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和朝廷的这一场博弈,朴家输得彻头彻尾,一个商户哪里能斗得过官,家主死在了扬州,扬州的产业尽数归于朝廷,接着便是海州,青州,登州...
迟早有一日,会轮到公子这儿来。
一旦朝廷有心要断了他的后路,公子将会漂浮在海上,永远回不去。
阿圆不知道他是如何做打算的,也不知朝廷是不是当真容不了他,可他跟着公子多年,看着他驻守海域,维护着大虞的安宁,他以为这样的人,不该落到一个凄惨的结局。
阿圆想了很久,实在忍不住,才与大公子开口道:“公子,要不小的与钱七娘子去一封信。”
大公子抬眼。
阿圆不敢看他眼睛,忙垂下头。
朴大公子知道他在担心什么,缓声道:“生死有命,做好分内事即可,她已是侯府世子夫人,往后不要再去打搅她。”
他的命运早就注定了,死守这片海域,不让倭寇与高丽越过海峡线半分。
替大虞守住安宁,便是朴家唯一的一条退路。即便是牺牲了他,至少能为朴家将来博一个好名声,朴家将来的后辈不至于永远抬不起头来。
朝廷会不会放过他,他没想过。
朴大公子道:“传我的令,不许高氏的人再登岛。”
高氏第七次找上门来,便吃了一个闭门羹,高氏的人气得脸色铁青,放话道:“朴公子既然如此不讲情面,咱们只能炮火相见。”
金秋十月下旬,黄海上拉响了第一场大规模的战火。
双方动起手来,朝廷的官船便停在后方,随时准备补上,在朴家人眼里,多少有些河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屈辱感。
有人愤然抗议:“公子,就算咱们打退了高丽又如何?还不是要被朝廷剿灭,老子忍不下这口气...”
“忍不下这口气就回家,让高丽人,倭寇登上你的岛屿,攻入海州,扬州,杀你的家人。”朴大公子平静地道:“当初你们跟着我时,我便说过,这是一条不归路,你们的家人享受了我给予的荣华,相应的你们便要替他们守住这份安稳,是选择让家人继续活在锦衣玉食中,还是选择自己回家与他们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今日之内,想要离开的都可以走,留下来的,待这一场结束,我朴承禹所有的家财,会送去各位家中。”
在场的人,都是跟了他许多年的衷心部下,与他一道出生入死,吃过苦,但也得到了高额的回报,如朴承禹所说,他们每个人的家人都过上了富裕日子,即便是战乱那几年,饿莩遍地,唯独他们的家人能衣食无忧地度过。
是选择与海寇决战到底,当一条大虞好汉,还是投靠高丽,一人苟且活着,家族世代承受着卖国骂声。
众人几乎没得选,因为这是一条不归路。
有人先道:“他娘子,老子拼了!回不去就回不去,老子这些年吃的喝的,也赚够一辈子的了...”
海上待久了,何处是家早已分不清,有人一咬牙,拎起一旁的长矛,上了海面上的战舰,一面走一面大声呼道:“高丽狗,爷爷我来了!”
一人跟上了他:“爷爷我也留下。”
一道接着一道的符合声:“死之前杀几个倭寇,也值了。”
朴大公子亲自登船指挥战事。
高丽看出了朴家在是拼死一搏,正面打不过,开始打起来了消耗战,朴家身后便是朝廷的官船,朴家的人上不了岸,等到弹药用尽,届时前有狼后有虎,朴家必死无疑。
他朴大公子这些年的成就,便到此结束了。
开火的第三日,不知道是朴家的弹药耗尽了,还是朴大公子识破了对方的奸计,也开始打起了拉锯战。
到了第四日,高丽便开始猛攻,想要试探朴大公子还余下多少弹药。
朴大公子便是为了等此刻。
但朴家的弹药所剩无几,最多还能攻一轮。
这一轮势必要将高丽人打回对岸,是以,上船之前,大家都怀着必死之心,干完了最后一碗酒,摔碗发誓,“打不退这群狗娘养的,爷爷我也不回了。”
朴家与高丽打得水深火热,朝廷的官船依旧停留海峡线外,一面打着想趁机越过界限的海寇,一面留意着战局。
朴家的人想明白后,权当他们不存在。
当夜的火光照亮了整条海峡线,堪比一场徇烂的烟火,朴家的二十多艘战舰打得只剩下了一半,黎明到来时,所有的弹药耗尽,也成功击退了高丽高氏。
余下的幸存者,一夜未眠,个个脸色疲惫地摊在了甲板上,还未来得及庆祝胜利,不知道谁喊了一声,“都起来,起来!倭寇来了!”
