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等你请罪?”黛玉眉微挑,声音却更缓,“旁人只会以为你们跪着,是因赵安未归;等人寻回,再罚,我还如何服众?”
左丘梅接口道:“若非城中宵禁,此时其实应该把握时间上山搜寻才是。”
黛玉转头看了他一眼,目光微凝,议事堂一阵沉默,她顿了顿才叹口气:“左先生,京兆府终究还是不能得罪得太狠。”
左秋梅眉骨跳了跳,心想要挟他们的不是姑娘你最常做的吗?
他轻声笑道:“姑娘说的是,这等手段,用得多了,总也该斟酌。”
“先生多虑了,我本就有心将济民之事还与他们,只是还不是最好的时机罢了。”黛玉淡淡应道。
她看向荀勇,略一顿,语声转冷:“此事既你自承,便不拖了。罚,当下便罚。”
“任凭姑娘处置。”
黛玉想了想,朝左丘梅伸手,左丘梅又挑挑眉,不明所以。
“借先生的戒尺一用。”
左丘梅:“……”
“怎么?不舍得?”黛玉语气一挑,毕竟他腰侧挂的那柄雕花短尺是黛玉特地叫木工调了库房中的梨花木条赏与他的。
旁人佩扇,他因右手残疾改以尺代,在府中也颇多用途。
“……无事。”左丘梅暗暗叹气。
黛玉接过短尺,盯着看了片刻,竟忽而犹豫了。她抬头看向左丘梅,微蹙眉:“平时柳公子……你……打几下?”
你到底在想什么?这又不是小公子!
左丘梅瞧着荀勇也是有儿有女的年纪了,脸上竟露出几分茫然,显然也是刚意识到主子要如何“责罚”。
黛玉手一顿,忽而将戒尺递回:“算了,先生替我罚吧。”
左丘梅更加无语了!
只得接过,走到荀勇面前,语声沉沉道:“荀队长,得罪了。”
那短尺虽木质坚实,落于荀勇这等练家子手掌上,却几如无感。荀勇一声不吭,只觉心中更羞耻。
厅中静极,唯有尺落掌心的沉闷声。黛玉立于堂前,冷眼看着,一直到心中那道怒火缓缓冷却,才缓声对平儿开口:“明日伐木之事暂停,我要派人搜山。嫂子,府中诸务,还需你与大奶奶多担些。”
平儿一怔:“姑娘也要随行?”
“是。”黛玉点点头,“我不通武艺,但如今护卫新旧不一,我若在,调度方便,亦不致生乱。”
黛玉心中一直数着,感觉差不都了,便望向左丘梅:“可以了。”
两人这才收手,皆面露尴尬,转头看向自己主子,黛玉道:“荀队长,望你以此为戒,明日上山寻回赵安。”
荀勇忙撤了手,作揖道:“多谢姑娘给属下将功补过的机会!”
黛玉摆摆手,只叫人退下。厅中只余几人,左丘梅终于忍不住开口,语带调侃:“姑娘这罚,打得也太轻了些,隔靴搔痒,怕是唬不住人。”
黛玉仍立于原处,未曾动步,只淡淡道:“明日有正事不能耽搁,况且荀勇出发点未错,只是分寸不明便重责罚银,倒显我苛刻。如今小惩提醒,也算点到即止。”
左丘梅摇摇头,故作遗憾道:“姑娘倒是仁厚……只是叫我这个一介书生执刑罚,我这戒尺原是打学生训童子的,今儿竟拿来打壮汉,实在是辱没斯文。”
黛玉瞥了他一眼,在这里装什么清高?
她也懒得应这句俏皮话。她是主子,他是幕僚,没因京兆府之事责他一句,已是宽容得很了。
“先生若没伤着‘师表’,”她语气微缓,却已转向正事,“不如坐下,咱们好好商量明日扫山寻人的布置。”
左丘梅这才收了玩笑,拱手应道:“谨遵姑娘吩咐。”
————
路扶这是头一回以贾府护府兵的身份出京,心里七上八下。他带着妹妹和几个乡亲一路逃荒来到京城,他身子骨结实,当初逃难时,在一个村落险些被活尸围上,他愣是背着妹妹一路狂奔。
等到站在京门之下时,身边只剩下小妹和三五条性命。
他不算聪明人,点卯时府里详细讲解扫山行动,他便只听得一头雾水,好在最后那句他听懂了——要跟着自己小队长行动。
此次出城,府中精锐多骑马先行,而像路扶这样的新人府兵只能步行,或小跑跟随。戈凌他们与他是同批入府,自然编在一队,一路雪路艰难,却也说说笑笑,气氛未显紧张。
显然,这是府中特意安排。原先贾府开门济民不过百人,如今工契在府便有五百之众,新人多,如此也是为让府兵之间彼此照应。
戈凌撇了路扶一眼,吊儿郎当地道:“我听说这趟差事要是办得妥当,就能放我们出府一天见家人。我也没啥亲人,不如跟你去看看你那妹妹如何?”
