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你这些日子憔悴了。”邱士东笑着说。
他气度出众,笑容也格外动人。
白氏眼泪瞬间溢满眼眶:“我太劳心了。阿寅的事,你听说没有?”
邱士东心口一阵剧痛。
他轻轻吐出口气,似把心里的疼痛都舒出来:“往事不可追。阿宥还好吧?”
骆寅已经死了,无法更改,幸好他们还有骆宥这个儿子。
“他很好。他马上就到了,你稍等。”白氏抹了眼泪,“阿宥要去春山书院念书了。云哥,你在盛京多少日子?”
“湖州诸事安排妥当,我可留下来陪你们一年半载。尤其是陪伴阿宥。”邱士东道。
白氏:“太好了。你时常去书院看他。他一个人在外面念书,方便你们见面。你对他好,他会和你亲近的,阿宥不是那种没良心的孩子。”
邱士东颔首。
白氏又说:“等会儿回去,云哥你乘坐我的马车……”
一旁的白玉麟,轻声咳了咳。
白氏面颊一红,话就打住了。
他们说着话,骆宥的马车到了,白氏急忙招手。
车夫认识她,停了车。
骆宥下车,瞧见自己母亲和表姐,又记得自己大舅舅,微讶:“娘,您不是在院子里静养吗?怎么在这?”
“你要去读书,娘怎能不送你?”白氏道,“阿宥,这位是邱士东,他是湖州巨贾,财力滔天,不久就是皇商了。
他与你大舅舅乃世交,走南闯北,见过很多世面。你以后常与他走动,什么都可以请教他。”
骆宥看一眼邱士东。
无好感。
把自己打扮得隆重,油光水滑的,似个老白脸。
“娘,你和表姐、大舅舅是特意来等我的吗?”骆宥蹙眉问。
他对这种行为,非常不赞同。
干嘛偷偷摸摸?
侯府还不准他们给他送行吗?
“是。那边有凉棚,咱们去喝杯茶,说说话。”白氏挤出笑容。
骆宥眉头蹙得更深了:“娘,我得赶路,时辰不早了。”
“不耽误。”白氏说。
白慈容也笑道:“阿宥,我爹爹还有礼金送你。是给你的私房钱,你留着自己用。去喝杯茶吧?”
骆宥想起昨晚大姐姐的话。
大舅舅羞辱他姐,又来收买他,把骆家的人当什么?
任由他们用金钱愚弄的猴子?
“我尚未入仕,只是去读书,不能收礼金。舅舅,好意心领了。我真的要赶路了。”骆宥道。
白氏忍不住想要发脾气。
邱士东已经笑着上前:“二少爷,我想请教你一个学问:何为孝道?”
骆宥眉头蹙得更深。
“当今天子以孝治天下,‘孝道’这门功课,乃入仕第一题。二少爷,我不是读书人,能否请你指教一二?”邱士东笑道。
骆宥待要拒绝,远处传来马蹄声。他极目远眺,瞧见南山方向来了一队马车。
而盛京城里的官道上,也有好些马蹄声,车辆不少。
众人被两头的马蹄声吸引,各自望过去,就瞧见了骆家的车夫。
两边来的,都是骆家的人;而盛京城这边的车队后面,还有其他车队,浩浩荡荡。
第117章 容貌相似吗?
骆家老夫人由三夫人和大少奶奶搀扶,下了马车。
骆宥急忙上前,恭敬行礼:“祖母,您怎么来了?”
又道,“天热,不该叫您下山送孙儿。要是染了暑气,孙儿罪过不轻。”
骆宥这番话,真心实意。
祖母一直对他不错。前年,骆宥他乳娘的丈夫在外头被人算计,差点背负巨额债款,骆宥偷听到了之后告诉祖母。
他跟祖母说,他不想樊妈妈离开,樊妈妈一直对他很好,她丈夫之事不能牵连她。
祖母派盛妈妈去处理。
对方是无赖,欺负小人物,却害怕侯府的老夫人。
赔了点钱,事情很快解决,没有惊动府上管事的,樊妈妈也不用受罚。
要是换成母亲,肯定先把樊妈妈撵出去,免得留下个祸患。哪怕樊妈妈的丈夫是被人冤枉,也是惹了事,母亲容不下。
骆宥心里一直很感激祖母偷偷帮他,故而对祖母的身体也很挂心。
“我哪里不懂孝道?我懂得很。”骆宥在这个瞬间想。
邱士东、大舅舅的朋友,凭什么指责他不通孝道?
