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从离婚开始 第151节
不过想来想去都没有想到合适的厂子。
最后还是在吃饭的时候提了一嘴,布厂的人给了一个信息, 说是就在h省一个市,有一个卫生纸厂因为经营不善,好像快要倒闭了,现在正联系售卖呢。
因为这个厂子和他们这里有原材料往来,所以他们才知道这个消息。
刘玉城听到了这个消息,立刻就拿到了对方的地址和电话,就打过去询问了一下,没想到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儿,对方确实要卖厂。
这个厂子距离滨江市不远,桑瑜确认了这个消息之后,当天就直奔那个厂子。
两天之后,桑瑜的车子就抵达了邻市,她和刘玉城在这里会合之后,当天就来到了向阳红卫生纸厂的大门了。
车子缓缓驶入向阳红卫生纸厂的大门,桑瑜透过车窗打量着这个可能成为她下一个事业起点的地方。
厂区的铁门锈迹斑斑,门柱上“向阳红卫生纸厂”的红漆招牌已经褪色,边角处甚至卷起了细小的漆皮,无声地诉说着工厂的落寞。
刘玉城坐在驾驶座上,侧身指着厂区深处:“桑总,你看那边的厂房,外墙都斑驳成这样了,估计有些年头没翻新过。”
桑瑜微微点头,目光扫过路边丛生的杂草。
秋日的阳光格外刺眼,照在空旷的厂区里,却没带来丝毫暖意,反而衬得这里愈发冷清。
偶尔有几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从车间门口经过,脚步匆匆,脸上带着疲惫的神色,看到外来车辆也只是匆匆瞥了一眼,便低下头继续赶路。
向阳红卫生纸厂的厂长早已在办公楼门口等候,看到桑瑜的车停稳,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他约莫五十岁上下,头发稀疏,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身上的白衬衫沾着几块淡黄色的污渍,领口也有些发皱。
“桑总,刘经理,一路辛苦啦!快里面请!”
办公楼的玻璃门推拉时发出刺耳的“嘎吱”声,大厅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纸浆味,混合着灰尘的气息。
墙上挂着的荣誉奖状蒙上了一层薄灰,“先进单位”“质量信得过企业”的字样依稀可见,只是如今看来格外讽刺。
王 厂长殷勤地把他们领进办公室,倒上两杯温水:“实不相瞒,我们这厂子前几年还红红火火的,就是这两年原材料涨价,销路又没跟上,才落到这步田地。”
他搓着粗糙的手掌,眼神里满是无奈,“设备都是好设备,德国进口的生产线,就是缺资金周转,不然也不会舍得卖啊。”
听到这个话,桑瑜和刘玉城互相看了一眼,交换了一个眼神。
在来到向阳红卫生纸厂之前,其实两个人都已经从多方面了解过这个厂子的情况了,确实是如同王厂长所说的,这个厂子会变成今天的样子就是因为市场没有打开。
不过,到底是不是原材料涨价或者别的什么原因造成的,就不在桑瑜关心的范围之内了。
她只确认这个厂子的手续没有问题就行,至于厂子其他的苦衷什么的,她并不怎么在意。
只是让桑瑜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卫生纸厂里面居然还有德国生产线,这就着实让她吃了一惊了。
她端起水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落在办公桌上摊开的设备清单上,仔细的看了看,从清单上确实是显示这个厂子有一条新的生产线,是通过商务局的牵线落地的。
桑瑜的心中本来就热起来的火,不由得又烧得旺了几分:“王厂长,我们想先去车间看看实际情况。”
“应该的应该的!”王厂长连忙起身带路,“我这就带你们去看生产线,保证都是正经运转过的好机器。”
车间里的轰鸣声比想象中要小些,几台大型机器静静地矗立着,只有角落的一台设备还在慢悠悠地运转,几名工人在旁边有一搭没一搭地整理着半成品。
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纸纤维,阳光透过高窗照进来,能清晰地看到光柱里舞动的尘埃。
刘玉城走到一台闲置的机器前,伸手摸了摸冰冷的金属外壳:“这台设备多久没运转了?”
