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若是如此,宝玉只怕怫郁,并不能潜心求索。
思及至此,黛玉又想起定亲前自己为王夫人也曾劝学,但是宝玉还是落榜。
她只是轻声道:“二哥哥若是真心向学,妹妹自然盼你学有所成。”
宝玉听罢,竟也心满意足,神色里带几分释然,转身去了。
护卫和府兵们轮替休息,但是上南山伐林的事情还是继续,如今留守的寥寥,几乎只靠裴石带着秦家暗卫镇守防务,联通内外。
府里走动的人少,难得清静,黛玉便要裴石陪她走走。
“我称病在家,不过拖得一时,”她轻声道,“闯王既然派人来探视了,再过两日,只怕还是得进宫教习。”
裴石眉心微蹙。她一旦入皇城,身边便不能带护卫,甚至连紫娟也未必能随侍。他沉声答:“这两日我会与人一同打探皇城布置。若宫中有事,我们在外也能及时接应。”
黛玉却笑:“闯王虽好搜刮王侯财产,革奸铲暴的手段残忍,但他爱民,我又已替义军施惠民生,他断然不会为难我。”
黛玉并非毫无戒备,她故技重施,“昨日女官到府上探视,我已借机将此事传与府中小厮,想必我进宫教习之事应该要有传言了,闯王最忌人言可畏。”
裴石只淡淡吐出一句:“有备无患。”
黛玉抬眼看他,眉目间带几分动容:“那便麻烦你了。”
两人沉默着往宁府去,裴石一直想着方才宝玉的事情,突而道:“二爷在府中,往后恐怕常有照面。若你不愿,我可叫人盯着他,以免惊扰。”
黛玉步子一顿,回身看向他。
她方才并不觉得宝玉出现对她有所得打扰,“我与二哥哥青梅竹马,虽说前缘已尽,但亲缘还在,倒也不至此。”
她语气淡然,像风拂过水面,却无声无息地在裴石心上激起暗涌。那“倒也不至此”几乎是一根细针,扎得他胸口发紧。
裴石喉结微动,终是没说什么。他心里即便清楚她不会轻易回心转意,但是宝二爷显然余情未了,只怕——列女怕缠郎。
黛玉是何等玲珑心窍?他那一瞬的僵硬与目光的闪避,全落在她眼底。
她心中微动,非但没有因他的沉默而退缩,她甚至忍不住暗暗失笑:这木头,竟也会有这样的心思。
黛玉没有点破,反倒声线轻柔了几分,像是特意安抚:“裴石……”
那一声唤,低低缓缓,裴石几乎是本能地低眸看她。
黛玉向前轻踏一步,两人之间的距离顿时缩短。她仰起脸,秋水眸子直直望进他眼底,声音轻得像要掀开他心底的波澜:“我的护卫,竟自己做主说要遣人‘盯着’宝二爷?”
裴石沉默,只极轻地点了下头。
以裴石的身份不该干涉他们的事情,可那握剑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瞬。
黛玉却缓缓摇头,眉眼间带着不容置疑与温柔:“不必如此劳师动众。”
她停顿了一下,眼波流转,仿佛在斟酌词句,然后才缓缓,声音轻得像羽毛拂过心尖:“我知你好意,是怕我…烦扰。”
那“烦扰”二字,正是方才他话里的影子。
接着,她话锋一转,眸光烁然,却又认真地看着他:“有你在,我便是清净了。旁人…扰不到我的。”
第130章 红烛剪影8
如今宁府简直是鱼龙混杂,没个办法,便是京中也住着上万流民*,又何况空过宅子的宁府呢?
黛玉穿过两府角门,往宁府去探望薛姨妈。
当初她尚在大观园居住时,薛姨妈曾迁至潇湘馆小住,自己一口一个“娘”的叫过,算是有些缘分的,倒不至于因宝姐姐做了二奶奶而断了。
偏巧半路遇见管洒扫的周瑞家的,黛玉便唤上同行。
“你的差事,我已同莫云嬷嬷说了,往后你便跟着宝二爷与二奶奶,好生服侍。”
黛玉走在跟前,虽说她交代与莫云了,但是见了面还是嘱咐了两句。自己离府在即,消息虽未广传,但正经已有了宝二奶奶,她一个既非贾家人又未出阁的姑娘,自该还权归府。
与其后来从旁人那听说自己曾经的心腹之人被新主弃用,不如自己替他们早做了打算,也让宝玉他们署意的人慢慢管事,也算成全自己最后的体面。
周瑞家的心下感激,忙应道:“姑娘当初不计前嫌,还肯用我,我必用心服侍好主子。”
黛玉却未回头,只淡声道:“你往后对自己的主子用心就是。”
一行人到了薛家所居的院落,恰逢宝钗出来。她一见黛玉,便迎上来:“妹妹是来瞧母亲吗?她念叨要见你多日,只因怕你病中不便,才未敢惊扰。”
黛玉笑答:“姐姐还是快些回去吧,我方才去绛芸轩瞧童子们念书,却撞见了二哥哥。”
“他怎的跑到那里去了!”黛玉一见便知给宝玉劝学的便是宝钗,只听她说,“他估计是想着要去原来的书房,才过去罢了。”
黛玉却笑吟吟道:“往昔他可不情愿去书房,不如我叫木匠在园子里另修一处院子做书房,岂不省事?”
