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黛玉很是不悦,说话冷冰冰的。
左秋梅在一旁坐下,紫娟奉茶时插了句:“先生还是替我们姑娘多想想法子吧,这内宅的水,比外面的世道还深。”
“爱莫能助啊……”左秋梅摇着头,叹息似真似假,“书生最怕搅和内宅之事,帮不得、帮不得……”
雪雁小跑着从内间抱出账册,到了书房门口,险些同莫云、小红撞了个满怀。
黛玉斜瞥一眼,并未多言,只听左秋梅继续吊着书袋。
莫云笑着埋怨:“怎这样莽撞?这回廊窄,可不是闹着玩的。”
雪雁憨声回道:“这不是心急嘛。”
三人进来请安,黛玉将账册递给左秋梅:“左先生,内宅之事,倒也不用你事事替我出主意。你只需将贾府与我林家两笔账分清。我已吩咐账房,林家家私另立账册,但府中用度难免混淆,你替我理一理。”
左秋梅翻开账册,眉色一正,不再打趣。自进贾府以来,他倒也习惯了替人清账管数,颇有几分师爷的模样。
倒也不介意做钱谷师爷了。
谁说习了孔孟之道的必得骑五花马、穿千金裘?若如黛玉与左秋梅,一样能在账簿间谋生立身,也能独得一番天地。
莫云心中微动,试探着问:“姑娘……这是要分家吗?”
话音未落,雪雁便急急道:“什么分家?我家姑娘又没嫁进贾府,那些本就是我们林家的产业!”
“雪雁,不得无礼。”黛玉轻扫她一眼,声音平稳,“二爷既然回来了,府里也有了正经的二奶奶,我手上的管家权,早晚都得交出去。”
她的指尖缓缓划过左秋梅案上的账册,似是随意,却每一页都留痕:“还是早做打算,免得到时被人扫地出门。”
左秋梅微垂眼帘,心里暗道:世间多少人守着家业坐等风雨来袭,少有人像她这般,会先寻退路,且从分账开始,指不定能退得不动声色。
黛玉扫过书房中几人,道:“你们几位是我心腹,从我管家之时便跟在身侧,也该想想往后怎么打算了。”
昨日宝二爷才回来,今日一早府中点卯后,下人们便像被拨开了锅盖的蒸汽,全都活络了。
“那新来的二奶奶可真不害臊,主子还在堂上训话,她倒好,一声招呼没打便来打秋风。”
“嘁,大奶奶和平奶奶也没见这么殷勤。”
“你们不懂,这女人管家看的是嫁的谁!说不准过几日,这正经的管家权就得挪到新来的二奶奶手里去了。”
厨房到了饭点最是热闹,油香蒸汽里,全是婆子的低声唏嘘。
“诶,你说也是,说好的是宝二爷和林姑娘成亲,怎么就变成了宝姑娘了呢?”
“原来府里不是有那‘金玉良缘’的说法吗?我瞧这就是天注定的姻缘。”
“呸!说不定,这贾家连年不顺,就是因为林姑娘和二爷的婚事,冲撞了天意呢。”
这越说越玄乎,流言像锅里的汤,被人一勺勺翻开热得更沸腾。来取餐的小厮们一听,立刻围成一团。
“说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快讲,抄家落罪是怎么个道道?”
“喂!干什么呢!”
费大厨从灶间冲出来,手里举着沸得冒泡的大汤勺,像举着兵器似的。
“在这嚼舌根,是想被姑娘赶出去吗!”
后面灶房有人喊:“你的灶还烧着呢!快回来!”
