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640节
终于,一个人站了起来。
朝前走过数丈,坐了下去。
这个人,正是二凤。
不少人认出了李家二公子的身份,晓得他天赋异禀,但论及功力,在场比他厉害的大有人在。
可是
见他这么坦然,加之紫薇殿诸般奇妙,一时间竟没人与他抢位置。
等晏秋与夏姝守着另外一个黄色蒲团相对坐定时,众人忽然醒悟。
可他们心境上差了一成,机会已然错过。
宫钟自鸣,一道如梦似幻的白影无声无息的出现,正坐在晏秋夏姝守护的蒲团上。
只见他手持和氏璧,眼神深邃奥妙,浑身散发着难以描述的奇特气质。
众人好像看到一座穿破云霄不知其高的高山,又好像把目光埋葬在没有底的无尽深渊当中。
紫薇殿顶部更为明亮璀璨,如一颗颗星辰。
周奕将自身功力作为燃料,不断释放和氏璧中的宇宙力量,紫薇殿中的所有异象都因此而来。
但除了极少数的知情者,绝大多数人无从知晓和氏璧与他真元中的秘密。
故而,周奕一出现,他们就有种凡人遇见神仙的真实感觉。
“天师~!”
因是紫薇论道,众人呼喊时各做一个道揖。
周奕的声音随即回荡在大殿中:“今日论破碎之道,至极妙法。”
他说话时,立刻催动和氏璧。
于是,言出法随。
和氏璧内里的宇宙幻象,在每个人眼前铺开。
其余人感受到的画面差不多,唯有最前边坐蒲团上的几位,因为武学境界够高,彼此交互,产生了更清晰的感知。
宫柱盘绕的紫金道纹骤然活转,似化作苍龙衔卦象而游。
地涌金莲迸发三千道光,每道光中皆显对应不同先天奇功的幻像。
这些幻象,直接针对元神。
对于每一位入殿的人来说,这都像是一次比战神殿之行更深刻的感悟之旅。
安静,极致的安静。
时间在静谧之中,流速极快。
本是早间清寒,转眼暮色合围。
洛城静卧于雪国之境,万家烛火穿透素缟,惟闻朔风飒沓。
当初周奕功力未曾大成时,催动和氏璧中的宇宙能量,已能叫婠婠和师妃暄沉浸于元神修炼中。
此刻再施功,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剂猛药。
一直到第二日。
众多恩谢拜伏声此起彼伏,周奕没有在意,静看紫霄殿内众人在心神摇曳、感慨万千中不断离开。
终于,他等来了一声告别。
私下见李世民时,二凤本来是一本正经的问候,又被周奕以江湖口吻带回往日感觉。
“你要走?”
“是的,打算出去瞧瞧,历练一番。”
“那李兄准备去往何处?”
李世民笑道:“突厥人的通灵鹞鹰我已收到,此鹰灵性十足,我的第一站,将是去往它的祖地,在那靠近西域的天山。”
鹞鹰自然是周奕叫突厥人送的,以兑现当年在飞马牧场说过的话。
“挺好的,游历四方,对你练功大有帮助。”
周奕提议道:“顺便帮我做一件事。”
“哦?什么事是我能帮忙的。”
李世民好奇了。
周奕顺势说起王世充在东都掌权时期,有胡僧从藏书楼中盗取道经一事。
李世民瞬间明悟,他干脆得很,含笑拱手道:“这有何难?就由我为陛下取回经书。”
周奕听罢称善,又忍不住露出笑容,想到二凤即将出东土大唐,西行取经,脑海中不禁回响起“敢问路在何方”.
……
第224章 六果酿
周奕叫人寻来太府寺的范忆柏与邱辉,让他们与李世民对接,详述藏书楼中遗失的经要。
二凤并非临时起意,早备好马匹,准备西行。
周奕与他交流过后,又与邪王见面,从他口中听得一条令人惊奇的消息。
“你也要西行?”
石之轩给予肯定答复:“不错。”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当初我在扶乐城中听到的话,你说得很有道理。”
听到这里,周奕了然:“你打算去雀离大寺?”
石之轩又给出肯定答复。
周奕很想告诉他,当初那些话都是自己瞎编的,什么与雀离大寺的禅宗交流,压根没有的事。
不过,石之轩好似不在乎这些。
故而没有再解释。
紫薇殿东门,周奕转目望向阴后:“阴后也要同行?”
