛玉微怔,才回神,勉强笑道:“没事。”
  沅凌却盯着她,低声谨慎追问:“是不是有哪里不对?”
  “没有……只是,有些担心裴石。”
  “你们!你们害死了我们大王!”
  此时正殿内人不少,不仅有黛玉的暗卫,北静王带来的群臣和王孙贵族,更还有义军在宫中的侍卫。
  北静王的人尚且犹疑未决,义军却是极尽忠心。
  他们围在张才良冰冷的遗体旁,红着眼睛对众人亮出刀锋,誓要为闯王血债血偿。
  黛玉这才想起他们的存在,眉心微蹙:“且先说清楚,我们入殿之前,闯王便已丧于活尸之手。若真要寻仇……”
  她目光一转,淡淡落在方才北静王身边的白先生身上,语气里带着几分冷意,“……那不如去问问那位白先生是如何引活尸入京。”
  此言如石破天惊,白先生心头一震,背脊发寒。
  义军多是直肠子,当即怒喝,将白先生扣押,喝问不休,群臣们也没有阻挠,任由白先生被抓,似乎要与北静王撇清关心。
  局势暂时被稳住,黛玉才转身看向御案下缩着的小人影,柔声唤道:“小公主?”
  张沛儿抬眼望了她一瞬,随即又低下头,声音怯怯,不肯开口。
  沅凌看着脚边的小姑娘,伸手把人硬拉了起来。
  “哎呀!”
  沅凌没拉起她,反倒被她带着一齐滚进御案底下。
  殿内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被打破,倒是秦家的暗卫们紧张的围了过来,差点将御案劈开。
  黛玉揉了揉额心,无奈道:“你们两个,又在闹什么?”
  两个孩子狼狈钻出御案,跌跌撞撞地爬起来。
  张沛儿气呼呼地嚷:“你干嘛拉我!”
  沅凌揉着脑袋道:“你这丫头力气怎么这么大!”
  “公主!”
  义军侍卫们看见张沛儿,激动得热泪盈眶,旋即又怒声斥责:“你们竟挟持公主做人质!”
  群臣们冷笑反驳:“什么公主?哪来什么公主!”
  双方打起嘴炮来,刀光剑影变成了绵里藏针。
  黛玉目光落在张沛儿身上,神色郑重:“公主。”
  张沛儿瑟缩着,声音低得几不可闻:“父亲死了,我不是什么公主……”
  黛玉语气一沉,“只要还有人效忠你的父亲,你便还是公主。”
  张沛儿眼圈一点点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抿着唇,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可是父亲……他答应过……要带我回老家看杏花的……”
  她答非所问,哭得声音颤抖,双手紧紧拽住自己衣角,像个迷失的小兽。
  殿内一时间静了下来,连义军侍卫们也红了眼,刀锋微微颤动。
  沅凌立在她身侧,伸手轻拍,啥也没说,笨拙的安慰。
  沛儿许是在宫里太孤独了,好不容易见到一个一样的小孩,竟抱住沅凌哭了起来。
  沅凌有些懵,想到沛儿跟自己一样,只是沛儿往后的人生只怕颠簸,可是他们明明都没有做错什么。
  沅凌忽然把沛儿拉开,沛儿懵然,只听沅凌笃定道:“只要我能得大位,你就还是公主!”
  这番话,突然得在场众人心头发颤。
  有老臣皱眉:“殿下,此举不合典章,那是逆贼之后……”
  沅凌毫不迟疑,厉声打断:“若不是朝廷让百姓陷于水火,闯王怎会起义?闯王死了,他的女儿何错之有!”
  一句话,直戳别人心口。
  没等那个古板的旧臣申辩,忽有一名年长义军将领丢下钢刀,噗通跪下,叩首高呼:“只要朝廷肯善待闯王后人和百姓,我愿誓死追随!”
  他们原本只知为闯王效忠,如今听见三皇子亲口许诺,纷纷跪下,哭声与誓声汇成一片。
  显然一个名分能够收服逆贼的人心,孩童的任性却是化干戈为玉帛的做法。有的臣子将领心中已经有了权衡,缄默不言。
  还有些古板的老头,还在争取,被沅凌一句话驳回。
  “若你们不同意,我便不做这个皇子!反正你们也未曾当我是主子!”
