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165节
夏春花身为寡妇,在这些事情上比周大海他们还要敏.感,这两天她虽然在山上干活,但是吃住都是回家吃的,就怕和两个大男人在一起吃饭不方便。
夏春花已经想好了,等茶园的活清闲一点后,她就和叶宁说一声,让她在茶园的另一边搭个窝棚歇脚。
“春花姐!” 叶宁跑近了才喊:“虫子在哪?严重吗?”
本来弯腰查看茶树情况的夏春猛地站起来,怕叶宁责怪自己,她如同倒豆子一般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叶小姐,你可来了!就在那边,我早上发现的,我去山上找过你叔叔的,他让我把长虫的叶子摘下来,然后再在茶树上喷撒大蒜水,我都按照他的法子做了,长虫的茶叶我都少了,只留了几张想给你看,就在平房那边的空桶里放着。”
叶宁又急急忙忙地跟着夏春花炮灰了平房,等她把木桶上盖着的簸箕挪开佛,叶宁立刻探头往桶里看去。
只见桶里的几张茶叶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黑褐色小虫,虽然这些小虫比芝麻粒还小,但是挤满了茶叶不说,还一动一动的,这要是让那些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了,保管得‘嘎巴’一下就死这里。
“这是……茶蚜?” 叶宁皱着眉,她之前查资料时见过这种虫子的照片,这种蚜虫专害茶树,茶蚜成虫和若虫群集于芽梢和嫩叶背面刺吸汁液,致使新梢发育不.良,芽叶细弱、卷缩,甚至芽梢枯死。
其排泄物污染还会污染茶苗嫩梢,诱发煤烟病发生,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
受害芽叶制成的干茶色暗,茶汤混浊且带腥味,色香味均极低劣。
放眼整个山市,叶宁还是第一个大规模种茶的,以往夏春花他们只在山上见过野菜树,完全不知道这茶树应该怎么打理,只能急道:“我早上把长了虫的叶子全部摘了,好在发现得及时,只有七八颗茶树染了虫,我给那几棵茶树附近的茶树都洒了大蒜水,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叶宁蹲下身,用手指拎起叶片抖了抖,然而叶片上的小虫吸附得特别的紧,并没有因为她的动作掉下来多少。
叶宁回忆了一下茶蚜的生长习性后,皱眉道:“这虫子繁殖得快,入秋后就是它们的产卵高峰期期了,得赶紧想办法处理,不然等虫害蔓延开了,这事就棘手了。”
“春花姐你今天处理得很及时,等会麻烦你再去把那几棵茶树下面的枯枝腐叶,还有表面的那层浮土全都清理出来,我担心下面还藏着有虫卵。”
“哎!” 夏春花也顾不上紧张了,扛起抓耙就往茶园里走,叶宁背上背篓跟在她身后。
到地方后,叶宁蹲在茶树下,仔细地翻看起了几棵茶树的叶片。
还好发现得早,只有十来棵树受了影响,其他茶树暂时没事。
叶宁想起现代茶园对付这种蚜虫的法子,要么直接用生物农药灭杀,要么就买一批七星瓢虫放进茶园里,七星瓢虫是茶蚜的天敌,不过一时半会儿她也买不到这么多七星瓢虫。
只能让夏春花多注意这边的情况,一旦发现长了虫,就及时摘掉:“这段时间你辛苦一点,我再去找卖我茶树苗的老板打听一下,看用什么药灭杀效果好一些。”
“好。” 见叶宁没有怪罪自己,也是打从心里松了一口气。
因为茶树长虫的事情,叶宁急着回现代查资料买农药,也没心思和周大海、夏春花他们多聊了,把礼盒交到他们手里后,就急急忙忙地让顾骁送她回山上了。
难得见到叶宁这样一脸凝重的样子,顾骁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忍不住出声问道:“有我能做的事情吗?”
知道顾骁担心茶园的情况,叶宁强打起精神笑着摇了摇头:“没事,茶蚜本来就是茶园里常见的虫害,回头我把药买回来喷上就没问题了。”
听叶宁说完,顾骁只恨自己会的太少了,要是他会治茶树的病就好了:“要不要去市里的农技站找技术员问一问?”