费大厨咧嘴瞪了几眼,才气呼呼回去。
可人群并未散,八卦的香气比饭菜更勾人。有人端了餐就走,有的却慢吞吞地等着,见那爱说的婆子还在,便凑过去压低声音。
只是这回有人并不是那么相信这些闺阁之事。
“我们怎么能相信你说的就是真的呢?园子里的闺阁,想必就算你是府里的婆子也不一定都能知道吧。”
“此言差矣!”边上一个年纪稍大的小厮,压着嗓子显摆,“咱们这户人家跟别人不一样。早几年大观园里查出些淫邪之物,太太们带人抄了园子,那时哪个闺房没被翻过?就连主子的潇湘馆,也照样被婆子小厮们翻过底。”
这话一出,几个丫鬟小厮瞪大了眼,立刻七嘴八舌追问起大观园的旧事。
“你们干什么呢?”春纤的声音突兀响起,人群如惊鸟四散,比费大厨的大汤勺管用多了。
只叹春纤没真听清他们嚼的是什么舌头,没能阻止一炉子流言越过贾府高墙,传到京城去。
不过这已经是后话了。
厨房里的婆子一见是主子身边的人,立刻堆笑:“春纤姑娘怎么来了?我们送过去就是。”
“京兆尹府来请姑娘一聚,这餐食就不用备了。”
第125章 红烛剪影3
京兆尹忽递急札:闯王于宫中设宴,犒赏宴请本次守城的功臣。
不仅是厨房白费功夫了,带着三皇子有惊无险的裴石回贾府也看不到人。
“宫里不仅仅邀请了姑姑和先生,便是连延兴门内济民坊的管事婆子,还要叫几个济民坊参与守城的志愿者做代表,一同进宫同庆。”
黛玉要贾兰在家等着,毕竟裴石是贾兰的习武师傅,自然是最适合替她传话的。
“师傅要是带了小客人回来,便先安置在荣禧堂我原来的房里。”
“还有,那个……”贾兰有些不好意思,“师傅原来住的怡红院,那个宝二爷回来了,所以……”
裴石心里清楚,终究是他雀占鸠巢。
只温声道:“无妨。”回身看向身旁瘦小的少年,伸手揉了揉他的发旋,“你独住荣禧堂,可会害怕?”
水元虽然已经是十岁的年纪,个头却比同龄人为小,眉眼清秀而沉静。
裴石的长姐嫁与皇室,因皇帝退位为太上皇,而从太子的侧妃一跃成为皇妃。彼时秦家军案起,长姐虽因有孕免祸,却被幽于冷宫
水元甫一降世便多病,熬着风霜与清冷长到如今。
没曾想,许是水元在冷宫长大,并没有跟他的父亲兄弟姊妹一样,死在义军手里。
薄命的相,却是个有福之人。
水元微微一礼,声音柔而不怯:“不怕,有炉火能遮风,已是极好的。”
贾兰松了口气,他虽不知道是什么客人,但便是年纪更小身份尊贵的柳晏都不能住进荣禧堂,想必此人身份不比旁人。
他忙道:“那我带小公子去房里看看吧,缺什么也好补上。”
毕竟黛玉将原来老太太的荣庆堂腾出来给他和大奶奶住了,他也得好好待客才是。
“师傅,我带你去南院看看你住的地方吧,虽然还没……”
“先不急。”裴石抬手打断了贾兰,道:“我走了之后的事情,你先同我仔细说说。”
————
虽说闯王一派是以“君王爱民如子,与臣民同庆”的姿态设宴,但宫宴绝非一时兴起便可以办的,何至于在宴前才仓促召人入宫?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他们并不会想到这些,毕竟皇城禁地向来是高不可攀的。
即便是出自荣府、见过些世面的婆子们,在听说邀请她们的庆功宴设在宫中时,也难掩内心的激动。她们虽比济民坊的坊民更知收敛,但面上那抑不住的光彩,仍与旁人无异。
黛玉只淡淡一笑,没有多言,抬眸看向那大敞的宫门。她虽曾远远看过皇妃的仪仗,却是第一次亲身踏入皇宫。
宫墙巍峨、丹梁金瓦,在旁人眼中是令人屏息的富丽,但她心中却波澜不惊。
随行的护卫们被拦在门外,她与众人一同经过搜检,再换上宫廷的马车,入内而行。
来迎的李大年显然已饮了几杯,面色酡红,兴致勃勃,带着坊民与婆子们在皇宫中四处张望,如同巡自家园林般肆意。
“……咱们大军不仅拿下京畿六城,还杀了不少狗官!”他大声嚷道,“往后跟着咱们,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话虽醉意横飞,却透着几分真意。周围人不是欢呼附和,便是像左秋梅那样巧言奉承,唯有黛玉沉默在侧,心底微微发凉。
昔日那位以义军自持、不事奢华的闯王,竟然容许手下在宫墙内四处炫耀功绩。这并不想闯王多疑谨慎的作风。
远处钟鼓齐鸣,丝竹并奏,宫乐清脆流淌在夜色中。黛玉心中苦笑,也难为这些乐师在兵荒马乱中仍能保全自身,还在为这新主子奏乐。
“李军头,我们是不是该过去宫宴那边了。”她收回思绪,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不容拖延的分寸感。
黛玉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客而拘谨,毕竟请柬是京兆尹府发出的,无论背后有何居心,她都要先行露面,以免失礼。
更何况,她并不确定这宴席的邀请,究竟是闯王的真心厚意,还是师景辉的暗中捣鬼。谨慎些,总是好的。
李大年愣了下,才憨憨笑道:“是啊是啊,大王……”
他顿了一下,笑着打了自己一巴掌,道:“陛下!对!改叫陛下了!陛下叫我来带你们进去,要是耽误事了他可就要怪罪我了。”
左秋梅在一旁坐下,紫娟奉茶时插了句:“先生还是替我们姑娘多想想法子吧,这内宅的水,比外面的世道还深。”
“爱莫能助啊……”左秋梅摇着头,叹息似真似假,“书生最怕搅和内宅之事,帮不得、帮不得……”
雪雁小跑着从内间抱出账册,到了书房门口,险些同莫云、小红撞了个满怀。
黛玉斜瞥一眼,并未多言,只听左秋梅继续吊着书袋。
莫云笑着埋怨:“怎这样莽撞?这回廊窄,可不是闹着玩的。”
雪雁憨声回道:“这不是心急嘛。”
三人进来请安,黛玉将账册递给左秋梅:“左先生,内宅之事,倒也不用你事事替我出主意。你只需将贾府与我林家两笔账分清。我已吩咐账房,林家家私另立账册,但府中用度难免混淆,你替我理一理。”
左秋梅翻开账册,眉色一正,不再打趣。自进贾府以来,他倒也习惯了替人清账管数,颇有几分师爷的模样。
倒也不介意做钱谷师爷了。
谁说习了孔孟之道的必得骑五花马、穿千金裘?若如黛玉与左秋梅,一样能在账簿间谋生立身,也能独得一番天地。
莫云心中微动,试探着问:“姑娘……这是要分家吗?”
