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啊。”小世子猝不及防出了一声。
“怕我?”陛下语气似笑非笑,目光落在棚顶,没有看他。
向瑾摇头,察觉到陛下看不到,又道了一声“没有。”也是,什么亲密的事都做过了,又是自己要人家过来,还扭捏什么?
于是,小世子往回靠了靠,一只手顺着陛下的动作转过来,塞进那只宽大的手掌中。成景泽五指合拢,这只手他多年前在山中应是曾经无数次牵起过,触感如何记不得了,多少有些遗憾。如今握在手里,多了不少粗粝的磨炼。当下,他清晰地感受到,这已然是一个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男子的骨骼,甚至可以反过来,给予他支撑的力量。
“明日,”陛下交代,“我要出城,会带着大军将营地向前推进至边界。”
向瑾蹙眉,“这冰天雪地的,对面竟有异动?”
成景泽耐心解释,“乌蒙可汗暴毙非是天灾,大皇子与王后各执一词,指责对方毒害可汗,乌蒙内部乱成一锅粥。大皇子极力主战,急欲夺权,大约等不到开春,否则,西北十六部现有的九部盟军,也怕是夜长梦多。”
“可是……”向瑾在脑海中翻找着先祖的手札,“西北草场本就贫瘠,就算乌蒙为了这一战筹备充足,粮草也被咱们烧了大半,一时之间若要卷土重来,总不会征用族人的口粮吧……那样就动摇了根本,就算是主战派,也不至于如此莽撞犯了大忌……”
他边说边思索着,陛下也没打断他。
“啊,”向瑾蓦地转过头来,不可置信,“是之前应该送到丰城的粮草?!”
成景泽保持着平躺的姿势,幅度很小地点了点头。
向瑾气得呼吸都急促起来,他侧首凝着成景泽笔挺的眉骨和鼻梁还有冷硬的下颌线,好半天,又慢慢平静下来。
“是康王在背后捣鬼。”小世子恨声。
自古争权夺位,小到内宅大到朝堂,皆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一点他作为公侯家的子弟,自然明白。但凡事皆有底线,譬如通敌卖国便是不可触碰的底线,通过这样的手段即便上位,也免不了要遭后世非议诟病。当然,他没那么天真,史书为当权者颠倒是非粉饰黑白的伎俩他也一清二楚。
向瑾烦躁地眨了眨眼,手指不老实地在成景泽手心划拉,心里替人鸣不平,只有自家这位陛下,任凭外界歪曲抹黑,兀自置之不理。
陛下对他心中这些弯弯绕自是无从揣测,他只是待向瑾毛毛躁躁过后,冷静下来,方才接着叙话。
“刘壤明日一早便带人赶去雪山北麓,飞鹰军主力之前被诓去那边,遭遇几轮雪崩,不知损失几何。这边,冯文斌不堪大用,林枫不擅大战,无可用之将且派系林立,不乏心怀不轨者。”
向瑾蓦地想起来,“今晚的刺客审出幕后主使了吗?”
陛下言简意赅,“吕良,吕忠之子。”
小世子倒吸一口冷气,抬起另一只手轻轻捂上了嘴巴。吕良其人他不甚了解,大约儿时见过寥寥几面,印象模糊,不是什么很出彩的人物。但吕忠乃是他父亲同辈故交,在飞鹰军中除了向家人之外最有威望的存在。他父兄去世之后,吕忠代掌西北驻军至今,根基不可谓不深,这些年,家嫂与西北军中牵系也多仰仗老将军。据他所知,吕良乃吕忠独子,若是……
成景泽在掌心不老实的手背上点了点,示意他稍安勿躁,“误导的军情是他给出的,吕将军中的毒也是他下的……军中情形复杂,但也未必草木皆兵。”
“那他缘何狗急跳墙?”
“吕良其人城府不深,康王许以重利诱惑,归根结底是看重其父的身份与影响。他起先诓骗老将军,一次得手,但也露了马脚,不得不下狠手。自以为向康王表了衷心,实则成了可有可无的弃子。”
向瑾接上,“因而他孤注一掷刺杀陛下?康王许他的难道是金山银山?”
成景泽缓慢地摇了摇头,这样的投机之辈他见多了,往往贪婪懦弱,一步错步步错,山穷水尽之际看似果敢血性一回,搭上的却是无数无辜者的性命。
暗杀皇帝,担的是诛九族的罪名。
这样的人,埋于军中尤其可怕。
陛下淡声,“不甘心罢了。”
向瑾与之不约而同地思及,“他一个不甘心……”
静默片刻,向瑾问,“明日出发?”
“嗯。”
“我……能去吗?”
