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终于得到陛下的首肯,顾临渊已经如同抢东西似的,将赵公公手上的药膏夺了过来。
赵公公:?在急什么?
“来吧。”
宋明皎坐到旁边的雕花木椅上,将手腕伸出来放在桌上。细瘦的一截手臂,毫无防备地摊开在顾临渊的眼前,那么脆弱。
顾临渊屏住呼吸,虽说现在的擦药是他向陛下请求的,可真要开始动手时,顾临渊却突然多了几分不知所措。
因为宋明皎的皮肤看上去太娇嫩了。
以全国之力养出来的金尊玉贵、养尊处优的小皇帝,连手腕上都瞧不出一丝瑕疵,除了那道惹眼的伤痕以外。
和顾临渊自己到处都是伤疤的粗糙模样,完全不一样,他给自己上药的时候,从没什么顾忌,怎么快怎么来,甚至是连拔箭都不吭一声的狠人。
可此刻面对小皇帝小小的一道伤疤,竟然少见的迟疑了。
顾临渊常年习箭用弓,连指腹都是一层厚茧,导致他在擦药的时候,甚至都担心自己粗糙的手指,会将宋明皎白嫩的皮肤给弄痛。
尤其是旁边的赵公公,还如同监工一样,时不时发出惊呼。
“诶,将军轻一点,您瞧,陛下都皱眉了!”
“顾大人,光用这个药膏能好吗?要不奴才还是去请太医吧?”
叽叽喳喳的。
顾临渊从前从来没觉得这太监这么烦人,可他手下又是宋明皎的肌肤,即便是心中再烦,也不可能将力气投到宋明皎的身上。
宋明皎看着顾临渊抿着唇,自顾自的生气,突然觉得有些好笑。他记得古代似乎有“将军绣花”一类的典故,和此时的顾临渊,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眼瞅着顾临渊居然和赵公公二人,不知不觉间达成统一战线,对着宋明皎这条本来没什么大事、但又瞧着很可怜的手臂,发挥出科研的精神,这里碰碰、那里摸摸,生怕再漏下陛下身上哪处伤痕没有发现。
“好啦,朕都说了没事,你们再擦来擦去,朕这条手臂上,就全是药膏了,粘腻腻的,一点都不舒服。”
直到这时,尽职尽责的大将军顾临渊,这才意犹未尽地将手指从宋明皎的手腕上挪开,可另一只手依旧握着那盒药膏,紧紧不放。
“将军若是喜欢,这药膏便送与将军,是太医院新研制的配方,效果很好,想来将军在行军途中,也会大有帮助。”
宋明皎以为顾临渊是看上了这药膏。确实,刀枪无眼,即便是以顾临渊这样的武艺,也难免会在战场上受伤,他作为皇帝,是应该适时体恤臣下。
“臣谢陛下赏赐。”
宋明皎瞧着顾临渊接下之后,极为宝贵那药膏,还觉得:自己真是体贴人心的皇帝呢。
“哎呀,奴才都差点忘了重要的事情,陛下,丞相在外求见。”
赵公公一拍脑袋,他方才的心思全放在皇帝受伤之事上,一时间竟然忘记了门外等候的贺闻。
“唔,你将他请进来吧。”
宋明皎对着赵公公吩咐,然后转头看向顾临渊,这人如同扎根在地上一样,丝毫没有离去的意思,直到瞧见帝王疑惑的眼*神,才慢吞吞地行礼告退。
“臣谢陛下赏赐这盒药膏,臣会放在府中,日夜爱护珍藏。”
宋明皎虽然觉得,顾临渊这样爱护的方式有些夸张。可他很满意这位将军是懂礼义的好臣子,赏赐一盒药膏都知道念着他这个皇帝的好,可比某些人强多了,用了他许多的钱财和资源,却觉得理所应当。
贺闻在殿外等候了好一会儿,都没见皇帝叫他进去。皇帝政务繁忙,一时抽不出时间,他多等待片刻,贺闻本来并没有感到有什么问题。
可没有想到殿门开的时候,出来的不仅仅是报信的赵公公,还有不知何时已经回京的将军顾临渊。
甚至贺闻还听到了,什么“赏赐”,什么“膏体”之类的话。
贺闻进门的时候,正和出门的顾临渊擦肩而过,两人品级相当,除了公事以外,也基本没有任何交流,并不熟悉,只是互相点头示意。
可不知为何,贺闻的心里就是有几分不爽之意。这份不爽,在见到只穿了一件单衣,甚至衣裳都没有好好穿,雪白手臂和肩颈都露出来的天子之后,达到了顶点。
古人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顾临渊是因为常年在外行军,没那么多讲究,所以并不觉得,他亲手在宋明皎的皮肤上摸摸蹭蹭,有什么不妥之处。
但是这位丞相大人,可是从小受着正统教育长大的人。宋明皎现在的举动,远比当时在花园里面,用玉佩挑逗他的举动,还要出格。
“陛下,礼仪不可不重视。”
丞相低垂眉眼,如同最衷心正直的臣子一样,向小皇帝进谏。
宋明皎其实在那天撩完贺闻之后,就将人抛在脑后,也没有在私下接见。
今天贺闻正好请求进谏,他顺便打算和他的丞相商量一下,如何安排他的好弟弟入朝参政之事。
可没有想到,这人一进来居然敢挑他的刺!