祝玉妍看了石之轩一眼,点头应了一声。
这两人之间的关系颇为微妙,像是和好,又始终带着几分距离感。
“我要去瞧瞧他能在雀离大寺寻到什么。”
她语调中掺杂调侃,接着正色看向周奕:“西域多有雪山静地,我抑或寻一地闭关,归期难定,婠儿问起,天师就帮我说一声吧。”
“好。”
阴后很吝啬自己的话语,听他答应后,没有半句多余的交代。
二人离开后,天刀、弈剑大师相继告辞,一个返回岭南,一个返回高丽。
和氏璧中的宇宙能量被周奕激发,其中幻象不仅对元神修炼大有裨益。
还融汇周奕对万法源头的追寻。
故而,众多武人所修虽然不同,但殊途同归,在不同的练功法门上,自有不同体悟。
对于武道大宗师而言,他们受到的启发更深。
但能否迈入极致,尤难预料
……
“师弟,我们还有机会吗?”
棺宫五老朝周奕致谢后,走在了返回冠军城的路上。
白雪皑皑,五人的脚步唯有周老方最重,他背上那口朱红色大棺在雪中格外刺目。
金环真、尤鸟倦,丁大帝,都看向周老叹。
他们的见识眼力,早非当初可比。
故而,更明白前路遥远艰辛。
几人心神不稳时,却见周老叹一脸坚定:“机会是创造出来的,师兄师姐,若我们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岂能有今日之成就?”
“数年以前,恐怕想不到有此刻光景。”
圣极宗众人深以为然。
见状,周老叹眼中鬼火闪跳:“所以是否有机会,全然不是我们该担心的事。事实证明,练武一途如逆水行舟,所谓渡世宝筏,非是肉体,旨在武道精神意志。”
“我等意志不消退,总能迈上这条通向师父的道路。”
他阔脸上倏得涌现浓厚期待,哼一声道:“你们不想与师父他老人家异世相逢吗?”
“如何不想?”
尤鸟倦答完,丁大帝与金环真的目光锁在周老叹身上:“你打算怎么做?”
“除了那人交代的事,此后闭关不出,不放过寸寸光阴,将有限岁月尽数用在练功上。”
金环真深深点头:“尽力而为,无有遗憾。”
听到“遗憾”二字,走在最侧边的周老方拍了拍那口大棺材。
他扬声喊道:“喂,左老怪,你剑罡同流已经练成,打算何时出剑?”
“要一直带着这份遗憾吗?”
周老方连拍棺材,仍没有任何回应。
尤鸟倦尖锐嗓音钻入棺中:“你喊他作甚,他估计早被吓死了。”
这下,终于传来回声:
朝前走过数丈,坐了下去。
这个人,正是二凤。
不少人认出了李家二公子的身份,晓得他天赋异禀,但论及功力,在场比他厉害的大有人在。
可是
见他这么坦然,加之紫薇殿诸般奇妙,一时间竟没人与他抢位置。
等晏秋与夏姝守着另外一个黄色蒲团相对坐定时,众人忽然醒悟。
可他们心境上差了一成,机会已然错过。
宫钟自鸣,一道如梦似幻的白影无声无息的出现,正坐在晏秋夏姝守护的蒲团上。
只见他手持和氏璧,眼神深邃奥妙,浑身散发着难以描述的奇特气质。
众人好像看到一座穿破云霄不知其高的高山,又好像把目光埋葬在没有底的无尽深渊当中。
紫薇殿顶部更为明亮璀璨,如一颗颗星辰。
周奕将自身功力作为燃料,不断释放和氏璧中的宇宙力量,紫薇殿中的所有异象都因此而来。
但除了极少数的知情者,绝大多数人无从知晓和氏璧与他真元中的秘密。
故而,周奕一出现,他们就有种凡人遇见神仙的真实感觉。
“天师~!”
因是紫薇论道,众人呼喊时各做一个道揖。
周奕的声音随即回荡在大殿中:“今日论破碎之道,至极妙法。”
他说话时,立刻催动和氏璧。
于是,言出法随。
和氏璧内里的宇宙幻象,在每个人眼前铺开。
其余人感受到的画面差不多,唯有最前边坐蒲团上的几位,因为武学境界够高,彼此交互,产生了更清晰的感知。
宫柱盘绕的紫金道纹骤然活转,似化作苍龙衔卦象而游。
地涌金莲迸发三千道光,每道光中皆显对应不同先天奇功的幻像。
这些幻象,直接针对元神。
对于每一位入殿的人来说,这都像是一次比战神殿之行更深刻的感悟之旅。
安静,极致的安静。
时间在静谧之中,流速极快。
本是早间清寒,转眼暮色合围。
洛城静卧于雪国之境,万家烛火穿透素缟,惟闻朔风飒沓。
当初周奕功力未曾大成时,催动和氏璧中的宇宙能量,已能叫婠婠和师妃暄沉浸于元神修炼中。
此刻再施功,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剂猛药。
一直到第二日。
众多恩谢拜伏声此起彼伏,周奕没有在意,静看紫霄殿内众人在心神摇曳、感慨万千中不断离开。
终于,他等来了一声告别。
私下见李世民时,二凤本来是一本正经的问候,又被周奕以江湖口吻带回往日感觉。
“你要走?”