姓邱的知道什么?
“你要去念书了,祖母怎能不送送?”老夫人笑容慈祥,掏出帕子替骆宥擦了擦额角的汗。
又叮嘱他,“今后要努力上进,也别太苦。你年纪还小,哪怕三十岁入仕,都是大有可为。不能点灯熬油苦读,坏了身体根基。”
细细叮嘱几句,叫身边管事的盛妈妈拿了个荷包给骆宥。
荷包很轻,里面放了一张银票。
骆宥接过来,再次行礼:“多谢祖母。”
这边客套完毕,那边镇南侯府众人也下了马车;周家的人稍后。
热热闹闹,骆家众人却统一把视线落在白氏身上。
她怎么在这里?
老夫人也凝眸望过去。
镇南侯骆崇邺瞧见了白氏和白玉麟,气不打一处来;再看邱士东,微微蹙眉。
骆崇邺见过这个人,有些印象。是白玉麟的至交,做些买卖。
生意人低贱卑微,哪怕生得还不错,也没什么值得骆崇邺放在心上的。
他看,侯府其他人也看。
骆宥同时回头。
“你来做什么?这么大热的天,怎么跑出来?”骆崇邺问白氏。
白氏看到了侯府这么多人,还有管事,先是一阵心慌。
心慌很短暂,一瞬即逝,脸上立马露出凄容:“我儿子要去念书,我不能送送他?”
“你还在病中……”
骆宁见骆崇邺还没有抓到关键,上前几步:“娘,早上派人请您起床送送阿宥,您那边的甄妈妈说您身体不好、起不来床。怎么一转眼,您冒着暑气到了城外?”
又费解似的,“送阿宥,怎么不在家门口送?”
白氏面容一僵:“我做娘的,何时何地送自己儿子,是犯了王法吗?”
“道理不通。娘,您问问别人,您这说辞可信吗?”骆宁道。
一旁的白玉麟笑了笑,挡住了白氏,对骆宁说:“阿宁,是舅舅想要单独送送阿宥。
昨日登门,闹得有些不太愉快,怕妹婿多想,这才特意到这里等着,不想你们误会。”
又说,“你娘她身体很好,是旁人污蔑她发疯。我叫了她来,只是和她一起送送阿宥。”
众人看向他。
骆宥的眉头,再次拧起。
他还没有说话,骆宁开了口:“大舅舅,你是故意冒犯我爹爹,什么叫怕他多想?倒打一耙,说得好像我爹爹气量小。”
骆崇邺听了这句话,很舒畅。
他差点也被白玉麟绕了进去。
白玉麟面上尴尬:“阿宁,这……”
“你冒犯了我爹爹,不想着和解,却偷偷跑来见我弟弟。大舅舅,你要教我弟弟不孝吗?”骆宁又问。
骆宥忍不住插话:“的确如此。”
又道,“我娘病情这样严重,偏偏大舅舅和表姐一口一个‘无碍’,分明讳疾忌医。要不是他们作梗,我娘的病早好了。”
还说,“我劝娘保养,他们不听,甚至叫个外人来骂我没有孝道。岂有此理。”
他说着,指向了邱士东。
骆家众人都看向了邱士东。
“他是何人?”一旁的三夫人,笑着问。
白玉麟:“是我朋友,恰好路过。他还没有见过读书好的,这才想见见阿宥。”
“您朋友是何人,姓甚名谁?”骆宁又笑着开口,“大舅舅,是不能说吗?”
白玉麟:“岂会?他是湖州盐商,名叫邱士东。”
骆宁诧异:“是早年与我娘定亲的,那位邱老爷吗?”
侯府众人:!
骆崇邺似被猛击了下,愕然看向骆宁,又看向白玉麟和白氏。
白玉麟、白氏甚至白慈容,肉眼可见有点慌乱;邱士东表情也闪了下,但很快恢复了从容。
“那是谣传……”白玉麟先开口。
“是不是谣传,派个人去趟余杭官府,查一查当年的庚帖,不就什么都知晓了吗?
我可是听甄妈妈抱怨,夫人要是不嫁到骆家,嫁去湖州邱氏,日子比现在富足舒适,还说骆家都靠夫人呢。”骆宁道。
白氏面颊发涨:“你胡说,甄妈妈不会说这种话!”
“她私下里说的,不少下人知道,只是没告诉您。”骆宁道。
骆崇邺看向邱士东。
骆家众人也打量他,一个个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
“是,早年的确有这么一桩事。只我那时身体不佳,怕连累了人,主动退了亲。”邱士东笑着开口。
他气度出众,笑容也格外动人。
白氏眼泪瞬间溢满眼眶:“我太劳心了。阿寅的事,你听说没有?”
