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臣妻 第92节
他动作滞住,收回了
手。
一向稳健的手微微发抖,许久,才平缓下来。
这雨似乎不会停歇了。
许久,漪容听见有人声马鸣,还有猎犬的声音。她起身,看了一眼再次昏迷的皇帝,呼吸沉重,疑心方才听到的声响都是错觉。
她抿抿唇,拿起蜡烛。
-
郑衍醒时,已是中午。
病床前的屏风外围了一圈大臣贵眷,一听里面贴身伺候的内监高声道“陛下醒了”,立刻进来,跪下高呼万岁,还有的对着上天方向叩首,谢过老天的庇佑。
他一动,就感到胸肋结结实实包扎上了几圈白布,左腿也固定住了。
郑衍飞快扫了一眼,命激动不已的人都退下,一个眼神,高辅良就伸手扶着他半坐起来。
高辅良眼含热泪,絮絮叨叨道:“陛下,程将军将您带回来的时候,奴这一颗心都快蹦出来了......”
郑衍问:“她人呢?”
高辅良动作一顿,将皇帝扶起,在皇帝锐利依旧的目光下缓缓跪下。
“回陛下的话,皇后身体康健。”
郑衍心跳蓦然加快一瞬,再次问道:“她人呢?”
高辅良叩首,冷汗涔涔。
“皇后一早就坚持走了。”
“她让奴转告您,陛下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她愿在越州家中为您开辟一个佛堂,常年为您祈福。”
第71章
郑衍沉默许久。
他身上的伤处都已严密包扎,一时并未感到身上疼痛。他微抿着唇,微不可闻的一声轻叹后,他问:“昨夜的山洪可有殃及百姓?”
高辅良恭声回禀道:“回陛下的话,昨夜收留您和皇后的村庄一切安好,但东潭山西侧极近的地方有十几户村民受灾,令狐大人已经命人去救灾抚恤。”
郑衍道:“卖儿卖女的务必拦着,直接给银钱。”
内官应下,等着皇帝下一句的吩咐,却迟迟没有等到。
皇帝半阖着眼,靠在柔软绸垫上,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什么。
片刻,郑衍道:“去路家别院。”
内官大吃一惊,连忙跪下阻拦道:“陛下,您伤了胸肋和一条腿,太医说您必须静养一段时日,绝对不能轻易走动,否则只怕伤上加伤啊!”
郑衍轻嗤一声,命令道:“拿镜子来。”
“聋了?”
内官一动不动,郑衍微微挑眉。
高辅良咽了口唾沫,叩首,命人去拿铜镜。
皇帝刚被抬回行宫时,身上的伤暂且不说,一张脸除了肉眼可见是树枝石头的擦伤,还有鲜红的五个指印。
闻讯赶来的大臣里有一个“这这这”了半天都没说出话的,其他人不知是否猜到,但都装作没有看见。太医来的时候嘴上自然也不会说什么,却不能装没看见,小心翼翼上了药,过了半日,还残留着印子,可见下手之人绝没有手下留情。
两个内监捧着清晰光亮的镜子,郑衍抬眼,神色一滞。
他难以置信地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郑衍搜寻着脑中的记忆,怎么也想不到昨夜自己何时挨打过。他锐利的目光扫向一旁,高辅良小声道:“陛下,奴问过找到您的程小将军,他说找到您时,您脸上就已经有了。”
他再次抬手摸了摸。
其实不用想也知道,只有她敢如此放肆狂悖。昨夜这种关头竟还有心思打他,莫非还上瘾了不成?
郑衍紧抿嘴唇,好半晌,开口道:“她身体如何?”
“回陛下的话,昨夜皇后回到行宫时站不住,人险些原地摔倒,幸而身边人扶了一把。太医命人熬了补汤请皇后立刻喝下,又给皇后隔衣针灸一番,皇后才缓过来,然后就坚持要回路家。程将军原想亲自护送皇后的,皇后不准,命他传信给路家来接,又留了托奴转告的话。”这回,高辅良干脆一五一十都说了。
郑衍微笑道:“你说她的话里有几分真?”
不等高辅良回答,郑衍嗤道:“朕才不信她会在家念经。”
内官讪讪赔笑,不过片刻,随扈的几个重臣求见。昨夜发生的天灾乃是几十年不遇,连越州县志都没有此类记载。这一是祸及百姓,二是十分不吉利,何况皇帝本人还受了重伤。值得庆幸的是,帝后被冲走的南侧还算安全,救助还算及时。
但总要弄清楚陛下和皇后怎会身边没有任何扈从在东潭山。
大臣们问了几句,陛下语焉不详,众人也就不追问了,转而苦口婆心劝诫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贵躯怎能不携带仆从......