和现代不一样,现在的专家还是极为值得信任的,哪怕是农民,地里的庄稼出了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农技站找专家寻找解决办法。
叶宁沉吟片刻后才摆手道:“算了,我先找茶园的老板问一问吧,我们这边没有种茶树的,技术员也不一定知道该怎么解决。”
知道叶宁有事要忙,加上叶卫明虎视眈眈地在一旁等着,顾骁也没在山上多待,只略坐了一会儿,把院子里的建材装了满满一车后就离开了,
顾骁这一走,叶宁立刻就坐不住了:“我要回去查资料买农药,你要和我一起过去不?”
叶卫明摆了摆手:“不了,等会儿江钰她们回来了见我不在家,心里会犯嘀咕,你自己先回去吧。”
叶宁点了点头,也没多说什么,起身去厨房舀了一碗豆角箜饭,混着米汤吃完后就直接拎起自己的挎包回了现代。
现代时空的高温令人窒息,叶宁刚回到谷仓就被闷热的气浪包围,想着之前新闻上说的今年的全国人民的用电量又破了新高,她放弃了要开客厅的立式空调,直接回了房间,她的这种行为,怎么不算是为节约用电做了一点小贡献呢。
叶宁回到房间打开空调后,随着风口吹出的凉风,她总算是活了过来。
掏出手机在网上查清楚茶蚜的虫害防护后,叶宁在小本本上记下要用的药品名字后,也是深吸了一口气,给自己做了好一会儿心理建设后,才下楼抄起车钥匙骑着车去了镇上的农资站。
到了农资站后叶宁立刻掏出小本本问道:“老板,你这里有苦参碱、印楝素、鱼藤酮或者蚜霉菌卖不?”
其实驱灭蚜虫最有效的还是那些化学药剂,不过叶宁怕农药残留影响茶叶的质量,挑挑选选之下,选定的都是生物农药。
也是因为查过治疗,叶宁才知道乡下随处可见的苦楝树,竟然是制作杀虫药的主要材料,而且苦楝子油不但可以用于治疗头癣、疥癣等头部皮肤病,还能很好的灭杀头虱。
江钰和顾灵的头上都有虱子,虽然叶宁从来没有长过这玩意儿,但是在八十年代,虱子在妇女和小孩之间还是一种很常见的寄生虫。
叶宁在网上下单了两瓶,准备回头给两人试试。
虽然农资店的老板觉得叶宁的穿着打扮看起来并不像是种地的人,但是开门做生意,这两样农药对人头又没什么特别大的害处,他也没深究,只从柜台里拿了两瓶药出来:“苦参碱、印楝素,虫害不是很严重的话,就十克兑一升水,严重的就二十克兑一升水。”
叶宁拿起柜台上的两瓶药水仔细地看了一遍犹不放心,又和老板确认了一遍:“这东西能治茶蚜吧?”
农资店老板不怎么确定的回道:“可以吧,大部分的蚜虫用它应该都能治。”
有了老板这句话,叶宁总算是放心了,当即就大手一挥道:“行,那麻烦您一样给我来两箱?”
叶宁这话一出,农资店的老板都不由得怀疑起了自己的耳朵:“你说多少?两瓶还是两箱?”