王厂长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也就一个多月吧,主要是最近原材料断供了。你看这轴承,一点锈迹都没有,保养得很好。”
他说着用力拍了拍机器,发出沉闷的响声。
桑瑜蹲下身查看设备的铭牌,手指拂过上面的生产日期:“这些设备都是五年内的?”
“对!最老的那台也才用了四年,当时花了大价钱引进的,说是能提高三成产能呢。”王厂长赶紧解释,“本来想着扩大规模,谁知道赶上市场波动……”
桑瑜没接话,沿着车间里面通道慢慢走着,仔细观察着每一处细节。
她注意到墙角堆着的成品卫生纸,包装简单甚至有些粗糙,但纸张的厚度看起来还不错。
拿起一包掂量了一下,转头问刘玉城:“你觉得这纸的质量怎么样?”
刘玉城撕开一包抽出几张,轻轻揉搓着:“纸质还行,就是细腻度差点,要是咱们接手,得在工艺上改进改进。”
跟在一边的王厂长在一旁连忙补充:“对对对!桑总要是接手,稍微调整下工艺,质量肯定能上去!咱们这厂子地理位置也好,离原材料基地近,运输成本低着呢。”
桑瑜走到原料仓库门口,看着里面堆积的半仓库纸浆:“这些原材料还能用多久?”
“撑个把月没问题!”王厂长连忙说,“只要资金到位,马上就能恢复生产。现在市场上卫生纸需求这么大,只要开工就不愁卖啊!”
桑瑜没说话,只是点点头,继续在厂区里转悠。
刘玉城也在看完生产线之后,跟王厂长打了个招呼,暂时离开一下。
王厂长显然对于刘玉城的离开有点焦躁,可是他也不能拒绝,只能点点头,眼巴巴的看着刘玉城的背影离开了厂子。
这一路上,王厂长可以说一步不错的跟着两个人,他一直在观察着桑瑜两个人,同样的,桑瑜也在观察着王厂长。
卖货的人都说自己的货好,这一路上,王厂长把向阳红卫生纸的厂子夸得像是一朵花一样,桑瑜只是听着,脸上带着笑,并不回应。
而王厂长也弄不清楚桑瑜和刘玉城两个人中到底谁才是做主的那一个,他本能的觉得男人能扛事儿,所以,比较倾向于刘玉城做主,所以,现在刘玉城离开,王厂长整个人显得心不在焉。
刘玉城倒不是突然离开,而是刚刚看完了生产线之后,桑瑜就让他去给普开源打电话。
因为在刚刚看厂子的过程中,桑瑜就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事情。
向阳红的这条生产线很高级,而且特别的新,机器也多,按道理来说,以现在的市场需求,不会做不走,为什么这么新的生产线却全部停在这里?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说实在的,这些机器桑瑜是相当喜欢的,可是,她并不想当冤大头,所以,还是要弄弄清楚比较好。
“桑总,刘经理是有什么急事儿吗?”王厂长陪着桑瑜在厂子里走了十几分钟,还没有看到刘玉城回来,脸上的焦灼已经掩饰不住了。
桑瑜只是轻轻的笑:“他一会儿就回来了。”
王厂长只能陪着笑,眼神不住的往门口看去。
桑瑜不在管王厂长的心事,而是更仔细的去看厂子里面的其他情况。
她注意到污水处理设备看起来有些陈旧,管道上甚至有渗漏的痕迹,心里默默记下这处需要整改的地方。
除此之外,桑瑜还注意到食堂的烟囱没有冒烟,显然已经很久没正常开伙,宿舍区的窗户玻璃碎了好几块,用硬纸板糊着,透着一股破败的气息。
第139章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 刘玉城回来了。
这个时候,桑瑜已经在心不在焉的王厂长的陪同下把整个厂区都考察完了,她的心里面也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判断。
王厂长一看到刘玉城的时候, 无论是他的表情还是他的身体都已经放松了下来, 似乎找到了主心骨, 笑眯眯的就说请两个人回办公室坐坐。
两个人依言而行,跟着他就去了办公室。
回到办公室,桑瑜看着王厂长期待的眼神, 缓缓开口:“王厂长, 厂子的基本情况我们了解了。设备确实还能用,但厂区需要整改的地方不少。你报个实价吧,我们也想尽快敲定这件事。”
说完这个话,王厂长却没有开口,只是又看向了刘玉城,似乎是等着他拿主意的样子。
刘玉城这个时候也有点尴尬, 不过在桑瑜的眼色之下, 他也跟着说:“是,王厂长你先给个报价吧。”
王厂长这个时候才终于眼神一亮, 连忙报出价格,又补充道:“桑老板是爽快人!这个价格绝对是诚意价, 要是诚心想要, 咱们还能再商量商量。”
王厂长给出的价格是八十万, 价格不低。
桑瑜和刘玉城交换了一个眼神, 没有说对于这个价格满意还是不满意。
她站起身:“价格我们回去商量一下, 三天内给你答复。另外,我们需要一份详细的设备清单和财务报表,越详细越好。”
虽然并没有立刻得到桑瑜和刘玉城的承诺, 这让王厂长的心里还是有些悬吊吊的,可是,他也知道,这么几十万的买卖可是大事儿,这三天的商议时间已经是很快了。
于是,王厂长也打起精神,笑眯眯的应承,连忙招呼会计准备资料:“没问题没问题!我这就让人准备!”
