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你这不是去年秋上才养的鸡,正生着蛋呢,不用了,我多歇两天就好了。”袁氏心中松快了一些,这个大女儿也是没白疼,有她这份心,她就知足了。
  “养了鸡也是给人吃的,明天我让徐泽送过来,就这么定了。”陶枝没给她拒绝的机会,说完便起了身,“娘你先歇着,我出去看看,等会饭熟了让二丫给你端进来。”
  “去吧,和你爹也说说话去。”
  袁氏看着这个大女儿离去的背影,心里头总觉得她好像变了不少,又有些说不上来。
  方才她们娘俩说话的时候,陶老爹已经到堂屋来了,见屋子里有些暗,便喊了徐泽一起把桌子抬到院子里去。
  陶老爹见陶枝出来,只淡淡招呼了一句,“你来了。”
  “姐,你看他找你去了,哈哈哈……”陶桃咧嘴大笑。
  小陶彬会走路了,摇摇晃晃的走到陶枝腿边。他吃着拳头歪着脑袋,一对乌溜溜的眼睛看着这个不太熟悉的大姐。
  陶枝心里有些乱,蹲下去扶住他的细瘦的胳膊。这孩子从出生就没胖过,娘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缠绵病榻,身子才好些,现在又……
  “吃饭了,来端菜。”陶阿奶朝院子里喊了一声。
  “不用你忙,你坐着就是。”徐泽才起身就被陶老爹喊住了。陶老爹上前一捞把小陶彬抱在怀里,低头吩咐她俩,“你们姐妹俩去帮忙端菜。”
  饭菜上桌,是陶枝熟悉的豆粥,两盘素炒青菜,一盘鸡蛋抱豆腐,还有一盘切好的酱肉肘子。
  陶老爹夹了菜让陶桃给她娘送进去,就把儿子给陶阿奶抱着招呼徐泽喝酒吃肉。
  饭桌上,徐泽谈起今天过来的目的,“岳丈,我今日去县里买了两口水塘,想着往后靠养鸭子过活,过几天鸭苗就送过来了,想着得赶在鸭苗送来之前弄些渔网打些木桩把水塘围起来,再搭个棚子。村子里的人我不太熟,就想托你叫上几个青壮来给我家做活,工钱嘛,都好说。”
  陶老爹听得瞠目结舌,放下筷子摸了一把脑袋,有些不敢相信,“你是说,你买了水塘?”
  “对……”
  “哎哟,不得了了,这么大的事,你们小两口怎么气都不和我们通一下。你们买水塘一定花了不少银子吧,要我说徐家的家底还是厚的,当初让大丫嫁过去真是嫁对人了。”陶阿奶搂着她的大孙子笑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陶老爹咳了一嗓子,端起碗顺了一口酒,“春耕结束了,这段时间正好能腾出手来,人我去给你找,价钱还是要早些讲清楚的好,就按我们冬闲去外头做工来算,一日也得七十文。”
  “行,那就七十,管一顿晌午饭,就是这两天得抓紧时间赶赶工。”徐泽笑着敬了他一碗酒。
  “位置在哪儿?就是你们院子后面的那片水塘?”他问。
  “是,就是东边最大的那两口。”说着徐泽把衙门盖了章按了手印的文书拿出来给他看。
  陶老爹放下筷子在裤腿上擦了擦,才接过来细看,直到那殷红的官府印章落入眼底,才真真切切地对这事儿有了实感。他心头一喜,顿时感觉自己面子上也有了光。
  “这两天我也不下地了,去帮你盯着点。”陶老爹把文书还给他,“这东西你可得收好喽。”
  “那就多谢岳丈大人了。我请了木匠师傅明日一早过来,棚子怎么搭都听他的,材料那些也随他一车拉过来。”徐泽顿了下又说,“还有大姑家的二堂哥,我在镇上也托人给他们两口子带了口信,岳丈你记得把他也算上。”
  陶老爹颇为欣慰的看了他一眼,心想这小子他真没看走眼,发达了还知道提携家里人。
  一顿饭吃完,两人将诸事的细节也敲定了。陶老爹没喝多少酒,只道趁着天还没黑透,要去村里找人。
  陶枝帮着陶桃把碗洗了,和袁氏说了两句话,这才和徐泽赶车回去。
  到了家门口,徐泽倒犯了难。
  他家的院门窄,这辆特意加宽了的架子车真还放不进去,只好把牛轭卸了,把牛牵到后院的棚子里栓着。
  忙了一天了,烧了热水洗完澡,两人便早早躺下。
  徐泽心头琢磨着搭个牛棚的事,陶枝心里却担心着她娘的身体。两人都睡不着,就点了灯靠坐在床头说话。
  陶枝听徐泽说完搭牛棚,她点了头,“明日和谢大哥说一声就行,我们院子就这么大点架子车都赶进不来,牛棚不如盖在鸭棚边上,就隔了一个菜园子,也不怕人偷了去,平时拉的牛粪那些也好处理。”
  “你说的是,拉在院子里还要收拾,不如隔远点,眼不见为净。”
  陶枝啐了他一口,“你可别想偷懒,隔远了一样得收拾干净。”
  “害,我就那么一说。”徐泽贼兮兮的笑了下,“想不到你爹还挺好说话的,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他是这个性子,爱揽事。”陶枝往他怀里睡了一点,用手指梳着他的头发,慢悠悠的说:“我还有一事同你商量。”
  “什么事?”