叶宁点了点头,斩钉截铁道:“你没听错,就是这两样杀虫药,麻烦你一样给我来两箱。”
闻言老板的表情空白了一瞬,随后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不是姑娘,这两样杀虫药虽然不是什么难买的东西,但是你一下子买这么多,我还得问问你的用处。”
叶宁一看就知道老板误会了,当即就笑着解释道:“老板你误会了,我是家里的茶树长了茶蚜,买回去杀虫的。”
虽然老板想卖货赚钱,但他更怕客人心里没数胡乱消费,完了回头再来找他退货,当即又提醒道:“要是只有几棵茶树,你也用不着买这么多啊,买两瓶回去怎么都足够用了。”
叶宁耐着性子解释道:“我知道,我家里有个小茶园,虫害很严重,看情况是必须得下重要了,我一次多买点,省得回头再跑。”
有了叶宁这句话,农资店的老板总算是没有再多说什么,只一脸为难道:“我店里现在没有这么多货,你先一样拿着一箱,要是不够,回头我补上货了你再来。”
叶宁仔细问了一下,这两样杀虫剂一百克一瓶,一箱五十瓶,就茶园的那个情况,倒是够用了。
这杀虫剂价格倒也不算贵,一瓶七八块钱,叶宁各买了两箱,最后也没花去多少钱,看她一次买了这么多,老板还给送了两个大喷壶。
这么大的喷壶要放在日杂店,怎么也得卖个十几块钱,叶宁没想到老板会这么大方。
意识到叶宁心里想的是什么后,老板笑着解释道:“不是我花钱进的,是厂家送的,你这不正好用的上吗。”
叶宁抿嘴一笑:“确实用得上,有现成的也省得我再另外买了,你再给我拿一些这个季节适合种的菜种。”
叶卫明和马玉书早就念叨过山上院子附近的地就这么空着可惜了,早就想在山上种点菜了,这不是每天各种事情不断,也想不起来买菜种,今天她正好顺便给买回去。
在农资店消费了大几百块钱后,叶宁怕在镇上遇到家里的亲戚后,人家问起父母国外旅游的事情不好回答,连她最爱的零食店和水果店都没去,只在带着口罩路边买了一些葡萄和蟠桃就回村里了。
崔维诚到底和叶宁手底下的这些工人不一样,对方是知道她的底细的,既然后面要继续走动,那她给对方准备的节礼就不能太普通。
时下大部分人都觉得体面的红糖、白糖叶宁是不好意思送的,但是这品相极佳的葡萄和蟠桃要是和月饼装在一起,应当还是挺体面的。
回到家里后,叶宁也没急着把药送过去,而是先在房间里用吹风机把药瓶上所有的标贴都给揭掉后,才把这些杀虫剂重新用没有标识的快递纸箱装了起来。
叶宁已经想好了,明天她把药拿去交给夏春花的时候,就说之前自己买茶苗的时候,人家老板就顺便送过她药粉和杀虫剂,只不过被她给搞忘记了,这回家后去杂物间翻了翻,就被她给找到了。
确定这番说辞没有问题后,叶宁怕这会儿搬着东西回去会和江钰她们撞上,又心安理得地躺在床上刷起了短视频。
一直等到太阳落山后,叶宁才开始往那边运东西,现在昼长夜短,晚上七点多天都还亮着,倒是不耽搁她运货。
今天马玉书她们运气好,不但在松树林找到了好几窝黑松露里,还在山上找到了很多的野生茶树菇。
这玩意儿去年叶宁他们就吃过了,晒干后用来炖汤可比养殖的味道好多了,所以今天马玉书是一朵都没放过。
茶树菇虽好,但是因为个头很小,清洗起来十分的麻烦,坐在水池边洗了半下午茶树菇的马玉书这会儿腰酸腿疼的不说,还得强打起精神来关心女儿的茶园:“怎么样,买到合适的杀虫药了吗?”
叶宁抬脚踢了踢平板推车上面的纸箱道:“喏,就这两箱。”
第213章 感情你还想恢复咱闺女……
马玉书探头看了看, 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叶宁做事一贯靠谱,既然她已经做好了功课, 那她也就不多操心了。
不过马玉书不问,也不耽搁叶宁自己头头是道地和她科普, 着重介绍了这些生物农药对植物的污染是最低的。
虽然眼下茶园和果园都还没有收益,但是叶宁有信心,等到明年她的果园和茶园正式有了产出后,能赚到的钱肯定不比现在的养殖场少。
今天马玉书在山上跑了大半天, 浑身酸疼, 所以今天的晚饭由叶卫明准备, 这会儿他正好从厨房端着一盘拌好的黄瓜出来,听到母女两的谈话,他当即提醒道:“到时候这茶叶采下来后,不是要马上就炒出来吗,那你不得先找人去学一学炒茶的手艺,别回头茶都采上来了,你再干着急。”
叶宁一拍大腿道:“您还真提醒了我一点,不过炒茶得是老师傅吧?我也不能自己去学,难道要从村里找人去产茶区从头学起?”
说完叶宁只想了想, 就觉得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不说现在去外地有多麻烦,只说炒茶这事是有季节性的,现在就算是能找到炒茶师傅学习,人家也没茶叶样品来给你练习啊。
马玉书不怎么确定地开口道:“也不用这么麻烦吧,你回去看看视频,把步骤给记住, 现在茶园里的茶树虽然没到能采茶的时候,但是秋天茶树本来就要修枝,到时候你把枝头上的嫩芽摘出来练手,只要能把握住火候,炒茶应该也不是多难的事情了?”