宋明皎生气了!
虽然说,他现在身上的衣裳确实是不适合见外臣,可是骄矜的小皇帝依旧听不得这些东西。
宋明皎沉着小脸,将奏折扔到桌案上。这年头的奏折很有分量,扔上去的时候,发出了不轻的动静。
“丞相是在教朕做事?还是说丞相想去礼部还是御史台那边当官,像那些言官一样,整日什么都不做,就光盯着朕的一举一动有没有符合祖宗礼仪?然后在朕的面前不停进谏,吵得朕心烦?”
这句话绝对不只是对贺闻一人所说,因为这些天,虽说宋明皎作为皇帝拥有很大的权力,可同样也受到一些禁锢,尤其是言官的各种进谏。
宋明皎本身是现代人,对于古代的各种礼仪束缚多有不适,也很不耐烦时时刻刻地,去维持所谓的皇帝礼仪、皇帝威严。这些天没少被言官那群倚老卖老的臣子上奏,说这些问题。
可臣子也只是履行他们的职责,宋明皎不好发火。正瞅着贺闻撞到枪口之上,自然是将沉淀已久的不满发泄出来。
“臣不敢。”
贺闻直挺挺地跪了下来,可脑海中浮现的是他这段时间的茶饭不思,小皇帝赏赐下的玉佩,既让贺闻爱惜,又让贺闻觉得如同烫手山芋,他辗转反侧,都猜不透帝王的心思。
他知道帝王曾经对新科状元郎动过心思,也知道本朝男风之事并不罕见,甚至于他都在帝王没有明确表态的时候,自顾自地去恶补了从前从未探索过的领域。
所以方才听见顾临渊和赵公公的交谈,听见“膏体”二字的时候,贺闻第一反应,居然是男子之间会用的“脂膏”。
又看见帝王衣衫不整,一时间各种复杂情绪涌上心头。
“朕的爱卿,是以何种身份,对朕说这话呢?”
宋明皎从桌后走出来,拍打贺闻脸的时候,衣袖再次滑落,露出手臂上已经被上过药的伤痕。
贺闻的瞳孔一缩,顿时间忘却心头的那股酸涩和醋意,不顾身份地捉住宋明皎的手臂,急忙想要查看。
“陛下受伤了?养心殿的人都是怎么伺候的!有没有叫太医?”
可宋明皎却抽开手,狠狠地将贺闻推开,甚至开口的声音都隐藏不住冰冷和怒意:
“滚。”
第39章 邀约
贺闻被推开,但却并没有放弃,很快又再次尝试去抓宋明皎的手臂,但又顾忌着宋明皎受伤,不敢用力,也不敢推搡。
“贺大人想做清官,朕的身体如何,又与贺大人有什么关系呢?”
宋明皎甚至连“爱卿”二字都不想说,声音里面能够隐约听出阴阳怪气。
他还记得上个世界,“贺望”对他百依百顺,甚至是在他要离开的时候百般恳求。
到这个古代世界来,见到了和“贺望”一模一样的丞相贺闻,宋明皎一开始还以为是机缘巧合,再续前缘。
可现在看来,即便是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他们也终究不是一个人。
宋明皎有些疲倦,也懒得再用力和贺闻对峙,宽大柔顺的衣袖,随着手臂一起垂落下来。
小皇帝不再倔强着不想让丞相检查他的伤势,完全不再抵抗,可跪在地上的贺闻,却反而不像刚才那样理直气壮。
他轻轻托起宋明皎的手臂,只觉得那点伤痕在宋明皎细嫩的皮肤上异常显眼,甚至不知为何,让他的心抽抽似的疼。
“臣知错,是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顾将军在外面学了不好的风气,带坏了陛下。”
贺闻懊恼地开口,他到这里已经知道方才的那一场误会是乌龙。赵公公和顾临渊讨论的,应该是药膏,而不是他自以为的“脂膏”。
贺闻心下羞愧,他本来是君子自持,可也不知怎的,最近总是会从脑海中联想出一些有污圣听之事。
宋明皎轻哼一声,他其实没听懂贺闻说的“不好风气”是什么。虽说他热衷于撩人玩,可实际上,宋明皎总是能显出,几分与经历不相符的单纯与迟钝。
赵公公:?在急什么?