离开厂区时,夕阳正缓缓落下,给锈迹斑斑的铁门镀上了一层金色。
桑瑜看着后视镜里逐渐缩小的厂区,这才轻声对刘玉城说:“打听到了什么?”
“我出去跟这边的几个朋友问了一下,这个厂子确实是出了问题,但是他们的问题可不是什么经营不善。“
这倒是跟桑瑜怀疑的一样,她是看过这条生产线的,他们的机器可不仅仅这只能做卫生纸,而且还能做卫生巾的。
也就是按照现在的市场需求,只要他们的卫生巾线一拉起来,根本就供不应求,不可能搞成现在这个样子。
“那是因为什么?”
“现在的这个王厂长可不是厂子本来的厂长,他原来就是这个厂的一个工会主席,没有什么实权,因为这个厂子里所有的能顶事儿的都进去了,才把他给拉上台的,当然,他上台也不是为了什么经营管理,就是处理厂子。”
刘玉城一边开车一边把向阳红厂子里的事情娓娓道来。
原来,这个厂子的上一任厂领导们看见改革开放了,他们也想乘上这股子的春风,好好的大干一场。
想法是不错的,但是他们没有好好调查过市场,就是一个拍拍脑袋就做了决定,直接就找到了商业局,让商业局帮他们牵线进新的设备。
商业局倒是给他们推荐了几套设备,都是符合他们厂子情况的二手设备,他们看不上,想要好好的大干一场。
这一下子就步子迈大了,直接扯到了蛋。
他们进了一条最先进的生产线,可是价格太贵,商业局觉得他们做得过分,同时也没有这个钱给他兜底,他们只有自己解决。
也不知道哪个大聪明想出来的主意,直接跟厂子里面的职工借,说是,以后厂子挣钱了就分红。
桑瑜听到这里,觉得提出这个想法的人还真是挺超前的。
不过,超前的想法却没有超前的能力,设备买下来了,跟下来的问题一把接着一把。
比如没有懂设备的技术员,比如需要相配套的原材料,还有市场的拓展,当然更重要的是职工们要求看到厂子的起色……
这些所有的问题聚集到一起,直接就导致了现在的问题。
最后闹得太大,省里面的国资办出来帮着解决,就是清算资产,卖到厂子,不管怎么样,要先把厂子里的职工安抚了。
桑瑜一边听着,也觉得什么都是一个寸劲,向阳红的原本的厂领导是真的想要带着大家往好处走的,只是企业管理有时候光有好想法是不行的。
“原本的厂领导呢?”