此言本是好意,宝钗却婉辞,只带着周瑞家的快步去了。
“你怎的独自来了?天寒地冻,身边连个丫头也没有!”
薛姨妈闻声已经迎了出来,黛玉叫裴石在院外等着,自己便与薛姨妈叙起旧情。
黛玉安然一笑:“不碍事,我带了护卫,也是周全……”
宁府子嗣少,院舍不多,紫檀堡和薛家的人住进来,自然是群居一起。
薛家的人住在一处较大院子里,不仅仅住着薛姨妈,还有薛蟠,便是薛蝌兄弟和宝琴母子也住在院子中,零零落落还挤着几位旧交亲眷。
他们从紫檀堡来,闲适还能下山散心,如今被箍在这方寸院中,连在花园中行走,都有府兵与小厮盯梢,实在拘束。
尤其那些不安分的,以夏金桂和多姑娘两人最甚。
夏金桂整日嚣张跋扈,叫嚣抱怨,而多姑娘直接将风尘气带进了贾府。
多姑娘一近院门,便见裴石守在院外。
腰悬长剑,神色冷峻,目光如霜,让多姑娘眼神一亮。
虽不似宝玉那般面若桃花、风流潇洒,但此人凤表龙姿,眉目间自有凛然英气,比薛蟠之辈强过千百倍。
她心底不由一动,步子摇曳,眼神却直勾勾落在裴石身上。那人神情冷峻,立在风里宛如一株孤松,越发教人心痒痒。多姑娘暗暗盘算:这等人物若能得手,倒也风流快事。
多姑娘是风月场里的惯家,见多浑虫不知去向,府中又遭难,便入了贼帮,与十二戏子一般整日与那些贼寇鬼混,之后遇上贾蓉等人,又因京中生乱,离了众人勾搭上了薛蟠躲去了紫檀堡。
要说宝玉的婚事,多姑娘还凑了份,自然如今便跟着薛蟠来了贾府。
她故作娇声,笑吟吟靠近:“呦,今儿当值的是这位爷?从未见过呢。”
人没靠近,裴石便已经闻到一股刺鼻的脂粉香,斜眼瞧她的媚态,心下便知不是什么正经妇人。
他眉目不动,只转头望向别处,淡若冰霜,丝毫不给回应。
多姑娘见他连正眼都懒得施舍,心里反倒更起了兴味:这等冷硬的男子,若能叫他低头,才算她的本事。
反正她前儿浸淫贼寇虽是畅快,却是轻而易举之事,而今换换口味也是不错。
她轻声嗔道:“这位爷别板着脸,数九寒天,冻得人心里疼呢……”
说着,竟伸手欲要触他衣袖,身子软下来,作势依靠。
裴石冷冷一哂,骤然退开数步,叫多姑娘摔到了他身后的墙上。
他声音沉硬:“放尊重点。”
这不容分说的一喝,震得她愣了片刻。可多姑娘自恃风月经验,非但不收敛,反而笑得更娇媚:“哎哟,爷这般躲我,可倒像没见过姑娘的雏似的。怕什么?我又不是山里的妖精。”
她语里带钩,姿态明晃晃地挑逗,然而裴石只觉得脑袋嗡嗡地烦躁,原本白日便提不起劲有些懒散,偏生这个妇人不知廉耻地在这里聒噪,只恨自己不能拔剑将她吓走。
亦或者准确来说,失控杀了她。
裴石心下烦躁,却也顾及黛玉体面,不便当场发作,只拢着眉目冷声不语。
多姑娘见调笑不得,索性倚着门框,心想反正这人在府中当差,早晚会被她在遇到,不急于一时。
“这院子里也就是老妇和我们几个妇人,没什么好守着的,不如进来屋里暖和暖和,帮我修个桌椅板凳,我这人嘴严,保证神不知鬼不觉。”
裴石干脆跳上了房梁,置之不理。
多姑娘见他武艺非凡,更是多了兴趣。又是邀请进屋取暖喝水,又是说屋中物事坏了,又是说起自己丈夫是个没用的家伙,又是自顾自说些可怜身世,说了老多话没见一个响,她一开始还有些恼怒,后面说得多了,干脆便倾吐了起来。
思及至此,黛玉又想起定亲前自己为王夫人也曾劝学,但是宝玉还是落榜。
她只是轻声道:“二哥哥若是真心向学,妹妹自然盼你学有所成。”
宝玉听罢,竟也心满意足,神色里带几分释然,转身去了。
护卫和府兵们轮替休息,但是上南山伐林的事情还是继续,如今留守的寥寥,几乎只靠裴石带着秦家暗卫镇守防务,联通内外。
府里走动的人少,难得清静,黛玉便要裴石陪她走走。
“我称病在家,不过拖得一时,”她轻声道,“闯王既然派人来探视了,再过两日,只怕还是得进宫教习。”