“来吧。”
宋明皎坐到旁边的雕花木椅上,将手腕伸出来放在桌上。细瘦的一截手臂,毫无防备地摊开在顾临渊的眼前,那么脆弱。
顾临渊屏住呼吸,虽说现在的擦药是他向陛下请求的,可真要开始动手时,顾临渊却突然多了几分不知所措。
因为宋明皎的皮肤看上去太娇嫩了。
以全国之力养出来的金尊玉贵、养尊处优的小皇帝,连手腕上都瞧不出一丝瑕疵,除了那道惹眼的伤痕以外。
和顾临渊自己到处都是伤疤的粗糙模样,完全不一样,他给自己上药的时候,从没什么顾忌,怎么快怎么来,甚至是连拔箭都不吭一声的狠人。
可此刻面对小皇帝小小的一道伤疤,竟然少见的迟疑了。
顾临渊常年习箭用弓,连指腹都是一层厚茧,导致他在擦药的时候,甚至都担心自己粗糙的手指,会将宋明皎白嫩的皮肤给弄痛。
尤其是旁边的赵公公,还如同监工一样,时不时发出惊呼。
“诶,将军轻一点,您瞧,陛下都皱眉了!”
“顾大人,光用这个药膏能好吗?要不奴才还是去请太医吧?”
叽叽喳喳的。
顾临渊从前从来没觉得这太监这么烦人,可他手下又是宋明皎的肌肤,即便是心中再烦,也不可能将力气投到宋明皎的身上。
宋明皎看着顾临渊抿着唇,自顾自的生气,突然觉得有些好笑。他记得古代似乎有“将军绣花”一类的典故,和此时的顾临渊,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眼瞅着顾临渊居然和赵公公二人,不知不觉间达成统一战线,对着宋明皎这条本来没什么大事、但又瞧着很可怜的手臂,发挥出科研的精神,这里碰碰、那里摸摸,生怕再漏下陛下身上哪处伤痕没有发现。
“好啦,朕都说了没事,你们再擦来擦去,朕这条手臂上,就全是药膏了,粘腻腻的,一点都不舒服。”
直到这时,尽职尽责的大将军顾临渊,这才意犹未尽地将手指从宋明皎的手腕上挪开,可另一只手依旧握着那盒药膏,紧紧不放。
“将军若是喜欢,这药膏便送与将军,是太医院新研制的配方,效果很好,想来将军在行军途中,也会大有帮助。”
宋明皎以为顾临渊是看上了这药膏。确实,刀枪无眼,即便是以顾临渊这样的武艺,也难免会在战场上受伤,他作为皇帝,是应该适时体恤臣下。
“臣谢陛下赏赐。”
宋明皎瞧着顾临渊接下之后,极为宝贵那药膏,还觉得:自己真是体贴人心的皇帝呢。
“哎呀,奴才都差点忘了重要的事情,陛下,丞相在外求见。”
赵公公一拍脑袋,他方才的心思全放在皇帝受伤之事上,一时间竟然忘记了门外等候的贺闻。
“唔,你将他请进来吧。”
宋明皎对着赵公公吩咐,然后转头看向顾临渊,这人如同扎根在地上一样,丝毫没有离去的意思,直到瞧见帝王疑惑的眼*神,才慢吞吞地行礼告退。
“臣谢陛下赏赐这盒药膏,臣会放在府中,日夜爱护珍藏。”
宋明皎虽然觉得,顾临渊这样爱护的方式有些夸张。可他很满意这位将军是懂礼义的好臣子,赏赐一盒药膏都知道念着他这个皇帝的好,可比某些人强多了,用了他许多的钱财和资源,却觉得理所应当。
贺闻在殿外等候了好一会儿,都没见皇帝叫他进去。皇帝政务繁忙,一时抽不出时间,他多等待片刻,贺闻本来并没有感到有什么问题。
可没有想到殿门开的时候,出来的不仅仅是报信的赵公公,还有不知何时已经回京的将军顾临渊。
甚至贺闻还听到了,什么“赏赐”,什么“膏体”之类的话。
贺闻进门的时候,正和出门的顾临渊擦肩而过,两人品级相当,除了公事以外,也基本没有任何交流,并不熟悉,只是互相点头示意。
可不知为何,贺闻的心里就是有几分不爽之意。这份不爽,在见到只穿了一件单衣,甚至衣裳都没有好好穿,雪白手臂和肩颈都露出来的天子之后,达到了顶点。
古人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顾临渊是因为常年在外行军,没那么多讲究,所以并不觉得,他亲手在宋明皎的皮肤上摸摸蹭蹭,有什么不妥之处。
但是这位丞相大人,可是从小受着正统教育长大的人。宋明皎现在的举动,远比当时在花园里面,用玉佩挑逗他的举动,还要出格。
“陛下,礼仪不可不重视。”
丞相低垂眉眼,如同最衷心正直的臣子一样,向小皇帝进谏。
宋明皎其实在那天撩完贺闻之后,就将人抛在脑后,也没有在私下接见。
今天贺闻正好请求进谏,他顺便打算和他的丞相商量一下,如何安排他的好弟弟入朝参政之事。
可没有想到,这人一进来居然敢挑他的刺!
