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他不可能相信。
自己儿子与侯府宋世子相比,他还是有自知之明。
钱家的前途可比什么儿女私情重要多了,朴怀朗直言道:“钱娘子此行是何目的,但说无妨,不必与我兜圈子。”
“朴伯伯既然如此说,晚辈便也不瞒着了。”钱铜也不扭捏,道:“朴伯伯应该也听说了,我与宋世子的婚事,还有十来日,我便与宋世子在扬州成亲。”
“朴伯伯同为商户,这些年当深知为商者的低微,我乃商户之女,如何能配得上长公主之子?”她不介意被人耻笑,明言道:“如今我尚能靠美色笼络世子,逼他与我钱家联姻,可日后又如何过得了侯爷与长公主那一关?想要成为侯府的儿媳妇,哪有那么容易,总得拿出点本事来。”
朴怀朗听到此处,眉目动了动,对这位七娘子倒开始刮目相看。
钱铜继续道:“若是朴伯伯有了与朝廷谈和的打算,我愿意从中搭桥,朝廷若能不动兵戈收复扬州,成功开通运河,我也算是一介功臣吧?”
她面含微笑,丝毫不藏着自己心中的成算。
朴怀朗看了她一会儿,突然笑起来,夸赞道:“难怪,四大商就你钱家如今相安无事,钱娘子颇有当年你大伯的风范。”
钱铜捏了捏手,不好意思道:“大家都这么说,可我儿时贪玩,不知为家族考虑,倒对大伯的事了解甚少,朴伯伯若是能与我说说大伯的聪明才智,晚辈感激不尽。”
朴怀朗见他一脸真诚来请教,不由道:“你大伯,说来话长,总之是个聪明人...”
“我倒不觉得。”钱铜道:“他当真聪明,也不会落到被胡人乱刀砍死的下场,听我母亲说,当初伯母不愿与他分开,央求他一道去海上灭敌,他不听,若是去了,有他和大兄在身边护着,婶子与我二兄又怎会葬身大海,至今尸骨都未寻到...”
她面色沉痛,却又目含怨气。
朴怀朗的神色一顿,不太愿意与她提这些事,说了一句,“各人有各命。”便问起她正事,“既然钱娘子前来是代表朝廷,不知钱娘子觉得,我朴家能拿出什么样的诚意,才能打动世子?”
钱铜也意识到自个儿说偏了,理了理思绪,说回了正事,“朴伯伯不知,如今朴家在扬州的产业,凋零得七七八八,能拿得出手的,也只剩下运河,还有淮南的两个盐场。”
茶楼,布匹,香料,这些曾为崔卢两家经营的东西,都归为了朝廷。
至于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钱铜避之不谈,也不介意朴怀朗去猜想,而朴家能拿得出手的可不只是这两样,还有扬州后面的两条海峡线。
钱铜没狮子大开口,已算给朴家留了一条后路。
朴怀朗听出了其中的关键,最初听闻他的夫人打算开通运河时,本不赞同,不仅朴家不受利,还会关系到平昌王的势力受到威胁,可如今不一样,朴家手里的筹码越来越薄弱,与平昌王也走到了这一步,已乃生死之仇,不在意他介意不介意。
他问道:“钱娘子莫非不知,我朴家的两个盐场,早给了平昌王。”
钱铜一笑,反问:“朴伯伯既与平昌王闹翻,两个盐场莫不成还要让他捏在手里?”
这意思是让他去平昌王手里抢回来?
不待朴怀朗惊叹她的如意算盘,又听她道:“朴伯伯应该不清楚,除了王爷姓祁之外,王妃的娘家与我未来的小姑子的婆家,也沾亲带故,王妃的棺椁离开知州府时,平昌王府的家眷个个对我小姑子示好,如到时王爷将这两座盐场拱手给了世子,朴家还剩些什么?”
朴怀朗眼皮跳了一跳。
钱铜要说的说完了,起身道:“朴伯伯刚回来,还未来得及修整,晚辈就不打扰了,待朴伯伯考虑好,再知会我一声便是。”
钱铜没着急走,留下等这一场战事结束。
朴怀朗原本想先回扬州,再做打算,听了她的一席话,考虑再三之后,重返淮河边上,这回变成了他去堵平昌王回扬州的路。
临走时朴怀朗同三公子道:“看着她,若是我有个三长两短,杀了钱铜。”
三公子一怔,慌忙道:“铜姐姐她...”
“她是好人?”朴怀朗冷笑,看着自己傻乎乎的三儿子,咬牙道:“你三兄弟若是有她一半的才智与心狠,朴家也不至于走到今日这一步。”
可惜够狠的没有智,有智的不狠,只剩下了一个资质平庸的老三。
当日在朴怀朗离开之后,朴承智便找到了钱铜,一脸苍白地问她:“铜姐姐,你们到底在争什么?”