众人刚放松的神经再一次绷紧。
大抵没料到黄雀在后的黄雀不是朝廷,而是这帮子倭寇。
若是换做之前,朴家几炮便能将其轰走,可如今手里的弹药都用在了高丽狗上,只能与其近身相博。
倭寇围上来的那一瞬,阿圆走到了朴大公子身旁,把手里的大氅披到了他肩上,“公子,入秋了,天冷。”
朴大公子侧目看了他一眼,问道:“怕吗?”
阿圆摇头,“不怕,小的被公子捡回来的那一日,所活的每一天,便都是多赚来,阿圆能与公子共生死,是阿圆的福气。”
朴大公子笑了笑,目光看向对面慢慢升出海面的日头,旭日的光芒染红了整个天际,密密麻麻的倭寇在那样绚烂的光晕里如同丑陋的蝼蚁。
...
“明夷,我很想去海上看日出,深海里的日出是不是与咱们这边看到的不一样,一定很美吧?”
“以后我与你一道去岛上...”
阿圆见他立在那半晌没动,问道:“公子在想什么?”
朴大公子道:“在想,幸好如此。”
她没有与他一道来海上,没有与他一起来看这道血红的日出。
前方的朴家船已与倭寇撞上。
“左满舵!撞角准备!”朴家战舰的撞角劈开浪涛,猛地嵌入了海盗的侧舷,碎裂的巨响中,倭寇的战船剧烈倾斜,无数海寇跌入了深秋破晓的冰凉海水中...
“上弓!”
“火船!右舷二十丈!”
...
“砰——”突然一道火流的爆炸声落在了朴家的船上,朴家众人齐齐一愣,几息的沉默之中,佛晓后唯一的一丝希望也随之被扑灭。
“退,往后退!”
“这些狗日的倭寇有火药...”
“备弓箭,上火油!快,爷爷今日便同这帮孙子拼了...”
箭矢破空的尖啸与火药的轰鸣交织,硝烟裹挟着血腥味弥漫了整条海峡线。
对方的火药把朴家的战舰逼退到了最后的一条防线上,弓箭也快用完了,掌舵的人回头无望地看向朴承禹,“公子...”
朴大公子脸色平静,褪去了身上的大氅,交给了阿圆,走上前亲自掌舵,“准备拍竿!”
最后的决一死战了。
在场年长的,已在此处守了十几年,战舰与身后的那座岛,早已是他们的第二个家,此时此刻,心中难免添了几分悲鸣。
悲鸣后,便不再畏惧生死,有人褪下了身上的长袍:“下水!多杀一个是一个,吃了这么多年的鱼虾,临了把这一身血肉还给它们,不亏!”
话音刚落,突然一声绵长的号角从身后朝廷的方向传来。
号角声接着吹了四声,在场的人都是跟了朴大公子三年以上,立马听了出来,这是曾经四大家相互联络的信号。
两声乃打招呼。
三声为求援。
四声则是救援。
朴家人正疑惑不解,便见十几艘战舰从朝廷官船后方撵浪而来,深秋里的海风肆虐,瞬息之间硝烟缭绕的海面被撕开了那层薄纱,一枚映着铜钱标识的旗帜很快暴露在了众人面前。
阿圆愣了愣,喉咙一哽,失声道:“是铜姐姐,公子,她来救咱们了。”
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号角再一次响起,乃战斗的信号。
朴大公子将战舰重新交给了部下,吩咐道:“掌舵,让路!”说完便让人拿出号角,亲自回应。
听到朴大公子的号角声传来时,海面上的朴家船只方才回过神来。
本以为必死无疑了,没想到与朴家斗死斗活的钱家七娘子会出手相救,犹如劫后余生,个个不敢置信,同时心中又生出一股这份惊喜带来的激昂。
众人的呐喊声穿透了海风。
“让!”
“让道!”
