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扶荔正位天帝之后,在蓬莱仙人群里招募辅神,这姐妹十二人才表明了身份,扶荔就让她们做了月宫之神,也算是女承母业。
下凡给玄藏设劫的这位,是十二姊妹中的老二,人称卯二姐。在八戒还是天蓬元帅时,两人便心意相通,一个禀明师傅,一个禀明长姐,结为了道侣。
先前八戒转世下凡,不慎脚滑坠入了畜生道,投了个猪胎,一直心中郁郁。卯二姐就趁着不当值的时候下凡去寻他,两人在云栈洞里再续前缘。
后来到了她该回天上值守的时候,就假死脱身,把云栈洞的家当留给了朱刚鬣。
两人一别就是多年,玉兔精再次下凡设劫,其实就是为了公费会情郎。
只要他们不诚心搞事,对于这点小任性,嬴政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替自己赚点人情。
师徒四人一路到了灵山脚下,乘无底船渡河,玄奘顺利褪去肉体凡胎,被人引着去拜见如来。
因他平日里就不爱说话,也没人发现从他上岸之后,整个人都格外沉默。
或许是一路上的修行太过圆满,玄奘竟然不等佛祖点化,就提前恢复了前九世以及金蝉子的记忆。
他做金蝉子的时间更长,十世经历的光阴加起来,也就几百年。按照常理来说,时间长的那份记忆,会把时间短的那一份融合消化掉,只留记忆,不留感情。
可这世上的事,又岂会每一件都按照常理来?
就比如灵珠子投胎转世做了哪吒,恢复记忆的最初期,哪吒那短暂的十几年,竟然能把灵珠子的千万年记忆排斥出去。两份记忆彻底融合之后,也是以哪吒的性格为主。
如今这种意外,又出到了玄奘身上。
实在是他做金蝉子时,每日里只是听经论法,偶尔与同门游历,足迹也只徘徊在西牛贺州之内。
常年听人讲经、与人论法,本来就是枯燥事。西牛贺洲又是千万年不变的男尊女卑、阶级分明。
这里的百姓从上到下被分为四等,等级之中还有等级,每层等级之间壁垒分明。上层人只管肆意压迫,下层人竟没一点反抗之心。
若是没离开过这里也就罢了,可玄奘在南赡部洲辗转了十世,见识过了外面的风景,心里自然有了对比。
比起西牛贺洲的一滩死水,南赡部洲不管是太平盛世也好,烽火乱世也罢,总有底层人不肯屈服于命运,频频展现人性光辉。
金蝉子生来暴躁又感性,十分容易共情。哪怕磨砺了十世性情沉稳了,本性里的某些东西是不会变的。
像他这种人,见识过了鲜活的土地、鲜活的人,怎么还能看得上西牛贺洲这条死气沉沉的臭水沟?
他一路沉默着跟跟随金顶大仙进了大雄宝殿,抬头看着高坐莲台的佛陀,一时五味陈杂,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悟空等人见他不动,也就站着不动。
摩柯迦叶呵斥道:“尔等既见佛祖,因何不拜?”
玄奘猝然回神,暗暗吸了一口气,带领徒儿们躬身下拜:“弟子唐玄奘,拜见我佛。愿我佛万寿无疆!”