  黛玉看那些最是讲究宗法礼教的老臣被噎得吹胡子瞪眼,心中莫名觉得好笑。
  殿内的事情算是乱七八糟有了个结果,她听门外厮杀与嘶吼声未歇,还是担心裴石。
  她正色道:“殿下,还是派人剿灭活尸吧。”
  沅凌点点头,黛玉原本以为他会让自己安排,谁知道他竟径直开口点将,问冯唐要人,又要义军侍卫也出去绞杀活尸。
  黛玉怔怔看着沅凌,怔然生出一丝异样的感觉。
  可她无暇多想,只自御阶走下,转头对宝玉道:“宝玉,借你的马。”
  宝玉跟被翻了牌子一样开心,忙不迭道:“你想去哪,我送你吧!”
  黛玉却只是浅浅一笑,“不用,你就留在殿里,别受伤。”
  她并没有理会自我感动的宝玉,疾步跟上冯紫英,道:“冯公子,带我一程。”
  冯紫英顿了顿,眼神扫过她身后紧随不舍的暗卫们,心中暗暗嘀咕了一番,只“嗯”了一声。
  出了正殿,冷风扑面,杀伐与血腥混杂。黛玉放眼四顾,却遍寻不见裴石的身影。
  她心中微微一沉,立即吩咐暗卫去寻,自己则径直牵马。
  冯紫英一开始看着她要被暗卫搀扶着上马,还以为她不过是摆架子,谁知黛玉缰绳一甩,竟姿态利落,跑得极稳,径直奔向尸潮所在之地,无半点迟疑。
  他指了指黛玉离开的方向,看向父亲,“这……”
  冯唐可不管那么多,如今他们易主而侍,连个女子都能如此,他们必定是要争取立功的。
  北静王他们的马竟有马铠,黛玉倒可以在活尸之中自由驰骋。
  她立在殿前中央,耳边尽是嘈杂喊杀,然而她的目光只是一次次掠过人潮,执着地寻找那个高大的身影。
  沅凌的事情已暂时压下,可裴石呢?
  他挟持北静王,那神色透出疲倦与阴翳。裴石向来所向披靡,可他也是人,会累,会受伤,会在杀伐里透支至极。
  裴石一整夜反复冲锋在前,越是在此时见不着他,黛玉心头的忧惧便越紧,焦灼如焰。
  活尸嘶吼着涌上正殿,冯紫英急声靠近:“林姑娘,此地危险,还是回去!”
  黛玉低眸,见暗卫们挥刀斩杀企图靠近自己的活尸,抚了抚战马坚硬的铠甲,眼底却已决然。她猛然抽鞭,马儿长嘶,猛冲而出,直扑尸潮!
  暗卫们大惊,急呼着去追。
  然他们皆是步卒,怎敌战马疾驰?只能眼睁睁看她闯入血海尸山。
  黛玉四处张望,忽而看到地上北静王的尸首,便往那个方向而去。
  冯紫英在殿前看得心胆欲裂,暗道:这是送命!
  黛玉自己亦感马蹄下掠过尸影重重,但身后喧哗如浪,她才恍然意识到自己竟引来群尸追逐,可谓是重蹈覆辙了。
  她自觉不该,拉转马头回正殿,一边咬牙还是用上了最原始的找人方法。
  “裴石!”
  黛玉策马绕过正殿,她越是呼喊,身后那群活尸便越是躁动,如同被点燃的野火,直扑向她的背影。
  别看骑马迅疾,但在马上要斩杀那些奔跑极快的活尸,其实很难。
  冯紫英急急赶来护在一侧,骇然道:“它们……全是追着你来的!”
  黛玉猛地一怔。
  她看见正殿前,原本与尸群缠斗的士兵们骤然轻松,失去了对手。那些活尸几乎不在意他们,如同闻血的群狼般一窝蜂扑向自己。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她心底成形,她竟想要认同冯紫英的话。
  心底的恐惧骤然转为计策,她对冯紫英道:“冯公子,帮忙把它们引开!”
  冯紫英震惊:“你一个姑娘想做什么!”
  “若是它们真的只追我一人,我只是要将它们引出城去,是不是京城的尸患就能解决。”黛玉气息急促,“你们也有办法围剿它们,对吧!”
  冯紫英怔住。
  她说话的神情,竟比许多武将还要沉着,想来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心中虽担心,但钦佩交织,终是点头,挥剑带着人群往另一侧冲去。
  风声呼啸,尸潮如影随形。
  黛玉很快便发现,无论冯紫英如何挑衅,士兵们如何击杀活尸,那些尸首仍旧死死追着自己,冥顽而执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