路扶素日嘴不严,常在饭间夸妹妹聪明伶俐在粥棚帮工,如今倒成了别人探趣的由头。他咧咧嘴,尴尬地笑:“山上还有活尸呢,咱们能不能平安回来都不一定……”
“你怕什么?我们这里的人,你腿脚最好,再不济你可以逃下山躲去。”牛浩门原先和路扶同在一个济民坊,也从乡亲口中听说些路扶的旧事。
不知怎的,路扶忽然感到一旁皮高峰冷冷看了他一眼,心中一紧。他一向怕这位练武如命的“活阎王”,忙低头嘟囔:“我哪说我要逃了……”
小队带队的,皆是贾府多年老成的护院,忠诚可靠,训练有素。路扶他们这队,由贾赦之子贾琮亲领。按理说,宗亲少爷不必参与这类危险差事,如今竟也随行,可见府中对此次行动的重视。
天刚蒙蒙亮,一行人出城。行至山脚时,天已大亮。不知是为了壮胆,还是没人管束,戈凌竟唱起了山歌,倒是冲淡了几分山林将至的压迫感,众人也跟着轻松了些。
贾琮瞧前面当家的好似没有怪罪,便在一旁只听着,也不阻挠。
左丘梅掀帘朝外望了望,放下帘子后皱眉:“我们出发前不是说好要肃静?他们这般,不怕引来活尸么?”
黛玉低头看着昨夜工匠赶制出的山路图纸,神色不动:“卜姑娘说的是指进入林中之后才需肃静。”
倒是随行的卜旃接了话:“很多人以为活尸靠声音寻人,其实他们不辨声音,最敏感的是血气和呼吸。这些,是他们真正感知活物的方式。”
这都是卜旃在府中偷偷研究而得。
左丘梅皱眉,那岂不是危险之时屏住呼吸就好?
卜旃似乎早猜到他会这么想,摇头:“理论如此,但真到了生死一线,还能屏息不动的,寥寥无几。总之先闭嘴别大喘气是没错的。”
话音刚落,车厢外响起敲窗声,黛玉掀帘一看,是荀勇。
“主子,前方即将入山。”
“是从你们昨日伐林的旧路上去?”黛玉问。
“正是。昨日山道积雪封路,我们上山时一路留下了标记,如今沿线上行应无大碍。”
黛玉原想顺路去看看那片伐木后的秃林,看看滚木道,但车窗外雪光刺眼,远山近岭一片苍茫,积雪没过脚掌,众人恐怕脚沉难行。
她沉思片刻,下令:“传话众人,加快脚程。到鹿山村歇息。”
第111章 金城汤池16
鹿山村地势开阔,虽是荒村,但房舍星罗有些生气。
一行人奔波半日,终于在这里稍得喘息。护院家丁们原本一路小跑、负重前行,如今得以停脚,也纷纷倚墙坐下、拭汗歇息。便是紧绷的左丘梅,踏入这片静谧的村庄后,眉宇间也轻松了些。
黛玉自车中缓步而下,马车旁正有小厮牵来她的坐骑“焦骊”。她亲自为马理顺鬃毛,低头动作轻柔。
她一边观察周围动静,一边瞧见左丘梅踏勘村落后神采飞扬地走了回来,便语气似笑非笑地开口:“左先生看来对这村子中意得很……怎么?有心另谋出路,要做村官不做我这幕僚了?”
左丘梅早已习惯自家主子话语中的揶揄,也明白,黛玉素日待人真心亲近时,言语才多了几分打趣。只有得了她信任,才能体会这份冷面下难得的“亲昵”。
他敛衽答道:“村子虽荒,但若筑起防墙,可供伐林工匠暂住,省去每日进出京城长途跋涉之苦,所产木柴也能倍增。”
黛玉点点头。她今上山,虽是搜人为急,心下也明白,赵安等人失联已一夜,情势恐怕不妙。但正因如此,扫山清患更不能迟缓。若要继续伐林,此地山路与营地都需提前布设,免得再有闪失。
她轻声道:“眼下村民未归,便贸然据为己有,终归不义。可若你能收拾整顿,等人归来后仍还其屋舍,那……便做去罢。”
左丘梅心头一喜,连连应是。
一旁的卜旃立刻凑上前,语气跃跃欲试:“姐姐既然允了左先生,那我是不是也能在山里寻块僻静之地,设个临时小屋研究尸毒?这山比府中安全。”
黛玉瞧着那副兴奋模样,哭笑不得,叹道:“若你兄长允了,你便试试去吧。”
左丘梅接口道:“若非城中宵禁,此时其实应该把握时间上山搜寻才是。”
黛玉转头看了他一眼,目光微凝,议事堂一阵沉默,她顿了顿才叹口气:“左先生,京兆府终究还是不能得罪得太狠。”
左秋梅眉骨跳了跳,心想要挟他们的不是姑娘你最常做的吗?
