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坐在旁边的闻于野不动声色,实则心虚地关掉了手机。
不过他关当然不管用,蒋艳辉毫不客气地劈手抢过卞舍春的手机:“你把人支出去就是为了给你决胜千里之外的?”
卞舍春本来不慌,出千出得理直气壮,嬉皮笑脸道:“那不然?”
话音未落,他却突然顿住了,因为蒋艳辉扫过他的屏幕,挑了下眉,转过头用口型无声质问:“‘考察期’?”
卞舍春不自觉往旁边飞快瞥了一眼,又用眼神告诉蒋艳辉:回头讲。
蒋艳辉笑了笑,把手机还给他,又骂道:“你也得踢出去。”
话虽如此,俩人一桌能开的纸牌游戏还是涉及到了他们的知识盲区,于是没来得及收的牌被摊在桌上,谁也没管,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了闲天,从牌桌挪到沙发,挪到落地窗旁的壁炉,几个人坐得并不近,仅仅是不费力就能听清彼此讲话的距离。
寒潮不知道在几时几分已然降临,飓风裹着雪碴席卷过原野,凛冽而暴戾,把天地都抹成一片粗劣的白,极端的混乱,看上去却极端的寂静。
他们关紧了门窗,趁着睡意未浓,还在聊着,毕竟这样才更容易忽视那种错觉——仿佛此间从未有生命存在,他们自己也不过是一片粗劣的白。
时针过了零点,尽管是东拉西扯的乱谈,也聊得深了一些。文学、梦想、爱,影影绰绰地在三言两语里掠过,像流沙里一瞬即逝的金砾。话题的主角转了一圈,最后又落到卞舍春身上。
蒋艳辉随口问他:“你最近在写什么?”
“校园悬疑,”一支中性笔在卞舍春手上转得飞快,他叹了口气,“刚开始写。”
“我记得你高中就写过悬疑推理,”蒋艳辉惯例刻薄他,“能不能走出舒适区啊?”
卞舍春冷笑一声,摇了摇手指:“并非舒适。”
他自嘲得咬牙切齿,一桌子都笑了。
路之苹托着脑袋问他:“你什么时候开始写的?”
“小学吧,”卞舍春眼珠子溜了一圈也没回忆出个具体的时间,微微笑着摇头,“就,瞎写。”
“能坚持这么多年,好厉害。”
“也放弃过。”他笑了笑,但没有多说。
所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的时刻,其实人往往是一无所觉的。真正有所察觉的,是那个齿轮开始卡壳的时候。
在意大利颠沛流离的那几年,他见过了太多的雕塑,听过了太多的音乐,看过了太多的戏剧,文艺复兴的幽灵徘徊在佛罗伦萨的每一条街道上,闪烁着人类顶峰的艺术之光,他时刻仰望着这些,却又时刻挣扎在生活的泥沼中,孤立无援,辗转反侧,好不容易租到适合的房子,墙壁上挂着无数美得像有灵魂的油画,他只是赞叹了一下,便想到,这装潢真难打扫。
他瞒着家里人转专业到了戏剧文学,求学路上不可谓不妙趣横生,也不可谓不心力交瘁。
就是在远离故土,“追求梦想”的这段时日里,他以为自己幡然醒悟了。他这二十来年里,虽说不成不就,但自诩潇洒随和看得开,唯独执迷不悟的,竟然都只是些虚幻的东西。
多看几部戏,多读几本书,笔尖键盘落下了洋洋洒洒动辄万字的风云际变,他的生活还是一团乱麻。
于是他决定“踏实”了,抛下了佛罗伦萨的美丽和苛待,便一并抛下了他的执迷不悟。
但是太无聊了。
太无聊了。生活,上班,一堆蝇营狗苟的破事儿,太无聊了。他还是得写点什么,他必须得写点什么,以逃避荒芜的现实。
有一种人就是这样,天生骨头比别人轻,踩不到地上。
他带着他快要干涸的才华,凭着一腔横冲直撞又漫无目的的创作欲,抛下了他好不容易攒到身上的重量,飞到了这里。
这里。他看向窗外,雪山像天神之剑,险拔地从黑沉沉的海上直冲九霄,就在他眼前。离他那么近,却又好像离他那么远。
他突然想起,在那个追极光的夜晚,在闻于野开着的老越野车上,闻于野问他,为什么要来北欧追极光,就因为没见过吗?
“我经常看到很多小说男主失恋了落魄了就要去北欧散心,来了北欧就一定要看极光,我也很想知道为什么啊!所以我就打算亲自体验一下。”
他半是玩笑半是搪塞地这么说,这样敷衍的回答,早该忘了,此刻却清晰地浮现在他脑海中。
另一个问题在他心中鼓动。
这情节太常见了,常见到烂俗。但是写北欧写极光的作者如此之多,有几个真去过呢?有谁亲眼见过呢?
