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年景不好,这些远赴千里求学的莘莘学子,家庭条件大多一般,甚至是拮据。
情况陆淼大致了然于胸。
她手里有条件,原本还打算赶在考试期来临之前,抽出个周末组建小队。
带这些学生来个京北一日游,好好看看京北的八大古迹什么的。
以后毕业不管人会不会就近留在京北,也都不留遗憾了。
可却不赶巧,国英社那边拿到一手前线消息。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长达五年的武装对峙里,今年四月底到五月中,我军英勇,成功收回先前多处被侵占的边境领土。
这一消息是实打实的捷报,陆淼也因此被召回到单位处理国际方面的工作。
连续加班几天,她负责带队的小组完成国际新闻稿件后,社里也差不多将中文稿同步到了更下一层的人民日报单位组。
这一期的工作初步完成还在收尾中,陆淼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又接到了新的工作安排。
詹部长让她一起出席重要会议。
与过去拥有一票发言权的会议不同,陆淼这次过去是坐席尾旁听。
其实主要也是为了后续新闻传播的工作做铺垫。
再说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其实是在原定今年国庆节举办第35周年大阅兵的基础上,有了一些新的探讨方向。
因着前段时间的边境捷报,上面有意扩大阅兵排场。
举国欢庆是其一。
其二也是想通过这次盛大的阅兵,向世界展示华国这些年来的成长,顺便达到震慑周边宵小的目的。
陆淼全程低头听得很认真,却不知周边有多少人明里暗里的都在打量她。
原因无他,只因为这次参会人员中,她是唯一的女性。
知道她的人暗自吃惊,感慨她如今都能跟着一起出入这样的场合,以后恐怕更加不可估量!
不知道她的人,则是对她多了几分审视。
既好奇她的来历,更好奇她的能力……
下午事后
会议结束,陆淼和詹部长坐同一辆车回国英社。
进办公室她才要让于红把后续工作安排下去,话没说完,椅子更是还没坐热,秦社长那边就安排了人挨个办公室的敲门通知开会。
第1175章 国际文化交流会
窗外梧桐树树冠的影子随夕阳一起映射在办公桌上。
陆淼听见动静笔尖略微一顿,很快回过神又加快了写字的速度。
几下写完提要装进崭新的信封里,她封口、落章,动作一气呵成的把东西交给于红:
“让他们根据我拟的方向写几份材料,周五上午我要在我这桌子上看到东西。”
“是。”
于红点头,接了东西转身就要去办。
陆淼又将她喊住道:
“等一下。”
于红转过头来,陆淼短暂思索,继续安排她说:
“这阵子阅兵部队在通县几个地方排练,你去一趟摄影部,让他们带齐证件安排几个骨干摄影去拍一组照片回来。”
“好。”
于红再次点头出了办公室。
陆淼简单收拾桌面锁上抽屉,捋捋额角落下的发丝,揣上钢笔和笔记本紧跟着也出了办公室。
四层内部会议简单提了几句阅兵相关的事宜。
之后深入探讨的,就是关于国际文化交流会的事。
过去的几次文化交流活动,给国家外交工作和经济方面都带来了不错的反响。
这次美西方发来邀请,大家都觉得是个弘扬国家文明及知名度的机会。
但,这事儿让谁去反而成了最纠结的地方。
有人提议说让陆淼去。
因为这次的邀请函中,有着重提到“饺子”文化。
而冬至饺子文化,不正是去年冬季陆淼主导向外发起的内容吗?