他轻声笑道:“姑娘说的是,这等手段,用得多了,总也该斟酌。”
“先生多虑了,我本就有心将济民之事还与他们,只是还不是最好的时机罢了。”黛玉淡淡应道。
她看向荀勇,略一顿,语声转冷:“此事既你自承,便不拖了。罚,当下便罚。”
“任凭姑娘处置。”
黛玉想了想,朝左丘梅伸手,左丘梅又挑挑眉,不明所以。
“借先生的戒尺一用。”
左丘梅:“……”
“怎么?不舍得?”黛玉语气一挑,毕竟他腰侧挂的那柄雕花短尺是黛玉特地叫木工调了库房中的梨花木条赏与他的。
旁人佩扇,他因右手残疾改以尺代,在府中也颇多用途。
“……无事。”左丘梅暗暗叹气。
黛玉接过短尺,盯着看了片刻,竟忽而犹豫了。她抬头看向左丘梅,微蹙眉:“平时柳公子……你……打几下?”
你到底在想什么?这又不是小公子!
左丘梅瞧着荀勇也是有儿有女的年纪了,脸上竟露出几分茫然,显然也是刚意识到主子要如何“责罚”。
黛玉手一顿,忽而将戒尺递回:“算了,先生替我罚吧。”
左丘梅更加无语了!
只得接过,走到荀勇面前,语声沉沉道:“荀队长,得罪了。”
那短尺虽木质坚实,落于荀勇这等练家子手掌上,却几如无感。荀勇一声不吭,只觉心中更羞耻。
厅中静极,唯有尺落掌心的沉闷声。黛玉立于堂前,冷眼看着,一直到心中那道怒火缓缓冷却,才缓声对平儿开口:“明日伐木之事暂停,我要派人搜山。嫂子,府中诸务,还需你与大奶奶多担些。”
平儿一怔:“姑娘也要随行?”
“是。”黛玉点点头,“我不通武艺,但如今护卫新旧不一,我若在,调度方便,亦不致生乱。”
黛玉心中一直数着,感觉差不都了,便望向左丘梅:“可以了。”
两人这才收手,皆面露尴尬,转头看向自己主子,黛玉道:“荀队长,望你以此为戒,明日上山寻回赵安。”
荀勇忙撤了手,作揖道:“多谢姑娘给属下将功补过的机会!”
黛玉摆摆手,只叫人退下。厅中只余几人,左丘梅终于忍不住开口,语带调侃:“姑娘这罚,打得也太轻了些,隔靴搔痒,怕是唬不住人。”
黛玉仍立于原处,未曾动步,只淡淡道:“明日有正事不能耽搁,况且荀勇出发点未错,只是分寸不明便重责罚银,倒显我苛刻。如今小惩提醒,也算点到即止。”
左丘梅摇摇头,故作遗憾道:“姑娘倒是仁厚……只是叫我这个一介书生执刑罚,我这戒尺原是打学生训童子的,今儿竟拿来打壮汉,实在是辱没斯文。”
黛玉瞥了他一眼,在这里装什么清高?
她也懒得应这句俏皮话。她是主子,他是幕僚,没因京兆府之事责他一句,已是宽容得很了。
“先生若没伤着‘师表’,”她语气微缓,却已转向正事,“不如坐下,咱们好好商量明日扫山寻人的布置。”
左丘梅这才收了玩笑,拱手应道:“谨遵姑娘吩咐。”
————
路扶这是头一回以贾府护府兵的身份出京,心里七上八下。他带着妹妹和几个乡亲一路逃荒来到京城,他身子骨结实,当初逃难时,在一个村落险些被活尸围上,他愣是背着妹妹一路狂奔。
等到站在京门之下时,身边只剩下小妹和三五条性命。
他不算聪明人,点卯时府里详细讲解扫山行动,他便只听得一头雾水,好在最后那句他听懂了——要跟着自己小队长行动。
此次出城,府中精锐多骑马先行,而像路扶这样的新人府兵只能步行,或小跑跟随。戈凌他们与他是同批入府,自然编在一队,一路雪路艰难,却也说说笑笑,气氛未显紧张。
显然,这是府中特意安排。原先贾府开门济民不过百人,如今工契在府便有五百之众,新人多,如此也是为让府兵之间彼此照应。
戈凌撇了路扶一眼,吊儿郎当地道:“我听说这趟差事要是办得妥当,就能放我们出府一天见家人。我也没啥亲人,不如跟你去看看你那妹妹如何?”