宋明皎生气了!
虽然说,他现在身上的衣裳确实是不适合见外臣,可是骄矜的小皇帝依旧听不得这些东西。
宋明皎沉着小脸,将奏折扔到桌案上。这年头的奏折很有分量,扔上去的时候,发出了不轻的动静。
“丞相是在教朕做事?还是说丞相想去礼部还是御史台那边当官,像那些言官一样,整日什么都不做,就光盯着朕的一举一动有没有符合祖宗礼仪?然后在朕的面前不停进谏,吵得朕心烦?”
这句话绝对不只是对贺闻一人所说,因为这些天,虽说宋明皎作为皇帝拥有很大的权力,可同样也受到一些禁锢,尤其是言官的各种进谏。
宋明皎本身是现代人,对于古代的各种礼仪束缚多有不适,也很不耐烦时时刻刻地,去维持所谓的皇帝礼仪、皇帝威严。这些天没少被言官那群倚老卖老的臣子上奏,说这些问题。
可臣子也只是履行他们的职责,宋明皎不好发火。正瞅着贺闻撞到枪口之上,自然是将沉淀已久的不满发泄出来。
“臣不敢。”
贺闻直挺挺地跪了下来,可脑海中浮现的是他这段时间的茶饭不思,小皇帝赏赐下的玉佩,既让贺闻爱惜,又让贺闻觉得如同烫手山芋,他辗转反侧,都猜不透帝王的心思。
他知道帝王曾经对新科状元郎动过心思,也知道本朝男风之事并不罕见,甚至于他都在帝王没有明确表态的时候,自顾自地去恶补了从前从未探索过的领域。
所以方才听见顾临渊和赵公公的交谈,听见“膏体”二字的时候,贺闻第一反应,居然是男子之间会用的“脂膏”。
又看见帝王衣衫不整,一时间各种复杂情绪涌上心头。
“朕的爱卿,是以何种身份,对朕说这话呢?”
宋明皎从桌后走出来,拍打贺闻脸的时候,衣袖再次滑落,露出手臂上已经被上过药的伤痕。
贺闻的瞳孔一缩,顿时间忘却心头的那股酸涩和醋意,不顾身份地捉住宋明皎的手臂,急忙想要查看。
“陛下受伤了?养心殿的人都是怎么伺候的!有没有叫太医?”
可宋明皎却抽开手,狠狠地将贺闻推开,甚至开口的声音都隐藏不住冰冷和怒意:
“滚。”
第39章 邀约
贺闻被推开,但却并没有放弃,很快又再次尝试去抓宋明皎的手臂,但又顾忌着宋明皎受伤,不敢用力,也不敢推搡。
“贺大人想做清官,朕的身体如何,又与贺大人有什么关系呢?”
宋明皎甚至连“爱卿”二字都不想说,声音里面能够隐约听出阴阳怪气。
他还记得上个世界,“贺望”对他百依百顺,甚至是在他要离开的时候百般恳求。
到这个古代世界来,见到了和“贺望”一模一样的丞相贺闻,宋明皎一开始还以为是机缘巧合,再续前缘。
可现在看来,即便是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他们也终究不是一个人。
宋明皎有些疲倦,也懒得再用力和贺闻对峙,宽大柔顺的衣袖,随着手臂一起垂落下来。
小皇帝不再倔强着不想让丞相检查他的伤势,完全不再抵抗,可跪在地上的贺闻,却反而不像刚才那样理直气壮。
他轻轻托起宋明皎的手臂,只觉得那点伤痕在宋明皎细嫩的皮肤上异常显眼,甚至不知为何,让他的心抽抽似的疼。
“臣知错,是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顾将军在外面学了不好的风气,带坏了陛下。”
贺闻懊恼地开口,他到这里已经知道方才的那一场误会是乌龙。赵公公和顾临渊讨论的,应该是药膏,而不是他自以为的“脂膏”。
贺闻心下羞愧,他本来是君子自持,可也不知怎的,最近总是会从脑海中联想出一些有污圣听之事。
宋明皎轻哼一声,他其实没听懂贺闻说的“不好风气”是什么。虽说他热衷于撩人玩,可实际上,宋明皎总是能显出,几分与经历不相符的单纯与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