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宋奚晦张扬的表情慢慢淡了下来,手也慢慢松了,噗嗤一笑,很无奈似地抱怨说:“小罗哥,我真的很好奇,你和乔鸥为什么会相处不好呢?你们明明总是跟我说差不多的话。”
任罗疏睁着一双无辜的眼睛:“他也说过啊。”
“嗯呢。”宋奚晦扬着嘴角,“不过他的语气难听多了。他说,宋阿奚,你要是实在不行就再到满世界跑一跑吧,想想你以前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不算好的语气,宋奚晦却是带着笑意复述的,而后也不等任罗疏有什么评价就想把这事翻篇:“好了,不说了,赶紧回去吧,马上就要宵禁了。”
“等等。”任罗疏没有被糊弄,追问着最后的答案,“所以呢?你是怎么回答他的?”
“好烦啊。”宋奚晦笑骂一句,半开玩笑似地回答,“我说,不想到处跑了,我现在有新的男朋友,有狗,还有那——么大一片菜地,怎么会还想到处跑?他个理科男不仅不理解还骂我没出息,你呢?程序员?”
任罗疏自然是理解的,安静的生活同样也是他的向往,他只是在犹豫,宋奚晦究竟是不是真的想要这种安定。
第72章
他们继续沿着山路向上攀爬着,往前看去已经能看见亮着灯的山门,有守着门的和尚在等着他们,而朦胧的灯影下似乎还有人跪着。
天上下起了绵绵的小雨,宋奚晦忽然打了个喷嚏,任罗疏随即一激灵,慌张地扶住他的肩膀问道:“你,疼怎么不说啊?”
“今天没有那么疼,你看,我这不还能好好走上山吗?”宋奚晦说着,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体没问题还在两级石梯上上下跳了两个回合,而后站在下一级的台阶上比了个耶,“看,我好好的。白天的时候是有点不舒服,但是玩着玩着好像就没那么疼了。小罗哥,看来我还是要多出门走走的……”
任罗疏听得心不在焉,想起今天从大喇叭的池子里出来时宋奚晦的异样,只恨自己不够细心。
“下次一定要说,不是非要玩的。”他强调说。
“好了好了。”宋奚晦很是无奈,“我都说了,我没多大的事,真的不怎么疼。”
任罗疏执拗地觉得面前的人是在咬牙坚持,为的是不扫他的兴,这么一想他更是愧疚,于是主动蹲下身,说:“上来吧,我背你回去。”
宋奚晦不答应,任罗疏也不说话,就瞪着一双眼睛一动也不动。
最后是宋奚晦没办法了,脱下了身上的外套趴到了任罗疏的背上,而后把外套往他们两人的头上一蒙,说道:“那,走吧!我帮你挡雨。”
接下来的这段路任罗疏走得要比刚刚快很多,其实他已经累了,脚也很疼,但他满脑子都是赶紧带宋奚晦回家,所以也都咬牙坚持下来了。
背上的重量很重,但也很软很暖和,淡淡的水生调和雨水混在一起是一种令人轻松的神奇味道。
随着和山门越来越近,两人也都看清了跪在山门前的人。
那是一个头发花白且凌乱的女人,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佝偻的身体在月光下跪着,又或者说蜷缩着,看得人心酸。
“那是什么人?”任罗疏随口问了一句。
背上的宋奚晦便回答他:“求佛的人。云古寺经常有这样的人。”
求佛?那求佛求的是什么?又为什么一定要跪在山门外,他不清楚。
他们经过了那个佝偻的女人身边,没有去看她的样子,只和守门的和尚用点头打了招呼。
过了山门后的路就不算难走了,宋奚晦也跳了下来。天上的雨大了些,但也不影响行路的人,两人肩并着肩跨过门槛,任罗疏却忽然感觉有人狠狠抓住了后脑勺的头发。
“你!是你!你为什么还活着?为什么?你凭什么还好好活着?”
歇斯底里的声音唤起了令任罗疏胆颤的回忆,在他记忆的深处也有这样一个人,红肿着一双眼睛,嘶吼着质问他:“为什么?为什么他们都死了你还活着?你凭什么活着?明明该死的是你!是你!”
对啊,为什么我还活着?为什么死的不是我?这样想着,任罗疏喉头一紧,弯下腰干呕起来,口鼻间又传来了水库的腥臭,让他喘不过气。
疯狂的女人被守门的和尚拉开了,任罗疏稍微回神时发现自己的脑袋已经被宋奚晦护在了怀里,这个虚弱的人这会儿竟然直挺挺地站着,充当着他的保护者。
即使被控制住了女人也仍在吼着:“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拦着我?他杀了我儿子!他杀了我儿子!为什么我儿子死了他还活着好好的?他该死啊,为什么死的不是他?”