陛下思索片刻,“待回暖一些吧。”
向瑾已然到了这里,虽未对外大肆声张,但也未曾刻意隐瞒,也确实不该瞒。向家人,荣国公府唯一的继承人,人来了,却缩在府中不入军,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向瑾不会甘愿,到了这一步,陛下也无法再拘着他。但眼下冰天雪地的,小世子又久病方愈,让人放心不下。
“好。”向瑾答应得利索。陛下的顾虑,他心知肚明。他也需得将身子骨恢复得硬朗一些,否则不但帮不上忙,净给人家添乱,他心里也过意不去。再者,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一旦踏入军营,身上的姓氏是荣耀更是责任与压力,他要对得起向家子弟的名头,也要不负列祖列宗乃至飞鹰军无数先烈的在天之灵。是以,他尚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不必急于一时。
“待我走后,你住在这里也好,想搬回荣国公府的话,带上无二他们。”
“嗯。”
两人就这样并肩躺在床上一句一句地聊着,身体没有很亲密,但神思坦然而松弛。向瑾最后不知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这一夜睡得格外踏实。
凌晨陛下起身,他迷迷糊糊地没有强迫自己爬起来送行。成景泽在他发顶揉了揉,说了句什么,他就又睡了过去。彻底清醒后,怅然若失了一小会儿,便打起精神收拾行装,带着养伤的无二和几个暗卫回了荣国公府。
然而,这般心平气和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当前方果如所料乱起来之后,喜忧参半的消息陆陆续续传回来,再望着隐约的烽烟战火,小世子便坐不住了。他思前想后,还是忍不住遣退了护送他离京的护卫,虽皆是向家衷心耿耿的亲信,但不可随意带入军中。他又打好了包袱,万事俱备,只欠一个由头。之前自作主张跑来就算了,如今在陛下监管之下
实在是瞌睡有人送枕头,他正犯愁之际,适逢无二和几个暗卫伤养得差不多了,向瑾软磨硬泡混入其中,直奔郊外大营。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尚有退路,结果一顿盘查过后,甫一踏入营地大门,还没摸清楚东南西北,就被对面风风火火的一团红影逮了个正着。
华楚扯着向瑾一路走至偏僻地方,回头梗着脖子,指着小世子朝身后人一句挑衅,“我又看上了荣国公府世子,这回像话了吗?”
第80章
“我就是看上了世子,你待如何?”华楚理直气壮。
“你,你,你你你……”无一气得脸红脖子粗,却也“你”不出个所以然来。
华楚冷笑,“过往是我不自量力,自作多情。今后,在下死不死活不活,看上谁看不上谁,不劳大人操心。”
向瑾目光从剑拔弩张的两人身上收回,又往自己全身上下打量,他此番前来未曾禀告,心虚着呢,是以换了套与无二他们一般的暗卫装束混于人后,又刻意低垂着脑袋,怎么还是如此轻易被认出来?
“你如何知晓是我?”向瑾心中好奇,顺口就问了出来,正好也缓和一下此刻凝重的氛围。
华楚闻言,兀地笑了,一本正经地,“世子花容月貌,一见难忘,在下朝思……”
“停,停,停。”向瑾赶紧抬手,满脸的不可思议。他恨不得退回至适才,将自己问出口的话追回来。这位女侠着实勇猛,他可不愿搅进旁人理不清的情债里。
就在三人诡异的尴尬间,一队卫兵从远处走向这方犄角旮旯。
无一认出此乃今日陛下身边值守的人,未做喝止。
来人与无一及华楚颔首,随后尊敬道,“世子,陛下有请。”
向瑾来不及思考,乖乖地跟着走了。
其实,来之前,他已然打好了腹稿,反正也不是第一回先斩后奏,就老老实实认错就好,陛下也拿他没什么办法。
“世子请。”侍卫将他带到一处营帐。
他深吸一口气,挑开厚重的帘子走了进去,却发现里边空无一人。向瑾赶忙转身出来,将人喊住,“请问,陛下……”
侍卫恭敬有加,“陛下请世子在此处歇息。”
“……”向瑾也不好多问,只得既来之则安之。
他钻回帐中,撂下帘子,细细打量。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营帐,四帷雪白洁净,一侧的地炉大约是刚点燃不长时间,尚未驱散掉满室的霜寒。地炉脚下加了两个火盆,正对着通气的小风口。另一侧铺着软塌和案几,向瑾走过去坐下,用手摸索着上好的狐皮。
不多时,帐子里便热了起来,他脱下厚重的大氅和棉袍,松弛地盘腿坐着。一路疾行,人困马乏,不知不觉便睡着了。中间无二过来送他的两小箱行李,又添了点炭火,奉上几样糕点,也没将人吵醒。
“怕我?”陛下语气似笑非笑,目光落在棚顶,没有看他。
向瑾摇头,察觉到陛下看不到,又道了一声“没有。”也是,什么亲密的事都做过了,又是自己要人家过来,还扭捏什么?