这茶树和果树不一样,修枝越勤,来年长出的分枝就越多,分枝越多,这茶叶的产量才会跟着增多。
叶宁觉得母亲的话不无道理,虽然只有春天的茶品质才好,但是其他时节的茶叶也是会长嫩芽的,只不过季节不对,茶叶的品质没有春天那么好。
但要是不考虑成品茶叶的味道,只练手的话,只要锅里用的是茶叶,那过程想来应该也差不多?
叶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道:“回头可以试试,实在不行的话,我再贴个招聘启示,看这附近有没有会炒茶的人。”
两人正说着,叶卫明把今晚的饭菜端到堂屋里后,边擦手边招呼:“有招儿就行,别聊了,拿碗筷吃饭了。”
叶宁应着,先把两个装药的纸箱搬到车子的后备箱里,至于她带回来的几箱水果,就先在通风的堂屋里放着。
这天气一热,人就没有什么胃口,不过今天晚上餐桌上的那道拍黄瓜得到了叶家三人的一众青睐。
早上顾骁刚送来的新鲜黄瓜,被叶卫明在沁凉的活水池子里泡了一整天,这会儿吃着就跟刚从黄瓜藤上摘下来的一样,翠绿的黄瓜上撒着蒜末和辣椒油,吃着真是既脆生、又开胃!
叶宁胃口大开之余,也是毫不吝啬口头上的夸赞:“爸,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
叶卫明得意地一抬下巴:“那是当然,你也不看我这段时间练习了多少次。”
马玉书对种地的热情还是很高的,吃完饭后趁着天还没完全黑下去,她就已经扛着锄头去院子外面翻地了。
马玉书在外面忙活,叶宁和叶卫明也没办法坐在院子里歇凉,两人对视一眼后,皆是无奈地一耸肩,一脸认命地跟出去除草、捡石块。
马玉书指挥着父女两干活的同时,也不忘规划自己的菜园:“这边种空心菜,这边种豆角,另外再种点小白菜和葱姜蒜……都这个时节了,西红柿还能能种活吗?”
叶卫明和叶宁都许久没有干过农活了,也没办法回答她这个问题,不过马玉书也不需要他们搭话,只是自己在一旁仔细规划着,就已经很高兴了。
可能国人骨子里还是有些种地基因的,叶宁和叶卫明最开始明明不情愿,干到后面因为天黑不得不结束劳动的时候,心里莫名地又有了些意犹未尽。
马玉书精神头十足地把锄头往肩上一扛:“今天先这样吧,明天一早把种子撒下去,现在天气热,等我们从市里回来的时候,这些菜种就该发芽了。”
第二天天刚亮,叶宁就先把杀虫剂送去了果园。
在茶园的危机下,夏春花也顾不上男女大防了,昨天晚上第一次在平房过了夜。
因为给她准备的房间没有布置家具,所以昨天晚上她是和江钰一起睡的。
叶宁手底下的这些工人都很同情江钰这个小姑娘,更别说夏春花还有一个和江钰年纪差不多的女儿,两人在一起睡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她就让周大海他们去镇上送鸡蛋的时候,绕路去她邻居家里把她的两个孩子带上来和江钰一起玩。
昨天晚上夏春花在山上过的夜,只能把两个孩子托付给邻居。
虽然邻居和夏春花的关系不错,不过帮人带孩子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绝大部分人都嫌麻烦,但这不是夏春花现在已经在叶宁手底下做事了吗?
村里人都知道叶宁为人大方,夏春花跟着她,以后这日子肯定差不了,现在不止邻居愿意给她看孩子了,就连自从男人去世后,除了过年祭祖就没怎么走动过的婆家人都来找她了,说她平常在茶园干活顾不上孩子,可以把孩子送过去让她公婆帮忙带着。
夏春花年纪轻轻就死了男人,也是感受过一番世态炎凉的,也知道婆家人现在说得好听,其实是惦记上了她的工资,不然男人刚死的那个时候,她为了养活家里的三张嘴,只能背着小女儿挑粪的时候,她的公婆兄嫂怎么不站出来说要帮她照顾孩子呢。
夏春花已经想好了,等茶园的活清闲一点后,她就和叶宁说一声,让她在茶园的另一边搭个窝棚歇脚。
“春花姐!” 叶宁跑近了才喊:“虫子在哪?严重吗?”
