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好,我马上过去。”陶枝边梳着头发,声音轻快的应她。
  “那我去回禀夫人了。”小莲目不斜视的向她福了身,就出了院子。
  陶枝把头发盘好,对镜簪上一只银簪子,又换上那件水绿色细布裁的衣裳,脸上挂着笑出了东厢房。
  陶枝过去时,陶桃正坐在堂屋的圈椅上,捧着一个大红杏吃得不亦乐乎。她跳下椅子,满眼都是雀跃,脆生生的唤她,“阿姐!”
  陶枝走过摸了摸她的脑袋,嘴角噙着笑,“你怎么来了?”
  “你都好久没回家了,我想你了还不行吗?”陶桃噘着嘴,埋怨的瞅了她一眼。
  刘氏掩唇一笑,“瞧瞧,你们姊妹俩感情真好,实在是让人羡慕。”
  陶枝又朝她笑了笑,“让嫂嫂见笑了,她还小不懂事,我带她回东院说话。”
  “去吧,在我这儿你们姊妹俩反而不自在,回去好好说说话。来,把这点红杏也一并带回去吃。”刘氏未出言阻拦,还将红杏放进陶桃带来的蔑篮里,让小莲帮着提过去。
  “嫂嫂,我们自己拿就行,就几步路,不用麻烦小莲的。”陶枝还是不太习惯使唤人。
  “不麻烦的,二夫人。”小莲忙不迭将蔑篮提了起来,挎在臂上。
  陶枝让陶桃向刘氏道了谢,才领着她们俩回了东院。
  她让小莲把东西放到了灶房,等小莲走后,陶枝才往篾篮里看,一把荠菜,三个圆茄和两条黄瓜,看着很新鲜像刚摘的。
  陶枝自然清楚不可能是她自己摘来的,垂下眼问:“谁打发你来的?”
  “是娘叫我来的。上次你回家爹发了好大的脾气,娘又没见上你,晚上急得直哭呢。后来娘又和阿奶求了好几天,才让我过来看看你。”陶桃一面答她,一面转着乌黑的眼珠子在灶房内四处乱瞧。
  陶枝蹙眉沉默了一息,再开口时声音就有些沙哑,“娘近日的身体如何?”
  “娘说让你别担心她,爹买了很多药,娘每日都要喝上三碗。”陶桃如实答她。
  “幺弟呢?”陶枝再问。
  “他有什么不好的,姐带的白米都给他弄成米糊了,阿奶一口都不许我吃!”她气呼呼的摸样,让陶枝不免觉得好笑。
  陶枝心下轻松了一些,拍了一下她的脑袋,笑着说:“幺弟年纪还小,你等他长大些再与他抢吃的。时辰也差不多了,我该预备晚饭了,你就留在姐这儿吃晚饭好不好?”
  “好!”陶桃眼睛亮亮的,点个头。
  “行,那你出去玩一会儿吧。”
  陶桃立刻喜出望外,屁颠屁颠的往外跑。
  陶枝把她带来的菜蔬收拾好把篮子腾出来,拿了把荠菜坐在门槛上择菜,看她进进出出好不忙活。
  陶桃把前后院都逛了一遍,又过来腻着陶枝,“姐!你的新家真大!屋子也好多!”
  陶枝眉眼带笑,“晚上睡我这儿?”
  “不行!娘让我早些回去呢!我吃了晚饭就走!”
  两姊妹正亲亲热热的说着话,徐泽从主屋推了门出来,伸了个懒腰。
  徐泽提溜着一个茶壶,过来灶房打水,看陶枝身边坐着个七岁大的丫头,有些讶异,“哟,哪来的小孩儿啊?”
  “二丫,叫姐夫。”她看陶桃呆愣住了,提醒了一下。
  陶桃看着眼前怪模怪样的男子,实在无法与结亲那天见到的人联想起来,嘴里吞吞吐吐了半天,才吐出一句“姐夫”。
  徐泽咧开嘴朝她一笑,她还往陶枝背后躲了两下。
  徐泽进了灶房,看到方桌上放着不少菜,端着茶碗边喝边问陶枝,“你下半晌去镇上买菜了?”
  “不是,我妹妹送来的。”陶枝把荠菜择完,让陶二丫去墙角把笤帚拿来,把地上的扫了,又去打水洗菜。
  晚饭做起来简单,蒸了粟米干饭,用油渣炒了荠菜,又用荤油炒了盘茄子。
  太阳落山,还起了风,徐泽把方桌搬到院子里,在外面吃也凉快一点。
  陶桃扒完碗里的饭,就说要回去。陶枝想着送一送,又把家里的蔑篮给她提上,还有大嫂给的杏子装上。
  徐泽进屋里拿了几个昨天买的甜瓜,给她放在篮子里,“走吧,我和你一起去,吃完晚饭不走两圈晚上睡不着。”
  于是两人一路把陶桃送到离家不远的一棵泡桐树下,陶枝把篮子给她,说就送到这儿了,让她自己回去。
  陶桃有些迷惑,“姐,都到家了不回去坐一坐么?”