裴石眉心微蹙。她一旦入皇城,身边便不能带护卫,甚至连紫娟也未必能随侍。他沉声答:“这两日我会与人一同打探皇城布置。若宫中有事,我们在外也能及时接应。”
黛玉却笑:“闯王虽好搜刮王侯财产,革奸铲暴的手段残忍,但他爱民,我又已替义军施惠民生,他断然不会为难我。”
黛玉并非毫无戒备,她故技重施,“昨日女官到府上探视,我已借机将此事传与府中小厮,想必我进宫教习之事应该要有传言了,闯王最忌人言可畏。”
裴石只淡淡吐出一句:“有备无患。”
黛玉抬眼看他,眉目间带几分动容:“那便麻烦你了。”
两人沉默着往宁府去,裴石一直想着方才宝玉的事情,突而道:“二爷在府中,往后恐怕常有照面。若你不愿,我可叫人盯着他,以免惊扰。”
黛玉步子一顿,回身看向他。
她方才并不觉得宝玉出现对她有所得打扰,“我与二哥哥青梅竹马,虽说前缘已尽,但亲缘还在,倒也不至此。”
她语气淡然,像风拂过水面,却无声无息地在裴石心上激起暗涌。那“倒也不至此”几乎是一根细针,扎得他胸口发紧。
裴石喉结微动,终是没说什么。他心里即便清楚她不会轻易回心转意,但是宝二爷显然余情未了,只怕——列女怕缠郎。
黛玉是何等玲珑心窍?他那一瞬的僵硬与目光的闪避,全落在她眼底。
她心中微动,非但没有因他的沉默而退缩,她甚至忍不住暗暗失笑:这木头,竟也会有这样的心思。
黛玉没有点破,反倒声线轻柔了几分,像是特意安抚:“裴石……”
那一声唤,低低缓缓,裴石几乎是本能地低眸看她。
黛玉向前轻踏一步,两人之间的距离顿时缩短。她仰起脸,秋水眸子直直望进他眼底,声音轻得像要掀开他心底的波澜:“我的护卫,竟自己做主说要遣人‘盯着’宝二爷?”
裴石沉默,只极轻地点了下头。
以裴石的身份不该干涉他们的事情,可那握剑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瞬。
黛玉却缓缓摇头,眉眼间带着不容置疑与温柔:“不必如此劳师动众。”
她停顿了一下,眼波流转,仿佛在斟酌词句,然后才缓缓,声音轻得像羽毛拂过心尖:“我知你好意,是怕我…烦扰。”
那“烦扰”二字,正是方才他话里的影子。
接着,她话锋一转,眸光烁然,却又认真地看着他:“有你在,我便是清净了。旁人…扰不到我的。”
第130章 红烛剪影8
如今宁府简直是鱼龙混杂,没个办法,便是京中也住着上万流民*,又何况空过宅子的宁府呢?
黛玉穿过两府角门,往宁府去探望薛姨妈。
当初她尚在大观园居住时,薛姨妈曾迁至潇湘馆小住,自己一口一个“娘”的叫过,算是有些缘分的,倒不至于因宝姐姐做了二奶奶而断了。
偏巧半路遇见管洒扫的周瑞家的,黛玉便唤上同行。
“你的差事,我已同莫云嬷嬷说了,往后你便跟着宝二爷与二奶奶,好生服侍。”
黛玉走在跟前,虽说她交代与莫云了,但是见了面还是嘱咐了两句。自己离府在即,消息虽未广传,但正经已有了宝二奶奶,她一个既非贾家人又未出阁的姑娘,自该还权归府。
与其后来从旁人那听说自己曾经的心腹之人被新主弃用,不如自己替他们早做了打算,也让宝玉他们署意的人慢慢管事,也算成全自己最后的体面。
周瑞家的心下感激,忙应道:“姑娘当初不计前嫌,还肯用我,我必用心服侍好主子。”
黛玉却未回头,只淡声道:“你往后对自己的主子用心就是。”
一行人到了薛家所居的院落,恰逢宝钗出来。她一见黛玉,便迎上来:“妹妹是来瞧母亲吗?她念叨要见你多日,只因怕你病中不便,才未敢惊扰。”
黛玉笑答:“姐姐还是快些回去吧,我方才去绛芸轩瞧童子们念书,却撞见了二哥哥。”
“他怎的跑到那里去了!”黛玉一见便知给宝玉劝学的便是宝钗,只听她说,“他估计是想着要去原来的书房,才过去罢了。”
黛玉却笑吟吟道:“往昔他可不情愿去书房,不如我叫木匠在园子里另修一处院子做书房,岂不省事?”