钱铜冲他一笑,“你觉得呢?”
三公子问道:“钱,名?”平昌王没权?钱朴两家没钱?为何要走到自相残杀这一步。
钱铜便与他道:“三公子是不是认为命运很不公?你无心于商道,喜欢读书,一心想考个功名,证明自己的才能并不在经商之上,而在科举朝堂,然而偏生生在了商家,没有考取功名的资格。”
三公子一愣,他心中确实如此作想。
钱铜又道:“那我问三公子,你觉得那些眼下吃不饱饭,无衣保暖的流民,他们想要什么?”
三公子痴痴道:“吃饱穿暖。”
“你看,每个人的处境不一样,想要的东西便不同,三公子觉得命运对我们商户不公,那些没有良田的百姓也觉得不公,自己没有的便想去争夺,而拥有了这一切的人,一样东西握久了便以为是自己的了,交出去之前,也会有一番挣扎。”
钱铜道:“这便是战争。”
她道:“朴家家主之所以与王爷结交,是想在保住家业的同时,又能圆了三公子的朝堂梦,可世事难两全,梦碎了,朴家总得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
三公子不再说话。
成王败寇的道理他还是懂,他突然问:“铜姐姐要的是什么?”
她曾经对兄长的喜欢,他看得出来是真的,如今嫁于世子,为朝廷谋利,是真心爱他,还是为了自保,贪图其背后的权利?
钱铜给了他一个两者之外,尤其不可信的答案:“天下太平。”
三公子一愣,觉得她在耍他。
钱铜无奈地一笑,“孤魂归位。”钱家人团圆,一个不少。
在第二日的傍晚,三公子找到了他心中那个没有问出口的疑问,宋世子亲率一万朝廷兵马,到达了河岸对面。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此时朝廷的兵马只要一出手,两家必死无疑,平昌王与朴怀朗深知其中利害,同时停手,先后与宋允执送信,传达了想要投靠朝廷的意向,宋世子没有见他们任何一人,而是先去了钱铜所在的小镇上接人。
半路下起了一场大雨。
电光闪烁,雷鸣震耳,宋允执到达钱铜所在的小镇时,天色将暮,暴雨模糊人视线,三公子远远看到密密麻麻的一行人停在官道上,随后一人从马车内出来,也未撑伞,径直朝他和钱娘子的方向而来。
到了跟前,那人一身盔甲未卸,当着三家的面,顶着雨雾抬头问他身旁的少女,“热闹看够了没?看够了便回家。”朴三公子方才认出来,他是宋世子。
她要借他的势,获取功劳,他给足她面子。
钱铜没料到他会来,急急忙忙去屋内找了一个油纸伞,冲入雨中,举到他头顶上,看他一身被淋透,满目心疼,“世子,会着凉...”
她不是说了,只是来看个热闹,很快回去。
宋允执没应,任由头上的水珠往下滚,从钱铜手中接过雨伞,把她遮得严严实实,领她回去,“先上车。”
——
一个多时辰的路程,宋允执再也没有露过面,一直与钱七娘子待在马车内,任凭平昌王怎么求见,都不予理会。
消息传进朴怀朗耳中,朴怀朗便也打消了去碰壁的念头,在达到扬州城之前,与三公子吩咐道:“待我进了知州府,你便去找钱家七娘子,答应她的条件。”
第88章
一场互殴,平昌王和朴怀朗的人马均损失惨重,再无力气对抗朝廷。宋允执的一万兵马挪到了扬州城外,态度很明显,是要将平昌王和朴怀朗二人困在扬州。
经此一战,平昌王的五个儿子还剩了两个,悲痛交加,对朴怀朗是恨透了,急于见宋允执,与上回的心境已大不相同。
他要让朴怀朗死,不惜一切代价。
路上求见了好几回,想借自己王爷的身份,占一个先入为主的优势,得知宋允执宁愿与钱家那位商户之女窝在马车内你侬我侬,也不愿意听他的投诚后,大骂了一句,“红颜祸水。”只能乖乖等宣召。
红颜祸水本人正面对着宋世子的冷脸。
初见之时他一身绿衣刚下船,穷酸潦倒,钱铜还是在一众人里一眼便认了出来,即便没瞧见他的脸,但气势骗不了人。
若他当时穿这么一身铠甲出现在她眼前,就算借她一百个胆子也不敢造次。加之他此时被冷雨浸透而变得愈发冷冰的脸色,钱铜还真有点怵。
自己儿子与侯府宋世子相比,他还是有自知之明。
钱家的前途可比什么儿女私情重要多了,朴怀朗直言道:“钱娘子此行是何目的,但说无妨,不必与我兜圈子。”
“朴伯伯既然如此说,晚辈便也不瞒着了。”钱铜也不扭捏,道:“朴伯伯应该也听说了,我与宋世子的婚事,还有十来日,我便与宋世子在扬州成亲。”
“朴伯伯同为商户,这些年当深知为商者的低微,我乃商户之女,如何能配得上长公主之子?”她不介意被人耻笑,明言道:“如今我尚能靠美色笼络世子,逼他与我钱家联姻,可日后又如何过得了侯爷与长公主那一关?想要成为侯府的儿媳妇,哪有那么容易,总得拿出点本事来。”
朴怀朗听到此处,眉目动了动,对这位七娘子倒开始刮目相看。
钱铜继续道:“若是朴伯伯有了与朝廷谈和的打算,我愿意从中搭桥,朝廷若能不动兵戈收复扬州,成功开通运河,我也算是一介功臣吧?”