雨越来越大了,任罗疏也越来越冷,不由靠近了宋奚晦。
宋奚晦温柔地抚着他的背,神色坚毅地将他拽进了山门,和那个歇斯底里的人拉开距离,可任罗疏的视线一直停留在她的身上,那双绝望的眼睛于他而言就像是跗骨之蛆一样。
终于,他们远离了山门,看不见门外的光景,却还能听见她的声音,只是渐渐模糊了。
又慌忙地走了一段,终于,声音也消失不见了。
任罗疏还紧绷着,他喘不上来气,没办法思考,连宋奚晦的声音也听不清,直到被宋奚晦扇了一巴掌,世界才渐渐清晰,知晓他们已经坐在了熟悉的院子里。
“好了?”宋奚晦问他。
“我,我没事。”任罗疏低着脑袋,不敢去直视宋奚晦的眼睛,“别担心,嗯。”
他在心底祈求着宋奚晦不要问关于那个女人的事情,宋奚晦也确实没问,可这样他又不安起来,觉得这不正常。
“阿奚。”他握住宋奚晦的手腕,执拗地问道,“为什么不问我是怎么回事?还是,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彼时的雨已经停了,湿润的空气里混着泥土的味道,在月光下,两人静静地对峙着。
宋奚晦温柔了目光和语气:“小罗哥,我知道你的太多事了,我没问过你,是想听你主动跟我说,如果你觉得可以说给我听的话。”
手开始止不住地颤抖,他彷徨着,不确定要不要这么做。
那些本来只和母亲一起享有的秘密,那些连母亲都不曾知道的秘密,是否可以分享给面前的人?
“她……是我,我的救命恩人的母亲。”良久,任罗疏艰难地开口了,“是我最对不起的人……”
“从头说。”宋奚晦引导着他,“小罗哥,这么没头没尾地说我猜不出来。”
任罗疏喉结不停地滑着,尝试了几次都说不出一个完整的音节,宋奚晦在他耳边安抚了好久才让他能说话。
“我,小时候,有一次,和朋友到水库边上玩,掉进去了。她,她的儿子救了我,但,但是他死了。我,对不起,对不起……”
说着,他想起了自己一下下地给救命恩人的妈妈磕着头,重复着“对不起”,渐渐的,记忆和现实黏在了一起。
“小罗哥。”宋奚晦提醒他,“这里只有我,你不要道歉。”
任罗疏偏头看了一眼宋奚晦,心口忽然被刺痛:“嗯,我知道。她,她想让我,偿命,我还不起,为什么活着的是我啊……”
他的嗓子又一次无法发出声音,记忆像海啸一样涌过来,是他求着那位失去儿子的母亲的原谅,是他的母亲在求另一位母亲原谅他,是停在他家小院里的棺椁,是学校里盛传的……他是一个杀人犯。
呕吐感袭来,世界陷入了混乱,身体忽大忽小,世界忽明忽暗,像是损坏的光碟勉强播出的画面,模糊着扭曲着,发出刺耳的声音。
他再一次被水淹没。
或许,其实那年夏天,没有人逃出了那片湖。
当真实的湖水演过鼻腔时,任罗疏忽然醒了,意识到彼时身处的世界就是现实,而他,正在静静地走向湖心。有什么东西咬住了他的衣角,机械地回头,竟然是酱油在足以没过它的脑袋的水里倔强地咬着他的衣角。
岸边有人追过来了,不止宋奚晦和慧然,甚至还有任侍雪和许久不见的唐旎蕴。
现实世界似乎过了很久很久。
宋奚晦不必说话,光凭一个眼神就已经让他读懂了全部的意思。他们不久前才发誓说要同生共死,而他现在走向湖心的举动,目的再合适不过。
宋奚晦跑下了水,紧紧地抱住了他的腰,咬牙切齿地问他:“小罗哥,你想干什么?你想干什么!”
“我,我……”感受着腰上手臂的冰冷,任罗疏愈发地不知所措,“我不知道……”
宋奚晦和酱油一起将他拉上了岸边,任侍雪赶忙拿了干浴巾把他紧紧地裹住,他木讷地环顾着周围的人,小声说着“对不起”。
“不许再说这三个字了!”宋奚晦吼道,“我现在最讨厌的就是听见你说这三个字!”