故事虚幻为什么要执迷?文字浅薄为什么要琢磨?话已经让别人说尽了,为什么还要上下求索,扣尽肚子里最后一点墨水才肯罢休?
卞舍春一动不动地坐着,隔着落地窗,近乎痴迷地看着雪山,像看着什么虚幻的东西。但就在身旁,壁炉的火焰正窜动着,热度在空气里像脉搏一样起伏波动。风一阵一阵地撞着门窗,餐桌上一张纸牌轻飘飘地掉落,在瓷砖上磕出一声塑料的细响。世界在此刻是一间燃着壁炉的屋子,也是雪山、草地,无垠的宇宙。
他喃喃道:“吾生也有涯……”
闻于野听见他声音,转过头来:“怎么了?”
卞舍春长舒一口气,摇摇头,开玩笑似的说:“我感觉我悟了。”
“悟了什么?”闻于野笑道。
太深的思考总是私密的,不便也不好意思与人道,卞舍春含混着说:“创作吧。”
一般人听这话,多半是觉得他有了灵感,但闻于野看了他一会儿,却笑而不语,给他鼓了两下掌。
卞舍春莫名其妙,又有点窘迫和熨帖,复杂的情绪揉成了眼里浓郁的笑意:“干什么?”
“恭喜你,”闻于野说,“虽然不知道你具体在想什么,但你的表情,像是想通了什么困扰你很久的事。”
沉默时不见得,但闻于野认真跟别人说些什么的时候,身上竟有一种兄长般的气质,是一种当惯了“主心骨”的人身上才有的循循善诱。
他跟着卞舍春方才的目光看向窗外的雪山,心中感慨,计算机第一次对他说“helloworld”的时候,他应该也是那样的表情吧。
第30章 暴风雪山庄
12月24日,寒潮长驱直入地攻占了几乎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许多路段被封锁,闻于野来来回回看了好几次航班信息,有几班已经被取消了,而他明天飞回奥斯陆的那班至少目前还挂在页面上。
剧烈的暴雪浸透了极夜,长天与土地上蛰伏的生命都灰败一片,散发着混沌的光,那是地平线下的太阳用散射的余亮映照着铺天盖地的雪色。
这光并不明亮,但它蔑视了时间的流逝,让晨昏朝暮都变成一道没有方向的线,好在民宿的窗帘厚厚实实地将它挡了回去——在这个房间里,卞舍春睡觉的时候规定为黑夜,而他醒来的那一刻清晨才到来。
“早上好。”他慢吞吞地打开冰箱,给自己倒了杯果汁,眼睛也没睁开,跟闻于野含糊打了个招呼。刚从光怪陆离的梦里缓过来的思绪信马由缰地飞驰,想着这一觉睡得真爽,之后要是搬家就买个遮光好的窗帘。嗯,要是搬家的话搬去哪儿呢?……
闻于野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是看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13:26”,睁眼说瞎话道:“早上好。”
也不怪他起得晚,这人昨天不知道是从麻将还是鱼油里得到的启迪,大半夜突然灵感爆发,奈何没带键盘,借闻于野的电脑马不停蹄地敲了七千字——在闻于野睡着之前,他记得是这个数。
但是醒来之后,又少了两千,大概是大作家对自己太挑剔吧。
卞舍春没跟他强调别看文档内容,但闻于野犹豫了一下,还是没点进去看,只是顺手帮他备份了。
但是他似乎多虑了,因为卞舍春跟他问好完的下一句就是:“看了吗?讲讲读后感?”
“……没看。”
卞舍春似乎愣了一下,木木地咽下去一口冰镇的果汁,似乎醒了醒神,这才笑了:“也是。不过你可以看。”
他的那些狐朋狗友都恨不得在外面叫他网名,现成的文稿到了手上一定要大肆品鉴一番,头一回认识正经人,卞舍春还有点不适应。
闻于野得到了批准,光标一下子就移到了那个文档上,但还没来得及点开,他又回过头问:“你不饿吗?”
卞舍春点了点头。
闻于野顿了一下,结合题干,心想,这意思是饿还是不饿?
见他不说话,卞舍春似乎也反应过来这个点头的指代不明,不禁想起来之前在盘山公路上那句“你这是饿了吧?”,笑了起来:“还好。”
“烤了面包,”闻于野指了指厨房,“不过现在可能有点冷了,你可以再热两片。”
卞舍春移步去了厨房,边捻着面包,撕成片往嘴里塞,一边乐道:“我们住在如此天上人间的地方,就吃点面包片啊?”