“都进去了。”都是从国营厂子出来的,刘玉城对于向阳红现在的情况也是唏嘘。
也是这个时候,桑瑜才算是了解了为什么王厂长总是对她不太放心,反而一定要等到刘玉城说话,他才踏实的原因。
原来向阳红的上一个领导班子里多半都是女性,导致了王厂长对于女领导有点不放心,虽然桑瑜本人觉得王厂长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偏颇了,不过放在向阳红整个厂子的问题里,这点事儿简直不算事儿。
“姐,你觉得价格怎么样?”刘玉城问。
最后还是在吃饭的时候提了一嘴,布厂的人给了一个信息, 说是就在h省一个市,有一个卫生纸厂因为经营不善,好像快要倒闭了,现在正联系售卖呢。
因为这个厂子和他们这里有原材料往来,所以他们才知道这个消息。
刘玉城听到了这个消息,立刻就拿到了对方的地址和电话,就打过去询问了一下,没想到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儿,对方确实要卖厂。
这个厂子距离滨江市不远,桑瑜确认了这个消息之后,当天就直奔那个厂子。
两天之后,桑瑜的车子就抵达了邻市,她和刘玉城在这里会合之后,当天就来到了向阳红卫生纸厂的大门了。
车子缓缓驶入向阳红卫生纸厂的大门,桑瑜透过车窗打量着这个可能成为她下一个事业起点的地方。
厂区的铁门锈迹斑斑,门柱上“向阳红卫生纸厂”的红漆招牌已经褪色,边角处甚至卷起了细小的漆皮,无声地诉说着工厂的落寞。
刘玉城坐在驾驶座上,侧身指着厂区深处:“桑总,你看那边的厂房,外墙都斑驳成这样了,估计有些年头没翻新过。”
桑瑜微微点头,目光扫过路边丛生的杂草。
秋日的阳光格外刺眼,照在空旷的厂区里,却没带来丝毫暖意,反而衬得这里愈发冷清。
偶尔有几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从车间门口经过,脚步匆匆,脸上带着疲惫的神色,看到外来车辆也只是匆匆瞥了一眼,便低下头继续赶路。
向阳红卫生纸厂的厂长早已在办公楼门口等候,看到桑瑜的车停稳,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他约莫五十岁上下,头发稀疏,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身上的白衬衫沾着几块淡黄色的污渍,领口也有些发皱。
“桑总,刘经理,一路辛苦啦!快里面请!”
办公楼的玻璃门推拉时发出刺耳的“嘎吱”声,大厅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纸浆味,混合着灰尘的气息。
墙上挂着的荣誉奖状蒙上了一层薄灰,“先进单位”“质量信得过企业”的字样依稀可见,只是如今看来格外讽刺。
王 厂长殷勤地把他们领进办公室,倒上两杯温水:“实不相瞒,我们这厂子前几年还红红火火的,就是这两年原材料涨价,销路又没跟上,才落到这步田地。”
他搓着粗糙的手掌,眼神里满是无奈,“设备都是好设备,德国进口的生产线,就是缺资金周转,不然也不会舍得卖啊。”
听到这个话,桑瑜和刘玉城互相看了一眼,交换了一个眼神。
在来到向阳红卫生纸厂之前,其实两个人都已经从多方面了解过这个厂子的情况了,确实是如同王厂长所说的,这个厂子会变成今天的样子就是因为市场没有打开。
不过,到底是不是原材料涨价或者别的什么原因造成的,就不在桑瑜关心的范围之内了。
她只确认这个厂子的手续没有问题就行,至于厂子其他的苦衷什么的,她并不怎么在意。
只是让桑瑜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卫生纸厂里面居然还有德国生产线,这就着实让她吃了一惊了。
她端起水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落在办公桌上摊开的设备清单上,仔细的看了看,从清单上确实是显示这个厂子有一条新的生产线,是通过商务局的牵线落地的。
桑瑜的心中本来就热起来的火,不由得又烧得旺了几分:“王厂长,我们想先去车间看看实际情况。”
“应该的应该的!”王厂长连忙起身带路,“我这就带你们去看生产线,保证都是正经运转过的好机器。”
车间里的轰鸣声比想象中要小些,几台大型机器静静地矗立着,只有角落的一台设备还在慢悠悠地运转,几名工人在旁边有一搭没一搭地整理着半成品。
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纸纤维,阳光透过高窗照进来,能清晰地看到光柱里舞动的尘埃。
刘玉城走到一台闲置的机器前,伸手摸了摸冰冷的金属外壳:“这台设备多久没运转了?”