话音未落,雪雁便急急道:“什么分家?我家姑娘又没嫁进贾府,那些本就是我们林家的产业!”
“雪雁,不得无礼。”黛玉轻扫她一眼,声音平稳,“二爷既然回来了,府里也有了正经的二奶奶,我手上的管家权,早晚都得交出去。”
她的指尖缓缓划过左秋梅案上的账册,似是随意,却每一页都留痕:“还是早做打算,免得到时被人扫地出门。”
左秋梅微垂眼帘,心里暗道:世间多少人守着家业坐等风雨来袭,少有人像她这般,会先寻退路,且从分账开始,指不定能退得不动声色。
黛玉扫过书房中几人,道:“你们几位是我心腹,从我管家之时便跟在身侧,也该想想往后怎么打算了。”
昨日宝二爷才回来,今日一早府中点卯后,下人们便像被拨开了锅盖的蒸汽,全都活络了。
“那新来的二奶奶可真不害臊,主子还在堂上训话,她倒好,一声招呼没打便来打秋风。”
“嘁,大奶奶和平奶奶也没见这么殷勤。”
“你们不懂,这女人管家看的是嫁的谁!说不准过几日,这正经的管家权就得挪到新来的二奶奶手里去了。”
厨房到了饭点最是热闹,油香蒸汽里,全是婆子的低声唏嘘。
“诶,你说也是,说好的是宝二爷和林姑娘成亲,怎么就变成了宝姑娘了呢?”
“原来府里不是有那‘金玉良缘’的说法吗?我瞧这就是天注定的姻缘。”
“呸!说不定,这贾家连年不顺,就是因为林姑娘和二爷的婚事,冲撞了天意呢。”
这越说越玄乎,流言像锅里的汤,被人一勺勺翻开热得更沸腾。来取餐的小厮们一听,立刻围成一团。
“说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快讲,抄家落罪是怎么个道道?”
“喂!干什么呢!”
费大厨从灶间冲出来,手里举着沸得冒泡的大汤勺,像举着兵器似的。
“在这嚼舌根,是想被姑娘赶出去吗!”
后面灶房有人喊:“你的灶还烧着呢!快回来!”
费大厨咧嘴瞪了几眼,才气呼呼回去。
可人群并未散,八卦的香气比饭菜更勾人。有人端了餐就走,有的却慢吞吞地等着,见那爱说的婆子还在,便凑过去压低声音。
只是这回有人并不是那么相信这些闺阁之事。
“我们怎么能相信你说的就是真的呢?园子里的闺阁,想必就算你是府里的婆子也不一定都能知道吧。”
“此言差矣!”边上一个年纪稍大的小厮,压着嗓子显摆,“咱们这户人家跟别人不一样。早几年大观园里查出些淫邪之物,太太们带人抄了园子,那时哪个闺房没被翻过?就连主子的潇湘馆,也照样被婆子小厮们翻过底。”
这话一出,几个丫鬟小厮瞪大了眼,立刻七嘴八舌追问起大观园的旧事。
“你们干什么呢?”春纤的声音突兀响起,人群如惊鸟四散,比费大厨的大汤勺管用多了。
只叹春纤没真听清他们嚼的是什么舌头,没能阻止一炉子流言越过贾府高墙,传到京城去。
不过这已经是后话了。
厨房里的婆子一见是主子身边的人,立刻堆笑:“春纤姑娘怎么来了?我们送过去就是。”
“京兆尹府来请姑娘一聚,这餐食就不用备了。”
第125章 红烛剪影3
京兆尹忽递急札:闯王于宫中设宴,犒赏宴请本次守城的功臣。
不仅是厨房白费功夫了,带着三皇子有惊无险的裴石回贾府也看不到人。
“宫里不仅仅邀请了姑姑和先生,便是连延兴门内济民坊的管事婆子,还要叫几个济民坊参与守城的志愿者做代表,一同进宫同庆。”
黛玉要贾兰在家等着,毕竟裴石是贾兰的习武师傅,自然是最适合替她传话的。
“师傅要是带了小客人回来,便先安置在荣禧堂我原来的房里。”
“还有,那个……”贾兰有些不好意思,“师傅原来住的怡红院,那个宝二爷回来了,所以……”
裴石心里清楚,终究是他雀占鸠巢。
只温声道:“无妨。”回身看向身旁瘦小的少年,伸手揉了揉他的发旋,“你独住荣禧堂,可会害怕?”