邱士东心口一阵剧痛。
他轻轻吐出口气,似把心里的疼痛都舒出来:“往事不可追。阿宥还好吧?”
骆寅已经死了,无法更改,幸好他们还有骆宥这个儿子。
“他很好。他马上就到了,你稍等。”白氏抹了眼泪,“阿宥要去春山书院念书了。云哥,你在盛京多少日子?”
“湖州诸事安排妥当,我可留下来陪你们一年半载。尤其是陪伴阿宥。”邱士东道。
白氏:“太好了。你时常去书院看他。他一个人在外面念书,方便你们见面。你对他好,他会和你亲近的,阿宥不是那种没良心的孩子。”
邱士东颔首。
白氏又说:“等会儿回去,云哥你乘坐我的马车……”
一旁的白玉麟,轻声咳了咳。
白氏面颊一红,话就打住了。
他们说着话,骆宥的马车到了,白氏急忙招手。
车夫认识她,停了车。
骆宥下车,瞧见自己母亲和表姐,又记得自己大舅舅,微讶:“娘,您不是在院子里静养吗?怎么在这?”
“你要去读书,娘怎能不送你?”白氏道,“阿宥,这位是邱士东,他是湖州巨贾,财力滔天,不久就是皇商了。
他与你大舅舅乃世交,走南闯北,见过很多世面。你以后常与他走动,什么都可以请教他。”
骆宥看一眼邱士东。
无好感。
把自己打扮得隆重,油光水滑的,似个老白脸。
“娘,你和表姐、大舅舅是特意来等我的吗?”骆宥蹙眉问。
他对这种行为,非常不赞同。
干嘛偷偷摸摸?
侯府还不准他们给他送行吗?
“是。那边有凉棚,咱们去喝杯茶,说说话。”白氏挤出笑容。
骆宥眉头蹙得更深了:“娘,我得赶路,时辰不早了。”
“不耽误。”白氏说。
白慈容也笑道:“阿宥,我爹爹还有礼金送你。是给你的私房钱,你留着自己用。去喝杯茶吧?”
骆宥想起昨晚大姐姐的话。
大舅舅羞辱他姐,又来收买他,把骆家的人当什么?
任由他们用金钱愚弄的猴子?
“我尚未入仕,只是去读书,不能收礼金。舅舅,好意心领了。我真的要赶路了。”骆宥道。
白氏忍不住想要发脾气。
邱士东已经笑着上前:“二少爷,我想请教你一个学问:何为孝道?”
骆宥眉头蹙得更深。
“当今天子以孝治天下,‘孝道’这门功课,乃入仕第一题。二少爷,我不是读书人,能否请你指教一二?”邱士东笑道。
骆宥待要拒绝,远处传来马蹄声。他极目远眺,瞧见南山方向来了一队马车。
而盛京城里的官道上,也有好些马蹄声,车辆不少。
众人被两头的马蹄声吸引,各自望过去,就瞧见了骆家的车夫。
两边来的,都是骆家的人;而盛京城这边的车队后面,还有其他车队,浩浩荡荡。
第117章 容貌相似吗?
骆家老夫人由三夫人和大少奶奶搀扶,下了马车。
骆宥急忙上前,恭敬行礼:“祖母,您怎么来了?”
又道,“天热,不该叫您下山送孙儿。要是染了暑气,孙儿罪过不轻。”
骆宥这番话,真心实意。
祖母一直对他不错。前年,骆宥他乳娘的丈夫在外头被人算计,差点背负巨额债款,骆宥偷听到了之后告诉祖母。
他跟祖母说,他不想樊妈妈离开,樊妈妈一直对他很好,她丈夫之事不能牵连她。
祖母派盛妈妈去处理。
对方是无赖,欺负小人物,却害怕侯府的老夫人。
赔了点钱,事情很快解决,没有惊动府上管事的,樊妈妈也不用受罚。
要是换成母亲,肯定先把樊妈妈撵出去,免得留下个祸患。哪怕樊妈妈的丈夫是被人冤枉,也是惹了事,母亲容不下。
骆宥心里一直很感激祖母偷偷帮他,故而对祖母的身体也很挂心。
“我哪里不懂孝道?我懂得很。”骆宥在这个瞬间想。
邱士东、大舅舅的朋友,凭什么指责他不通孝道?
姓邱的知道什么?
