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后妈统管全家 第39节
  桌子后的小眼镜青年上下打量了张翠花几眼,看她一点也不像有钱的城里人。黝黑粗壮,反而像是什么村里的妇女干部。
  不由得有些迟疑,重复问了一句,“真是齐江介绍的?”
  “他就在胡同口,不信你让个人去问问。”
  张翠花被他打量的心烦,没了一开始的客气,横眉竖目的瞥了他一眼,语气不怎么好。
  这下小眼镜反而相信了,“信信信,有什么不信的。”
  说着站起来,掩上她身后的大门,“妇女同志,你还是第一个光顾我们店的人呢。”
  昨天老大刚把东西运来,今天就来买,可不就是第一个人。
  带着张翠花走到里屋,在边上捣鼓了一阵,摸出个钥匙,找到最角落那个不仔细看看不出来的门。
  张翠花一进来就注意到那个门,因为她耳力极佳,听见里边似乎有声音。
  此时看他开门,不由得心里犯嘀咕,这步骤也太多了。卖个东西跟秘密接头似的。
  这个门边上种着颗观赏树,遮住大半门框,边上还装模作样的贴着张时下最流行的头像画报。
  小眼镜发现张翠花眼神不对劲,像是时刻要把他们当奸。细举报的样子。
  赶紧解释道:“这不是还没开张,等买的人流量大了,就不盖这么严实了。”
  张翠花笑了笑,一脸憨厚,“理解,理解。”
  理解你刚才还凶巴巴的盯着我,抖了抖身上的鸡皮疙瘩,小眼镜不在多说,把门露出来用钥匙打开。
  门另一边连接的还是卧室,只是这边卧室的门没有多加隐蔽,因为它干脆直接连接衣柜了。
  推开衣柜门走出去,看到一个破败的房间,连床都被砸的七零八碎。
  “看那东西干什么,跟我来。”
  张翠花看过去的视线被小眼镜的呼唤声打断,转过头跟上去。
  走出卧室是小厅,再走一段路,隔了个茶水间,才到堂屋。
  路上的东西全都挂上了灰尘,只有堂屋两只突兀的小板凳是干净的。
  板凳上坐着个身量高挑的男人,侧着头和他旁边人说着什么,声音小,哪怕张翠花耳力好也听不见。
  听到这边来的动静,男人立刻止了声,瞬间扭过头来。发现是小眼镜带人过来的皮上便带了三分笑,“这是?”
  可张翠花看他眼底还是有警惕,便没言语,只等小眼镜介绍。
  “老大,齐江介绍她来买东西。”
  小眼镜明显对男人十分尊敬,身上的那点书生倨傲都收起来了。
  另一个小板凳上做的人是个普普通通的少年,一直低头写字,除开一开始好奇的朝这边瞅了一眼,没其他声响。
  不过他写字的笔是崭新的钢笔,本子是牛皮本。
  只是想买个柿子饼的张翠花与他们格格不入。
  “买柿子饼啊,在西边那个屋里,我带她去,杨进你先回去吧。”
  男人站起来不过一米八,和张翠花差不多高,脸长得十分普通,身上没有明显气质特征,而且一点都不显得雷厉风行。
  小眼镜杨进和他站一块都比他像黑市头子。
  “好的老大。”
  小眼镜朝张翠花摆了摆手,掉头就走了。
  张翠花如同进入虎穴的羊羔,身后的门还被关上了。
  可她又不是羊羔,她是能打死野猪的壮士,也就比武松差一点吧。
  “看我干嘛?你不是要给我带路?我就想买个柿子饼,这个费劲。”
  张翠花率先推开房门,走出堂屋。
  就她刚才摸到的门框来说,这地方以前肯定是地主的老家,门框都是黄花梨木。
  这个局势,这个破败度,难怪这么谨慎。合着是非法‘借用’。
  身后悄无声息跟着的男人忽然出声,“同志哪里人?见识不少啊,黄花梨都能认出来。”
  “黄花,哪里开了黄花?你们这有梨卖?”
  张翠花不接茬,笑呵呵的一脸憨厚,“一冬天过去,梨还有水分吗?糠了没有?”
  男人默然片刻,道:“个大味甜,新运来的,水分多的很。”
  院子很大,东西北三面都有屋子,连月亮门旁边都支着棚子,棚顶用老旧的防水布盖着,不像是新支起来的。
  但是还有几个棚子正在建。可以看出,这些棚子就是身后的男人为了卖东西支的,只不过是故意用旧东西建,被人发现的时候好撤退。
  来来往往的人们搬着东西,从月亮门进来,运到屋子里,再离开。
  还真是天南海北的东西都有,随便瞥了一眼,张翠花竟然看到了螃蟹。
  仔细看过,看出这里算是黑市大本营。
  知道这人不可能一下溜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张翠花反而不再谨慎,直接问道:“还没宣传就进鲜东西,不怕卖不出去砸手里啊。”
  暗地打量她的男人笑了笑,也不问张翠花怎么不装没见识的乡下妇人了,开口解释道:“附近工厂不少,总有人买的起,随便找个小子去转一圈就能卖出大半。”
  解释完,站在卖点心果脯的屋子门前,指了指里边的东西,“柿子饼就在里边,但是这位同志能不能先告诉我,为什么你买东西要问一个放哨的小子东西在哪卖?”