“是的,打算出去瞧瞧,历练一番。”
“那李兄准备去往何处?”
李世民笑道:“突厥人的通灵鹞鹰我已收到,此鹰灵性十足,我的第一站,将是去往它的祖地,在那靠近西域的天山。”
鹞鹰自然是周奕叫突厥人送的,以兑现当年在飞马牧场说过的话。
“挺好的,游历四方,对你练功大有帮助。”
周奕提议道:“顺便帮我做一件事。”
“哦?什么事是我能帮忙的。”
李世民好奇了。
周奕顺势说起王世充在东都掌权时期,有胡僧从藏书楼中盗取道经一事。
李世民瞬间明悟,他干脆得很,含笑拱手道:“这有何难?就由我为陛下取回经书。”
周奕听罢称善,又忍不住露出笑容,想到二凤即将出东土大唐,西行取经,脑海中不禁回响起“敢问路在何方”.
……
第224章 六果酿
周奕叫人寻来太府寺的范忆柏与邱辉,让他们与李世民对接,详述藏书楼中遗失的经要。
二凤并非临时起意,早备好马匹,准备西行。
周奕与他交流过后,又与邪王见面,从他口中听得一条令人惊奇的消息。
“你也要西行?”
石之轩给予肯定答复:“不错。”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当初我在扶乐城中听到的话,你说得很有道理。”
听到这里,周奕了然:“你打算去雀离大寺?”
石之轩又给出肯定答复。
周奕很想告诉他,当初那些话都是自己瞎编的,什么与雀离大寺的禅宗交流,压根没有的事。
不过,石之轩好似不在乎这些。
故而没有再解释。
紫薇殿东门,周奕转目望向阴后:“阴后也要同行?”
祝玉妍看了石之轩一眼,点头应了一声。
这两人之间的关系颇为微妙,像是和好,又始终带着几分距离感。
“我要去瞧瞧他能在雀离大寺寻到什么。”
她语调中掺杂调侃,接着正色看向周奕:“西域多有雪山静地,我抑或寻一地闭关,归期难定,婠儿问起,天师就帮我说一声吧。”
“好。”
阴后很吝啬自己的话语,听他答应后,没有半句多余的交代。
二人离开后,天刀、弈剑大师相继告辞,一个返回岭南,一个返回高丽。
和氏璧中的宇宙能量被周奕激发,其中幻象不仅对元神修炼大有裨益。
还融汇周奕对万法源头的追寻。
故而,众多武人所修虽然不同,但殊途同归,在不同的练功法门上,自有不同体悟。
对于武道大宗师而言,他们受到的启发更深。
但能否迈入极致,尤难预料
……
“师弟,我们还有机会吗?”
棺宫五老朝周奕致谢后,走在了返回冠军城的路上。
白雪皑皑,五人的脚步唯有周老方最重,他背上那口朱红色大棺在雪中格外刺目。
金环真、尤鸟倦,丁大帝,都看向周老叹。
他们的见识眼力,早非当初可比。
故而,更明白前路遥远艰辛。
几人心神不稳时,却见周老叹一脸坚定:“机会是创造出来的,师兄师姐,若我们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岂能有今日之成就?”
“数年以前,恐怕想不到有此刻光景。”
圣极宗众人深以为然。
见状,周老叹眼中鬼火闪跳:“所以是否有机会,全然不是我们该担心的事。事实证明,练武一途如逆水行舟,所谓渡世宝筏,非是肉体,旨在武道精神意志。”
“我等意志不消退,总能迈上这条通向师父的道路。”
他阔脸上倏得涌现浓厚期待,哼一声道:“你们不想与师父他老人家异世相逢吗?”
“如何不想?”
尤鸟倦答完,丁大帝与金环真的目光锁在周老叹身上:“你打算怎么做?”
“除了那人交代的事,此后闭关不出,不放过寸寸光阴,将有限岁月尽数用在练功上。”
金环真深深点头:“尽力而为,无有遗憾。”
听到“遗憾”二字,走在最侧边的周老方拍了拍那口大棺材。
他扬声喊道:“喂,左老怪,你剑罡同流已经练成,打算何时出剑?”
“要一直带着这份遗憾吗?”
周老方连拍棺材,仍没有任何回应。
尤鸟倦尖锐嗓音钻入棺中:“你喊他作甚,他估计早被吓死了。”
这下,终于传来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