她面含微笑,丝毫不藏着自己心中的成算。
朴怀朗看了她一会儿,突然笑起来,夸赞道:“难怪,四大商就你钱家如今相安无事,钱娘子颇有当年你大伯的风范。”
钱铜捏了捏手,不好意思道:“大家都这么说,可我儿时贪玩,不知为家族考虑,倒对大伯的事了解甚少,朴伯伯若是能与我说说大伯的聪明才智,晚辈感激不尽。”
朴怀朗见他一脸真诚来请教,不由道:“你大伯,说来话长,总之是个聪明人...”
“我倒不觉得。”钱铜道:“他当真聪明,也不会落到被胡人乱刀砍死的下场,听我母亲说,当初伯母不愿与他分开,央求他一道去海上灭敌,他不听,若是去了,有他和大兄在身边护着,婶子与我二兄又怎会葬身大海,至今尸骨都未寻到...”
她面色沉痛,却又目含怨气。
朴怀朗的神色一顿,不太愿意与她提这些事,说了一句,“各人有各命。”便问起她正事,“既然钱娘子前来是代表朝廷,不知钱娘子觉得,我朴家能拿出什么样的诚意,才能打动世子?”
钱铜也意识到自个儿说偏了,理了理思绪,说回了正事,“朴伯伯不知,如今朴家在扬州的产业,凋零得七七八八,能拿得出手的,也只剩下运河,还有淮南的两个盐场。”
茶楼,布匹,香料,这些曾为崔卢两家经营的东西,都归为了朝廷。
至于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钱铜避之不谈,也不介意朴怀朗去猜想,而朴家能拿得出手的可不只是这两样,还有扬州后面的两条海峡线。
钱铜没狮子大开口,已算给朴家留了一条后路。
朴怀朗听出了其中的关键,最初听闻他的夫人打算开通运河时,本不赞同,不仅朴家不受利,还会关系到平昌王的势力受到威胁,可如今不一样,朴家手里的筹码越来越薄弱,与平昌王也走到了这一步,已乃生死之仇,不在意他介意不介意。
他问道:“钱娘子莫非不知,我朴家的两个盐场,早给了平昌王。”
钱铜一笑,反问:“朴伯伯既与平昌王闹翻,两个盐场莫不成还要让他捏在手里?”
这意思是让他去平昌王手里抢回来?
不待朴怀朗惊叹她的如意算盘,又听她道:“朴伯伯应该不清楚,除了王爷姓祁之外,王妃的娘家与我未来的小姑子的婆家,也沾亲带故,王妃的棺椁离开知州府时,平昌王府的家眷个个对我小姑子示好,如到时王爷将这两座盐场拱手给了世子,朴家还剩些什么?”
朴怀朗眼皮跳了一跳。
钱铜要说的说完了,起身道:“朴伯伯刚回来,还未来得及修整,晚辈就不打扰了,待朴伯伯考虑好,再知会我一声便是。”
钱铜没着急走,留下等这一场战事结束。
朴怀朗原本想先回扬州,再做打算,听了她的一席话,考虑再三之后,重返淮河边上,这回变成了他去堵平昌王回扬州的路。
临走时朴怀朗同三公子道:“看着她,若是我有个三长两短,杀了钱铜。”
三公子一怔,慌忙道:“铜姐姐她...”
“她是好人?”朴怀朗冷笑,看着自己傻乎乎的三儿子,咬牙道:“你三兄弟若是有她一半的才智与心狠,朴家也不至于走到今日这一步。”
可惜够狠的没有智,有智的不狠,只剩下了一个资质平庸的老三。
当日在朴怀朗离开之后,朴承智便找到了钱铜,一脸苍白地问她:“铜姐姐,你们到底在争什么?”