不过他关当然不管用,蒋艳辉毫不客气地劈手抢过卞舍春的手机:“你把人支出去就是为了给你决胜千里之外的?”
卞舍春本来不慌,出千出得理直气壮,嬉皮笑脸道:“那不然?”
话音未落,他却突然顿住了,因为蒋艳辉扫过他的屏幕,挑了下眉,转过头用口型无声质问:“‘考察期’?”
卞舍春不自觉往旁边飞快瞥了一眼,又用眼神告诉蒋艳辉:回头讲。
蒋艳辉笑了笑,把手机还给他,又骂道:“你也得踢出去。”
话虽如此,俩人一桌能开的纸牌游戏还是涉及到了他们的知识盲区,于是没来得及收的牌被摊在桌上,谁也没管,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了闲天,从牌桌挪到沙发,挪到落地窗旁的壁炉,几个人坐得并不近,仅仅是不费力就能听清彼此讲话的距离。
寒潮不知道在几时几分已然降临,飓风裹着雪碴席卷过原野,凛冽而暴戾,把天地都抹成一片粗劣的白,极端的混乱,看上去却极端的寂静。
他们关紧了门窗,趁着睡意未浓,还在聊着,毕竟这样才更容易忽视那种错觉——仿佛此间从未有生命存在,他们自己也不过是一片粗劣的白。
时针过了零点,尽管是东拉西扯的乱谈,也聊得深了一些。文学、梦想、爱,影影绰绰地在三言两语里掠过,像流沙里一瞬即逝的金砾。话题的主角转了一圈,最后又落到卞舍春身上。
蒋艳辉随口问他:“你最近在写什么?”
“校园悬疑,”一支中性笔在卞舍春手上转得飞快,他叹了口气,“刚开始写。”
“我记得你高中就写过悬疑推理,”蒋艳辉惯例刻薄他,“能不能走出舒适区啊?”
卞舍春冷笑一声,摇了摇手指:“并非舒适。”
他自嘲得咬牙切齿,一桌子都笑了。
路之苹托着脑袋问他:“你什么时候开始写的?”
“小学吧,”卞舍春眼珠子溜了一圈也没回忆出个具体的时间,微微笑着摇头,“就,瞎写。”
“能坚持这么多年,好厉害。”
“也放弃过。”他笑了笑,但没有多说。
所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的时刻,其实人往往是一无所觉的。真正有所察觉的,是那个齿轮开始卡壳的时候。
在意大利颠沛流离的那几年,他见过了太多的雕塑,听过了太多的音乐,看过了太多的戏剧,文艺复兴的幽灵徘徊在佛罗伦萨的每一条街道上,闪烁着人类顶峰的艺术之光,他时刻仰望着这些,却又时刻挣扎在生活的泥沼中,孤立无援,辗转反侧,好不容易租到适合的房子,墙壁上挂着无数美得像有灵魂的油画,他只是赞叹了一下,便想到,这装潢真难打扫。
他瞒着家里人转专业到了戏剧文学,求学路上不可谓不妙趣横生,也不可谓不心力交瘁。
就是在远离故土,“追求梦想”的这段时日里,他以为自己幡然醒悟了。他这二十来年里,虽说不成不就,但自诩潇洒随和看得开,唯独执迷不悟的,竟然都只是些虚幻的东西。
多看几部戏,多读几本书,笔尖键盘落下了洋洋洒洒动辄万字的风云际变,他的生活还是一团乱麻。
于是他决定“踏实”了,抛下了佛罗伦萨的美丽和苛待,便一并抛下了他的执迷不悟。
但是太无聊了。
太无聊了。生活,上班,一堆蝇营狗苟的破事儿,太无聊了。他还是得写点什么,他必须得写点什么,以逃避荒芜的现实。
有一种人就是这样,天生骨头比别人轻,踩不到地上。
他带着他快要干涸的才华,凭着一腔横冲直撞又漫无目的的创作欲,抛下了他好不容易攒到身上的重量,飞到了这里。
这里。他看向窗外,雪山像天神之剑,险拔地从黑沉沉的海上直冲九霄,就在他眼前。离他那么近,却又好像离他那么远。
他突然想起,在那个追极光的夜晚,在闻于野开着的老越野车上,闻于野问他,为什么要来北欧追极光,就因为没见过吗?
“我经常看到很多小说男主失恋了落魄了就要去北欧散心,来了北欧就一定要看极光,我也很想知道为什么啊!所以我就打算亲自体验一下。”
他半是玩笑半是搪塞地这么说,这样敷衍的回答,早该忘了,此刻却清晰地浮现在他脑海中。
另一个问题在他心中鼓动。
这情节太常见了,常见到烂俗。但是写北欧写极光的作者如此之多,有几个真去过呢?有谁亲眼见过呢?