很多人都觉得,既然美西方提起了这件事,那么让事件的发起人前去参加便再合适不过。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陆淼虽然是后起之秀,也有些能力在身上。
但毕竟目前她只是宣传部的副部长,头上还有正头部长在呢。
按照行业资历,她比不上正头部长。
论正式的大场合,她参加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
保守派一致认为,这事儿怎么着都轮不到陆淼。
要去也是让正头部长去。
两派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
顶头一把手的位置上,秦社长凝眉思索片刻,最后嗓音沉缓抬抬下巴说:
“投票表决,支持王部长的举手。”
会议室里窸窸窣窣,陆续有人举起手来。
陆淼也在其中。
秦社长视线在她身上短暂停留,很快转过脸核实在场的票数。
詹部长也看见了她。
不同于前面沉得住气的秦社长,詹部长没好气拧眉瞪了她一眼,叹她怒其不争。
陆淼眼观鼻,鼻观心,面上神色不显,心里却暗暗觉得无奈和好笑。
如果这事儿要真安排她去,那她就去。
但作为后来之辈,在当下这个男性主导且论资排辈的大背景下,她不好跟老前辈去争。
而且保守党的建议和立场都没什么问题。
王部长是干实事的老同志。
只是碍于现在上了点年纪,才隐隐有了点退居二线的意思。
过去国英社注入新的血液之前,宣传部可都是靠着这位老前辈打头阵。
在他身上不论是经验还是能力,都值得尊重和学习,更值得被拥护。
所以陆淼才会给出自己的一票。
会议仍在进行中,秦社长环视众人道:
“王部长9票,现在支持陆副部长的投票。”
詹部长目视前方,大大方方的举了手。
跟在他后面,其他人也相继举手。
只是令人意外的是,在近乎对立的局势下,陆淼将票投给了王部长,而王部长也将手里一票投给了她。
会议室一下子陷入嗡鸣低语中。
而刨除居中弃权的两票,以及投给另外一名同志的六票,陆淼与王部长的票数陷入了尴尬的持平中。
场面一再僵持,秦社长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正是这个节点上,王部长举手发言道:
“大家先听我说一句。”
顷刻间,所有人目光都聚集在了王部长身上。
“很荣幸也很感激大家选择我,支持我,只是我年纪大了,本来前两年就该退休,因为下面一直没有能立起来的,所以才坚守到了现在。过去呢,各个部门都讲究论资排辈,这个其实大多情况下都不那么合理……”
王部长说着话,中肯的目光落在陆淼身上道:
“小陆同志虽然进国英社没几年工夫,但我相信她的能力大家都看在眼里。年轻人得有机会才能成长,现在是新旧更替不是新旧对立,咱老同志该放权的就要放,什么都攥在手里他们哪里来的机会?”
话音落下不足半秒,王部长略显苍老的声音铿锵有力道:
“我支持这次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由小陆同志带队参加!”
其他人面面相觑,低声议论道:
“这……”
“这合适吗?以前可从来没有这样的事……”
“就是,国际场合肯定还是得男同志压阵,让她个女同志去像什么话……”
秦社长皱了皱眉,点着桌面压下众人的声音,再次发言道:
“王部长的态度我已经知道了,其他人还有没有什么意见?”
众人只是望着秦社长,会议室再没一个人站出来表态。
忽然,十几米的会议大长桌中间位置,陆淼举了手。
众人目光立即又多落在了陆淼身上。
有刚才相互投票的事例摆在眼前,又有王部长那一席话。
现在所有人都认为陆淼肯定会像王部长一样,反过来支持王部长。
然而并没有。
在得到秦社长的颔首许可,陆淼语调平缓,客观叙述事实道:
“我今天刚从外面回来,手里还有一份要紧的工作需要处理,如果时间紧凑,交流会这份工作我应该是无法胜任的。”
无法胜任?
那不正好了?直接就让王部长去呗!