朴家的船只开始撤退,极为默契地往两边散开,对面的倭寇看不到身后的情况,等能能瞧见朝廷的战舰时,炮火已经到了跟前。
弩炮发射的火箭,精准命中倭寇。
一枚接着一枚震天雷砸向海寇的船只,速度很快,来势凶猛,几乎不给对方半点喘息的机会。
刚对朴家轰炸了一轮,海寇此时已没有了招架之力,在朝廷战舰的连环轰炸围攻下,海寇的船只一搜接着一艘化为焦木。
迟早有一日,会轮到公子这儿来。
一旦朝廷有心要断了他的后路,公子将会漂浮在海上,永远回不去。
阿圆不知道他是如何做打算的,也不知朝廷是不是当真容不了他,可他跟着公子多年,看着他驻守海域,维护着大虞的安宁,他以为这样的人,不该落到一个凄惨的结局。
阿圆想了很久,实在忍不住,才与大公子开口道:“公子,要不小的与钱七娘子去一封信。”
大公子抬眼。
阿圆不敢看他眼睛,忙垂下头。
朴大公子知道他在担心什么,缓声道:“生死有命,做好分内事即可,她已是侯府世子夫人,往后不要再去打搅她。”
他的命运早就注定了,死守这片海域,不让倭寇与高丽越过海峡线半分。
替大虞守住安宁,便是朴家唯一的一条退路。即便是牺牲了他,至少能为朴家将来博一个好名声,朴家将来的后辈不至于永远抬不起头来。
朝廷会不会放过他,他没想过。
朴大公子道:“传我的令,不许高氏的人再登岛。”
高氏第七次找上门来,便吃了一个闭门羹,高氏的人气得脸色铁青,放话道:“朴公子既然如此不讲情面,咱们只能炮火相见。”
金秋十月下旬,黄海上拉响了第一场大规模的战火。
双方动起手来,朝廷的官船便停在后方,随时准备补上,在朴家人眼里,多少有些河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屈辱感。
有人愤然抗议:“公子,就算咱们打退了高丽又如何?还不是要被朝廷剿灭,老子忍不下这口气...”
“忍不下这口气就回家,让高丽人,倭寇登上你的岛屿,攻入海州,扬州,杀你的家人。”朴大公子平静地道:“当初你们跟着我时,我便说过,这是一条不归路,你们的家人享受了我给予的荣华,相应的你们便要替他们守住这份安稳,是选择让家人继续活在锦衣玉食中,还是选择自己回家与他们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今日之内,想要离开的都可以走,留下来的,待这一场结束,我朴承禹所有的家财,会送去各位家中。”
在场的人,都是跟了他许多年的衷心部下,与他一道出生入死,吃过苦,但也得到了高额的回报,如朴承禹所说,他们每个人的家人都过上了富裕日子,即便是战乱那几年,饿莩遍地,唯独他们的家人能衣食无忧地度过。
是选择与海寇决战到底,当一条大虞好汉,还是投靠高丽,一人苟且活着,家族世代承受着卖国骂声。
众人几乎没得选,因为这是一条不归路。
有人先道:“他娘子,老子拼了!回不去就回不去,老子这些年吃的喝的,也赚够一辈子的了...”
海上待久了,何处是家早已分不清,有人一咬牙,拎起一旁的长矛,上了海面上的战舰,一面走一面大声呼道:“高丽狗,爷爷我来了!”
一人跟上了他:“爷爷我也留下。”
一道接着一道的符合声:“死之前杀几个倭寇,也值了。”
朴大公子亲自登船指挥战事。
高丽看出了朴家在是拼死一搏,正面打不过,开始打起来了消耗战,朴家身后便是朝廷的官船,朴家的人上不了岸,等到弹药用尽,届时前有狼后有虎,朴家必死无疑。
他朴大公子这些年的成就,便到此结束了。
开火的第三日,不知道是朴家的弹药耗尽了,还是朴大公子识破了对方的奸计,也开始打起了拉锯战。
到了第四日,高丽便开始猛攻,想要试探朴大公子还余下多少弹药。
朴大公子便是为了等此刻。
但朴家的弹药所剩无几,最多还能攻一轮。
这一轮势必要将高丽人打回对岸,是以,上船之前,大家都怀着必死之心,干完了最后一碗酒,摔碗发誓,“打不退这群狗娘养的,爷爷我也不回了。”
朴家与高丽打得水深火热,朝廷的官船依旧停留海峡线外,一面打着想趁机越过界限的海寇,一面留意着战局。
朴家的人想明白后,权当他们不存在。
当夜的火光照亮了整条海峡线,堪比一场徇烂的烟火,朴家的二十多艘战舰打得只剩下了一半,黎明到来时,所有的弹药耗尽,也成功击退了高丽高氏。
余下的幸存者,一夜未眠,个个脸色疲惫地摊在了甲板上,还未来得及庆祝胜利,不知道谁喊了一声,“都起来,起来!倭寇来了!”