本来弯腰查看茶树情况的夏春猛地站起来,怕叶宁责怪自己,她如同倒豆子一般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叶小姐,你可来了!就在那边,我早上发现的,我去山上找过你叔叔的,他让我把长虫的叶子摘下来,然后再在茶树上喷撒大蒜水,我都按照他的法子做了,长虫的茶叶我都少了,只留了几张想给你看,就在平房那边的空桶里放着。”
叶宁又急急忙忙地跟着夏春花炮灰了平房,等她把木桶上盖着的簸箕挪开佛,叶宁立刻探头往桶里看去。
只见桶里的几张茶叶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黑褐色小虫,虽然这些小虫比芝麻粒还小,但是挤满了茶叶不说,还一动一动的,这要是让那些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了,保管得‘嘎巴’一下就死这里。
“这是……茶蚜?” 叶宁皱着眉,她之前查资料时见过这种虫子的照片,这种蚜虫专害茶树,茶蚜成虫和若虫群集于芽梢和嫩叶背面刺吸汁液,致使新梢发育不.良,芽叶细弱、卷缩,甚至芽梢枯死。
其排泄物污染还会污染茶苗嫩梢,诱发煤烟病发生,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
受害芽叶制成的干茶色暗,茶汤混浊且带腥味,色香味均极低劣。
放眼整个山市,叶宁还是第一个大规模种茶的,以往夏春花他们只在山上见过野菜树,完全不知道这茶树应该怎么打理,只能急道:“我早上把长了虫的叶子全部摘了,好在发现得及时,只有七八颗茶树染了虫,我给那几棵茶树附近的茶树都洒了大蒜水,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叶宁蹲下身,用手指拎起叶片抖了抖,然而叶片上的小虫吸附得特别的紧,并没有因为她的动作掉下来多少。
叶宁回忆了一下茶蚜的生长习性后,皱眉道:“这虫子繁殖得快,入秋后就是它们的产卵高峰期期了,得赶紧想办法处理,不然等虫害蔓延开了,这事就棘手了。”
“春花姐你今天处理得很及时,等会麻烦你再去把那几棵茶树下面的枯枝腐叶,还有表面的那层浮土全都清理出来,我担心下面还藏着有虫卵。”
“哎!” 夏春花也顾不上紧张了,扛起抓耙就往茶园里走,叶宁背上背篓跟在她身后。
到地方后,叶宁蹲在茶树下,仔细地翻看起了几棵茶树的叶片。
还好发现得早,只有十来棵树受了影响,其他茶树暂时没事。
叶宁想起现代茶园对付这种蚜虫的法子,要么直接用生物农药灭杀,要么就买一批七星瓢虫放进茶园里,七星瓢虫是茶蚜的天敌,不过一时半会儿她也买不到这么多七星瓢虫。
只能让夏春花多注意这边的情况,一旦发现长了虫,就及时摘掉:“这段时间你辛苦一点,我再去找卖我茶树苗的老板打听一下,看用什么药灭杀效果好一些。”
“好。” 见叶宁没有怪罪自己,也是打从心里松了一口气。
因为茶树长虫的事情,叶宁急着回现代查资料买农药,也没心思和周大海、夏春花他们多聊了,把礼盒交到他们手里后,就急急忙忙地让顾骁送她回山上了。
难得见到叶宁这样一脸凝重的样子,顾骁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忍不住出声问道:“有我能做的事情吗?”
知道顾骁担心茶园的情况,叶宁强打起精神笑着摇了摇头:“没事,茶蚜本来就是茶园里常见的虫害,回头我把药买回来喷上就没问题了。”
听叶宁说完,顾骁只恨自己会的太少了,要是他会治茶树的病就好了:“要不要去市里的农技站找技术员问一问?”