王厂长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也就一个多月吧,主要是最近原材料断供了。你看这轴承,一点锈迹都没有,保养得很好。”
他说着用力拍了拍机器,发出沉闷的响声。
桑瑜蹲下身查看设备的铭牌,手指拂过上面的生产日期:“这些设备都是五年内的?”
“对!最老的那台也才用了四年,当时花了大价钱引进的,说是能提高三成产能呢。”王厂长赶紧解释,“本来想着扩大规模,谁知道赶上市场波动……”
桑瑜没接话,沿着车间里面通道慢慢走着,仔细观察着每一处细节。
她注意到墙角堆着的成品卫生纸,包装简单甚至有些粗糙,但纸张的厚度看起来还不错。
拿起一包掂量了一下,转头问刘玉城:“你觉得这纸的质量怎么样?”
刘玉城撕开一包抽出几张,轻轻揉搓着:“纸质还行,就是细腻度差点,要是咱们接手,得在工艺上改进改进。”
跟在一边的王厂长在一旁连忙补充:“对对对!桑总要是接手,稍微调整下工艺,质量肯定能上去!咱们这厂子地理位置也好,离原材料基地近,运输成本低着呢。”
桑瑜走到原料仓库门口,看着里面堆积的半仓库纸浆:“这些原材料还能用多久?”
“撑个把月没问题!”王厂长连忙说,“只要资金到位,马上就能恢复生产。现在市场上卫生纸需求这么大,只要开工就不愁卖啊!”
桑瑜没说话,只是点点头,继续在厂区里转悠。
刘玉城也在看完生产线之后,跟王厂长打了个招呼,暂时离开一下。
王厂长显然对于刘玉城的离开有点焦躁,可是他也不能拒绝,只能点点头,眼巴巴的看着刘玉城的背影离开了厂子。
这一路上,王厂长可以说一步不错的跟着两个人,他一直在观察着桑瑜两个人,同样的,桑瑜也在观察着王厂长。
卖货的人都说自己的货好,这一路上,王厂长把向阳红卫生纸的厂子夸得像是一朵花一样,桑瑜只是听着,脸上带着笑,并不回应。
而王厂长也弄不清楚桑瑜和刘玉城两个人中到底谁才是做主的那一个,他本能的觉得男人能扛事儿,所以,比较倾向于刘玉城做主,所以,现在刘玉城离开,王厂长整个人显得心不在焉。
刘玉城倒不是突然离开,而是刚刚看完了生产线之后,桑瑜就让他去给普开源打电话。
因为在刚刚看厂子的过程中,桑瑜就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事情。
向阳红的这条生产线很高级,而且特别的新,机器也多,按道理来说,以现在的市场需求,不会做不走,为什么这么新的生产线却全部停在这里?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说实在的,这些机器桑瑜是相当喜欢的,可是,她并不想当冤大头,所以,还是要弄弄清楚比较好。
“桑总,刘经理是有什么急事儿吗?”王厂长陪着桑瑜在厂子里走了十几分钟,还没有看到刘玉城回来,脸上的焦灼已经掩饰不住了。
桑瑜只是轻轻的笑:“他一会儿就回来了。”
王厂长只能陪着笑,眼神不住的往门口看去。
桑瑜不在管王厂长的心事,而是更仔细的去看厂子里面的其他情况。
她注意到污水处理设备看起来有些陈旧,管道上甚至有渗漏的痕迹,心里默默记下这处需要整改的地方。
除此之外,桑瑜还注意到食堂的烟囱没有冒烟,显然已经很久没正常开伙,宿舍区的窗户玻璃碎了好几块,用硬纸板糊着,透着一股破败的气息。
第139章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 刘玉城回来了。
这个时候,桑瑜已经在心不在焉的王厂长的陪同下把整个厂区都考察完了,她的心里面也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判断。
王厂长一看到刘玉城的时候, 无论是他的表情还是他的身体都已经放松了下来, 似乎找到了主心骨, 笑眯眯的就说请两个人回办公室坐坐。
两个人依言而行,跟着他就去了办公室。
回到办公室,桑瑜看着王厂长期待的眼神, 缓缓开口:“王厂长, 厂子的基本情况我们了解了。设备确实还能用,但厂区需要整改的地方不少。你报个实价吧,我们也想尽快敲定这件事。”
说完这个话,王厂长却没有开口,只是又看向了刘玉城,似乎是等着他拿主意的样子。
刘玉城这个时候也有点尴尬, 不过在桑瑜的眼色之下, 他也跟着说:“是,王厂长你先给个报价吧。”
王厂长这个时候才终于眼神一亮, 连忙报出价格,又补充道:“桑老板是爽快人!这个价格绝对是诚意价, 要是诚心想要, 咱们还能再商量商量。”
王厂长给出的价格是八十万, 价格不低。
桑瑜和刘玉城交换了一个眼神, 没有说对于这个价格满意还是不满意。
她站起身:“价格我们回去商量一下, 三天内给你答复。另外,我们需要一份详细的设备清单和财务报表,越详细越好。”
虽然并没有立刻得到桑瑜和刘玉城的承诺, 这让王厂长的心里还是有些悬吊吊的,可是,他也知道,这么几十万的买卖可是大事儿,这三天的商议时间已经是很快了。
于是,王厂长也打起精神,笑眯眯的应承,连忙招呼会计准备资料:“没问题没问题!我这就让人准备!”