多宝如来深深看了他一眼,已然看出他情绪不对,却并没有戳穿,仍旧按照原本的流程往下走。
只不过,这一次嬴政把八十一难安排得极满,到灵山脚下时就已经走完了。
所以,不管是“无字真经”,还是“坠落通天河”,这两劫都不必再有了。
玄奘又有从前的记忆,当然知道灵山的规矩,直接让悟净把这一路上积攒的钱财拿出,全部给了替他们传经的摩柯迦叶和阿傩陀。
两人起初似乎不大满意,但打开一个袋子,看见里面装着数百枚开元通宝,顿时喜笑颜开。
开元通宝是李渊建立唐朝之后,命人铸造的新钱。
大乘佛法修成之后,他们在西牛贺洲一个善信家里宣讲了一遍,就换来三斤三两碎金。
就着,灵山上下还嫌少呢。
他们师徒四人一路西行,除了降妖除魔之后别人硬塞过来的钱财,一路上都只讨吃的,再无别的积蓄。
十三年来所积累的钱财,换算成黄金绝对连两斤都没有。但大唐正值鼎盛之期,开元通宝上附带的气运,却是多少钱财都比不上的。
对于两个传经尊者的反应,师徒四人都看在眼里。玄奘是早已知道,心中毫无波澜。悟空却暗暗皱眉,迅速和八戒对视了一眼。
悟净一直低头垂手站在一边,没人猜得出他的心思。
等传经完毕,众人返回大雄宝殿,多宝如来要册封时,玄奘返回灵山后第一次主动开口,婉拒了“旃檀功德佛”的果位。
他说这辈子的母亲还健在,他想要返回大唐,一边传法,一边为母亲养老送终。
“母亲此生只有弟子这一点骨血,如今年过半百,鬓已苍苍。弟子如何忍心让她孤独终老?还请佛祖开恩,允弟子为母尽孝。”
等他话音落下,整个凌霄宝殿针落可闻。毕竟在场的都是神仙,连玄奘都已蜕去了肉体凡胎,那是真的连一点呼吸声都没有。
悟空兄弟三人担忧地看着玄奘,其余佛陀、菩萨、罗汉、比丘僧、比丘尼则都抬头看向佛祖,有的目光淡然,有的幸灾乐祸,有的目露担忧。
高坐莲台的多宝如来俯视着玄奘,见他倔强地保持着躬身请求的姿态,好半天纹丝不动,不由暗暗叹了一声。
——他的本意就是磨砺金蝉子,如今金蝉子果然被磨砺了出来,心却已经不在灵山了。
真是世事无常,时也,命也!
如来道:“你有此孝心,为师万分欣慰,岂有不允之理?”
玄奘感激道:“多谢佛祖。”
灵山众神佛一面觉得诧异,一面又觉得理所应当。
——就算来了佛门变成了佛祖,多宝也还是玄门截教的多宝,那股宠弟子
的劲头,是一点都没变。
如来又问悟空三人:“尔等是先行受封呢?还是先送玄奘东归?”
兄弟三人相互看了看,悟空笑道:“俺们兄弟还是先受封吧。师傅回东图是要为母尽孝,我等做徒弟的岂能甘于人后?自然是要留在东土,侍奉师傅。”
如来笑道:“罢罢罢!悟空上前听封。”
悟空被封为了“斗战胜佛”,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菩萨”,悟净被封为了“白莲金身菩萨”,兄弟三人都算是有了正果。
就连没进来的小白龙,也被册封为“八部天龙”,在龙族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师徒四人带上真经,在四大金刚的护卫下,乘云飞到了长安城外。
如今这个长安城,是秦朝修建的那个,又不只是秦朝修建的那个。
隋朝作为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自然要把都城设立在秦朝的咸阳旧趾,以示正统。
那时咸阳城经过多年战乱,被几大军阀抢来夺去,早已破败不堪。隋朝重新修整时,干脆就把副城长安城也囊括了进去。新的都城建成之后,隋文帝取名——大兴。
后来以唐代隋,国都都是现成的,李唐王朝就直接占了。
但他们不想保留隋朝取的那个名字,想要回复古名,却在“咸阳”与“长安”中间左摇右摆。最后请了名士袁天罡前来卜卦,这才选定了“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
玄奘手中有通关文蝶,城门将非但不会拦他,还快马加鞭,入宫替他通报。
这个时候,唐二世李世民刚收到废太子李承乾的死讯,正自伤心欲绝,听闻玄奘归来,忙命人请入宫中。
在送玄奘西行取经之前,他对大乘佛法是不屑一顾的。可此时此刻,面对爱子丧生,他又巴不得观音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大乘佛法真的能超度冤魂。
等师徒四人进了甘露殿,还未来得及行礼,玄奘便被李世民一把拉住:“圣僧,请圣僧为吾儿承乾诵经超度,保佑他来世投一个好人家。”
其实对大乘佛法不怎么信服的玄奘:“…………”
“陛下稍安勿躁。”玄奘语气平和宁静,带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大乘佛法全以梵文写就,等贫僧整理翻译之后,才能行超度之事。”
——至于翻译成什么样,反正比我权威的没我懂梵文,比我懂梵文的没我权威,还不是看我的心思?