于是,小世子往回靠了靠,一只手顺着陛下的动作转过来,塞进那只宽大的手掌中。成景泽五指合拢,这只手他多年前在山中应是曾经无数次牵起过,触感如何记不得了,多少有些遗憾。如今握在手里,多了不少粗粝的磨炼。当下,他清晰地感受到,这已然是一个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男子的骨骼,甚至可以反过来,给予他支撑的力量。
“明日,”陛下交代,“我要出城,会带着大军将营地向前推进至边界。”
向瑾蹙眉,“这冰天雪地的,对面竟有异动?”
成景泽耐心解释,“乌蒙可汗暴毙非是天灾,大皇子与王后各执一词,指责对方毒害可汗,乌蒙内部乱成一锅粥。大皇子极力主战,急欲夺权,大约等不到开春,否则,西北十六部现有的九部盟军,也怕是夜长梦多。”
“可是……”向瑾在脑海中翻找着先祖的手札,“西北草场本就贫瘠,就算乌蒙为了这一战筹备充足,粮草也被咱们烧了大半,一时之间若要卷土重来,总不会征用族人的口粮吧……那样就动摇了根本,就算是主战派,也不至于如此莽撞犯了大忌……”
他边说边思索着,陛下也没打断他。
“啊,”向瑾蓦地转过头来,不可置信,“是之前应该送到丰城的粮草?!”
成景泽保持着平躺的姿势,幅度很小地点了点头。
向瑾气得呼吸都急促起来,他侧首凝着成景泽笔挺的眉骨和鼻梁还有冷硬的下颌线,好半天,又慢慢平静下来。
“是康王在背后捣鬼。”小世子恨声。
自古争权夺位,小到内宅大到朝堂,皆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一点他作为公侯家的子弟,自然明白。但凡事皆有底线,譬如通敌卖国便是不可触碰的底线,通过这样的手段即便上位,也免不了要遭后世非议诟病。当然,他没那么天真,史书为当权者颠倒是非粉饰黑白的伎俩他也一清二楚。
向瑾烦躁地眨了眨眼,手指不老实地在成景泽手心划拉,心里替人鸣不平,只有自家这位陛下,任凭外界歪曲抹黑,兀自置之不理。
陛下对他心中这些弯弯绕自是无从揣测,他只是待向瑾毛毛躁躁过后,冷静下来,方才接着叙话。
“刘壤明日一早便带人赶去雪山北麓,飞鹰军主力之前被诓去那边,遭遇几轮雪崩,不知损失几何。这边,冯文斌不堪大用,林枫不擅大战,无可用之将且派系林立,不乏心怀不轨者。”
向瑾蓦地想起来,“今晚的刺客审出幕后主使了吗?”
陛下言简意赅,“吕良,吕忠之子。”
小世子倒吸一口冷气,抬起另一只手轻轻捂上了嘴巴。吕良其人他不甚了解,大约儿时见过寥寥几面,印象模糊,不是什么很出彩的人物。但吕忠乃是他父亲同辈故交,在飞鹰军中除了向家人之外最有威望的存在。他父兄去世之后,吕忠代掌西北驻军至今,根基不可谓不深,这些年,家嫂与西北军中牵系也多仰仗老将军。据他所知,吕良乃吕忠独子,若是……
成景泽在掌心不老实的手背上点了点,示意他稍安勿躁,“误导的军情是他给出的,吕将军中的毒也是他下的……军中情形复杂,但也未必草木皆兵。”
“那他缘何狗急跳墙?”
“吕良其人城府不深,康王许以重利诱惑,归根结底是看重其父的身份与影响。他起先诓骗老将军,一次得手,但也露了马脚,不得不下狠手。自以为向康王表了衷心,实则成了可有可无的弃子。”
向瑾接上,“因而他孤注一掷刺杀陛下?康王许他的难道是金山银山?”
成景泽缓慢地摇了摇头,这样的投机之辈他见多了,往往贪婪懦弱,一步错步步错,山穷水尽之际看似果敢血性一回,搭上的却是无数无辜者的性命。
暗杀皇帝,担的是诛九族的罪名。
这样的人,埋于军中尤其可怕。
陛下淡声,“不甘心罢了。”
向瑾与之不约而同地思及,“他一个不甘心……”
静默片刻,向瑾问,“明日出发?”
“嗯。”
“我……能去吗?”