任罗疏委屈地缩了缩脑袋。
一群人加一条狗把他簇拥着送回了寺里,院子里,西屋敞开着,里边的陈设无比地凌乱,像是经历过一场浩劫。
任罗疏睁着一双无辜的眼睛:“他也说过啊。”
“嗯呢。”宋奚晦扬着嘴角,“不过他的语气难听多了。他说,宋阿奚,你要是实在不行就再到满世界跑一跑吧,想想你以前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不算好的语气,宋奚晦却是带着笑意复述的,而后也不等任罗疏有什么评价就想把这事翻篇:“好了,不说了,赶紧回去吧,马上就要宵禁了。”
“等等。”任罗疏没有被糊弄,追问着最后的答案,“所以呢?你是怎么回答他的?”
“好烦啊。”宋奚晦笑骂一句,半开玩笑似地回答,“我说,不想到处跑了,我现在有新的男朋友,有狗,还有那——么大一片菜地,怎么会还想到处跑?他个理科男不仅不理解还骂我没出息,你呢?程序员?”
任罗疏自然是理解的,安静的生活同样也是他的向往,他只是在犹豫,宋奚晦究竟是不是真的想要这种安定。
第72章
他们继续沿着山路向上攀爬着,往前看去已经能看见亮着灯的山门,有守着门的和尚在等着他们,而朦胧的灯影下似乎还有人跪着。
天上下起了绵绵的小雨,宋奚晦忽然打了个喷嚏,任罗疏随即一激灵,慌张地扶住他的肩膀问道:“你,疼怎么不说啊?”
“今天没有那么疼,你看,我这不还能好好走上山吗?”宋奚晦说着,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体没问题还在两级石梯上上下跳了两个回合,而后站在下一级的台阶上比了个耶,“看,我好好的。白天的时候是有点不舒服,但是玩着玩着好像就没那么疼了。小罗哥,看来我还是要多出门走走的……”
任罗疏听得心不在焉,想起今天从大喇叭的池子里出来时宋奚晦的异样,只恨自己不够细心。
“下次一定要说,不是非要玩的。”他强调说。
“好了好了。”宋奚晦很是无奈,“我都说了,我没多大的事,真的不怎么疼。”
任罗疏执拗地觉得面前的人是在咬牙坚持,为的是不扫他的兴,这么一想他更是愧疚,于是主动蹲下身,说:“上来吧,我背你回去。”
宋奚晦不答应,任罗疏也不说话,就瞪着一双眼睛一动也不动。
最后是宋奚晦没办法了,脱下了身上的外套趴到了任罗疏的背上,而后把外套往他们两人的头上一蒙,说道:“那,走吧!我帮你挡雨。”
接下来的这段路任罗疏走得要比刚刚快很多,其实他已经累了,脚也很疼,但他满脑子都是赶紧带宋奚晦回家,所以也都咬牙坚持下来了。
背上的重量很重,但也很软很暖和,淡淡的水生调和雨水混在一起是一种令人轻松的神奇味道。
随着和山门越来越近,两人也都看清了跪在山门前的人。
那是一个头发花白且凌乱的女人,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佝偻的身体在月光下跪着,又或者说蜷缩着,看得人心酸。
“那是什么人?”任罗疏随口问了一句。
背上的宋奚晦便回答他:“求佛的人。云古寺经常有这样的人。”
求佛?那求佛求的是什么?又为什么一定要跪在山门外,他不清楚。
他们经过了那个佝偻的女人身边,没有去看她的样子,只和守门的和尚用点头打了招呼。
过了山门后的路就不算难走了,宋奚晦也跳了下来。天上的雨大了些,但也不影响行路的人,两人肩并着肩跨过门槛,任罗疏却忽然感觉有人狠狠抓住了后脑勺的头发。
“你!是你!你为什么还活着?为什么?你凭什么还好好活着?”
歇斯底里的声音唤起了令任罗疏胆颤的回忆,在他记忆的深处也有这样一个人,红肿着一双眼睛,嘶吼着质问他:“为什么?为什么他们都死了你还活着?你凭什么活着?明明该死的是你!是你!”
对啊,为什么我还活着?为什么死的不是我?这样想着,任罗疏喉头一紧,弯下腰干呕起来,口鼻间又传来了水库的腥臭,让他喘不过气。
疯狂的女人被守门的和尚拉开了,任罗疏稍微回神时发现自己的脑袋已经被宋奚晦护在了怀里,这个虚弱的人这会儿竟然直挺挺地站着,充当着他的保护者。
即使被控制住了女人也仍在吼着:“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拦着我?他杀了我儿子!他杀了我儿子!为什么我儿子死了他还活着好好的?他该死啊,为什么死的不是他?”