路扶素日嘴不严,常在饭间夸妹妹聪明伶俐在粥棚帮工,如今倒成了别人探趣的由头。他咧咧嘴,尴尬地笑:“山上还有活尸呢,咱们能不能平安回来都不一定……”
“你怕什么?我们这里的人,你腿脚最好,再不济你可以逃下山躲去。”牛浩门原先和路扶同在一个济民坊,也从乡亲口中听说些路扶的旧事。
不知怎的,路扶忽然感到一旁皮高峰冷冷看了他一眼,心中一紧。他一向怕这位练武如命的“活阎王”,忙低头嘟囔:“我哪说我要逃了……”
小队带队的,皆是贾府多年老成的护院,忠诚可靠,训练有素。路扶他们这队,由贾赦之子贾琮亲领。按理说,宗亲少爷不必参与这类危险差事,如今竟也随行,可见府中对此次行动的重视。
天刚蒙蒙亮,一行人出城。行至山脚时,天已大亮。不知是为了壮胆,还是没人管束,戈凌竟唱起了山歌,倒是冲淡了几分山林将至的压迫感,众人也跟着轻松了些。
贾琮瞧前面当家的好似没有怪罪,便在一旁只听着,也不阻挠。
左丘梅掀帘朝外望了望,放下帘子后皱眉:“我们出发前不是说好要肃静?他们这般,不怕引来活尸么?”
黛玉低头看着昨夜工匠赶制出的山路图纸,神色不动:“卜姑娘说的是指进入林中之后才需肃静。”
倒是随行的卜旃接了话:“很多人以为活尸靠声音寻人,其实他们不辨声音,最敏感的是血气和呼吸。这些,是他们真正感知活物的方式。”
这都是卜旃在府中偷偷研究而得。
左丘梅皱眉,那岂不是危险之时屏住呼吸就好?
卜旃似乎早猜到他会这么想,摇头:“理论如此,但真到了生死一线,还能屏息不动的,寥寥无几。总之先闭嘴别大喘气是没错的。”
话音刚落,车厢外响起敲窗声,黛玉掀帘一看,是荀勇。
“主子,前方即将入山。”
“是从你们昨日伐林的旧路上去?”黛玉问。
“正是。昨日山道积雪封路,我们上山时一路留下了标记,如今沿线上行应无大碍。”
黛玉原想顺路去看看那片伐木后的秃林,看看滚木道,但车窗外雪光刺眼,远山近岭一片苍茫,积雪没过脚掌,众人恐怕脚沉难行。
她沉思片刻,下令:“传话众人,加快脚程。到鹿山村歇息。”
第111章 金城汤池16
鹿山村地势开阔,虽是荒村,但房舍星罗有些生气。
一行人奔波半日,终于在这里稍得喘息。护院家丁们原本一路小跑、负重前行,如今得以停脚,也纷纷倚墙坐下、拭汗歇息。便是紧绷的左丘梅,踏入这片静谧的村庄后,眉宇间也轻松了些。
黛玉自车中缓步而下,马车旁正有小厮牵来她的坐骑“焦骊”。她亲自为马理顺鬃毛,低头动作轻柔。
她一边观察周围动静,一边瞧见左丘梅踏勘村落后神采飞扬地走了回来,便语气似笑非笑地开口:“左先生看来对这村子中意得很……怎么?有心另谋出路,要做村官不做我这幕僚了?”
左丘梅早已习惯自家主子话语中的揶揄,也明白,黛玉素日待人真心亲近时,言语才多了几分打趣。只有得了她信任,才能体会这份冷面下难得的“亲昵”。
他敛衽答道:“村子虽荒,但若筑起防墙,可供伐林工匠暂住,省去每日进出京城长途跋涉之苦,所产木柴也能倍增。”
黛玉点点头。她今上山,虽是搜人为急,心下也明白,赵安等人失联已一夜,情势恐怕不妙。但正因如此,扫山清患更不能迟缓。若要继续伐林,此地山路与营地都需提前布设,免得再有闪失。
她轻声道:“眼下村民未归,便贸然据为己有,终归不义。可若你能收拾整顿,等人归来后仍还其屋舍,那……便做去罢。”
左丘梅心头一喜,连连应是。
一旁的卜旃立刻凑上前,语气跃跃欲试:“姐姐既然允了左先生,那我是不是也能在山里寻块僻静之地,设个临时小屋研究尸毒?这山比府中安全。”
黛玉瞧着那副兴奋模样,哭笑不得,叹道:“若你兄长允了,你便试试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