陛下思索片刻,“待回暖一些吧。”
向瑾已然到了这里,虽未对外大肆声张,但也未曾刻意隐瞒,也确实不该瞒。向家人,荣国公府唯一的继承人,人来了,却缩在府中不入军,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向瑾不会甘愿,到了这一步,陛下也无法再拘着他。但眼下冰天雪地的,小世子又久病方愈,让人放心不下。
“好。”向瑾答应得利索。陛下的顾虑,他心知肚明。他也需得将身子骨恢复得硬朗一些,否则不但帮不上忙,净给人家添乱,他心里也过意不去。再者,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一旦踏入军营,身上的姓氏是荣耀更是责任与压力,他要对得起向家子弟的名头,也要不负列祖列宗乃至飞鹰军无数先烈的在天之灵。是以,他尚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不必急于一时。
“待我走后,你住在这里也好,想搬回荣国公府的话,带上无二他们。”
“嗯。”
两人就这样并肩躺在床上一句一句地聊着,身体没有很亲密,但神思坦然而松弛。向瑾最后不知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这一夜睡得格外踏实。
凌晨陛下起身,他迷迷糊糊地没有强迫自己爬起来送行。成景泽在他发顶揉了揉,说了句什么,他就又睡了过去。彻底清醒后,怅然若失了一小会儿,便打起精神收拾行装,带着养伤的无二和几个暗卫回了荣国公府。
然而,这般心平气和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当前方果如所料乱起来之后,喜忧参半的消息陆陆续续传回来,再望着隐约的烽烟战火,小世子便坐不住了。他思前想后,还是忍不住遣退了护送他离京的护卫,虽皆是向家衷心耿耿的亲信,但不可随意带入军中。他又打好了包袱,万事俱备,只欠一个由头。之前自作主张跑来就算了,如今在陛下监管之下
实在是瞌睡有人送枕头,他正犯愁之际,适逢无二和几个暗卫伤养得差不多了,向瑾软磨硬泡混入其中,直奔郊外大营。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尚有退路,结果一顿盘查过后,甫一踏入营地大门,还没摸清楚东南西北,就被对面风风火火的一团红影逮了个正着。
华楚扯着向瑾一路走至偏僻地方,回头梗着脖子,指着小世子朝身后人一句挑衅,“我又看上了荣国公府世子,这回像话了吗?”
第80章
“我就是看上了世子,你待如何?”华楚理直气壮。
“你,你,你你你……”无一气得脸红脖子粗,却也“你”不出个所以然来。
华楚冷笑,“过往是我不自量力,自作多情。今后,在下死不死活不活,看上谁看不上谁,不劳大人操心。”
向瑾目光从剑拔弩张的两人身上收回,又往自己全身上下打量,他此番前来未曾禀告,心虚着呢,是以换了套与无二他们一般的暗卫装束混于人后,又刻意低垂着脑袋,怎么还是如此轻易被认出来?
“你如何知晓是我?”向瑾心中好奇,顺口就问了出来,正好也缓和一下此刻凝重的氛围。
华楚闻言,兀地笑了,一本正经地,“世子花容月貌,一见难忘,在下朝思……”
“停,停,停。”向瑾赶紧抬手,满脸的不可思议。他恨不得退回至适才,将自己问出口的话追回来。这位女侠着实勇猛,他可不愿搅进旁人理不清的情债里。
就在三人诡异的尴尬间,一队卫兵从远处走向这方犄角旮旯。
无一认出此乃今日陛下身边值守的人,未做喝止。
来人与无一及华楚颔首,随后尊敬道,“世子,陛下有请。”
向瑾来不及思考,乖乖地跟着走了。
其实,来之前,他已然打好了腹稿,反正也不是第一回先斩后奏,就老老实实认错就好,陛下也拿他没什么办法。
“世子请。”侍卫将他带到一处营帐。
他深吸一口气,挑开厚重的帘子走了进去,却发现里边空无一人。向瑾赶忙转身出来,将人喊住,“请问,陛下……”
侍卫恭敬有加,“陛下请世子在此处歇息。”
“……”向瑾也不好多问,只得既来之则安之。
他钻回帐中,撂下帘子,细细打量。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营帐,四帷雪白洁净,一侧的地炉大约是刚点燃不长时间,尚未驱散掉满室的霜寒。地炉脚下加了两个火盆,正对着通气的小风口。另一侧铺着软塌和案几,向瑾走过去坐下,用手摸索着上好的狐皮。
不多时,帐子里便热了起来,他脱下厚重的大氅和棉袍,松弛地盘腿坐着。一路疾行,人困马乏,不知不觉便睡着了。中间无二过来送他的两小箱行李,又添了点炭火,奉上几样糕点,也没将人吵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