和现代不一样,现在的专家还是极为值得信任的,哪怕是农民,地里的庄稼出了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农技站找专家寻找解决办法。
叶宁沉吟片刻后才摆手道:“算了,我先找茶园的老板问一问吧,我们这边没有种茶树的,技术员也不一定知道该怎么解决。”
知道叶宁有事要忙,加上叶卫明虎视眈眈地在一旁等着,顾骁也没在山上多待,只略坐了一会儿,把院子里的建材装了满满一车后就离开了,
顾骁这一走,叶宁立刻就坐不住了:“我要回去查资料买农药,你要和我一起过去不?”
叶卫明摆了摆手:“不了,等会儿江钰她们回来了见我不在家,心里会犯嘀咕,你自己先回去吧。”
叶宁点了点头,也没多说什么,起身去厨房舀了一碗豆角箜饭,混着米汤吃完后就直接拎起自己的挎包回了现代。
现代时空的高温令人窒息,叶宁刚回到谷仓就被闷热的气浪包围,想着之前新闻上说的今年的全国人民的用电量又破了新高,她放弃了要开客厅的立式空调,直接回了房间,她的这种行为,怎么不算是为节约用电做了一点小贡献呢。
叶宁回到房间打开空调后,随着风口吹出的凉风,她总算是活了过来。
掏出手机在网上查清楚茶蚜的虫害防护后,叶宁在小本本上记下要用的药品名字后,也是深吸了一口气,给自己做了好一会儿心理建设后,才下楼抄起车钥匙骑着车去了镇上的农资站。
到了农资站后叶宁立刻掏出小本本问道:“老板,你这里有苦参碱、印楝素、鱼藤酮或者蚜霉菌卖不?”
其实驱灭蚜虫最有效的还是那些化学药剂,不过叶宁怕农药残留影响茶叶的质量,挑挑选选之下,选定的都是生物农药。
也是因为查过治疗,叶宁才知道乡下随处可见的苦楝树,竟然是制作杀虫药的主要材料,而且苦楝子油不但可以用于治疗头癣、疥癣等头部皮肤病,还能很好的灭杀头虱。
江钰和顾灵的头上都有虱子,虽然叶宁从来没有长过这玩意儿,但是在八十年代,虱子在妇女和小孩之间还是一种很常见的寄生虫。
叶宁在网上下单了两瓶,准备回头给两人试试。
虽然农资店的老板觉得叶宁的穿着打扮看起来并不像是种地的人,但是开门做生意,这两样农药对人头又没什么特别大的害处,他也没深究,只从柜台里拿了两瓶药出来:“苦参碱、印楝素,虫害不是很严重的话,就十克兑一升水,严重的就二十克兑一升水。”
叶宁拿起柜台上的两瓶药水仔细地看了一遍犹不放心,又和老板确认了一遍:“这东西能治茶蚜吧?”
农资店老板不怎么确定的回道:“可以吧,大部分的蚜虫用它应该都能治。”
有了老板这句话,叶宁总算是放心了,当即就大手一挥道:“行,那麻烦您一样给我来两箱?”
叶宁这话一出,农资店的老板都不由得怀疑起了自己的耳朵:“你说多少?两瓶还是两箱?”