皇帝耐心听了几句,就命众人告退。
“太医可有说朕要休养多久?”
“回陛下的话,太医的意思是请您静养三个月。”高辅良答道。
在江南停留三个月是不可能的。左右他眼下虽行动不便,但不愁有人抬有人搀扶,坐船回京不是问题。
郑衍摸摸下颌,沉吟片刻,命令道:“五日后出发。”
没有再提要去路家的事。
之后的三日,郑衍一直在寝殿内静养。他连大臣都不召见了,每日坐在床榻上读书,与自己下棋,或是出神。
陛下这段时日很少开口。
寝殿里服侍的人都感到了皇帝不佳甚至可以说得上低落的心情,在皇帝身边久了,多少也都能猜到这是为了什么。
这几日江南各地官员都来求见,行宫里的大臣贵眷也日日问安,尽管皇帝是从来不见。
但皇后一直没有来过。
自然了,路家还是派人来问安过的。
但同在一城,皇后一直没有来。
这夜,眼看还有两日就要回京。床畔一盏比人高的灯树下,映照殿内明亮无比,郑衍突然扔下手中的一卷策乱,道:“太亮了。”
内监觑着皇帝的脸色熄烛,只留了两只蜡烛,顿时幽暗不少。
秋夜的静谧寂寥,侵袭着寝殿,丝丝缕缕的寒凉从半开的窗户流入。
“传她来见朕。”
许久,皇帝命令道。
过了约摸半个时辰后,漪容在宫人的引路下进了寝殿。这几日她亦是在家中静养,日日针灸熏艾,才能勉强活动自己的肩膀手臂。偶尔梦到山洪暴发的光景,醒来脸色煞白。
不过须臾,殿内就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人。
朦朦胧胧中,一道素色纱幕在夜风中飘荡,状若水波,漪容心一颤,上前行礼。
“坐。”
她依言在皇帝床榻前的一张椅上坐下。
沉默许久,漪容坐立不安。相比遇灾那一夜,他看起来好多了。但短短几日,皇帝似是消瘦不少,脸色仍有些苍白,坐在床榻上,目光幽幽。
她正想开口问皇帝身体如何时,郑衍已经开了口。
“你日后不要再独自出门了,”郑衍微微蹙眉,“你家长辈就不管束你吗?”
漪容道:“我是想着,往后余生或许再也不能出门了,很想尽力快活几回。独自骑马出游,是我前二十年都不曾体味过的自在。我母亲知道我的念头,就不再管我,至于其他长辈,也不敢管我。”
她微笑着。
郑衍静静凝望她,似是感叹道:“这又是朕的错了。”
漪容连忙道:“陛下,我并无此意。”
“即使想自由自在,也不该独自住在山林里。天灾是意外,若是遇到歹人,你打算如何应对?”
她其实猜到木屋外是何人才敢开门,但自然不会说出口,道:“在陛下治下,越州路不拾遗,何来歹人?您的身体......可还好吗?”
郑衍没有回答,严肃道:“你不能再这么做了。”
漪容应下,从他的话里听出了别的意思。
他应该是准许了她留在越州的家中吧?
这样最好。
她低声道:“多谢陛下,多谢陛下救我。”
“朕说过了,你也救了朕,
”郑衍轻描淡写道,“你的力气倒是够大。”
漪容没说她至今都疼痛得厉害,只能小小挪动手臂,连适才的行礼动作时都必须用力。那口气散后,迟来的痛觉铺天盖地般。
若是再来一次,或是平常情状,别说扶起没有知觉的皇帝走路,有知觉的皇帝她都拉不起来。
她笑道:“陛下是知道的,我一向身子康健。”
亦是轻描淡写的语气。
漪容垂着眼,突然想起自己过去拼命的两回。
一回是中毒后她忍着剧痛将人打晕了,一回是将不怀好意的送信人给狠狠摁在了地上。
若是崔澄知道了,一定会说“我的容容真厉害”,再笑嘻嘻告诉她这种事他都会替她做的。。
而皇帝......
第一桩没什么好说的,她亲自动手制服送信人的事后来告诉过他,被他严肃地训斥了一顿为何要自己动手,命令她日后不得再亲自冒险。
而这回,他竟也平和地夸赞了她。
不知为何,她心中说不出的难过。
她垂眉敛目,整个人安静得疏远得如同此时此刻的月色。郑衍沉默地看了半晌,问:“你身上还疼吗?”