  徐泽低头看她作乱的手指,心思一下子就飘远了,好似她羞答答的说了些什么,但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陶枝抬头拧他腮上的肉,俏生生地横了他一眼,嗔道:“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
  “什么?我刚没听清。”他笑着捉住她的手,找补道。
  “我说,我们能不能晚一些再生孩子,一切千头万绪的也才刚开始,以后可有的忙了,我不想因为怀了身子而分心,房事这段时间也禁了吧……”
  “什么?”
  徐泽恍如晴天霹雳,不可置信的看着她。
  陶枝扭过身去,抿了下唇说,“你若是不愿意,我就去医馆开一些避子的汤药来喝,总好过小产坏了身子的好……”
  “我不是这个意思。”徐泽扯了下她的胳膊,“你现在不想生孩子就不生,当爹娘也太难了,我不觉得我能带好一个孩子。就像今早那对夫妇,还生了俩,我一想都觉得头疼。”
  陶枝躺平瞅他一眼,“那你刚才反应那么大?”
  “唉,我这不是,你说让我们禁房事,我当然就有些意外……总归,在这事儿上我们再商量,看有没有什么好法子。是药三分毒,你也别想着喝药,等这一阵忙过去了我去医馆问问。”
  徐泽探着身子吹了灯,躺好把人搂在怀里,亲了亲她的发顶说:“我有你就够了。”
  第74章
  雄鸡报晓,几声犬吠打破小山村宁静的早晨。
  车轮滚过的硌哒声、老牛嚼草的哼哧声、低声交谈的笑语声……齐齐汇聚在徐家的院子门口。
  徐泽分发完农具,让陶老爹先领着人过去干活,把水塘边的草锄干净再把地面夯实。
  “徐二,当真七十文一天还管中饭吗?”有人半开着玩笑问。
  “没错。晌午饭抬过去吃,不耽误你们干活,有菜有肉有饼子。工钱一日一结,我岳父也在,他会每日挑一个干得好的告诉我,发工钱时会给他多结十文。”徐泽高声说。
  站在下首的几个青壮顿时喜上眉梢,七嘴八舌的争了起来。
  “那这十文必定是我拿了,都知道我有熊老三有把子力气。”说话这人昂着头一脸的得意。
  “嘿,那可说不准!”
  “就是,我们也不差啊,都是侍弄庄稼的一把好手,锄草这点小事自然不在话下……”
  陶老爹板着脸吆喝一声,“好了,闲话少说,都动身干活去吧。”
  他们前脚才走,二堂嫂他们夫妻俩后脚就到了。徐泽看他们俩脸上淌着汗,鞋面上沾着土,显然是赶了一早的路走来的。
  “妹夫,我没来迟吧?”二堂哥叉着腰直喘粗气。
  “没有,他们刚出发,你这会儿跟上去正好。”徐泽把他送到村道边上,向前头的背着锄头的人群一指,“家里还有事,我就不送你过去了,你跑两步就能赶上。”
  “好,好。”二堂哥立刻大步追了上去。
  二堂嫂进了院子找到陶枝,她正在灶房揉面。
  “来,让我来。”二堂嫂舀了一瓢水洗了手,就挽起袖子上手来。
  陶枝退到一旁,笑着说:“你们终于到了,我还担心昨天捎的口信没碰上你们。”
  “是没碰上,那人过去时正好我老娘在家,夜里是她说给我听的。”二堂嫂爽朗一笑,挤着眼看她,“才多久没见,你们就闹出这么大阵仗,连水塘都包了,我真不敢想。”
  陶枝坐在板凳上择葵菜,闻言也是摇着头笑了笑,“真要说起来,这还是我一时起的念头。”
  二堂嫂停了手上的动作,惊讶道:“你可得同我好好讲讲!”
  听完陶枝讲完事情的始末,面也揉好了,二堂嫂把筛子盖在上头,等着面团醒发,又蹲下去陪她择菜。
  “二嫂,你坐这个。”陶枝把板凳抽出来递给她。
  “不用了,我蹲着就行,你自己坐。”二堂嫂心中也是感慨,唏嘘道:“你们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