众人刚放松的神经再一次绷紧。
大抵没料到黄雀在后的黄雀不是朝廷,而是这帮子倭寇。
若是换做之前,朴家几炮便能将其轰走,可如今手里的弹药都用在了高丽狗上,只能与其近身相博。
倭寇围上来的那一瞬,阿圆走到了朴大公子身旁,把手里的大氅披到了他肩上,“公子,入秋了,天冷。”
朴大公子侧目看了他一眼,问道:“怕吗?”
阿圆摇头,“不怕,小的被公子捡回来的那一日,所活的每一天,便都是多赚来,阿圆能与公子共生死,是阿圆的福气。”
朴大公子笑了笑,目光看向对面慢慢升出海面的日头,旭日的光芒染红了整个天际,密密麻麻的倭寇在那样绚烂的光晕里如同丑陋的蝼蚁。
...
“明夷,我很想去海上看日出,深海里的日出是不是与咱们这边看到的不一样,一定很美吧?”
“以后我与你一道去岛上...”
阿圆见他立在那半晌没动,问道:“公子在想什么?”
朴大公子道:“在想,幸好如此。”
她没有与他一道来海上,没有与他一起来看这道血红的日出。
前方的朴家船已与倭寇撞上。
“左满舵!撞角准备!”朴家战舰的撞角劈开浪涛,猛地嵌入了海盗的侧舷,碎裂的巨响中,倭寇的战船剧烈倾斜,无数海寇跌入了深秋破晓的冰凉海水中...
“上弓!”
“火船!右舷二十丈!”
...
“砰——”突然一道火流的爆炸声落在了朴家的船上,朴家众人齐齐一愣,几息的沉默之中,佛晓后唯一的一丝希望也随之被扑灭。
“退,往后退!”
“这些狗日的倭寇有火药...”
“备弓箭,上火油!快,爷爷今日便同这帮孙子拼了...”
箭矢破空的尖啸与火药的轰鸣交织,硝烟裹挟着血腥味弥漫了整条海峡线。
对方的火药把朴家的战舰逼退到了最后的一条防线上,弓箭也快用完了,掌舵的人回头无望地看向朴承禹,“公子...”
朴大公子脸色平静,褪去了身上的大氅,交给了阿圆,走上前亲自掌舵,“准备拍竿!”
最后的决一死战了。
在场年长的,已在此处守了十几年,战舰与身后的那座岛,早已是他们的第二个家,此时此刻,心中难免添了几分悲鸣。
悲鸣后,便不再畏惧生死,有人褪下了身上的长袍:“下水!多杀一个是一个,吃了这么多年的鱼虾,临了把这一身血肉还给它们,不亏!”
话音刚落,突然一声绵长的号角从身后朝廷的方向传来。
号角声接着吹了四声,在场的人都是跟了朴大公子三年以上,立马听了出来,这是曾经四大家相互联络的信号。
两声乃打招呼。
三声为求援。
四声则是救援。
朴家人正疑惑不解,便见十几艘战舰从朝廷官船后方撵浪而来,深秋里的海风肆虐,瞬息之间硝烟缭绕的海面被撕开了那层薄纱,一枚映着铜钱标识的旗帜很快暴露在了众人面前。
阿圆愣了愣,喉咙一哽,失声道:“是铜姐姐,公子,她来救咱们了。”
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号角再一次响起,乃战斗的信号。
朴大公子将战舰重新交给了部下,吩咐道:“掌舵,让路!”说完便让人拿出号角,亲自回应。
听到朴大公子的号角声传来时,海面上的朴家船只方才回过神来。
本以为必死无疑了,没想到与朴家斗死斗活的钱家七娘子会出手相救,犹如劫后余生,个个不敢置信,同时心中又生出一股这份惊喜带来的激昂。
众人的呐喊声穿透了海风。
“让!”
“让道!”
朴家的船只开始撤退,极为默契地往两边散开,对面的倭寇看不到身后的情况,等能能瞧见朝廷的战舰时,炮火已经到了跟前。
弩炮发射的火箭,精准命中倭寇。
一枚接着一枚震天雷砸向海寇的船只,速度很快,来势凶猛,几乎不给对方半点喘息的机会。
刚对朴家轰炸了一轮,海寇此时已没有了招架之力,在朝廷战舰的连环轰炸围攻下,海寇的船只一搜接着一艘化为焦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