钱铜冲他一笑,“你觉得呢?”
三公子问道:“钱,名?”平昌王没权?钱朴两家没钱?为何要走到自相残杀这一步。
钱铜便与他道:“三公子是不是认为命运很不公?你无心于商道,喜欢读书,一心想考个功名,证明自己的才能并不在经商之上,而在科举朝堂,然而偏生生在了商家,没有考取功名的资格。”
三公子一愣,他心中确实如此作想。
钱铜又道:“那我问三公子,你觉得那些眼下吃不饱饭,无衣保暖的流民,他们想要什么?”
三公子痴痴道:“吃饱穿暖。”
“你看,每个人的处境不一样,想要的东西便不同,三公子觉得命运对我们商户不公,那些没有良田的百姓也觉得不公,自己没有的便想去争夺,而拥有了这一切的人,一样东西握久了便以为是自己的了,交出去之前,也会有一番挣扎。”
钱铜道:“这便是战争。”
她道:“朴家家主之所以与王爷结交,是想在保住家业的同时,又能圆了三公子的朝堂梦,可世事难两全,梦碎了,朴家总得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
三公子不再说话。
成王败寇的道理他还是懂,他突然问:“铜姐姐要的是什么?”
她曾经对兄长的喜欢,他看得出来是真的,如今嫁于世子,为朝廷谋利,是真心爱他,还是为了自保,贪图其背后的权利?
钱铜给了他一个两者之外,尤其不可信的答案:“天下太平。”
三公子一愣,觉得她在耍他。
钱铜无奈地一笑,“孤魂归位。”钱家人团圆,一个不少。
在第二日的傍晚,三公子找到了他心中那个没有问出口的疑问,宋世子亲率一万朝廷兵马,到达了河岸对面。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此时朝廷的兵马只要一出手,两家必死无疑,平昌王与朴怀朗深知其中利害,同时停手,先后与宋允执送信,传达了想要投靠朝廷的意向,宋世子没有见他们任何一人,而是先去了钱铜所在的小镇上接人。
半路下起了一场大雨。
电光闪烁,雷鸣震耳,宋允执到达钱铜所在的小镇时,天色将暮,暴雨模糊人视线,三公子远远看到密密麻麻的一行人停在官道上,随后一人从马车内出来,也未撑伞,径直朝他和钱娘子的方向而来。
到了跟前,那人一身盔甲未卸,当着三家的面,顶着雨雾抬头问他身旁的少女,“热闹看够了没?看够了便回家。”朴三公子方才认出来,他是宋世子。
她要借他的势,获取功劳,他给足她面子。
钱铜没料到他会来,急急忙忙去屋内找了一个油纸伞,冲入雨中,举到他头顶上,看他一身被淋透,满目心疼,“世子,会着凉...”
她不是说了,只是来看个热闹,很快回去。
宋允执没应,任由头上的水珠往下滚,从钱铜手中接过雨伞,把她遮得严严实实,领她回去,“先上车。”
——
一个多时辰的路程,宋允执再也没有露过面,一直与钱七娘子待在马车内,任凭平昌王怎么求见,都不予理会。
消息传进朴怀朗耳中,朴怀朗便也打消了去碰壁的念头,在达到扬州城之前,与三公子吩咐道:“待我进了知州府,你便去找钱家七娘子,答应她的条件。”
第88章
一场互殴,平昌王和朴怀朗的人马均损失惨重,再无力气对抗朝廷。宋允执的一万兵马挪到了扬州城外,态度很明显,是要将平昌王和朴怀朗二人困在扬州。
经此一战,平昌王的五个儿子还剩了两个,悲痛交加,对朴怀朗是恨透了,急于见宋允执,与上回的心境已大不相同。
他要让朴怀朗死,不惜一切代价。
路上求见了好几回,想借自己王爷的身份,占一个先入为主的优势,得知宋允执宁愿与钱家那位商户之女窝在马车内你侬我侬,也不愿意听他的投诚后,大骂了一句,“红颜祸水。”只能乖乖等宣召。
红颜祸水本人正面对着宋世子的冷脸。
初见之时他一身绿衣刚下船,穷酸潦倒,钱铜还是在一众人里一眼便认了出来,即便没瞧见他的脸,但气势骗不了人。
若他当时穿这么一身铠甲出现在她眼前,就算借她一百个胆子也不敢造次。加之他此时被冷雨浸透而变得愈发冷冰的脸色,钱铜还真有点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