他觉得如来的大乘佛法固然比小乘佛法强,可凡间的发展速度太快,大乘佛法从现世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等他翻译的时候,虽仍以大乘佛法为根基,却要结合中原的实际情况,融入道与儒的精华。
如此一来,才更能教化世人,也更能顺应时事。
中原和西牛贺洲不同,顺应时事,才能长久呀。
为此,他还特意把悟空介绍给了李世民:“陛下,这是我的大徒弟悟空,最是神通广大,又佛法精深。由他相助,相信过不了多久,就能把三藏真经翻译完全。”
恢复记忆之后,他就知道悟空师从菩提真人。而菩提真人正是以“儒道释”三家合流成道。
下凡给玄藏设劫的这位,是十二姊妹中的老二,人称卯二姐。在八戒还是天蓬元帅时,两人便心意相通,一个禀明师傅,一个禀明长姐,结为了道侣。
先前八戒转世下凡,不慎脚滑坠入了畜生道,投了个猪胎,一直心中郁郁。卯二姐就趁着不当值的时候下凡去寻他,两人在云栈洞里再续前缘。
后来到了她该回天上值守的时候,就假死脱身,把云栈洞的家当留给了朱刚鬣。
两人一别就是多年,玉兔精再次下凡设劫,其实就是为了公费会情郎。
只要他们不诚心搞事,对于这点小任性,嬴政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替自己赚点人情。
师徒四人一路到了灵山脚下,乘无底船渡河,玄奘顺利褪去肉体凡胎,被人引着去拜见如来。
因他平日里就不爱说话,也没人发现从他上岸之后,整个人都格外沉默。
或许是一路上的修行太过圆满,玄奘竟然不等佛祖点化,就提前恢复了前九世以及金蝉子的记忆。
他做金蝉子的时间更长,十世经历的光阴加起来,也就几百年。按照常理来说,时间长的那份记忆,会把时间短的那一份融合消化掉,只留记忆,不留感情。
可这世上的事,又岂会每一件都按照常理来?
就比如灵珠子投胎转世做了哪吒,恢复记忆的最初期,哪吒那短暂的十几年,竟然能把灵珠子的千万年记忆排斥出去。两份记忆彻底融合之后,也是以哪吒的性格为主。
如今这种意外,又出到了玄奘身上。
实在是他做金蝉子时,每日里只是听经论法,偶尔与同门游历,足迹也只徘徊在西牛贺州之内。
常年听人讲经、与人论法,本来就是枯燥事。西牛贺洲又是千万年不变的男尊女卑、阶级分明。
这里的百姓从上到下被分为四等,等级之中还有等级,每层等级之间壁垒分明。上层人只管肆意压迫,下层人竟没一点反抗之心。
若是没离开过这里也就罢了,可玄奘在南赡部洲辗转了十世,见识过了外面的风景,心里自然有了对比。
比起西牛贺洲的一滩死水,南赡部洲不管是太平盛世也好,烽火乱世也罢,总有底层人不肯屈服于命运,频频展现人性光辉。
金蝉子生来暴躁又感性,十分容易共情。哪怕磨砺了十世性情沉稳了,本性里的某些东西是不会变的。
像他这种人,见识过了鲜活的土地、鲜活的人,怎么还能看得上西牛贺洲这条死气沉沉的臭水沟?
他一路沉默着跟跟随金顶大仙进了大雄宝殿,抬头看着高坐莲台的佛陀,一时五味陈杂,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悟空等人见他不动,也就站着不动。
摩柯迦叶呵斥道:“尔等既见佛祖,因何不拜?”
玄奘猝然回神,暗暗吸了一口气,带领徒儿们躬身下拜:“弟子唐玄奘,拜见我佛。愿我佛万寿无疆!”
多宝如来深深看了他一眼,已然看出他情绪不对,却并没有戳穿,仍旧按照原本的流程往下走。
只不过,这一次嬴政把八十一难安排得极满,到灵山脚下时就已经走完了。
所以,不管是“无字真经”,还是“坠落通天河”,这两劫都不必再有了。
玄奘又有从前的记忆,当然知道灵山的规矩,直接让悟净把这一路上积攒的钱财拿出,全部给了替他们传经的摩柯迦叶和阿傩陀。
两人起初似乎不大满意,但打开一个袋子,看见里面装着数百枚开元通宝,顿时喜笑颜开。
开元通宝是李渊建立唐朝之后,命人铸造的新钱。
大乘佛法修成之后,他们在西牛贺洲一个善信家里宣讲了一遍,就换来三斤三两碎金。
就着,灵山上下还嫌少呢。
他们师徒四人一路西行,除了降妖除魔之后别人硬塞过来的钱财,一路上都只讨吃的,再无别的积蓄。
十三年来所积累的钱财,换算成黄金绝对连两斤都没有。但大唐正值鼎盛之期,开元通宝上附带的气运,却是多少钱财都比不上的。
对于两个传经尊者的反应,师徒四人都看在眼里。玄奘是早已知道,心中毫无波澜。悟空却暗暗皱眉,迅速和八戒对视了一眼。
悟净一直低头垂手站在一边,没人猜得出他的心思。
等传经完毕,众人返回大雄宝殿,多宝如来要册封时,玄奘返回灵山后第一次主动开口,婉拒了“旃檀功德佛”的果位。
他说这辈子的母亲还健在,他想要返回大唐,一边传法,一边为母亲养老送终。
“母亲此生只有弟子这一点骨血,如今年过半百,鬓已苍苍。弟子如何忍心让她孤独终老?还请佛祖开恩,允弟子为母尽孝。”
等他话音落下,整个凌霄宝殿针落可闻。毕竟在场的都是神仙,连玄奘都已蜕去了肉体凡胎,那是真的连一点呼吸声都没有。
悟空兄弟三人担忧地看着玄奘,其余佛陀、菩萨、罗汉、比丘僧、比丘尼则都抬头看向佛祖,有的目光淡然,有的幸灾乐祸,有的目露担忧。
高坐莲台的多宝如来俯视着玄奘,见他倔强地保持着躬身请求的姿态,好半天纹丝不动,不由暗暗叹了一声。
——他的本意就是磨砺金蝉子,如今金蝉子果然被磨砺了出来,心却已经不在灵山了。
真是世事无常,时也,命也!