  “他站在市口,进进出出都要经过他。哪怕不告诉我你这里,那也是对黑市最了解的人。”
  张翠花说完就进去看东西。
  屋里一排排码放着筐子,看那布局,跟后世的超市差不多。
  虽然她没去过这个年代的国营商店,但是只看这个屋子,也能猜到国营商店肯定比不上这里种类齐全。
  买完柿饼子,张翠花把所有屋子都转了一遍,没了刚开始的惊奇感觉。
  这里的东西全是全,当地没有的稀罕货也很多。但是基本是那种‘全国各地总有一个地方常见’的稀罕货,不是那种所有地方都稀罕的东西。
  比如果脯、海鲜、水果和好看衣服等种类很多,但是麦乳精之类的很少,也没奶粉、巧克力之类的东西。
  缝纫机、自行车等大件也就几个,不是大牌子不说,还特别贵。除了不要票,简直一无是处。
  作为兜里有几十块钱的有钱人,张翠花只买了七个柿子饼、十个螃蟹和半斤猪板油。柿子饼三分一个,螃蟹五分一只,猪板油四毛一斤,加起来才花了一块钱。
  走回堂屋,张翠花准备原路返回。
  但男人似乎看出她不如一开始惊奇,轻笑一声,张口就是夸赞,“同志果然见多识广。现在这里是还没什么稀罕货,毕竟路子还没走熟。”
  张翠花也夸,随口扯了句,“不错了不错了,东西全的很。”
  说完就要走,可脚还没走出堂屋就被男人虚拦了一下,“我叫南里,同志下次来的时候要是还没开张,就报我的名,不用费劲和看门的小子解释。”
  这话说的像是笃定她会在他们开始宣传之前再回来。
  “好的好的,谢谢谢谢。”
  道完谢,看南里没继续说话的意思,张翠花丝毫没有自我介绍的意思,转身就走了。
  太久没碰见这种有心眼的人,直到走出黑市以后,张翠花才琢磨过来。
  估计是她买的全是不经吃的东西,不仅没买红薯等能吃的住的粮食,连大米小米都没买。而南里店里的粮食比黑市的便宜很多,也就比要票的粮站贵半成,甚至买多了还能打折。
  所以南里一看就知道她会回来。
  第33章
  看看手里的螃蟹,张翠花难得反省自己花钱是不是太大手大脚,是不是不符合现在的家庭条件。
  琢磨完,想起家里好像快没粮食吃了。张翠花又返回去花八块钱买了两百斤红薯和大米。
  袋子太大,张翠花出来的时候差点卡在门那。
  小眼镜本来坐在门那等她出来,无意间一瞥,只觉得自己眼要瞎了。
  “同志,你就这么扛回去啊?”
  走过去要
  帮张翠花搬一搬,却被很轻易地躲开。
  张翠花没感觉到什么重量,跟之前背着几颗花椒苗差不多容易,“就这么点东西,不用帮忙。”
  背着花一分买的筐,抱着免费赠送的米袋,张翠花来去如风,潇洒走出小眼镜的视线。
  “力能扛鼎,如今竟然看到了活的形容词,真是长见识了。”
  感慨完,刚想做回桌子那看书,发现老大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了,“老大,算完账了?”
  南里视线望着已经看不到张翠花身影的巷子,轻声道:“南七自己就可以。”
  “哦,哦。”满脸茫然的看了看外边,小眼镜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
  但是作为忠心小弟,他提议道:“老大你要是想审视那个同志,你出去看啊,这是拐角看不见的。你现在出去,可能还可以看到她的背影。”
  “……老大我说错了吗?你咋那样看我?”老大眼神好凶,比刚才那个同志不耐烦的时候还凶。
  “你说的很对。”
  南里不再继续看,转身朝屋里走去,远远的留下一句吩咐,“你和齐江换一换,去巷子口锻炼一下眼力。”
  “老大为啥啊?巷子口很冷的,还没凳子坐。老大!”
  小眼镜好伤心,但是老大根本不理他。明明他是他们队伍中除了老大,学识最丰富的人。
  难道他堂堂高中生,要沦落到去放哨?
  噫吁嚱,时不利兮骓不逝~天冷哉!
  张翠花不知道小眼镜有多么伤心,反正她觉得很充实。
  一路挑着人少的地方走,现在又是上班时间,竟没有多少人看到她此时的模样。
  “哪来的庄稼树?”
  打开门,看到粮食上背了个人,张翠兰吃惊极了,赶紧伸手去接米袋子,却被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