众人又将目光投向为首的秦社长,只等着他下最终决断。
秦社长则陷入了短暂的静默。
其实从一开始,秦社长就更看好陆淼。
只是碍于身份,他不好一上来就表态。
要不然别人看他的态度行事,很容易就会影响到“公平性”。
但也如王部长所说,为数不多的机会里,确实应该慢慢腾出点空间引导年轻的活力份子入场。
而毫无疑问,陆淼就是当下年轻一辈里的最优。
第1176章 互诉惊喜
眼下王部长已经先开了口,秦社长便也不再保留意见。
知道陆淼指的是阅兵方面的工作安排,秦社长道:
情况陆淼大致了然于胸。
她手里有条件,原本还打算赶在考试期来临之前,抽出个周末组建小队。
带这些学生来个京北一日游,好好看看京北的八大古迹什么的。
以后毕业不管人会不会就近留在京北,也都不留遗憾了。
可却不赶巧,国英社那边拿到一手前线消息。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长达五年的武装对峙里,今年四月底到五月中,我军英勇,成功收回先前多处被侵占的边境领土。
这一消息是实打实的捷报,陆淼也因此被召回到单位处理国际方面的工作。
连续加班几天,她负责带队的小组完成国际新闻稿件后,社里也差不多将中文稿同步到了更下一层的人民日报单位组。
这一期的工作初步完成还在收尾中,陆淼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又接到了新的工作安排。
詹部长让她一起出席重要会议。
与过去拥有一票发言权的会议不同,陆淼这次过去是坐席尾旁听。
其实主要也是为了后续新闻传播的工作做铺垫。
再说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其实是在原定今年国庆节举办第35周年大阅兵的基础上,有了一些新的探讨方向。
因着前段时间的边境捷报,上面有意扩大阅兵排场。
举国欢庆是其一。
其二也是想通过这次盛大的阅兵,向世界展示华国这些年来的成长,顺便达到震慑周边宵小的目的。
陆淼全程低头听得很认真,却不知周边有多少人明里暗里的都在打量她。
原因无他,只因为这次参会人员中,她是唯一的女性。
知道她的人暗自吃惊,感慨她如今都能跟着一起出入这样的场合,以后恐怕更加不可估量!
不知道她的人,则是对她多了几分审视。
既好奇她的来历,更好奇她的能力……
下午事后
会议结束,陆淼和詹部长坐同一辆车回国英社。
进办公室她才要让于红把后续工作安排下去,话没说完,椅子更是还没坐热,秦社长那边就安排了人挨个办公室的敲门通知开会。
第1175章 国际文化交流会
窗外梧桐树树冠的影子随夕阳一起映射在办公桌上。
陆淼听见动静笔尖略微一顿,很快回过神又加快了写字的速度。
几下写完提要装进崭新的信封里,她封口、落章,动作一气呵成的把东西交给于红:
“让他们根据我拟的方向写几份材料,周五上午我要在我这桌子上看到东西。”
“是。”
于红点头,接了东西转身就要去办。
陆淼又将她喊住道:
“等一下。”
于红转过头来,陆淼短暂思索,继续安排她说:
“这阵子阅兵部队在通县几个地方排练,你去一趟摄影部,让他们带齐证件安排几个骨干摄影去拍一组照片回来。”
“好。”
于红再次点头出了办公室。
陆淼简单收拾桌面锁上抽屉,捋捋额角落下的发丝,揣上钢笔和笔记本紧跟着也出了办公室。
四层内部会议简单提了几句阅兵相关的事宜。
之后深入探讨的,就是关于国际文化交流会的事。
过去的几次文化交流活动,给国家外交工作和经济方面都带来了不错的反响。
这次美西方发来邀请,大家都觉得是个弘扬国家文明及知名度的机会。
但,这事儿让谁去反而成了最纠结的地方。
有人提议说让陆淼去。
因为这次的邀请函中,有着重提到“饺子”文化。
而冬至饺子文化,不正是去年冬季陆淼主导向外发起的内容吗?