手。
一向稳健的手微微发抖,许久,才平缓下来。
这雨似乎不会停歇了。
许久,漪容听见有人声马鸣,还有猎犬的声音。她起身,看了一眼再次昏迷的皇帝,呼吸沉重,疑心方才听到的声响都是错觉。
她抿抿唇,拿起蜡烛。
-
郑衍醒时,已是中午。
病床前的屏风外围了一圈大臣贵眷,一听里面贴身伺候的内监高声道“陛下醒了”,立刻进来,跪下高呼万岁,还有的对着上天方向叩首,谢过老天的庇佑。
他一动,就感到胸肋结结实实包扎上了几圈白布,左腿也固定住了。
郑衍飞快扫了一眼,命激动不已的人都退下,一个眼神,高辅良就伸手扶着他半坐起来。
高辅良眼含热泪,絮絮叨叨道:“陛下,程将军将您带回来的时候,奴这一颗心都快蹦出来了......”
郑衍问:“她人呢?”
高辅良动作一顿,将皇帝扶起,在皇帝锐利依旧的目光下缓缓跪下。
“回陛下的话,皇后身体康健。”
郑衍心跳蓦然加快一瞬,再次问道:“她人呢?”
高辅良叩首,冷汗涔涔。
“皇后一早就坚持走了。”
“她让奴转告您,陛下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她愿在越州家中为您开辟一个佛堂,常年为您祈福。”
第71章
郑衍沉默许久。
他身上的伤处都已严密包扎,一时并未感到身上疼痛。他微抿着唇,微不可闻的一声轻叹后,他问:“昨夜的山洪可有殃及百姓?”
高辅良恭声回禀道:“回陛下的话,昨夜收留您和皇后的村庄一切安好,但东潭山西侧极近的地方有十几户村民受灾,令狐大人已经命人去救灾抚恤。”
郑衍道:“卖儿卖女的务必拦着,直接给银钱。”
内官应下,等着皇帝下一句的吩咐,却迟迟没有等到。
皇帝半阖着眼,靠在柔软绸垫上,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什么。
片刻,郑衍道:“去路家别院。”
内官大吃一惊,连忙跪下阻拦道:“陛下,您伤了胸肋和一条腿,太医说您必须静养一段时日,绝对不能轻易走动,否则只怕伤上加伤啊!”
郑衍轻嗤一声,命令道:“拿镜子来。”
“聋了?”
内官一动不动,郑衍微微挑眉。
高辅良咽了口唾沫,叩首,命人去拿铜镜。
皇帝刚被抬回行宫时,身上的伤暂且不说,一张脸除了肉眼可见是树枝石头的擦伤,还有鲜红的五个指印。
闻讯赶来的大臣里有一个“这这这”了半天都没说出话的,其他人不知是否猜到,但都装作没有看见。太医来的时候嘴上自然也不会说什么,却不能装没看见,小心翼翼上了药,过了半日,还残留着印子,可见下手之人绝没有手下留情。
两个内监捧着清晰光亮的镜子,郑衍抬眼,神色一滞。
他难以置信地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郑衍搜寻着脑中的记忆,怎么也想不到昨夜自己何时挨打过。他锐利的目光扫向一旁,高辅良小声道:“陛下,奴问过找到您的程小将军,他说找到您时,您脸上就已经有了。”
他再次抬手摸了摸。
其实不用想也知道,只有她敢如此放肆狂悖。昨夜这种关头竟还有心思打他,莫非还上瘾了不成?
郑衍紧抿嘴唇,好半晌,开口道:“她身体如何?”
“回陛下的话,昨夜皇后回到行宫时站不住,人险些原地摔倒,幸而身边人扶了一把。太医命人熬了补汤请皇后立刻喝下,又给皇后隔衣针灸一番,皇后才缓过来,然后就坚持要回路家。程将军原想亲自护送皇后的,皇后不准,命他传信给路家来接,又留了托奴转告的话。”这回,高辅良干脆一五一十都说了。
郑衍微笑道:“你说她的话里有几分真?”
不等高辅良回答,郑衍嗤道:“朕才不信她会在家念经。”
内官讪讪赔笑,不过片刻,随扈的几个重臣求见。昨夜发生的天灾乃是几十年不遇,连越州县志都没有此类记载。这一是祸及百姓,二是十分不吉利,何况皇帝本人还受了重伤。值得庆幸的是,帝后被冲走的南侧还算安全,救助还算及时。
但总要弄清楚陛下和皇后怎会身边没有任何扈从在东潭山。
大臣们问了几句,陛下语焉不详,众人也就不追问了,转而苦口婆心劝诫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贵躯怎能不携带仆从......
