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那些都是身外物,碎了便碎了。倒是你,”他上下瞥了黛玉一眼,“怎么把自己搞得脏兮兮的,你以前都是爱干净的,”
  院中气息一度沉寂,黛玉反手扣住了裴石的手。
  “林姐姐……”
  忽然,怯怯的一声,沅凌缩着肩膀趴着门。
  “是不是要走了?””
  黛玉一愣,下意识洗干净手,边说:“凌儿,不怕,我们会带你一起走的。”
  少年声音更低:“可是……若我们走了,宫里的娘娘们怎么办?”
  黛玉看向裴石,裴石才道:“冷宫那些人。”
  黛玉想到沅凌只有义军攻破皇城才人生第一次离开冷宫,想必那些遭人嫌弃的人对他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黛玉对裴石道:“裴石,我们还是照计划除去北静王吧,他既能将活尸送进京城,若真让他得逞……”
  裴石抬头看了看,最后叹了口气,“可张才良现在已经死了……”
  沅凌一句轻声打断:“母亲说,天子不能弃子民不顾。若……就算是叔叔……我母亲和祖父们泉下有知,还是希望有人能护住京城吧。”
  他说着,仿佛不经意地抬起眼,漂亮清明的目光正对上黛玉。那眼神里分明还有稚气,却叫人心头一震。
  裴石冷冷看了他一眼,转头等黛玉下决定。
  先前黛玉祸水东引让闯王上山剿匪,为了就是除去从活尸进京至今只会躲藏起来筹谋的北静王,却从未想过谁能替代。
  如今少年看似无意的一句话,却像是在她心底深处点燃了某种被压下的可能。
  片刻的沉默,终于,黛玉抬起头,看向裴石,声音轻而坚定:“我想去见北静王,你帮帮我。”
  少年眼中一闪,随即却摇头,声音更低:“可是……那样姐姐不是很危险吗?毕竟叔叔他不是什么好人……“
  “沅凌!”裴石猛地皱眉,将沅凌的话打断。
  少年身子一缩,呼吸一窒,立刻依偎到黛玉怀里。
  黛玉下意识抱紧了他,略微警告的瞥了裴石一眼。
  裴石目光沉沉,却还是没能拒绝。
  他早便知道黛玉会这般选择,不然他也不会冒险带沅凌进宫了。
  第148章 天下易主11
  “紫鹃姐姐陪着你,等我们回来。”
  黛玉俯身抚了抚沛儿的发髻,语气温柔却笃定,“我去看看你的父亲,还有你的兄长。”
  沛儿仰头望着她,又转眼看向一旁的紫鹃。
  紫鹃已将她紧紧搂在怀里,抿唇浅笑。
  黛玉和裴石则带着沅凌直往正殿而去。
  她确实要去搞清楚北静王究竟是怎么进宫的,张才良又是如何死去的。自己既然曾经押注在闯王身上,那么他若败,她也注定不能全身而退。
  然而黛玉的目的从未是江山社稷,而是要纠正因尸患而生的乱局。
  若是王爷并不在意她辛苦经营的济民,那么她让这局势的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行至半途,她低头看着身边紧握自己手掌的少年,问:“凌儿……这恐怕是我最后一次这样称呼你了。你害怕吗?”
  沅凌眸光晶亮,神情却分外兴奋:“林姐姐和小舅舅会护着我,我不怕。”
  他们穿过重重宫巷,越往前走,越是听得嘈杂。零星的活尸已经游荡在宫巷之间,有裴石和两个暗卫在,轻松将活尸接连斩落。
  裴石他们极其熟悉宫中路线,他们特地绕远路从正殿后面靠近,避免与宫中的争斗双方正面碰撞。
  路上遇到其他暗卫不断汇入,护持他们一路往前开路。
  黛玉握紧沅凌的手,视线所及,正殿前的广场上,火光与血影交错:活尸、义军、北静王的人马混战一团,既剿灭活尸,又彼此厮杀。
  裴石带两人开路,直接闯入正殿清场,而黛玉她们则在殿外等着。
  “姑娘!你怎么到这里来了!”一名暗卫杀退敌寇,回身看见黛玉,急声疾呼。他一身黑衣看不出血迹斑驳,但剑锋上滴落的红与尸血的黑交织,触目惊心。
  黛玉凝望正殿。
  人尸混战,面前的殿门大敞,身边杀声震耳,皇位空悬在那里。
  张才良如何身死,此刻已不再重要,这里必然是宫中此时最为激烈的战场。
  她心中一沉,急急问道:“北静王呢?”