很多人都觉得,既然美西方提起了这件事,那么让事件的发起人前去参加便再合适不过。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陆淼虽然是后起之秀,也有些能力在身上。
但毕竟目前她只是宣传部的副部长,头上还有正头部长在呢。
按照行业资历,她比不上正头部长。
论正式的大场合,她参加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
保守派一致认为,这事儿怎么着都轮不到陆淼。
要去也是让正头部长去。
两派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
顶头一把手的位置上,秦社长凝眉思索片刻,最后嗓音沉缓抬抬下巴说:
“投票表决,支持王部长的举手。”
会议室里窸窸窣窣,陆续有人举起手来。
陆淼也在其中。
秦社长视线在她身上短暂停留,很快转过脸核实在场的票数。
詹部长也看见了她。
不同于前面沉得住气的秦社长,詹部长没好气拧眉瞪了她一眼,叹她怒其不争。
陆淼眼观鼻,鼻观心,面上神色不显,心里却暗暗觉得无奈和好笑。
如果这事儿要真安排她去,那她就去。
但作为后来之辈,在当下这个男性主导且论资排辈的大背景下,她不好跟老前辈去争。
而且保守党的建议和立场都没什么问题。
王部长是干实事的老同志。
只是碍于现在上了点年纪,才隐隐有了点退居二线的意思。
过去国英社注入新的血液之前,宣传部可都是靠着这位老前辈打头阵。
在他身上不论是经验还是能力,都值得尊重和学习,更值得被拥护。
所以陆淼才会给出自己的一票。
会议仍在进行中,秦社长环视众人道:
“王部长9票,现在支持陆副部长的投票。”
詹部长目视前方,大大方方的举了手。
跟在他后面,其他人也相继举手。
只是令人意外的是,在近乎对立的局势下,陆淼将票投给了王部长,而王部长也将手里一票投给了她。
会议室一下子陷入嗡鸣低语中。
而刨除居中弃权的两票,以及投给另外一名同志的六票,陆淼与王部长的票数陷入了尴尬的持平中。
场面一再僵持,秦社长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正是这个节点上,王部长举手发言道:
“大家先听我说一句。”
顷刻间,所有人目光都聚集在了王部长身上。
“很荣幸也很感激大家选择我,支持我,只是我年纪大了,本来前两年就该退休,因为下面一直没有能立起来的,所以才坚守到了现在。过去呢,各个部门都讲究论资排辈,这个其实大多情况下都不那么合理……”
王部长说着话,中肯的目光落在陆淼身上道:
“小陆同志虽然进国英社没几年工夫,但我相信她的能力大家都看在眼里。年轻人得有机会才能成长,现在是新旧更替不是新旧对立,咱老同志该放权的就要放,什么都攥在手里他们哪里来的机会?”
话音落下不足半秒,王部长略显苍老的声音铿锵有力道:
“我支持这次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由小陆同志带队参加!”
其他人面面相觑,低声议论道:
“这……”
“这合适吗?以前可从来没有这样的事……”
“就是,国际场合肯定还是得男同志压阵,让她个女同志去像什么话……”
秦社长皱了皱眉,点着桌面压下众人的声音,再次发言道:
“王部长的态度我已经知道了,其他人还有没有什么意见?”
众人只是望着秦社长,会议室再没一个人站出来表态。
忽然,十几米的会议大长桌中间位置,陆淼举了手。
众人目光立即又多落在了陆淼身上。
有刚才相互投票的事例摆在眼前,又有王部长那一席话。
现在所有人都认为陆淼肯定会像王部长一样,反过来支持王部长。
然而并没有。
在得到秦社长的颔首许可,陆淼语调平缓,客观叙述事实道:
“我今天刚从外面回来,手里还有一份要紧的工作需要处理,如果时间紧凑,交流会这份工作我应该是无法胜任的。”
无法胜任?
那不正好了?直接就让王部长去呗!
众人又将目光投向为首的秦社长,只等着他下最终决断。
秦社长则陷入了短暂的静默。
其实从一开始,秦社长就更看好陆淼。
只是碍于身份,他不好一上来就表态。
要不然别人看他的态度行事,很容易就会影响到“公平性”。
但也如王部长所说,为数不多的机会里,确实应该慢慢腾出点空间引导年轻的活力份子入场。
而毫无疑问,陆淼就是当下年轻一辈里的最优。
第1176章 互诉惊喜
眼下王部长已经先开了口,秦社长便也不再保留意见。
知道陆淼指的是阅兵方面的工作安排,秦社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