皇帝耐心听了几句,就命众人告退。
“太医可有说朕要休养多久?”
“回陛下的话,太医的意思是请您静养三个月。”高辅良答道。
在江南停留三个月是不可能的。左右他眼下虽行动不便,但不愁有人抬有人搀扶,坐船回京不是问题。
郑衍摸摸下颌,沉吟片刻,命令道:“五日后出发。”
没有再提要去路家的事。
之后的三日,郑衍一直在寝殿内静养。他连大臣都不召见了,每日坐在床榻上读书,与自己下棋,或是出神。
陛下这段时日很少开口。
寝殿里服侍的人都感到了皇帝不佳甚至可以说得上低落的心情,在皇帝身边久了,多少也都能猜到这是为了什么。
这几日江南各地官员都来求见,行宫里的大臣贵眷也日日问安,尽管皇帝是从来不见。
但皇后一直没有来过。
自然了,路家还是派人来问安过的。
但同在一城,皇后一直没有来。
这夜,眼看还有两日就要回京。床畔一盏比人高的灯树下,映照殿内明亮无比,郑衍突然扔下手中的一卷策乱,道:“太亮了。”
内监觑着皇帝的脸色熄烛,只留了两只蜡烛,顿时幽暗不少。
秋夜的静谧寂寥,侵袭着寝殿,丝丝缕缕的寒凉从半开的窗户流入。
“传她来见朕。”
许久,皇帝命令道。
过了约摸半个时辰后,漪容在宫人的引路下进了寝殿。这几日她亦是在家中静养,日日针灸熏艾,才能勉强活动自己的肩膀手臂。偶尔梦到山洪暴发的光景,醒来脸色煞白。
不过须臾,殿内就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人。
朦朦胧胧中,一道素色纱幕在夜风中飘荡,状若水波,漪容心一颤,上前行礼。
“坐。”
她依言在皇帝床榻前的一张椅上坐下。
沉默许久,漪容坐立不安。相比遇灾那一夜,他看起来好多了。但短短几日,皇帝似是消瘦不少,脸色仍有些苍白,坐在床榻上,目光幽幽。
她正想开口问皇帝身体如何时,郑衍已经开了口。
“你日后不要再独自出门了,”郑衍微微蹙眉,“你家长辈就不管束你吗?”
漪容道:“我是想着,往后余生或许再也不能出门了,很想尽力快活几回。独自骑马出游,是我前二十年都不曾体味过的自在。我母亲知道我的念头,就不再管我,至于其他长辈,也不敢管我。”
她微笑着。
郑衍静静凝望她,似是感叹道:“这又是朕的错了。”
漪容连忙道:“陛下,我并无此意。”
“即使想自由自在,也不该独自住在山林里。天灾是意外,若是遇到歹人,你打算如何应对?”
她其实猜到木屋外是何人才敢开门,但自然不会说出口,道:“在陛下治下,越州路不拾遗,何来歹人?您的身体......可还好吗?”
郑衍没有回答,严肃道:“你不能再这么做了。”
漪容应下,从他的话里听出了别的意思。
他应该是准许了她留在越州的家中吧?
这样最好。
她低声道:“多谢陛下,多谢陛下救我。”
“朕说过了,你也救了朕,
”郑衍轻描淡写道,“你的力气倒是够大。”
漪容没说她至今都疼痛得厉害,只能小小挪动手臂,连适才的行礼动作时都必须用力。那口气散后,迟来的痛觉铺天盖地般。
若是再来一次,或是平常情状,别说扶起没有知觉的皇帝走路,有知觉的皇帝她都拉不起来。
她笑道:“陛下是知道的,我一向身子康健。”
亦是轻描淡写的语气。
漪容垂着眼,突然想起自己过去拼命的两回。
一回是中毒后她忍着剧痛将人打晕了,一回是将不怀好意的送信人给狠狠摁在了地上。
若是崔澄知道了,一定会说“我的容容真厉害”,再笑嘻嘻告诉她这种事他都会替她做的。。
而皇帝......
第一桩没什么好说的,她亲自动手制服送信人的事后来告诉过他,被他严肃地训斥了一顿为何要自己动手,命令她日后不得再亲自冒险。
而这回,他竟也平和地夸赞了她。
不知为何,她心中说不出的难过。
她垂眉敛目,整个人安静得疏远得如同此时此刻的月色。郑衍沉默地看了半晌,问:“你身上还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