“你要去念书了,祖母怎能不送送?”老夫人笑容慈祥,掏出帕子替骆宥擦了擦额角的汗。
又叮嘱他,“今后要努力上进,也别太苦。你年纪还小,哪怕三十岁入仕,都是大有可为。不能点灯熬油苦读,坏了身体根基。”
细细叮嘱几句,叫身边管事的盛妈妈拿了个荷包给骆宥。
荷包很轻,里面放了一张银票。
骆宥接过来,再次行礼:“多谢祖母。”
这边客套完毕,那边镇南侯府众人也下了马车;周家的人稍后。
热热闹闹,骆家众人却统一把视线落在白氏身上。
她怎么在这里?
老夫人也凝眸望过去。
镇南侯骆崇邺瞧见了白氏和白玉麟,气不打一处来;再看邱士东,微微蹙眉。
骆崇邺见过这个人,有些印象。是白玉麟的至交,做些买卖。
生意人低贱卑微,哪怕生得还不错,也没什么值得骆崇邺放在心上的。
他看,侯府其他人也看。
骆宥同时回头。
“你来做什么?这么大热的天,怎么跑出来?”骆崇邺问白氏。
白氏看到了侯府这么多人,还有管事,先是一阵心慌。
心慌很短暂,一瞬即逝,脸上立马露出凄容:“我儿子要去念书,我不能送送他?”
“你还在病中……”
骆宁见骆崇邺还没有抓到关键,上前几步:“娘,早上派人请您起床送送阿宥,您那边的甄妈妈说您身体不好、起不来床。怎么一转眼,您冒着暑气到了城外?”
又费解似的,“送阿宥,怎么不在家门口送?”
白氏面容一僵:“我做娘的,何时何地送自己儿子,是犯了王法吗?”
“道理不通。娘,您问问别人,您这说辞可信吗?”骆宁道。
一旁的白玉麟笑了笑,挡住了白氏,对骆宁说:“阿宁,是舅舅想要单独送送阿宥。
昨日登门,闹得有些不太愉快,怕妹婿多想,这才特意到这里等着,不想你们误会。”
又说,“你娘她身体很好,是旁人污蔑她发疯。我叫了她来,只是和她一起送送阿宥。”
众人看向他。
骆宥的眉头,再次拧起。
他还没有说话,骆宁开了口:“大舅舅,你是故意冒犯我爹爹,什么叫怕他多想?倒打一耙,说得好像我爹爹气量小。”
骆崇邺听了这句话,很舒畅。
他差点也被白玉麟绕了进去。
白玉麟面上尴尬:“阿宁,这……”
“你冒犯了我爹爹,不想着和解,却偷偷跑来见我弟弟。大舅舅,你要教我弟弟不孝吗?”骆宁又问。
骆宥忍不住插话:“的确如此。”
又道,“我娘病情这样严重,偏偏大舅舅和表姐一口一个‘无碍’,分明讳疾忌医。要不是他们作梗,我娘的病早好了。”
还说,“我劝娘保养,他们不听,甚至叫个外人来骂我没有孝道。岂有此理。”
他说着,指向了邱士东。
骆家众人都看向了邱士东。
“他是何人?”一旁的三夫人,笑着问。
白玉麟:“是我朋友,恰好路过。他还没有见过读书好的,这才想见见阿宥。”
“您朋友是何人,姓甚名谁?”骆宁又笑着开口,“大舅舅,是不能说吗?”
白玉麟:“岂会?他是湖州盐商,名叫邱士东。”
骆宁诧异:“是早年与我娘定亲的,那位邱老爷吗?”
侯府众人:!
骆崇邺似被猛击了下,愕然看向骆宁,又看向白玉麟和白氏。
白玉麟、白氏甚至白慈容,肉眼可见有点慌乱;邱士东表情也闪了下,但很快恢复了从容。
“那是谣传……”白玉麟先开口。
“是不是谣传,派个人去趟余杭官府,查一查当年的庚帖,不就什么都知晓了吗?
我可是听甄妈妈抱怨,夫人要是不嫁到骆家,嫁去湖州邱氏,日子比现在富足舒适,还说骆家都靠夫人呢。”骆宁道。
白氏面颊发涨:“你胡说,甄妈妈不会说这种话!”
“她私下里说的,不少下人知道,只是没告诉您。”骆宁道。
骆崇邺看向邱士东。
骆家众人也打量他,一个个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
“是,早年的确有这么一桩事。只我那时身体不佳,怕连累了人,主动退了亲。”邱士东笑着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