此言本是好意,宝钗却婉辞,只带着周瑞家的快步去了。
“你怎的独自来了?天寒地冻,身边连个丫头也没有!”
薛姨妈闻声已经迎了出来,黛玉叫裴石在院外等着,自己便与薛姨妈叙起旧情。
黛玉安然一笑:“不碍事,我带了护卫,也是周全……”
宁府子嗣少,院舍不多,紫檀堡和薛家的人住进来,自然是群居一起。
薛家的人住在一处较大院子里,不仅仅住着薛姨妈,还有薛蟠,便是薛蝌兄弟和宝琴母子也住在院子中,零零落落还挤着几位旧交亲眷。
他们从紫檀堡来,闲适还能下山散心,如今被箍在这方寸院中,连在花园中行走,都有府兵与小厮盯梢,实在拘束。
尤其那些不安分的,以夏金桂和多姑娘两人最甚。
夏金桂整日嚣张跋扈,叫嚣抱怨,而多姑娘直接将风尘气带进了贾府。
多姑娘一近院门,便见裴石守在院外。
腰悬长剑,神色冷峻,目光如霜,让多姑娘眼神一亮。
虽不似宝玉那般面若桃花、风流潇洒,但此人凤表龙姿,眉目间自有凛然英气,比薛蟠之辈强过千百倍。
她心底不由一动,步子摇曳,眼神却直勾勾落在裴石身上。那人神情冷峻,立在风里宛如一株孤松,越发教人心痒痒。多姑娘暗暗盘算:这等人物若能得手,倒也风流快事。
多姑娘是风月场里的惯家,见多浑虫不知去向,府中又遭难,便入了贼帮,与十二戏子一般整日与那些贼寇鬼混,之后遇上贾蓉等人,又因京中生乱,离了众人勾搭上了薛蟠躲去了紫檀堡。
要说宝玉的婚事,多姑娘还凑了份,自然如今便跟着薛蟠来了贾府。
她故作娇声,笑吟吟靠近:“呦,今儿当值的是这位爷?从未见过呢。”
人没靠近,裴石便已经闻到一股刺鼻的脂粉香,斜眼瞧她的媚态,心下便知不是什么正经妇人。
他眉目不动,只转头望向别处,淡若冰霜,丝毫不给回应。
多姑娘见他连正眼都懒得施舍,心里反倒更起了兴味:这等冷硬的男子,若能叫他低头,才算她的本事。
反正她前儿浸淫贼寇虽是畅快,却是轻而易举之事,而今换换口味也是不错。
她轻声嗔道:“这位爷别板着脸,数九寒天,冻得人心里疼呢……”
说着,竟伸手欲要触他衣袖,身子软下来,作势依靠。
裴石冷冷一哂,骤然退开数步,叫多姑娘摔到了他身后的墙上。
他声音沉硬:“放尊重点。”
这不容分说的一喝,震得她愣了片刻。可多姑娘自恃风月经验,非但不收敛,反而笑得更娇媚:“哎哟,爷这般躲我,可倒像没见过姑娘的雏似的。怕什么?我又不是山里的妖精。”
她语里带钩,姿态明晃晃地挑逗,然而裴石只觉得脑袋嗡嗡地烦躁,原本白日便提不起劲有些懒散,偏生这个妇人不知廉耻地在这里聒噪,只恨自己不能拔剑将她吓走。
亦或者准确来说,失控杀了她。
裴石心下烦躁,却也顾及黛玉体面,不便当场发作,只拢着眉目冷声不语。
多姑娘见调笑不得,索性倚着门框,心想反正这人在府中当差,早晚会被她在遇到,不急于一时。
“这院子里也就是老妇和我们几个妇人,没什么好守着的,不如进来屋里暖和暖和,帮我修个桌椅板凳,我这人嘴严,保证神不知鬼不觉。”
裴石干脆跳上了房梁,置之不理。
多姑娘见他武艺非凡,更是多了兴趣。又是邀请进屋取暖喝水,又是说屋中物事坏了,又是说起自己丈夫是个没用的家伙,又是自顾自说些可怜身世,说了老多话没见一个响,她一开始还有些恼怒,后面说得多了,干脆便倾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