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85节
  他迅捷将桌面收拾,周奕往那一坐。
  茶楼二楼传来了茶博士的声音,江湖事与天下纷乱放在一起说,那可热闹得很。
  其中一档子事倒是叫周奕笑了起来。
  说是张须陀人马正在大肆追剿李密,金紫大营高手正与蒲山公营恶战。
  正待细听,忽然外间涌来六人,四男两女都很年轻。
  他们的衣饰兵器整齐划一,颇有气派。
  为首那男人身板高大,看面相较为憨厚,旁边跟着个标致姑娘,各都二十七八岁。
  那男人举目一扫,复登二楼。
  找不到一处空地,这才走向周奕。
  “师妹,我们便凑在这里吧。”
  “好。”女子应了一声。
  话罢又朝周奕拱手,‘兄台’这两字还没出口便咽了回去。
  “道长,打搅了。”
  还挺有礼貌。
  周奕笑了笑,稍稍挪动给他们让点位置,“请。”
  “多谢。”
  男人先让他师妹坐下,旁边同伴则大喊伙计。
  茶楼中的人见怪不怪。
  “咦,大师兄,你瞧。”
  那女子眼睛盯着周奕旁边的旗幡,看到被风吹起来的阴阳二字。
  周围几人闻声望来,转眼又看向周奕。
  “道长可做出黑的营生?”
  出黑说的就是阴阳先生。
  “做得,不过我要去南阳寻人,不便耽搁,”周奕委婉拒绝。
  那男人劝道:“不耽搁你的时间,也就顺路的工夫,只两三个时辰,绝不会少你法金。”
  “这冠军城的朱粲正在周边作乱,进郡城需得盘问一番,你与我们一道,可畅通无阻,少去麻烦。”
  周奕还是摇头婉拒:“谢过好意,可我还是想独自寻人去。”
  “你这小道长,给我们一个方便岂不正好,何必急在几个时辰?”那姑娘稍带埋怨,“又是寻什么重要人物?”
  她口气不小:
  “这南阳郡中的重要人物你只管说来,瞧瞧可有我们不认识的。”
  周奕目色稍变:“贫道眼拙,不知几位是.”
  那男人道:“在下应羽,家师便是天魁派掌门人吕重。”
  “我师妹说的不假,她是师父他老人家的爱女,你要寻重要人物,便是杨大龙头,也能帮忙传个话。”
  女子带着一丝骄傲之色:“我便叫吕无瑕,小道长,你现在可愿与我们走一趟。”
  周奕朝他们的兵器一瞥。
  果不其然,全是环首直身的长窄刀。
  天魁派的掌门吕重老爷子乃是江湖名宿,外人称其“环手刀”。
  这么一看,几人来自天魁派不会错了。
  心念一转,先递个寒暄话:“原来是天魁派的高足,失敬失敬。”
  接着试探一问:
  “若贫道还是拒绝,几位不会生气吧。”
  后面那几名门人嗤嗤笑了:“你这家伙,未免太小看我天魁派了。”
  吕无瑕翻了翻白眼:“他不是小看,准是胆小,生怕我们要将他怎样呢。”
  大师兄应羽看了师妹一眼,“想来道长果有要事,那就请便吧,这里的茶水,我请了。”
  周奕听罢,忽作郑重之色:
  “我常听外人说吕重老师教徒有方,门人弟子多在南阳、襄阳、汉南一地行侠仗义,起初是不信的。”
  “今次见得几位的风采,才知传言属实。”
  “佩服,佩服~!”
  话罢朝几人拱了拱手。
  这一番欲扬先抑,让几人大为受用,看向周奕的目光变得友好起来,也抱拳回敬,礼数周全。
  周奕这番话真真假假。
  天魁派确实有行侠仗义之举,但没他抬举得那么好。
  不过在南阳八大势力之中,天魁派是品行最正的。
  这得益于掌门人吕重老爷子,上梁正,下梁才不易歪。
  “小道长说话好听,”大师兄应羽想回话,无奈口舌不灵,师妹吕无暇先开了口,“现在好听话讲完,可愿改主意与我们去做场法事?”
  “求之不得。”
  周奕展眉一笑,“超度法事我免费帮你们做,城隍度牒,魂钱幡纸全部烧全,保管体面。”
  “但想请几位大侠侠女帮个小忙。”
  “喂,道长你顺杆子爬得好快,刚才还推推拉拉,感情是故意的,”身后一位天魁门人咧着嘴,“莫不是真要我们帮你寻几大派的大人物吧?”
  “哪敢,”周奕面色一暗,“其实我来南阳寻人,是想送一封家书,只知老伯在南阳卧龙岗一带。”
  隐去金紫大营喻姓汉子的来历,只讲了向辽而死递送家书一事。
  天魁派几人一听,看向周奕的眼神又变了。
  或者说,多了几分认同感。
  大师兄应羽一脸佩服,复又拱手:“道长千里送信,真是仁人志士!”
  他拍了拍胸口,“这事包在应某人身上,南阳少有我天魁派找不到的人,只要这位老伯还在世,定帮你送还家书。”
  “多谢。”
  周奕告谢一声,抢在几人之前结算茶水。
  虽说几碗茶不值几个铜板,他这举动,却又将彼此间的关系拉近了。
  卧龙岗这位老伯好不好找周奕不清楚。
  倘若真的难找,有天魁派这等地头蛇帮忙,效率能比他一个人高十倍百倍。
  想在南阳混,不可能避开八大势力。
  如今能认识吕重的女儿与其门下大弟子,算是意外之喜。
  况且,这几人虽带着一股大派门人的傲气,品行看来不坏。
  与这些人结交,可比对着密公说违心话舒服太多。
  应羽打量着他:“道长举止不凡,不知怎么称呼,又是哪家道承?”
  “哦,贫道一身杂学,治经无章无序,什么黄老庄子都各懂一点,却只学个皮毛简易之表,故作易道人。”
  周奕直白道,“不过是在江湖上混一碗饭吃,上不得台面。”
  应羽是个实诚性格,见面前这青年小道长着衣朴素,又风尘仆仆。
  只当他句句无虚。
  于是安慰一句:“我们一样也是混饭吃的,不讲台面不台面。”
  “今次做法事的任家是大户,又喜欢结交朋友,出手向来阔绰。”
  “易道长你该收多少法金便收多少,不必委屈自己。”
  周奕喝了一口茶水,问道:“不知是度谁去阴司?”
  应羽道:“正是任老太爷.”
  ……
  第63章 棺材板动了
  茶水喝罢,旋即动身。
  天魁派六人加上周奕,七人取道赊旗之西,正对南阳郡城方向。
  若是出了赊旗西城,等于一脚跨入南阳边界。
  虽说还是淮安郡地带,可早就是南阳郡的形状了。
  城内亦见丧葬门店,正开门做生意。
  周奕便生疑惑:“羽兄不图城中出黑铺馆方便,为何选中贫道?”
  “这任老太爷生前是家师朋友,宁愿不找,也敷衍不得。”
  应羽指了指后边路过的那家挂着白幡的丧葬铺子,“寻他们买棺材、当哭婆还算凑合,若论专一法事,那便是旱鸭子下不了水。”
  “我们刚从淮安回来,本想请一个通晓阴阳之道的异人,无奈他已返回巴蜀。”
  “哦?是何方异人?”
  吕无暇接话:“他来自巴蜀合一派,是通天神姥的门人。”