雨越来越大了,任罗疏也越来越冷,不由靠近了宋奚晦。
宋奚晦温柔地抚着他的背,神色坚毅地将他拽进了山门,和那个歇斯底里的人拉开距离,可任罗疏的视线一直停留在她的身上,那双绝望的眼睛于他而言就像是跗骨之蛆一样。
终于,他们远离了山门,看不见门外的光景,却还能听见她的声音,只是渐渐模糊了。
又慌忙地走了一段,终于,声音也消失不见了。
任罗疏还紧绷着,他喘不上来气,没办法思考,连宋奚晦的声音也听不清,直到被宋奚晦扇了一巴掌,世界才渐渐清晰,知晓他们已经坐在了熟悉的院子里。
“好了?”宋奚晦问他。
“我,我没事。”任罗疏低着脑袋,不敢去直视宋奚晦的眼睛,“别担心,嗯。”
他在心底祈求着宋奚晦不要问关于那个女人的事情,宋奚晦也确实没问,可这样他又不安起来,觉得这不正常。
“阿奚。”他握住宋奚晦的手腕,执拗地问道,“为什么不问我是怎么回事?还是,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彼时的雨已经停了,湿润的空气里混着泥土的味道,在月光下,两人静静地对峙着。
宋奚晦温柔了目光和语气:“小罗哥,我知道你的太多事了,我没问过你,是想听你主动跟我说,如果你觉得可以说给我听的话。”
手开始止不住地颤抖,他彷徨着,不确定要不要这么做。
那些本来只和母亲一起享有的秘密,那些连母亲都不曾知道的秘密,是否可以分享给面前的人?
“她……是我,我的救命恩人的母亲。”良久,任罗疏艰难地开口了,“是我最对不起的人……”
“从头说。”宋奚晦引导着他,“小罗哥,这么没头没尾地说我猜不出来。”
任罗疏喉结不停地滑着,尝试了几次都说不出一个完整的音节,宋奚晦在他耳边安抚了好久才让他能说话。
“我,小时候,有一次,和朋友到水库边上玩,掉进去了。她,她的儿子救了我,但,但是他死了。我,对不起,对不起……”
说着,他想起了自己一下下地给救命恩人的妈妈磕着头,重复着“对不起”,渐渐的,记忆和现实黏在了一起。
“小罗哥。”宋奚晦提醒他,“这里只有我,你不要道歉。”
任罗疏偏头看了一眼宋奚晦,心口忽然被刺痛:“嗯,我知道。她,她想让我,偿命,我还不起,为什么活着的是我啊……”
他的嗓子又一次无法发出声音,记忆像海啸一样涌过来,是他求着那位失去儿子的母亲的原谅,是他的母亲在求另一位母亲原谅他,是停在他家小院里的棺椁,是学校里盛传的……他是一个杀人犯。
呕吐感袭来,世界陷入了混乱,身体忽大忽小,世界忽明忽暗,像是损坏的光碟勉强播出的画面,模糊着扭曲着,发出刺耳的声音。
他再一次被水淹没。
或许,其实那年夏天,没有人逃出了那片湖。
当真实的湖水演过鼻腔时,任罗疏忽然醒了,意识到彼时身处的世界就是现实,而他,正在静静地走向湖心。有什么东西咬住了他的衣角,机械地回头,竟然是酱油在足以没过它的脑袋的水里倔强地咬着他的衣角。
岸边有人追过来了,不止宋奚晦和慧然,甚至还有任侍雪和许久不见的唐旎蕴。
现实世界似乎过了很久很久。
宋奚晦不必说话,光凭一个眼神就已经让他读懂了全部的意思。他们不久前才发誓说要同生共死,而他现在走向湖心的举动,目的再合适不过。
宋奚晦跑下了水,紧紧地抱住了他的腰,咬牙切齿地问他:“小罗哥,你想干什么?你想干什么!”
“我,我……”感受着腰上手臂的冰冷,任罗疏愈发地不知所措,“我不知道……”
宋奚晦和酱油一起将他拉上了岸边,任侍雪赶忙拿了干浴巾把他紧紧地裹住,他木讷地环顾着周围的人,小声说着“对不起”。
“不许再说这三个字了!”宋奚晦吼道,“我现在最讨厌的就是听见你说这三个字!”
任罗疏委屈地缩了缩脑袋。
一群人加一条狗把他簇拥着送回了寺里,院子里,西屋敞开着,里边的陈设无比地凌乱,像是经历过一场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