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二堂嫂找补道:“都是同乡,咱们又找到他家里来了,听村里人的口气也知道他是干这个的,我觉得应当不会有什么变数。若真有什么不妥,大不了这买卖咱们不做了,我们这么多人都在,也不怕他。”
  陶枝知道内情,晓得他在这事儿上吃过亏,碰上这种藏头露尾的多少有点疑虑,便伸手捏了捏徐泽的手,柔声宽慰道:“你先放宽心,等人来了,我们再做计较。”
  徐泽看了她一眼,手指摩挲着她掌心的茧子,心里有些心疼,心思一下子就不在和他们置气上了。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终于有人快步跑了过来。
  那人一路小跑,气还没喘匀,刚进了堂屋就大惊失色的喊出声来,“徐二哥?”
  徐泽抬头一看,这人不就是上回同他一起从昌荣县拼死拼活走了七天七夜才走回来的那个小子吗?
  让他想想,那天他自报家门怎么说的来着,鹈鹕镇,刘家村。
  嘿,还真对上了。
  “徐二哥,你怎么在这儿?”刘季春惊讶得半天才合上嘴。
  “这话我还要问你呢?”徐泽心情有点复杂,兜兜转转,竟然是这小子。
  刘季春咧开嘴一笑指了指自己,“我?这不是我二爷喊我过来,替我五叔收货来了……”
  他好似恍然大悟,手指又调转了方向指向徐泽,不相信的问:“莫非,你就是那个来卖腌货的?”
  这不是巧了嘛!
  徐泽上前揽住他的肩膀,咬着牙说:“我怎么记得你说要上我家道谢来着……”
  “我……我一回来就睡了两天,醒来后我娘又喊了我小妹看住我,一个月没让我出门,再后来……我就把这事儿给忘了。徐二哥,真是对不住了,我这就回去和我娘说一声,提了东西上你家去。”刘季春一脸尴尬的挠着头。
  徐泽笑了一声,挤兑道:“这时候想上我家道谢,和正月十五贴门神有什么两样?”
  “徐二哥,我也不是成心的……”刘季春欲哭无泪,愁得眉毛都要挤成一条长虫了。
  “我也不难为你了,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今日替我把这事儿办妥了,这可比什么都强。”徐泽回过身来,大笑着落了座。
  刘季春一听这话立马来了精神,拍了拍胸脯,“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往后少不了来往,你也认识一下,这是我媳妇儿。”徐泽给他介绍在座的人,“这两位是她二哥二嫂。”
  刘季春点头和他们一一打了声招呼,冲陶枝叫的那声“嫂子”尤其亲热。
  “废话不多说了,你五叔收腌货是什么价,他可给你留了底?”徐泽问。
  刘季春落座后,正色道:“腌好的咸鸭蛋,收价一般是五文到六文,也要看品相,个头大的兴许能贵一些。不知你们手里有多少?”
  “噢,忘了和你说了,我们买了两口水塘,养了两百来只鸭子,如今每日都能产七八十枚鸭蛋,一个月下来也能攒下来两千多枚。往后我们还要买鸭苗,产蛋的量只增不减,也不知你五叔吃不吃得下来这么多货?”徐泽说完挑眉看他。
  刘季春心中一喜,真是瞌睡来递枕头,徐二哥还真是他的福星啊!
  两千多枚咸鸭蛋可是一笔大生意啊,这一单若是做成了,说不定他五叔还真能带上出门干,他娘也不用愁了。
  刘季春搓了搓手,赧颜道:“若是百来个,我就替我五叔收了,可你们是要和我五叔做长期的生意,还是得等我五叔回来了再定夺。”
  而后,几人商讨,等十几天后鸭蛋腌好了,他就和他五叔登门看货。
  事情商定了,两人又叙了一会儿旧。
  徐泽免不了开口笑话他,“我说你小子还真是不安生,你家里有人做这门贩货的生意,不跟着好好干,怎么还独自跑出去,着了那姓蒋的道?”
  刘季春尴尬一笑,“也是凑巧,起初我五叔在族中挑了几个机灵的跟着他贩货,可惜没挑上我。我娘又因为这事成天在我耳根子边念叨,我心里也想凭我自己的本事挣点钱,娶媳妇,盖房子,一时鬼迷了心窍就听信了他的鬼话……”
  徐泽回想起来,那会儿自己和他的想法也差不多,也是想多挣钱养家,出人头地。可见世上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挣钱还是要脚踏实地,一步步来。
  徐泽啧了两声,“那你如今怎么又替你五叔做事了?”