离开厂区时,夕阳正缓缓落下,给锈迹斑斑的铁门镀上了一层金色。
桑瑜看着后视镜里逐渐缩小的厂区,这才轻声对刘玉城说:“打听到了什么?”
“我出去跟这边的几个朋友问了一下,这个厂子确实是出了问题,但是他们的问题可不是什么经营不善。“
这倒是跟桑瑜怀疑的一样,她是看过这条生产线的,他们的机器可不仅仅这只能做卫生纸,而且还能做卫生巾的。
也就是按照现在的市场需求,只要他们的卫生巾线一拉起来,根本就供不应求,不可能搞成现在这个样子。
“那是因为什么?”
“现在的这个王厂长可不是厂子本来的厂长,他原来就是这个厂的一个工会主席,没有什么实权,因为这个厂子里所有的能顶事儿的都进去了,才把他给拉上台的,当然,他上台也不是为了什么经营管理,就是处理厂子。”
刘玉城一边开车一边把向阳红厂子里的事情娓娓道来。
原来,这个厂子的上一任厂领导们看见改革开放了,他们也想乘上这股子的春风,好好的大干一场。
想法是不错的,但是他们没有好好调查过市场,就是一个拍拍脑袋就做了决定,直接就找到了商业局,让商业局帮他们牵线进新的设备。
商业局倒是给他们推荐了几套设备,都是符合他们厂子情况的二手设备,他们看不上,想要好好的大干一场。
这一下子就步子迈大了,直接扯到了蛋。
他们进了一条最先进的生产线,可是价格太贵,商业局觉得他们做得过分,同时也没有这个钱给他兜底,他们只有自己解决。
也不知道哪个大聪明想出来的主意,直接跟厂子里面的职工借,说是,以后厂子挣钱了就分红。
桑瑜听到这里,觉得提出这个想法的人还真是挺超前的。
不过,超前的想法却没有超前的能力,设备买下来了,跟下来的问题一把接着一把。
比如没有懂设备的技术员,比如需要相配套的原材料,还有市场的拓展,当然更重要的是职工们要求看到厂子的起色……
这些所有的问题聚集到一起,直接就导致了现在的问题。
最后闹得太大,省里面的国资办出来帮着解决,就是清算资产,卖到厂子,不管怎么样,要先把厂子里的职工安抚了。
桑瑜一边听着,也觉得什么都是一个寸劲,向阳红的原本的厂领导是真的想要带着大家往好处走的,只是企业管理有时候光有好想法是不行的。
“原本的厂领导呢?”
“都进去了。”都是从国营厂子出来的,刘玉城对于向阳红现在的情况也是唏嘘。
也是这个时候,桑瑜才算是了解了为什么王厂长总是对她不太放心,反而一定要等到刘玉城说话,他才踏实的原因。
原来向阳红的上一个领导班子里多半都是女性,导致了王厂长对于女领导有点不放心,虽然桑瑜本人觉得王厂长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偏颇了,不过放在向阳红整个厂子的问题里,这点事儿简直不算事儿。
“姐,你觉得价格怎么样?”刘玉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