叶宁点了点头,斩钉截铁道:“你没听错,就是这两样杀虫药,麻烦你一样给我来两箱。”
闻言老板的表情空白了一瞬,随后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不是姑娘,这两样杀虫药虽然不是什么难买的东西,但是你一下子买这么多,我还得问问你的用处。”
叶宁一看就知道老板误会了,当即就笑着解释道:“老板你误会了,我是家里的茶树长了茶蚜,买回去杀虫的。”
虽然老板想卖货赚钱,但他更怕客人心里没数胡乱消费,完了回头再来找他退货,当即又提醒道:“要是只有几棵茶树,你也用不着买这么多啊,买两瓶回去怎么都足够用了。”
叶宁耐着性子解释道:“我知道,我家里有个小茶园,虫害很严重,看情况是必须得下重要了,我一次多买点,省得回头再跑。”
有了叶宁这句话,农资店的老板总算是没有再多说什么,只一脸为难道:“我店里现在没有这么多货,你先一样拿着一箱,要是不够,回头我补上货了你再来。”
叶宁仔细问了一下,这两样杀虫剂一百克一瓶,一箱五十瓶,就茶园的那个情况,倒是够用了。
这杀虫剂价格倒也不算贵,一瓶七八块钱,叶宁各买了两箱,最后也没花去多少钱,看她一次买了这么多,老板还给送了两个大喷壶。
这么大的喷壶要放在日杂店,怎么也得卖个十几块钱,叶宁没想到老板会这么大方。
意识到叶宁心里想的是什么后,老板笑着解释道:“不是我花钱进的,是厂家送的,你这不正好用的上吗。”
叶宁抿嘴一笑:“确实用得上,有现成的也省得我再另外买了,你再给我拿一些这个季节适合种的菜种。”
叶卫明和马玉书早就念叨过山上院子附近的地就这么空着可惜了,早就想在山上种点菜了,这不是每天各种事情不断,也想不起来买菜种,今天她正好顺便给买回去。
在农资店消费了大几百块钱后,叶宁怕在镇上遇到家里的亲戚后,人家问起父母国外旅游的事情不好回答,连她最爱的零食店和水果店都没去,只在带着口罩路边买了一些葡萄和蟠桃就回村里了。
崔维诚到底和叶宁手底下的这些工人不一样,对方是知道她的底细的,既然后面要继续走动,那她给对方准备的节礼就不能太普通。
时下大部分人都觉得体面的红糖、白糖叶宁是不好意思送的,但是这品相极佳的葡萄和蟠桃要是和月饼装在一起,应当还是挺体面的。
回到家里后,叶宁也没急着把药送过去,而是先在房间里用吹风机把药瓶上所有的标贴都给揭掉后,才把这些杀虫剂重新用没有标识的快递纸箱装了起来。
叶宁已经想好了,明天她把药拿去交给夏春花的时候,就说之前自己买茶苗的时候,人家老板就顺便送过她药粉和杀虫剂,只不过被她给搞忘记了,这回家后去杂物间翻了翻,就被她给找到了。
确定这番说辞没有问题后,叶宁怕这会儿搬着东西回去会和江钰她们撞上,又心安理得地躺在床上刷起了短视频。
一直等到太阳落山后,叶宁才开始往那边运东西,现在昼长夜短,晚上七点多天都还亮着,倒是不耽搁她运货。
今天马玉书她们运气好,不但在松树林找到了好几窝黑松露里,还在山上找到了很多的野生茶树菇。
这玩意儿去年叶宁他们就吃过了,晒干后用来炖汤可比养殖的味道好多了,所以今天马玉书是一朵都没放过。
茶树菇虽好,但是因为个头很小,清洗起来十分的麻烦,坐在水池边洗了半下午茶树菇的马玉书这会儿腰酸腿疼的不说,还得强打起精神来关心女儿的茶园:“怎么样,买到合适的杀虫药了吗?”
叶宁抬脚踢了踢平板推车上面的纸箱道:“喏,就这两箱。”
第213章 感情你还想恢复咱闺女……
马玉书探头看了看, 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叶宁做事一贯靠谱,既然她已经做好了功课, 那她也就不多操心了。
不过马玉书不问,也不耽搁叶宁自己头头是道地和她科普, 着重介绍了这些生物农药对植物的污染是最低的。
虽然眼下茶园和果园都还没有收益,但是叶宁有信心,等到明年她的果园和茶园正式有了产出后,能赚到的钱肯定不比现在的养殖场少。
今天马玉书在山上跑了大半天, 浑身酸疼, 所以今天的晚饭由叶卫明准备, 这会儿他正好从厨房端着一盘拌好的黄瓜出来,听到母女两的谈话,他当即提醒道:“到时候这茶叶采下来后,不是要马上就炒出来吗,那你不得先找人去学一学炒茶的手艺,别回头茶都采上来了,你再干着急。”
叶宁一拍大腿道:“您还真提醒了我一点,不过炒茶得是老师傅吧?我也不能自己去学,难道要从村里找人去产茶区从头学起?”
说完叶宁只想了想, 就觉得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不说现在去外地有多麻烦,只说炒茶这事是有季节性的,现在就算是能找到炒茶师傅学习,人家也没茶叶样品来给你练习啊。
马玉书不怎么确定地开口道:“也不用这么麻烦吧,你回去看看视频,把步骤给记住, 现在茶园里的茶树虽然没到能采茶的时候,但是秋天茶树本来就要修枝,到时候你把枝头上的嫩芽摘出来练手,只要能把握住火候,炒茶应该也不是多难的事情了?”