水元虽然已经是十岁的年纪,个头却比同龄人为小,眉眼清秀而沉静。
裴石的长姐嫁与皇室,因皇帝退位为太上皇,而从太子的侧妃一跃成为皇妃。彼时秦家军案起,长姐虽因有孕免祸,却被幽于冷宫
水元甫一降世便多病,熬着风霜与清冷长到如今。
没曾想,许是水元在冷宫长大,并没有跟他的父亲兄弟姊妹一样,死在义军手里。
薄命的相,却是个有福之人。
水元微微一礼,声音柔而不怯:“不怕,有炉火能遮风,已是极好的。”
贾兰松了口气,他虽不知道是什么客人,但便是年纪更小身份尊贵的柳晏都不能住进荣禧堂,想必此人身份不比旁人。
他忙道:“那我带小公子去房里看看吧,缺什么也好补上。”
毕竟黛玉将原来老太太的荣庆堂腾出来给他和大奶奶住了,他也得好好待客才是。
“师傅,我带你去南院看看你住的地方吧,虽然还没……”
“先不急。”裴石抬手打断了贾兰,道:“我走了之后的事情,你先同我仔细说说。”
————
虽说闯王一派是以“君王爱民如子,与臣民同庆”的姿态设宴,但宫宴绝非一时兴起便可以办的,何至于在宴前才仓促召人入宫?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他们并不会想到这些,毕竟皇城禁地向来是高不可攀的。
即便是出自荣府、见过些世面的婆子们,在听说邀请她们的庆功宴设在宫中时,也难掩内心的激动。她们虽比济民坊的坊民更知收敛,但面上那抑不住的光彩,仍与旁人无异。
黛玉只淡淡一笑,没有多言,抬眸看向那大敞的宫门。她虽曾远远看过皇妃的仪仗,却是第一次亲身踏入皇宫。
宫墙巍峨、丹梁金瓦,在旁人眼中是令人屏息的富丽,但她心中却波澜不惊。
随行的护卫们被拦在门外,她与众人一同经过搜检,再换上宫廷的马车,入内而行。
来迎的李大年显然已饮了几杯,面色酡红,兴致勃勃,带着坊民与婆子们在皇宫中四处张望,如同巡自家园林般肆意。
“……咱们大军不仅拿下京畿六城,还杀了不少狗官!”他大声嚷道,“往后跟着咱们,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话虽醉意横飞,却透着几分真意。周围人不是欢呼附和,便是像左秋梅那样巧言奉承,唯有黛玉沉默在侧,心底微微发凉。
昔日那位以义军自持、不事奢华的闯王,竟然容许手下在宫墙内四处炫耀功绩。这并不想闯王多疑谨慎的作风。
远处钟鼓齐鸣,丝竹并奏,宫乐清脆流淌在夜色中。黛玉心中苦笑,也难为这些乐师在兵荒马乱中仍能保全自身,还在为这新主子奏乐。
“李军头,我们是不是该过去宫宴那边了。”她收回思绪,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不容拖延的分寸感。
黛玉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客而拘谨,毕竟请柬是京兆尹府发出的,无论背后有何居心,她都要先行露面,以免失礼。
更何况,她并不确定这宴席的邀请,究竟是闯王的真心厚意,还是师景辉的暗中捣鬼。谨慎些,总是好的。
李大年愣了下,才憨憨笑道:“是啊是啊,大王……”
他顿了一下,笑着打了自己一巴掌,道:“陛下!对!改叫陛下了!陛下叫我来带你们进去,要是耽误事了他可就要怪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