  那暗卫摇头,“少爷让我们清除宫中活尸,我跟几个其他兄弟碰过头,确实没看到。”
  黛玉暗骂一句缩头乌龟,可话音未落,一枝冷箭破空射来!好在被另一名暗卫格挡,箭矢寸断,也换来一顿心急的怒斥,惊得众人神色骤变。
  战局混乱,刀剑无眼,强如暗卫自保无虞,但在护主之时亦是步步危机。
  黛玉心中清明,多次经历生死险局的她并非只会被人保护,深知在这里生死有时候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她对身边的暗卫下令:“此行是要拿下正殿,除了我们的人,余者……格杀勿论!”
  暗卫们一怔,还未来得及交换眼神,只听黛玉继续道:“朝廷并非没有继嗣!既然皇子在此,就轮不到什么王爷!”
  这一言落下,暗卫们神色一振,仿佛终于等来宣泄的机会,纷纷领命而去。
  号令传开,四散游走的暗卫很快收拢在正殿周围。
  刀光冷厉,他们几乎不辨敌我地清扫残局。裴石先一步带人进入正殿,纵然花费了一番力气,终还是护着黛玉与沅凌踏入正殿。
  殿门重重地关上,暗卫将门户尽数把持。
  裴石望着地上横陈的尸骸,连张才良也死于活尸之口,心底百味交杂。黛玉却径直走向蜷缩在角落的内官与宫女,低声探询闯王身死始末,继而劝他们服从新君。
  占了天时地利的先机,但还有下一步要走。
  黛玉转头对沅凌道:“殿下便在这等着,若这里有人不轨,自有暗卫们处置。”
  沅凌并未被殿内金碧辉煌分去半分心神,反倒目不转睛盯着她。比起威严的宫阙,他更清楚,自己还年幼,眼前的秦家军还有这个女子,才是自己真正的倚仗。
  见人要走,他忽然伸手,似要去拉,却在将及未及之际收回,只低声急道:“林姐姐,你身边不如多带几人。他心思诡诈,须得提防。”
  裴石深以为然,黛玉却摇头,她明白此刻他们除暗卫外再无一兵一卒,若真要拿下皇城,沅凌正统的名分才是最锋利的兵刃。她执意只带几名精锐随裴石同行。
  裴石皱眉道:“不如我们独自行动,生擒他逼他就范。”
  黛玉缓缓道:“虽说擒贼先擒王,但是擒王并不代表便能解决现在的困境。”
  黛玉抬眼看了看裴石和殿内的暗卫:“我们其实现在要的是有一方支持我们,要么义军愿意顺势迎合,要么北静王旧部投到沅凌麾下,否则偌大皇城,谁也握不住。”
  黛玉翻找张才良御案上的印信,指间捻起一方厚重的玉玺,一眼便知是前朝遗物。她迅速扫过几份闯王遗文,当即提笔,写下简明信函,召京营入宫除尸。
  笔声簌簌,殿外哀嚎不绝,黛玉不禁低叹:“终究是活尸要占上风……”
  闯王起初挫败了进城夺位的先锋,可终究抵不住潮水般的尸群。黛玉干脆赌此刻京营人马对宫中情势一无所知,不知闯王早已丧命。
  沅凌静静看了一会儿,忽然伸手,将她案侧摇晃的烛台挪近,又小心翼翼地替她研磨,低声道:“林姐姐别累坏了……若我有朝一日能为百姓分忧,姐姐就不用再这样辛苦了。”
  黛玉微愣,侧眸与他视线短促相接。
  此时,沅凌忽而在殿中开口,他眼神温润,嗓音却暗含一抹不容置疑的力量:“姐姐放心,我们一定可以开城门让济民坊的百姓回城的。”
  黛玉忽而有些恍惚,忽听殿角一声颤音:“姑娘!”
  一名老内官战战兢兢地从地上拾起一枚小方章,递至她案前,“此章是闯王私印,他常用……”
  黛玉垂眸,细看那镌刻张才良名字的小章,略一沉吟,便接过,重重一按。
  她将信折好递与暗卫:“义军大营驻扎在京中,你们对宫里熟悉,应该能把信送出去。若不能,便交予守军……现在还守城护主的将士,他们自能想办法出城。”
  “当然!”暗卫接过信,信誓旦旦,“皇城还有几处宫门,都能出城。”
  黛玉又指着那内官:“带上他。曹睢多疑,闯王近侍出面,才最稳妥。”
  那太监本是好心,谁知竟要卖命。他一下子扑通跪倒在地,磕头道:“姑娘放过我吧,这出了门那还有什么活路啊!”
  黛玉起身,神色冷厉:“我自己还要出去呢!你还有人护送,哪儿便没有活路了?!”
  说罢,她又将一封要送去京兆尹府的信笺递给另一名暗卫。
  裴石一直沉默地立在一旁,看着黛玉接二连三地下令,安排送信、护送、布置,一切都妥帖分明。偏偏唯独没有给他留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