这茶树和果树不一样,修枝越勤,来年长出的分枝就越多,分枝越多,这茶叶的产量才会跟着增多。
叶宁觉得母亲的话不无道理,虽然只有春天的茶品质才好,但是其他时节的茶叶也是会长嫩芽的,只不过季节不对,茶叶的品质没有春天那么好。
但要是不考虑成品茶叶的味道,只练手的话,只要锅里用的是茶叶,那过程想来应该也差不多?
叶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道:“回头可以试试,实在不行的话,我再贴个招聘启示,看这附近有没有会炒茶的人。”
两人正说着,叶卫明把今晚的饭菜端到堂屋里后,边擦手边招呼:“有招儿就行,别聊了,拿碗筷吃饭了。”
叶宁应着,先把两个装药的纸箱搬到车子的后备箱里,至于她带回来的几箱水果,就先在通风的堂屋里放着。
这天气一热,人就没有什么胃口,不过今天晚上餐桌上的那道拍黄瓜得到了叶家三人的一众青睐。
早上顾骁刚送来的新鲜黄瓜,被叶卫明在沁凉的活水池子里泡了一整天,这会儿吃着就跟刚从黄瓜藤上摘下来的一样,翠绿的黄瓜上撒着蒜末和辣椒油,吃着真是既脆生、又开胃!
叶宁胃口大开之余,也是毫不吝啬口头上的夸赞:“爸,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
叶卫明得意地一抬下巴:“那是当然,你也不看我这段时间练习了多少次。”
马玉书对种地的热情还是很高的,吃完饭后趁着天还没完全黑下去,她就已经扛着锄头去院子外面翻地了。
马玉书在外面忙活,叶宁和叶卫明也没办法坐在院子里歇凉,两人对视一眼后,皆是无奈地一耸肩,一脸认命地跟出去除草、捡石块。
马玉书指挥着父女两干活的同时,也不忘规划自己的菜园:“这边种空心菜,这边种豆角,另外再种点小白菜和葱姜蒜……都这个时节了,西红柿还能能种活吗?”
叶卫明和叶宁都许久没有干过农活了,也没办法回答她这个问题,不过马玉书也不需要他们搭话,只是自己在一旁仔细规划着,就已经很高兴了。
可能国人骨子里还是有些种地基因的,叶宁和叶卫明最开始明明不情愿,干到后面因为天黑不得不结束劳动的时候,心里莫名地又有了些意犹未尽。
马玉书精神头十足地把锄头往肩上一扛:“今天先这样吧,明天一早把种子撒下去,现在天气热,等我们从市里回来的时候,这些菜种就该发芽了。”
第二天天刚亮,叶宁就先把杀虫剂送去了果园。
在茶园的危机下,夏春花也顾不上男女大防了,昨天晚上第一次在平房过了夜。
因为给她准备的房间没有布置家具,所以昨天晚上她是和江钰一起睡的。
叶宁手底下的这些工人都很同情江钰这个小姑娘,更别说夏春花还有一个和江钰年纪差不多的女儿,两人在一起睡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她就让周大海他们去镇上送鸡蛋的时候,绕路去她邻居家里把她的两个孩子带上来和江钰一起玩。
昨天晚上夏春花在山上过的夜,只能把两个孩子托付给邻居。
虽然邻居和夏春花的关系不错,不过帮人带孩子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绝大部分人都嫌麻烦,但这不是夏春花现在已经在叶宁手底下做事了吗?
村里人都知道叶宁为人大方,夏春花跟着她,以后这日子肯定差不了,现在不止邻居愿意给她看孩子了,就连自从男人去世后,除了过年祭祖就没怎么走动过的婆家人都来找她了,说她平常在茶园干活顾不上孩子,可以把孩子送过去让她公婆帮忙带着。
夏春花年纪轻轻就死了男人,也是感受过一番世态炎凉的,也知道婆家人现在说得好听,其实是惦记上了她的工资,不然男人刚死的那个时候,她为了养活家里的三张嘴,只能背着小女儿挑粪的时候,她的公婆兄嫂怎么不站出来说要帮她照顾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