  “说出来也不怕你笑话,正是因为上回那件事,我娘怕我左了心性,再偷跑出去受人蛊惑,跪着求了我五叔一场,我五叔这才同意的。只是他又嫌我说话做事不够圆滑,撑不起场面,就让我留在家里了,平日里有人找上门,就替他料理一二。”刘季春咧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挺好的,不用日晒雨淋,还能挣银子,多少人求都求不来呢。”徐泽说。
  刘季春嘿嘿一笑,抓着后脑勺说:“我娘也这么说……”
  一盏茶喝完,几人也聊得差不多了,见他们要走,刘季春也起身恭敬的把他们送出门去。
  “徐二哥,你要不要上我家坐一会儿,吃顿晌午饭再回去,事发突然,可巧又让我们碰上了,不请你吃一顿饭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吃饭就不必了,你好好和你五叔把这事儿讲清楚就行,不然,我可饶不了你!”徐泽跳上牛车,恶狠狠的说。
  “这是自然!徐二哥你就放心等着吧!”
  “我们走了,你别送了。”徐泽朝他挥了挥手,就向牛背上甩了一鞭子。
  几人回到家,正好该做晌午饭了。
  陶枝提议,劝二堂嫂他们先别回去了,就在一起吃。
  二堂嫂倒没拒绝,麻利地跟她进了灶房,又帮忙择菜做饭。
  她坐灶膛前烧火时心里头不禁琢磨,如今这个局面,妹夫和那个小子倒比他们和他五叔更加熟识,事情万一能成,只担心会把他们夫妻俩撂开。她又转念一想,他们也不是出尔反尔的人,因此,又把心放在了肚子里。
  饭桌上,几个人心里都高兴得很,就着几道小菜,还喝了两碗。吃完饭,二堂嫂帮着把灶房里收拾干净,又和二堂哥往后头鸭棚里去了。
  有了刘季春从中斡旋,徐泽只觉得这事儿指定能成,下半晌,他抱着钱匣子赶着车带着陶枝往镇上买盐去。
  两袋子盐运回家,钱匣子里的银子又少了一半。
  家里存放东西的地方不多,腌鸭蛋的大瓮和刚买的盐,还有攒下来的百来个新鲜鸭蛋,都被他搬进了西边的卧房。
  徐泽搂着陶枝的肩膀,乐呵呵的说:“这回你可不用愁了!”
  第89章
  处暑一过,天地始肃。
  一场秋雨后,聒噪了一整个夏天的蝉鸣,也失了踪迹。
  连绵不断的山林,也被雨水冲刷成了极重的墨绿色。夕阳下,漫天云霞化作山岚,低伏在横贯数十里的山脊间随风涌动,如绢帛游曳,似帷幔重重,忽有一点飞鸟穿云而过,转瞬又坠入山下的村落之中。
  西山脚下,成片的水塘如一枚银亮的铜镜,映得远山入画,水色天光自成秋色。
  已近日暮,鸟雀归窠,岸边有人拿着竹竿,一面大声吆喝,一面击打着水面将鸭群赶出水塘。
  鸭棚前头的一方小院里,才将将升起炊烟。
  灶房里,徐泽挽着袖子站在案前,正“笃笃”的切着莲藕。
  陶枝找来一个大海碗放在灶台上,又摞了一个筲箕放在上面。她拿起汤瓢连米带汤的舀进筲箕里,等米汤沥干净后,再把筲箕里面半生不熟的白米倒回锅里,取来预先炒好豆角和肉丁,拌上一勺荤油,用锅铲翻匀,才又盖上锅盖。
  徐泽把切好的藕片泡在钵子里,还拿了一片递给陶枝尝,递到她嘴边,“喏,你尝尝,我刚才吃了一块生的,又脆又甜,溜点醋放点姜蒜炒来吃刚刚好。”
  陶枝就着他的手低头咬了一口,一嚼果然清爽脆甜,她咽下去了才说:“那就等饭焖好了你来炒。”
  “行。”
  徐泽把剩下半片藕喂完,便站直了身子往灶房外头走,边活动筋骨边抬头看着天边的晚霞。
  他一手叉着腰,一手按着脖子根,像猫儿似的伸展着身子。
  陶枝看过去,只觉他的身量愈发修长了,肩宽,腰细,小腿笔直,好似一竿柔韧的青竹,正要抖去积雪。
  “外头真凉快,你也出来透透气嘛。”徐泽转过身来,眉眼带笑的向她招手。
  陶枝把灶膛里多余的柴火抽出来,这才钻出灶房,一抬头,就被这漫天的火烧云惊住了。
  她看着霞光,颊边含笑,叹道:“下完这场雨总算是凉下来了。”
  徐泽低头一瞥,见她脸上蹭了灶灰,一抬手就把人拉了过来。
  “别动。”
  他捧着陶枝的脸,用拇指轻轻擦拭,又看她眼眸如星,娇憨动人,没忍住亲了一口。
  一息之后,陶枝抿着濡湿微红的唇,仰头瞪了他一眼,嗔道:“就知道你叫我出来没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