故事虚幻为什么要执迷?文字浅薄为什么要琢磨?话已经让别人说尽了,为什么还要上下求索,扣尽肚子里最后一点墨水才肯罢休?
卞舍春一动不动地坐着,隔着落地窗,近乎痴迷地看着雪山,像看着什么虚幻的东西。但就在身旁,壁炉的火焰正窜动着,热度在空气里像脉搏一样起伏波动。风一阵一阵地撞着门窗,餐桌上一张纸牌轻飘飘地掉落,在瓷砖上磕出一声塑料的细响。世界在此刻是一间燃着壁炉的屋子,也是雪山、草地,无垠的宇宙。
他喃喃道:“吾生也有涯……”
闻于野听见他声音,转过头来:“怎么了?”
卞舍春长舒一口气,摇摇头,开玩笑似的说:“我感觉我悟了。”
“悟了什么?”闻于野笑道。
太深的思考总是私密的,不便也不好意思与人道,卞舍春含混着说:“创作吧。”
一般人听这话,多半是觉得他有了灵感,但闻于野看了他一会儿,却笑而不语,给他鼓了两下掌。
卞舍春莫名其妙,又有点窘迫和熨帖,复杂的情绪揉成了眼里浓郁的笑意:“干什么?”
“恭喜你,”闻于野说,“虽然不知道你具体在想什么,但你的表情,像是想通了什么困扰你很久的事。”
沉默时不见得,但闻于野认真跟别人说些什么的时候,身上竟有一种兄长般的气质,是一种当惯了“主心骨”的人身上才有的循循善诱。
他跟着卞舍春方才的目光看向窗外的雪山,心中感慨,计算机第一次对他说“helloworld”的时候,他应该也是那样的表情吧。
第30章 暴风雪山庄
12月24日,寒潮长驱直入地攻占了几乎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许多路段被封锁,闻于野来来回回看了好几次航班信息,有几班已经被取消了,而他明天飞回奥斯陆的那班至少目前还挂在页面上。
剧烈的暴雪浸透了极夜,长天与土地上蛰伏的生命都灰败一片,散发着混沌的光,那是地平线下的太阳用散射的余亮映照着铺天盖地的雪色。
这光并不明亮,但它蔑视了时间的流逝,让晨昏朝暮都变成一道没有方向的线,好在民宿的窗帘厚厚实实地将它挡了回去——在这个房间里,卞舍春睡觉的时候规定为黑夜,而他醒来的那一刻清晨才到来。
“早上好。”他慢吞吞地打开冰箱,给自己倒了杯果汁,眼睛也没睁开,跟闻于野含糊打了个招呼。刚从光怪陆离的梦里缓过来的思绪信马由缰地飞驰,想着这一觉睡得真爽,之后要是搬家就买个遮光好的窗帘。嗯,要是搬家的话搬去哪儿呢?……
闻于野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是看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13:26”,睁眼说瞎话道:“早上好。”
也不怪他起得晚,这人昨天不知道是从麻将还是鱼油里得到的启迪,大半夜突然灵感爆发,奈何没带键盘,借闻于野的电脑马不停蹄地敲了七千字——在闻于野睡着之前,他记得是这个数。
但是醒来之后,又少了两千,大概是大作家对自己太挑剔吧。
卞舍春没跟他强调别看文档内容,但闻于野犹豫了一下,还是没点进去看,只是顺手帮他备份了。
但是他似乎多虑了,因为卞舍春跟他问好完的下一句就是:“看了吗?讲讲读后感?”
“……没看。”
卞舍春似乎愣了一下,木木地咽下去一口冰镇的果汁,似乎醒了醒神,这才笑了:“也是。不过你可以看。”
他的那些狐朋狗友都恨不得在外面叫他网名,现成的文稿到了手上一定要大肆品鉴一番,头一回认识正经人,卞舍春还有点不适应。
闻于野得到了批准,光标一下子就移到了那个文档上,但还没来得及点开,他又回过头问:“你不饿吗?”
卞舍春点了点头。
闻于野顿了一下,结合题干,心想,这意思是饿还是不饿?
见他不说话,卞舍春似乎也反应过来这个点头的指代不明,不禁想起来之前在盘山公路上那句“你这是饿了吧?”,笑了起来:“还好。”
“烤了面包,”闻于野指了指厨房,“不过现在可能有点冷了,你可以再热两片。”
卞舍春移步去了厨房,边捻着面包,撕成片往嘴里塞,一边乐道:“我们住在如此天上人间的地方,就吃点面包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