如来道:“你有此孝心,为师万分欣慰,岂有不允之理?”
玄奘感激道:“多谢佛祖。”
灵山众神佛一面觉得诧异,一面又觉得理所应当。
——就算来了佛门变成了佛祖,多宝也还是玄门截教的多宝,那股宠弟子
的劲头,是一点都没变。
如来又问悟空三人:“尔等是先行受封呢?还是先送玄奘东归?”
兄弟三人相互看了看,悟空笑道:“俺们兄弟还是先受封吧。师傅回东图是要为母尽孝,我等做徒弟的岂能甘于人后?自然是要留在东土,侍奉师傅。”
如来笑道:“罢罢罢!悟空上前听封。”
悟空被封为了“斗战胜佛”,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菩萨”,悟净被封为了“白莲金身菩萨”,兄弟三人都算是有了正果。
就连没进来的小白龙,也被册封为“八部天龙”,在龙族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师徒四人带上真经,在四大金刚的护卫下,乘云飞到了长安城外。
如今这个长安城,是秦朝修建的那个,又不只是秦朝修建的那个。
隋朝作为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自然要把都城设立在秦朝的咸阳旧趾,以示正统。
那时咸阳城经过多年战乱,被几大军阀抢来夺去,早已破败不堪。隋朝重新修整时,干脆就把副城长安城也囊括了进去。新的都城建成之后,隋文帝取名——大兴。
后来以唐代隋,国都都是现成的,李唐王朝就直接占了。
但他们不想保留隋朝取的那个名字,想要回复古名,却在“咸阳”与“长安”中间左摇右摆。最后请了名士袁天罡前来卜卦,这才选定了“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
玄奘手中有通关文蝶,城门将非但不会拦他,还快马加鞭,入宫替他通报。
这个时候,唐二世李世民刚收到废太子李承乾的死讯,正自伤心欲绝,听闻玄奘归来,忙命人请入宫中。
在送玄奘西行取经之前,他对大乘佛法是不屑一顾的。可此时此刻,面对爱子丧生,他又巴不得观音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大乘佛法真的能超度冤魂。
等师徒四人进了甘露殿,还未来得及行礼,玄奘便被李世民一把拉住:“圣僧,请圣僧为吾儿承乾诵经超度,保佑他来世投一个好人家。”
其实对大乘佛法不怎么信服的玄奘:“…………”
“陛下稍安勿躁。”玄奘语气平和宁静,带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大乘佛法全以梵文写就,等贫僧整理翻译之后,才能行超度之事。”
——至于翻译成什么样,反正比我权威的没我懂梵文,比我懂梵文的没我权威,还不是看我的心思?
他觉得如来的大乘佛法固然比小乘佛法强,可凡间的发展速度太快,大乘佛法从现世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等他翻译的时候,虽仍以大乘佛法为根基,却要结合中原的实际情况,融入道与儒的精华。
如此一来,才更能教化世人,也更能顺应时事。
中原和西牛贺洲不同,顺应时事,才能长久呀。
为此,他还特意把悟空介绍给了李世民:“陛下,这是我的大徒弟悟空,最是神通广大,又佛法精深。由他相助,相信过不了多久,就能把三藏真经翻译完全。”
恢复记忆之后,他就知道悟空师从菩提真人。而菩提真人正是以“儒道释”三家合流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