  陶枝想起上次爹发脾气骂她的样子,心里有些难受,叹了口气说:“不了,你自己回去吧,东西提好。”
  “好,那我走啦!”
  徐泽陪着陶枝目送陶桃进了家门,两人才往回走。一路上两人并肩走着,也没有什么话可说。徐泽能感觉到她的情绪不高,眼睛时不时落在她的发顶上。
  他想了想说,“上次不是说教你设陷阱逮兔子吗,趁天还没黑,我们去山脚下弄几个陷阱吧?”
  陶枝扭头去看他,杏眼圆睁,“现在?”
  “对啊,现在。又不进山,天黑之前能赶回来。”徐泽说。
  “可我们什么都没带,要不要先回去一趟取点绳子什么的?”陶枝提起捕猎,脑袋也顾不及想其他了。
  徐泽勾唇一笑,眼中带着几分戏谑,“哟,还知道要取绳子,不徒手抓了?”
  陶枝懒得理她,小跑了起来,“你别慢吞吞的了,回来晚了被大哥瞧见,你背上的伤也别想好了。”
  “哎,你跑什么!”徐泽追了上去,心中腹诽,兔子也没她跑得快。
  两人背了一个竹篓从正门出来,又沿着溪水往山坳边上走,山脚下长满了荒草,又有乱石堆砌。
  到了山脚下,徐泽说:“兔子不在水边做窝,我们往西边再走一点,”
  往西走了半刻钟,一路上的碎石更多了些。两人走到了一块坡地上,石缝中的草木上有被兔子啃咬过的痕迹。
  徐泽猜想这附近肯定有兔子洞,于是往坡上走了走,果然在一丛低矮的灌木旁边发现一个兔子洞。他把背篓放下来,拿出一把短刀,在附近砍了一根手腕粗的杂树,又砍掉多的枝丫。
  他先削了一个倒钩形的木桩,扣住一根拇指粗的树枝砸进土里,又削了一个短木棍砸在洞口处,横着放了一根细长的木棍挡住洞口,要是有活物出来定会触碰到这根细木棍。
  他又取出来一绺细麻绳,绑在最长的那根树枝末端,将树枝拉弯卡在洞口的短木棍上,余下的绳子在洞口处平铺了一圈,打上一个收缩结,接着在洞口外边放上了两片菜叶。
  徐泽弄完陷阱,抬头问陶枝,“学会了没?”
  “嗯……你再教教我怎么打结吧,方才没看仔细。”陶枝想了想,又问,“你这个法子只能设在兔子洞旁边,若是找不到兔子洞呢?”
  “平常山里见到,多是一箭射过去了,杂毛的皮子也不值钱。”徐泽说。
  狡兔三窟,徐泽在不远处的一块石头下面也找到了一个洞口,他招手让陶枝过来,又给她削树枝。
  陶枝依葫芦画瓢,把几个木棍都设置好,到了绑绳结的时候,她望了眼徐泽,示意他来帮忙。
  徐泽望进一双被山间细雨冲刷过的眼眸里,杏眼如星,乌亮清透。他片刻失神后,垂下眼藏住纷乱的心绪,取过她手里的细麻绳,在指尖缠绕了几下打结,又交还给她。
  陶枝解开绳子又重新缠绕,终于绑好了一个收缩结,极有成就感的冲他一笑。
  徐泽他避开她的目光,低头去捡背篓,他心想今日自己也许有些毛病,心口总是莫名其妙的狂跳。
  两人又在坡地上找了一遍,又设下了一个陷阱,眼看天色欲晚,两人也决定往家里赶。
  这几日,徐泽一面养伤,一面带着陶枝在附近几个村子边缘找兔子洞,陷阱抓到的不多,有挣脱的,有人路过顺走的,拢共就抓到了六只。于陶枝而言,这可是她抓到的第一批猎物,连着几日与徐泽出门都是兴致勃勃的。
  眼瞅着到了七月,因为要养着兔子,陶枝每日早起后都去野水塘边打一篮子草来,徐泽嘴馋想宰一只炒一锅兔肉吃,每回都被陶枝拦住。
  这日张卫来找徐泽的时候,两人正在拌嘴。
  “我说你让我宰一只怎么了?好歹也是小爷我抓的吧?”徐泽提刀站在灶房门口。
  大椿树下搭了一圈篱笆,里面的杂草已经被六只兔子啃光了,泥地上铺了一层新鲜的草叶,陶枝正在篱笆边填那兔子刨出来的坑。
  她头也不回的拒绝他,“不行,我要养肥了去卖钱的,你想吃兔子肉自己上山逮去!”
  张卫进了东院,嘻笑了两声,“徐二哥怎么和嫂子吵上了?”
  徐泽把手里的刀放下,迎了上去,笑骂道:“你小子怎么来了,我前几天路过小东村拐去你家也没见着你人,这是在外面寻到什么乐子了?”
  陶枝把铁锹放到墙边,从灶房打了一碗茶水过来,她冲他笑了一笑递过去,“张卫,你喝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